心理学家布格缪勒天真烂漫提出的定势对记忆效果有很大影响,请问他提出的定势概念是什么意思,可以举例说明下吗

感谢您的提问,我们会通过短信的方式反馈您的问题答案,请注意查收!确定
咨询问题:请选择
您的称呼:
联系方式:
回访时间:
前苏联定势心理学学派的一种基本理论,是由苏联格鲁吉亚派的奠基人乌兹纳捷在本世纪20年代末提出
定势理论的。定势是指有机体的一种暂时状态。苏联格鲁吉亚学派的一种。定势是对一定活动的准备。早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学者G.E.缪勒和F.舒曼、H.J.瓦特、K.马尔比等就提出各种对定势的解释。此后直到现在的长时期内,许多人认为定势是一种预备状态,是先前的活动倾向对后来的活动的影响,体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并影响问题是否顺利解决。定虽然有时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但从总体上来说是消极的,它使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变得呆板。当定势阻碍问题解决时,应暂时信下来,休息一下,或进行一些别的工作,过一会儿,定势会自然消除。。①拳械技术中的固定路数、姿势和变化规律。之《武编&卷五阳:“拳有定势,而用时则无定势。然当其用也,变无定势,而实不失势。”通背拳论中亦有“学时有定规,用时无定法”之语。②套路中短暂的停顿或静止状态。 一种活动的准备状态或行为倾向,通常是意识不到的。又称心向。定势的概念首先是德国实验心理学家采用的:L.兰格(1880)用来标志过去经验影响反应速度的事实;G.E.缪勒和F.舒曼(1893)用来说明被试如有按顺序记忆的定势便能使记忆加快;符兹堡学派则用来说明思维决策中的决定趋势,指出了思维的方向性,从而驳斥了联想论观点。苏联心理学家Д.Н.乌兹纳泽及其学派全面研究了定势现象,提出定势理论。苏联社会心理学家用社会定势标志态度。定势表现在不同的方面,如、、、问题解决定势等。 运动定势 个人从事某种运动反应的准备状态。例如,赛跑位于起跑线上时就处于一种运动定势状态。起跑信号一响,运动员便飞奔而去。 注意定势 观察者准备接受特定信息的一种状态。准备接受的信息受到精细加工,反应时也短,其他信息则可能被忽略。例如,让尽快从下列一串项目中挑出数字:URS&6BRHC7JDTG5P观察者很容易完成这个任务,但字母的特点却被忽略。 知觉定势 人们按照期望和背景而不是按照实际物理刺激去感知刺激,人们在阅读手写的草字书信时,往往是按照期望和上下文去辨认,而不是按照实际上的一个个文字去辨认,实际的一个个文字难于辨认清楚。如果快速给你呈现一幅缺一只脚的狗的画片,你往往会把它看成是完整的狗。 苏联社会心理学家Α.Α.包达列夫研究定势在对人知觉中的作用,他向两组大学生出示同一个人的照片。在出示前,向第1组被试说,将出示的照片上的人是个怙恶不悛的。向第2组被试说,他是个大。然后让两组被试用文字描绘照片上人的相貌和特点。第1组被试的评价是:深陷的双眼证明他内心的仇恨,突出的下巴证明他沿着犯罪的道路走到底的决心等等。第2组被试的评价是:深陷的双眼表明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在认识的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等等。 定势不仅影响知觉过程,也影响记忆。特等人的一项研究表明,种族定型这类社会因素造成的定势如何影响对事件的记忆。他们让观察者观看一张地铁上发生的事件的画片。画片上一个身穿企业家服装的黑人受到一个身穿工装手持小刀的白人的威胁。中产阶级白人一般认为黑人比白人更粗暴。这种定型使他们后来报告说,他们看到黑人手持小刀,有些人甚至回忆说,他们看到白人身穿企业家服装,黑人身穿工装。在另一项研究里,让观察者观看两车相撞的电影,看后向一部分人提问:“绿车撞上红车时其车速多大?”向另一部分人提问:“绿车与红车相遇时其车速多大?”这种不同的提问造成的定势,改变了观察者的回忆。前一部分人报告的车速大于后一部分人。 问题解决定势 指定势对思维活动的影响。一项实验表明了这种定势的作用:要求被试解决下述 8个问题,每个问题是利用2~3个一定的水罐取得一定数量的水。如,问题1是利用一个容量为39升的水罐和一个容量为3升的水罐取得30升水;问题2是利用容量分别为21升、127升和3升的3个水罐,取得100升的水,等等。 要取得30升的水,应当先罐满39升的罐,再从该罐向3升的罐倒3次即可。要取得100升的水,应当先罐满127升的罐,再从该罐向21升的罐倒一次,向3升的罐倒两次即可。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这8个问题,你很可能用这种方法从问题1作到问题8。其实问题7和问题8可以用更简单的办法解决。只需先罐满罐1,再向罐3倒一次即可。这就是说,前边几个问题的解法已形成定势,它妨碍你去寻找更简单的方法。 另一种情况称为功能固着。多数物体都具有特定的功能,如小刀是用来切东西的,火柴盒是用来装火柴的。这种功能固着定势往往阻碍问题解决。例如,给你一盒,几个图钉,一只小蜡烛,让你把点燃的蜡烛放到墙上。人们通常只想到火柴盒是装火柴用的,所以很难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把火柴倒出来,把点燃的蜡烛放到火柴盒里,再钉到墙上就可解决了。 定势可以使人按照常规不费力地解决问题,但也妨碍创造性的发挥。创造性往往要求打破定势。
关注百科官方微信:hudong_baike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百科资讯
保存二维码
分享词条给好朋友
长按上图保存二维码,使用微信扫一扫右上角的"相册"扫码,再分享好友或朋友圈一种的准备状态或行为倾向,通常是意识不到的。又称心向。是指先于一种活动而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定势的概念首先是实验心理学家采用的:L.兰格(1880)用来标志过去经验影响反应速度的事实;G.E.缪勒和F.舒曼(1893)用来说明被试如有按顺序记忆的定势便能使记忆加快;符兹堡学派则用来说明思维决策中的决定趋势,指出了的方向性,从而驳斥了联想论观点。心理学家Д.Н.乌兹纳泽及其学派全面研究了定势现象,提出。苏联社会心理学家用社会定势标志。
定势表现在不同的方面,如定势、定势、定势、解决定势等。运动定势个人从事某种运动反应的准备状态。例如,赛跑运动员位于起跑线上时就处于一种运动定势状态。起跑信号一响,运动员便飞奔而去。注意定势观察者准备接受特定信息的一种状态。准备接受的信息受到精细加工,时也短,其他信息则可能被忽略。例如,让观察者尽快从下列一串项目中挑出数字:URS×6BRHC7JDTG5P观察者很容易完成这个任务,但字母的特点却被忽略。知觉定势人们按照期望和背景而不是按照实际物理刺激去感知刺激,人们在手写的草字书信时,往往是按照期望和上下文去辨认,而不是按照实际上的一个个文字去辨认,实际的一个个文字难于辨认清楚。如果快速给你呈现一幅缺一只脚的狗的画片,你往往会把它看成是完整的。 社会心理学家Α.Α.包达列夫研究定势在对人知觉中的作用,他向两组大学生出示同一个人的照片。在出示前,向第1组被试说,将出示的照片上的人是个怙恶不悛的罪犯。向第2组被试说,他是个大科学家。然后让两组被试用文字描绘照片上人的相貌和特点。第1组被试的评价是:深陷的双眼证明他内心的仇恨,突出的下巴证明他沿着犯罪的道路走到底的决心等等。第2组被试的评价是:深陷的双眼表明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在认识的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等等。 定势不仅影响知觉过程,也影响。G.奥尔波特等人的一项研究表明,种族定型这类社会因素造成的定势如何影响对事件的记忆。他们让观察者观看一张地铁上发生的事件的画片。画片上一个身穿家服装的黑人受到一个身穿工装手持小刀的白人的威胁。中产阶级白人一般认为黑人比白人更粗暴。这种使他们后来报告说,他们看到黑人手持小刀,有些人甚至回忆说,他们看到白人身穿企业家服装,黑人身穿工装。在另一项研究里,让观察者观看两车相撞的电影,看后向一部分人提问:“绿车撞上红车时其车速多大?”向另一部分人提问:“绿车与红车相遇时其车速多大?”这种不同的提问造成的定势,改变了观察者的回忆。前一部分人报告的车速大于后一部分人。问题解决定势指定势对活动的影响。一项实验表明了这种定势的作用:要求被试解决下述 8个问题,每个问题是利用2~3个一定容量的水罐取得一定数量的水(见表)。如,问题1是利用一个容量为39升的水罐和一个容量为3升的水罐取得30升水;问题2是利用容量分别为21升、127升和3升的3个水罐,取得100升的水,等等。
要取得30升的水,应当先罐满39升的罐,再从该罐向3升的罐倒3次即可。要取得100升的水,应当先罐满127升的罐,再从该罐向21升的罐倒一次,向3升的罐倒两次即可。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这8个问题。你很可能用这种方法从问题1作到问题8。其实问题7和问题8可以用更简单的办法解决。只需先罐满罐1,再向罐3倒一次即可。这就是说,前边几个问题的解法已形成定势,它妨碍你去寻找更简单的方法。 另一种情况称为功能固着。多数都具有特定的功能,如小刀是用来切东西的,火柴盒是用来装火柴的。这种功能固着定势往往阻碍问题解决。例如,给你一盒火柴,几个图钉,一只小蜡烛,让你把点燃的蜡烛放到墙上。人们通常只想到火柴盒是装火柴用的,所以很难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把火柴倒出来,把点燃的蜡烛放到火柴盒里,再钉到墙上就可解决了。 定势可以使人按照常规不费力地解决问题,但也妨碍创造性的发挥。创造性往往要求打破定势。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0次
参与编辑人数:7位
最近更新时间: 16:39:51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介绍/定势论
最初来自德文“”,由德国心理学家G.E.缪勒(G.E.Muller)和舒曼(F.Schumann)在1899年概括重量错觉实验而提出来的。这个概念原来是指对某一特定的知觉活动的直接准备性。后来又有德国符兹堡学派心理学家阿赫、瓦特等在动作与思维领域里做了研究,提出决定性趋势的名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乌兹纳捷对这个概念加以改造,进而发展成,并形成前苏联定势心理学派。1949年,他出版了总结性著作《定势心理学的实验基础》一书,对于定势的概念、产生的条件及其理论的实践意义作了全面地论述,同时采用多种感觉实验反复验证。这一理论认为,定势是主体个性的一种完整的动力状态,是对某种积极性的准备状态,这种状态是由主体的需要和相应的客观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的。有一定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或影响着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也就是说人的心理活动的倾向性是由于预先的准备状态及定势所决定的。例如,人在反复感知两个大小不等的球后,对两个大小完全全相等的球也会感知为不相等。这就是过去的感知对当前事物的感知所给予的定势影响,这一现象被称为“”。乌兹纳捷强调,定势在人的生活中不是局部的,而是普遍的现象,它在人的生活中起着基本的、决定的作用。本世纪50年代前后,苏联以乌兹纳捷为代表的格鲁吉亚心理学家们对定势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与理论讨论。由于定势学派把这一概念扩大为解释个性心理特性形成的基本原理,曾一度引起前苏联心理学界的。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万方数据学位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6次
参与编辑人数:5位
最近更新时间: 21:43:00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心理】182个心理效应
我的图书馆
【心理】182个心理效应
182个心理效应1,&认1,知地图效应--老马识途认知地图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对行为的目标,取得目标的手段,达到目标的途径和获得目标的结果的认知,就是期待或认知观念的获得.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学习的中介过程,即认知过程的研究,强调学习的认知性和目的性.2,&法厄同行为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把美国人在二战中在广岛和长崎制造的原子弹灾难指斥为人类盲目地玩弄大自然力量,说这是"法厄同行为".人们常常把不听劝告,不自量力的行为称为法厄同行为.上帝要叫谁毁灭,必先叫他疯狂,也许是对法厄同行为的最真切表述.罗洪宪有两句诗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这两个比喻就是告诉我们,有些客观规律是无法违反的,也有些限制是无法逾越的.做人要量力而行,做事更要量力而行,这就是法厄同行为对我们的启示.3,&投射作用&projection是指把别人假想成和自己一样,认为自己有的特质别人也有.将自己不喜欢的特质或感觉归因于他人,以保护自己.&投射作用是弗洛伊德心理防御机制之一:&投射又称外射作用,是指个体将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承受但又是自己具有的冲动,动机,态度和行为转移到他人或周围事物上,认为他人或周围事物也有这样的动机和行为.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见青山多抚媚,青山见我亦多情"等就是投射作用的写照.投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通常又是无意识的.美国的一项实验研究,请大学生联谊会的每一个成员评价其他成员的吝啬,固执,散漫等品质,每个成员也要对自己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家公认的不好品质特别突出的那些大学生,却未意识到自己具有这样的品质,他们反而倾向于把这些令人讨厌的品质加到别人头上,而且比别人更为明显.4,习得性无助行为&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学习时毫无动力,缺乏进取心,遇到挫折时倾向于放弃,乃至对于力所能及的任务也往往不能胜任,他们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能取得成功.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指一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一,"习得性无助"现象的心理学依据"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赛利格曼(Seligman,M.E.P)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心理学家随后也证明了这种现象在人类身上也会发生.如果一个人觉察到自己的行为不可能达到特定的目标,或没有成功的可能性时,就会产生一种无能为力或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认知缺失,动机水平下降,情绪不适应等心理现象.当然,人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对客观环境和主体因素进行分析,对自己行为失败的结果进行归因.当一个人将不可控制的消极事件或失败结果归因于自身的智力,能力的时候,一种弥散的,无助的和抑郁的状态就会出现,自我评价就会降低,动机也减弱到最低水平,无助感也由此产生.二,"习得性无助"学生的心理特征1.低成就动机:他们对于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成功的希望,因而不再指望自己成功.2.低自我概念:3.低自我效能感:4.消极的定势:定势指个体心理上的一种准备状态和行为倾向,它受个体先前的生活经验,思维方式,需要和态度等因素的影响,体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三,学生"习得性无助"形成的原因(一)外部因素1.教师的消极评价:2.不良的班级环境:5,&霍桑效应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或称霍索恩效应,起源于1924年至1933年间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其后,从1927年到1932年,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o)教授持续多年对霍桑实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霍桑效应"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常常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被采用,比如有的中小学校根据学生成绩分不同等级的班,给成绩相对优良的那一部分学生以特别的关注,使得那些在优班的学生对学习更加有信心,更加发奋努力,学习成绩越来越好.然而,这样做只注意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忽视了另一个方面,即那些没有受到关注的同学有的不免会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心,学习劲头不足,甚至"破罐子破摔".从这一点来说,"霍桑效应"的应用一定要讲究条件,注意方式方法,否则,可能功过两抵,甚至产生不良的后果.&领导就是带领和指导,这就意味着开展工作时,必须是全方位的,是对所有下属单位和部属实施的正确引领和指导,而不是只对部分单位或部分人的,更不是只对少数单位或少数人的.领导者在任何时候,考虑任何工作,都必须是整体性的,全局性的,保持公正的态度,把一碗水端平.只有这样才能把所有单位和所有人的工作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领导欣赏和信任部分单位或个人,自有其理由,比如这些单位或个人一向作风硬,素质好,能力强,完成任务总是很出色等.领导欣赏一些单位和个人很正常,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对其他单位或个人另眼相看,更不意味着就可以轻视和冷落他们,相反,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必要时开开"小灶",努力让"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帮他们后来居上.在一个单位里,因为领导一视同仁,器重每一个集体和每一个人,使得大家都有进取心,都想把工作干得更出色,这个单位的工作是多么地富有生机活力6,虚假一致偏差&虚假一致偏差是指由于人们认为有很多人的信念,价值观与行为同自己的一致,所以会出现坚信自己的判断及行为的正确性,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的倾向.罗斯等人在一项经典研究中,问大学生是否愿意在身上戴一块写有大字的大广告牌子在校园里漫步30分钟.有些人同意,而有些人则拒绝了.可是回答问题的两类人都认为大学生中有2/3的人同意他们的选择(同意或拒绝).显然,他们的估计都不是正确的.虚假一致偏差是人们坚信自己信念,判断正确性的一种方式.当遇到与此相冲突的信息时,这种偏差使人坚持自己的社会知觉.人们在认知他人时总好把自己的特性赋予他人身上,假定自己与他人是相同的,例如,自己疑心重重,也认为他人疑心重重;自己好交际也认为别人好交际;吸烟的中学生普遍认为大多数中学生也同他一样吸烟.在西方的社会调查中,常常会发现持有一定政见的人认为大多数其他人的观点和自己一致.有时候,虚假一致偏差不仅会造成人的错误认识,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的行动,还可能造成沟通中的不协调7,&视网膜效应简单地说,这种效应的意思就是当我们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我们就会比平常人更会注意到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具备这种特征.由来:卡内基先生很久以前就提出一个论点,那就是每个人的特质中大约有80%是长处或优点,而20%左右是我们的缺点.当一个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而不知发掘优点时,"视网膜效应"&就会促使这个人发现他身边也有许多人拥有类似的缺点,进而使得他的人际关系无法改善,生活也不快乐,你有没有发现那些常常骂别人很凶的人,其实自己脾气也不太好 这就是"视网膜效应"的影响力.生活中的视网膜效应"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应该更多地关注别人的优点与长处,老板用人也应该"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可现实生活中,"情人眼里出西施",要么一好百好,要么一坏百坏,成了"王八看绿豆"!&任何事务的存在都有其两面性,一具风干的尸体,在普通人眼里就是一堆白骨,而在考古学家眼里,则有可能价值连城.&相反,当我们能够发现自身的优点时,我们也会以一种包容的心来欣赏与接纳周围的人,能够聚人的人,才有聚财的可能!&也正如英国文学家萨克雷先生所言:生活好比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只有当我们笑着面对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才能笑着面对我们.包容自己的缺点,肯定自己的优点,以一种欣赏的眼光面对周围的一切,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快乐!&一个人要人缘好,要受人欢迎,一定要养成欣赏自己与肯定自己的能力.因为在"视网膜效应"的运作下,一个看到自己优点的人,才有能力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能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他人,往往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必备条件.所以,从现在起,学习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吧!8,&延迟满足延迟满足,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忍耐".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事实上,那些一时冲动犯罪的人,往往都是不能克制自己瞬间膨胀的欲望.相反,那些事业有成的人,往往能够把一个个小的欲望累积起来,成为不断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9,&叶克斯—道森定律1980年,心理学家叶克斯和道森通过动物实验发现,随着课题难度的增加,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这种现象称为叶克斯-道森定律.后续对人类进行的研究则证明;个体智力活动的效率与其相应的焦虑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的函数关系,表现为一种倒"U"形曲线.即随着考试焦虑水平的增加,个体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也会随之增强.这时焦虑水平对效率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当焦虑水平为中等时,能力发挥的效率最高;而当焦虑水平超过了一定限度时,过强的焦虑对学习和能力的发挥又会产生阻碍作用.后来,人们就把这种曲线关系称为叶克斯-道森定律.心理学家把"测试焦虑"分为低,中,高三级水平:当人的情绪过于放松,丝毫也不紧张时,认识操作的成绩很差;当人的情绪比较紧张但又不过分紧张时,认识操作成绩最好;当情绪进一步紧张,达到过度兴奋时,认识操作的成绩又降下来.道森定律揭示了紧张焦虑程度对能力发挥的利弊之间的关系,并告诉我们:轻度紧张,适度焦虑,相当于神经内分泌功能的总动员,会调动自己生理,心理的各种积极因素,以应付紧急情况,有助于临场竞技水平的发挥.但是,如果过分紧张,焦虑过度,使测试焦虑达到第三级水平时,会出现上述精神疲劳和心理疲劳现象,严重地影响能力的发挥.这个规律告诉我们,我们对自己在某件事情上发挥水平的期待应该是适度的.在面临重大行动之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目标的相对难度来调节焦虑水平,可以通过模拟或参照以往的结果来了解自我,判断行动的难度,然后量力而行.10,归因偏差归因偏差(attribution bias)指的是认知者系统地歪曲了某些本来是正确的信息,有的源于人类认知过程本身固有的局限,有的则是由于人们不同的动机造成的.教师在分析学生行为时的归因偏差归因指人对行为或事件所进行的分析和推论.由于有些行为与事件的原因不明或存在多种原因,这时人们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分析其原因.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行为及结果都会进行归因,归因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归因偏差指人们在归因时总是倾向于归结为某些因素,教师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容易出现两类偏差.第一类偏差是教师容易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归结于学生自身的因素,而不是教师方面的因素.例如,一位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中学数学教师任课班级的学生成绩不好,他归因于这个班学生能力偏低.调换到其他班级后,这个班的学生学习成绩又明显下降,他又说是这个班的学生与他做对.调查发现,让班主任对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归因时,教师往往是归结于学生的能力,性格和家庭,而很少认为这与教师态度和教学方法有什么关系,可是学生们却认为与教师的行为是有关系的.这一类归因偏差的危害在于教师把问题的责任推给了学生,在教育之前就已放弃了教育者应负的责任.第二类归因偏差是教师对优秀生和差生的归因不一样.当优秀生做了好事或取得好成绩时,教师往往归结为能力,品质等内部因素,而当差生同样干了好事或取得好成绩时,却往往被教师归结于任务简单,碰上了运气等外部因素.相反,当优秀生出现问题时,教师往往归于外部因素.而差生出现问题时却被归因于内部因素.比如,有一位中学生,外语成绩一直不太好,经过努力后他在一次考试中得了全班最高分,而外语老师说是他抄了同桌的试卷.一气之下,这位学生再也不听外语课了.很显然,这一类归因偏差对于差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他们即使表现出一些好的行为,也难于得到教师的准确评价,倘若表现不佳,则被看作是不可救药了.归因偏差的出现是一种在某些条件下必然出现的心理反应.心理学的研究早已表明,成功时人们的正常心理反应是感到自己有能力,失败时则都力图把责任推诿给外界和他人.这样归因对于人的心理调节和自我防卫是有利的,因而无可厚非.但上面我们提到的两类归因偏差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而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加以防止.11,巴纳姆效应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在2000年前,古希腊人就把"认识你自己"作为铭文刻在阿波罗神庙的门柱上.然而时至今日,人们不能不遗憾地说,"认识自己"的目标距离我们仍然还很遥远.探索其原因,我们不能不提到心理学上的"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效应"指的就是这样一种心理倾向,即人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这个效应是以一位广受欢迎的著名魔术师肖曼·巴纳姆来命名的,他曾经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的节目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有位心理学家曾经针对这种一效应做过一个实验,他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打多相人格检查表(MMPI)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这项研究告诉我们,每个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要避免巴纳姆效应,客观真实地认识自己,有以下几种途径:第一,要学会面对自己.第二,培养一种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敏锐的判断力.第三,以人为镜,通过与自己身边的人在各方面的比较来认识自己.第四,通过对重大事件,特别是重大的成功和失败认识自己.有人说"成功时认识自己,失败时认识朋友"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归根结底,我们认识的都是自己.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时,都应坚持辨证的观点,不忽视长处和优点,也要认清短处与不足.&12,狄德罗效应狄德罗效应是一种常见的"愈得愈不足效应",在没有得到某种东西时,心里很平稳,而一旦得到了,却不满足.丹尼斯·狄德罗是18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狄德罗效应",或"配套效应",专指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的现象.狄德罗效应给人们一种启示:对于那些非必需的东西尽量不要.因为如果你接受了一件,那么外界的和心理的压力会使你不断地接受更多非必需的东西.苏格拉底说了这样的话:"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的时候,幸福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幸福的生活往往很简单,比如最好的房间,就是必需的物品一个也不少,没用的物品一个也不多.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13,心理帐户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是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塞勒(Richard Thaler)提出的概念.如果今天晚上你打算去听一场音乐会,票价是200元,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你发现你把最近买的价值200元的电话卡弄丢了.你是否还会去听这场音乐会 实验表明,大部分的回答者仍旧去听.可是如果情况变一下,假设你昨天花了200元钱买了一张今天晚上音乐会门票.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突然发现你把门票弄丢了.如果你想要听音乐会,就必须再花200元钱买张门票,你是否还会去听 结果却是,大部分人回答说不去了.可仔细想一想,上面这两个回答其实是自相矛盾的.不管丢的是电话卡还是音乐会门票,总之是丢失了价值200元的东西,从损失的金钱上看,并没有区别.之所以出现上面两种不同的结果,其原因就是大多数人的心理帐户的问题.人们在脑海中,把电话卡和音乐会门票归到了不同的帐户中,所以丢失了电话卡不会影响音乐会所在的帐户的预算和支出,大部分人仍旧选择去听音乐会.但是丢了的音乐会门票和后来需要再买的门票都被归入了同一个帐户,所以看上去就好像要花400元听一场音乐会了.人们当然觉得这样不划算了."心理帐户"是一种有趣的心理现象,绝大部分都有,学生当然也有.我们是否可以应用这一心理现象为布置作业服务.学生在心中为所学的各门功课都建有一个心理帐户,当天的功课均匀而适当的布置一些作业,学生可能并不感觉多,但一门功课留的作业较多,学生就感觉今天的作业很多,其实前面各科的作业总量要比这一科的作业多很多.这就是学生的心理帐户在起作用.14,直觉决策直觉决策(intuitive decision making)&直觉(intuition)&管理者通常还运用直觉来帮助他们改进决策的制定.直觉决策(intuitive decision making)是什么 它是一种潜意识的决策过程,基于决策者的经验,能力,以及积累的判断,研究者对管理者运用直觉决策进行了研究,识别出五种不同的直觉,这个结果描述在图1中.根据直觉制定决策或者根据感觉制定决策并非与理性决策毫无联系,相反,二者是相互补充的.一个对特定情况或熟悉的事件有经验的管理者,当遇到某种类型的问题或情况时,通常会迅速地作出决策,可能看上去他所获得的信息有限.这样的管理者并不依靠系统性的和详尽的问题分析或识别和评估多种备择方案,而是运用他自己的经验和判断来制定决策.&直觉决策法是一种定性决策方法.直觉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迅速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情况突如其来的,超越逻辑的顿悟和理解.&在管理过程中,绝大多数决策是用直觉决策法作出的,但直觉决策法往往得不到管理者的重视.在人类的行为方式中,最复杂的是直觉,最简单的也是直觉.直觉过程是人脑高速分析,反馈,判别,决断的过程,体现为敏锐的洞察力.&15,卡尼曼风险定律所以有一种观点认为,人还是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踏踏实实地做事,把损失降到最少就是得益.人在面临获得时,往往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损失时,人人都成了冒险家了.&这就是卡尼曼"前景理论"的两大"定律"."前景理论"的另一重要"定律"是: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获得的快乐.是拿死亡,还是救活作参照点,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是新经济学对微观经济学很重要的一个内容---风险决策理论的修正.传统的经济学是一个规范性的经济学,也就是教育人们应该怎样做.而受心理学影响,经济学更应该是描述性的,它主要描述人们事实上是怎样做的.风险理论演变经过了三阶段:从最早的期望值理论(expectedvaluetheory),到后来的期望效用理论(expectedutilitytheory),到最新的前景理论(prospecttheory).其中前景理论是一个最有力的描述性理论.概括来说,前景理论有以下三个基本原理:(a)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b)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偏爱的;(c)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这个理论提出:我们的最终目标不是最大化财富,而是最大化人们的幸福.时间性的比较和社会的比较可以给人们带来幸福感.幸福的另外一个来源是脉冲式的变化所带来的不过,损失和获得并不是绝对的.人们在面临获得的时候规避风险,而在面临损失的时候偏爱风险,而损失和获得又是相对于参照点而言的,改变人们在评价事物时所使用的观点,可以改变人们对风险的态度.16,小数法则"小数定律"(law of small numbers).在统计学和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一条规律是"大数定律",即随机变量在大量重复实验中呈现出几乎必然的规律,样本越大,则对样本期望值的偏离就越小.例如,抛掷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或期望值是0.5,但如果仅抛掷一次,则出现正面的概率是0或1(远远偏离0.5).随着抛掷次数的增加(即样本的增大),那么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就逐渐接近0.5.但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小数定律",人们通常会忽视样本大小的影响,认为小样本和大样本具有同样的期望值.例如,如果某个厂长连续两年取得了很好的业绩,那么人们就会认为该厂长的业务能力很强;但实际上,这两年也许恰好是宏观经济比较理想的年份,任何人都会取得好业绩.在这里,人们实际上把小样本的期望值视为大样本(即年份较多)才具有的期望值.另一个常见的例子是所谓的"赌徒谬误".例如在抛掷硬币时,人们通常认为下一次出现正面的概率与已经出现正面的次数负相关.如果连续抛掷10次硬币都是正面,那么人们会觉得下一次出现反面的可能性很大;实际上,每次抛掷硬币出现正面或反面的概率都是0.5,它与已经出现过多少次正面没有关系.大数定律是不确定情形下各种经济理论的基石,如果人们真的是按照小数定律而非大数定律做出判断,那么现有的经济理论就需要重大的修正了.17,定势理论&定势这个概念,最初是由德国心理学家G.E缪勒和F.舒曼在一八八九年提出来的,后经苏联心理学家德.乌兹纳捷加以改造,并形成一种系统的理论.所谓定势,即指主体状态的模式对以后心理活动趋向的制约性.乌兹纳捷认为:定势不是主体的什么具体的"心理体验",而是主体状态的模式,即主体对某种体验的准备性,倾向性.就是说,由一定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了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定势现象在经过多次重复之后就会使不断变动的状态变成一种固定不变的现象,人所形成的这种习惯性的固定概念在以后就可以轻易地,自动地,不假思索地加以使用.什么是"定势现象"哪 定势现象只要通过一种简单的实验就可以显示出来:先使人重复感知两个大小不等的球,然后再让他看两个大小相等的球,在这种情况下,他会认为这两个球仍然大小不一,所产生的这种幻觉现象叫做"定势错觉".这是因为,看不同大小的球时所形成的暂时的习惯在实际空间里已经定了型.心理定势指的是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够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心理定势的存在也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只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求用其他"捷径"突破,因而也会给解决问题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不仅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会出现定势效应,在认识他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会受心理定势的影响.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经典的关于"心理定势"的实验:研究者向参加实验的两组大学生出示同一张照片,但在出示照片前,向第一组学生说:这个人是一个怙恶不悛的罪犯;对第二组学生却说:这个人是一位大科学家.然后他让两组学生各自用文字描述照片上这个人的相貌.第一组学生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他内心充满仇恨,突出的下巴证明他沿着犯罪道路顽固到底的决心……第二组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此人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此人在认识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对同一个人的评价,仅仅因为先前得到的关于此人身份的提示不同,得到的描述竟然有如此戏剧性的差距,可见心理定势对人们认识过程的巨大影响!18,杰奎斯法则&伦敦Tavistovk人力资源学院创始人之一埃里奥特-杰奎斯曾经说:"有些管理者从开始时就下定决心要解决存在的一切问题,这种观念本身就是一个错误."这不仅是在说管理,也是在说人生.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很多聪明的朋友,能够面对和解决几乎所有问题,令人刮目相看.但是这种聪明的朋友,却不是最明智的.如果一碰到问题马上下手解决,那么解来解去,最终却发现是一个解不开的死节,不仅浪费了时间,还可能错过寻找替代和补救措施的机会.面对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我们除了苦恼于找不到解开的办法之外还有更好的选择,而且不止一个.第一个选择就是放弃把它解开的固执,寻找用别的方法来"解决".第二个选择比第一个选择更为智慧,也更有效率:那就是放弃.不仅放弃对解开的方法的寻求,连这个死结本身也放弃.19,津巴多实验&津巴多模拟监狱实验斯坦福大学(Stanford)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和他的同事在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系办公大楼地下室里建立了一个"监狱",他们以每天15美元的价格雇用了24名学生来参加实验.这些学生情感稳定,身体健康,遵纪守法,在普通人格测验中,得分属正常水平.实验者对这些学生随意地进行了角色分配,一部分人为"看守",另一部分人为"罪犯",并制定了一些基本规则.然后,实验者就躲在幕后,看事情会怎样发展.两个礼拜的模拟实验刚刚开始时,被分配做"看守"的学生与被分配做"罪犯"的学生之间,没有多大差别.而且,做"看守"的人也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如何做监狱看守员.实验者只告诉他们"维持监狱法律和秩序",不要把"罪犯"的胡言乱语(如"罪犯"说,禁止使用暴力)当回事.为了更真实地模拟监狱生活,"罪犯"&可以像真正的监狱中的罪犯一样,接受亲戚和朋友的探视.但模拟看守8小时换一次班,而模拟罪犯除了出来吃饭,锻炼,去厕所,办些必要的其他事情之外,要日日夜夜地呆在他们的牢房里.&"罪犯"没用多长时间,就承认了"看守"的权威地位,或者说,模拟看守调整自己,进入了新的权威角色之中.特别是在实验的第二天"看守"粉碎了"罪犯"进行反抗的企图之后, "罪犯"们的反应就更加消极了.不管"看守"吩咐什么,"罪犯"都唯命是从.事实上,"罪犯"们开始相信,正如"看守"所经常对他们说的,他们真的低人一等,无法改变现状.而且每一位"看守"在模拟实验过程中,都作出过虐待"罪犯"的事情.例如,一位"看守"说,"我觉得自己不可思议……我让他们互相喊对方的名字,还让他们用手去擦洗厕所.我真的把'罪犯'看作是牲畜,而且我一直在想, '我必须看住他们,以免他们做坏事."'另一位"看守"补充说, "我一到'罪犯'所在的牢房就烦,他们穿着破衣服,牢房里满是难闻的气味.在我们的命令面前,他们相对而泣.他们没有把这些只是当作一次实验,一切好像是真的,尽管他们还在尽力保持自己原来的身份,但我们总是向他们表明我们才是上司,这使他们的努力收效甚微."这次模拟实验相当成功地证明了个体学习一种新角色是多么迅速.由于参加实验的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病态反应,在实验进行了6天之后,研究人员就不得不终止了实验.20,补偿作用一个少年认为自己最大的弱点是胆小,为此很自卑.父母带着少年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耐心地听完介绍,握住少年的手:这怎么叫弱点呢/分明是个优点嘛.你只不过非常谨慎罢了,而谨慎的人总是很可靠,很少出乱子.少年有些疑惑:那么,勇敢反倒称为弱点了 医生摇摇头:不,谨慎是优点,而勇敢是另一种优点;只不过人们更重视勇敢这种优点罢了,就好像白银与黄金相比,人们更注重黄金.心理医生又问:你喜欢啰嗦的人吗 少年说:不喜欢.医生:但是,你若看过巴尔扎克的小说,会发现这位伟大作家就很啰嗦,常为一间屋子,一个小景色,婆婆妈妈讲个不休,但是,剔除这一点,那就是巴尔扎克的小说了,你能说那是巴尔扎克的弱点吗 少年笑了.医生又问:你讨厌酒鬼吗 少年说:当然.医生说:但李白难道不是酒鬼吗 少年打断医生的话:不是,他是爱喝酒的诗人,李白斗酒诗百篇呢.医生笑道:对,我赞同你的观点,你的意思是说---弱点在不同的人身上,会呈现不同的色彩;而李白则是栖身于酒中的诗仙.医生又说:所谓的弱点,至多不过是个营养不足的优点.如果你是位战士,胆小显然是弱点;如果你是司机,胆小肯定是优点.你与其想办法克服胆小,还不如想办法增长自己的学识,才干,当你拥有较多见识,较宽阔视野的时候,即使你想做个懦夫,也很困难了.弱点不过是营养不足的优势,这不只是心理医生对男孩的开导或安慰,而是有着科学依据的.上述的论断首先得到了医学上的验证.有一位外科医生,他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了一连串奇怪的现象:患心瓣堵塞症的患者,心脏奇迹般地增大,好像是在努力应付心脏所带来的缺陷;肾病患者若摘去了左肾,那么他的右肾的生命力往往十分强盛.另外,在眼镜,肺等手术中,都是如此.后来,这种发现被心理学上的心理分析论所吸引.心理分析论学派的代表人物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弗洛伊德之外,还有一位名叫阿得勒的心理学家.他的理论为"个别心理学",其中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补偿作用";当个人产生自卑感后,为了恢复内心的平衡,会设法弥补自己的弱点."补偿作用"的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某方面的弱点,都有个人的自卑感.自卑感不见得不好,因为一个人一旦发现自己的弱点,必然会产生一种弥补的机能与心理,发而成为个人发挥潜能,超越他人的一股力量.世界文化史上的三大怪才,文学家弥尔顿是瞎子,大音乐家贝多芬是聋子,天才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哑巴.如果通过对生活中成功者的观察,进一步探讨"补偿作用"发生影响的机制,我们会发现,这一作用并不是通过"加强营养"来把弱点变成优势,而是通过策略性的人生选择和安排,使其不至于成为成长的阻碍,并进一步成为别人所不具备的优势.这主要是通过以下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是直接补偿的方法,就是通过对自身与外界因素的全面认识,以及巧妙地布局,把弱点直接转化成自己最大的优势.方法就是通过扬长避短,把弱点变成保证自己优点发挥的因素.21,睡眠效应"睡眠效应"使坏印象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邮递销售或上门销售中有这样一项保护消费者的制度,即使是已签定的买卖合同,只要超过了一定期限就会被自动失效.这个制度被称为"冷却制"(Cooling off).&这里的"cooling"是指从一开始认为"很好"到后来可能认为不怎么样的这段冷却期.&反过来,起初认为"没有什么好处"的坏印象也可能由于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继而产生好印象.心理学称这种现象为"睡眠效应".&比如谈判陷入僵局即将破裂时,提出"先吃午饭,等吃完后再做决定吧",让双方有一段冷静思考的时间.等重开谈判时,进展会异常顺利.&谈判到达高潮时或刚刚进行劝说后,给予对方一段思考的时间,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劝说者与劝说内容的暂时分离会增加信息的可信度,使对方作出冷静的判断22,反馈效应英文名称:Feedback effects反馈效应简介反馈原来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讯号的效应.心理学借用这一概念,以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了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一心理现象称做"反馈效应".反馈效应解析下面是一个著名的反馈效应的心理实验:罗西与亨利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后就测验.主试对第一组学习的结果每天都告诉学生,对第二组学生只是每周告诉他们一次,而对第三组,则一次也不告诉.如此进行了8周教学.然后改变做法,第一组与第三组对调,第二组不变,也同样进行了8周教学.结果除第二组稳步地前进,继续有常态的进度外,第一组与第三组的情况大为转变:即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而第三组的成绩则突然上升.这说明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成果对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是即时反馈比远时反馈效果更大.心理学家布朗的实验表明,反馈方式不同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学生自己进行的主动反馈要优于教师的反馈.这给我们的启示在于:&一是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及时地进行自我反馈,避免毫无目的的学习和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的学习方式.二是重视别人所作的评价,认真总结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三是正确对待自己的进步,成功时不骄傲,仍坚持继续努力;进展不理想时不要丧失信心,决心迎头赶上.素有"经营之神"之称的日本松下电器总裁松下幸之助有一次在一家餐厅招待客人,一行六个人都点了牛排 等六个人都吃完主餐,松下让助理去请烹调牛排的主厨过来,他还特别强调:"不要找经理,找主厨&"助理注意到,松下的牛排只吃了一半,心想一会儿的场面可能会很尴尬&主厨来时很紧张,因为他知道叫他的客人是大名鼎鼎的松下先生 他紧张地问道:"是不是牛排有什么问题&"松下略带歉疚地说:"牛排很美味,但是我只能吃一半原因不在于厨艺,牛排真的很好吃,你是位非常出色的厨师,但我已80岁了,胃口大不如前&"主厨与在场的其人都困惑得面面相觑,松下接着说:"我想当面和你谈,是因为我担心,当你看到只吃了一半的牛排被送回厨房时,心里会难过&"在这里,松下幸之助所运用,就是即时反馈的技巧.所谓反馈,原本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讯号的效应.心理学借用这一概念,以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了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一心理现象称做"反馈效应".下面是心理学家赫洛克做过的一个著名反馈效应的心理实验:赫洛克把被试者分成4个等组,在4个不同诱因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第一组为激励组,每次工作后预以鼓励和表扬;第二组为受训组,每次工作后对存在的第一点问题都要严加批语和训斥;第三组为被忽视组,每次工作后不给予任何评价,只让其静静地听其它两组受表扬和挨批评;第四组为控制组,让他们与前三组隔离,且每次工作后也不后也不给予任何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成绩最差者为第四组(控制组),激励组和受训组的成绩则明显优于被忽视组,而激励组的成绩不断上升,学习积极性高于受训组,受训组的成绩有一定波动.这个实验表明:及时对学习和活动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学习和活动动机,对工作起促进作用.适当激励的效果明显优批评,而批语的效果比不闻不问的效果好.在生活中,有反馈(知道学习后的测验成绩)比没有反馈(不知道测验成绩),学习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即时反馈(每天知道测验成绩)比远时反馈(测验成绩要一周后才知道)所产生的效应(激励作用)更大.这个效应提醒我们,有效的反馈机制是活动目标达成的必要条件,对于别人的活动必须及时地反馈调节.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在指导活动中,要多种多样的手段即时地搜集和评定活动效果,如观察交谈,现场提问,效果评价等,然后及时反馈信息,随时调节活动过程,对存在的问题,也不必马上实施惩罚性的方式,而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疑难,不使问题累积.在反馈时,要正确运用鼓励和批评.鼓励和批评都是把握的基本方式,不能偏废.鼓励很重要,但不能夸大其词;对错误和问题的批评要及时,慎重,不能讥笑和嘲讽.要使鼓励和批评收到实效,关键是理解和尊重,凭敏锐的感觉和沟通的智慧对症下药.后来,心理学家布朗通过实验对反馈效应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反馈主体和方式的不同对学习和工作的促进作用也不相同.一般来说,自己进行的主动反馈要优于别人的反馈.人力资源管理的反馈效应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人都了解360度绩效反馈,因为它具有全员参与管理,信息收集对称,能分散管理者日常管理压力等特点,很快被我国企业作为主要的考核管理办法之一.但是,经过几年的实践,人们发现它的效果并非当初期望的那样理想.比如,360度绩效反馈往往造成公司的人际关系紧张,统计方式复杂等等.因此,有人称360度绩效反馈在中国"水土不服".这里我们不就此技术的其他方面进行评价,单从这种评价方式的反馈时间上来看,就可以发现一些问题.这种反馈方式周期是相对较长的,通常绩效考核的周期为1年或半年,如果员工仅靠绩效考核的时候才能得到自己工作的反馈,那这种反馈的效果其实并不好,而且也很难达到最初设想的效果.所以,如果你想采取恰当的精神鼓励来激励下属的话,那么,你必须经常让下属看到自己的成果,给他们尽可能多的及时反馈,而不要仅仅等到绩效考核的时候再做出反馈,不要等到业绩出来都不达标了的时候再反馈.在平常工作当中就要不断地给下属足够的关注,提供必要的支持,就像让小树成材一样,你要在它刚开始需要矫正的时候站出来,而不要等到已经无法挽回的时候再行动,在它刚要长弯的时候马上矫正过来,每次都是如此,这样小树才能慢慢地长直,之后也就水到渠成了.教师打的分数有何用——反馈效应与家庭教育对于教师为学生的作业打的分数,大多数人往往简单地理解为对学生过往学习状况的评定,而对于分数对学生将来学习所可能产生的激励作用,大家的理解并不是那么多.&事实上,在人的学习活动中,存在着一种名为"反馈效应"的心理现象,它是指如果学习者能够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那么这种对学习结果的了解将会起到强化作用,促进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心理学家们曾对反馈效应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颇有启发的观点.罗西和亨利通过实验证明,在学习活动中,有反馈(知道学习后的测验成绩)比没有反馈(不知道测验成绩),学习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即时反馈(每天知道测验成绩)比远时反馈(测验成绩要一周后才知道)所产生的效应(激励作用)更大.布朗的实验表明,反馈的方式不同,所产生的效应也不同,例如,让学生自己来评改练习作业,比由老师来评改所起到的激励作用要大,学习效应更佳,因为前者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佩奇的一项宏大的实验则证明,老师的评价方式的差别,所产生的效应亦相应差别.如果老师给出成绩后,再根据学生的实际写一些有针对性的评语,激励效果最好;老师给出成绩后,写一些固定格式的评语(如"很好,发扬下去!""有进步,继续努力!"等等),激励效果次之;如果老师只简单地给出成绩,而无任何评语,那么激励效果最差.拉比的实验还证明了,反馈效应不仅在知识学习中有表现,在动作技能的学习中(如射击训练),其表现也特别显著.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我们明白到,如果老师能及时地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反馈给他们,并给出中肯的,有针对性的评语,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呵.而现实的大多数情况是:教师只是对学生平时的作业和试卷简单给个分数,而对于学生在学习上的优劣长短的评价则比较忽略.这样自然难以更好地发挥出分数对学生所带来的反馈效应.不过也不能怪我们的教师,与发达国家的教师相比,我国的教师的工作负担真是太重了,如果要求他们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考试除给出分数外,再写出中肯的分析评语显然是不现实的.在这一点上,家长可以说是大有用武之地.要强化教师打的分数对孩子所带来的反馈效应,主要通过提高分数的反馈的有效性来实现.如果一个孩子对于取得什么分数都无所谓,很难想象会有什么良好的反馈效应.所以家长首先要让孩子明白分数的意义,真正把分数作为评价自己成长和进步的重要标尺之一,这是孩子产生良好反馈效应的前提.其次,家长要让孩子养成评价每一个分数的成败得失的习惯.比如,被扣了分,是知识掌握不好,还是粗心大意,都要心中有数.如果孩子读小学,家长对孩子的作业和试卷加以检查是必须的,因为此时孩子分析能力差,家长通过检查,便可能有针对性地告知其在学习上的成败得失.随着孩子的长大,家长便应该引导孩子通过对自己的分数的分析,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逐渐养成习惯,这样,孩子就懂得了学习上的自我激励,并不断进步.<font color="#,补偿效应一个人在失落时,若发现有人比他更失落,便会感受到一种慰藉.这即是补偿效应在起作用.例如,一个人急着买机票出差,但因班机满员,只好坐下一航班,要误事半天.但当他得知前一航班故障,中途迫降,误了一天时,他高兴了:幸而未坐头一航班.日常生活中的补偿效应随处可见:炒股失误,一次损失2000元的人,闻知另位先生一下子损失20000元,自己便减轻了懊恼情绪.被导游误导,&花60元买了一挂假珍珠项链的人,看到同游的另外人买了3挂,损失180元,也会因补偿效应而得到自慰.补偿效应是人们不学自会,无师自通的心理平衡反应,实际上是弗洛伊德的防卫反应中的近似"合理化作用"和"补偿作用"混合而成的一种心理本能.所以,此处的"补偿效应"与弗洛伊德的"补偿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后者是以另一种感觉,能力,功能,来代替,补偿那种弱的或丧失的感觉,能力,功能;如盲人视觉丧失,以听觉,触觉来补偿.24,培哥效应按一定的编码进行联想,可以使记忆事半功倍.&很久以前有位教书先生,整日里不务正业,喜欢到山上找庙里的和尚喝酒.他每次临行前留给学生的作业都一样:背诵圆周率.开始的时候,每个学生都苦不堪言.后来,一位聪明的学生想出妙法,把圆周率的内容与眼前的情境联系起来,编了一段顺口溜: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尔乐苦杀吾(26535)把酒吃(897)酒杀尔(932)杀不死(384)乐尔乐(626)……先生回来一检查,都背得滚瓜烂熟,学生所运用的,就是学习中的培哥效应.在一个电视节目中,曾有人做过所谓奇特的记忆表演.一般都是在舞台上立一块黑板,然后随意让观众说出一些词语,数字,节目名称,公式,外语单词等等,并按序写在黑板上.表演者在这一过程中不看黑板,但他却能根据观众的要求准确地讲出其中的任意一项内容,甚至还能把全部内容倒背出来.这种表演看起来十分神奇,其实只不过是运用了培哥记忆术,产生了"培哥效应"罢了.在心理学上,培哥效应类似于"组块效应".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假如让被试对着摆有24个棋子的棋盘看5秒钟,然后在另一个棋盘上重建这个阵势,如果原棋盘上24个棋子是随机摆设的,则所有被试重建作业的成绩大致相同;如果原棋盘上的24个棋子摆成一个棋局时,被试重建的成绩则大不相同,而且下棋高手要比初学下棋的人成绩高出一到两倍.语言学家帕尔默也曾提出"整体记忆一个特定的链条要比逐个记忆单个链节快得多"的论点.他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不会法语的英国人不得不去法国边远的乡村旅行,而且没有人给他做翻译.行前他找到语言学家寻求语言学方面的指导,语言学家表示所能给的指导就是"把日常使用的整体单位背诵下来".字词优势效应实验表明:当字母位于一个有意义的单词环境中时,它有可能被快速知觉.而当字母位于的背景杂乱无章时,要知觉该字母所需的信息加工时间可能最长.如果让人在短时间内记忆一组汉字,如果这是一组相互无关的汉字,他们大约只能记住5~6个;如果这是根据他们的知识经验加以组织的汉字,将毫不费力地记住5~6个词,其数目大大超过5~6个汉字.回到培哥效应,实际上是通过自创一套记忆编码,来形成一个特定的链节,然后通过联想把要记的材料与之结合.比如要求你记住这样几个词:⑴大象,⑵打气,⑶洗澡,⑷电风扇,⑸自行车,⑹水……这样你就可以把大象与固定编码的第一号帽子联系起来,联想到大象的鼻子上戴了一顶帽子.要记住第六个词"水"时,把它与裤子产生联想———水把裤子弄湿了.通过这样的编码联想,记起来就不困难了.因为在联想时,我们有意识地把联想的事物放大,表象清晰而奇特.例如要记住第四个词———电风扇与衣服发生联想时,如果表象是电风扇吹开了衣服就很一般,但如果想像成电风扇穿了一件羽绒服,就非常奇特,这就更便于记住这一对象.培哥记忆术的固定编码有很多种,如按照自己身体各部分的上下编号,按进门后能看到的东西编码,按自己的亲朋好友的姓名编号等等.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可以避免记忆的枯燥单调,使其妙趣横生了.当然,这种方法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们去经常锻炼,并尽可能地使自己的联想奇特醒目非同一般.25,迁移效应&在学习心理学中,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效应".&【案例】&1,在棒球队员中选拨出高尔夫球的集训队员;让会英语的人去突击学习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一般都有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2,日本司机在美国开车,常发生困难,甚至出现车祸.这主要是因为在日本是"车左,人右",而在美国却恰好相反.【分析】三种效应方式:&先行学习a促进了后继学习b的效应,称为正效应;先行学习a&干扰和阻碍了后继学习b的效应,称为负效应;先行学习a促进了后继学习b无任何影响,称为零效应.&对这一心理效应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形式训练说:这种理论认为,学习的迁移是人的心灵官能受到训练而自动发展的结果.也就是通过某种学习使某种心灵官能得到训练,从而转移到其它学习上去,使其它学习更加容易.&2,共同要素说:是i·l·桑代克和r·s·伍德沃斯提出的一种迁移理论.其观点是,只有当两种学习具有共同要素(相同或相似之处)时,才会产生迁移效应.&3,概括化说:是c·h·贾德于是908年根据自己的实验,批评了共同要素说,提出的一种迁移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能否发生迁移效应,关键在于学习主体对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概括力高迁移就迁移效应就大,反之,就小.&4,学习定势说:是苏联定势心理学派提出的一种迁移理论.它强调在学习中定势对迁移的影响作用.定势是关于活动方向选择方面的一种倾向,也是一种活动经验.&【应用】这一理论给学习的启示是:&一是要注意发现概念,原理的相同,相通之处.&二是注重学习方法的总结,即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掌握那些具有规律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三是要广泛地积累各方面的学习经验.&四是要注意防止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定势.&要点:避免不必要的迁移现象.26,酝酿效应&酝酿效应英文名称:Brewing effect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一边他一边坐进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忍不住发出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开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的写照.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它是在对程序编码时与定势有关的一种现象.也就是说,在解决问题时会碰到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形,此时,如若干脆把该问题搁置于一边而改做其它事,时隔几小时.几天,甚至长时间之后再来解决它,问题答案常可能较快地找到.这种效应产生的原因,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解释是,原初的定势不合适,致使问题得不到解决,后来通过暂时放下这个问题,不合适的知识结构得到消除,个体便能够运用新的定势去解决问题.<font color="#,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概述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亦称"罗森塔尔效应(RobertRosenthal Effect)"或"期待效应".&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来源远古时候,塞浦路斯王子皮格马利翁喜爱雕塑.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美女的形象,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观赏不止.看着看着,美女竟活了.1968年,两位美国心理学家来到一所小学,他们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3个班,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发展测验".然后,他们以赞美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老师.8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进步,而且情感,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望强,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关系也特别融洽.实际上,这是心理学家进行的一次期望心理实验.他们提供的名单纯粹是随便抽取的.他们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坚定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虽然教师始终把这些名单藏在内心深处,但掩饰不住的热情仍然通过眼神,笑貌,音调滋润着这些学生的心田,实际上他们扮演了皮格马利翁的角色.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因此变得更加自信,奋发向上的激流在他们的血管中荡漾,于是他们在行动上就不知不觉地更加努力学习,结果就有了飞速的进步.这个令人赞叹不已的实验,后来被誉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于是,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被总结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皮格马利翁效应案例海伦在这家外贸公司工作已经3年了,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她在公司的业绩表现一直平平.原因是她以前的上司胡悦是个非常傲慢和刻薄的女人,她对海伦的所有工作都不加以赞赏,反而时常泼些冷水.一次,海伦主动搜集了一些国外对公司出口的纺织品类别实行新的环保标准的信息,但是上司知道了,不但不赞赏她的主动工作,反而批评她不专心本职工作,后来海伦再也不敢关注自己的业务范围之外的工作了.海伦觉得,胡悦之所以不欣赏她,是因为她不像其他同事一样奉承她,但是她自问自己不是能溜须拍马的人,所以不可能得到胡悦的青睐,她也就自然地在公司沉默寡言了.直到后来,公司新调来主管进出口工作的Sam,新上司新作风,从美国回来的Sam性格开朗,对同事经常赞赏有加,特别提倡大家畅所欲言,不拘泥于部门和职责限制.在他的带动下,海伦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了.由于Sam的积极鼓励,海伦工作的热情空前高涨,她也不断学会新东西,起草合同,参与谈判,跟外商周旋……海伦非常惊讶,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的潜能可以发掘,想不到以前那个沉默害羞的女孩,今天能够跟外国客商为报价争论得面红耳赤.点评:其实,海伦的变化,就是我们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起了作用.在不被重视和激励,甚至充满负面评价的环境中,人往往会受到负面信息的左右,对自己做比较低的评价.而在充满信任和赞赏的环境中,人则容易受到启发和鼓励,往更好的方向努力,随着心态的改变,行动也越来越积极,最终做出更好的成绩.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作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其实体现的就是暗示的力量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本来穿了一件自认为是很漂亮的衣服去上班,结果好几个同事都说不好看,当第一个同事说的时候,你可能还觉得只是她的个人看法,但是说的人多了,你就慢慢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和审美眼光了,于是到了下班后,你回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衣服换下来,并且决定再也不穿它去上班了.其实,这只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可见,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为什么会不自觉地接受别人的影响呢 其实,人的判断和决策过程,是由人格中的"自我"部分,在综合了个人需要和环境限制之后做出的.这种决定和判断就是&"主见".一个"自我"比较发达,健康的人,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有主见","有自我"的人.但是,人不是神,没有万能的"自我",更没有完美的"自我",这样一来,"自我"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对的,也并不总是"有主见"的."自我"的不完美,以及"自我"的部分缺陷,就给外来影响留出了空间,给别人的暗示提供了机会.我们发现,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这使人们能够接受智者的指导,作为不完善的"自我"的补充.这是暗示作用的积极面,这种积极作用的前提,就是一个人必须有充足的"自我"和一定的"主见",暗示作用应该只是作为"自我"和"主见"的补充和辅助.表面上看,有些积极暗示似乎起着决定性作用,其实,积极暗示对于被暗示者的作用,就像是"画龙点睛".换句话说,如果你不是那块材料,再多的暗示也无济于事.心理暗示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那么如果一个人的"自我"非常虚弱,幼稚的话,这个人的"自我"很容易被别人的"暗示"占领和统治.暗示也有消极的方面,那就是容易受人操纵,控制.心理暗示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那么如果一个人的"自我"非常虚弱,幼稚的话,这个人的"自我"很容易被别人的"暗示"占领和统治.这种人的人格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依赖倾向.所以,皮格马利翁效应虽然会对你的生活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但是千万不要盲目地相信它,完全被它所左右.因为外界的鼓励或是批评是每个人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如果总是因为别人的态度而改变自己的话,那就永远也不会成熟.&28,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虽然困境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但现实中的价格竞争,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会频繁出现类似情况.单次发生的囚徒困境,和多次重复的囚徒困境结果不会一样.在重复的囚徒困境中,博弈被反复地进行.因而每个参与者都有机会去"惩罚"另一个参与者前一回合的不合作行为.这时,合作可能会作为均衡的结果出现.欺骗的动机这时可能被受到惩罚的威胁所克服,从而可能导向一个较好的,合作的结果.作为反复接近无限的数量,纳什均衡趋向于帕累托最优.囚徒困境的主旨为,囚徒们虽然彼此合作,坚不吐实,可为全体带来最佳利益(无罪开释),但在资讯不明的情况下,因为出卖同伙可为自己带来利益(缩短刑期),也因为同伙把自己招出来可为他带来利益,因此彼此出卖虽违反最佳共同利益,反而是自己最大利益所在.但实际上,执法机构不可能设立如此情境来诱使所有囚徒招供,因为囚徒们必须考虑刑期以外之因素(出卖同伙会受到报复等),而无法完全以执法者所设立之利益(刑期)作考量.经典的囚徒困境1950年,由就职于兰德公司的梅里尔·弗勒德(Merrill Flood)和梅尔文·德雷希尔(Melvin Dresher)拟定出相关困境的理论,后来由顾问艾伯特·塔克(Albert Tucker)以囚徒方式阐述,并命名为"囚徒困境".经典的囚徒困境如下:警方逮捕甲,乙两名嫌疑犯,但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入罪.于是警方分开囚禁嫌疑犯,分别和二人见面,并向双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选择:若一人认罪并作证检控对方(相关术语称"背叛"对方),而对方保持沉默,此人将即时获释,沉默者将判监10年.&若二人都保持沉默(相关术语称互相"合作"),则二人同样判监半年.&若二人都互相检举(互相"背叛"),则二人同样判监2年.&用表格概述如下:甲沉默(合作)&甲认罪(背叛)&乙沉默(合作)&二人同服刑半年 甲即时获释;乙服刑10年&乙认罪(背叛)&甲服刑10年;乙即时获释 二人同服刑2年&解说:如同博弈论的其他例证,囚徒困境假定每个参与者(即"囚徒")都是利己的,即都寻求最大自身利益,而不关心另一参与者的利益.参与者某一策略所得利益,如果在任何情况下都比其他策略要低的话,此策略称为"严格劣势",理性的参与者绝不会选择.另外,没有任何其他力量干预个人决策,参与者可完全按照自己意愿选择策略.囚徒到底应该选择哪一项策略,才能将自己个人的刑期缩至最短 两名囚徒由于隔绝监禁,并不知道对方选择;而即使他们能交谈,还是未必能够尽信对方不会反口.就个人的理性选择而言,检举背叛对方所得刑期,总比沉默要来得低.试设想困境中两名理性囚徒会如何作出选择:若对方沉默,背叛会让我获释,所以会选择背叛.&若对方背叛指控我,我也要指控对方才能得到较低的刑期,所以也是会选择背叛.&二人面对的情况一样,所以二人的理性思考都会得出相同的结论——选择背叛.背叛是两种策略之中的支配性策略.因此,这场博弈中唯一可能达到的纳什均衡,就是双方参与者都背叛对方,结果二人同样服刑2年.这场博弈的纳什均衡,显然不是顾及团体利益的帕累托最优解决方案.以全体利益而言,如果两个参与者都合作保持沉默,两人都只会被判刑半年,总体利益更高,结果也比两人背叛对方,判刑2年的情况较佳.但根据以上假设,二人均为理性的个人,且只追求自己个人利益.均衡状况会是两个囚徒都选择背叛,结果二人判决均比合作为高,总体利益较合作为低.这就是"困境"所在.例子漂亮地证明了:非零和博弈中,帕累托最优和纳什均衡是相冲突的.一般形式整理囚徒困境的基本博弈结构,可更清楚地分析囚徒困境.实验经济学常用这种博弈的一般形式分析各种论题.以下是实现一般形式的其中一例:有两个参与者和一个庄家.参与者每人有一式两张卡片,各印有"合作"和"背叛".参与者各把一张卡片文字面朝下,放在庄家面前.文字面朝下排除了参与者知道对方选择的可能性1.然后,庄家翻开两个参与者卡片,根据以下规则支付利益:一人背叛,一人合作:背叛者得5分(背叛诱惑),合作者0分(受骗支付).&二人都合作:各得3分(合作报酬).&二人都背叛:各得1分(背叛惩罚).&用支付矩阵表格展示支付如下(以红和蓝分别表示二参与者):一般形式囚徒困境的支付矩阵 合作 背叛&合作&3, 3 0, 5&背叛&5, 0 1, 1&以"T,R,P,S"符号表示 合作 背叛&合作&R, R S, T&背叛&T, S P, P&以"胜-负"术语表示 合作 背叛&合作 胜-胜 大负-大胜&背叛 大胜-大负 负-负&简单博弈获得的点数可以得出一些一般化的结论.T,R,P,S符号表符号 分数 英文 中文(非术语)&解释&T 5 Temptation&背叛诱惑 单独背叛成功所得.&R 3 Reward&合作报酬 共同合作所得&P 1 Punishment&背叛惩罚 共同背叛所得&S 0 Suckers&受骗支付 被单独背叛所获&若以T(Temptation)=背叛诱惑,R(Reward)=合作报酬,P(Punishment)=背叛惩罚,S(Suckers)=受骗支付,以个人选择得分而言,可得出以下不等式.T&R&P&S(解:从5&3&1&0获得以上不等式)若以整体获分而言,将得出以下不等式.2R&T+S或2R&2P(解:2×3&5+0或2×3&2x1;合作2人共得6分,比起互相背叛的共得2分及单独背叛的共得5分,显然合作获分比背叛高.合作在团体而言是支配性策略.)而重复博弈或重复的囚徒困境将会使参与者从注重T&R&P&S转变成注重2R&T+S.就是说将使参与者脱离困境.&以上理论是道格拉斯·霍夫施塔特创建的.现实的例子上述例子可能显得不甚自然,但现实中,无论是人类社会或大自然都可以找到类似囚徒困境的例子,将结果划成同样的支付矩阵.社会科学中的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的动物行动学,进化生物学等学科,都可以用囚徒困境分析,模拟生物面对无止境的囚徒困境博弈.囚徒困境可以广为使用,说明这种博弈的重要性.以下为各界例子:政治学例子:军备竞赛在政治学中,两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可以用囚徒困境来描述.两国都可以声称有两种选择:增加军备(背叛),或是达成削减武器协议(合作).两国都无法肯定对方会遵守协议,因此两国最终会倾向增加军备.似乎自相矛盾的是,虽然增加军备会是两国的"理性"行为,但结果却显得"非理性"(例如会对经济造成都有损坏等).这可视作遏制理论的推论,就是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来遏制对方的进攻,以达到和平.经济学例子:关税战两个国家,在关税上可以有以两个选择:提高关税,以保护自己的商品.(背叛)&与对方达成关税协定,降低关税以利各自商品流通.(合作)&当一国因某些因素不遵守关税协定,独自提高关税(背叛),另一国也会作出同样反应(亦背叛),这就引发了关税战,两国的商品失去了对方的市场,对本身经济也造成损害(共同背叛的结果).然后二国又重新达成关税协定.(重复博弈的结果是将发现共同合作利益最大.)商业例子:广告战商业活动中亦会出现各种囚徒困境例子.以广告竞争为例.两个公司互相竞争,二公司的广告互相影响,即一公司的广告较被顾客接受则会夺取对方的部分收入.但若二者同时期发出质量类似的广告,收入增加很少但成本增加.但若不提高广告质量,生意又会被对方夺走.此二公司可以有二选择:互相达成协议,减少广告的开支.(合作)&增加广告开支,设法提升广告的质量,压倒对方.(背叛)&若二公司不信任对方,无法合作,背叛成为支配性策略时,二公司将陷入广告战,而广告成本的增加损害了二公司的收益,这就是陷入囚徒困境.在现实中,要二互相竞争的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是较为困难的,多数都会陷入囚徒困境中.自行车赛例子自行车赛事的比赛策略也是一种博弈,而其结果可用囚徒困境的研究成果解释.例如每年都举办的环法自由车赛中有以下情况:选手们在到终点前的路程常以大队伍(英文:Peloton)方式前进,他们采取这策略是为了令自己不至于太落后,又出力适中.而最前方的选手在迎风时是最费力的,所以选择在前方是最差的策略.通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大家起先都不愿意向前(共同背叛),这使得全体速度很慢,而后通常会有二或多位选手骑到前面,然后一段时间内互相交换最前方位置,以分担风的阻力(共同合作),使得全体的速度有所提升,而这时如果前方的其中一人试图一直保持前方位置(背叛),其他选手以及大队伍就会赶上(共同背叛).而通常的情况是,在最前面次数最多的选手(合作)通常会到最后被落后的选手赶上(背叛),因为后面的选手骑在前面选手的冲流之中,比较不费力.与囚徒困境相关的各事件异想威廉·庞德斯通(William Poundstone)在他的著作中,以一新西兰的例子来说明囚徒困境.在新西兰,报亭即无管理员也不上锁,买报纸的人自行放下钱后拿走报纸.当然某些人可能取走报纸却不付钱(背叛),但由于大家认识到如果每个人都偷窃报纸(共同背叛)会造成以后不方便的有害结果,这种情形很少发生.这例子特别之处是新西兰人并没有被任何其他因素影响而能脱离囚徒困境.并没有任何人特别去注意报亭,人们守规则是为了避免共同背叛带来的恶果.这种避免囚徒困境的大家共同的推理或想法被称为"异想(magical thinking)".[3]"认罪减刑"不可行囚徒困境的结论是许多国家中认罪减刑(英文:plea bargain)被禁止的原因之一.囚徒困境带来的结论是:如果有二个罪犯,其中一人犯罪而另外一人是无辜的,犯罪者会为了减刑坦白一切甚至冤枉清白者(单独背叛).最糟糕的情况是,如果他们二人都被判入狱,坦白的犯罪者刑期少,坚持无罪的冤枉者刑期反而更多.公用品悲剧现实的博弈参与者不只一方,会有多方参与的囚徒困境.加勒特·詹姆斯·哈丁(Garrett James Hardin)的公用品悲剧就是一例:"公用品悲剧是指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财产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例如渔业,公海中的鱼是属于公共的,而在本身不滥捕其他人也滥捕的思想下,渔民会没有节制的大捞特捞,结果海洋生态破坏,渔民的生计也受影响(共同背叛的结果).但是,多方囚徒困境的提法有待商榷,因为其总是可以被分解为一组组经典的二方囚徒困境.就是说只有二方的囚徒困境,没有多方的.所谓多方的囚徒困境只是由多个二方囚徒困境混杂在一起而形成的错觉.重复的囚徒困境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在其著作《合作的进化》中,探索了经典囚徒困境情景的一个扩展,并把它称作"重复的囚徒困境"(IPD).在这个博弈中,参与者必须反复地选择他们彼此相关的策略,并且记住他们以前的对抗.阿克塞尔罗德邀请全世界的学术同行来设计计算机策略,并在一个重复囚徒困境竞赛中互相竞争.参赛的程序的差异广泛地存在于这些方面:算法的复杂性,最初的对抗,宽恕的能力等等.阿克塞尔罗德发现,当这些对抗被每个选择不同策略的参与者一再重复了很长时间之后,从利己的角度来判断,最终"贪婪"策略趋向于减少,而比较"利他"策略更多地被采用.他用这个博弈来说明,通过自然选择,一种利他行为的机制可能从最初纯粹的自私机制进化而来.最佳确定性策略被认为是"以牙还牙",这是阿纳托尔·拉波波特(Anatol Rapoport)开发并运用到锦标赛中的方法.它是所有参赛程序中最简单的,只包含了四行BASIC语言,并且赢得了比赛.这个策略只不过是在重复博弈的开头合作,然后,采取你的对手前一回合的策略.更好些的策略是"宽恕地以牙还牙".当你的对手背叛,在下一回合中你无论如何要以小概率(大约是1%- 5%)时而合作一下.这是考虑到偶尔要从循环背叛的受骗中复原.当错误传达被引入博弈时,"宽恕地以牙还牙"是最佳的.这意味着有时你的动作被错误地传达给你的对手:你合作但是你的对手听说你背叛了.通过分析高分策略,阿克塞尔罗德指定了策略获得成功的几个必要条件.友善&最重要的条件是策略必须"友善",这就是说,不要在对手背叛之前先背叛.几乎所有的高分策略都是友善的.因此,完全自私的策略仅仅出于自私的原因,也永远不会首先打击其对手.&报复&但是,阿克斯洛德主张,成功的策略必须不是一个盲目乐观者.要始终报复.一个非报复策略的例子是始终合作.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选择,因为"下流"策略将残酷地剥削这样的傻瓜.&宽恕&成功策略的另一个品质是必须要宽恕.虽然它们不报复,但是如果对手不继续背叛,它们会一再退却到合作.这停止了报复和反报复的长期进行,最大化了得分点数.&不嫉妒&最后一个品质是不嫉妒,就是说不去争取得到高于对手的分数(对于"友善"的策略来说这也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友善"的策略永远无法得到高于对手的分数).&因此,阿克塞尔罗德得到一种给人以乌托邦印象的结论,认为自私的个人为了其自私的利益会趋向友善,宽恕和不嫉妒.阿克塞尔罗德关于重复囚徒困境的研究的重要结论之一,是友善的家伙能先完成交易.重新考虑经典的囚徒困境一节中给定的军备竞赛模型:结论是,只是理性策略增进了军事力量,似乎两个国家都宁可花费其GDP在枪炮而不是黄油上.有趣的是,企图说明对抗国家实际上以这种方式(在"重复囚徒困境假定"下的不同时期,军费支出在"高"和"低"之间反复)竞赛的尝试,却经常表明假定的军备竞赛并没有如预想的那样出现.(例如希腊人和土耳其人的军费支出,看来并不像遵循"以牙还牙"的重复囚徒困境式的军备竞赛,却更可能是被其国内的政策所驱使.)这可能是一次性博弈和重复性博弈中的理性行为不同的例子.对一次性囚徒困境博弈来说,最佳(点数最大化的)策略是简单地背叛;正如前面解释的,无论对手的行动可能是什么,这都是真实的.但是,在重复的囚徒困境博弈中,最佳策略依赖于可能的对手的策略,和他们怎样对背叛和合作作出反应.例如,考虑这样一个人群,那里每个人每次都背叛,除了一个人是遵循以牙还牙策略.这个人处于一种轻微的不利地位,因为第一回合的损失.在这样的人群中,对这个人来说最佳策略就是每次都背叛.在一个有一定的百分比的总背叛者而剩下的则是以牙还牙者的人群中,对个人来说的最佳策略依赖于这个百分比和博弈的长度.一般有两种方法得到最佳策略:贝叶斯纳什均衡:如果对抗策略的统计分布能被确定(例如,50%以牙还牙,50%一直合作),就能从数学上获得最佳的相对策略[4].&已经有了人群的蒙特卡罗模拟,在这里低分个人消失了,高分个人一再被生产出来(一种获得最佳策略的天才算法).决赛人群中的算法合成通常依赖于初赛人群中的算法合成.&尽管以牙还牙始终被认为是最可靠的基本策略,但是在重复囚徒困境的20周年纪念赛中,来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一个小组(由尼古拉斯·詹宁斯(Nicholas Jennings)[1]领导,包括了拉蒂普·达什(Rajdeep Dash),萨瓦帕里·拉姆琼(Sarvapali Ramchurn),亚历克斯·罗杰斯(Alex Rogers)斯和皮鲁克里士南·维特林根(Perukrishnen Vytelingum))介绍了一个新的策略,这个策略证明了它比以牙还牙更成功.这个策略依赖于程序之间的合作,为单一程序中获得了最高的点数.南安普敦大学提交了60个程序参与竞赛,这些程序的开头被设计成通过一组5到10个的动作去彼此识别.一旦这些识别被作出,一个程序将总是合作,其他程序则总是背叛,保证背叛者得到最大的点数.如果程序识别出它在操作一个非南安普敦参与者,这程序将持续地背叛,企图去最小化竞争程序的得分.结果[5],这个策略以获得前3位结束了竞赛,也得到了大量接近底部的位置.虽然这个策略显著地证明了比以牙还牙有效,但是这是因为利用了下述事实:在这个特殊的竞赛中,多重通道是被允许的.在一方只能控制单一参与者的竞赛中,以牙还牙确实是更好的策略.如果重复囚徒困境将被精确地重复N次,已知N是一个常数,那么会产生另一个有趣的事实.纳什均衡就是每次都背叛.这很容易用归纳法证明.你也可以在最后的回合背叛,既然你的对手将没有机会惩罚你.因此,你们都将在最后的回合背叛.这时,你可以在倒数第二回合中背叛,既然最后一回无论你做什么,你的对手都将背叛.依此类推.为了合作以保持请求,这时未来必须对两个参与者来说是不确定的.一个解决方案是让博弈总次数N变成随机的.对未来的预期必须是无法确定的长度.另一个单独的案例是"永不停止"的囚徒困境.这个博弈被重复很多次,而且你的分数是一个平均数(当然是用计算机计算的).囚徒困境博弈是某些人类合作和信任理论的基础.假定囚徒困境能够模拟需要信任的两人之间的交流,群体的合作行为可以用有多个参与者的,重复博弈的变体来模拟.这从而引起了许许多多学者经久不衰的兴趣.1975年,格罗夫曼(Grofman)和普尔(Pool)估计,致力于这方面研究的学术文章,数量超过&2000篇.学习心理学和博弈论当博弈参与者能学会估计其他参与者背叛的可能性,他们自身的行为就为他们关于其他人的经验所影响.简单的统计显示,总体上,缺乏经验的参与者与其他参与者的互动,或者是典型的好,或者是典型的坏.如果他们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行动,(通过更多的背叛或合作,否则)他们可能在未来的交易中受损.随着经验逐渐丰富,他们获得了对背叛可能性的更真实的印象,变得更成功地参与博弈.不成熟的参与者经历的早期交易对他们未来参与的影响,可能比这些交易对成熟的参与者的影响要大得多.这个原理部分地解释了,为什么年轻人的成长经验这么具有影响力,以及为什么他们特别容易被欺负,有时他们本身最后也成为欺凌弱小者.群体中背叛的可能性,可以被合作的经验所削弱[6],因为先前的博弈建立了信任.因此自我牺牲行为可以,例如,加强团体的道德品质.如果团体很小,积极行为更可能以互相肯定的方式——鼓励这个团体中的个人继续合作——得到反馈.这与相似的困境有关:鼓励那些你将援助的人,从可能使他们处于危险的境地的行为中得到满足.这类方法主要在互惠利他主义,群选择,血缘选择和道德哲学的研究中涉及.相关的博弈封闭袋子交易霍夫施塔特2曾提出,像囚徒困境一类的问题,若以简单博弈的形式来说明,人们会较容易理解.例如他以"封闭袋子交易"的简单博弈来说明此论题:两人面对面互相交换封闭的袋子,共同了解其中一方放钱,另一方放商品.双方可以诚实的依照承诺,把东西放到袋子里交换;又或者交空袋子给对方,选择背叛.&在这场博弈中,由于背叛可获得巨大利益,必然有多人选择背叛.这意味着理性的商人不会进行这种交易,因而"封闭袋子交易"将由于逆向选择而失去市场.是敌是友&"是敌是友&"是一个竞赛表演节目,从2002年到2005年在美国竞赛表演广播网(Game Show Network)放映.这是一个用真人进行的囚徒困境博弈例子,不过情景是人造的.这个竞赛表演有三对人参与竞争.当每对人被淘汰时,他们做一个囚徒困境博弈,决定如何分他们的奖品.如果他们都合作("朋友"),他们的奖品就被平分.如果一个合作而另一个背叛("敌人"),背叛者得到所有的奖品,合作者什么都得不到.如果都背叛,那么两人都一无所获.注意,这个支付矩阵与前述标准的支付矩阵不同,因为发生"都背叛"的情形和"我合作而对手背叛"的情形,其损失是一样的.和标准囚徒困境的稳定均衡相比,"都背叛"是不稳固的均衡(weak equilibrium).如果你知道你的对手将成为"敌人",这时你的选择无法影响你的奖品.在某种意义上,"是敌是友"拥有一个介于"囚徒困境"和&"小鸡"之间的支付模型.这个支付矩阵是:如果参与者都合作,每人得到&+1.&如果都背叛,每人得到&0.&如果甲合作而乙背叛,甲得到0而乙得到&+2.&是敌是友对于想对囚徒困境作现实分析的人将是有用的.注意到,参与者只能进行一次,所以所有涉及重复进行博弈的观点都不适用,"以牙还牙"策略也无法发展出来.在是敌是友中,每个参赛者被允许做一个声明,使另一半友在双方秘密决定合作或背叛之前,确信他的友善.可能"打破制度"的方法将是一个参与者告诉他的对手:"我会选择做敌人.如果你相信我后来会和你分奖品的话,就选择做朋友.否则,如果你选择做敌人,我们都回空手而回."一个更贪婪的版本将是:"我将选择做敌人.我会给你百分之X,剩下的百分之(100-X)归我.所以,要或不要,要么我们都得到一些,要么我们都一无所获."(在最后通牒博弈中时.)现在,奸计就是去尽量减少那个百分之X,并保持另一个竞争者仍然选择做朋友.基本上,这个参与者必须知道这个界限,在这里他的对手从看到他一无所获中得到的效用,要超过他从肯定能赢得的金钱中得到的效用,如果他顺利的话.在竞赛中这个方法从未被试验过;可能是因为裁判们不会允许,而且即使允许,不平等厌恶也会由于这个规则的使用而导致较低的期望收益.(最后通牒博弈中尝试了这个方法,结果导致对高而不平等的出价的拒绝——在一些案例中,相当于两周的工资优先于两个参与者一无所获被决绝.)注释注解1:获知其他人策略不被考虑的理由是:即使有人能获知他人策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因里希.缪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