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划分子网掩码判断子网划分

子网俺码,划分的不同的子网间,怎么进行通信
子网俺码,划分的不同的子网间,怎么进行通信
原文章:子网俺码,划分的不同的子网间,怎么进行通信&/viewthread.php?tid=1039811&extra=&page=5
对于ip划分最小化 子网划分的
你应该会对下面的内容感兴趣:
RHEL5重新设置root密码
linux挂载与自动挂载 /etc/fstab
linux常用应用--apache配置
linux常用命令浏览目录类
linux常用命令系统信息类
------==== 网站小小推广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如何通过1个地址块确定其划分的子网某公司网络地址是100.15.192.0/18 划分为16个子网.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这16个子网?100.15.236.0/22100.15.254.0/22还有为什么应该划分为16个子网,按照该地址块计算,应该是4个子网啊只是答案是4个,我只写了2个而已.100.15.236.0/22100.15.224.0/22100.15.208.0/22100.15.254.0/22是2009年下半年软考题目.标准答案我查过了是最后一个100.15.254.0/22,但我不了解是怎么算出来的.还有就是子网是怎么算出来的,我觉得100.15.192.0/18应该是说占用了2个主机位,所以子网应该是4个 我很糊涂了,1个地址块能划分多少个子网是计算出来的还是可以任意划分的?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首先,100.15.192.0/18 是一个网络号,它是一个大子网题目要求意思是把100.15.192.0/18 (这个大子网)再划分成16个小子网根据公式,2^X>=16.X=4(相当于二进制)但是题目中4个选项用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2.0(相当于二进制1111100)得出小子网的网络号是:100.15.196.0/22100.15.200.0/22100.15.204.0/22
.100.15.252.0/22很明显,100.15.254.0/22超出了这个范围 如果把100.15.254.0/22修改成100.15.254.0/23那就对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如何划分子网及确定子网掩码_中大网校
>> >> 正文
如何划分子网及确定子网掩码
发表时间:日9:22 来源:中大网校
点击关注微信:
2011年各地进行中,小编特意编辑汇总了2011年重点资料与试题,希望对您的考试有所帮助!
在动手划分之前,一定要考虑网络目前的需求和将来的需求计划。
划分子网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1.网络中物理段的数量(即要划分的子网数量)
2.每个物理段的主机的数量
确定子网掩码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物理网段的数量,并将其转换为二进制数,并确定位数n。如:你需要6个子网,6的二进制值为110,共3位,即n=3;
第二步:按照你ip地址的类型写出其缺省子网掩码。如C类,则缺省子网掩码为11.;
第三步:将子网掩码中与主机号的前n位对应的位置置1,其余位置置0。若n=3且为
C类地址:则得到子网掩码为11.化为十进制得到255.255.255.224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责任编辑:中大编辑)
共2页,当前第1页&&&&&&基本知识介绍
1.1网络中的每一个主机或路由器至少有一个IP地址;
在Internet中不允许有两个设备具有同样的IP地址;
1.2IP地址采用分层结构;
IP地址是由网络号(net ID)与主机号(host ID)两部分组成的。
1.3 IP地址的分类
IP地址长度为32位,点分十进制(dotted decimal)地址;
采用x.x.x.x的格式来表示,每个x为8位,每个x的值为0~255(例如 202.113.29.119);
根据不同的取值范围,IP地址可以分为五类;
IP地址中的前5位用于标识IP地址的类别:
A类地址的第一位为0;
B类地址的前两位为10;
C类地址的前三位为110;
D类地址的前四位为1110;
E类地址的前五位为11110。
2、一个C类地址划分为几个子网
一个C类地址是由24位的网络号与8位的主机号组成。如果一个单位得到一个C类IP地址,那么它可以在一个单独的网络中为254个主机与路由器分配IP地址。但是,如果该组织希望有更多的子网,那么他们同样需要进行子网地址划分的工作。
例如:一个机关网络的管理者从网络管理中心获得一个C类IP地址:212.26.220.0,该机关网络是由5个子网组成。
该网络需要有5个子网,如果考虑到2个作为保留的特殊地址,那么需要子网号的总数为7。显然,选择子网号位长为3即可满足用户要求。
划分子网后的地址结构如下面所示。我们选择使用子网掩码255.255.255.224,那么子网划分后的IP地址的子网号为3位,主机号为5位,其结构应该为:3位的子网号表示该机关网络允许有6个子网,5位的主机号表示每个子网上可以有30台主机。
子网掩码:255.255.255.0
(a)未划分子网
子网掩码:255.255.255.224
←subnetid→
←hostid→
(b)划分子网
使用在以上子网划分的方案中,该机关网络可用的IP地址为:
子网1:212.26.220.33~212.26.220.62
子网2:212.26.220.65~212.26.220.94
子网3:212.26.220.97~212.26.220.126
子网4:212.26.220.129~212.26.220.158
子网5:212.26.220.161~212.26.220.190
子网6:212.26.220.193~212.26.220.222
理解:子网id的变化为:001 010 011 100 101 110 六种(除去000 和 111)
子网主机id的变化为:
... 11110 30种 (除去 00000 和 11111)
那么:各子网的范围是 子网id + 子网主机id最小值 ---- 子网id + 子网主机id最大值。
3、如何根据主机的IP地址判断是否属于同一个子网
在很多情况下需要根据两个主机的IP地址判断是否属于同一个子网。判断两台主机是不是在同一个子网中,其标准是看它们的子网地址是不是相同。在比较中需要将它们的地址用二进制形式表示。
例如,主机1与主机2的IP地址分别为156.26.27.71、156.26.27.110的主机,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判断它们是不是在同一个子网上。
解决的方法是:首先用二进制方式写出它们的IP地址:
主机1:11.
主机2:11.
在一个子网中,所有的主机都具有相同的子网掩码。当我们知道子网中一台主机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将IP地址与子网掩码按位做与(AND)运算,其结果即为为该主机所在子网的子网号。可以将主机1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按位做与运算:
主机1的IP地址:
子网掩码:
与运算结果:
同样,我们也可以对主机2的IP地址156.26.27.110与子网掩码的二进制数,按位做与运算:
主机2的IP地址:
子网掩码:
与运算结果:
从与运算的结果看,它的子网也是。这就说明:主机1与主机2的网络号与子网号都相同,因此它们属于同一个子网。
但是,也不是所有IP地址在表面很相近的主机一定是属于同一个子网的。
例如:主机3与主机4的IP地址分别为156.26.101.88、156.26.101.132,使用子网掩码也是255.255.255.192。首先用二进制方式写出它们的IP地址:
主机3:01.
主机4:01.
根据以上方法进行比较,发现主机3的子网地址为,而主机4的子网地址为。那么,尽管二者的网络号相同,但是由于子网号不同,可以判断两台主机不在同一个子网中。
相同的子网掩码,不一定是一个子网。
4、可变长度子网掩码
在某种情况下,需要我们在子网划分时,子网号的长度是不同的。IP协议允许使用变长子网的划分。
例如某个公司申请了一个整个C类202.60.31.0的IP地址空间。该公司有100名员工在销售部门工作,50名员工在财务部门工作,50名员工在设计部门工作。要求我们为销售部门、财务部门与设计部门分别组建子网。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可变长度子网掩码(VLSM)技术,将一个C类IP地址分为3个部分,其中子网1的地址空间是子网2与子网3的地址空间的两倍。那么,我们首先可以使用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28将一个C类IP地址划分为两半。在二进制计算中,运算过程是:
主机的IP地址:
202.60.31.0
子网掩码:
255.255.255.128
与运算结果:
202.60.31.0
运算结果表明:我们可以将202.60.31.1~202.60.31.126作为了网1的IP地址,而将余下的部分进一步划分为两半。由于202.60.31.127第4个字节是全1,被保留作为广播地址,不能使用权用,子网1与子网2、子网3的地址空间交界点在202.60.31.128,可以使用子网掩码255.255.255.192。子网2与子网3的地址空间的计算过程为:
主机的IP地址:
202.60.31.128
子网掩码:
255.255.255.192
与运算结果:
202.60.31.128
现在我欠可以将平分后的两个较小的地址空间分配给子网2与子网3。对于子网2来说,第一个可用的地址是202.60.31.129,最后的一个可用的地址 202.60.31.190。子网2的第一个可用的地址是202.60.31.129到202.60.31.190。
因为下一个地址202.60.31.191中191是全1的地址,需要留做广播地址。接下来的一个地址是202.60.31.192,它是子网3的第一个地址。那么,子网3的IP地址应该是从202.60.31.193到202.60.31.254。所以,采用变长子网的划分的三个子网的IP地址分别为:
子网1:202.60.31.1 ~ 202.60.31.126;
子网2:202.60.31.129 ~ 202.60.31.190;
子网3:202.60.31.193 ~ 202.60.31.254。
其中:子网1使用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28,允许使用的IP地址数为126个;子网2与子网3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两个子网相同的掩码),它们可以使用的IP地址数分别为61个。该方案可以满足公司的要求。
5、无类域间路由的超网掩码
1、为什么在研究无类域间路由技术?
A、IP地址的有效利用率问题。
即使我们在划分子网地址空间,IP地址的有效利用率问题总是存在的,并且我们会发现B类IP地址空间无效消耗问题比较突出。
B、路由器工作交率问题。
希望IP地址空间的利用率能够接近50%。一种拒绝任何申请B类IP地址空间的要求,除非它的主机数量已经接近6万台。
另外一种方法是为它分配多个C类IP地址。这种方法带来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如果分配给它一个B类IP地址的话,那么在主干路由表中只需要保存1条该网络的路由纪录;如果分配给这个网络16个C类IP地址,那么即使它们的路径相同,在主干路由表中也需要保存16条该路由纪录。这将给主干路由器带来额外负荷。
因此,无类域间路由技术需要在提高IP地址利用率与减少主干路由器负荷两个方面取得平衡。无类域间路由技术也称超网技术。
2、无类域间路由技术支持多个C类IP地址在逻辑上归并到单一的网络中,并且在路由表中使用一项来标识这些C类的IP地址。
例如:一个公司需要为254个以上的主机或路由由器分配地址。那么他们就需要申请两个完整的C类IP地址如215.60.30.0与215.60.31.0,选择255.255.254.0作为子网掩码,这样就可以将两个C类IP地址空间合并起来使用。
在通常的子网划分过程中,我们是借用IP地址中的主机号位,作为子网的子网号,而在无类域间路由的地址空间分配中,采用与其相反的思路,我们是借用了IP地址中的网络号位,通过选择合适的超网掩码,使得多个C类IP空间在逻辑上属于同一个网络。下图给出了子网掩码与超网掩码的区别。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借用网络号位数的多少取决于需要将多少个C类IP地址合并在一个超网中。
←subnettid→
←hostid→
(b)构成超网
我们可以用例子中两个C类IP地址215.60.30.0与215.60.31.0与子网掩码255.255.254.0的运算过程来说明这个问题。
已知第1个C类IP地址空间为215.60.30.0,子网掩码255.255.254.0,求它的网络地址:
主机的IP地址:
215.60.30.0
子网掩码:
255.255.254.0
与运算结果:
215.60.30.0
已知第2个C类IP地址空间为215.60.31.0,子网掩码255.255.254.0,求它的网络地址:
主机的IP地址:
215.60.31.0
子网掩码:
255.255.254.0
与运算结果:
215.60.30.0
计算结果,两个子网的网络地址都是215.60.30.0,说明它们同属于一个逻辑的网络。
“IP地址/ 数字” 是什么意思?
答:数字是子网掩码位(数),例如 192.168.5.12 / 21 ,说明子网掩码由21个1组成,即 子网掩码是:
,也就是255.255.248.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划分子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