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查询自己是否为党,团,队员

“蓝天党团小组”优化空服_网易新闻
“蓝天党团小组”优化空服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蓝天党团小组”优化空服)
东航安徽分公司创新党建工作,通过“蓝天党团小组”项目充分发挥党建作用,提升空勤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提高空服水平。“蓝天党团小组”基于最核心的机长、乘务长、班组长“三长”,以党建带动航空组织、服务、安全等业务工作。其核心模式就是以航班为单位、以构建临时党团小组为主要模式,关注“航班四阶段”和“驻外时间”,对内亮身份、树标杆,驻外运行航班有计划开展学习教育,使党建全方位融入生产运营之中。
东航安徽分公司党委高度重视,狠抓项目推进。“蓝天党团小组”项目组由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同时担任组长,分公司党委班子其他成员作为副组长,项目小组单位由分公司9个部门组成,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将这项工作作为分公司党委的重点工作来抓。目前,东航安徽分公司的国内航班,凡是机组成员均为分公司员工的,均成立“蓝天党团小组”,在航班上挂蓝天党团旗帜,成员佩戴党徽,在旅客面前“亮身份”。结合机组驻外休息时间,由机关和空勤单位联动开展近10次活动,让党员职工在活动中受教育。“蓝天党团小组”项目围绕空勤队伍四德建设、飞行安全、真情服务、驻外管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在旅客和职工中赢得了广泛好评。 (杨帅)
(原标题:“蓝天党团小组”优化空服)
本文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大陆说要产业升级,台湾说要新南向;&br&大陆说要产业升级,从而布置了十三五规划,从开始进行评估到颁布,经历了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路、起草建议、制定纲要、专家论证、争取意见等程序,最后颁布了一本6.5万字,涉及几乎各行各业的总体规划目标。然后再由各行业管理部门、协会,又进行了不知道多少本的十三五规划的详细目标和措施规划。最后落实各省市县级部门、国企身上,各自制定了其相关目标和措施。其间参与制定纲领和细化目标的人员数以万计,执行人员数以亿计。&br&&br&台湾说新南向,然后成立了个新南向政策辦公室,然后不知道了,我在墙外找了半天,基本都是在讲台湾在东南亚有哪些哪些产业优势,会得到哪些哪些好处,十大准则啊之类的。基本就这个办公室主任黃志芳在到处吹风。&br&如下是我在谷歌、奇摩雅虎等里找到的最干货的一份报告了:&img src=&/35fb5f7d102b22cd54cba22a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6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35fb5f7d102b22cd54cba22a_r.jpg&&&br&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套路中这新南向政策还只停留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研究人员为这个办公室里的几个人。尚未见到企业代表、工商代表参与政策的意见征询,尚未见到带数字的规划资料。&br&&br&如上是我找的资料,如下是我的个人感受:&br&一个是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一个是陈诚的《论持久战》;民国政府70年过去了,风格依旧。&br&&br&8.30更,刚刚有兴趣逛了一下台湾的总统府官网,搜了下新南向的资料,又发现一篇干货《「新南向政策」政策綱領》(8月16日发布)。这应该是蔡女士上台以来,最深刻最全面的一次对新南向的论述了。&br&&br&&u&全文:&br&  新南向政策是整體對外經貿戰略的重要一環,作為亞洲及亞太地區的重要成員,台灣必須因應全球情勢變化及區域整合趨勢,作出相應的調整。啟動新南向政策,是為我國新階段的經濟發展,尋求新的方向和新的動能,並重新定位台灣在亞洲發展的重要角色,創造未來價值;同時,亦藉此開啓我國和東協、南亞及紐澳等國家廣泛的協商和對話,期能建立緊密的合作,共創區域的發展和繁榮。&br&&br&  壹、新南向政策重要目標&br&  一、總體及長程目標&br&  1.促進台灣和東協、南亞及紐澳等國家的經貿、科技、文化等各層面的連結,共享資源、人才與市場,創造互利共赢的新合作模式,進而建立「經濟共同體意識」。&br&  2.建立廣泛的協商和對話機制,形塑和東協、南亞及紐澳等國家的合作共識,並有效解決相關問題和分歧,逐步累積互信及共同體意識。&br&  二、短中程目標&br&  1.結合國家意志、政策誘因及企業商機,促進並擴大貿易、投資、觀光、文化及人才等雙向交流。 &br&  2.配合經濟發展新模式,推動產業新南向戰略佈局。&br&  3.充實並培育新南向人才,突破發展瓶頸。&br&  4.擴大多邊和雙邊協商及對話,加強經濟合作,並化解爭議和分歧。&br&&br&  貳、新南向政策行動準則&br&  一、長期深耕,建立經濟共同體意識&br&  推動新南向政策,台灣已有長期基礎及有利條件,但從過去經驗及外在環境顯示,新南向是不能急功近利、挑戰重重的道路,我們必須一步一腳印,從長期深耕、全方位發展的方向,和東協、南亞及紐澳等國家建立策略性夥伴的關係,並逐步建立「經濟共同體意識」,才能厚植基礎,突破各種困難和瓶頸。&br&  二、適切定位台灣在區域發展的未來角色&br&過去台灣經濟發展的成就,立基於符合本身比較利益的外向策略及代工生產模式,在全球供應鏈佔有一席之地,並在亞洲扮演資金、技術提供者及資源整合者的關鍵角色。面對全球供應鏈重整及新興市場崛起,台灣在區域發展的角色須重新定位,未來將致力打造經濟發展新模式,以創新、就業、分配為核心元素,形塑新的生產及生活模式,作為亞洲乃至亞太國家典範,扮演「創新者、分享者及服務者」的角色。&br&  三、推動四大連結策略&br&  1.軟實力連結&br&  東協、南亞及紐澳等國家,都是世界各國經營關係的重點,台灣的最大優勢在科技、人文等軟實力。未來應特別重視以軟實力為核心的連結策略,運用台灣在醫療、教育、科技發展、農業合作、中小企業等廣泛經驗,推動和東協、南亞及紐澳等國家的多邊或雙邊合作事項。&br&  2.供應鏈連結&br&  在貿易和投資方面,台灣和東協、南亞及紐澳等國家具有高度互補性,但受結構性因素影響,近年若干產業已出現停滯甚至衰退現象,未來要促進貿易和投資,須從供應鏈整合著手,在資通訊、內需產業、能源及石化、新農業、金融服務等領域,建立供應鏈的連結。在下一世代的產業和貿易分工合作方面,亦須及早佈局,從五大創新產業切入,為多邊參與及合作預留空間;中小企業合作也應納為合作重點。&br&  3.區域市場連結&br&  東協、南亞及紐澳等國家所處地域遼闊,發展程度、文化、習俗、法規制度等差異甚大,要促進雙向投資及貿易,擴大經濟合作動能,必須加強區域內不同市場的連結,因此,投資軟硬體基礎設施,加強區域市場連結,既是和東協、南亞及紐澳等國家合作的關鍵,也是龐大商機。未來須依據我們本身的條件,積極爭取參與該等地區的基礎建設,並運用台灣在資通訊軟體的技術優勢,推動和東協、南亞及紐澳等國家的網路連結。另一方面,應同步推動法規制度的調整,以擴大和區域市場的連結。&br&  4.人和人連結&br&  觀光旅遊是人民和人民往來的核心,也是不同文化交流融合的催化劑,要建立和東協、南亞及紐澳等國家的緊密關係,推動人與人的連結是核心工程,未來應結合觀光和文化資源,推動雙向往來和交流,落實以人為核心的新南向精神。&br&  四、充實及培育南向人才&br&  新南向政策成功的關鍵,在於突破南向人才短缺的瓶頸,未來須從培育長期人才及充實短期人才,雙管齊下,充裕新南向人才庫。政府應投入更多資源,結合技職教育、產業發展和南向人才培育,提供企業所需的長短期人才,並應鼓勵新住民參與新南向工作,及普及語言訓練,充裕新南向的語言人才。&br&  五、推動雙邊和多邊制度化合作&br&  推動和主要貿易夥伴的制度化經濟合作,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是我們一貫目標及努力的方向。未來應繼續推動和東協、南亞及紐澳等國家簽訂雙邊投資、租稅等協定,並積極和主要貿易夥伴洽簽ECA或個別項目經濟合作,以厚植加入TPP、RCEP的基礎和能量。&br&  六、規劃完整配套及有效控管風險&br&  新南向政策要可長可久,須作綜合性、全方位的努力,政府各部門都要扮演適切角色,規劃建立完整的配套,包括鬆綁法規,暢通人流、物流及金流,提供便利融資管道、技術支援及充分資訊,以及外援配合等,以支援新南向政策工作的落實推動。另一方面,亦須重視風險管理,充分掌握新南向國家可能的政治及經濟風險;推動和個別國家的連結及合作,應依據當地政情及僑情,作適切規劃,同時應建立重大事件預警及應變機制,有效管控各種可能的風險。&br&  七、積極參與國際合作&br&  東協及南亞國家屬新興市場的重要一環,美國、日本、中國大陸等皆有積極性策略拓展和該等國家關係,國際組織包括世銀、亞銀等亦投入資源協助區域發展,台灣應積極參與國際合作,並和友我國家建立策略聯盟關係,共同開拓和東協及南亞國家之各項連結。&br&  八、全面強化協商對話機制&br&  推動新南向政策,展開和東協、南亞及紐澳等國家廣泛的溝通和對話,是非常重要且關鍵的工作,未來應全面強化協商及對話機制,並配合行政院對外經貿談判辦公室成立,結合外交部、經濟部等相關機關,提高對外談判能量,和東協、南亞及紐澳等國家進行多層次、全方位的協商及對話,以排除各種制度性和政策性的障礙及阻力。&br&  九、兩岸善意互動及合作&br&  在區域和平及發展上,海峽兩岸都肩負很大的責任,也存在很多共同的利益,和東協、南亞及紐澳等國家的經濟合作,兩岸各具不同條件和優勢,若相互合作,可以發揮更大的力量。所以,未來不排除在適當時機,和對岸就相關議題及合作事項,展開協商和對話,促使新南向政策和兩岸關係能相輔相成,共創區域合作的典範。&br&  十、善用民間組織及活力&br&  新南向政策須普遍落實在民間各個層面的交流,因此,須善用民間組織包括學術、科研、宗教、文化、藝術、工商團體、台商協會、NGO等,鼓勵及協助其參與新南向工作,讓民間活力可以充分發揮,扮演新南向前鋒的角色。&br&&br&  參、新南向政策推動架構&br&  一、政府部門分工&br&  新南向政策涉及範圍廣泛,總統府、國安會、行政院、各有關部會,應本於各自權責,擬定政策綱領、整體推動方案、個別工作計畫及各領域的旗艦計畫,有計畫、有步驟、有重點地循序展開相關工作。&br&  二、建立和民意部門及地方政府的協調機制&br&  新南向政策要全面展開、落實推動,亦須有民意部門支持與地方政府的參與及配合,因此,中央政府應建立和立法院及地方政府的協調及連繫機制,結合整體力量,為新南向政策作出積極的貢獻和成果。&br&&br&&/u&总体上看下来,跟上面黄做报告用的图表达的内容差不多,没有什么区别。看来空话套话并非我大陆专利啊,我抓头皮写部门年终总结时候也大概是这个风格。大家感受一下。&br&&br&9.14更 黄志芳已经被调任驻新加坡代表。新南向辦公室重整后从直接对总统负责的部门,下放到行政院下属部门了。&br&另外,菜同志打算继续延续阿扁风格,准备向东南亚撒钱了,42亿台币(8亿人民币)的预算,打算用来开拓东南亚市场。&br&没有找到42亿的详细预算,但是岛内亲民党批评对42亿批评如下:&br&&u&親民黨團總召李鴻鈞表示,根據新南向政策相關經費統計,中小企業明明是新南向政策的重要主力,但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卻只編列了1885萬的計畫,而在42億的預算當中,教育部就佔了十億,要辦理專業人才培育、創意競賽等項目,對此親民黨立委陳怡潔忍不住諷刺表示「新南向政策是要辦作文比賽嗎?」&br&此外親民黨團也指出,有些政府部門將既有預算流用,例如用新住民基金辦理新住民子女海外生活計畫,或是乾脆拿不相關的計畫來充當編列數,像是教育部補助海外台灣學校與中國大陸台生學校發展5000萬,都被當成推動新南向的工作。李鴻鈞指出,目前新南向政策辦公室定位不明確,建議由行政院長林全主導整合,讓各部會不再各行其事。&br&&/u&&p&呃,我还以为真向东南亚政商界去投入呢……凸(艹皿艹 )枉我找了半天资料。我还在想贪腐横行比大陆还明目张胆的东南亚,8亿人民币是不是有点杯水车薪了,要不要扩大对国民党党产的掠夺来加大对东南亚的投资。我真naive。&/p&
大陆说要产业升级,台湾说要新南向; 大陆说要产业升级,从而布置了十三五规划,从开始进行评估到颁布,经历了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路、起草建议、制定纲要、专家论证、争取意见等程序,最后颁布了一本6.5万字,涉及几乎各行各业的总体规划目标。然后再由各…
&p&老图新发了!&/p&&img src=&/v2-b9266bdf08d5fa5a49cda7b77b5f3977_b.png& data-rawwidth=&866& data-rawheight=&4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6& data-original=&/v2-b9266bdf08d5fa5a49cda7b77b5f3977_r.png&&&p&&br&&/p&&img src=&/v2-bbda5eff7477b4_b.png& data-rawwidth=&856& data-rawheight=&4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6& data-original=&/v2-bbda5eff7477b4_r.png&&&p&&br&&/p&&img src=&/v2-95f669c6_b.png& data-rawwidth=&860& data-rawheight=&5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0& data-original=&/v2-95f669c6_r.png&&&p&&br&&/p&&img src=&/v2-332c9abf2fcfaed6b384_b.png& data-rawwidth=&895& data-rawheight=&5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5& data-original=&/v2-332c9abf2fcfaed6b384_r.png&&&p&&br&&/p&&img src=&/v2-9abbd892c0ff747c409a1ad_b.png& data-rawwidth=&862& data-rawheight=&4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2& data-original=&/v2-9abbd892c0ff747c409a1ad_r.png&&&p&&br&&/p&&img src=&/v2-e8e1a9a2c7fa44e22ee05e37cef28b2e_b.png& data-rawwidth=&897& data-rawheight=&5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7& data-original=&/v2-e8e1a9a2c7fa44e22ee05e37cef28b2e_r.png&&&p&&br&&/p&&img src=&/v2-5cbfeff0bbcb42_b.png& data-rawwidth=&953& data-rawheight=&6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3& data-original=&/v2-5cbfeff0bbcb42_r.png&&&p&&br&&/p&&img src=&/v2-baaacc9eb98901c_b.png& data-rawwidth=&926& data-rawheight=&6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6& data-original=&/v2-baaacc9eb98901c_r.png&&&p&&br&&/p&&img src=&/v2-e78e85400bea019bd58cac_b.png& data-rawwidth=&860& data-rawheight=&4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0& data-original=&/v2-e78e85400bea019bd58cac_r.png&&&p&&br&&/p&&img src=&/v2-7a3a561dfbbb6_b.png& data-rawwidth=&833& data-rawheight=&4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3& data-original=&/v2-7a3a561dfbbb6_r.png&&&p&&br&&/p&&img src=&/v2-88e10f23cc302b185d45fef_b.png& data-rawwidth=&847& data-rawheight=&4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7& data-original=&/v2-88e10f23cc302b185d45fef_r.png&&&p&&br&&/p&&img src=&/v2-674b898a0e11a0f89bdab5_b.png& data-rawwidth=&859& data-rawheight=&4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9& data-original=&/v2-674b898a0e11a0f89bdab5_r.png&&&p&&br&&/p&&img src=&/v2-2ce1fdda4d7c701dbef87398edaaefe0_b.png& data-rawwidth=&887& data-rawheight=&5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7& data-original=&/v2-2ce1fdda4d7c701dbef87398edaaefe0_r.png&&&p&&br&&/p&&img src=&/v2-255c7bbba5f1eda9e76dd3_b.png& data-rawwidth=&874& data-rawheight=&4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4& data-original=&/v2-255c7bbba5f1eda9e76dd3_r.png&&&p&&br&&/p&&img src=&/v2-0d9022eff365ba166f7d_b.png& data-rawwidth=&857& data-rawheight=&4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7& data-original=&/v2-0d9022eff365ba166f7d_r.png&&&p&&br&&/p&&img src=&/v2-a3bc9c2f64f98e2e3d8a9_b.png& data-rawwidth=&858& data-rawheight=&4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8& data-original=&/v2-a3bc9c2f64f98e2e3d8a9_r.png&&&p&&br&&/p&&img src=&/v2-ceadd5f535cb67fd8d9b4ac_b.png& data-rawwidth=&853& data-rawheight=&4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3& data-original=&/v2-ceadd5f535cb67fd8d9b4ac_r.png&&&p&&br&&/p&&img src=&/v2-f8f784cf3bed80fcdd9334fff34169a4_b.png& data-rawwidth=&853& data-rawheight=&4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3& data-original=&/v2-f8f784cf3bed80fcdd9334fff34169a4_r.png&&&p&&br&&/p&&img src=&/v2-b01f86c789c333af57259cfa14094bae_b.png& data-rawwidth=&850& data-rawheight=&4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0& data-original=&/v2-b01f86c789c333af57259cfa14094bae_r.png&&&p&&br&&/p&&img src=&/v2-cb5ed0f8da890b0e0b5b3_b.png& data-rawwidth=&855& data-rawheight=&4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5& data-original=&/v2-cb5ed0f8da890b0e0b5b3_r.png&&&p&&br&&/p&&img src=&/v2-dbab2ea402d46f2e1dcdd55b2ecf891b_b.png& data-rawwidth=&855& data-rawheight=&4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5& data-original=&/v2-dbab2ea402d46f2e1dcdd55b2ecf891b_r.png&&&p&&/p&
老图新发了!
&b&【未经允许,禁止转载】&/b&&br&&b&台湾人的身份认同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近几年才有的,而是最少从1945年开始就已经存在了的。只不过随着近年来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和沟通的变化,这一身份认同危机随着两岸经济差距的逐渐抹平和两岸沙文主义的逐渐抬头而被撕裂开来,成为越来越多人能够认识得到,感觉得到的具体危机。&/b&&br&&br&&b&台湾人长久以来一直有一种苦情的心态,亚细亚的孤儿用来形容台湾是最恰当不过的。&/b&随着古夷洲的开发和联系,台湾与大陆之间一直有着若有若无的联结。&b&当大陆的权力强大时,台海之间的距离就会被国力抹平,两岸就会趋于统一;而如果大陆的王权式微,台湾的地位就会被提升,进而成为一种独特的存在。此时,台湾就会或被岛内控制,或被外敌控制,成为大陆之外的一片“无主地”甚至是对抗的大陆的根据地与桥头堡。&/b&这一现象,并非是现代才有的,纵观历史,古已有之。明末有之,清末有之,民国有之,日治有之,现代亦然。&br&而我们又都知道,民族身份的认同大体上是和统治者的认同相一致的,换句话说,民族身份的认同可以看成是统治者巩固自己统治合法性的一种工具。而随着&b&台湾统治者的变化和替代,台湾的文化氛围甚至传统都可以被改造和变化,这就使得台湾人民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出现了极大的问题和危机,出现了按照年龄段划分认同的身份危机。&/b&&br&&br&如果要梳理这种转变,那么从清末开始分析无疑是最容易解决眼前这个问题了。&b&从清末到现在,台湾人民身份认同的转变,可见一斑。&br&&/b&&br&清末,甲午战后日本殖民者开始进驻台湾,这一时期台湾人民发生了轰轰烈烈的抵抗运动。&b&此时台湾人民虽说可能没有现代的国家与主权概念,但是身份认同仍然是清朝人或者说是中国人无疑。&/b&时任台湾巡抚唐景崧在电奏稿中向京城报告:“有割台一条,台民汹汹,势将哗变”“万民愤骇,势不可遏!”,台湾著名士绅丘逢甲也写下了“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的诗句,刺破手指,血书上奏“拒倭守土”。之后成立的台湾民主国的抗争和黑旗军的抗争也足以显示,台湾人民对自己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是没有问题的。可惜的是当时的台湾民主国现在成为了某些别有用心的台独分子谋取政治利益的工具,实在可笑可叹。&br&&br&可是在1945年&b&抗日战争&/b&或者按照台湾的说法中日战争&b&胜利之后&/b&,国民政府接管台湾时台湾民众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b&经过五十年的统治,岛内的年轻人甚至已经完全接受了自己是日本人或者是日本治下的人民的心态,而老年人却是“北”望王师又一年了。所以,此时就出现了诡吊的老人的欢呼和青年的叹气。由此可见台湾人民族认同混乱的一斑。&/b&&br&&br&&b&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戒严时期内,台湾岛内中年人和青年人的认同再次出现了危机。&/b&由于接受的”洗脑“教育,当时岛内青年人中不少人对于”先总统“和蒋经国先生有了一种近乎个人崇拜的感情。之后,戒严时期结束,蒋经国先生去世时,不少岛内年轻人痛苦流涕,而他们的父母却在放烟花庆祝。&b&台湾岛内的认同感,再次面临严重危机。&/b&&br&我在台湾时,曾经给一个小朋友上过一段时间的写作技法课程,他的母亲是一位很有教养极富学识的小提琴手,她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她上中学时,恰逢蒋经国先生的离世,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她当时就觉得天旋地转,原来蒋经国先生也会离世,这是她所万万不能接受的。&b&而当她红着眼睛回到家的时候,他的父亲和几个好友正在家中饮酒庆祝蒋经国的离世,&/b&甚至还燃放了烟花爆竹。这样的一种画面现在看来,也是很多人难以理解的,像极了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即便到了现在,她也是国民党的拥趸者,而她的父亲却每次都会投票给民进党。虽然这次选举她没有投票,而她没有投票的原因就在于国民党做得太差了而她就是讨厌民进党,因为她的认同感已经根深蒂固了。对她而言,台湾当然是中国的一部分,她的孩子在阅读繁体书籍的同时也大量阅读简体文献,因为”台湾的出版业太差了,好多书只有简体版本“。&br&&br&&b&说回到现在的岛内情况,由于现在岛内各种年龄层段的人都有,大家各自经历了不同的教育和社会历练,于是便产生了岛内现在复杂的身份认同感,而这种认同感觉,随着一系列现状和感觉的逐渐撕裂,开始有了趋同的迹象。&/b&&br&&br&现在&b&岛内的青年人&/b&,由于受教育时正当绿营在任的年代,&b&受去中国化的影响和教育以及社会大潮的驱动&/b&,岛内的年轻人很难认识到自己和大陆人民的关系。“中国”成了他们对“大陆”的称呼,而他们在说这句话时,其实是不带任何成见的,因为在他们看来,那片地方就叫“中国”,从小到大所有人都这么说,没有人和他们讲,那里叫“大陆”。这怪得了青年人么?显然不是他们的错。&b&对他们而言,拿着不一样的护照,每天被媒体各种渲染,“天然独”似乎成了他们“理所应当”的选择。&/b&&br&而对&b&中年人&/b&来说,他们经历了复杂的年代和动荡的变革,戒严和现今的对比,从小接受的“反攻大陆”的教育成了一句空谈,甚至现在说是玩笑也不为过。&b&这样的人,在心里完全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只不过这个中,是中华民国。而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大陆的政治正确。“一个中国,一中各表”对台湾人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和理智了。&/b&&br&至于&b&老年人&/b&,他们从大陆背井离乡来到的大陆,亲身经历了日治时期的结束,戒严时期的始终,还有现在的种种变革,&b&大陆在他们心里,成了故乡的代言词,思乡之情成了他们的主旋律。眷村,家乡话成了他们的标志,可是岛内的青年人已经听不懂他们浓重的乡音了,&/b&现在的陆客进入台湾,可能会有台湾的青年人好奇地同你讲“你说话的声音和我阿公很像诶”。&b&对他们来说,中国就是中国,台湾永远只是中国的一部分。&/b&&br&&br&&b&这样看来,台湾社会其实说是一种撕裂的社会也不无道理。因为这个社会里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有着完全迥乎不同的认同感,而这种认同感,加深了这个社会的惶恐与不安,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这个社会之外的人们的笑柄。&/b&&br&&br&台湾经历了黄金发展的年代,这造就了台湾人民对大陆人民近乎stereotype(刻板印象)的态度,而近年来,随着大陆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稳定崛起,这样不合时宜的优越感就变成了幼稚可笑的笑料。&b&可是许多大陆人民没有意识到,自己现在对台湾近乎疯狂的调侃,其实正和台湾人民不合时宜的幼稚一样,这两者不会因为歧视的对象是谁而分出谁更高尚或者谁更卑劣。&/b&&br&&br&对于现在的大陆,&b&当务之急是寻求发展再发展,闷头度过发展的狭口时期,&/b&因为政治这种东西,说到底还是实力(power)的游戏,而这里的实力,既有硬实力,也有软实力。而实力有了,腰杆自然就硬了。二十年前台海危机的时候是这样,二十年后也是这样。&b&当时没有人会放在眼里的中国外交,现在也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外事场合中,即便是中方一个小小的三等秘书也成为了外国外交官争相攀谈的对象,而这正是由实力所决定的。在某种程度上,这也会影响着身份的认同。&/b&&br&&br&&b&而对于台湾的身份认同,如此混乱的现状其实就意味着台湾动荡的过去,屈辱的历史,意味着台湾人民对于自身命运的无力感,正如我前文所说的那样,台湾人的命运,自古以来,就不是台湾人所能决定的。在某种程度上,生而能为一个大国公民,大抵是一种特权和幸运吧。&/b&&br&&br&对于大陆而言,近期而来的现状使我开始了尤其的担心,&b&对于大国沙文主义,大陆人民要警惕警惕再警惕。&/b&中国的发展之路阻且长,前路并非通途,现状也并非绝代盛世。这么早就开始骄傲自大,不是什么好习惯。&b&有些人对台湾自以为是的谩骂其实和PTT上台湾愤青是一样的,两者一样低劣,都不高尚。“一个中国,一中各表”实在应该是许多人在讨论台湾问题前必须学习的,&/b&车牌上的台湾省,其实也不是你不想象的那样,台澎金马。&br&&br&&b&最后,祝福伟大祖国能够越来越强大,祝福每个人都能收获冷静思考的能力,祝福两岸的认同感能早日趋同。看最近的形式两岸关系有变天的可能,虽然冲突与对抗并不是两岸人民乐于看到的,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却是最合理,最经济的,最直接的解决方案。实力是两岸博弈的本质,也是影响认同感的原因。或许,这也会彻底结束台湾持续已久的认同危机为台湾带来统一的认识与崭新的生机,只是在终结之前,总是要沸腾的。但是两岸的非对称性竞争早已在沸腾之前,在胜利者一栏中写下了大陆的名字。博弈总是冷冰冰的,虽然有人不想看见,但过程与结局却不会因为个别人的意志而转移。&/b&&br&&br&&b&亚细亚的孤儿,回家吧。&/b&&br&&b&家里暖和着呢。&/b&&br&&br&&br&&b&注:&/b&&br&&b&生性厌恶争执,尤厌撕逼,故关闭评论区,实实不想去说服别人,尤其是用事实说服态度。一个中国,一中各表,互相承认治权互不承认主权等观点并非我首创,实在不想让自己居高临下咄咄逼人,望见谅。&/b&&br&&b&另,讨论一个地区之前,首先要了解背景知识,这是常识。如果仅仅没有按照某些人的意思说话就被冷嘲热讽,那抱歉,我厌恶争执不代表我承认我是错的。讨论具体问题,尤其是政治性问题时,多点观察少点态度,多点论证少点情绪。只有观点没有论证的讨论,不仅是无效的,而且是幼稚的。&/b&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台湾人的身份认同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近几年才有的,而是最少从1945年开始就已经存在了的。只不过随着近年来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和沟通的变化,这一身份认同危机随着两岸经济差距的逐渐抹平和两岸沙文主义的逐…
前面几个朋友分别谈了俄法德的案例。他们没意识到这&b&根本就是同一件事&/b&——1917年开始的世界大兵变。除了俄法德各有百万士兵造反外,意军在北部前线、奥匈军在整个战场,日军在西伯利亚都有数千到数十万人的哗变、抗命或私下串联。土耳其也连续不断地出现兵运。论规模,这场世界大兵变前后有五六百万人卷入;论影响力,当代世界的基本社会理念正是这次士兵运动塑造的。考虑到地球的大小和战争模式的变化,在人类发展为星际文明之前,这肯定是&b&空前、而且绝后的一次兵变&/b&。&br&&br&为什么呢?这要从几百年来的历史-技术脉络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br&&br&首先:我们来看恩格斯的一个神预测:&br&&br&&blockquote&“对于普鲁士德意志来说,现在&b&除了世界战争以外已经不可能有任何别的战争&/b&了!这会是一场具有空前规模和空前剧烈的世界战争。到那时会有800万到1000万的士兵彼此残杀,同时把整个欧洲都吃得干干净净,比任何时候的蝗虫群还要吃得厉害。战争的严重后果将会遍及欧洲大陆,那时到处是饥荒、瘟疫,军队和人民群众因极端困苦而普遍野蛮化;商业、工业和信贷方面的机构将陷于无法收拾的混乱状态,其结局则是普遍的破产。&b&旧的国家及其世代相因的治国才略一齐崩溃,以致王冠成打地滚到街上而无人拾取!&/b&绝对无法预料,这一切将怎样了结,谁会成为斗争中的胜利者;只有一个结果是绝对没有疑问的,那就是普遍的衰竭和为工人阶级的最后胜利造成条件。”&br&&br&——恩格斯
&b&日&/b&&/blockquote&&br&我们先看看这个预言为何“神”。&br&&br&&b&首先是对战争本身的预测&/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之前欧洲已经在乐观的和平气氛中度过了几十年。恩格斯却预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战。认定所有工业国,尤其是欧陆工业国都会卷入,上千万的士兵互相屠杀——要知道那时候全世界只有17亿人口,要知道此前参战士兵(不算民夫和被裹挟的平民)超出100万的战争一只手数的出来,超过200万兵力的战争还从未在这个地球上出现过。但恩格斯一下子就把战争烈度提了一个数量级。这好比中国足球队亚洲杯小组刚出线,你对足协说过4年要为踢世界杯决赛做准备,起码也要争四强。有人会信吗?但恩格斯的预言就是应验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广义参战国兵力3000万,欧洲战场上随时都有1500万人在厮杀,直接伤亡2000万以上,超出了恩格斯之外几乎所有人的想象力。&br&&br&&b&其次是战争的结果&/b&。之前动员上百万人的大战,都很清晰地分出了胜负。美国内战,北方的人海淹没了南方,华盛顿政府空前巩固;克里米亚战争,俄国要塞被攻克,干脆利索地吐出所有新占领区,放弃黑海舰队;普法战争更是一边倒,德国占领巴黎,夺取了欧洲霸权。总之战争有个清晰的胜败结果。但恩格斯偏偏说这场大战不会有赢家。相反,战争双方都会有王冠落地,都会有统治阶层解体,发动战争的人不仅享用不到的胜利成果,反而连命都未必保住。从事后效果来看,恩格斯这个预言即便不算全中,起码也覆盖了一多半的参战国。在社会科学领域几乎就算是正中靶心的论断了。&br&&img src=&/4bfa5ca70906aea07b64_b.jpg& data-rawwidth=&645& data-rawheight=&6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5& data-original=&/4bfa5ca70906aea07b64_r.jpg&&&br&&u&各国王冠落地的时间。淡紫色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紫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u&&br&&br&&b&这场战争为何爆发呢?&/b&&br&&br&我在&br&&a href=&///?target=http%3A///post-worldlook-.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百年老狼——经济危机的脉络&i class=&icon-external&&&/i&&/a&这篇文章和&a href=&///?target=http%3A///link%3Furl%3DHvc5OCfl76bBGzfhtzAgkcHxz8YWklGPCD7JiayTNpJOgYMIPChxn2DrxVYHdtmzhWtSfJTqxcCb0zQ5yhmaRYwKynTpu343XiNA-1i4xMq%26pn%3D5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唯物主义历史规律的结束与共产主义的兴起&i class=&icon-external&&&/i&&/a&中都谈过世界大战的原因:&b&资本主义扩张到全球之后找不到外部市场,只能靠产业升级的投资拉动来缓和矛盾。一旦产业革命没跟上,就要为有限的市场进行全面厮杀。&/b&看懂了这句话,下面两段引用可以&b&跳过去&/b&,留到以后慢慢看。没看懂的,也不妨跳过去。&br&&br&&blockquote&利润=商品售价-工资-其他成本。即商品售价=利润+工资+其他成本。这个等式对任何企业都适用&br&&br&实际上,“其他成本”一项就是其他企业制造的商品。所以把所有企业放到一起讨论的时候,有商品售价=利润+工资。这说明,如果所有的生产都放在资本主义化的企业里进行,必然存在一个问题——工资买不光所有商品,必须利润也加入购买,产销才能平衡。&br&&br&接下来就是第二个推论——消费倾向递减原理。虽然说赚钱多的人花钱也多,但从比例来看,月薪500块的人必然花光收入,1000块的人最多攒一两百元,月薪一万的时候,可以每月攒几千存款。等到月入百万,虽然奢侈品消费已经不少,但占总收入的比例可能也就是两三成。收入更高的人,往往消费就要停滞了。在物质享受上,比尔盖茨未必和一个国内大房产商拉开明显差距。&br&&br&这咋一看是好事,有钱人不消费,多好啊,为社会节约资源。实际上不少帮闲就是这么论证资本主义的合理性的。他们说穷生奸计,富长良心,有钱人只是替大家看着社会资产而已,不会糟蹋多少。就算糟蹋了也是合理的报酬。但是,这和第一点放在一起看,问题就出来了。利润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工资分配在大多数人手里。工资基本都花掉了,但利润大部分没有被花出去,势必造成这样的局面:商品售价&老板的消费+工人的消费。商品不可能在这个体系内都卖出去。&br&&br&卖不出去咋办?老板的第一反应是减产避免亏损。减产不是为了少造东西,而是为了少开工资。工人没了工资自然就不买东西。结果,从全社会来看,购买力减少的比例比商品减少的比例还高。各行业的老板只能下意识地再裁员,再限产。这样一轮轮的转下去,经济就崩溃了。经济危机就是这个原理。只要你立足于体系内解决问题,问题就绕不开……&br&&br&……19世纪后期的资本主义三条腿走路,欣欣向荣,现在三条腿都残废了,资本主义自然要摔跟头。在经济危机彻底爆发之前,大家都拖着残废的腿,想去别的强国手里抢根拐棍——新增殖民地,好增加外部购买力,多混几年。更直接一点的想法就是或者干脆灭了别的资本主义强国,以减少别人供给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市场。这两个想法哪一条都意味着战争。两条一起实施? &br&&br&1914年,世界大战开场。&/blockquote&&br&&blockquote&大战的祸根并不是在一天内埋下的。开始,在市场边界问题还不是那么紧迫的时候,可能是一艘炮艇的巡视为某个帝国赢得了一个重要的沿海贸易站,几千名殖民地士兵的示威就征服了一个王国,或是一艘巡洋舰阻止了对方的廉价走私货进入自己的殖民地。于是各国都尝到了军国主义的甜头,开始扩军,外交政策也逐步向建立军事同盟侧重。在竞争的开始阶段,军备竞赛的规模并不大,1870年普法战争,世界上最强大的两支陆军在西欧本土交战,参战兵力合计还不到百万。不过,在这个全球竞争的时代,一国扩军必将导致邻国和竞争对手的警惕,一个军事联盟的建立必将导致对手们的团结,反之亦然。这种恶性循环与本来就显得过剩的工业生产能力相配合,在扩张空间日趋紧张的一代人时间里打造了数支庞大无比的军队。英国这个传统上的岛国,在开战后几个月就编成了100万陆军,法国和德国则分别拥有440万和760万军队。工业化军队的火力、机动能力与19世纪的步兵方阵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在军备竞赛中,英法等国在海军、资源、贵金属库存方面占有优势,德国和它的盟国则在陆军、重工业、中层人力资源储备等方面占有优势。两者互有短长,短期内难分高下。因此直到彻底摊牌,没有任何一方在竞赛中认输……
&br&&br&……中国于1911年爆发革命,最古老、距离欧美最遥远,也是最庞大的一个农业帝国终于崩溃,这标志着农业社会的旧秩序已经被工业革命的冲击波彻底粉碎,世界上不再有空白空间可供扩张。从这时起,大战的爆发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阵营和交战方式或许还有变数,但一场工业强国之间的全面战争已经不可避免,&b&世界大战只欠一个火种&/b&。而在20世纪的世界上,列强之间的摩擦与冲突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摩洛哥的一笔贷款会引起德法两大陆军强国的对抗,俄罗斯在大连建立港口会导致日本的全面进攻,南非的布尔人对英国的游击战居然能让德国人欢欣鼓舞。在这样的背景下,&b&世界大战在1914年开始绝不应被理解成一个偶然事件&/b&……&br&&br&……日,奥匈帝国皇储被刺。一开始,已经习惯于各种摩擦的列强开始并没有特别看重这个发生在欧洲角落的事件。但奥匈帝国(包括它背后的德国)略微低估了俄国(以及它背后的英国)对干涉巴尔干的反应,俄国则低估了奥匈帝国借此事释放内部矛盾的决心。俄国7月30日宣布总动员。&b&由于这个时代军队的战斗能力在动员前后有极大的差异,晚动员的一方要承受极大的初期损失,而对峙的各方都把希望寄于一场速决战,所以动员迟缓几乎等于自杀。&/b&各方面都在迅速动员的同时要求对方停止动员以表示和平诚意,在互相递送了一系列的最后通牒后,政客和军人们发现到几台同时开动起来的战争机器没有停下的选择&b&(先停下的一方等于投降)&/b&。世界大战就此爆发,历时30年的大屠杀从此开始&/blockquote&总而言之,世界大战不是任何人定制的,但又是一个必然。它的荒谬性在于,各国不是因为贫穷而出兵争夺财富,而是因为创造财富的能力太多,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法通过市场把财富变现,所以要互相残杀掉几千万人,消耗无数的工业品来解决问题。&b&这种荒谬的战争原因一旦被一部分军人所理解,就不能指望他们安心打仗了。&/b&&br&&br&为什么1917年,全世界的军人都&b&忽然理解了这个事实呢?为什么之前他们不造反?&/b&为什么1914年他们按照军官的命令走向大屠杀?这就要从另一个问题说起——&b&大战前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b&&br&&br&前面说了,世界大战的原因是因为产业升级相对停滞和全球市场不足。具体说来,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冲劲耗尽,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没充分展开。战前的“漫长19世纪”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代,是煤矿、钢厂、蒸汽机和铁路的年代。这个时代虽然出现了大工厂,出现了新型的工业城市和铁路枢纽,还有新兴的资产阶级,&b&但总的来说,从农业时代继承的统治集团还控制着国家。&/b&国家的大政掌握在国王和贵族手中,军队里的将军基本都是代代相传的军事世家,富豪要么是贵族出身,要么通过联姻给自己搞一个贵族身份。就连后起的日本也是武士集团专政。蒸汽资本的时代并不是资本家和经理的时代,更不是平民和所谓中产阶级的时代。&br&&br&为啥呢?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固然推进了教育扩张,在城市集中了前所未有的无产阶级,制造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潜力,但同时也加强了旧统治集团。&b&在工业没有扩张到全国之前,城乡二元化恰好分裂了被统治阶级&/b&,城市暴动可以用农民兵镇压,农民造反可以用城市的大炮轰过去,城乡的贫民不会因为同一个政策造反,就给了旧统治集团左右逢源,组织一支可靠雇佣军的可能。这支雇佣军靠铁路机动,枪炮威力远远超过造反者的简易兵器,以至于有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后膛枪时代无革命”。&br&&br&这样一个旧统治秩序貌似越来越稳固的时代。统治集团和中层附庸有一个共同的认识:&b&底层不算人&/b&。在调查童工问题的时候,有些调查委员公开宣称童工让底层的人民避免堕落,给儿童找到了合适的去处。工业城市的人均寿命只有20岁左右,受教育阶层却认为穷人吃不上饭,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这个认识不仅仅用来设计社会,甚至还可以公开说出来不受指责。比如说面对穷人的主日学校就会把这样的歌谣放进教材:&br&&br&&b&&blockquote&&虽然我人穷地位低,&br&但是如果我谦和干净又整洁,&br&受到辱骂我能逆来顺受,&br&我也能感动富人来爱我。&br&&br&富人住在宫殿里,&br&穷人站在他门口,&br&造物主安排他们分等级,&br&地位有贵也有贱。&/blockquote&&/b&&br&在政治秩序上。此时全世界已经有了几十个议会,但还&b&没有一个普选国家!&/b&即所有国家都认为只有一部分人可以谈政治,女人、穷人、没受过教育的人往往被开除在选举权之外,被选举权则还要严格。就算在选民内部,许多国家会允许贵族的一票相当于平民的几十票,或是允许受过一定教育的人有多次投票权。总而言之,世界大战前的世界,是一个类似种族隔离时期南非的世界,而且受教育阶层都认为这个制度很合理。认为&b&公然歧视一部分人的制度很合理&/b&,认为少数富人和贵族统治社会是最正确的社会规则。&br&&br&世界大战改变了这个稳定的秩序。&br&&br&世界大战逼迫统治集团扩军,把一支团队分散在全国,负责对内镇压的小规模雇佣军改造成世界大战的总动员军队。工人和农民被编到一起,驱赶到国外作战。堑壕战吞噬了几百万人命后,和平成了底层最大的渴望——这次他们&b&不分城市农村,第一次拥有了共同的政治诉求&/b&。统治者以国家的名义让他们作战,恰恰让他们思考:什么是国家?&br&&br&扩军也改变了双方的力量对比。过去统治者有枪炮,造反者只有土枪和刀矛,现在&b&被统治阶层拿起了枪炮,拥有了踏平世界的力量&/b&。统治者送他们去国外打仗,但人是有腿的,他们如果要回国提出自己的诉求,谁能挡住他们?&br&&br&接下来,被长期不当人看的底层士兵只需要一个兵变的导火索了。这个导火索就是战场的惨烈。而&b&技术水平恰恰决定了这是一场空前惨烈,空前消耗生命的战争&/b&。&br&&br&&a href=&///?target=http%3A///link%3Furl%3DHzHRFoSPUDDHbbkDp7YFjbp8Ln5CaSi2LH2hpyqTfxmwHkgwTwSlGUwHEjjqeo9CqvnVNqfPJMk4-hWZ5yWnAsam3MVFjPDF64dm_yhoHY_&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 第一次世界大战&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lockquote&工业国之间的战争代表了当时工业社会的最高科技水准。在战争爆发时,内燃机和电力技术远未成熟。一旦离开了离前线最近的铁路线,部队唯一可以指望的非生物力就是弹药中火(炸)药的爆炸力。这种破坏性力量&b&只能用来杀伤敌人,不能进行可控释放。己方部队和装备的有序运动,主要还是靠人、畜力,和几千年前的罗马军团没有本质区别&/b&。当然,战争中有利用汽车进行补给和增援的例子,战争后期也出现了内燃机装甲车辆和飞机,但这要么是紧急情况下的权益之计,要么规模太小,不足以影响大局。既有的工业技术和发展速度决定了&b&规模化的机械化军队要在一代人以后才能出现&/b&。由于缺乏能在野外高速推进且保持作战状态的军队,更缺乏在这种状态下对部队进行控制、补给的技术手段,战争的节奏依然要由士兵的步行速度来决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陆战归根结底还是步兵、炮兵(畜力拖曳)和工兵的战争。&br&&br&炸药的能量决定了工业时代的火器威力,以人力驱动的冷兵器已经沦为礼仪性工具,工业化的土木建筑能力也远远超过农业时代,但同时野战军的补给和运动还要靠前工业化时代的人、畜力。这意味着火力和防御压倒了机动,三个作战要素的发展速度不均衡,防守相对进攻要占更大的优势。在经历几个月的战斗后,双方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这个现实,认真的布置了防线。在主要战场西线,双方在动员后,短短数百公里战线上摆开了近千万大军,全面防守成为可能。即便一方以集中兵力、火力奋力突破,一般也只能在对方的防线上打出浅浅的“坑”而不是穿过防线,威胁后方薄弱地域的“洞”。从1914年到战争结束,除了1918年德国孤注一掷的大进攻和和协约国在压倒性优势下的反扑,战线的移动始终不超过数十公里,几公里的推进和一个要点的得失往往要付出数十万伤亡。西线这个主战场出现了对峙。&/blockquote&&br&&b&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保证了军火供应,保证了足够的破坏力。但蒸汽机太笨重了,没法离开铁路,&/b&&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动机、内燃机还没法拖动重武器,&/b&&b&所以陆军部队只有破坏力没有机动力&/b&。双方的战法就是在泥泞中互相倾泻火力,进行无谓的屠杀却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你来我往打了2年多,到了1917年前后,所有的强国军队都经历了一轮战略进攻和一轮战略防御,所有的士兵都厌倦了这种屠杀,开始思考战争的意义。这一思考就出了大乱子,正如最前面所说,这场战争根本没有意义!或者说,&b&如果有意义的话,它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的荒谬性,以及贵族-资本联盟的愚蠢。&/b&所以,原本相对边缘化的左翼组织,如布尔什维克,立刻成为了最得人心的组织。甚至不用左翼知识分子引导,士兵自己就会赶走军官,离开战场,奔向他们的首都。如果矛盾还不够激化,他们只是拒绝打仗兼示威;如果矛盾激化……他们就是去拿政权的。&br&&br&这就是1917年所有参战国的哗变潮。要知道,法国军队成百万地离开最关键的前线,不是因为士兵的懦弱,而是因为尼维尔攻势让他们像猪羊一样填壕沟,填光了整整一代法国青年,资本家却在后方狠狠发财。德国投降,不是因为战线推移到了柏林,而是因为士兵们不想为虚幻的德意志民族利益送死,所以把枪口指向了皇帝和容克贵族,成立一个又一个苏维埃 ,德国只能在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情况下求和。沙皇被枪毙,不是因为他的军队不够强大,而是因为他打造了前所未有强大的俄国军队,因为文盲农民参军后开始认识这个大世界。日本干涉军占领西伯利亚,发现俄国妓女和布尔什维克都很厉害——军队中没脑子的那部分都染了梅毒,有脑子的那部分学到了苏俄的革命道理,再不撤军,他们就要回国闹革命了,只能放弃吞并梦想……&br&&br&19世纪积累的全部矛盾,统治集团过去100年作的孽,这次都要在总动员的号角中清算。各国的士兵不约而同地调转枪口,在历史上,这是平民伟大的觉醒;在学术上,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无可争辩的胜利。所以我说各大国的兵变应该算作同一起事件,不能拆散了理解。历史学上有个&b&“双元革命”&/b&的概念。即认为&b&18世纪末法国政治大革命和英国的工业革命&/b&塑造了现代世界。这个说法是不错的,但研究一下历史的具体脉络,我们可以发现,这两次革命的合流,即法国大革命带来的平等-人权意识和工业革命的威力结合,标志性事件正是1917年这次大兵变。平民们第一次既拥有了现代社会的人权意识,也拥有了工业化社会的力量,可以和旧统治集团谈谈新时代的问题了。所以我说这是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次兵变。&br&&br&战争是很残酷的事情,但战争也促进社会的进步。虽然战争的起因一般是统治集团互相倾轧,但总体战往往会让统治集团不择手段地总动员,做出平时不会做的让步,&b&动员出自己无法控制的力量&/b&。1917年的世界大兵变,就是这支力量的觉悟,就是19世纪旧统治集团的丧钟。世界大战随着丧钟而暂停,20年的休战后,还有另一次用内燃机驱动的世界大战。我更倾向于把两次大战合起来,算作一场20世纪的“三十年战争”。&br&&br&战后的政治-经济变革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有苏联的出现,有殖民体系的解体,有老牌帝国主义的衰落……但我想说一个常常被忽视的变化:当代&b&“政治正确”的出现&/b&。&br&&br&&b&世界上第一个法律上的普选国家是谁?&/b&&br&&br&是造反士兵们建立的&b&苏联&/b&(也有人认为是1917年独立的芬兰,但芬兰很快转为法西斯政体,另外芬兰也是俄国革命的产物)。其他欧亚大国也都在世界大战后先后承认所有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br&&br&这足以说明世界大战和1917年兵变带来的政治进步——在法律上确认所有公民的政治权利,在文化上宣传平等。这应该算是回答了问题的第三部分:&b&兵变&/b&&b&之后又是如何解决的?&/b&&br&&br&当然,我们知道苏联没有什么真普选,知道西方依然在玩金钱政治,富人子弟依然去上私立学校,继承庞大的家族产业,就连知乎也每周会出现&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十几个抱怨阶层不平等的热门问答&/a&……但最起码法律上不再有特殊公民,也不再有贱民。这就是进步!我前几天在&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怎样看待自己脑子里冒出来的邪恶想法?&/a&这个问题里解释过:为何伪善也胜于公开的邪恶:&br&&br&&blockquote&就算真的是坏人,&b&伪善也是邪恶对正义的最高敬意&/b&。能伪善,说明终究是邪不压正,说明邪&b&恶尚未上阵,已存三分怯意。&/b&&/blockquote&&br&当年的兵变的确没有给我们开创一个完美的世界,但起码指出了人类进步的方向,让善良和公义深入人心,让平民们认识到自己挑战旧秩序并胜利的可能性。带来希望的人和带来实际利益的人,两者都是人类需要感激的恩人。&br&&br&1917年大兵变之后,新的统治集团上台,有的还是旧集团改头换面回来,但他们都懂得了一个不难认清的道理:&b&让法律上的贱民为贵族的利益拿起枪,是最愚蠢不过的行为,是效率最高的作死。你不和穷人讲人权,穷人有了枪也不会为你留下生存的权利。用法律上的平等掩饰实际上的不平等,才是进(gao)步(ming)的统治方式。&/b&这个统治规则和平民的民权意识结合,就是我们当今社会的政治-文化基础,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软件”和19世纪最大的区别。香港最近的街头运动如此激烈,就是因为某些机构&b&公然撕破脸,否认&/b&了这个法律上的平等规则,否认了1917年大兵变的成果,激起了21世纪公民极大的不满。我前几天在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说服香港人支持中央关于选举问题的决定?&/a& 这个问题中对此做过解释:&br&&br&&blockquote&这是一个和香港现有资本统治秩序完全一致的制度,是一个“李家城”特色的制度。&b&当我看到这一制度时候,脑子里首先浮现的是法国大革命之前的三级会议,第一等级一票,第二等级一票,第三等级也一票&/b&……&/blockquote&&br&&blockquote&&p&我们再回顾前面引用的梁振英讲话:&u&“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特首)提名委员会并非仅是数目上的代表,还必须充分考虑到社会各个界别,避免施政及政策的不合理倾斜……【广泛代表性】的含义并不局限在简单的数字,而应考虑香港社会各个界别,&b&如果只追求数目多,施政和政策都会向贫穷人士倾斜。&/b&”&/u&&/p&&br&&p&这样一段话,若出自美国总统之口,本土的政治后果不谈,恐怕到大陆也会要激起无数人的痛骂。因为这段话已经不能简单地用“假民主”、“伪善”来形容,&b&根本就是赤裸裸地否认政治中“人人平等”的原则&/b&,是大声宣布了穷人就不该和富人平等分享政治权利。比起用私有媒体、竞选经费来排斥穷人,这更进一步,更无耻,实属&b&赤裸裸的金钱专政宣言。&/b&&/p&&/blockquote&&br&&blockquote&一个伪民主制度,至少也保证了平民名义上的人格。就算它最后还是回到了资本手中,也算是资本主义向人道主义表现的一个严肃的敬礼。这个“礼节”不是大资本拱手奉送的。毛主席教导我们:&b&&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正如地上的灰尘。扫帚不到,灰尘是不会自己跑掉的&。&/b&&/blockquote&&br&毛主席说的没错,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所以那支自古以来最庞大的平民军队发动兵变,会震慑统治集团,会带来历史进步。至于那些没有被这次兵变波及的地方……让我们看看战后还有哪个发达的大国在法律上公然歧视自己的公民?&br&&br&是远在美洲,从未像别国那样总动员的美国。直到&b&1965年,美国才在法律上赋予黑人全部政治权利&/b&。之前的1963年,美国有色人种协进会密西西比分部秘书因为呼吁平等的政治权利,就被枪杀在自己的家门口。医院拒绝抢救这个黑人,即便他是二战老兵也不行。嫌疑人至今未被起诉。美国人民没有经过惨烈的世界大战和革命,固然获利不小,但也必须为此付出一定代价。&br&&br&当然,从局部来说,美国统治集团也会被战争敲打,也会为此进行局部的改良。比如说,朝鲜战争之前,美军中的潜规则就是黑人不能和白人一起作战,要么是当厨师、当司机等辅助人员,要么是单独编成一个单位。结果黑人作战往往出工不出力,不愿意为白人统治集团而战。由黑人士兵编成的美国陆军24团从朝鲜战争开始就被其他单位抱怨缺乏作战积极性,频繁出现军官带队脱逃现象。其中C连100多人,在志愿军的政治攻势下集体投降,成为志愿军成建制迫降的最大一支西方军队。这迫使美军反思自己的种族歧视政策,战后开始混编各个人种,相对公平地分配职务。可以说,志愿军的英勇为美军的种族平等做出了重要贡献。&br&&br&&img src=&/584a760f9caf5b87beb1d68e4a30d4b6_b.jpg& data-rawwidth=&807& data-rawheight=&5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7& data-original=&/584a760f9caf5b87beb1d68e4a30d4b6_r.jpg&&&i&成建制投降的美军黑人连队部分成员。&/i&&br&&br&&br&—————————————&br&补充&br&&br&法国1917年那次成百万人的大哗变,接手解决的人叫贝当。他安抚了士兵,低调枪毙了兵变首领,惩戒了不合格的军官,劝说几十个师的部队回到前线,补上了防线缺口。他因此升任法军总司令,成为法国的救世主。&br&&br&这个贝当就是二战组织傀儡政府,在德国支持下当法国独裁者的贝当元帅。这个人为何能&b&同时成为法兰西的救世主和法奸&/b&呢?&br&&br&这还是要说到他的&b&阶级本性&/b&。贝当是19世纪中期出生的老军官,他厌恶共产党,厌恶底层运动,甚至宁可接受纳粹也不接受左翼政府。他和法国的准法西斯势力来往甚密。宁愿代表法国大资本向德国妥协,也不希望法国成为全面抗战的战场。虽然安抚了1917年兵变,但贝当本质上就是兵变要干掉的那些19世纪旧统治集团的一部分,最仇恨20世纪的民权思想。他上台后组织的独裁政府也是排除一切左翼和自由派的政府,自己拥有无限的行政和立法权。&br&&br&既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看到了法国兵变和苏联的成立,那么二战中他其实并不喜欢略左倾的法国政府,觉得反共、和大资本紧密结合的纳粹德国接管欧洲也不是那么坏的选择。二战初期,德国在低地国家横扫英法军团的时候,有谣言说共产党要发动政变,以暴动取得巴黎,这立刻让老贝当&b&想起了1870年普法战争后的巴黎公社&/b&——当时他已经15岁。所以贝当和当时的法军总司令魏刚迅速下定了决心——&b&宁与友邦,不予家奴&/b&,必须立刻向德国投降!可见资本和统治集团其实无国界,&b&民族利益只是他们用来获取廉价炮灰的说辞&/b&而已。&br&&br&参考资料:&a href=&///?target=http%3A///history/world_war/ww2_entire_history/03/0306.x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第五章(下篇) 法国的覆灭&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lockquote&贝当告诉布利特(美国驻法大使),他认为英国人准备坐观法国为了支持他们而打到底,然后自己去同希特勒妥协媾和;当时,贝当还表示,英国没有公平地分担战争的牺牲。这并不仅仅是他个人的看法……魏刚的头脑中,第二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他一心想着国内的治安有危险。在贝当受审时,魏刚硬说,他之要求停战是有严格的军事上的理由为根据的。自然,要求在法国停止战斗的军事理由肯定是难以驳斥的。但是,现在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当时不断萦绕在他脑际的,却是出现无政府状态的威胁。已被取缔的共产党在当时究竟拥有多少实力难以估计,但是至少在国内存在这样一支潜力难测的第五纵队,使得许多在作战的将领不时要回过头来防备内在的敌人。如果法国在战败时留下的是一支土崩瓦解、士气沮丧的军队,&b&那么人们不必有多少历史的想象力,就能料到1871年的巴黎公社将会重演。需要保有一支军队来维持国内的治安,是魏刚经常提出的论据。他再三催促缔结一项停战协定。&/b&博杜安写道,魏刚早在5月26日就极力主张政府留在巴黎,效法古罗马元老院议员接待高卢侵略者坐在贵宾席上的先例,以防止在首都爆发革命运动的危险。6月13日,&b&魏刚向内阁报告了一个耸人听闻的消息,说共产党的领袖莫里斯·多列士在共产党于巴黎起事后已在爱丽舍宫就职。&/b&芒代尔同巴黎警察局长通了电话,才证明这个报道是不确实的。尽管如此,这位总司令,凭着他在军界的祟高威望,他那善于作出决定并把这些决定清楚地阐述出来的本领,他的专横武断的作风,他的辛辣无情,冷嘲热讽的口才和他蔑视一切政客的态度,仍然处于强有力的地位来坚持他的观点。&br&&br&另外,在停战的要求背后,还有一个理由也必须提一下,那就是法国军队和逃难的平民被挺进的德军追逐得在法国东奔西窜的悲惨景象。不仅人们的生命,而且法兰西文明的整个结构,似乎都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博杜安的思想感情,无疑是表达了人们普遍的看法,他写道,法国不是波兰:精神上的、道德上的、智力上的价值构成了这座巧妙地平衡着的大厦,它一旦遭到全面入侵,就将被彻底毁灭。如果魏刚与贝当能使他们的观点在内阁中得到足够的支持,显然法国将放弃这场斗争,而政府也不会撤退到北非去继续这场战事。&br&&br&……&br&&br&贝当的措词——“必须停止战斗”——自然而然地被理解为一个停火的号令;它完全瓦解了军队的斗志,使德国人轻而易举地大批包围和俘虏了更多的法军。向纳粹领袖们去要求体面的和平,这看来可能缺乏一种现实感。然而,这番话出自贝当的口中,却没有理由认为它不是诚恳的。这是造成此后两年幻想的一个适时的序曲。博杜安力图弥补贝当的演说所造成的损害,后来又广播了一个说明,指出战事尚未结束,只有体面的条件才能接受;可是德国人却不急于提出任何条件,无论是体面的也罢,不体面的也罢,而是继续向前推进。6月18日,他们占领了贝尔福、科耳马尔、迪戎和勒克勒佐,法国政府通过广播宣布,所有人口在两万以上的城镇都不设防。&/blockquote&&br&相关回答:&br&&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苏联没能够和平演变美国? - 马前卒的回答&/a&&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只有中国采用“反法西斯战争”这个说法? - 马前卒的回答&/a&
前面几个朋友分别谈了俄法德的案例。他们没意识到这根本就是同一件事——1917年开始的世界大兵变。除了俄法德各有百万士兵造反外,意军在北部前线、奥匈军在整个战场,日军在西伯利亚都有数千到数十万人的哗变、抗命或私下串联。土耳其也连续不断地出现兵运…
是很有趣的政治讽喻,幸好台湾反台独的年轻人还没有丧失智慧和幽默感。花莲独立隐含的逻辑是原教旨民主自由鼓吹者很难反对,意味着自决运动可以无穷细分,最终所有个体的意志必须被绝对尊重,意味着2300万个独立国家也是合乎民主自决逻辑的,也就是无政府主义丛林。&br&&br&台湾独立主义者不缺乏政治行为艺术,从极端的自焚、到贴纸建国、国旗设计。政治道德的高地似乎一直被占领着,台独甚至成为自由、反抗殖民统治的化身。在这种情况下,有花独这样的,反台独的行为艺术,实则是难能可贵的。花独自始至终对抗的都是以“台湾国”为表征的台独主义。作为简单讽喻自然也没办法系统完善的推演和解释花莲和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但是我们仍然十分乐见花独至少成为一种独特而有趣的对抗台独的政治次文化。也坚信花独的发起人和支持者是以台湾统派和大陆知台人士为主的,让台独逻辑腹背受敌的一次网络文宣活动。花独展示的很多都是台独的伎俩,比如运用片面史料证明花莲历史源流的独立性与排台湾性&br&&img data-rawwidth=&493& data-rawheight=&512& src=&/7f34eb664e6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3& data-original=&/7f34eb664e6_r.jpeg&&&br&&br&&br&&br&&br&使用民族血统、语言来树立与西部地区的相异性;用简单暴力的先来后到论否定闽南主体的执政合法性;混淆生活习惯和民族价值来达到组群区隔的目的&br&&im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1334& src=&/f5c8b3f4b35b5b4e9b40ea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f5c8b3f4b35b5b4e9b40ea_r.jpeg&&&br&&br&&br&这些都是台独史观者反对中华民国、中华民族曾经使用过的手段。讽刺是最容易达到反对效果的反对方式,花莲独立运动的逻辑和台湾独立一脉相承,'如果闽南人称呼国民政府为外来政权,那花莲作为原住民县称呼闽南人为殖民统治也无可厚非。如果闽南人不认同中华价值甚至用“台语”等台湾化的标签强化自我认同,那么更没办法反对本土人的花莲独立展现出的自治逻辑。台独的合法性被否决了,甚至自我默许的本土认同都被挑战。再具体行为上,更是用“花莲国贴纸建国”、“花莲台湾一边一国”等等台独行为和句式还予台独本身。这样的讽刺会使更多没有意识到台独史观存在的被掩盖被忽视的bug的人思考这些问题并从盲目支持回归理性。当然,这里不是说台独立场一定是错误的,只是促进大众思考,才能使各种立场都真正回归理性,台独不再成为正义与道德高地的时候极端者才会收敛,盲从者才能反思。&br&&br&我在fb上是上周开始关注花独主页,而花独在大陆被人知晓也就是这两天的事情。花独主页的评论很多都是延续花独的幽默主义,用变异的台独标语反击所谓“台湾国”。&br&&img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325& src=&/e06ca127e30e4d6b30ed8a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e06ca127e30e4d6b30ed8a_r.jpeg&&&br&&br&&br&当深谙政治逻辑的“花独们”遇上没有多少政治深度的台独小将,这仿佛就变成了一场戏独大赛,台独一旦逻辑上蹩脚难免会展现出种种丑行,这也能让台湾社会更多人站到他的对立面
是很有趣的政治讽喻,幸好台湾反台独的年轻人还没有丧失智慧和幽默感。花莲独立隐含的逻辑是原教旨民主自由鼓吹者很难反对,意味着自决运动可以无穷细分,最终所有个体的意志必须被绝对尊重,意味着2300万个独立国家也是合乎民主自决逻辑的,也就是无政府主…
&img src=&/v2-356acba9b713bba4730a5dbb1bcdbebd_b.png& data-rawwidth=&1129& data-rawheight=&6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9& data-original=&/v2-356acba9b713bba4730a5dbb1bcdbebd_r.png&&&br&&img src=&/v2-545e19adb494b4_b.png& data-rawwidth=&623& data-rawheight=&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3& data-original=&/v2-545e19adb494b4_r.png&&&img src=&/v2-041f28edd87_b.png& data-rawwidth=&607& data-rawheight=&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7& data-original=&/v2-041f28edd87_r.png&&&img src=&/v2-e0c1eb670ee9e7e88ce98_b.png& data-rawwidth=&686& data-rawheight=&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6& data-original=&/v2-e0c1eb670ee9e7e88ce98_r.png&&&img src=&/v2-c9a1bd46bedec1ab36fc_b.png& data-rawwidth=&625& data-rawheight=&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5& data-original=&/v2-c9a1bd46bedec1ab36fc_r.png&&&img src=&/v2-aba34ed7d41_b.png& data-rawwidth=&584& data-rawheight=&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4& data-original=&/v2-aba34ed7d41_r.png&&&img src=&/v2-d106deadbf_b.png& data-rawwidth=&619& data-rawheight=&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9& data-original=&/v2-d106deadbf_r.png&&&img src=&/v2-10a59db96a490a352e9d_b.png& data-rawwidth=&598& data-rawheight=&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8& data-original=&/v2-10a59db96a490a352e9d_r.png&&&img src=&/v2-2f6f36c1d8fbf5dd22dbeb8ca74b34f8_b.png& data-rawwidth=&596& data-rawheight=&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6& data-original=&/v2-2f6f36c1d8fbf5dd22dbeb8ca74b34f8_r.png&&&img src=&/v2-73ea9d6c6dc7fa2f04a9226_b.png& data-rawwidth=&647& data-rawheight=&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7& data-original=&/v2-73ea9d6c6dc7fa2f04a9226_r.png&&&br&&br&&br&&br&各大绿营人士听到曹科长教诲后&br&&br&&br&&img src=&/v2-fb49a58ce9f386eae76825_b.png& data-rawwidth=&924& data-rawheight=&4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4& data-original=&/v2-fb49a58ce9f386eae76825_r.png&&&img src=&/v2-88bf91ebeca35d227b09b84_b.png& data-rawwidth=&922& data-rawheight=&4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2& data-original=&/v2-88bf91ebeca35d227b09b84_r.png&&&img src=&/v2-4cbcdc758ec1b2fbc4e893_b.png& data-rawwidth=&948& data-rawheight=&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8& data-original=&/v2-4cbcdc758ec1b2fbc4e893_r.png&&&br&&br&&br&瞧你们三个怂样……
各大绿营人士听到曹科长教诲后 瞧你们三个怂样……
例子1:英国怎么可能会让美国独立...&b&美英打仗&/b&,英国吃鳖,美国这才算是独立了。后来美国还想搞掉加拿大的英国势力,结果&b&1812年&/b&,被英国打脸,白宫都被烧了,几乎就把美国灭了...&br&&br&例子2:&b&南北战争&/b&,南方想脱离联邦独立,战败吃鳖&br&&br&例子3:南北战争后,著名的&b&“Texas v. White”&/b&案,间接涉及德州是否有权独立。美国最高法院作出如下的裁决:“当德州加入美国时,就已经进入了一个无法解除的关系中......废除或重新考虑都是不可能的,&b&除非通过革命,或美国的首肯&/b&。”&br&&br&&br&于是,你可以回应那个教授:台湾想独立,当然是可以的。参照国际公理,&b&方法有二(三)&/b&:&br&&br&1,在战争中击败中华人民共和国&br&&br&2,在一次包含全体中国人(包括台湾人在内)或其合法代表的投票中,得到压倒性多数的票数。(如,参照美国修宪方法:两岸议会2/3以上代表同意 + 全国3/4以上的省级行政区同意)&br&&br&3,在民族相同、语言相同、文化相似、宗教相同...的情况下,硬生生把“台湾人”说成是一个“民族”,然后试图在国际社会上寻求对“民族自决原则”的适用性的支持...然后,找到一个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更有暴力强制力的国家或国际组织来保护台湾行使“民族自决原则”&br&&br&&br&&br&如果题主懒得跟他废话那么多,这里还有一个&b&简化版本&/b&:&br&&br&不服你来打我啊~&br&&br&&br&&br&-----------------------------------------------------------------------------------------------------&br&回复中有些人提到了&b&苏格兰公投和魁北克公投&/b&的事情,这里就不一一回复了。建议他们简单调查一下“民族自决原则”,以及“英国的形成”,和“魁北克的民族分布”。总结来说,一个地区,相对母国,要尽可能具备以下条件的&b&尽量多项&/b&,才&b&有可能&/b&能谈得上独立&br&&br&1,独特的民族、语言、文化、宗教等等&br&2,历史上曾经作为独立的国家长期存在过&br&3,相比母国,经济规模、面积、人口等可观&br&4,相比母国,自有军事实力可观&br&5,相比母国,外国的可靠强制力支持可观&br&6,母国法律允许&br&7,母国的首肯&br&&br&苏格兰那事儿,12367都占,所以才能投投票。台湾这事儿...一条都不占啊...
例子1:英国怎么可能会让美国独立...美英打仗,英国吃鳖,美国这才算是独立了。后来美国还想搞掉加拿大的英国势力,结果1812年,被英国打脸,白宫都被烧了,几乎就把美国灭了... 例子2:南北战争,南方想脱离联邦独立,战败吃鳖 例子3:南北战争后,著名的…
嘿嘿嘿,刚好最近研究了一下台独演进史,正好来回答这个问题。&br&台独演进史大略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日本殖民之前,日本殖民时,以及国民党迁台后。&br&&br&1.日本殖民之前的台独。&br&&br&台独的「始祖」郑成功(先别骂我,这是一种穿凿附会,郑成功本人当然和台独没什么关系)。&br&&br&我们都知道民族英雄郑成功在明朝灭亡后,为了建立反清复明的基地,驱逐了占据台湾的荷兰人,并且建立了郑氏政权与满清对抗。&br&&br&而这个郑氏政权被当时大航海时代的西方诸国称之为「东宁王国」(郑成功之子正经被称为东宁王国,不过这只是外国对他的称呼,本人并没有这么自称)。&br&&br&所以我门也可以看出来,当时的郑氏政权已经从大陆(满清)脱离出来,成为了一个独立政权,甚至被众多西方国家(还有日本以及部分亲明派的朝鲜贵族)承认。&br&当然,这只是一种不被大多数学者认同的看法,不过毕竟也算是台独的一种而在此提及。&br&&br&2.日本殖民时的台独。&br&&br&以独立为名避免遭到日本殖民的「台湾民主国」(不过实际上它不能算是真正的台独,不说别的,连年号都叫「永清」。)&br&&br&由于它根本算不上真正的独立政权,所以成立之后并没有因此得到国际承认,而借由独立以获得西方列强协助对抗日本殖民的计画自然也搁浅了。&br&&br&很快的这个短命的「独立国家」就遭到灭亡,台湾民主国自然也烟消云散。&br&&br&不过日本殖民后也出现了不少以「台独」为名来脱离日本殖民的民变,其中较为知名的是苗栗事件、罗福星事件。&br&总而言之,当时的「台独」基本上都是为了脱离日本殖民,与当代的台独势力并没有多大的关联,不过因为同属台独运动而再次提及。&br&&br&3.国民党迁台后的台独运动。&br&&br&kmt迁台后,开始治理台湾,然而已经在大陆贪污腐败的政府官员们,来到台湾绝对不会改变本性。事实上,由于天高皇帝远,来台的政府官员们反而比在大陆时更加的贪婪,也更加的残暴。&br&&br&于是乎,对于kmt官员的愤怒,逐渐转移扩散成对外省人(指台湾以外的的中国地区来台人士)这个群体的愤怒,最终造成了「228事件」。&br&&br&当然,228事件真正的起因众说纷纭,当时的台湾各方势力鱼龙混杂,包括了留在台湾的日本人,来自大陆的共产党,以及山地原住民,还有林林总总,众多的势力都参与了这场混乱。&br&&br&这个事件可以说是所有当代台独运动的源头,也是让本省人(台湾人)与外省人(大陆人)彼此彻底分裂的一个事件。&br&&br&那个可怕的悲剧没有任何受益者,众多外省人因为本省人的愤怒而遭到灭顶之灾。可是随后kmt又派出军队镇压本省人,并且牵连了许多无辜的人,可以说,228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悲剧。&br&&br&228事件后,为了避免再度发生暴动,kmt开始执行了清洗(有人居然把这个举动看成镇压台独,还受到不少人赞同,我也是无语了,人家明明白白地说得很清楚,是要镇压一切共产党人士,许多共产党员因此牺牲)。&br&&br&而这个被台湾人称之为「白色恐怖」的时期,台独思想正式萌芽,为了摆脱kmt的统治,不少台湾本土精英决定开始轰轰烈烈的「台独运动」(必须特此说明,此时我党并没有正式将台独认为是分裂中国的行为,因为此时kmt依旧没有完全消沉,联合次要敌人打击主要敌人是一种典型的政治手段)&br&&br&这个时期的台独很快就遭到镇压,kmt将台独视为共产党的阴谋,并将一切企图传播台独思想的人处以死刑。&br&&br&接着又过去数十年,kmt的统治开始松动,在世界潮流的影响下,党外人士(指台湾非国民党的人)们成立了「民进党」。&br&&br&而台独运动也就此变质,与之前为了脱离腐败的kmt统治的「台独」不同,此刻的台独已经逐渐沦为分裂中国的势力。&br&&br&由于在kmt统治台湾时期受到了外省人的欺压,大批台湾人开始将仇恨对准所有外省人,许多外省人为了避免遭受迫害,大多站在了「台独」的那一边。&br&&br&台湾对大陆的仇恨越演越烈,象是要发泄当年被欺压的怒火,甚至是连日本统治台湾时期遭受的怒火也一起转移到了外省人,也就是大陆人身上。&br&&br&再加上台独教育,整体社会气氛,台独已经深入年轻人的心理,而外国势力看准了台湾人的心理,加以挑拨利用,台湾人的天然独逐渐形成散播到全岛。&br&&br&要如何抑制台独势力,如何解决「天热毒」问题,考验的是政府的决心以及能力。
嘿嘿嘿,刚好最近研究了一下台独演进史,正好来回答这个问题。 台独演进史大略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日本殖民之前,日本殖民时,以及国民党迁台后。 1.日本殖民之前的台独。 台独的「始祖」郑成功(先别骂我,这是一种穿凿附会,郑成功本人当然和台独没什么关…
&p&年轻人全是台独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台独分子全是精日分子。&/p&&p&你想独立抱大腿我可以理解,但逻辑上你不是应该抱美爹的腿吗?你抱个自身难保,军队无法对外作战的日爸的腿是几个意思?&/p&&p&你想认贼做父我可以接受,但你侮辱你自己祖宗,说什么慰安妇是自愿的,在自己英烈祠纪念汉奸侮辱先烈是几个意思?&/p&&p&你这么恨中国也避免不了自己来自中国血统,整天“支那贱畜”,“支那”的骂自己是几个意思,难道你不知道支那是骂你们懦弱的中华民国而不是我们中华共和国吗?自己老是骂自己有意思吗?&/p&&p&这些都是我想不通的地方,希望知乎高人来解答或者台湾人来解答,这个台独的脑回路到底是个什么逻辑。&/p&&p&&br&&/p&&p&————————————8月8日更新———————————————&/p&&p&评论区的台湾同胞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bad8a409ac2dcc26f8d20bc& data-hash=&bad8a409ac2dcc26f8d20bc& data-hovercard=&p$b$bad8a409ac2dcc26f8d20bc&&@ItsPinYu&/a& 攻击我摘取少数人言论,说我“&b&你眼裡就看見一個媚日的傻b,看不見台灣對慰安婦歷史的憤怒?”&/b&&/p&&p&很好,下面我列举“慰安妇是自愿的”在台湾绝对不是少数人的言论,欢迎台湾同胞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bad8a409ac2dcc26f8d20bc& data-hash=&bad8a409ac2dcc26f8d20bc& data-hovercard=&p$b$bad8a409ac2dcc26f8d20bc&&@ItsPinYu&/a& 狠狠的打我脸。&/p&&p&1、&b&台湾是全世界第一个官方行政首长承认慰安妇自愿的地区。&/b&&/p&&p&日,台湾行政院长(类似大陆总理)林全在立法院质询时承认部分慰安妇是自愿的,会后澄清他相信绝大部分慰安妇都是被强迫的;就算是所谓出於自愿,也是出於经济弱势和性别压迫下的受害女子。&/p&&p&&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bad8a409ac2dcc26f8d20bc& data-hash=&bad8a409ac2dcc26f8d20bc& data-hovercard=&p$b$bad8a409ac2dcc26f8d20bc&&@ItsPinYu&/a& 你们民选政府的行政首长在最高立法机构立法院公开承认慰安妇是自愿的,这算是你们政府的官方态度吧,后来他还做了澄清,但他只是解释为什么自愿,进一步证实他承认慰安妇是自愿的观点。&/p&&p&2、&b&发表慰安妇自愿的学生成为课纲审核小组成员&/b&&/p&&p&日台湾爆发反课纲运动,台湾反课纲学生朱震在得知曾祖母曾是慰安妇后哭诉:“国民党是骗子,我阿祖当慰安妇是自愿。”他的父亲是国民党员。他最后还加上一句:“反对强迫慰安妇有什么了不起,阿妈还高潮了,你们怎么不说?应该感谢日本皇军!”&/p&&img src=&/v2-6c347dead4ac18f7bf399b509a612c45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6c347dead4ac18f7bf399b509a612c45_r.png&&&p&&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bad8a409ac2dcc26f8d20bc& data-hash=&bad8a409ac2dcc26f8d20bc& data-hovercard=&p$b$bad8a409ac2dcc26f8d20bc&&@ItsPinYu&/a&
这个就是你说的媚日的吧,你说他只是一个人,那我请问为什么他最后成为政府课纲审核小组成员之一,如果他的言论不受欢迎的话,他怎么能成为大学代表之一了?麻烦解释一下。&/p&&p&&b&3、台湾是全世界第一个要求在教育学生的课纲中删除慰安妇是被迫的&/b&&/p&&p&&br&&/p&&img src=&/v2-c2e4af20f1748cdd669cfc4e4203f40d_b.pn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c2e4af20f1748cdd669cfc4e4203f40d_r.png&&&p&据我所知,台湾课纲微调是取消了吧,所以你们现在的教科书的课纲是没有“被迫”二字吧,作为教科书应该能代表你们台湾大部分民众的意思吧,麻烦你再解释一下。&/p&&p&&br&&/p&&p&更详细的版本可以看我的另外一个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最大的骗局——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a&&/p&&p&&br&&/p&&p&我非常欢迎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bad8a409ac2dcc26f8d20bc& data-hash=&bad8a409ac2dcc26f8d20bc& data-hovercard=&p$b$bad8a409ac2dcc26f8d20bc&&@ItsPinYu&/a&
你列举证据打我脸,毕竟让我们接受同宗同族的同胞堕落成这种厚颜无耻、认贼作父、数典忘祖的禽兽不如的人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p&
年轻人全是台独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台独分子全是精日分子。你想独立抱大腿我可以理解,但逻辑上你不是应该抱美爹的腿吗?你抱个自身难保,军队无法对外作战的日爸的腿是几个意思?你想认贼做父我可以接受,但你侮辱你自己祖宗,说什么慰安妇是自愿的,在自己…
&img src=&/58e0e6ead3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40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p&笔者在学校的时候,曾经发现过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每逢考试结束,乐得没心没肺的基本都是学渣,而学霸们却总是满脸辛酸。就在台湾为了上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由减转增而兴奋,自以为得计的时候,韩国一如既往的完成了3.2%的经济成长率,然后开始为未来头疼,“虽然增长好于预期,但是前景不容乐观”,忧愁得好像自己经济2016年第一季度缩水0.84%,整个上半年强势增长0.01%一样。&/p&&p&如今韩国的gdp已达1.4万亿美元,距离世界经济十强也不过一步之遥,几乎是台湾的三倍,人均也有台湾的1.5倍左右,可以说已经完全不是同一个体量的经济体了。但是台湾并非一开始就被甩开如此之远,事实上,同为亚洲四小龙,台湾经济曾经有过与韩国并驾齐驱甚至领先一步的时候,但是因为台湾没有处理好自身与大陆的政治经济关系,最终为自己的经济发展埋下了长久的隐患。&/p&&p&众所周知,台湾在七十年代完成了十大建设,经济开始腾飞,在八十年代进行了一次成功的经济转型,将人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大陆,同时自身大力发展电脑产业,产生了以广达和硕为首的“代工五虎”和一大批电脑配件企业,垄断了全球九成以上的电脑出货量,产业的成功腾笼换鸟让台湾在90年代迎来了“钱淹脚目”的黄金时期,这时的台湾经济规模略小于韩国,人均gdp则高于韩国,可以说与韩国并驾争先,这也是台湾号称四小龙之首的信心来源。&/p&&p&但是在90年代后期的政治风波中,台湾与大陆因为政治冲突导致关系紧张,失去了80年代那种两岸联动式发展的和谐氛围,但是必须承认的是,当时的大陆虽然是个崛起中的大市场,但是还不具备如今这样举足轻重的经济影响力,经济规模甚至不如意大利,与大陆的紧张关系,并没有让台湾经济受到重挫,证明是台湾在两岸的冷战中,依然完成了经济史上第二次结构转型。&/p&&p&当时台湾赖以为生的电脑产业已经遇到了边际效应,规模愈加扩大,利润越来越薄,甚至到了“茅山道士(毛三到四)”的地步,发展的压力要求台湾建立新的支柱产业,当时的台湾,选择了“两兆双星”为突破口,其中的重点两兆是指半导体产业和液晶面板产业达到万亿台币的规模,虽然未竟全功,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台湾经济成功转型,诞生了半导体行业的联发科,台积电,日月光,以及面板五虎等一批高科技产业,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科技产业聚落之一,产品行销全世界,如果超越政治立场的狭隘视角,我们必须承认,大陆每年进口台湾超过1000亿美元的产品,除了政策扶植之外,也说明台湾的产品,特别是芯片等高科技产品是有相当的竞争力的。&/p&&p&然后呢?&/p&&p& “他总仍旧是作死。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作到发改委头上了。发改委家,能作死嘛?” “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缴纳垄断税,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p&&p&以上这段话,言简意赅的说明了台湾两条腿中的一条,不对,两大高科技产业之一的面板产业衰弱的基本过程。&/p&&p&2007年,台湾的液晶面板产业大幅度增长,从2006年的8000亿规模增长到1.2万亿,奇美的许文龙曾雀跃地说“面板是我一生见过最好的产业。”然而到了2009年,京东方宣布在大陆建设第一条8.5代液晶生产线之后,世界上诸多液晶大厂纷纷在大陆投资建设高世代液晶生产线,从此台湾的面板产业走上了衰退之路,近两年连续两位数衰退,2016年上半年,台湾面板产业产值4200亿,较去年衰退20%,一夜回到解放前。&/p&&p&在这个衰弱过程中,台湾依然有优秀的面板大厂,依然有先进的技术,但是台湾作为一个地区,世界面板产业中心之一的地位,已经衰弱了,厂家去了别的地方建厂,技术人员被挖角到其他的企业,资本流失,就业岗位减少,社会发展的动力被抽空了,进而造成了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的停滞,在这个过程中,台湾花费了巨大的转型成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企业跑去内地投资,为莉卡酱分忧去了。&/p&&p&这就是台湾经济的根本困境,台湾或许有技术,人才,资金,产业等等方面优势,也建立起了强大的产业,但是就是无法把优势转化为大势,产生吸纳更多人才,资金,需求的向心力,进而成为一个经济区域的中心。结果花大力气建立的优势随着时间慢慢逸散,像食盐融于大海一样流散到其他地方,这使台湾曾经的强大以一种奇特的形式表现出来:将近十分之一的台湾劳动人口在中国各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这种人口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流动的奇景,只在一大二公,国家可以随意平调企业资源的时候,承接了大部分苏联援建的东北出现过。&/p&&p&而韩国发展胜过台湾的原因也在于此,韩国跟大多数成功的国家和地区一样,经济发展是滚动式的,一开始只是在某个行业占有优势,然后因为马太效应,造成这个行业的资金,人才等资源都向该地区汇聚,然后有更大的财力进行下一步的发展。三星电子70年代起步时的主业是生产冰箱和洗衣机,到了1983年才生产出第一块dram芯片,在正确的策略下滚动发展,在发展中逐渐汇聚资本,技术,政治资源,蚕食上下游产业,才逐步有了今天的规模和引以为傲的半导体全产业链整合。&/p&&p&台湾的尴尬在于,无论它如何自认为“世界民主联盟的一员”,台湾的经济水平的很大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主要部分其实是决定于台湾在大中华地区的产业链条的位置。而没有中央政权的支持,台湾最多在相应的产业中确立优势,却不能真正成为一个受到中央政策保护和资金支持的产业中心。而懂中国经济的人都知道,没有政策支持的暂时性优势是多么的不靠谱,几乎是无根浮萍,随便一个政策变动,一个形势起伏,就能让之前的艰辛土崩瓦解,正如台湾耕耘十年,终于令面板产业蔚为大观,巅峰时期甚至可以与韩国一较高下,而2009大陆不过确定要建立一条8.5代生产线,便令台湾大厂们低声下气,与日韩竞争五进二的内地投资建厂机会。&/p&&br&&p&台湾如果想摆脱现在这种苦恨年年压金线,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