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不走回头路6扇门 不走重复路线指的是什么

不走回头路
不走回头路
儿子长大了,到了可以旅行的年龄,所以今年暑假,就着手安排一次出行,旅行的地点青藏高原无疑是首选。考虑到第一次,难度不能太大,对草原的向往也由来已久,所以在综合考虑后,选择了。
地处青藏高原缘,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氛围。海拔一般不超过3500,路况尚可,交通相对便利。
  &出发前照例在网上做了大量功课,选择合理的线路。
  &我原来的计划是----------------。这样考虑是因为一不想走回头路,二是想看看地震的遗址及重建的现状,三是考虑每天坐车时间不宜太长,但在确定前一刻,发现到的国道发生了泥石流而中断了,通过网络反复确认后,发现----这条路风险太大,毕竟带儿子出行,安全还是第一要素。
  &前面说过,我在路线的选择上不想走回头路,也不想一天座长时间车,在第一条路线不通以后,我找来地图按图索骥,发现到不远也有省道连接,也拥有这样名列十大非著名山这样的风光,长征后期的重要战役也在这条线路上,符合我边走边看的原则。参看了网上的各种攻略,发现关于的很少,走这条线路的人也很少,基本没有可供参考的价值。于是采取最原始的方法--打电话,分别打了和汽车站的电话,当地接电话的人服务态度不错,给你了较为详细的解答,两地相距168公里,班车每天有三趟需要走4小时,中途唯一较为险峻的地方是翻越岷山的铁尺梁,海拔大约3300米左右。得到这条消息,我确定了旅行路线------------------。
先发一张照片做个封面
&&&&逛拉扑楞寺,当然要从转经始&
&&&&&很熟悉的场景吧,刘德华在《天下无贼》里,杂耍神偷绝技的地方
周日下午的拉扑楞寺,也许连卖票的都休假去了,很多需要门票的大殿都洞开,售票、验票的地方一个喇嘛都不见,所以径直走入。
  &进入藏传佛教寺庙,你能立刻为建筑的表现手法所折服。高大而略带内倾的造型,大胆的高对比用色,大幅的软装饰,整体风格夸张但毫不造作。
&&&&&&&贡唐宝塔&我不是虔诚的教徒,所以选择了在外面眺望了下宝塔。实话说,宝塔金碧辉煌,在阳光的掩映下熠熠生辉,煞是好看。一般登塔的目的一是向佛,二是俯瞰拉扑楞寺的全景,而我找到了看全景的更好去处了。&
&&&&&&&这个好去处就是宝塔在河对岸的山坡,晒佛台也在这个山坡上(不好意思,当时拍照是本着照美景的原则,而不是记录的态度,当时晒佛台实在不算好看,所以镜头就回避掉了)。山好事有高度的,在半山腰分布着松树林,一般就是在松树林下方的一个小山头上,是看拉扑楞寺全景的好地方&
从山坡上看出去,整个寺庙尽收眼底。可以看见其规模确实很大,但主要以低矮的土黄色居住区为主,如果刨去那几座高大绚丽的建筑,倒是很像北方的某个村庄。不过,就是有那些高大绚丽建筑的存在,给拉扑楞寺带来了气势和庄严。
  &这些建筑主要集中在寺庙的北部区域,使其呈现出明显的北高南低的格局,加上寺庙背山面河,风水非常好。
  &可以明显地看出来,拉扑楞寺北面的山完全异于南面。北面的山看起来光秃秃的,只有低矮的灌木,而南面则是郁郁葱葱,极具高山草甸的风光。在这里可以欣赏到由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度,由农耕向游牧转变的双面特征。
&&&&&&&由于是周末,拉扑楞寺的喇嘛们也显得很悠闲。在山坡的树,两个年轻的喇嘛很闲适地坐在草坪上,听音乐、喝可乐、吃瓜子,他们听的音乐是用手机播放,有梵音也有流行音乐,如果不穿那身衣服,看起来和城市里的青年没有任何分别。&
&&&&&看全景的小山包再向上不远是一片松树林,远看像一条墨绿色的腰带缠在青绿色大山的腰间。&
&继续转经之路,在寺院和角上各有一个白塔。不高,看起来在寺院里的地位有点边缘化(我不懂藏传佛教的规矩,瞎说说,懂行的人莫怪)
&&&&&&&转到了寺院的北边了,这里有一段也是居住区,和南边的黄色土胚房比起来,这里的色调已主要以白色为主了,都是独门独院的结构,加上这里的地势比南边稍高,看来是寺院里地位高的僧侣的住处了。&
&&拉扑楞寺的主殿大经堂院子里精美的壁画&
&大经堂的大殿正门
大经堂外景
  &大经堂我是在第二天一大早做早课的时候景区参观了下,殿内布满了粗大的柱子,我数了下是9*13根。把大殿内部划分出一个个区域。由于是早晨,殿内只有昏黄寥寥可数的酥油灯,内部细貌看不清楚,我站立了会,听了会绵密的念经声,但自己的心境总是不能融合进去,看来自己是没有慧根的,遂出门离开。
  &当天的转经路我们是从大经堂开始就离开了,也算转了大半圈了,不知道我们在接下来的好运气是否与之相关呢?
7月25日早晨起来,天空放晴了,赶早一个人去看了早课。八点钟,我们预约的夏利到了的门口。
  &汽油涨价了,所以路费也涨了,原来到350大洋搞定,今年已经涨到380了。而我们走的这天,平时的路线穿过桑科草原的那条路说桥断了,现在只有绕到合作,也就是班车走的路,路程增加了近50公里,所以价格涨到了450。还好听说现在这条路已经修复了,所以大家不必担心。我这一段是四人走的,所以就找了部夏利,约的人多的话,大家还是找五菱或者长安这样的面包车,可以坐7人,走合作的的价格550元,估计走桑科的话500元以下可以搞定。
  &后来一路走下来,实际上发现,如果后面的行程要去、的话,这一段选择坐班车也是可行的。因为这一路的风景虽然也很好,但更那一段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的。而尕海现在面积小,也看不见什么鸟,个人感觉已经沦为鸡肋,远眺下就可以了。到的班车一天一班,49.5元。没买着票可以选择到合作转车,也很方便。
  &对我来说,走合作走我还是蛮高兴的,因为这样就可以看一下合作米拉日吧九层佛阁。
&寺里的路,寺既城,城既寺
车出合作,窗外的景色开始由山地向草原地貌过度,山还是山,但植被已经由树木变成了草地。逐渐的,满眼的绿色不变,而视野里一棵树也看不见了。
  &远远的山坡上,布满了黑色和白色的点点,近了一看,原来白色的是羊群,黑色的就是牦牛了。这一片开始,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牦牛产区,我们看到一群一群的,数量都很惊人。
  &在离合作一小时左右的地方,地形相对开阔,司机告诉我们,这里将要建州的机场。想到正在建的程度到的铁路也要经过这里,将来的交通会比现在方便许多,想看原生态景色的乡亲们可要赶早了。
的湖面目前总在缩小中,所以尕海也没能幸免。
  &当我们到尕海的时候,映入眼帘是是一个灰色的,四周都能看到边,被铁丝网围起来的很普通的湖,在我看来,可看性还不如的玄武湖,也许是我们来的时间不对吧,这跟我想象中的高原湖泊一点都不能画上等号。也许,尕海对我的意义就在于来过了吧
&&&&&&&&&从尕海出来,里就不远了。路上的景色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出现了山石、树林。海拔也在升高,不过这时候坐在车里,还没有感觉出来
白龙江的两个源头是在合二为一的,这边的寺庙(格尔底寺)就建在源头边不远。
  &格尔底寺的门票包括了寺庙本身和纳摩大峡谷,现在是30元。与网友们写的不一样,我们在买票后,直到最后去寺庙参观五世格尔底活佛的肉身灵体的时候,才有人来验票,不过听说门票收入是用来建设小学的,我们在进寺后的路上也确实看到一座小学在建设中,学校的建筑很有当地特色,在周边低矮的房屋中显得更加珍贵,我一点都不后悔自己没有采取逃票的行为,这个钱被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了,所以即使再多一点也没有意见。
  &进寺庙的大门后,沿着一条缓缓的上坡路向上走,路边更像是一座藏族的村落,有小孩在嬉戏,有人再劳作,而白龙江就在路边以一条小溪的姿态欢快的流淌。在过了小学门口后,村落的尽头,是一片稍开阔的草地,纳摩大峡谷到了
&&&&&&&&&的标志——崖
&&&&&&&&从峡谷向里走了100米不到,路地左边有约60度地斜坡,坡的上面就是传说中的虎穴,我小心翼翼地爬上去后,才发现旁边有辅助攀爬的绳索,不过没有这绳索,我发现自己还真的下不来了,毕竟上去一看,也有2、30米高啊。说穴,实际上也就是半山腰巨石下面的一个凹槽,地面也不平,也有个20多度的坡度,想想这也只能给老虎安居了
顺着峡谷继续前行,脚下的路基本上就属于前人踩出来的了,灌木、石块左一丛右一簇的,使人在抬头看景的时候要时刻留心着脚下,不过这样的路满是野趣,心情要比走在人工修饰过的平坦路上愉快许多。
  &景致也是原生态的,巨石挡着前进的路,你不会觉得它突兀,野花胡乱地开着,更觉娇艳,两边的峭壁有时陡峭、有时又相对舒缓,陡峭展示的是雄壮的美,舒缓感觉到亲近的美,恰似如春兰秋菊。
&&&&&&&&&峡谷很长,越向前走人越少,渐渐地山谷里只剩下我们四个人了,据说想穿越的话需要走两小时以上,我们对自己的体力不自信,对安全的担心也占据了上风(有网友说这峡谷不是很太平,不知真假,也没必要去验证),在走了半小时,路过一段特别狭窄的路段后,我们打道回府了
&&&&&&&&在这个盛夏的下午,天空是那么晴朗,但温度又是那么凉爽宜人,这就是,避暑的好地方啊
补发一张:虎穴再向上10多米远,白龙江仿佛天外来水,忽然从看不见的石缝中奔涌而出,用奔涌一点也不夸张,因为眼前水流湍急,而10米外就是河道的尽头,明显的泉眼就是在一块残破的刻着--白龙江源头的石头下面,但这里出来的水量顶多也只有河道干流的五分之一。其它都是由涓涓水滴汇成,细看觉得还是很神奇。从这张照片看,左上角的大石头就是河道的尽头,而儿子脚下的水流看起来还是蛮大的,水平地涌出,清澈冰凉,口感很好
&&&&&&&天空是纯净的蓝,蓝的通透,没有一点杂质。这时候,鹰出现了,在属于它的世界里,自由随心,我仿佛能感受到它的快乐&
从纳摩大峡谷向回走,沿谷口左手边地路上山坡,就到了供奉五世格尔底活佛肉身灵体的大殿。脱鞋进殿,一个胖胖的中年喇嘛在里面负责验票讲解。抬头看肉身灵体,是一个镀了层金粉的人面,十分肃穆。这个灵体已有236年地历史,早些年还在生长头发,让人不禁感叹神奇。
  离开大殿,我们对格尔底寺其他的兴趣也就不大,再加上感觉已经有点疲惫,所以回到住处。
  &9点钟,人都到齐了,向着草原,出发。
  &车出,在过了红星乡不久的隧道以后,眼前豁然开朗,我们开始进入大草原了。
  &大草原总面积有三万多平方公里,植被保持地比较好,沙化现象我们基本没有看见,这里的草长势低矮,不像草原最高能齐腰深,但是还有一点不同的是,这里的草原开满了野花,显得更加妖娆一点。
&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七月末,正是草原上野花灿烂的季节
&有牲畜活动的草场,就逊色了很多
&&&&&&&&从到有两条路,一条经花湖、、镇到九曲,还有一条是穿过草原腹地直接到九曲。
&&&&&&&&如果让司机选择,他当然是愿意走后一条线路的,路程短4、50公里,还可以少过两个收费站。当我们的司机在听说我们不想去花湖以后,极力怂恿我们走后一条路,说风景好,但我们一是不想走重复的路,二是想看看县城,所以在一番争辩以后还是按照顺时针走换线的线路走。事实上,如果事先知道,我们宁愿走那条路来回,因为近路实在是路况太差了,我坐在最后一排,无数次的头被颠撞到车顶上,而这种免费的颠簸按摩时间太长了,要两个多小时,让人只想抓紧扶手,无暇顾及窗外的景色。
  &在路过花湖的时候,看到这里的停车场还是停满了各色车辆,来的人还是蛮多的,不过我们在看了尕海以后,对这样的高原小湖已经失去了信心,加上听别人介绍说这个景点可看性和性价比不高,所以没有停车,直接开过。
  &正常到九曲开车应该在3小时左右,我们一是去县城转了转,二是的小姑娘高原反应越发严重了,所以去卫生院吸氧。加上吃饭,到九曲已经下午2点半了。
  &吸氧一次30元,如果要连袋子带走的话,就要60多了,一袋使劲吸可以吸30分钟,对缓解高反还是很有效果的。不过在高原,你一旦吸氧了,就会对其产生依赖,今后就要抱着氧气袋旅行了,所以感觉能抗住的话劲量抗着,这样的终极手段还是不要轻易使用。母女是因为晚上就离开回了,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好顾忌的了。
&&&&&&&红军长征纪念碑,这就是当年红军长征时路过的草地,确实在路边看见牌子显示哪是沼泽区。沼泽不仔细看,跟草地也没有什么区别,难怪当时过这片,红军牺牲了这么多人。
&一片宁静的世界,同样可以述说当年的传奇
小镇所处的地势相对平坦,所以镇子的环境和建设比起来,要新一点、规整一点。镇上到处是吃鱼的饭店,照这个架势,能有多少鱼才够吃啊。
  &我们在吃了简单的午饭,陪小姑娘去吸了氧后,继续驱车大约5、6分钟,就到了九曲的边上。所谓的景区实际上是不封闭的,一条公路沿边穿过,如果你不停车,是不需要买票的,但只要车一停下来,管理人员马上就过来售票了。司机问我们需不需要逃票,走傍边的寺庙上去,我们6人一合计,这么大老远的来了,不想为了门票问题淘气,当地天生了这么好的旅游资源,收点费用也是正常的。
  &门票是48元一人,相对沿区的人造景观,还是很值的。司机大哥帮我们跟管理人员不知道说了什么,居然主动同意我们6人只需要买4张票,不知道这是不是规矩,大家今后去看看是否可以按这个标准参照执行。
关于逃票,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介绍。当我们从相对发达的地方来到这里,在收货绝美景致的同时,并不能给与这里什么,所以如果连最后一点小小门票还要逃的话,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况且和东部那些所谓景点动辄上百元比起来,这里票价是绝对对得起你的钱包的。
的九曲正处在和白河的交界口上,加上由西边弯弯曲曲而来,在这个地方就显得更加曲折多姿。
  &想看到九曲的全貌,必须爬到正对转弯处对面的山上,山坡有两个山头,第一个相对低一点,可以由山底骑马上去,价格是单程50元。
&河在这里汇入,图片中间的是河,图片上方那一小条就是
&上山看全景的栈道
&自左边蜿蜒而来
&自右边施然而去
&山顶的小亭看全景最佳处
&爬到半山腰,有休息的平台,看右手边的山下,一个新的高等级酒店正在建设中。
&半山处还看不到全景
&到了第一个山顶处,全景露出了雏形
&站在山顶向反方向看,近处的垃圾有点煞风景
&在河流的尽头,依稀有小镇的影子
&小路回,会沿着走一段,这时一片云飘过,天色立刻暗淡下来
&阳光在云缝里杀下来,化成道道光柱
&再次邂逅河,不过这里是上游,河在草原里自北向南,过了县城后,再向西、再向北绕了一大圈,才在汇进
&好不容易才上大路,幸福啊
&天边的云,奇幻美丽
26号晚上照例下雨,第二天早晨起来,天照例又晴了,到目前为止天天如此,看来运气不错,6.30分,由于未成年男子不适合去,所以我一人前往。
  &沿路走不远上坡就是赛赤寺的大门了,有喇嘛在门口看着,不过他只对汽车售票,对过往的人不管,所以径直进入,沿着左边的路一直向上走。过了寺院区域,山路上就一个人没有了,偶见山坡上在悠闲吃草的马,渐渐地,镇的全景就出现在眼前了。
&本文题图照片
清晨的,薄雾在山谷间袅袅升起,破旧的小镇在远处被虚化,近处白色的庙宇和山下房屋的红顶相映,对面山间的树林印衬在碧蓝的天空下,恍若下的小镇,难怪有东方小的别称。
从大门口走到,大约需要45分钟。到哪儿的时候,山上已经集聚了不少人,但是,天葬没有。心里并没有因此而遗憾,一切都是天意。
  &简单的在山上看了看,也没有参与围在一起的人的讨论,我觉得,这只是藏族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他们对认识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没有必要少见多怪。
  &回走了很远,才拍了一张远景。想象下山头上群鹰飞舞的景象,应该是很壮观的吧。
&天蓝地绿,红顶白墙
9.50分,来到格桑马队的集合点。
  &人还真不少,10多个的样子,其中一半是老外。马队的向导和马匹早就等在那了,一时人欢马嘶热闹起来。
  &首先是马队的老板娘来给大家做骑马的技术指导。
&&&&&&&介绍是用中英文双语进行的,老板娘的水平真不是盖的,骑马姿势潇洒,英语说得贼溜,讲的很实用头头是道,大家听得也是津津有味。短暂的培训用了20分钟的时间,然后分派马匹和向导,我跟儿子分到的是两匹白马,以及一个瘦瘦的藏族小伙,在别人还在选择的时候,我们三人小分队领先出发了。
骑马出镇,在路上游人的注视中,有点洋洋得意,儿子骑得还真不错,有模有样的
骑着有点感觉了,敢大胆回头打个招呼。
刚出小镇,草地就出现了,但还是有路的。由于冬天时间长,路面积冰,所以格桑马队的马是没有加掌的,马喜欢走软的地面
&渐渐地,路不见了,草多了起来,草原上开满了黄色的小花,问了向导,方知道这就是著名的格桑花。&白龙江就在我们边上欢快流淌,完全还是小溪的模样。
一开始,我们的向导看儿子小,都是骑在儿子附近,随时对他进行指导,儿子也很好奇,问这问那,两人边走边聊,很是愉快。
&摆个POSS,希望长大以后能成长为真正的白马王子
我也是第一次骑这么长时间的马,又是在野外,一会上坡一会下坡,间或还淌个小河什么的,开始的时候心还是有点拎拎,加上我的马好像特别馋的样子,走两步就要停下来吃吃草,看落得远了,就一溜小跑地追,让我在马背上备受颠簸。
&途中有一个牧民点,正看到牧民赶着大群牦牛上山放牧
&定居点也是我们吃午饭的地方,短暂休息以后,我们继续出发,不一会,白龙山出现在眼帘
&白龙江源头就藏在眼前这一片草原里
&我们的藏族向导和一家三口白马
白龙江正源也是像段一样,是从泉眼里冒出来的,不同的是,这里这样的泉眼一共有九眼,出水量都很大,所以很快就汇集成一条像模像样的河流了。
  &水清澈无比,清澈到可爱,让人忍不住去亲近。手探进去,冰凉的,接住喝一口,甘甜。向导告诉我们,这水是来自于地下水,而不是高山上融化的雪水,所以可以直接喝,要不肚子会吃不消的。我们倒掉了纯净水瓶子里的水,再在泉眼口灌满,想象这样的水在超市的货架上没有5元是下不来的,不禁多喝了几口,哈哈。
  &这时候,大部队上来了,源头热闹起来。向导们聚在一起聊天抽烟,我们四下里闲逛看景。
&白龙江正源最大的泉眼
&白龙山突兀高耸
&大伙都在享受宁静的美景
在源头我们玩够了,大部队一起回头,到途中藏族人的居住地吃午饭
  &午饭就一个菜包菜烧土豆,一个汤,鸡蛋黄瓜青菜汤,就这么简单的饭食,我们吃的却很香,也许是饿了的原因吧。我吃了两碗饭,而儿子竟然吃了三碗。吃饭是人、外国人分开的,吃的东西是一样的,我们这边有5个人,把满满一盆菜豆吃完了。
  &吃完休息了会,从口袋里掏出四根棒棒糖分给两个藏民的小孩,他们吃的很愉快,这种简单的愉快也感染了我。
  &回到已经快5点了,从马上下来的时候,腿由于长时间莂着,加上一直紧张用力,所以一开始还是有点麻木家酸痛的,不过很快就恢复正常了。整个看下来,今天一天的行程还是很值得的,看到了别致的景色,体验了长时间骑马的乐趣,感受了了无人迹的寂静
进入境内,供波虚指着左前方说,他家就在前边,家里正在装修新房子(刚刚我朋友去了,他家新房已经建好了,我朋友还在他们家住了一晚,深度体会藏族人的生活),他想回家一趟,我们对去藏家看看兴趣都很大,欣然规往供波家就在公路边上的村子里,我们去的是他现在还在住着的就房子,上下两层,打理得干净,看起来女主人很能干的。女主人给我们送上了酥油茶,给我们介绍了家里的摆设。供波家里有两个孩子,大的女儿今年上小学了,我送了一盒铅笔给她,当宝贝一样抱在怀里,不时向弟弟炫耀一下,连忙给小的儿子两只棒棒糖,小儿子立马愉快起来。供波简单地处理好事情,开车带我们到了村口。
  &村口有个醒目的白塔,供波介绍,这是今年刚落成的,请的拉扑楞寺的大活佛来开的光,里面供奉了10800尊佛像以及班禅用过的圣物,他介绍的时候脸上充满了骄傲的神情。
从村口再向前开一点,供波告诉我们前面路口进去,能看到野生梅花鹿。
  &在的时候,听见旅朋的老板在向驴友推荐去的时候除了,还要去鹿鸣谷,可以看到野生梅花鹿,那个驴友抱怨说根本看不见,没有意思。供波告诉我们,由于这里靠近他家,所以什么地方能看到,只有他熟悉,外地的司机只知道个大概,但具体的位置他们并不是很清楚,只能乱转,所以看不到是正常的。
  &拐进一条小路开了不远,供波就兴奋地指着前方说,看,可惜我坐在最后一排,视野不好,供波说今天运气真不错,往前面开,说不定能看到更多。到了一个位置停车以后,我们下车,供波极目远眺,指着大约500米以外的山头,看好多,果然,在一座山头上,我们居然看到有几十个黄色的小点,在动。这时,身边的山上传来了很响亮的叫声,供波说,这就是梅花鹿的叫声,大家仔细找找。在城市的动物园里,从来就没有听过鹿的叫声,想不到这么响亮,中气充足的样子。
  &果然在我们近旁的山上,我们看到了四只鹿,对我们也没有害怕的样子,在悠闲地踱步。
相机一般,所以拍的不清楚,凑乎着看看吧&
一路陪伴我们的白龙江,已经没有源头的清澈,估计是雨后,加上流入地质疏松地段,所以已经浑浊得很了。海拔也在一路下降,所以水流看起来很急。
  &儿子由于早上吃的荤了点,肚子有点不舒服,后来还是在供波家喝了可乐,还好起来,这会作一脸痛苦像。
  &边上红衣服的就是供波,正好路遇到的班车,他过去给司机打招呼,是有人要搭车,请司机到时候停一下接人。看来他真是个热心人,地头人头都熟悉啊。
&处处有美景,这是供波家村子附近的景色,白龙江还算驯服地划过
&&&&&&&&在快到县城的时候,车左拐上了一条路况条件还不算差的小路,伴随着路边奔腾的小溪又开了半个多小时,到了
&的美,相机永远也赶不上自己的双眼
这时候的雨,已经很小了,和山间的雾气混合在一起,轻轻地舔着脸,很舒服。雨和雾在山间或缓缓升腾,或缠绕山间,恍然一幅水墨画,更像是仙境。
  &,如何形容它呢?地形应该像是金元宝,四周是各异的山体,中间围聚着一个圆圆的小山坡,山上散落着四个藏寨和一个寺庙。但是从视觉上看,它又不是元宝,因为围绕在四周的山体不是浑圆的,山体陡峭,形态各异,看起来有点像在的感觉。也不是,这里还有梯田、有村寨、有庙宇,这是。
站在山谷的中央,四下看看,一般就要往回走了。这时,人询问供波,村子里可有熟人,可以去做做客,吃吃饭的。我们的要求提醒了供波,他说确实来了就要深度一下。他有朋友家在上面,他来联系一下。
  &通过电话以后,我们上车继续向上开,我们去的应该是四个村子里最靠近西边的一个。车只能停在村头,我们下车徒步。路上一个人没有,只有两只小牛犊在吃草,看到我们来了,仿佛知道我们要去什么地方,尽然一直在前面带路,一直到我们要去人家的门口。(照片居然找不到了,可惜)
这是一个典型的原生态的藏族村寨,房屋多为木质结构为主,或者用大量木材装饰。到处可以看到高大的木架,是用来晒青稞用的,村里几乎看不到人再走动,年轻人都外出赚钱去了。
进了院子,一楼是用来对杂物用的,大概这是山区房屋的普遍特点吧,从一根用粗大原木刻出来的梯子爬到2楼,先是一个露天平台,L型,想来天气好的时候搬一把躺椅趟在这看风景、发呆应该是无线惬意的事情。堂屋在平台的一边,一进门就看到炉灶,炉灶那头连着火炕,旁边是日常活动的区域,屋子里不算大,也还算整洁。
  &这家人家只有供波朋友的母亲在家,但这妇人看起来并不太大,也就3、40的样子。得知我们的来意,忙碌了起来。先给我们端来了泡酥油茶的材料,有一大盆酥油,一水瓶沏好的茶水;还有一盆青稞面,这是做糌粑用的。酥油茶我们还是不习惯,所以只倒了茶水来喝。酥油看起来很像超市里卖的奶酪,估计实质上也差不多的东西吧,闻起来很香。
  &在主人的鼓动下,儿子动手做起了糌粑,拿一个碗,先放些青稞面,加茶水、酥油、白糖搅拌,藏人都是用手来搅拌的,可以捏得很均匀的圆形,再一点点的揪着吃,供波就是这样子,不一会一个高尔夫球大小的糌粑就进了肚子。儿子还不习惯这样做,他是把所有原材料放在一起,用筷子搅拌,这样就成不了型,看起来到像在吃我们老家的大麦糊。
&黄油、糖、青稞面,在加点奶茶
&搅拌在一起
儿子版的糌粑,&尝一尝,味道还真不错
&&&&&&&&待客之礼过后,就要就是确定中午的午餐了,首先是蕨麻猪是要吃的。蕨麻猪又称山猪,是小型原始地方猪种,由野猪驯化而来。这种猪因为长年在草原上拱食地底下的生长的蕨麻,也食贝母、冬虫夏草、秦艽等等当地盛产的野生名贵中草药而得名,它形体很小,擅跑跳,数量现在已经很少,只生长在的部分地区,在等地市场上,蕨麻猪肉售价高达每斤80元,是普通猪肉的数倍左右。我们有口福了。在藏家,蕨麻猪只要是用来做腊肉。
&原生态小猪种,跑得快,长期野外活动,味道我不说你也可以想象的啦
女主人从自家田里摘来了青菜和野葱,从邻居家要来了6个鸡蛋,这样,一顿丰盛的午餐菜单就出来了:清煮腊肉、青菜烧粉丝(自己做的土豆粉)、野葱炒鸡蛋,还有一个榨菜鸡蛋汤。可惜家里没有青稞酒,只能去村里的商店买两瓶啤酒,聊胜于无。
  &男人自告奋勇掌勺,我也就乐得坐享其成了,尽管我烧菜水平自认一流,不过柴火炉、大锅我可没有操作过,就在边上学习学习吧,哈哈。
儿子对烧火很感兴趣,也在那像模像样地忙活开了
&炊烟冉冉升起,标志美食正在诞生
&&&&&&&&蕨麻猪拿来了,是一条后腿,女主人抡起斧子砍成几段,加水和简单的调料,就放在电锅里炖了起来,不一会,异香就弥漫了整个屋子,自然而醇和,也带着点腊香,让人的期待之情达到了高点。
菜是一个一个上的,上一个空一个,都没有机会留下他们的倩影。
  &蕨麻猪最后惊艳登场,汤色雪白,肉色殷红。一口下去,肉香立刻在嘴里跳跃,肉质紧实而有弹性,不油腻、不卡牙,好。可惜唯一的遗憾出在烹饪技术上,原来这腊肉居然是淡的,煮得时候盐放得不够,所以香是很香,但鲜味没有被充分调出来,影响了肉实力的发挥。
  &但是,确实是好东西啊,于是询问供波,能不能帮我们买一点带回去。女主人问了邻居女人,出门拿回了两条后腿回来,称了以后,供波说,算22元一斤吧,于是我130元捧了条后腿回家了。当时听到这个价格,还真是出乎我的意料的,不说蕨麻猪这么名贵了,就是现在城里一般的饲料猪都什么价格了,况且这还是腊肉,赚大发了,哈哈哈。
看到这家有客人来,村子里有人过来探望。一个老人家就跟在院子里的儿子攀谈起来,当了解到我们是从来的时候,这位老人家说:“,知道知道,蒋介石住的地方。”他知道的居然这么多,哈哈。他很热情地带着跟蒋介石住一个地方的儿子去他们家做客,此地人心淳朴,所以我也很放心的让他去了。
  &饭也吃了,肉也买了,藏人的生活方式也了解了,语言上的障碍阻碍了我们跟主人的进一步交流,那就撤吧。
  &这时候雨停了,空气湿润而清新,应该是负离子含量很高的那种,举目望去,山型各加清晰了。
&补发两头小牛犊
&雨后更美丽
&白龙江上的悬索桥
&革命圣地,从这个位置看过去,口子很狭窄,过去看,确实很窄,口子上下几乎一样宽。从到的公路从口子里穿过
&&&&&&&&这个宾馆看上去很新,周围环境也搞得不错,标准间180一晚,不还价(或者我还价水品还亟待提高),进房间一看,也很新很干净,条件还是不错的,能够达到市3星级的水平了。
晚上休息的时候,准备好好洗个澡,舒坦一下,结果水放了半天,还没有热的出来,去总台问,才知道酒店规定,每天房间开到10间以上,才会烧锅炉,也就是说,当天这家酒店没有卖出10间房,达不到烧水的条件。呜呼,看来红色圣地的吸引力还有待提高啊。
&雕像,就在公路的一侧
纪念碑,就在路的另一边。需要说的是,整个就在公路上,所以景区是不收费的。
只有20多米宽,还只有一半是路,还有一半就是这水流喘急的河
&下,可以看出悬崖的陡
刻在峭壁上的标语,看内容不像长征时留下的,我估计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
这张看起来靠谱一点,像是长征时留下的。这个标语隐在边上,一般不注意还不容易看到。
这个标语边上的碉堡,我也觉得可疑,像是个水货,要不然怎么会保持得这么完好。不过根据历史资料显示,这个位置确实存在过一座小木桥和桥边的碉堡。
绝壁千仞,当时毛主席的警卫员就是徒手爬上去的,才有后来战役的胜利,这可是几乎90度的垂直,真不是一般的牛啊。
&另一边的石壁
&纪念碑碑文
&最后发一张指示牌,大家对好有一个地理上的印象。看到这个牌子才发现自己前面写错了,到应该是99公里。离他86公里的是
第二天早晨7点起床,洗漱完就出门了,想早上走走的峡谷,走到供波说的七厂去吃早饭,顺便等6.10分开往的班车。峡谷的公路上,一个人不见,只极偶尔有车路过,清净得很。走了一会,天上开始飘雨,看着前后一个人没有,心里有点着急起来。
  &这边的小水电看来已经无处不在了,我们在路边看到一个瀑布,还是很兴奋的,后来仔细观察,发现了人工的痕迹,这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水电站的导流洞出口。
&&&&&&&&这时候,我们已在峡谷里走了1小时,还没有看到什么七厂的影子,而班车算算时间,还没有这么快到,这时候,开过来一辆长安,连忙招手,是跑乡到的私营车,刚刚出来准备揽客。谈好价30元一人,这车又到乡转了一圈(乡在不到景区的路上),坐满了就出发了。
  &开了一会才到七厂,看来供波提供的信息还是有不准确地地方,这地方离景区大约有七八公里的样子,规模上看就是一个小型聚居区,有两三家旅馆。让司机停了下去小店买了点吃的当早饭。
  &车出七厂,开始了明显的上坡路,离铁尺梁已经近了。这是岷山的一个著名隘口,垂直高差比较大,加上道路年久失修,所以过往的车辆不是很多。由于雨停了,所以上路虽不平整,但还不至于难走或者说危险。在爬山的途中,到的班车超越了我们,看到车上还比较空,再看看挤得满满当当的我们,看来还是做班车要好一点,不过我们情况特殊,也就不必要计较什么了。到如果是班车,票价是20元,便宜又舒坦。
  &大约开了1小时,车上到了铁尺梁的最高点,很奇怪,下山的路平直的很,迥异于上山的路,看来铁尺梁是西南陡缓。很快,40分钟后车就到了汽车站。
  &原来打算在逛逛的,后来到车站一看,有一班到的车马上就走了,赶紧买票上车,已经是最后一排了。到车跑了2小时。
  &到了,由于是夜里的车,所以找了个酒店住下。&&
白天市场里的各色小吃和晚上街上的大排档还有点地方特色,就不多说了。
本篇游记共含12867个文字,147张图片。帮助了名游客。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C) 2018 Mafengwo.cn
马蜂窝客服:国内海外 +86-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贵州不走回头路的玩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