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己经上初中了只要以回家为题的初中作文住早上起床就哭是怎么办

访问本页面,您的浏览器需要支持JavaScript让孩子吃点苦:挫折教育的55个细节(转)
第1节:要舍得让孩子吃苦(1)
第一章 经受挫折——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应该教会孩子怎样保护自己,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奢华和贫困放在眼里,教他必要时在冰岛雪地里或者马耳他岛灼热的岩石上也能生存。
  ──法国思想家卢梭
  细节1 要舍得让孩子吃苦
  一位记者曾采访一个叫明明的中学生,问他:“你平常洗袜子吗?”
  明明回答:“不洗。”
  “那平时都是谁给你洗的?”
  “妈妈给我洗。”
  “如果妈妈不在家呢?”
  “那只有请爸爸来洗了。”
  记者接着问道:“如果爸妈都很忙,没有时间给你洗呢?”
  “那就放着,等他们有时间再洗。”
  “以后你长大了,谁给你洗?”
  明明很坦然地回答:“长大了请保姆呀!”
  如今,在中国有一种现象:许多生活在城市中的中小学生不能吃苦、害怕吃苦。而“吃苦耐劳”曾经被誉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以说,这种美德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后天培养、自我锻炼的结果。
  现在,中国不少的父母把孩子看作是未来的希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宁肯自己吃千般苦,也不让孩子受一丁点儿累。于是,孩子从小便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缺少自立性和吃苦精神。
  当然,孩子毕竟是孩子,在缺乏锻炼的情况下,说出“可能我不太适合吃苦”这样的话来,也情有可原。但是,有些父母想当然地认为,孩子长大后自然就会具备自立能力和自强精神,现在学习成绩好比什么都强。这种想法是极不足取的。请父母们想像一下:上了小学甚至初中的孩子不会洗自己的袜子,尚未成年就已想好将来由保姆服侍自己,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怎么可能独立地面对困难、承担责任呢?
  当然,孩子不愿吃苦,拒绝吃苦,并非是孩子的过错,而是父母没有重视从小培养孩子自立能力和吃苦精神的结果。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说:“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那么首先要学会吃苦。能吃苦的人,一切的不幸都可以忍受,天下没有跳不出的困境。”为了让孩子以后能够幸福,父母是不能心疼孩子吃苦的。
  张欣于1994年以江苏省理科第3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美国杜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之后进入麦肯锡咨询公司中国分公司工作。2001年,他又考取了哈佛大学商学院的MBA。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非常注重对他意志的培养,经常会让他吃点苦。
  1971年的冬天,小张欣出生了。
  他的出生让寒冷的冬天多了一丝暖意。妈妈把他抱在怀里,心里充满了怜爱。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围在小张欣的身边。
  突然,小张欣哭了起来。“是不是饿了,快喂奶!”看到小张欣不停地嘬着嘴,奶奶着急地说道。妈妈也很紧张,赶紧解开衣扣给孩子喂奶。但是,因为是第一次喂奶,小张欣总含不住奶头,妈妈急得满头大汗。小张欣也是哭得满脸通红,不停地寻找妈妈的奶头。
  这时,爸爸却把小张欣的小脸扭到了一边。
  “你干什么?”奶奶诧异地问。
  其他人也问:“这是做什么?”
  爸爸微笑着说:“这么小就知道什么事情都可以轻轻松松等着别人送上门,这怎么行呢?我要让他知道,得到一切都要付出自己的努力。”
  其他人也都觉得有道理。于是,小张欣就这样接受了爸爸的第一堂挫折教育课。
  在日本,一些家庭利用“挫折教育”手段,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吃苦能力。每到冬天,他们就让幼儿赤身裸体地在风雪中摸爬滚打。天寒地冻,北风怒吼,不少幼儿嘴唇冻得发紫,浑身发抖,父母们则站在一旁,置之不理。日本还提倡“穷留学之风”,让富裕的大城市学生,到偏远的山区、村寨接受艰苦的生活训练,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瑞士虽然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但瑞士的父母们绝对不让自己的孩子养尊处优,他们很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十五六岁的女孩,初中毕业后,就要到别人家做一年女佣,上午劳动,下午上学;男孩到一定的年龄也要参加劳动,锻炼他们的劳动能力和独立生存能力,以免长大后成为不能独立生活的无能之辈。
第2节:要舍得让孩子吃苦(2)
而中国的父母有时候容易走极端。知道吃苦对孩子好,就拼命让孩子参加“吃苦夏令营”之类的活动,实际上,这种短期的吃苦教育效果并不好。
  知心姐姐卢勤说过:“吃苦”是一种心理承受力。人在艰苦的环境中,战胜的不是环境,而是自己。“逼”着孩子去“吃苦”,孩子自己不乐意,忍耐力就会降到最低点;加上他们心里明白,父母逼他们去“吃苦”,是父母对自己平时怕苦的一种惩罚,于是更加强化了“负意识”。还没出征就失败了,又怎么可能去获得胜利呢?
  其实,让孩子吃苦应该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对孩子不要太溺爱,让他吃点苦,受点折腾;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给孩子安排一定的自理任务,孩子能做的,父母绝不要包办代替。
  曾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后考入北京大学的黄思路,从小就受到了妈妈的挫折教育。
  黄思路的妈妈常常给黄思路讲安徒生童话中《豌豆公主》的故事。
  一个公主迷路了,走进一个邻国的城堡。邻国的皇宫里没人相信她是公主。为了验证她到底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公主,在为她铺床时,皇太后在7层厚厚的床垫子下面放了一粒豌豆。第二天早上起来,公主抱怨说:“是什么东西硌得我整整一夜都没睡好,浑身都痛死了。”于是,所有的人都肯定,面前的这个女孩,是一个真正的公主。
  讲完故事,妈妈问黄思路:“你想做这样的公主吗?你看她一辈子都只能生活在皇宫里,再好的生活都不能让她满足,整天吃不香、睡不着,多痛苦呀!”
  黄思路的妈妈说过这样一件事:
  “家里安空调时,没安在女儿的卧室,她委屈得哭了,说是夏天练琴太热,需要空调,她班上学钢琴的同学自己的房间都有空调。我觉得她说的有一定道理,就把钢琴搬到有空调的房间,解决了练琴的问题。但她的卧室依然是全家最闷热的房间。她的思想还没通,那天晚上,我就在她床头放了一本《安徒生童话》,把书签夹在《豌豆公主》那一页。第二天,她不再提起这件事了。4年后,我们再次搬家时,家里已经有了3台空调。‘4个房间3个空调,全给你们用吧,我有个电风扇就行了。’女儿说,‘钢琴也搬到我自己的屋里吧,我不要当豌豆公主。’现在,女儿在大学里,觉睡得很香,休息得很好。而去年我听说南京有个大学新生,到学校报到后,就是因为没有空调,几天后忍无可忍,气得跳楼自杀了。”
  只要中国父母认识到应该怎样爱孩子,那么,就会想到许多办法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为了孩子的未来,要让孩子学会吃苦!
  让孩子吃点苦,不是一本正经地对孩子说:“今天,我就要让你尝尝吃苦的味道。”这种吃苦教育是没有意义的。正确的做法是要在孩子玩得最高兴的时候,或者在日常生活中,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当然,吃苦教育不可过分,应该是孩子努努力就可以承受的。对于父母来说,一方面不能表现出心疼和不高兴,另一方面也不能后悔自己的行为。
第3节: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
细节2 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
  小亮是个十分讨人喜欢的孩子,对人有礼貌,学习成绩也很好,而且他的绘画作品多次作为对外交流的儿童画出国展览,因此,小亮经常受到老师、父母和邻居的夸奖。
  但是,小亮的父母意识到,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容易形成自傲心理。为了让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小亮的父母经常设置一些障碍,增加孩子受挫的机会。
  一天,妈妈特意带小亮去同事家里玩。因为妈妈知道,这位同事的儿子斌斌比小亮更优秀,她希望小亮知道人外有人,不要太骄傲。
  两上孩子见面后,玩得很投缘。但不一会儿,小亮就有些不高兴了。原来,小亮和斌斌玩智力游戏的时候,总是输。尽管斌斌热情邀请小亮再玩,但是,小亮却坚决要求妈妈带他回家了。
  在回家的路上,妈妈对小亮说:“亮亮,妈妈知道你不高兴,是不是因为玩游戏总是输?”
  亮亮瞥了妈妈一眼,没吭声。
  “你知道吗?斌斌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比你小一岁,但是,已经跳级了。”妈妈说。
  小亮觉得有点好奇:“是吗?挺厉害的。”
  “是呀,斌斌是个优秀的孩子,但他从来不炫耀这些,总是努力地学习。”妈妈微笑着对小亮说,“你也是个优秀的孩子,但学无止境,不要骄傲哦!”
  小亮领会地点了点头。
  为了使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能有良好的个性,小亮的妈妈可谓是用心良苦。这种巧设障碍的方法对孩子是非常有好处的。
  每个人都会经常遇到困难与挫折,成长中的孩子,也难免会遇到坎坷和阻碍。如果孩子走惯了平坦路,听惯了顺耳话,做惯了顺心事,那么,一旦他们遇到困难,就会不习惯,甚至会束手无策,这样往往容易导致失败。所以,父母不妨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难和障碍,以此来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
  比如,在外出游玩时,父母与幼小的孩子一起去爬山,山路高低不平,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非常难走。但是,父母不要帮助孩子,要让孩子自己跌跌撞撞地往前走。看到孩子踩到小石子或踩到小坑里摔倒在地,也不要马上把他扶起来,而是要鼓励他说:“摔倒了,勇敢的孩子要自己站起来哦!”
  在设置障碍时,父母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障碍性活动。因为设置障碍会产生正反两方面的效应,如果运用得不好,反而会刺伤孩子,抑制孩子的积极行为。父母在为孩子设置障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设置障碍的对象是经常受到表扬的孩子
  设置障碍的对象主要是那些经常受到表扬的孩子,这些孩子在生活中总是一帆风顺,所以要给他们增加一些挫折。而对那些受挫较多、性格内向而又脆弱的孩子,不适宜采用这种方法。
  ? 设置障碍要适度
  由于孩子受挫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因此在设置障碍时,对于年龄越小的孩子,设置障碍应该越少,障碍发生的频率应该越抵。对于受挫较多的孩子,设置障碍应少,甚至可以不设障碍。
  ? 设置障碍要循序渐进
  障碍的设置应该具有渐进性。障碍应该由小到大,由少逐渐增多,切不可一开始就给孩子一个下马威,这会一下子把孩子的自信心摧垮。
  ? 设置障碍要与鼓励、表扬相结合
  设置的障碍应与鼓励、表扬相结合。当孩子排除了障碍、战胜了挫折时,父母要给予及时的帮助与鼓励,强化孩子积极的行为,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 不要太在意孩子的情绪反应
  孩子在遇到困难与障碍时,感到委屈是难免的,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反应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父母应该有这种心理准备。在孩子受挫后,对一般的情绪反应,父母可以不加理会,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然后振作起来;如果孩子情绪反应过度,父母要给予温情的鼓励以及必要的心理上的支持,让孩子及时摆脱失望、伤心等不良情绪反应,及时地树立信心。
  父母不要轻易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有时候,父母不妨延迟、拒绝,让孩子尝尝挫折感。比如,孩子要吃饭时,故意晚点开饭;孩子想要玩具时,不妨可以拒绝他。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多经历一些困难与挫折,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
第4节:让孩子经历生活的磨难
细节3 让孩子经历生活的磨难 
  上海闵行区诸翟小学的于超是一位不幸的孩子,但正是这位不幸的孩子,却表现出了极强的自强精神。
  于超的爸爸因为车祸而下肢瘫痪,只有靠单位的工伤抚恤金过日子。妈妈为了能够增加收入,就去做扛液化气钢瓶的工作。每天,于超的妈妈要扛着30多公斤的液化气钢瓶走十几趟。
  于超在6岁的时候就得了哮喘病,在服药治疗的过程中,他的肠胃受到刺激,几乎所有的肠胃病他都得上了。最严重的是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这病既不能多吃药,也不能通过做手术来治愈。疼起来的时候,小于超会疼得打滚;如果碰到在上课,小于超就会用铅笔盒顶住肚子,只要疼痛不超过10分钟,小于超就能够坚持住。
  生活的磨难没有击垮于超,他反而非常坚强,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还常常获得年级第一名。
  俗话说:“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雄才们大多经过逆境的种种磨难,面对逆境,不怨天尤人,不自怜自叹;他们咬紧牙关,奋力抗争,以不屈不挠的精神,战胜逆境,成为强者。
  日,在巴尔扎克的葬礼上,雨果所致的悼词中有这样一句话:“在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伟大的一个;在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优秀的一个……可叹啊!这个坚强的、永远不停止奋斗的哲学家、思想家、诗人、天才作家,在我们中间,却过着风风雨雨的生活,遭逢了任何时代一切伟人都遭逢过的恶斗和不幸。如今,他走了。他走出了纷扰和痛苦。”
  巴尔扎克的一生,命运坎坷。他幼年就缺乏母爱,母亲对他冷漠无情,他成为家里多余的人。巴尔扎克后来回忆这段生活时,曾愤愤地说:“我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母爱’。我经历了人的命运中所遭受的最可怕的童年。”
  长大后,巴尔扎克立志要从事清苦的文学创作,当一个“文坛国王”。从1819年夏天开始,他就整天在一间阁楼里伏案写作。阁楼咫尺见方,简陋寒酸,夏天热气腾腾,冬天寒风嗖嗖。巴尔扎克没日没夜地不停地写着。在与书商打交道的过程中,巴尔扎克不断受骗,以致负债累累。为了躲债,他曾6次迁居。他对朋友说:“我经常为一点面包、蜡烛和纸张发愁。债主迫害我像迫害兔子一样,我常常像兔子一样四处奔跑。”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说:“轮曲糅而就,木直在中绳。坚金砺所利,玉琢器乃成。”这里,欧阳修借比喻说明,只有经过生活的磨砺,才能立业成才。
  为了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应该让孩子们经常经历生活的磨练,养成坚韧的品格。能忍受艰难困苦,能忍受屈辱、挫折,才能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
  吴玉章在1964年曾让自己的子女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他指出:“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我以为最主要的是爱与严相结合。在生活上既要给子女适当的爱,又要严格要求他们,特别要舍得让他们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在风雨中成长,这才是真正的爱。”
  一个叫皮特的美国中学生在假期参加学工劳动。他说:“新雇员开始必须涂抹和粉刷厂房的外墙,以练习技巧。一天,我在炎热的太阳下连续工作了好几个小时,双手酸软,疲乏得很。回到家中,我忽然意识到:一个人最好的朋友是他的双手。看看厂里每天辛勤工作的人们,我逐渐学会了如何去尊重一个正直而诚实的劳动者。
  “记得那天我刚刷完第一面墙时,几乎所有在近处干活的工人都跑过来为我鼓掌。这天的记忆一直珍藏在我的脑海中,我由此领悟到由诚实劳动所结的果实是最甜蜜的。
  “在这个劳动的夏天,我获得了许多新的技巧和新的价值观。这期间发生的一件事我还要特别提一下:我记得自己曾抗议他们把一张有关选举的大传单贴在我们的车上,厂长听到后立即让人把传单揭走。尊重劳动者,哪怕是一个打零工的小伙计,正是一个好的、公平管理的基本特征。”
  这名叫皮特的中学生参加学工劳动所获得的,岂止是上面所提到的这些。在美国的家庭中,父母很重视对孩子独立生存能力的培养,美国的一些州立中学甚至还规定:学生不带一分钱、独立谋生一周才允许毕业。
  中国父母可能不会赞成这样的苛刻条件,而美国父母则全力支持这项活动,因为这对锻炼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十分有益,并且美国发达的市场经济和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坚毅的精神。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的意思是,只有在艰苦环境中磨练出来的人,才能担当“大任”。这在今天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当家里发生一些变故时,父母不要向孩子隐瞒,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磨难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是一种财富,如果父母向孩子隐瞒实际情况,孩子就会失去战胜磨难的机会。失去这种生活实践的机会,对孩子来说损失是非常大的。
第5节:不要替孩子包办
细节4 不要替孩子包办
  玲玲今年已经12岁了,妈妈却还把她看成是个什么都要父母管的小孩子。不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不顾玲玲喜欢不喜欢,妈妈总是把一切都安排得好好的。玲玲有时也不同意妈妈的做法,妈妈却说:“小孩子懂什么,妈妈都是为了你好。”
  妈妈给玲玲买了很多衣服,并且多数是玲玲不喜欢的红颜色。玲玲向妈妈提出建议,妈妈却说:“你不懂,买什么衣服你就穿什么衣服吧。”
玲玲感到好委屈。
  玲玲说:“我知道妈妈很爱我,可是我很快就要小学毕业了,妈妈还不让我处理自己的事。我自己的事自己就是无权做主,在这个家里,怎么老没有人尊重我的意见!”
  也许在父母们看来,今天的小学生已经足够幸福了。他们吃穿不愁,父母亲对他们关怀备至,惟恐委屈了他们,可以说从物质到精神应有尽有,他们没有什么理由不满足。可出乎父母的意料,孩子就是不满足。
  孩子不满足的真正原因,父母们未必知道。物质上的满足并不会给孩子带来多少幸福感,孩子只有在成长过程中自己做主干自己的事,并能够独立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时,得到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幸福。
  一位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的大学教授说:“我如今越来越担忧中国的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孩子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伞下,不经日晒,没有雨淋,就像生活在温室里的花朵。”
  的确,孩子们从小到大,处处依赖父母。从幼儿园到上学,孩子对依赖父母的照顾习以为常。甚至孩子升学、就业,也是父母走后门、拉关系,奔走操劳,替孩子选学校、选专业、找工作,不辞辛苦,替孩子一包到底。等孩子长大成人,父母又要为他们操办婚事,替他们抚养孙辈。有了父母尽心尽力的“包办”,难怪孩子会成为经不起风吹雨打的温室花朵。
  有人曾对某小学的学生做过调查:遇到困难怎么办?97%的小学生回答:找父母和老师。
  留学海外的中国学生,其弱点暴露得更为明显。国内外的评论认为:中国学生考试成绩很优秀,可动手操作、实验能力则明显不足。“高分低能”是对这一现象的概括。
  由此可知,中国孩子的致命弱点在于没有自主性、依赖性强。这种现象归根结底就在于父母的包办代替,让孩子缺乏自信,能力低下,使孩子丧失了自我实践的机会。
  孩子穿衣、穿鞋时,笨手笨脚,磨磨蹭蹭,父母过来很快就帮他穿好了;孩子小时候学着自己吃饭,可能弄得满桌子都是掉的饭菜,还是没有吃到嘴里多少,父母看着便不耐烦,于是亲自喂孩子吃饭。父母的做法看起来利索、痛快,但却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同时也养成了孩子凡事依赖父母的习惯。
  在西方国家,父母常常让孩子自己照顾自己。孩子两岁半以后,上厕所都由孩子自己处理。尽管大人事后要检查,但十分注意让孩子自己去做该做的一切。由于他们从小就重视独立精神和独立能力的培养,因此,西方的儿童大多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
  有一次,一个4岁的美国儿童在弯腰吃力地系鞋带时,一个路过这里的成年人提出要帮助他,却遭到了拒绝。
  孩子问成年人:“你知道我多大了吗?”
  “不知道,可我想你应该很小。”
  “我已经不小了,我都4岁了。”
  显而易见,孩子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系鞋带这样的小事应该由自己来做。
  孩子的这种独立意识在美国是很普遍的。
  当孩子还不能完全生活自理时,父母给予孩子生活上的照料,无可厚非,因为做父母的有这种责任和义务。
  但是,父母还应当明白,照料孩子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使孩子生活得舒适、幸福,更重要的是在照料过程中要让孩子逐步学会生活自理,进而掌握独立生活的能力。如果做父母的只想让孩子生活舒适,把孩子的事情全都包办代替,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动脚、动脑,那么父母就等于把孩子的手、脚、脑都束缚起来,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孩子什么事都不能做,也不会做。将来孩子长大离开家庭、父母,进入社会独立生活、工作,就没有生活自理的能力,这不但会给孩子今后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工作,甚至有可能因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而葬送他们的美好前程。
  当你在照顾年幼的孩子时,一定要注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多说:“宝宝长大了,会自己穿衣服了!”“让我看看,宝宝会不会吃饭,而且不把饭掉在桌子上?”每个孩子都对自己动手做事跃跃欲试,父母只要积极引导,孩子就会做得相当棒!
第6节:给孩子犯错误的权利
细节5 给孩子犯错误的权利
  小陶是个淘气的男孩,非常喜欢踢足球。
  有一次,他踢足球时一不小心打破了邻居家的玻璃,他主动告诉了爸爸,没想到竟挨了爸爸一巴掌加一顿臭骂。
  没过几天,小陶又失手打破了爸爸心爱的杯子,他想起上回挨打的教训,在爸爸回来后,就向爸爸撒了谎:“隔壁王奶奶家的小花猫碰翻了你的茶杯。”
  爸爸信以为真,事情就被小陶搪塞过去了。
  就这样小陶学会了犯错误后用谎话来骗爸爸,原本诚实的孩子因为爸爸的教育不得法而变成了不诚实的孩子。
  有些父母总是对孩子的错误非常在意。事实上,孩子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一个孩子如果不犯错误,他就永远不可能长大。
  当孩子犯错误或过失时,作为父母,千万不要着急、气恼,更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斥责孩子,甚至体罚孩子。
  当孩子有过错时,其内心肯定会出现自责和冲突。针对这种情况,父母要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以引起孩子情感上的重视。正面教育是孩子比较容易接受的一种方式,当然,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入情入理,注意感情的沟通,千万不能讲大道理、空洞说教,引起孩子的反感。
  高明的教育方法应该是“感化→说服→感化”,就是说,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重视情感的沟通。比如,父母可以先夸奖孩子说:“你做得不错!”“你已经很努力了!”
这就是前段的感化,因为这些语言对孩子来说比较容易接受。然后父母再指出孩子失败的原因,让孩子不断进步,这是教育的目的。最后父母不要忘了鼓励孩子:“如果你再努力一些,就能做得更好!”这样的正面教育就能使孩子自动地检讨失败的原因,减少下次犯错误的几率。
  乔治?华盛顿,美利坚合众国的开国元勋,自幼聪慧异常,好奇心强,不论对什么事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他的父亲是个大种植园主,非常喜欢花草树木。他从别的地方买来了几棵稀有的樱桃树,每天细心浇水、松土,使樱桃树长得既快又好。
  一天,华盛顿走进花园,望着枝繁叶茂的樱桃树,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樱桃树长得好,可能是里面藏有什么“宝贝”—打开看看!于是,他拿了一把斧头,一下一下地把樱桃树砍断了。他急切地想找到答案,但什么也没有找到。看着被砍断的樱桃树,他害怕了。
  父亲一回到家里,就像往常一样去看他心爱的樱桃树。当看到倒在地上的樱桃树时,父亲恼怒地大吼道:“这是谁干的?我真想狠狠地揍他!”
  华盛顿虽然很害怕,但还是对盛怒的父亲说:“爸爸,樱桃树是我砍的。”
  望着诚实的儿子,父亲的怒气顿时消失了,而且父亲还大声向全家人说:“我们都应该向华盛顿学习,学习他这种诚实和勇于认错的精神!”
  我们试想一想,如果华盛顿的父亲因为他犯了错误,就大发雷霆,把华盛顿痛打一顿,那么华盛顿以后做错了事,还敢承认吗?可见,父母不应该因为孩子做了错事就去批评他,应该给予孩子犯错误的权利。
  几乎每位教育专家都认为,父母应该允许孩子犯错误。那么对于父母来说,如何对待孩子的过失和错误呢?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心理学家莱顿说:“讲述你自己曾经犯过的过失,承认过失,向孩子们解释为什么会犯这个过失,告诉他们,你将会用怎样的办法去避免重犯。”
  心理学家塞奇斯对父母们说:“从犯过失的痛苦中走出来,不要老盯着孩子的过失不放,应该去赞扬孩子们尝试活动的努力和勇气。”
  父母应给予孩子犯错误以及改正错误的机会,冷静地听听孩子的想法,帮助孩子找出错误的根源。尤其是孩子主动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后,作为父母应给予鼓励,然后指出错误的危害性,让孩子在鼓励声中知错改错。
  如果孩子在尝试新事物的过程中犯了错或遇到了失败,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找出原因,鼓励孩子再次尝试,让孩子的自信心在不断尝试中得到保护和增强。比如,有的孩子想帮妈妈干点家务活,主动要求洗碗,可因为不小心而打破了碗。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千万不要指责孩子,而应该告诉孩子怎样既能把碗洗干净又不会摔破,接着鼓励孩子“这次洗得很干净”或者“不要泄气,再努力一下就会成功”。
  父母在鼓励孩子时切记一定要发自内心,千万不要对孩子怀有不认可的态度。有位妈妈说:“我试着去鼓励孩子,可孩子却说我在欺骗他,根本不是在鼓励他。”这是因为这位妈妈平时经常批评、否定孩子,在鼓励孩子时仍然用否定的眼光看孩子,孩子自然觉得妈妈的鼓励不是发自内心的,这样的鼓励当然不能奏效。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用全面与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有了这种教育观念,就不会因孩子一时的失误或一时的表现不佳而大发雷霆了。
  孩子犯错误后,父母不要埋怨他们,也不要奚落他们,要想想自己犯错误时的情形,轻松地对孩子说:“这个错误我也犯过,让我告诉你应该怎么办。”然后帮助孩子从失败和错误中走出来,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战胜困难的自信。
第7节: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细节6 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小男孩洋洋刚上二年级,课余时间特别喜欢打乒乓球,而对踢足球不感兴趣。但他却有个足球迷的父亲。
  父亲看到洋洋经常去练习打乒乓球,就教训他:“小球没有出息,去练大球!”
  洋洋不愿意踢足球,父亲就强迫儿子和他一起去足球场练球,弄得洋洋总是不开心。
  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事情常常发生。女儿想学长笛,母亲却非要她放弃长笛改学钢琴;儿子喜欢文科,父母却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为借口,为他选择理科……一个人不能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痛苦的,对此,成年人应该感受最深。父母同样应该明白:孩子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喜好,强迫他们去做不愿做的事情,孩子总会不开心。要是让孩子按父母的意图去行事,就可能引起孩子的敌对情绪和反抗。
  当然,父母会说这样“难为”孩子,其实是“望子成龙心切”,是善意的。但是,父母的“善意”有可能带来“恶果”,这等于抑制了孩子的长处,而放大了孩子的短处,有时可能会弄得孩子对自己的长处与短处都没有了兴趣,结果得不偿失。
  也许有的父母这样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那就应该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让孩子去实现。可孩子们并不接受,他们觉得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主。于是,两代人之间发生了冲突。
  其实,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做父母的不仅给了孩子生命,也给了他们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权利。郑板桥的教子诗“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曾经家喻户晓,每个父母都会为郑板桥严格要求孩子的心情所感动。但现在我们做父母了,却很难做到这一点,而且也忽略了孩子这样一个特点:孩子有能力天天学习,天天长进,天天完善。如果父母希望孩子相信自己天天长进,那么父母就必须鼓励他们,允许他们变化,允许他们自己作出决定。父母总是不让孩子照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事情不能自己做主,就会人为地推迟孩子学会料理自己生活的时间,使孩子产生对父母的依赖感,缺乏自我决策的意识。
  如果孩子对父母依赖性强,父母就应该在平常的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
  赵雨刚上小学二年级时,学校要举行全校性的纠正错别字竞赛,赵雨告诉妈妈:“老师想让我参加纠正错别字竞赛。”
  “这是件很好的事,你去报名了吗?”
  “还没有。”
  “为什么?是不是没有想好?”妈妈问。
  “竞赛时台下会有很多人看,我有点害怕。”赵雨很激动,毕竟这是她第一次参加这种集体性的竞赛活动。
  “要是参加竞赛的话,也可以锻炼锻炼自己,不过这件事你还是自己决定,我只是告诉你我的想法。”妈妈鼓励道。
  后来,赵雨自己决定参加这次全校范围内的纠正错别字竞赛。
  当孩子面临一些难以选择的问题时,父母可以对孩子说:“这是你自己的事,你应该自己来拿主意。”从父母的角度来说,应该把选择的权利尽量放给孩子,在作出关于孩子的一些决定时,也应该征求孩子的意见。
  在欧美西方国家,学校的办学宗旨并不是“应试教育”,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创精神。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上课内容,学生完全凭自己的意愿来学习。这也是学校尊重孩子的一种体现。尽管孩子年龄小,但也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孩子们的事应该由他们自己作出决定。用这种方法教育、培养孩子是十分可取的。我们中国的大多数父母所缺少的也许就是这种教育精神。
  作为父母,不应该对孩子事先作出假设或者限制,因为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父母能做的就是学会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这样,孩子做事情才是发自内心的,而且在做事过程中,才会形成自己了解自己、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能力。
  一个幼小的生命来到这个精彩的大千世界,由于他们的弱小,他们也许会感到茫然,感到束手无策。但是,他们有勇气去学习,并进行各种尝试,使自己能够适应并融入这个世界之中。做父母的不要去控制、指挥他们,应该让孩子有机会去适应这一切。
第8节: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细节7 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孔森读初三了,学业相当紧张,课余时间几乎全部用在功课上。但因为喜欢唱歌,因此总想看看电视里的歌舞晚会,而MTV更让他沉醉。
  孔森也有烦恼。父母在家时他从来就不能坐在电视机前,免得挨妈妈的骂或招来爸爸的拳头。
  实际上孔森很有歌唱天赋,音乐老师也选他参加校合唱团。但是,只要他在家里一哼歌曲,妈妈就会大嚷:“你乱叫什么?像乌鸦一样,难听死了!赶快做作业、看书去!”每次听到妈妈这样大嚷,孔森便会觉得如冷水浇顶,全身透凉。
  有一回,孔森在家里做作业时又情不自禁地哼起歌来。
  妈妈听见了,冲进卧室,“啪”的一声狠狠地给了他一耳光,并且不由分说地把孔森存了好些年的两本最喜欢的歌本夺过去撕成碎片。
  妈妈的做法彻底伤了孔森的心,从此他在家里沉默寡言,很少再唱歌了。
  也许孔森的妈妈这样做,是想当然地认为孩子唱歌会影响学习,认为孩子都上初三了,面临中考也不知努力,不思进取。其实,孩子唱歌只是偶尔为之,并没有因为唱歌而耽误学习,父母没有理由让沉重的书本学习占据孩子的整个生活。孩子的生活里不应只有课本。孔森的父母把音乐与知识学习完全割裂的做法是很不可取的。且不说音乐可以愉悦情感,放松情绪,启迪人的智慧,不少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都曾酷爱音乐,像爱因斯坦、马克思、歌德等,就非常看重音乐的作用。因此,父母不要简单地割断孩子和音乐的联系,不要扼杀孩子的音乐爱好。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帮助孩子建立对健康、自然、向上的音乐的爱好,提高孩子的音乐欣赏水平。这样,不仅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业,还会对孩子的学业起到积极的作用。父母不要控制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迫孩子做他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其实,孩子生来就是自主自动的。无需父母监督,他们就会奋力学习行走,一旦学会了走,他们就要试着奔跑;孩子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会主动询问不明白的事情;他们会独立自主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讨厌别人的干涉。孩子在独立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会体验到各种情感,这种体验反过来影响着他们做事情的欲望和兴趣。由于他们的努力,事情做成功了,他们的心情和别人帮助或者强迫下做成功是不相同的。这种成功的喜悦对孩子来说是巨大的,会激起孩子争取更大成功的欲望。即使有可能会遭遇失败,但这种失败的情感体验也会让孩子产生继续努力以获取成功的毅力,完全不同于父母强迫或禁止所造成的失败体验,后者只能招来孩子的怨恨,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没有益处。
  蔡志忠小时候和别人在院子里玩,父亲看孩子们玩得高兴,就走到孩子们面前亲切地问:“你们长大了想干什么呢?”
  一个孩子说:“我长大了要做大总统!”另一个说:“我想当警察,警察最神气了,可以管好多人。”可蔡志忠不紧不慢地对父亲说:“我想画招牌。”
  蔡志忠的父亲听了蔡志忠的话,并没有因为儿子胸无大志而不高兴,他只是淡然一笑,让孩子继续玩他们的游戏。
  后来,身为人父的蔡志忠,对自己儿子的教育也同样受到了父亲的影响: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还给儿子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从前有一棵小番茄,有人告诉它,只要你努力,就可以长大,结的果实像西瓜一样大,像苹果一样有营养,像水蜜桃一样好吃。
  小番茄听了这话,就很卖力地汲取营养,然后做强身健体的运动。然而小番茄结出的果实仍然是小小的番茄,而且糟糕的是:小番茄不再以为自己是番茄,它甚至连成为一棵普通的“番茄”也不想了。
  其实,孩子只要成为孩子自己,别的并不重要。孩子只要能够健康地成长,能够快乐地做自己,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就是孩子最大的心愿。父母如果给孩子过高的要求,强迫孩子做他做不到的事情或者他不愿意做的事情,不仅会让孩子迷失自我,还会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实在不可取。父母也不要拿“好孩子”的标准作标尺,在自以为是的心态下作出“不符合孩子意愿”的行为,那对孩子将是最残酷的。
  父母们一定要认识到,过多地“控制”孩子,会使孩子习惯于服从而丧失自我意识,缺乏独立精神。如果孩子像影子一样经常附属于父母,那将是非常可怕的。
  如果孩子不知道做些什么事情时,父母不要总是说:“快,赶紧去学习!”而是要说:“想想看,你最希望做些什么?”“如果你愿意,你就去做吧,只要记得把功课完成就好!”这样的孩子往往比较自信,懂得自我安排时间。
第9节:让孩子有独立的空间(1)
细节8 让孩子有独立的空间
  小奇刚上小学一年级,妈妈就给他准备好了他自己的房间,说是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可是,小奇从学校刚回到家中,妈妈就开始管束小奇,不能看动画片,不能玩玩具,要先把作业做好,然后再做妈妈给他买的课外练习。
  小奇虽然不满意,可还是坐在自己的小桌前,磨磨蹭蹭地开始写作业。妈妈不放心,过10分钟就进来检查小奇做作业的进度。小奇虽然很反感妈妈的做法,但也只是敢怒不敢言。
  在孩子很小时,有的父母就会为孩子准备孩子自己的房间,而且在孩子的房间里,有着最豪华的设备,让孩子在这里安心地玩乐,安心地做作业。可是父母是否会想到,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形式上独立的房间,更要有属于自己的、自由的遐想空间。
  和成年人一样,孩子们需要有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有自己能自由玩耍的空间。如果时间上全由父母安排,空间也由父母支配,孩子的事情全由大人包办,孩子只是去执行,那么孩子的自主性就永远不会培养出来。
  有一位明智的家长,在孩子很小时,就每天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孩子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孩子有时玩,有时读自己喜爱的书,有时画画。当然,有时可能是忙来忙去,什么也没干成。但孩子逐渐懂得了时间的宝贵,学会了自己安排时间和计划。
  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也有自己的观念和判断。也许他们的生活经验还不足,在生活中会犯一些错误,但孩子犯错误是可以理解,也是必要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吸取教训,积累经验。如果不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孩子没有足够的实践,那么将来需要做自主选择时,就很可能会束手无策。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的“精神胚胎”学说认为:胎儿在母体中形成的那一瞬间,就有一种内在的东西,这种东西将在儿童一出生就知道儿童如何发展,知道儿童去抓什么,去摸什么……这种东西就是“精神胚胎”。这种学说听起来或许有些先验论的神秘色彩,但它却科学地指出了儿童成长的特征。做父母的常常以自己的思维模式、想当然的育子模式,去规范孩子的行为,以为这样做就是对孩子负责,其实这种爱,往往会误导孩子走向一条相反的路。
第10节:让孩子有独立的空间(2)
现在的父母,给孩子倾注了太多的爱,这种爱有时会在孩子四周形成一道厚厚的屏障,压制了孩子的自由活动。父母为孩子费尽心血,对孩子寄予太多的希望,无非就是让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上立足,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可什么样的孩子能适应将来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在父母怀抱里长大的孩子,还是在父母包办下毫无主见、毫无个性的孩子?都不是。每个父母都明白这个道理,可实际做起来时又总是管束孩子太紧,舍不得放手,哪怕是很短的时间。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物质条件和教育条件越来越好,而我们孩子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却越来越差呢?原因很简单,父母给孩子的独立空间越来越少,孩子自然也就失去了锻炼的能力和机会。
  美国心理学家戴尔说得好:“孩子需要一定的空间去成长,去实验自己的能力,去学会如何应付危险的能力。不要为孩子做他自己能做的任何事情。如果父母过多地做了,那就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也剥夺了他们的自立与自信。”
  在一对夫妻只有一个孩子的今天,父母都应该懂得: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而存在的,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独立与探索意识,不要把孩子禁锢在自己的臂膀里。
  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个独立的、可以自由活动的小房间或者小角落,这个属于孩子的空间,也应该让孩子自己来建设,包括选择书桌、书柜、玩具、图书、装饰品及各种学习用品等。允许孩子在自己的空间里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比如养几条小金鱼、养几盆花等。只要孩子能够独立地支配自己的小天地,他就会觉得自己是自己的小主人。
  为了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将来,父母不要一看到孩子摔倒就心痛,父母有时也要硬下心来,“别管”孩子,这样才能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信心,以及锻炼他们迎接人生各种挑战的心理素质和实际能力。不去“管”他们,是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做自己能做也应该做的事情:能穿衣服时就让他自己穿,能吃饭时就让他自己吃,能洗衣服时就让他自己洗,能自己背东西时绝不替他背。父母这种“别管”的做法,能让孩子变得独立、自主、自强。孩子能完成他可以做到的事情,孩子就会在一次次的成功中增强自信心。
  当然,父母的“不管”做法,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建立在了解孩子能力的基础上的。如果孩子确实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父母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告诉孩子,也可以和他们一起来商讨解决办法,不过这一切也要建立在尊重孩子情感的基础上。
  进孩子的房间时,父母要养成敲门的习惯,应该这样问:“孩子,妈妈(爸爸)可以进来吗?”同时,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个人隐私,看到孩子的日记本时,应该主动问:“妈妈(爸爸)可以看看吗?”如果孩子不愿意,父母也要坦然面对,说:“没关系,妈妈(爸爸)只是关心你,如果你不愿意,妈妈(爸爸)就不看,妈妈(爸爸)只希望你能够把心里话告诉妈妈(爸爸)。”
第11节:鼓励孩子的探索活动
  细节9 鼓励孩子的探索活动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来到一个路口,似乎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他前进。当他正要迈步,他的母亲拦住他:“孩子,那条路走不得!”
  孩子说:“我不信。”
  母亲说:“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怎么不相信?要知路好不好走,要问过来人。”
  孩子说:“既然你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就不能?”
  母亲说:“我不希望你走弯路。”
  孩子说:“我不怕,我自己选择的,我要走!”
  母亲看着孩子,叹了一口气说:“你这孩子太倔强,那条路很难走,你一路要多加小心!”
  孩子雄心勃勃地上路了。走在路上,孩子发现妈妈没有骗他,那条路确实难走。孩子碰了壁,摔了跟头,有时候的确想停下来,但孩子选择了咬牙坚持,终于,他走过来了。
  父母的经验不是没有用,而是很多人不会用,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很多事情需要他们自己去探索、去感悟。西方人喜欢实际,他们鼓励孩子去探索、去体验,虽然不一定正确,但是很多孩子喜欢。
  其实,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就会产生摆脱各种束缚和依赖的独立倾向。他们喜欢探索活动,努力在生活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可是有些父母一味限制孩子的各种活动,孩子缺乏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同时,单元式的结构住宅,也不利于孩子的社会活动。
  有个孩子在日记里写道:“我没有兄弟姐妹,爸爸也不让我随便出去玩,我就像那笼中的小鸟自我封闭,我既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去求知和探索。”照这样下去,孩子就会长期心理压抑,身心健康就会受到损伤。
  已经有研究表明:中国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比他们的认知能力差。不少中小学生不会叠被子,不会洗衣服,不会削苹果,更别说自己做饭了,生活依赖性强,遇到困难只想着去找老师或父母,从不愿自己努力解决问题,缺乏对事物的探索精神。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探索精神,父母要担当起这个责任。父母要鼓励孩子自发的探索活动,爱护孩子的好奇心。
  196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鲍林,从小就非常喜欢到从事药剂师工作的父亲的实验室里去玩。他看父亲调配药剂,自己也很想亲自动手做实验。
  父亲注意到儿子对实验的浓厚兴趣,就开始慢慢教鲍林怎样调配药品,怎样做实验。鲍林很感兴趣,每天都要到父亲的实验室去做实验。逐渐地,他学到了很多关于药品和实验的知识,当然也学到了如何自己去探索的精神。
  在鲍林9岁时,父亲因病去世,鲍林一度非常消沉。
  后来,怀着对实验的喜爱,鲍林又重新走进实验室。有一天,他得知好友的父亲做了“高锰酸钾产生气体”实验,让鲍林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此,鲍林迷上了化学。他一直不间断地做各种实验。正是父亲的鼓励,使鲍林走上了探索科学的道路,也才有了后来鲍林在化学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说:“人应该有探索,有追求。这些都要从幼儿时期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做起。”有些父母总对孩子说:“你怎么能这样做?”或者“这太危险了,你可不要玩!”“这种危险性很大的活动还是别参加了,在家看看动画片吧。”
  其实,孩子在进行探索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仅得到了探索的乐趣,其思维能力、创造力也都得到了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为孩子提供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的时间和空间。节假日和双休日,父母可以带孩子到郊外游玩,也可以带孩子到少年宫、博物馆、展览馆等场所,让孩子在观察事物中学会发现问题,接触的事物越多,产生的新想法也就越多。那种只想把孩子关在家里,只想让孩子在家里写字、画画的办法,只会把孩子培养成书呆子,绝不可能把孩子培养成为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
  如果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失败了,父母不要说:“我早就叫你不要做,你偏不听,现在瞧瞧你那样儿!”“不听老人言,吃亏在言前,看你以后还听不听话!”这样会压抑孩子的探索精神。父母应该对孩子说:“没关系,第一次做这事总会这样,你再试试!”“这次你知道为什么会失败,下次就不会了!”这样,孩子在失败后能够迅速调整心态,继续新的探索活动。
第12节: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细节10 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有个小女孩,因为父母有急事回不了家,她不知所措地在门外一直等待。幸好隔壁邻居发现她,并把她领回家中,才不致在外面过夜。
  后来,邻居说,妈妈在门上贴着纸条,让孩子回来后去奶奶家。可是小女孩却没看字条,只知在门口等,而不知去邻居家或给奶奶打电话。如果不是邻居发现了她,说不定她会在门外冻一个晚上。
  这么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都不知道,这不得不让人觉得有点心寒。而下面这个案例则反映了孩子在处理暴力问题时的无能。
  徐磊从小娇生惯养,许多事情都不会做。在家不会做饭烧菜,因为他连煤气都不会开;出门也会经常遇到麻烦,有时骑车和人撞了,有时上体育课摔了……
  前几天,徐磊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几个社会青年勒索,其中一个拿出了匕首威胁徐磊把钱掏出来。徐磊看情况不对,只好把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给了他们。歹徒还恐吓徐磊不准和父母讲。
  徐磊回家后,妈妈看到徐磊脸色不好,问他有什么事,徐磊连声说“没有”。
  接下来的几天,徐磊在放学回家时经常受到这几个人的恐吓、勒索,每次都是把身上的东西全给了他们。
  连续几天,妈妈觉得徐磊花钱好像特别快,神色也不对劲儿,在妈妈的追问下,徐磊终于说出了被敲诈勒索的经过。
  妈妈听了,觉得事情太危险了,徐磊也太不会自我保护了。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的能力真是太重要了!
  生活是美好的,但是生活中也处处存在着危险。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中小学生每年意外伤害事故死亡人数在万人以上,平均每天有一个班的孩子因意外伤害事故死于非命。这是惊人的、惨痛的事实。虽然许多事情是无法避免的,如乘车、坐船出事故,房屋倒塌,公共场所突发灾害等,但是,如果孩子学会了自我保护,就可以减少许多不应该发生的悲剧。
  而且,现在社会复杂多样,有一些不法分子专门骗孩子的钱,诱惑孩子走歪门邪道,甚至拐卖孩子。比如,有的骗子诱惑孩子赌博,有的用讲故事的方法散布封建迷信或淫乱思想,有的向孩子兜售摇头丸、迷幻药等毒品,有的在孩子单独行动时,以认识孩子父母或亲友、带孩子出去玩儿等为由拐骗孩子……
  父母要给孩子分析这些社会现象,揭穿这些坏人、骗子的真实面目,教育孩子在遇到这类事情时,一定要动脑子想一想,绝不能随便跟陌生人到任何地方去;如果是认识的人,也表示要回家告诉爸爸妈妈;如果有人强制干什么,就大声呼救;回家以后要跟父母说清楚,还要跟老师汇报,这些措施其实也是让孩子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父母带孩子外出时,如果遇到陌生人问路,或者请求帮助寻找丢失的东西之类的事情,针对这类事情,父母要教育孩子保持警惕,对正常问路的人应该如何做,对心存歹意的人应采取什么策略;教育孩子不要轻信一些犯罪分子诱骗孩子的策略;让孩子知道任何人包括警察和消防员,在未得到孩子监护人允许的情况下,都不能将他们带走,要提高警惕。
  因此,父母要重视对孩子进行自我保护的教育,做到防患于未然。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以下几点:
  一是让孩子明白,如果身体不舒服,要及时告诉大人;心里有苦闷,应该向父母或知心朋友诉说。
  二是要让孩子学会适应变化的环境。刮风下雨应该知道带什么东西;出门在外应该知道不同的地方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教育孩子上学放学、外出办事尽量走大路,少走僻静小路;如走僻静小路,最好结伴而行;如遇坏人打劫,尽快避开,跑向人多的地方,同时大声呼救。
  三是要培养孩子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比如遇到陌生人问路,应该怎样提防被骗;遇到煤气泄漏,知道去如何控制;着火了,怎样用灭火器灭火,等等。
  如果孩子一人在家,最好把防盗门从里反锁上。如果有人叫门,教育孩子不能轻易开门,应先问清是谁。是亲朋好友,可以开门迎进来;是陌生人或仅仅似曾相识的人,不能开防盗门,应委婉拒绝:“真对不起,爸爸妈妈不在家,有什么事情我可以转告,或者请您晚上再来。”如果对方非要进来不可,也不能轻易开门,可以教孩子这样说:“要不您先等一会儿,我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请他们马上回来。”
  四是要培养孩子对一些社会现象的鉴别与分析能力。现在社会上的事情比较复杂,一些网站、杂志、录像、图书中充斥着不健康的东西,这些不健康的内容对孩子极具诱惑性。父母要经常跟孩子讨论什么内容是健康的,什么内容是有毒害性的,来提高孩子分析与鉴别的能力,让孩子自觉抵制不健康的东西。
  以上这些都是应该教会孩子去判断的,也是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内容。
  告诉孩子,万一遇到危险的事情,可以拨打110报警。报警时要把发现、发生案件的时间和地点、现场的原始状态、有无采取措施以及犯罪分子或可疑分子的人数、特点、作案工具、车辆、携带物品和逃跑方向等记下来,告诉警察,并讲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使用的电话号码、其他联系方式等。万一遇到歹徒的袭击,无法自己报警时,可以委托其他人报警。
第13节:让孩子了解什么是危险
细节11 让孩子了解什么是危险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村口就是一条大河,河水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但也把悲伤带给了孩子们:每年都有孩子被河水吞噬了生命。
  在这个村子里,有一户姓张的人家,有一个独生子。孩子五六岁时,有一次,父母发现他和大孩子一起到河里戏水,心都揪紧了—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做父母的可怎么办?
  于是,父母第一次狠心打了孩子,并禁止孩子不能再走近河边一步。
  儿子远远地看着别的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到河里玩水,他也想去,可父母严厉的目光总把孩子眼中的渴望无情地浇灭了。
  儿子10岁那年,村里发了大水,别的孩子个个在大人的帮助下逃生了。惟独这个孩子,在呛了几口水后,沉了下去……
  父母爱孩子,就应该为孩子做长远的打算。出生在河边的孩子,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游泳,学会面对危险又能避免危险,从而克服危险的本领。
  父母爱孩子总是惟恐不周:看见孩子拿小刀削铅笔,就怕孩子削着手,马上抢过来,替孩子削;看见孩子用针缝点东西,也不放心,也要替孩子代劳。事实上,像削铅笔、缝扣子这类不会有太大危险的事,由父母代劳只会剥夺孩子自己体验危险的权利和机会,让孩子在面临更大的危险时变得不知所措。
  比如,孩子喜欢爬树,而且爬得很高,父母怕孩子摔下来,总是禁止孩子去做这种危险的事。可是,当父母不在身边时孩子爬树,父母又如何禁止的了呢?对活泼、独立性强的孩子来说,禁止他从事有一定危险性的活动,是有困难的。孩子本来也是喜欢做危险游戏、喜欢冒险的,他们积极探索的精神和自信心就是从这里产生的。父母如果大惊小怪地说:“太危险了!太吓人了!可不能干啊!”这样,孩子对新奇感的体验就会被淹没了。
  其实,最有效的方法只能是提醒孩子。爬树是一种很危险的活动,要防止跌落的危险,就要考虑牢固的落脚点,衡量树枝能否支撑自己的身体。父母指出危险性,不强迫禁止,就能让孩子学会克服困难的本领。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为了让孩子从小明白不能在别人的保护下生活,常常允许孩子们单人去划独木船或驾驶帆船,还让他们去冒险,尝试可能涉及的危险。为此,洛克菲勒9岁的儿子从小马的背上摔下来过,12岁的儿子玩气枪打伤过自己的脚。尽管父母心里很害怕,但他们还是硬着头皮让孩子去尝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危险是到处存在的,人要生存下去,就要学会避免或战胜它。人类的历史也是无数的冒险、斗争并战胜危险的历史。
  在孩子的生活中,危险是潜在的,再细心的父母也不可能完全排除孩子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危险,替孩子抵挡危险。明智的父母不是教孩子如何躲避危险,不是禁止或恐吓,而是让孩子正视危险,学会战胜危险,并增强自己应对危险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要过分保护孩子。有时,让孩子尝试一下危险的滋味,反而能够磨练孩子的意志。比如倒开水、削铅笔等,经过这样的磨练,在面临危险的时候,孩子的处事能力就会得到提高,自信心也会增强,以后在面对更大的危险及困难时,就会努力想办法去克服,而不是逃避了。
  如果孩子倒开水的时候烫伤了手,父母千万不要说:“呀!烫到了手,下次倒开水时叫妈妈(爸爸)倒!”而是应该说:“烫到手了,疼吗?你想想怎样倒水才不会烫到手呢?”“来,妈妈(爸爸)帮你包扎一下。一会儿你看妈妈(爸爸)是怎么倒的,你要向妈妈(爸爸)学习哦!”父母不要过分关注孩子受到的伤害,只要给予孩子必要的护理就可以了,一定要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危险。
第14节:鼓励孩子勇敢地接受失败
第二章 磨练意志——让孩子学会正确对待挫折
  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练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过来的。
  —世界电器大王松下幸之助
  细节12 鼓励孩子勇敢地接受失败
  斌斌是个好强的孩子,上小学时,总是班里的第一名。
  但是,进入初中后,优秀的孩子越来越多。在一次期中考试时,斌斌的排名是班级第三,这让斌斌非常不好受,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斌斌的妈妈不理解儿子,反而说:“以前都是第一的,这次考了个第三,你退步太大了!”这让斌斌一下子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和失败,父母有必要让孩子预料未来的种种困难,因为每次做未知的事情或冒险时,都会遇到许多风险、困难与变化。
  如果我们的孩子出去旅游,一定要等到“天气晴好,交通便利,吃住都安排妥当,甚至每一站都精心安排”之后才出发,那么他什么时候能出发呢?当孩子计划去某个地方时,选择一下行车路线,检查随身携带的物品,并尽量排除其他意外的做法,都是出发前必备的。可在旅行途中,仍然无法消除所有的意外,因为意外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出现,总在人们意料之外。所以父母要引导孩子,如果遇到了困难,就要勇敢地面对。
  当孩子遭遇失败时,父母不要对孩子讲:“看把事情都弄糟了,你怎么搞的?”“你都忘了应该怎么做了,是猪脑子?”“早知如此,不如当初不要你!”“你根本就不是学习的料!”如果孩子经常处于这些话语的反复“暗示”下,往往会接受这种错误判断,从而将这些错误判断作为自我评价的一个部分,长此下去,必定形成怯懦、自卑、害怕挑战的心理,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当孩子对自己的评价过低时,就会失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动力,如果遭到失败,有可能会一蹶不振,最终可能会一事无成。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帮助孩子具体分析失败的原因,并帮助孩子从失败中走出来,继续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困难。
  在《请给孩子松绑》一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当陈元的父亲得知陈元与国际奥赛失之交臂时,他能体会到女儿的伤痛。陈元在经历了奥赛的层层选拔后,却在距国际奥赛仅一步之遥的地方失去了机会,这对一个只有16岁的、涉世未深的女孩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陈元的父亲不能给孩子找借口,他要让孩子勇敢地面对失败,并接受它。父亲给陈元写了下面的这封短信,压在陈元的书桌上。
  女儿:
  你虽然没有进入国家队,这是遗憾,但你从中得到的经历、锻炼、启迪,以及你所认识的社会、认识的人生,远比你进入国家队的意义要丰富得多、宝贵得多。这是你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你会经得起挫折、委屈,你会因此而奋起,而去攀登你人生的又一个高峰。
  记得你上小学时,从浏正街小学转到修业小学,在浏正街所受的委屈,那段经历,激励你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奋发努力,可以说,那是你人生的一笔财富。同样,在中国科大的这段经历,更会激励你在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涯中拼搏进取,因为你经受了挫折,你已经懂事了!
  不管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是暂时的失败还是逆境,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没有失败,没有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也就没有成功的到来。但是,今天的父母还应该正确、客观地教育孩子,那就是:“失败未必是成功之母。”失败就是失败,如果孩子在失败后很随意地摇摇头、耸耸肩,只对失败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那么他的前面很可能还是失败。
  父母不要让孩子形成这样的观念:失败非但不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反而应该可喜可贺。如果孩子形成这样的观念,他认为只有经历失败才能获取成功,于是他会不畏失败,不在乎失败,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而结果是看不到尽头的失败,那么纵使他屡败屡战,也并不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正如温瑞安先生所言:“跌倒一次、两次,你还可以再爬起来,但如果跌倒一百次以后呢?即使你有勇气爬起来,相信你的勇气已经消失殆尽,你的脊梁再也不能挺直。”
  所以,当孩子遇到困难不能解决或走进死胡同时,父母要与孩子一起共同向困难挑战。父母不仅要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挑战,还应该提醒孩子“你错了”,并进一步启发孩子“为什么会错”,与孩子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鼓励孩子怎样才能少犯相同的错误。这样,孩子才能一步步找到问题的答案。
  父母要教育孩子:既然失败无法避免,就要有勇气面对这一切。对那些担心失败的孩子,应鼓励他们对着镜子说:“我尽了最大的努力!”无论结果如何,只要努力去做了,也是一种成功。
第15节:把挫折看作是成长的机遇
细节13 让孩子把挫折看作是成长的机遇
  雨欣从小就品学兼优,一直担任班长一职。进入小学六年级时,雨欣突然落选了,原因是同学们认为雨欣的工作能力不强。
  回到家后,委屈的雨欣向爸爸哭诉了事情的原委。这次打击对雨欣来说太大了,她对爸爸说,她再也不想上学了!
  无论爸爸怎样劝说,雨欣就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既不出来吃饭,也不听爸爸的劝告。
  许多孩子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生活总是非常顺利,一旦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就无法接受。对于雨欣来说,本来一直当班长,她理所当然地认为,班长非自己莫属。当落选的消息传来时,她自然无法接受。
  对孩子来说,挫折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父母要帮助孩子战胜内心恐惧,成为解决问题的能手。父母不仅要学会及时疏导孩子遭受挫折后的不良情绪,而且要善于主动设置一些挫折,让孩子从小就能勇敢地面对困难、面对挫折。
  比如,在孩子年幼的时候,每当孩子需要某个物品时,父母不要立刻拿给他,而要让他通过动脑筋,自己想办法去拿;当孩子与朋友之间出现矛盾时,鼓励孩子自己与朋友进行协商;当孩子失败时,鼓励孩子找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避免下次重犯;当生活中出现重大不幸时,引导孩子乐观面对。
  很多父母认为,幼小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父母应该多保护孩子,因为挫折会让孩子感到痛苦和焦虑,不应该让孩子遭受太多的挫折和痛苦。父母的这种观念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明智的父母应该树立挫折教育意识。
  有挫折教育意识的父母可以把自己事业和家庭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不如意告诉孩子,让孩子对挫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孩子正确对待各种挫折树立榜样。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对生活的热爱、执著、不怕困难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是孩子面对挫折时最强有力的精神支柱。
  刘少奇同志说:“小孩子不能什么事总靠大人,要让他自己去闯闯,才能得到锻炼。总靠大人帮助,他倒是舒服、省心,可将来不会做事情。”
  1965年夏,刘少奇同志鼓励才10岁多的小女儿平平到河北新城县高镇去找妈妈,目的就是想锻炼一下女儿的胆量,让她坚强地走自己的道路。当时,刘少奇同志特地找来秘书,对他说:“我写了一封信叫平平送去,你们不要给她买车票,不要送她上车站,更不要用小车送她;也不要通知光美同志或县委去车站接她,让她自己买票,自己上车。”
  刘少奇这样认为:“对小孩子一是要管,二是要放……吃苦耐劳的事情,经风雨见世面的事情,都要放手让孩子去干。这样可能跌些跤子,受些挫折,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得到锻炼。”
  其实,孩子受点挫折,对他今后的成长很有好处。孩子遭受挫折的经历,有利于培养现代人的良好品德;有利于发展他的非智力因素;有利于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此,父母应正确看待挫折的教育价值,把它看成是磨练意志、提高适应力的好方法。
  黄思路的妈妈说过这样一件事:
  15岁那年,思路她赴日本演出,在临行前一天,她的左手肘摔脱臼了,处理好了以后,她便吊着胳膊随团去了日本。她不仅克服了生活上的种种不便,还坚持练琴。临上台时,她往伤处喷上止痛药,跟另一位钢琴演员一起上台。在她演奏时,那个演员就跪在她身边,为她托着左臂,两个人就这样配合着完成了一场绝无仅有的钢琴独奏。当她大汗淋漓地弹奏完最后一个音符时,台下观众报以激动的掌声和喊声。
  挫折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会面对困难并战胜挫折,培养孩子的一种耐挫折能力。它不仅包括吃苦教育、生存教育、社会教育、心理教育,也包括独立、勇气、意志及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培养。也就是说,挫折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的目的不只是让孩子吃点苦、受点挫折,而是时时地、潜移默化地从各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和耐挫折能力。
  如果父母一味地把挫折教育看成是吃苦教育,专门让孩子参加一些以吃苦教育为主的夏令营,或参加一些探险、到边远穷山村去体验的活动等,这是片面的挫折教育,或只能说是挫折教育的一个方面。
  父母要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为孩子的每个成功而喝彩。当挫折出现时,微笑着对孩子说:“这点儿挫折算什么,你一定可以搞定的!”当孩子战胜挫折时,说:“我就知道你肯定行,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你都能克服的!”
第16节:教孩子乐观对待挫折
细节14 教孩子学会乐观对待挫折
  日晚,笔者家乡邻村的一位应届高中毕业生王明(化名)家中哭声一片,年仅18岁的王明的笑容永远地“挂”在了堂前,哭得背过了气的王明母亲手中紧紧地握着他的成绩单……
  18岁,花一样的年龄,但是王明却选择了不归之路。
  为什么?为什么?一连串的问号在我心中弥漫。
  原来,王明因高考分数与估分相差甚远,与重点大学无缘而在家自缢身亡。据王父说,21日高考分数线揭晓,王明考了486分,与原先估计的560分相差甚远。王明沉默了好久,但是看上去还算正常。第二天,王明与其父一起去查询志愿,并打听是否可以上复习班,晚上9点多他便上楼睡觉去了。
  但是,当天晚上l0点40分,王明的母亲上楼睡觉时,却发现王明已经上吊自杀,一家人赶紧送他去医院抢救,可为时已晚……
  王明死后,父母在他屋里发现4封写得工工整整的遗书,3封是分别写给3个同学的,他鼓励同学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1封是写给父母的:“亲爱的爸爸妈妈,这次高考考得这么差,你们这几年花这么多钱培养我,我实在对不起你们,也对不起对我寄予厚望的老师和同学们……我实在感到太累了,我想休息……我不是不想读书,我在阴间还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个好成绩……”
  一般来说,不同年龄的孩子会有不同的挫折经验,也有不同的表现,这就需要通过发现孩子的不同表现来引导孩子。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挫折来源于父母不允许他自己吃饭,或者不允许他玩耍,甚至是因为摔倒了都可以引起孩子的挫折感,面对挫折,年幼的孩子通常以哭闹或发脾气的方式表现出来。父母则应该安抚孩子,让孩子停止消极的行为。
  对于学龄期的孩子来说,他的挫折就不一样了。他的挫折可能来源于得到到同伴的理解;无法受到老师的表扬;学习成绩不能得好名次……学龄期的孩子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会表现出沮丧、失落、忧郁等不良情绪,这就需要父母及时发现并帮助孩子摆脱受挫折的不良情绪。
  比如,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往往会产生消极反应,诸如垂头丧气、唉声叹气等。如果父母再呵斥孩子、打骂孩子,孩子往往会更加沮丧,对于挫折的抵抗能力就更加弱了。
  一般情况下,孩子出现这种反应,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调整心理状态,度过情绪困境。美国的儿童心理学家曾经教给父母们一个叫做“3C”的办法来帮助孩子们度过困境。这“3C”是指control(调整),challenge(挑战)和commitment(承诺)。
  control(调整)指的是一种心理上、情绪上的调整,是为了帮助孩子认识到
“困难并不等于绝境”。例如,8岁的辉辉在外出玩耍时不小心把新买的衣服撕破了。当妈妈发现情况时,辉辉闷不吭声,低着头。妈妈应该这样对辉辉说:“新衣服撕破了心里很难过是不是?怕妈妈骂你是不是?”这时候,孩子肯定会向父母说明自己是不小心撕破的,并说出自己心里的感受。妈妈可以顺势开导孩子:“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尽管新衣服撕破了,但是你能主动反省自己,妈妈感到很高兴!”
  challenge(挑战)指的是给孩子一种心理挑战,让他学会在不高兴的事情中看到快乐的一面。当孩子撕破了新衣服,父母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然后,教育孩子改正缺点,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辉辉的妈妈是这样鼓励孩子的:“我知道你是一个活泼的孩子,喜欢与伙伴们一起玩耍。尽管这次衣服撕破了,但是,你下次一定要注意,如果玩剧烈的活动时,要提早准备好服装,穿上耐磨的衣服,这样就能既玩得开心,又不会撕破衣服了。”
  commitment(承诺)指的是用“承诺”的方式帮助孩子看到生活更为广大的目的和意义。例如,妈妈对辉辉说:“你觉得新衣服撕破了让爸爸妈妈很失望,但是,爸爸妈妈一直希望你活泼开朗,做个快乐的孩子。不管你怎样,只要你以后注意点,爸爸妈妈不会介意的。”
  通过调整、挑战和承诺三个步骤,辉辉的不良情绪明显减少了。事实上,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关键就是父母应该对孩子的努力和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让孩子也能够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孩子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时,父母应鼓励孩子乐观对待,不要总是消极地看问题。不管是什么原因,当孩子不能面对挫折时,父母应以乐观的情绪感染孩子,如:“就这点小事,怕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想办法。”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克服困难,不断提高抗挫折能力。
第17节: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承受力(1)
细节15 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承受力
  据媒体报道,湖北省荆州市一名女高中生,平时成绩很好,也喜欢帮助同学,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她。只因一次帮助同学考试作弊,被老师赶出考场就承受不了,最后羞愧地跳入长江自杀身亡。
  对这名女高中生自杀事件,人们从各个角度在报纸上展开了大量讨论,谈的最多的还是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承受力的问题。
  事实上,青少年自杀,“病”在儿女,“根”在父母。父母对孩子过多的照顾和过度的保护,使孩子无法得到磨练,没有经受困难与挫折的心理准备和能力。表面上看,这些孩子个性十足,其实内心里十分脆弱,就像剥离的蛋壳,稍一用力,就成了碎片。
  心理承受能力,是指一个人从挫折中恢复愉快心情的心理素质。心理承受能力对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只要进入社会,就会遇到各种压力、困难和挫折,有的人能勇敢、乐观地去战胜它,而有的人却显得懦弱、悲观,处处想逃避它。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里,我们每个人包括我们的孩子,都会遇到各种压力。比如考试不及格,竞赛不入围,升不了重点中学,和同学、老师关系不好等,这些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单亲家庭的孩子、生理有缺陷的孩子、失足有过错的孩子,他们面对的问题更多。再加上父母不能正确地指导、对待他们,使这些孩子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就会有话不敢说,心里的郁积得不到舒展,久而久之,就给自己造成了强大的精神压力。
  近年来,中小学生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现象逐渐增多。究其本源,也都是些成年人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原因。但对孩子来说,这些压力却成为他们的一种精神负担,容易引起孩子的心理障碍。
  如果孩子从前话很多,突然变得沉默起来,那可能遇到了问题,父母应该及时给予帮助。这时候,父母要认真和孩子交谈,解开孩子心中的疙瘩,并适时作出一些“承诺”,消除孩子心中的顾虑。然后,父母要鼓励孩子坚强、自信地面对问题。父母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事例,让孩子懂得压力人人都会有,父母也会遇到麻烦、产生心理压力,并告诉孩子自己在遇到麻烦、产生心理压力时是怎样应对困难、克服压力的,给孩子树立一个实际的榜样,以增强孩子的勇气和信心。这样,孩子往往比较容易听进去,并从父母的事例中学习经验,化解压力。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儿童发展学院的心理学教授安妮?梅斯坦博士指出:当孩子遇到一些挫折时,应该告诉孩子困难和挫折都会过去。也许这对成人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对孩子来说却很重要。孩子缺乏生活经验,遇到不能逾越的挫折,以为一切都完了,他们以为这种消极情绪会长期持续下去,以为一次失败就会把一切都毁了。如果父母能帮助孩子认识到挫折是暂时的,如“今天你虽然不行,但明天你可以再试试”,结局当然是可以改变的,如“那也许是老师的想法,可是爸爸妈妈有不同的看法”。这样,你就给了孩子希望及勇往直前的信心。
第18节: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承受力(2)
美国前总统里根对母亲的鼓励,感慨颇深。母亲在他接连失意的困难时期,给了他鼓励与支持,母亲总是说:“最好的总会到来,如果你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你会成功的!而且你会意识到,要是没有从前的失望,成功是不会发生的。”是母亲的鼓励引导里根走出了失望的的泥沼,踏上了成功的人生之路。
  里根在回忆录中写道:
  “母亲的话是对的,当我于1932年从大学毕业后,我发现了这一点。当时我决定在电台找份工作,然后再设法去做一名体育播音员。当我敲开每家电台的门,但每次都碰了一鼻子灰时,电视台一位很和气的女士告诉我:‘大电台是不会冒险用一名毫无经验的新手的,你去找一家小电视台,也许那里会有机会。’我又去试了几家小电视台,最后都没有如愿。
  “我的心情糟糕极了。‘最好的总会到来’,母亲这样鼓励我。我又到WOC电台,但节目部主任对我说他们已经招聘了一个播音员。离开他的办公室,郁闷的心情一下子发作了。要是不能在电视台工作,怎么能当一名体育播音员呢?
  “我准备上电梯时,突然听到节目部主任彼特在叫我:‘你刚才说什么体育来着?你懂橄榄球吗?’接着他让我站在一架麦克风前,叫我凭想像转播一场比赛。结果,我被录取了。”
  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关键在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在关键时刻给予孩子以鼓励和支持。里根母亲的“最好的总会到来”的鼓励陪伴他走过了人生的一站又一站,最后陪伴他到了白宫。
  当孩子面对一些他无法承受的心理压力,如成绩不好、被他人侮辱、打骂时,就需要父母及时地排解孩子心里的压力。常用的办法可以是:跟孩子谈心,让孩子消除疑虑;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鼓励孩子坚强、自信。
  那些经常得到鼓励与表扬的孩子往往能够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们的自信得以提高;那些普通的孩子,就可以用自己擅长的强项或爱好,来有效地进行自我鼓励,如:“这次我没有得到第一名,可比上学期有很大的提高”,“我跳舞不行,可画画很好,努力画,争取参加书画比赛”。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找到心理的平衡,而且可以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注意鼓励他们,适时地激发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孩子的进步需要一定的压力,一点压力没有,往往会一事无成。但孩子承受压力有一定限度,要教会孩子释放压力,并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力。
第19节:教孩子学会自我激励
细节16 教孩子学会自我激励
  小翔是个高中生,平时性格内向,沉默寡言,遇事总是闷在心里。但他最大的弱点还是对自己所遇到的挫折不能拿出足够的勇气来面对,更不会自我激励。
  虽然他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但是期末考试成绩却很糟糕,他认为靠这样的成绩根本无法去面对父母殷切的目光。于是,他投河自尽了!
  其实,在这个学期中,他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然而,他没有看到自己的进步,也没有借此激励自己,而是把自己送上了绝路。
  德国人力资源开发专家斯普林格在其所著的《激励的神话》一书中写道:“强烈的自我激励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在1972年墨西哥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出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场面:
  一位黑人选手在左膝盖受伤的情况下,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跑完了全程。
  当他到达终点时,其他选手早已回去休息了。对他来说,跑不跑到终点,都已经没有名次了。但是,他还是坚持跑完了全程。
  当他跑到终点时,一位记者问他:“是什么力量让你坚持跑完全程的?”
  他回答:“我只是不断地告诫自己,一定要跑完!”
  这位选手积极的自我激励精神赢得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
  另一个例子是这样的:
  1991年,一个名叫坎贝尔的女子徒步穿越非洲,不但战胜了森林和沙漠,而且通过了400公里的旷地。当有人问她为什么能完成这令人难以想像的壮举时,她回答说:“因为我说过‘我能’。”当问她对谁说过这句话时,她的回答是:“对自己说过。”
  父母可以从早到晚告诉孩子,父母是多么为他们骄傲,但是,孩子不能总是依赖父母和老师的赞许,还要依靠自己内心的动力前进。因此,父母要及时指出孩子做的正确的事情,然后提醒孩子自己鼓励自己。
  一个善于自我激励的人,总是能够发挥自身的潜能,创造出超越自己能力的神话;而一个不会自我激励的人,就算拥有良好的天赋,也无法开发出自己的潜力,甚至会走上绝路。
  对孩子来说,通过自我激励可以提高自我形象,从而使自己能够拥有良好的心态;而良好的心态反过来又会使孩子充满信心,不断激励自己。孩子学会激励自己,可以让他获得前进的动力,也可以让他在面对挫折时有一颗能够重新崛起的心。而不善于自我激励的孩子,往往就容易陷入悲观绝望的境地。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尼尔斯?玻尔的父亲为了激励儿子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良好的行为,常常给儿子提供一些有意思的激励方法。
  有一次,小玻尔帮助邻居修好了自行车,父亲专门摆了一桌“庆功宴”以示激励。
  还有一次,玻尔与父亲争论关于水的张力问题。这对身为物理学家的父亲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父亲的讲解并不能使玻尔信服。为了激励孩子自己探索的精神,父亲与儿子达成了一项协议,即由儿子去父亲的实验室做实验,让实验的结果来说明问题。在这项协议中,父亲要求玻尔自己动手制作仪器,而玻尔则要求父亲担任仪器制作和实验的顾问。结果,玻尔的实验成功地证实了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
  自我激励可以用各种方法进行,比如:对自己进行正面暗示,多说“我能行”,少说“也许会出现意外”等;教育孩子记录自己的成就,用事实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潜能,帮助孩子树立信心,作出积极的行为。
  父母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以身作则。如果父母只要求孩子不断努力进步,而自己却只担当督促孩子学习的“监督员”,那么孩子显然会产生不满心理,从而影响他的学习状态。
第20节:让孩子树立伟大的理想
细节17 让孩子树立伟大的理想
  张凡学习成绩一直不大理想,其他方面也是表现平平。他经常认为自己长大以后没什么出息,在父母和同学面前时常流露出对前途没有信心。
  平时,张凡总让人感觉缺乏生气。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因此学习也不努力,有时想起来了就做几道作业题,但其实他也并不特别爱玩。
  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作文《长大以后》,张凡不知道怎么写,因为他不知道自己长大以后要干什么……
  理想是孩子人生的奋斗目标,也是孩子不断进取的动力。没有理想的孩子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会表现出缺乏学习的热情和激情,终日无所事事,碌碌无为地度过每一天。
  孩子理想的形成有一定规律:小学时期处于理想的准备、萌发期,中学时期处于理想的形成期,高中时期则是理想的确定期。可见,中小学是孩子形成理想的关键时期。因此,父母要注意引导孩子树立崇高的理想。
  有一次,李嘉诚的父亲李云经带着年幼的李嘉诚到了汕头的海边。他一边指着港口来往如梭的巨轮,一边给李嘉诚讲生活的道理。但是,年幼的李嘉诚对父亲讲的生活道理并没有放在心上,反而对停泊在码头的巨轮产生了兴趣。
  他觉得这么大的轮船可以稳稳当当地在海上航行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于是,他指着大船对父亲说:“爸爸,我将来也要做大船的船长!”
  父亲高兴地对儿子说:“好孩子,真有志向!但是,做一个船长非常不容易,他必须考虑很多问题,思考必须很全面。”
  父亲把手放在李嘉诚的肩膀上,说:“你看,现在天气很好,船只在海中航行就比较安全。但是,如果出海后,风暴来了怎么办?做船长的人,就得提前想到这种情况,提早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其实,做任何事情都要像做船长一样,预先考虑周全,随时准备应付一切问题。”
  李嘉诚从小就树立了做船长的意识,并向着这个目标而不断努力。虽然,他最终没有做成船长。但是,他一直以做船长的意识去经营他的公司和人生。他喜欢把自己的人生比作一条船,喜欢把自己的李氏王国比作一条船。他曾经自豪地说:“我就是船长,我就是这条航行在波峰浪谷中的船的船长!”
  父母应该通过各种方法来了解孩子的理想。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询问孩子:“你将来希望成为怎样的人?”“你觉得学习是为了什么?”等;在观看电视、电影的时候,父母可以借机问孩子:“你觉得这位模范人物怎么样?”“他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父母也可以与老师取得联系,从孩子的作文、周记等方面去了解孩子的理想。了解孩子的理想可以让父母了解孩子的心态,及时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
  如果孩子经常谈论他的梦想或者目标,聪明的父母不要嘲笑孩子的梦想,而是应该鼓励孩子说出来,同时引导孩子向着自己的理想去努力。
  例如,一个8岁的孩子会说自己的理想是当个科学家,这时,父母要引导孩子把这个理想写下来,并把它当成行动的计划,去做一些能够实现理想的事情,这样才能把理想变成现实。比如,父母要教育孩子好好学习科学知识,可以让孩子在一年内学习两册科学知识读本。当然,并不一定是要树立当科学家、政治家之类的远大理想才有意义,实际上,理想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孩子的理想是什么,只要他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这才是最关键的。更何况,在实际过程中,许多人年幼时的理想往往会在成年后发生改变,这非常正常。而理想的作用,只是给孩子树立一个努力的方向。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们往往喜欢为孩子设计理想。从上小学开始,就为孩子的理想一步步规划好了,甚至想好了孩子以后上哪个大学、学什么专业。为此,许多父母不顾孩子的理想和爱好,强迫孩子按自己设计的轨道去发展。
  这样的做法是不明智的,孩子会因为缺乏自己的理想而失去努力的内在动力。明智的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理想。而且,父母不要在孩子树立理想的初期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和警示,这样很容易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轻易就放弃理想。
  当孩子有了自己的理想时,父母应该告诉孩子:“你树立了理想,我们支持你,相信你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实现!”“你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从小事做起,这样,你就会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近!”
第21节:鼓励孩子追求自己的梦想
细节18 鼓励孩子执著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小强的梦想是当一名警察,他经常对爸爸说:“穿上警服真是帅气!”
  进入小学后,小强是班里的纪律委员。因为工作需要,小强经常与同学之间产生冲突。为此,小强非常沮丧。有一天,他对爸爸说:“我以为当一名警察很威风,实际上,太麻烦了。现在我当个纪律委员已经受到了同学的打击和报复,以后要是当警察可怎么办呀?我还是不当警察了!”
  在孩子小时候,他们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无所畏惧。他们不怕不完美,不担心自己不知道怎么办。他们只是大步冲上前,为了心中的梦想。
  遗憾的是,社会环境很快改变了这一点。在孩子长大一点儿时,社会教导他们要避免失败。我们教育中的等级体系更是深化了这个观点。于是,孩子经常会变换他的梦想,一旦出现挫折,孩子就会放弃自己原有的梦想。
  实际上,梦想对于孩子今后的成功非常重要。
  1925年,在德国一个叫维尔西茨的小镇上,有一位13岁的少年用6支特大的烟火绑在他的滑板车上,然后,他点燃了导火线。烟火的爆炸声此起彼伏,滑板车像发疯似地飞了出去,这位少年也被重重地摔在地上。结果,巨大的爆炸声引来了警察,少年被带到了警察局,受到了一顿训斥。
  这位少年就是后来著名的科学家冯?布劳恩。
  小时候的布劳恩从小就对天文和火箭很感兴趣,他的志向就是能够飞翔。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布劳恩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实验,这次异想天开的实验也是其中之一。尽管实验没有成功,但是,布劳恩却已经尝到了“飞行”的滋味,他决定继续自己的实验。
  布劳恩大学毕业后,获得了飞机驾驶执照。接着,他进入佩内明德大型火箭实验基地,担任技术部主任,开始领导火箭的研制工作。1937年德国的A系列火箭和V-2火箭就是在他主持下研制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冯?布劳恩来到美国研制火箭。在他领导下研制的丘比特火箭将美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了太空,“土星”系列火箭则成为登月的核心。
  布劳恩成为世界著名的火箭专家,终于实现了从小想飞的志向。
  不管是谁,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为梦想而付出努力。通往梦想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困难、障碍、挫折总是伴随左右。而这个过程,也正是考验一个人意志的过程,有些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有些人一直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区别就在于此。父母们一定要让孩子明白,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执著地追求这个梦想,不为任何困难和挫折而改变。
  我国魏晋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稽康在《家诫》中教导儿子立志做高尚的人,要坚持下去,不要半途而废。他说:“人无志,非人也。但君子用心,所准欲行,自当量其善者,必拟议而后动。若志之所以,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躬不逮,期于必济。”一个人若不立志,不能算“人”,而志向一旦确定,就要心口如一,不要更改。
  稽康的这段教子书,是要儿子立志并且坚持到底,不为外物所移,这对每位父母来说,都有启发。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要鼓励孩子坚持自己的梦想。
  一个孩子在帮妈妈打扫卫生时,说:“妈妈,这种事情以后不要让我做了。我是要当作家的人,以后,我请个保姆,这些事情都不用自己做了!”
  妈妈却说:“当作家,就需要有生活体验。如果你连打扫卫生都不愿意,不想体验,你怎么可能写出读者认同的作品呢?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今天你不愿意体验打扫卫生,以后你更不愿意体验普通人的生活,这样,你的思想永远脱离普通人,写出来的东西恐怕只有你自己能看得懂了。”
  “妈妈,你说的还真有点道理。”孩子若有所思。
  “妈妈不是随口说说的,你可以去看看伟大作家的成长环境,他们都是从小就坚定自己的梦想,然后努力工作和学习,从生活中获取真谛,灵感才会源源不断。孩子,妈妈希望你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梦想需要一步一步去做才能实现,不是可以等来的。”
  妈妈的话对孩子起了一定的作用,孩子的梦想坚定后,更容易接受生活中的磨难和挫折了。
  父母要经常与孩子谈论自己的梦想,谈谈自己在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作文雨中回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