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猪智猪博弈理论?

“飞猪理论”能否让小米飞向海外 _ 东方财富网
“飞猪理论”能否让小米飞向海外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今日发表题为“中国新的手机巨头小米瞄准世界”(Xiaomi, Chinas New Phone Giant, Takes Aim at World)的文章,披露了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小米的成功之道。文章指出,小米借助社交网络的力量在中国赢得了大批粉丝的支持,借此推高了产品销量,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智能手机厂商之一。随着小米大举进军东南亚等国际市场,该公司还希望能将这种成功模式复制到海外,延续自己在国内的辉煌。
  以下为文章全文:
  今年4月的一天,小米公司在印度新德里举行发布会,推出了新款智能手机。当天的发布会现场相当火爆,一大早,小米在新德里当地的员工们给一个个礼品包塞满东西,而从北京总部赶来的员工由于时间紧迫,只好通过旅行签证而非商务签证抵达新德里。
  增长最快的智能手机厂商之一
  在小米CEO雷军上台以后,他还首次在公开场合秀了一把英语:他向台下的印度“米粉”问候道——“Are you OK?”而且说了好几遍。发布会结束后,雷军这句蹩脚的英语迅速在网上传播开来。
  但这些都无关紧要。这家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在线提供的4万部手机,在短短15秒钟内销售一空。数百人在发布会现场外面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其中就包括17岁的拉格哈维·戈雅尔(Raghav Goyal),他今年只有17岁,为了参加这次活动,他不惜从外地驱车7个小时赶到新德里。戈雅尔说,相比品牌知名度更大的竞争对手,小米手机的性价比更高。
  “苹果的时代结束了!”他在小米新手机发布后喊道,“苹果和三星的时代都结束了!”。
  这是45岁的雷军所渴望的那种狂热,他希望小米可以借此在海外复制其在本土市场的成功模式。在中国,雷军借助于社交网络营销手段、米粉节以及他本人的科技明星地位,让小米公司迅速走向成功,成为仅次于苹果的第二大智能手机厂商。
  作为一家仅成立五年的私营公司,小米在西方世界鲜为人知,而且管理方式相当松散。然而,它却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智能手机厂商之一,也是估值最高的创业公司之一——根据有些人的估计,其估值达到460亿美元。
  小米正以接近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功能齐全的智能手机,为了登上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头把交椅,它与苹果和三星电子展开了激烈交锋。在咄咄逼人的小米面前,三星电子去年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严重缩水,这也成为这家韩国电子巨头2014年利润大幅降低并重新思考市场战略的原因之一。
  小米高端智能手机机型Mi Note Pro 64GB版在中国的售价为人民币2999元(约合489美元),而64GB版iPhone 6和32GB版三星Galaxy S6的售价则分别达到人民币6088元和5288元。
  海外扩张的重要一步
  然而,雷军拥有更为宏伟的志向,那就是在全世界展开扩张,而进军印度正是这种战略的一部分:在海外打造第一个真正叫得响的中国消费品牌。雷军指出,中国已不再是一个被打上“廉价制造”、“山寨”等标签的市场。“小米的使命是,”他说,“改变全世界对中国产品的认识。”
  这种使命恰恰是十多年前韩国企业所追求的。当时,三星电子等韩国企业采用跟风策略,利用低价设备打造出一个个全球性品牌,不断蚕食日本电子厂商的市场份额。在韩国企业之前,日本电子厂商也曾采用相同的竞争策略与美国企业争夺全球市场。
  为了将小米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品牌,雷军希望以公司在中国的巨大成功为依托,迅速开拓海外市场。小米在2011年中才开始涉足智能手机市场,而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的数据,到2015年第一季度,小米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已经达到13.7%,仅次于苹果的14.7%。小米表示,该公司智能手机销量去年增长了一倍以上,达到6100万部,预计今年销量最高将达到1亿部。
  小米手机迄今还未证明一点,即雷军在中国推行的商业模式——在广告上投入不大,主要靠在线销售——能否成功复制到海外市场。小米并未披露其在海外市场的销售数据;但据IDC估计,在小米2014年智能手机出货量中,海外市场出货量占8.6%左右。
  雷军不得不在印度(当地大多数消费者都是在实体店购买手机)改变了原有的营销策略,与多家实体零售渠道签订了分销协议。小米预计将在今年进军巴西市场,但雷军称在开拓其他海外市场的问题上,小米会谨慎行事,因为它还需要时间来实现现有市场的销售增长,这其中就包括新加坡和其他几个东南亚国家。小米还表示暂时没有在美国销售手机的计划。
  在本土市场面临威胁
  与此同时,小米在本土市场也面临着其他低成本手机厂商的威胁;在中国,小米也通过实体零售店(销售价格更高)卖出更多的手机。另外,与智能手机行业巨头不同的是,小米的专利匮乏,竞争对手可以借专利武器来削弱它的竞争力。例如,瑞典电信设备巨头爱立信便在印度将小米告上法庭,指责小米手机侵犯了该公司的无线专利。小米拒绝对此案发表评论。爱立信表示,由于小米拒绝对讨论专利授权的提议作出回应,该公司无奈之下才诉诸于法律。
  今年春天,在庆祝小米成立5周年的活动上,雷军谈到了他对小米的期望。“有时,当我想到小米时,”他说,“我激动地简直无法呼吸。”
  同许多科技企业一样,小米也是委托代工厂商生产硬件产品的。小米旗下产品线包括电视机、路由器以及自己设计的智能腕带,同时还对众多硬件创业公司进行了投资,这些公司生产从空气净化器、智能电灯泡、GoPro式运动相机到赛格威品牌的电动平衡车等各类产品。
  手机是对小米营收贡献最大的产品之一。小米以类似于苹果iPhone、三星Galaxy系列和其他机型的规格,对自家手机进行设计。在新品发布会上,小米会将自家新款智能手机与iPhone进行比较,然后再宣布价格——是iPhone的一半或更低。小米最新机型Mi Note Pro 被包在白色玻璃中,其机身比iPhone 6 Plus薄了大概1毫米。
  小米将大部分预算投入到培育粉丝群而不是广告上面,借此将营销成本保持在较低水平。小米每隔几周便会在不同的城市举办粉丝活动,届时,小米高管会与米粉见面,向他们赠送礼物。小米还拥有一支庞大的员工队伍,经常在社交媒体上与消费者进行互动。
  小米的绝大部分手机都在线销售:产品的在线销售价格不一定会给零售商创造利润。小米多位高管称,他们以接近成本的价格销售智能手机。
  雷军的目标是,最终吸引用户去购买服务,这种服务给小米贡献的利润超过智能手机,比如游戏、应用、视频、理财服务及内置广告等。休斯顿的科技咨询公司LexInnova研究部门主管埃迪亚·艾瓦斯蒂(Aditya Awasthi)说:“在智能手机行业,没有一家厂商的商业模式比得上小米。小米就是新时代的智能手机厂商。”
  “飞猪理论”
  雷军出生于中国中部省份湖北省的一个教师家庭,在读到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故事以后,他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企业家。雷军说,在湖北省的武汉大学——那里的大学生一周只有四个小时能接触到计算机——他挤出时间学习计算机知识,拿着用纸做的键盘进行练习。大学毕业以后,雷军与几个同班同学创建了一家软件公司。“公司表现很一般,”他说,“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重大打击。”
  1992年,雷军加盟软件开发商金山,五年后即成为公司CEO。雷军说,金山错过了中国行业初期的繁荣,而他本人也在金山2007年IPO(首次公开招股)后辞职。2011年,他再次进入金山,这一次是出任董事会主席;直到今天,雷军仍然是金山公司董事会主席以及最大的股东。
  金山现任CEO张宏江说:“他对自己和金山的发展都做了大量反思,为什么我们错过了互联网行业的几个重大趋势。他就是那种真正想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
  雷军表示,他从中吸取到了一个重要经验,那就是抓住合适的机遇,同努力工作一样的重要。“只要站在风口,连猪都能飞起来,”他说。
  雷军称,在以半退休的状态度过几年时光之后,“有一天我醒来后想,‘我已经四十岁了,但仍然一事无成。’我年轻时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创建一家具有全球知名度的一流企业。”
  坚持软硬件并举
  2010年4月份,雷军与谷歌和前高管林斌一起创建了小米公司。小米在中国是一种食物,营养丰富,但价格便宜。当时,中国的消费者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购买价格高昂的国外品牌智能手机,二是购买廉价的国产山寨产品,雷军却瞄准了介于这两种产品之间的市场空白。
  小米早期投资者、纪源资本执行合伙人童士豪提到雷军在2010年1月对他说的一席话:“他告诉我,他将在互联网上销售产品,与用户积极互动。我们二人都相信,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将是下一个大趋势。”
  一些早期投资者称,雷军以股权为条件,从硅谷吸引经验丰富的资深工程师和企业高管。他既自己向小米投钱,也吸引来自风投机构的投资,比如高通旗下风投部门。高通中国高级副总裁罗杰夫(Jeff Lorbeck)在谈到几家电子产品厂商的情况时说:“小米最终成为一家与我在中国看到的数十家OEM截然不同的公司。”
  小米最初是开发软件,即运行于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的自家智能手机用户界面,而且以“众包”的方式吸引网络爱好者一起开发。后来,小米工程师又开始设计手机硬件,还与多家与苹果有合作关系的代工厂商签约。
  小米在2011年8月份推出了手机产品,雷军称这款手机的处理器速度快于苹果iPhone 4和三星Galaxy S2,而价格只有人民币1999元,不到16GB版iPhone 4在中国售价的一半。苹果和三星拒绝对本文发表评论。小米的用户群是现成的:该公司称,小米在线论坛吸引了50多万用户,它可以直接向他们推销产品。
  借助社交媒体搞营销
  雷军在微博上有大量粉丝。他和小米工作人员经常在留言板与用户互动。2012年,得益于其第二代机型的强劲表现,小米的智能手机销量突破了700万部。
  小米每年都推出了多款机型,用以降低工程费用。此外,该公司每年还对旗舰机型的质量进行升级,一方面消除用户最初有关小米设备给人廉价感觉的抱怨,另一方面小米可以借此对外吹嘘,其核心部件可媲美iPhone,而且还来自于同样的供应商。
  2013年,小米推出了新的智能手机系列“红米”,由于价格更低,该公司迅速获得了大量市场份额。红米的价格低于相同配置的三星手机产品,根据IDC的数据,在红米的推动下,小米于2014年第二季度取代三星,成为中国第一大智能手机厂商。29岁的北京居民韩冬(音译)去年购买了一部红米手机,因为相比其他品牌,这款产品更实惠。“小米产品的性价比更高,”他说。
  小米还分别在2013年和2014年进军电视机和平板电脑市场,期间还推出了其他周边产品。此外,小米还投资了数十家中国创业公司,包括去年购买了赛格威品牌的那家公司。小米称,其员工总数超过了8000人。
  小米并未公布其财务数据,但它表示公司已经实现盈利。知情人士透露,电池、耳机等周围产品的利润率很高,帮助拉升了微薄的手机产品利润率。
  管理模式基于信任
  雷军始终在给小米员工灌输创业公司的心态。他本人总是身穿黑色T恤衫和牛仔裤亮相小米新品发布会。在小米公司总部,一些办公桌上堆满了毛绒动物玩具,而且往往是戴着军帽的兔子——小米的吉祥物。
  小米电视业务负责人王川说:“我们做的许多事情与金山完全不同。金山的组织架构很复杂,而我们则没有组织架构。”
  员工经常以主张人人平等的小米管理架构为骄傲。在小米公司内部,普通员工经常碰到副总裁级别的高管,每个部门都有高度自主权。一位小米前员工说:“扁平化管理是小米最令人称道的事情之一。无论做什么事情,员工相互之间都十分信任。”但此人也说,“随着小米的规模越来越大,你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基于信任进行管理了。”
  有些分析师预测,随着效仿小米商业模式的竞争对手的大量涌现,小米今年在中国本土市场的销售额只能与去年持平。联想和华为等科技巨头均设立了智能手机业务部门,专门针对年轻用户生产手机产品,而且像小米一样在网上进行推广。
  CEO杨元庆表示,小米的商业模式已不再是“独一无二的了”。“它只是一种在线模式,”他说,“现在,每个人都知道如何做到这一点。”华为发言人则表示,该公司不对竞争对手发表评论。
  未来依旧任重道远
  雷军还必须向外界证明,互联网服务可以成为推动公司利润增长的重要动力。他预计今年小米互联网服务营收将增长两倍达到10亿美元,在公司预计的160亿美元总收入中的占比约为6%。
  科技咨询公司Alliance Development Group驻北京顾问克里斯·德安格里斯(Chris DeAngelis)表示:“小米已经将自己塑造为一家互联网公司。他们其实并不是互联网公司,而是一家硬件厂商。”
  小米在开拓海外市场时仍将面临重大考验。它在2013年进入香港和台湾市场,并在挖来谷歌高管雨果·巴拉(Hugo Barra)出任全球副总裁以后,开始大举进军东南亚市场。相比本土市场,小米在海外市场对零售渠道和物流公司的依赖程度更大,而雷军在吸引用户方面的号召力也逊色于国内。
  小米2014年中开始在印度销售手机,并且称印度是小米最大的海外市场。在那里,小米面临着像Micromax Informatics这样规模更强大的竞争对手。在印度,小米与一家网络零售商、一家电信运营商和一家实体零售商建立了合作,借助于这些公司的在线和实体店渠道销售产品。然而,小米的产品并未出现在印度大多数手机商店。
  尽管如此,2014年第四季度,小米还是成为印度第五大智能手机厂商。4月份的新品发布会表明,小米在印度已经有了一批粉丝。
  31岁的新德里商人古拉夫·阿南德(Gaurav Anand)就是其中之一,他说小米手机的性价比远远高于三星和苹果的手机。小米4i售价12999卢比(约合200美元),而16 GB版iPhone 6在印度的售价高达53400卢比。“除了小米,我永远不会再购买其他品牌的手机了,”阿南德说。
(责任编辑:DF127)
[热门]&&&[关注]&&&
举报原因:
侵权(诽谤、抄袭、冒用等)
举报邮箱:
举报成功!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雷军解读飞猪理论:前提是你得练飞啊!
6月3日消息,由SOHO中国主办的新一期&潘谈会&昨天在北京SOHO3Q举行,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与者进行了一场关于的对话。
关于创业感悟,雷军指出,说实话我觉得创业真不是人干的事,都是阿猫阿狗干的,一个正常人绝对不会选择创业。因为一旦选择创业,就选择了一个无比痛苦的人生,压力、困惑、别人的不理解甚至是看不起,真正能走向成功的只是极少数,绝大部分创业者都成了铺路石。
在潘石屹看来,今天的创业不一样了,因为&更公平了&,过去的创业者好多都是文化程度很低的,包括我在内。现在大都是海归,名牌学校毕业。过去创业主要靠资源、关系,现在基于创业,更多靠能力,更公平。
冯仑则认为&已经有点错位了&。冯仑说,过去创业的感觉是&流离失所&,现在创业的感觉是&入洞房&,要穿婚纱、有亲朋好友的祝贺、还要大吃大喝,最后还喝醉了,抱着谁也不知道。创业的过程变成这样其实有一点错位,真正的创业不是这样的,进洞房容易,过日子难,一辈子有幸福就更难。
这次,雷军称终于有机会解释&风口上的猪&这句话,这此前一度成为批驳的焦点,说其是机会主义者,&我觉得第一点的话,任何人成功,在任何的领域都需要一万个小时 的苦练,都需要苦练一万个小时。如果没有基本功谈飞猪那真的是机会主义者,没有任何一个成功者不经过一万小时的苦练能够成功的。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忽略今 天在空中飞的那些猪他们都不只练了一万个小时,可能练了十万个小时以上,这就是大家被忽略的前提。&
此外,雷军还建议创业者:&如果你是大学一年级,我建议你首先把英文学好。我真的觉得很遗憾的是,因为我的英文水平比较差,搞得我的母校因此蒙羞。&(尚紫)
以下为对话问题精选:
雷军:今天来的绝大部分都是创业者,谈到创业的话,说实话我觉得创业不是人干的,都是阿猫阿狗干的事情,作为一个正常的人绝对不会选择创业。因为你一旦你选择了创业,你就选择了一个无比痛苦的人生,你们的巨大的压力、困难、困惑,别人的不理解,或者别人的看不起,其实真正能走向成功巅峰的人是极少数,绝大部分的创业者都成了铺路石。所以我一直在想,对所有的创业者来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一种信念,我觉得如果没有这种梦想的信念的话,是没办法支撑每天高强度的工作的。所以在这里我愿意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为什么愿意喝碗&小米粥&,愿意继续闹革命:最重要的就是因为我想做出一点事情来。
其实我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我觉得我们这个行业做得不够好。五年前我就想改变中国人对中国产品的印象,我就想改变世界上的每个人对我们中国产品的印象。我相信小米过去五年应该已经影响了很多国产的产品,我相信未来五到十年,大家会越来越对国货竖起大拇指,这就是我希望能够推动的&新国货运动&。
可能在很多人眼里觉得我们小米手机离苹果还有差距,这个我承认,但是我相信,我们越来越多的产品已经说服了大家,我觉得中国人是能够做出好产品的,我们做的产品也越来越精致。
冯仑:创业这个事,最近的确给我非常大的观感上的颠覆,原来的我们选的,包括我们自己的经历都跟雷军讲的一样,创业干的都是像农民工一样的事,应该在潘家园那样的地方待着。可是最近呢,创业突然一下都跑这儿来了。过去我们认为创业的感觉叫&流离失所&,现在创业的感觉像进洞房,还要穿婚纱,还有亲朋好友的祝贺,另外还要大吃大喝,最后还喝醉了,抱着谁也不知道。这个过程突然变成这样了。我觉得这其实有一些错位,真正创业这件事一点都不是这样。所有你看到电视里拍的都是就像我们看到别人谈恋爱一样,其实那是个幻觉,进洞房容易,过日子难,一辈子有幸福更难,最后还能幸福得在回忆里死去更是难上加难。这件事我觉得潘总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潘总有一个绰号叫潘老财,特别会算账,但是我刚才听他说,把这三万平米改成了创业的空间,让几千人进洞房,这个确实像央视说的,有了时代精神。
问题一:现在的创业环境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跟疯了似的,不创业不行了?
潘石屹:今天创业跟过去创业有很大的不同。第一个不同就是过去的创业不需要多少知识和文化,你就看我们房地产界,有好多人文化程度很低,包括我在内。可是今天创业的人,尤其我到上海去看到的,大部分都是海归,而且都是名牌学校毕业的,今天的创业更需要知识和智慧。过去的创业永远离不开的一个就是关系,你有关系就有资源、资金。可是今天的创业,基于互联网创业是不需要关系的,你的APP背后,你的网站背后,你是官二代还是普通的人也好,都没什么区别。甚至你在网站后面是个男人还是女人,是个猫是个狗都看不出来。所以呢,我觉得今天这个社会的创业更公平。
雷军:我创业比较早,我是八十年代末期就开始创业。因为我一直是一个技术工程师,一直通过自己的这种手工艺来谋生、创业,跟潘总讲的情况有点不一样。如果我比较这二三十年创业环境的变化的话,我觉得还是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愿意去创业,这其实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创业已经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我觉得鼓励创业就是在鼓励创新,就是在鼓励整个社会进步。我觉得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参与创业的大潮会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30年前你要说服一个人创业,这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因为他得放弃工作、放弃医疗保险等等这些东西,放弃铁饭碗,我觉得这不是容易的事情。今天的话,对于绝大部分来说,选择一家创业公司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一件事情。
冯仑:我昨天晚上谈创业谈到一个事,突然有一个感觉,我觉得谈了半天的顺序完全跟我们相反,我们是先落入江湖,然后学会商务,最后听说过电子。但是今天创业的人先懂电子,学会商务,听说过江湖。所以,我们对电子有兴趣,他们对江湖有兴趣,聊起来就是这个顺序很不同。这里头的结果是什么呢?结果也很不一样,我是在一周前在湖畔大学讲故事,就是去有一个交流,张维迎讲理论,然后让我讲。讲完以后有一个学员提个问题,冯总,你讲的这么多人为什么抓起来了?提到的人几乎都不在了。后来我说,这就是差别!差别就是在那个时代创业的时候,市场经济的法制环境不同,商业环境也是非常之不透明,人类角色的非常之复杂,亦官亦商,亦商亦学,角色很混乱,所以最后做出的事比较乱。所以,在转型当中不是去了医院就去了法院,变成两院&院士&。今天的创业要讲一个法治,资本市场这么多支持,听说过的都上市了,而不是听说的都抓起来了。所以今天听说过的人,如果再有人说了这么多故事,都上市了。其实这个感觉非常强。
问题二:在传统企业当中和互联网企业当中激励有什么区别?
雷军:我觉得激励其实不管是对创业公司还是大规模的公司,只要是公司激励都是大问题,任何时候激励都是一个问题。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我觉得激励的解决方案只有一条,搞得定的激励就是好激励,搞不定的激励就是不好的激励。所以最最重要是你要把你们这个团队的五个人要搞定。不要给自己设各种边界、框架,最重要的还是能让大家有热情得把事情做好。所以我的建议就是你不管什么方法,搞得定就是好方法。
问题三:小米五年以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在这里面创业对创业者有哪些机会?房地产互联网转型,像SOHO中国他们这样做很多的和创业者一起的项目是站在风口上的那只猪吗?
雷军:我觉得小米对创业者的巨大的机会是五年前小米提出要做&铁人三项&,很多人觉得小米可能是手机公司,其实换两个侧面来看,小米也是中国第三大的电子商务平台的公司,小米也是中国前几位的移动互联网的平台公司,这就意味着你要想把平台做好,小米花了很大的精力在做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可能要成百上千上万的创业公司来支撑,小米们有自己的投资部门,我们有基金帮助大家在小米生态链里成长,包括我们孵化这些企业,从零开始起步,去年就有两家做了10亿人民币的营收,他们都得到非常快的成长。在过去两到三年的时间,也有几家公司的扶植过10亿美金。所以在这里的话,如果你做的事情跟小米的生态链有关系的话,可以寻求我们的投资、资源的帮助,我相信都会提速各个创业公司的发展。
谈到3Q,我觉得潘总把这么奢华的建筑物做成创业的社区,这还是一个很大的壮举,我坐在这里觉得很梦幻的感觉,我不知道在这么梦幻的环境下创业会不会更有创意,但是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我相信,在这么好的环境里面,应该能够孵化出更好的项目。假如潘总能够孵化几个像腾讯、阿里这样伟大的企业的话,我们3Q会变得越来越有名。
问题四:年轻人在IT非常火的时候,应该脚踏实地在大学毕业之后在一家企业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去干两三年,把社会阅历给攒足了再去创业,还是以一阵风的速度去引领这个潮流去大众创业?
雷军:这是说,克强总理、央视都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他是不是也一阵风的进去?
我终于有一个解释的机会,因为飞猪理论是我提的,最近也成了批驳的焦点,说我是机会主义者。可能大家对整个我讲这句话的背景不了解,我觉得第一点的话,任何人成功,在任何的领域都需要一万个小时的苦练,都需要苦练一万个小时。如果没有基本功谈飞猪那真的是机会主义者,没有任何一个成功者不经过一万小时的苦练能够成功的。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忽略今天在空中飞的那些猪他们都不只练了一万个小时,可能练了十万个小时以上,这就是大家被忽略的前提。如果你是大学一年级,我建议你首先把英文学好。我真的觉得很遗憾的是,因为我的英文水平比较差,搞得我的母校因此蒙羞,我还是我们武汉大学的杰出校友,我看网友评论,说我们武汉大学的英语都是体育老师教的,其实只有我一个人英语比较差,其他武汉大学的校友英文很好。所以在你大学一年级的时候,一定要练好基本功。等各位像我这么大年龄再学英文可能有点难。当然我还是在勤学苦练,有这么一天希望能跟张总请教英文。
第二个,飞猪的最最关键问题是什么呢?是有很多勤学苦练的人只顾得上埋头拉车,顾不上抬头看路,当我们很羡慕成功者的时候,千万别忘了他们只是一头猪而已,包括我雷军在内,小米不管多火,我们就是在空中飞的猪,没什么,赶上这一拨了。如果大家真的有这样的态度,你有良好的积累,应该花足够的时间研究风向,研究风口,这样你成功的概率要大很多。
这里我要跟大家说明的是,我是1989年开始创业,到今年干了25年的时间,我作为一个干了好几拨的创业者来说,我认为风口是成功的关键。在上一拨互联网来的时候,我们应该来说拿着一大把好牌,有足够的资源比这一拨的创业者,因为我们比他们早干十几个年代,但是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互联网从我们身边擦肩而过。当时我做的金山软件本质上是传统企业,可是互联网跟软件行业又如此接近,人才几乎一模一样。所以在那样的压力下,互联网首先颠覆的是软件业,其次颠覆的是媒体业,是一个一个行业过来的。作为互联网的被颠覆者,我用了长达10年的时间在思考什么是互联网。我觉得互联网绝非大家所想的那么容易,我是想到了这个问题以后,又琢磨明白这个风口理论,然后再重新办的小米。
所以这一点,因为今天时间很有限,互联网的理解绝非大家想象那么容易,以我1989年开始创业,到1999年互联网来的时候我已经干了十年,我比那拨创业者有经验很多,其实包括在1999年我们就理解了互联网是一种工具。如果大家今天依然理解互联网是一种工具,那互联网没有路了。我就是理解了互联网是一种工具我才创办了卓越网。卓越网在2002年我们就是中国当时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了,所以这里面大家一定理解就是互联网不仅仅是单纯的工具,互联网是一种思想,是一种方法论,是一种价值观,这就是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关于互联网的理论。
最新图文推荐
点击排行榜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飞猪理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