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 1,物质的量把微观组成,微观模型 2,物质的量把微观多少

九年级物理 11.1宇宙和微观世界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三亿文库
九年级物理 11.1宇宙和微观世界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11.1宇宙和微观世界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 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2) 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3) 了解原子的结构; (4) 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 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物质从宇宙到微观世界的研究介绍,发现并说明物质是可以分割的;
(2) 通过把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的类比,建立微观世界的结构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物质世界的研究,认识并体验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宇宙由物质组成。 学习物质的世界,体会物质世界的奇妙。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查阅、收集有关太阳系、银河系的资料、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查阅、收集有关分子、原子结构的资料,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 请写出你所知道的宇宙中的星球或星系(尽量多写几个)
。 (2)观察你身边的物体由什么物质组成,你所知道的宇宙中的物体由什么物质组成?所有的物体在组成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3)我们知道生物是由各种器官和系统组成的,而器官和系统又由细胞组成,细胞也有它的组成部分。那么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2、探究:水结成冰以后,体积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猜想:
设计、进行实验:
分析结论:
实验探究:取一根蜡烛放入小杯子中熔化然后观察蜡烛凝固时体积的变化?请写出你的实验结果
3、请说出你们在课堂上听课,课间在教室里活动时,课间在操场上自由活动时这三种情况下活动的状态和活动空间大小的变化情况。 4、查阅资料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二、达标导学与课堂探究
(一)宇宙的组成 1、宇宙有多大? (1)、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我们在课前预习的第一个问题。然后用语言描述宇宙到底有多大?
(2)、老师再与学生进行数据交流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置身于太阳系之中,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遍的行星; 太阳系置身于银河系之中,太阳只是银河系中几千亿科恒星中的一员; 银河系只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一束光穿越银河系需要十万光年; 在浩瀚的宇宙中,还有许多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目前,我们人类观测到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
(1)根据以上资料、数据让学生推理,说一说他们所想像的宇宙有多大?(可在小组内先探讨,然后小组竞争发言。) (2)学生在小组内探讨得出结论:宇宙是
。 2、人类对宇宙的探究过程。 学生交流在预习课中收集的资料: 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的学说; 哥白尼与日心说; 从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到人类第一次乘飞船进入太空; 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我国“神舟”号飞船的六次成功飞行。宇航员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绕地球航行。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太空宇宙的探索越来越深入,宇宙的奥秘将逐渐被揭示。 学生通过小组内探讨得出结论:宇宙是由
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 (二)物质的组成 1、探究分割物质实验: (1)、对生物体进行分割,最终发现生物体由
组成。那么对物质进行分割会发现什么呢? 同学们可通过课前预习的第三个问题来猜想一下?
然后同学们针对猜想,以及在预习课中收集的资料,在小组内探讨完成以下问题: A、能够保持物质基本性质的微粒是什么?
B、这些微粒还能被分割吗?被分割后的微粒叫什么呢?
2、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1)实验探究: 用心
请同学们来交流预习课探究水凝固时体积的变化? 水在凝固时体积
。 然后引出是否所有物质凝固时体积都是变大的哪?针对学生疑问,探究: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时候,体积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猜想:
设计、进行实验:选用熟动物油作为探究对象。 把熟动物油放在烧杯里,用火加热,使它完全熔化,记下液面所在的刻度位置。 拿开火源,使熟动物油冷却。 观察:它的体积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你还可以用什么物质进一步进行探究?(比如说蜡烛) 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
(2)我们知道物质一般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通过探究实验,我们看到物质在一般情况下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
,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
。 物质由分子组成,那么,物质存在的形式与分子的存在状态是否联系呢? (3)探究:先让学生说说他们在课堂上听课,课间在教室里活动时,课间在操场上自由活动时这三种情况下活动的状态和活动空间。 在小组内探讨得出结论:根据以上探究,可以认为物质存在的形式与构成物质的分子的运动状态
关(填有、无)。 3、原子结构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分割物质实验的第2问,原子有无结构呢?这种结构和我们宇宙中那一种组成类似呢? 同学们在小组内探讨在预习课中看书以及收集资料得到的知识,得出结论:
老师针对小组内得出的结论加以纠正,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然后让学生小结: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的结构与
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
。在中心周围有运动的
。 请学生试画出一张原子结构示意图:
?更精细的结构
原子阶梯 4、让学生在小组内回顾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三、课后提升 1、物质由微小的粒子组成。这些微小粒子保持了物质的性质,我们叫它
。由于它的体积很小,一般要用
观察。 2、固态物质中,粒子之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具有一定的
。 3、液体没有确定的
。气体粒子之间作用力小,故气体容易被
组成。分子由
组成。原子核外的电子绕
运动。 5、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B.分子是物体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C.分子是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D.以上说法都不对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B、液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C、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
D、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7、早在19世纪末叶,汤姆逊就发现了电子,将人们的视线引入到原子的内部. 由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关于原子结构的模型. 通过学习,你认为原子结构与下列事物结构最接近的是:(
) A.西红柿;
D.太阳系. 8、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时候,体积变化的正确说法是(
) A、体积都变小
B、体积都变大
C、有的体积变大,有的体积变小
D、无法判断 9、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 12nm=1.2×109m
B、12nm=1.2×10-9m C、12nm=12×109m
D、 12nm=12×10-9m 10、下列对物质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固态物质的排列规则,就像学生做广播体操一样 B、 液态物质的分子可以移动,就像操场上踢足球的学生一样可以在球场上跑动 C、 气态物质的分子几乎不受力,就像下课以后的同学可以自由活动
联系客服:cand57</文档分类: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
下载前请先预览,预览内容跟原文是一样的,在线预览图片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初中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doc
文档介绍:
....oo.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2、了解原子的结构;3、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课前预习一、宇宙的组成和原子结构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又由能组成的。原子是由处于中心的和___________组成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___________和组成的。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二、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很强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和;液态物质,分子间距离比较大,粒子间的作用比固体的小,因而,液体没有固定的,具有;气体物质,分子间距离较大,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因此,气体具有。三、纳米技术纳米是一个单位,符号是。6nm=m,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是有。课堂达标1.宇宙是由组成的,物质是由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2.科学研究发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直径大约是 0.3~0.4nm,那么 0.4nm=__________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分子能用肉眼看到,而原子不能C.能够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粒子叫分子4.从微观的角度看,固体的的体积一般比液体的体积小的原因是( )A、固体的分子只能在固定的位置中振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小B、固体的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C、液体分子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D、固体的分子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课后巩固一、基础训练1、我们知道物质一般以_____态、液态、______态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__。从实验,我们看到物质在一般情况下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_________,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_________。2、科学研究发现,任何物质都是由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的性质,我们把这种粒子叫做。原子又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3、穿越银河系要十万的。一个直径为 0.3nm的分子,直径合 cm。4、在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的是( )A、银河系、地球、原子、分子 B 、银河系、太阳系、分子、电子C、银河系、地球、电子、分子 D、银河系、地球、原子核、分子5、以下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分子是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C、分子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D、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二、能力提升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很容易被压缩,是由于气体分子间相互吸引力很大B.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它们的分子间没有空隙C.液体容易流动,是因为它们的分子间没有吸引力D.晶体熔化时吸收热用于破坏分子的有规则排列,所以温度不升高7、20 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的结构与图中所列事物结构最相近的是(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晴朗的夜晚,我们看见天上的银河繁星点点,可见银河系是太阳系的一部分B、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C、广阔的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物质组成的D、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是最基本的粒子,它们不可能再分9、人类从没有停止对宇宙的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人类探究结果的是( )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质子是不可再分割的粒子C、固体是分子紧密相连,分子间没有空隙D、原子是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的最不微粒第二节质量及其测量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2.能熟练的换算各质量单位.3.理解质量的含义,知道质量跟什么有关.4.提高自学能力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信心.....oo.自学指导仔细阅读课本 P94-P96 的内容,并通过讨论初步总结出天平的使用方法.然后测验一下你的自学效果.课前预习1.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_______,比它小的单位有______和______,比它大的单位有_______.2.:0.45t=________kg=_______g;20mg=______g=______kg3. 物体的质量只与________________ 有关, 而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无关.4. 实验室中测量质量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5.天平在使用前应先_________,此时游码位于________处,使用时要用_______来取放砝码,被测物体放在_____盘中,砝码放在_____盘中.典型例题例 1.质量相同的木块和铁块相比较( )A 木块的体积较大,所以所含物质较多 B 铁块较重,所以所含物质较多C 木块和铁块质量相同,所含物质的多少是一样的D 无法比较其物质含量的多少思路引导:因为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木块和铁块的________相同,所以含物质的多少______,故应选_____.例 2.试判断 3&#215;107mg 所表示的质量可能是( )A 一朵玫瑰花 B 一只羊 C 一头大象 D 一杯水思路引导:将不熟悉的毫克换算成较为熟悉的千克.3&#215;107mg=________g=______kg例 3.一质量为 5kg 的铝块,在下列情况下,它的质量将发生变化的是( )A 把铝块熔化后,全部铸成铝壶 B 把铝块制成铝板C 把铝块从赤道拿到南极去 D 把铝块锉成一个规则的零件思路引导: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它不随______、_____、______而改变,故应选______.例 4.用天平称一本书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一个 100g,一个 20g,一个 10g,游码的读数为 2.5g,则这本书的质量为________.思路引导: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课堂达标1.以下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把铁条拉成很细的铁丝,质量变小了 B 密闭容器中的冰熔化成水,质量变大了C 宇航员在太空中的质量比在地面上小 D 1kg 的铁块和1kg 的棉花质量一样大2.一只鸡蛋质量更接近于( )A 50mg B 50g C 0.5kg D 100mg3.航天员费俊龙把圆珠笔从地球带到了太空中,则圆珠笔一定不变的是( )A 位置 B 质量 C 温度 D 体积4.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当横梁平衡时,右盘中有砝码 10g 的一个,20g、2g 的各两个,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 )A 32.52g B 54.52g C 54.56g D 32.54g课后巩固1、1kg 铁的质量比 1kg 棉花的质量( )A 小 B 大 C 一样大 D 无法确定2.关于物体的质量,下面说法哪种正确( )A 同一铁块,做成铁锤质量大,做成铁1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质的量把微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