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总部大楼人民币交易总部 是专营机构么

廖岷:鼓励银行在沪设第二总部 _ 东方财富网
廖岷:鼓励银行在沪设第二总部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上海银监局将有何作为?  上海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廖岷近日接受早报记者专访,详解其思路。在他看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工作重心仍然在于进一步拓宽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加快金融市场的改革创新,而金融市场的加快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集聚和广泛参与市场的培育。因此,上海银监局将继续致力于吸引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集聚,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升参与金融市场竞争的能力,推动发展和转型,并提升上海银行业辐射和服务全国的能力,形成长期可持续的比较竞争优势。  廖岷从2011年2月起任上海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在到任上海银监局前,他担任银监会办公厅主任,主要负责综合研究和监管协调,主持和参与国务院多项重要金融课题研究,也曾代表银监会参与巴塞尔银行委员会有关国际银行业监管规制的制定工作。加入银监会之前,廖岷曾先后在央行国际司资金处和办公厅、中国光大集团香港总部、总行工作。国际视野与金融市场交易员背景相结合,长期在银监会总部工作的经历,有助于廖岷带领上海银监局更好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研究探索金融  租赁公司设境外SPV  东方早报:“十二五”期间,作为上海银监局来讲,有哪些先行先试的计划?具体到今年,上海银监局有哪些工作重点?目前进程如何,有何困难?  廖岷:简单介绍下我们今年在此方面的工作重点。  一是支持、 鼓励和推动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加快转型发展,努力随“实体经济”而变,随“新兴金融”而转,随“民生民众”而动。利用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战略机遇和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于全国的特点和优势,大力培育上海银行业在这些方面的长期可持续的比较竞争优势。在融资服务和财富管理方面,开发和设计更多产品,并发挥管理、带动和影响全国相关业务的作用,占领金融创新的先机和制高点,提供高附加值服务,探索先行转型的途径。  二是充分利用上海金融市场要素优势,继续鼓励和吸引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上海成立各类总行级管理总部、营运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吸引更多外资银行中国区总部或者是亚太区总部落户上海。我们一贯坚持主动向各类机构宣传设立功能性金融机构、区域性机构总部等的作用、意义和优惠政策,帮助和扶持已落户持牌专营机构加速发展和金融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示范效应和竞争中的领先地位。今年以来,中国银行的人民币交易业务总部已在上海成立,浦发硅谷银行正在筹备开业。  三是积极鼓励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各类非银行类新金融业态集聚上海,大力发展航运金融服务,实现金融中心与航运中心“双轮驱动”。今年我们指导浦银金融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开业筹备,鼓励金融租赁公司继续在保税区设立项目子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  此外,针对目前热议的银行以附加不合理贷款条件和不合理收费为主要形式的不规范经营问题,我们正积极推动辖内银行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打造一批富有持续竞争力,同时受人尊敬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东方早报:上海银监局在研究探索国内金融租赁公司设立境外特殊目的项目公司(SPV)等方面的工作进展如何?  廖岷:金融租赁公司设立SPV开展飞机、船舶及大型设备租赁业务,是国际上普遍接受并成熟运用的租赁模式,具有风险隔离、融资便捷等优势。其中,设立境外SPV开展融资租赁业务还能享受到低成本的外汇融资、税收优惠及便捷的服务,也是国内金融租赁公司有效参与国际竞争的唯一方式。  对此,银监会采取了先内后外、逐步推进的监管策略,先允许金融租赁公司在境内保税地区设立项目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待时机成熟后再逐步向境外发展。上海银监局在坚持风险为本的基础上,积极支持辖内金融租赁公司开展SPV业务。目前,在我们的鼓励和推动下,上海辖内金融租赁公司已在境内保税区设立了数十家SPV开展业务,并以项目安排人的角色参与了多笔境外SPV租赁业务。下一步,上海银监局将继续跟进银监会相关制度制定的进程,积极研究金融租赁公司在境外设立SPV开展租赁业务的模式,为金融机构充分利用海外市场和制度条件,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条件。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  在上海设总部  东方早报:刚才提到中国银行人民币交易业务总部已在上海成立,在你看来,国有银行管理总部对于上海意义到底何在?上海银监局将提供怎样的支持措施?  廖岷:我认为银行业管理总部或业务总部集聚是扬上海金融要素市场齐备之长,克上海法人银行偏少、决策事权掣肘之短的有效手段,对促进上海银行业转型发展,聚集高端专业人才,加快推动上海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和业务创新,鼓励先行先试,努力发挥金融资源聚积效应,最终形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竞争优势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将加强与银监会和上海市政府的沟通报告,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并创造有利的监管环境,做好政策指导、业务辅导、监管服务和经验总结等工作。  东方早报:外资银行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廖岷:上海外资银行的发展对于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化水平具有特殊意义,这方面的作用正在显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机构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截至3月底,已经有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来沪设立机构。目前共有外资法人银行21家,各类外资银行分行78家(含在华法人的分行),同城支行97家,外资银行代表处89家。2011年底时,上海外资银行在沪从业人员1.75万人,占全国外资银行从业人员总数的40%以上。21家外资法人银行中45%的员工常驻上海,这极大推动了海外金融高级管理人才的集聚和金融产品的研发创新,这在某种意义上,真正决定了上海金融中心的国际竞争力。  二是辐射功能进一步扩大。截至2012年3月底,上海外资法人银行全国共设分行190家、支行368家,遍布全国26个省区市,覆盖沿海地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加强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辐射功能,带动了中西部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其中,一些集团的区域性功能总部也落户上海,对全国的辐射效应和影响力更是明显增强。  三是成为金融中心有机组成部分。各种类型外资银行齐聚上海,极大地丰富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多元化组成。目前,上海辖内外资银行资产、贷款和存款分别占上海市场份额的12.2%、11.2%和13.1%,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体现出外资银行在上海银行业中的重要地位,对全国外资银行也有先行和示范作用。而且,在全球投资、消费和增长重心向亚太逐步“东移”的过程中,外资银行在上海的聚集,无疑还能够为上海带来众多的各行各业的外资企业和客户,这对于上海顺应“东移”大势,巩固和提高自己的贸易中心和经济中心地位,也可以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是丰富和促进金融市场产品和服务提升。一方面,外资银行积极发挥着“鲶鱼效应”,在具有优势的贸易融资、中小企业贷款、财富管理、外汇交易和衍生产品、银团贷款、现金管理和个人理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效应,为本地市场引入了丰富的产品、成熟的做法和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促进了金融中心整体服务能力的提高和有序竞争。另一方面,外资银行也提供很多特色金融服务,提升金融中心的金融服务功能。如荷兰合作银行的农业信贷、北欧银行的船舶融资、澳洲银行的农业和能源金融以及即将开业的浦发与硅谷的合资银行的科技金融都很有其自身的特色。  此外,外资银行在和金融衍生品领域保持了引领作用或绝对优势。如外资银行在上海辖内外汇贷款市场占比超过40%,继续保持市场的引领作用;上海外资法人银行衍生交易名义本金余额达到3.6万亿元,部分外资银行自营和做市交易量位居市场前列。  东方早报:你们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做了哪些工作?  廖岷:去年下半年,我们率先在系统内出台了一揽子专项监管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上海银行业加大支持小微企业服务力度,其中小微企业专营支行批量准入和与一般支行挂钩设立的政策均为系统内首创。  截至目前,上海已设立了3家持牌小企业专营机构(、和上海银行),引进了3家专营小微企业分行(泰隆、民泰和稠州银行上海分行),在小企业群聚地改建和开设小微企业专营支行近80家,另有6家银行指定了23家支行为科技金融服务特色支行。截至2011年12月末,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辖内小型企业贷款(不含票据融资、不含个人经营贷)6792亿元,占全辖企业贷款30.2%(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9.7%),较去年同期增加806亿元,增幅为17.49%,高于各项贷款同期增幅(10.24%)7个百分点。上海小企业贷款余额在全国排名第五,前四位依次为浙江、江苏、广东、山东。如加上个人经营性贷款947亿元,2011年12月末,上海小企业贷款余额(不含票据融资)达到7739亿元,在各项贷款余额中占比达21%。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热门]&&&[关注]&&&
举报原因:
侵权(诽谤、抄袭、冒用等)
举报邮箱:
举报成功!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综述】2012年,全区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069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增幅提高1.1个百分点。占全市金融业增加值比重达43.6%,占新区生产总值18%,占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29.9%。金融机构集聚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监管类金融机构能级提升。中国银行上海人民币交易业务总部、银联国际有限公司、复星保德信保险公司、中国平安航运保险运营中心、中国人寿上海数据中心、上海华谊集团财务公司落户浦东。至年底,金融机构数量达737家,比上年增加45家。其中,银行类机构230家,证券类机构290家,保险类机构217家。二是非监管类金融机构加快发展。诚盈、赛领资本、太平养老、中诚信托、嘉实基金等在浦东新设股权投资机构。至年底,股权投资企业及其管理机构数达1128家,比上年增加344家;管理资产1875亿元,比上年增加523亿元。加快吸引融资租赁企业落户,融资租赁企业增至90家,比上年增加50家,租赁合同余额约2600亿元。三是地方金融机构规范发展。至年底,浦东小贷公司16家,比上年增加8家,数量首次居全市首位,其中13家开业,贷款余额29.41亿元;融资担保机构13家,其中商业性担保12家,政策性担保1家,注册资本36亿元,在保余额96.36亿元,数量和规模均居全市前列。四是金融专业服务机构持续引进。标准普尔大中华区总部、惠誉评级上海分公司、汤森路透中国区总部、香港联合交易所子公司维港金融信息公司落户浦东。至年底,浦东拥有各类金融专业服务机构578家,比上年增加48家。金融业发展环境优化。一是出台《浦东新区促进金融业发展财政扶持办法》,7月底印发实施,加强了金融核心功能区建设政策保障;11月制定印发《浦东新区促进金融业发展财政扶持办法实施细则》,并召开政策宣讲会,稳步推进政策落实工作,扩大政策覆盖范围,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二是继续开展高端金融教育培训。浦东国际金融交流研究中心以市场化方式引进瑞士金融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瑞士洛桑管理学院等境外金融教育资源举办三期高端金融培训。三是商业和交通配套持续改善。餐饮服务半径基本覆盖小陆家嘴全部楼宇;完成南滨江酒吧休闲街、成衣定制街、陆家嘴餐饮广场、北滨江文化长廊等约1.9万平方米商业配套建设;开通金融城2路、3路,实现小陆家嘴交通枢纽至主要楼宇“最后1公里”全覆盖;部分建成并开放使用二层步行连廊。四是金融城文化生活日益丰富。配合举办第五届陆家嘴论坛,举办第六届陆家嘴金融文化节;创刊《陆家嘴》杂志,《浦东时报》推出《金融城》专版;实现金融城楼宇内历道证券博物馆、信息生活体验馆、交通银行博物馆等文化场馆预约公益性开放。金融创新不断推进。一是推进跨国公司资金运作便利化改革。9月,国家外汇管理总局批复同意上海6家跨国公司参加资金运作便利化改革试点,其中3家在浦东。二是推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实质性运作。2月上海股权托管中心开市,年底挂牌公司达48家,成交金额超过1亿元。三是支持普兰金融服务公司规范发展。突破政策瓶颈,支持普兰公司成为上海市第一家以“票据中介”作为经营范围的公司。四是持续深化QFLP试点。年底,浦东共有11家企业获得试点资格。五是探索跨境人民币结算再保险业务。9月,中国人寿再保险将承保的香港汇丰人寿和恒生保险的人民币再保险业务放在浦东进行结算,全年完成结算额8.6亿元人民币。支持经济发展作用增强。一是深化“银政合作”项目,至年底上海银行银政合作项下新区中小企业贷款存量为57.65亿元,服务企业420家,发放贷款811笔。持续推进中小企业上市,新增7家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总额41亿元,其中A股上市公司5家,募集资金25亿元,A股上市公司数量及募集资金总额分别占上海市的56%和61%;海外上市公司2家,募集资金16亿元;“新三板”挂牌企业5家,上海股交中心挂牌企业15家。二是试点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共受理420家小微企业申请,推动8家合作银行为其中103家企业设立信用贷款授信额度,总额2.96亿元。三是推动金融服务“三农”与民生,参与组织新区第四届农博会,协调推动新区10家金融机构与10家农企签订银企合作协议;推动小贷公司发放对“三农”企业和小企业的贷款,至年底新区小贷公司涉农贷款余额5.24亿元,占全部贷款17.8%,非涉农小企业贷款余额17.80亿元,占全部贷款60.5%。(金融服务局供稿)10月31日,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市分行与人民日报数字传播(上海)有限公司签订贷款合同,用于支持1万台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在上海地区的建设和运营。(国开行供稿)
金融业·中资银行金融业·中资银行中资银行【概述】2012年,新区中资银行人民币存贷款增长平稳。年末,存款余额11357.76亿元,比上年增加1114.46亿元,增长10.8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886.6亿元,比上年增加510.89亿元,增长15.13%;人民币贷款余额7901.57亿元,比上年增加663.51亿元,增长9.17%。(金融服务局供稿)
【工行上海市分行】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以下简称工行上海市分行)贯彻执行总行战略部署,紧扣转型发展主线,坚持创新驱动,各项业务取得新突破,竞争能力不断提升,进一步巩固扩大市场领先优势,经营管理工作上新台阶。至年底,实现本外币3项存款余额1.21万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突破5000亿元,拨备前利润超220亿元,不良贷款率0.59%,连续15年保持下降。一是业务增长再上新台阶。以竞争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结构转型为中心工作,以晋位争先为抓手,掀起攻坚营销、百日营销、旺季营销一系列营销高潮。中间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21%,同业第一。二是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坚持在发展中调整结构,现代服务业贷款占比提升至33.25%,小企业拓户增容,大力发展国内贸易融资,个贷余额近千亿元。聚焦理财、财富管理等新兴领域,做大资产托管、养老金和第三方存管等业务规模,做强代理交易和代理销售业务,完善账户贵金属、账户外汇等产品体系,金融资产服务业务规模和收入贡献不断扩大。成立信用卡收单中心,发卡总量位居同业第一。三是深化改革激发新活力。国际业务实现跨越增长,国际结算量突破2000亿美元,国际贸易融资比上年增长152%。投行业务积极打造优质品牌,债券融资工具承销发行量同业第一。成立机构业务二部,社保资金总量突破千亿元。成立资产负债管理部,有效提升资金资本配置效率。挂牌成立世博支行,加快推进网点综合化,经营活力进一步激发。四是精细管理实现新提升。风险评价晋位争先初见成效,严控信贷资产劣变。加快运营改革,完善案防内控机制,操作风险控制水平提升,有效遏止各类案件发生。加强网点渠道建设,自助机具运行率率先突破99%,客户投诉和网点排长队现象明显改善。(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供稿)【中行上海市分行】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以下简称中行上海市分行)围绕“以价值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战略转型方向,抢抓机遇,奋勇开拓,取得良好经营业绩。至年底,全行拨备前利润比上年增长23%;中间业务净收入比上年增长13%,增速列四大行首位;本外币客户核心存款较年初新增332亿元,增幅达9.79%,其中人民币客户存款新增225亿元,增幅达7.45%;人民币同业存款较年初新增135.78亿元,四大行市场份额较年初提升5.44个百分点,增幅居四大行之首。一是金融创新有成效。积极发挥集团多元化平台和海内外一体化优势,成功为中国海运集团叙做全国首批、上海首单“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交易;为宝钢集团在港发行29亿元人民币点心债;推出全国首笔期货保税标准仓单质押融资业务;针对航运企业创新推出一体化“航运行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和“应收账款池融资方案”;发行融合信用卡与消费金融贷款双重功能的“中银新易贷信用卡”,推出具有国际先进智能卡技术的“长城IC卡”;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出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张江模式”,获得上海市金融创新一等奖。二是践行社会责任。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牵头组建融资总额为34亿元的上海市首个限价商品房银团项目;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盛大计算机(上海)有限公司设计整套内保外贷融资计划;支持助学贷款,至年末累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近13亿元,帮助近10万名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学费、住宿费和基本生活费;率先与警方合作开展打击假护照开户专项行动,排查外籍账户2.04万个,发现可疑账户278个,配合警方抓获5名外籍作案嫌疑人;组织开展打击网络电信诈骗工作,主动排查冻结涉嫌诈骗账户47个,堵截电信诈骗107起,避免客户损失6600余万元。三是良好的企业文化。以“百年行庆”为契机,精心策划开展了新年音乐会、年度先进表彰大会、青年公益行等活动;通过规范和完善各类荣誉奖励评选流程与机制、出台员工学习奖励办法、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等举措,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年内,全行获全国级、市级以及总行级荣誉奖励达27个,比上年增长59%。(中行上海市分行供稿)
【国开行上海市分行】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市分行(以下简称国开行上海市分行)开拓进取,稳健务实,各项工作保持平稳发展。年末,表内外信贷资产总额2554元,其中表内信贷资产余额比年初增长1.4%,受托业务余额比年初增长15.9%。表内贷款中人民币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7.6%,不良贷款率0.20%。一是与市区政府等部门合作编制13项规划,淀山湖、迪士尼、文化产业等规划通过专家论证,其中《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暨上海迪士尼项目投融资规划》被列为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上海淀山湖地区“十二五”系统性融资规划》纳入市级重点规划;完成斐济规划报告,与澳大利亚西澳洲政府签订《规划与合作战略关系谅解备忘录》。二是“十二五”六大重点开发区域中,获得世博园区、临港地区、虹桥商务区、迪士尼园区4个主牵头行,徐汇滨江、浦东前滩CBD 2个联合牵头行,其中主牵头的虹桥枢纽银团获得中银协颁发的最佳交易奖。与经信委签署1500亿元《开发性金融合作备忘录》,与金山区、杨浦区、闸北区签订合作协议,与张江管委会签订《“十二五”期间合作协议》。三是与市经信委、商委召开“走出去”项目对接会。重点支持宝钢资源(国际)收购非洲西芒度铁矿中方联合体、宝钢资源(国际)收购加拿大矿业公司权益、光明集团收购英国维他公司股权等多个具有影响力的海外并购项目。印度莎圣11亿美元出口买方信贷项目获得“上海银行业银团贷款创新项目奖”。与宝钢等签订800亿美元“走出去”合作协议。四是保障性住房项目贷款余额占全市市场份额近50%,当年贷款发放量居上海市第一。年初,被上海市银监局授予信贷支持保障房建设工作“突出贡献奖”。8月,银监局召开包括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新华社、解放日报等9家媒体参加的宣传上海金融机构创新支持上海保障房的媒体见面会,华泾公租房项目整体贷款方案获得银监局肯定,《宣传金融支持民生保障房的典型案例》在上海电视台播出;9~10月,上海电视台财经栏目和中央电视台财经二套分别播出对国开行上海市分行支持上海保障房建设的专题采访节目。五是完成从租赁为主向自主开发为主的过渡,搭建长宁国资统贷平台,签订《创业接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合作协议》,在新华网、人民网、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媒体上宣传介绍,扩大履行社会责任影响力。签订11个中小企业合作机制,金额58.7亿元。与15家小贷公司展开合作,贷款余额达到上海小贷公司融资总规模的1/3,在市场上居首位,被上海小额贷款协会授予“2012年度上海小贷行业最佳合作伙伴”奖。六是重点支持世博园及配套建设、世博文化中心、迪士尼园区建设、东方传媒海外并购、有线电视数字整体转换项目,开展与文广集团、世博集团、东方传媒、申迪集团、紫竹视听基地项目等重点文化企业的合作。七是连续两年牵头主承销发行89亿元市政债。完成债券承销发行9支,完成对农银租赁公司、交银租赁公司同业借款发放,与上国投开展代客资金组合管理业务,为东航提供油料套期保值交易服务。(国开行上海市分行供稿)【平安上海分行】2012年,原深圳发展银行以吸收合并原平安银行的方式完成两行整合并更名为平安银行,历时近3年的整合工作完成。合并后的平安银行是总部设在深圳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控股股东。平安银行上海分行(以下简称平安上海分行)办公地点由原深圳发展银行上海分行注册所在地搬迁至新区陆家嘴环路,旗下拥有44家分支机构、网点和自助银行,自助设备遍布商业区域和较为繁华的周边区域,初步建立起“立足上海、辐射周边”金融服务网络。至年底,平安上海分行(不含汽融,下同)资产总额达1551.13亿元,较年初增加79.41亿元,增长5.39%。全年实现所得税前利润超20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057.96亿元,较年初增加87.81亿元,增长9.05%;一般性贷款余额674.99亿元,较年初减少44.04亿元,下降6.12%。按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余额合计2.29亿元,较年初减少0.8亿元,不良率0.39%,较年初减少0.1个百分点。一是现金管理业务表现突出。年末,对公存款余额达830亿元,对公贷款余额(含贴现)420亿元,中间业务收入增幅扩大。其中,现金管理业务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KPI,客户升级工作预算完成率达115.19%。二是零售转型谋发展,打造“大零售”模式。年末,零售存款余额基本与年初持平,达165.46亿元,非保本理财余额大幅增加,资产余额增至290.48亿元,较年初增加65.64亿元,增长29%;消费类新一贷累计放款11亿元,位列各家分行第二;代发客户新增存款年日均9.15亿元,远超时间进度,完成全年预算目标;高端价值客户数增长迅速,客户总资产达244亿元,比年初增长26%。三是全年同业部交易量逾5000亿元,较上年增加1000亿元。四是贸融持续拓展供应链业务。至年末,贸易融资规模达389.75亿元,月均余额407.58亿元,规模比上年增加35.57亿元,增长10%。五是国际业务扩张迅速。年末,国际结算量为166.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6%;外币存款余额13.57亿美元,较年初增长236%。离岸业务保持强劲势头,完成离岸结算量92.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达58%。六是全年累计放款31亿元,信贷投放额位列各家分行前列。组建11个支行小微专职团队,1家小微专营支行待开业,2家小微支行完成选址。七是投行业务打造债融、托管、非债融等三大板块,通过培训宣导、项目跟踪推进等手段,提升各经营单位对投行业务的关注度。八是全年汽融存款余额达93.1亿元,贷款余额15.05亿元。九是全年累计发放新一贷2.22亿元;“车牌贷”发放量突破千万元关口,达1119.61万元,较上年增长833.3%;贵金属全年新增交易量290.85亿元,占全行交易量39.7%,排名第一。完成存款年日均16.8亿元,指标完成率109%;存款余额19亿元,累计指标完成率104%。(平安上海分行供稿)
4月12日,建行浦东分行举办养老金业务推介会(建行浦分供稿)【上海银行】年末,上海银行总资产为8154.67亿元,存款总额为5431.60亿元,贷款总额为3894.09亿元,利润总额91.71亿元;平均资产收益率1.1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19%;资本充足率13.15%,核心资本充足率9.22%;不良贷款率0.84%,拨备覆盖率285.29%。拥有营业网点294个,设有自助银行186个,布放自助服务类终端设备2337台,员工9362人。年内,上海银行发起设立江宁上银村镇银行、崇州上银村镇银行开业,村镇银行数量共计4家。年末贷款余额2818.24亿元,比上年增长8.46%;存款余额31.6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9.36%。启动电子银行“五心服务、五星品质”工程。开展“1+e”套餐活动、“支付宝快捷支付双响炮”、“蛇年贺岁火,海派e生活”等多项营销活动,统一企业网银和个人网银Usbkey介质品牌名称,推出“E盾”品牌,提高品牌辨识度。获得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颁发的“2012年区域性商业银行最佳网上银行用户体验奖”、新华网颁发的“网民最信赖网银支付品牌”等多项奖项。(上海银行供稿)【招行上海分行】2012年,招商银行上海分行(以下简称招行上海分行)资产负债规模平稳增长,年末人民币自营存款余额2246.07亿元,比上年增加176.9亿元。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全年实现FTP利润69.67亿元,比上年增加2.21亿元。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不良贷款率0.63%,低于系统内和上海市同业平均水平。通过逐步压缩敞口、增加风险缓释等措施,较好地控制风险。各类案件率为零,全年没有发生违法犯罪案件和安全责任事故,实现各项业务良性运营。招商上海分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党、工、团作用,组织全员劳动竞赛,开展员工运动会等系列文体活动。举办招行成立25周年行庆系列活动,全行员工凝聚力、招行品牌二次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得到较大提升。(孙安乐)
【建行上海市分行】2012年,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以下简称建行上海市分行)在上海市51个有融资需求的重大建设项目中,对其中35个项目承贷超过300亿元。推进小企业业务“零售化”、“小额化”转型,创新小企业集群贷款方案营销模式,推出“小微信用贷”、“网银循环贷”、“善融贷”。推进消费经营类贷款发展,推出“财富贷”高端客户信用贷款、“学易贷”个人留学贷款、“融易贷”优质存量企业主助业贷款、个人黄金质押贷款和小额信用贷。加强与政府机构、财政、社保、军队武警、保险、医院、高校、文化行业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拓展第三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单用途商业预付卡资金存管、各级财政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和公务卡等业务。开启与主管部门新一轮战略合作,继续保持商品住宅维修资金独家归集地位,独家承办住宅物业保修金配套服务,推广网银公积金新缴存方式,扩大公积金缴存面。推出非现金池现金管理、人民币资金境外放款、黄金租借、“双汇通”、“财富之星”、自动理财账户等新产品,创新“境外分行贷款、境内分行转贷”飞机融资结构模式,推广单位人民币结算卡、对公一户通、对公账户通存通兑等新型支付结算产品。依托同业首款加载公交行业应用产品,办理区县车改卡业务。优化信贷管理流程,成立放款中心,实现授信项下审批偏好统一、贷款条件落实统一、押品管理统一、合同文本填写统一、会计核算统一、档案管理统一。加快网点建设,新设网点18家,其中小微企业专营支行9家。全年新增对外营业网点22家,实际营业网点总量达346家。新增财富管理中心3家,另有4家建设中。提升客户体验,保护银行消费者权益。明确客户服务渠道对外业务窗口服务质量要求,在网点配备无障碍通道、手语服务人员和便民服务设施。履行“讲诚信、保安全、促消费”倡议承诺,开展金融服务进社区活动。(建行上海市分行供稿)??????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2012年度工作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紧密结合实际,以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工作为核心,督导辖区中心支行和金融机构有效落实各项措施,推动辖区经济稳步发展;防范和化解重点金融风险,完善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监测分析体系,组织开展上海重点领域和环节的金融风险排查,有效维护全辖金融稳定;出台改善和加强对辖区分支机构服务工作的10项措施,形成上海总部与辖区分支机构共同发展的强大合力;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跨国公司资金运作便利化试点、经常账户跨境人民币结算银行审核流程优化、人民币资金池境外放款业务试点等工作为突破口,深化“2个平台、1个窗口、1个中心”职能建设,为实现上海总部职能建设新跨越奠定坚实基础。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结合实际制定印发指导意见,要求辖区各中心支行和金融机构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各项措施。全年20家中心支行实施“一把手”负责制,紧密结合履职实际,形成各自工作思路、目标和实施意见,组织开展专项活动,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强化指导和考核,“从早、从快、从实”因地制宜启动相关工作。上海总部与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银监局、商务委等部门联合召开上海金融支持实体产业经济发展会议,确定12家银行连续3年为上海市实体产业滚动提供总额6600亿元融资支持。为进一步提高产业政策与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的对接效果,上海总部先后出台《上海市信贷投向指引(2012年版)》、《上海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货币信贷政策导向效果综合评估办法》等文件,有针对性地提出“八大信贷导向”,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保证。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形成《2012年上海总部牵头和参与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重点工作分解表》,确定上海总部牵头开展的23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重点推进、31项关注配合以及8项研究探索等工作。严格执行总行指令,制定《代理境外央行债券投资业务信息服务工作制度》,做好代理境外货币当局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具体操作业务。全年与人民银行签署代理债券投资协议的境外机构总数13家,协议投资金额1805亿元,累计代理交易总额达1199.96亿元,债券托管余额884.76亿元。扩大在沪金融机构发债规模,瑞穗实业银行(中国)、星展银行(中国)、上海银行等分别发行金融债券。推动在沪非金融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研究规范在沪非金融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管理流程、建立协调机制、规范工作推动程序和后续监督管理。推动并协助韩国央行在沪设立代表处,牵头研究并推进外国央行用人民币投资中国债券市场。制定跨国公司资金运作便利化试点具体操作方案,12月3日,中海运完成跨境资金双向调拨的首笔交易。深化上海综合保税区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工作,至年底试点企业达50家,试点项下外汇收支达84.85亿美元。继续支持综保区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积极参与人民币国际支付清算系统(CIPS)研究论证,形成《人民币国际支付清算系统及机构落户上海的方案》和《关于组建中国人民币国际清算股份有限公司的方案》专题报告。根据上海实际情况,形成《关于上海建立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审慎性管理制度的方案》。支持小企业发展,推进公开市场操作平台建设。灵活运用再贴现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再贴现资金重点向小微企业倾斜。至年底,累计办理“小微”企业票据再贴现2132笔,金额88.85亿元,分别占74.5%和60.0%。密切监测外汇竞价市场的供求变化和价格走势,严格按规定进行操作。每日监测分析外汇竞价市场交易情况,为总行货币政策决策提供依据。与交易中心清算部密切合作,共同做好央行外汇交易远程清算后台工作。优化新建交易室各项技术系统和基础设施,推进总部公开市场操作平台建设。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监测分析,促进与在沪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的沟通交流。深化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监测体系建设。新建国内外金融市场及宏观经济数据监测平台,持续跟踪监测和分析国内货币、债券、黄金、期货及理财产品等市场运行情况。拟定《2012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写作提纲,成立写作小组启动初稿撰写。加强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管理,编制完成《同业拆借业务操作实用手册》。加强同业拆借市场管理。全年共批复39家机构进入同业拆借市场,55家机构调整同业拆借限额,14家机构变更联网名称,1家机构退出同业拆借市场。做好银行间债券市场准入备案管理,共办理各类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和集合产品准入备案1045家。组织召开黄金市场工作座谈会,提升人民银行管理黄金市场影响力。防范和化解重点金融风险。牵头组织开展上海重点领域和环节的金融风险排查。对外行文银、证、保等各类金融机构300余家,逐家开展风险排查,及时完成风险排查报告《关于上海地区重点金融风险排查和防范情况的报告》。继续加强上海金融业日常风险监测分析,按时完成银行业、交叉性金融工具和涉外企业风险监测定期报告。完成《中国区域金融稳定报告(2012)》、《上海金融稳定报告(2012)》写作、出版工作。对总部辖区116家应参加评估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每半年开展一次稳健性非现场量化评估。做好金融机构重大事项及重要信息报告工作,维护辖区金融稳定。全年165家银行业机构发送重大事项或零报告,为金融稳定提供有力支持。推进上海市新设银行业机构审批业务、综合评价各项准备工作,严格履行内部操作程序,加强金融监督管理。维护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安全运行。确保支付清算系统运行、国库资金、各级库房等安全,完成总部支付系统、同城清算系统的风险集中排查和安全评估。完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配合总行做好第二代支付系统联调测试与模拟运行工作,稳步推进上海支付结算综合业务系统二期建设,建成上海立体库物流自动化系统,推动国库业务持续健康发展。规范支付服务市场,对在沪支付机构开展为期6个月集中治理。对个别严重违反《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和触及监管红线的支付机构,予以严肃处理。研究制定《加强和创新货币金银工作15项具体措施》,推动货币金银工作再上新台阶。制定并下发《2012年上海市现金服务与管理工作要点》、《上海市“十二五”时期现金服务工作指导意见》,加快现金出纳科技化进程。召开上海市金融监管部门反洗钱工作协调会,形成反洗钱监管合力。重视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综合试点工作,督导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做好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试点,启动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保险集团公司综合试点,协助总行做好平安集团在沪综合试点有关工作,提高可疑交易分析工作专业化水平。制定《上海市机构信用代码推广工作方案》,发放全国首张机构信用代码证,率先将首批26.4万户地方性金融机构存量数据一次性批量上传。参与和推动上海市新一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出定性信息共享,引导和推动地方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扩大借款主体信用评级市场规模,试点小额贷款公司评级,促进评级市场规范发展。推动外汇改革创新和先行先试。实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8月1日,实现新旧制度平稳过渡,相关外汇监测系统运行平稳,至年底上海市货物贸易外汇收支名录企业达4.35万家。做好资本项下简政放权工作。落实《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个人参与境外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推进资本项目信息系统上线前准备工作,完成多家银行非现场验收,并向总局申请联调。研究构建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支付管理框架,为争取上海更多第三方支付机构参与试点打下坚实基础。批复外资人力服务外包企业开立服务外包外汇专用账户,明确账户收支范围和审核要求。推进外币兑换机业务试点和新台币现钞试点,完成2011年度及2012年中期在沪银行执行外汇管理规定情况年度考核。完成《国际收支手册》中金融衍生品、储备及证券投资等章节分报告撰写。深化沪深两地汇警四方合作机制,严厉打击跨境资金违规流动。开展特定经济区域企业等各类外汇专项检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至年底,上海市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位居全国第四位,达4891.2亿元,比上年增长47.7%。率先开展“经常账户跨境人民币结算银行审核流程优化”试点,有12家商业银行及118家试点企业报备开展优化审核业务,在全国形成示范效应。率先试点人民币资金池境外放款业务,以个案形式办理国内首笔外商投资企业人民币资金池境外放款业务。推动人民币外商股权投资(RQFLP)业务在上海先行先试。支持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设立运作,协助解决基金工商登记,关注基金运行发展。探索个人境外投资审慎性管理制度。配合总行做好新版RCPMIS系统升级和日常管理,累计激活上海地区企业6405家,审核跨境直接投资合规信息397笔。对外交流与合作取得新进展。有效发挥总行国际业务的后援平台作用。参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金融稳定工作组”和“消费者金融保护工作组”,以多样化方式开展国际金融改革的动态监测。参与国际司“欧债危机研究特别工作小组”,参与撰写《投资机会与风险》研究报告。研究欧元体系央行内部信用评级系统(ICAS),推动央行业务创新。开展2013年G30春季全会筹备工作,参与筹备亚太反洗钱组织(APG)第十六届年会,协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四条款磋商代表团、AMRO磋商小组、穆迪信用评级公司主权信用评级组完成在沪磋商会谈。牵头研究并推进外国央行用人民币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相关事宜,有效推动与港澳台的金融交流合作。提升内部管理能力,确保各项业务平稳有序运行。总结总部建设经验,立足现实,探索推动总部未来发展,逐步完善“3个平台、3个中心”工作思路。完成总行、总部领导重要活动协调安排,做好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落沪相关工作,配合总行和上海市政府筹备并举办“2012陆家嘴论坛”,协调筹备第五次长三角金融联席会议。围绕党的十八大召开、全国“两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辖区金融体制改革动态等专题,开展舆情专报工作。参加上海金融法治环境建设联席会议各项活动,交流汇报上海总部在金融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工作成绩,参与《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上海市国际金融中心法治环境建设》修订编写。推进上海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宣传和解释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政策精神和相关制度,研究起草《上海总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方案》,做好相关咨询申诉的解答分办工作。严肃财经纪律,扎实有效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供稿)上海银监局2012年度工作2012年,上海银监局改进和加强银行业监管,有效督导全市银行业继续保持平稳运行,并在风险管控、服务实体经济、维护消费者权益、创新转型发展等方面取得新成效,为上海市“四个中心”建设做出贡献。年末,在沪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达9.0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91%。辖内本外币各项存款6.2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72%。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1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98%。不良贷款余额270.93亿元,不良贷款率0.6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2个百分点。年内,上海银监局共有8个集体、10个个人获得省部(上海市)级荣誉。服务实体经济取得新进步。按照“分类指导、有扶有控”原则,督导上海银行业做好服务实体经济。一是重点项目建设得到有力支持。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年末余额680亿元,比年初增加233.25亿元,占当年全部住房开发贷款增量比重达162%,远超年初设定不低于60%的监管目标,房地产信贷投向倾向民生保障。二是加强小微及“三农”金融服务。至年末,全辖新增小微企业专营支行114家,年中指导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创新推出“上海银行业小微信贷产品信息查询平台”,访问数量达4.2万人次;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353.92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比例为20.30%,比上年增长14.58%,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幅4.6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063.16亿元,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幅等“3个不低于”和单户授信500万以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千亿元目标。年末,全辖涉农贷款余额1487.87亿元,比上年增长11%,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1.02个百分点。三是支持“绿色信贷”,信贷投放主要集3月29日,万名进城务工者金融知识教育活动启动仪式举行(银监局供稿)中在水污染治理、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其他能源发电、电池制造等领域,并逐步形成覆盖绿色产业链上下游的金融产品体系。四是新增贷款主要投向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上述2个行业合计新增贷款1644.01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49.0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新增贷款1101.55亿元,比上年增长22.45%;制造业新增贷款542.46亿元,比上年增长9.01%。重点领域风险管控有新实效。一是推进融资平台贷款清理规范。完善平台风险主评审行负责制等三项工作制度;分类制定化解风险方案;在确保上海重点市政项目建设的同时,实现全市平台贷款大小口径继续下降。二是推进房地产贷款风险防范。强化房地产信贷风险监测,加强对大额房地产贷款风险监管,开展房地产信托项目风险防范和化解。年末,上海银行业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41亿元,不良贷款率0.38%,贷款风险可控。三是信息科技风险事件频率下降,由上年6起下降到3起。金融消费者保护取得新成果。对银行业零售产品实施行为监管,扩大金融消费者知识教育覆盖面,上海银行业青年“三进活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月活动、“万名进城务工者金融知识教育”等项目社会反响良好。金融机构集聚有新气象。一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沪设立总行级、功能性机构增多。银监会下发《中资商业银行专营机构监管指引》,推动该办法在上海辖内执行,引导各商业银行在沪设立总行级专营机构,并在监管职责范围内给予准入指导。年末,异地法人中资商业银行在沪设立持牌专营机构总计六大类12家,包括信用卡中心4家,票据专营机构、资金交易中心和私人银行部各2家,贵金属专营机构、中小企业专营机构各1家。二是台资金融机构落户上海,业务和规模进一步拓展。国泰世华商业银行上海分行开办人民币业务获批准,第一商业银行上海分行和台湾土地银行上海分行筹建人民币业务获批准,台湾银行上海分行被选定为中国大陆地区新台币业务清算银行。有6家台资银行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台资机构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三是金融机构综合经营试点逐步推进。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及私人银行中心通过开业申请的初审,浦东发展银行综合经营取得新进展,浦发硅谷银行有限公司以及金融租赁公司相继开业。村镇银行布局继续推进,该行向银监会申请设立伦敦代表处。上海银行综合经营试点取得新突破,拟收购基金管理公司和财务有限公司并组建租赁公司。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是持续推动银团业务发展。组织辖内银行召开“2012年重大项目建设暨银团贷款签约仪式”,要求银行依照《关于推进上海地区银团贷款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对符合必须组建标准的项目做到“应建尽建”,鼓励银行提高银团组建率,做大银团贷款转让交易市场规模。指导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完善银团贷款信息系统,对银团贷款信息发布与统计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完善信息统计功能,为下一步银团转让交易奠定基础。年末,上海银团贷款余额2553亿元,比上年增加936亿元。二是推动电子商业汇票交易平台建设。持续督导跟进工行票据营业部设立票据电子化平台建设进程,多次会同相关机构、部门深入讨论建设方案,相关工作积极推进中。三是促进金融租赁市场发展。密切跟踪银监会起草制订《国内金融租赁公司在境外设立SPV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相关制度和办法》的进程,鼓励辖内金融租赁公司做好前期在业务、人才等方面储备工作,研究国际航运船舶融资租赁业务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上海综合保税区飞机、船舶等融资租赁业务试点深化,交银租赁和招银租赁累计在上海综合保税区设立35家SPV,其中18家SPV落地。金融开放和创新出现新局面。一是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在沪外资法人银行积极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内保外贷和离岸金融等业务;在56家外资银行分行中,13家机构开展人民币跨境业务,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二是推动境外机构扩大参与银行间市场和证券市场的规模。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首家获批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的外资银行,获批额度50亿元;多家外资法人银行开展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业务,取得良好的市场反应。56家外资银行分行中,有21家机构持衍生产品交易资格。外资银行分行利用自身传统优势发挥重要作用,如德意志中国上海分行、蒙特利尔中国上海分行是外汇掉期和远期合约的做市商,美国银行上海分行、摩根大通中国上海分行取得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做市商资格,能对利率互换和债券远期进行做市。三是营造鼓励金融创新的监管环境。创新建立产品维度监管工作机制,包括快速反应机制、产品评估机制、风险告知机制等,加强对金融产品风险监管,并了解、支持和推动金融创新发展。(上海银监局供稿)外资银行金融业·外资银行金融业·外资银行【概述】2012年末,浦东外资银行人民币客户存款余额3986.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71.56亿元;人民币普通贷款余额2017.4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43亿元。外资银行外汇客户存款余额168.49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3.14亿美元;外汇普通贷款余额200.67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6.14亿美元。至年底,浦东共有外资法人银行18家,约占全国的一半;有外资银行分行61家和外资银行代表处66家。(金融服务局供稿)
9月6日,汇丰唐山分行开业(汇丰银行供稿)【汇丰(中国)内地业务】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丰中国)保持稳步发展态势,继续扩大对网点和人员的投入,开拓新服务领域,加强业务能力。至年底,汇丰中国在44个城市设有网点141家,在华网点数量和地域范围在外资银行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有员工5000余人,其中约98%为本地人才。汇丰中国向本地居民、外籍人士及港澳台人士提供广泛人民币和外币服务,为本地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广泛银行和金融服务。私人银行业务为内地高资产人士及其家人提供个性化财富管理服务。年内,汇丰中国内地业务继续发展。2月28日与5月15日,汇丰无锡分行及哈尔滨分行先后开业,进一步拓展长江三角洲及东北地区的服务网络。5月30日,获批成为中国内地银行间外汇市场首批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的做市商。6月11日,达成首笔无本金交换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成为首批达成此项业务的银行之一。6月18日,汇丰清远支行开业,成为港资银行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以外地区开设的首家异地支行。9月6日,汇丰唐山分行开业,拓展华北地区服务网络。11月28日,推出首个外资银行理财产品在线交易平台,成为内地最早通过网上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的外资银行。12月28日,汇丰联合英特尔获批开展中国内地首个外资企业外汇资金跨境归集业务试点。至年底,汇丰在中国内地共设有12家村镇银行,下属8家支行,服务网点总数达20个。汇丰村镇银行拓宽服务渠道,丰富产品种类,满足农村地区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农户金融需求。年内,汇丰中国获得多项奖项,包括《亚洲投资者》杂志“中国最佳托管银行”、《财资》杂志“中国最佳次托管银行”、《亚洲银行家》杂志“中国最佳外资零售银行”、《亚洲银行家》杂志“中国最佳银保产品奖(外资银行)”、《国际私人银行家》杂志“中国最佳外资私人银行”、《国际财资管理》杂志“中国最佳资金管理银行”、《国际财资管理》杂志“中国最佳风险管理银行”、《环球投资者》杂志年度次托管银行调查评选中名列中国第一。汇丰中国成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注重投资社区。汇丰慈善公益项目覆盖教育、环保、扶贫与赈灾多个领域,至年底汇丰在内地慈善捐款累计超过5亿元,遍及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连续第7年获得由中国民政部评选并颁发的“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外资企业”。汇丰中国主要慈善公益项目,包括汇丰水资源计划、农民工金融理财教育、万名进城务工者金融知识教育、青少年金融教育、汇丰儿童悦读计划等。(汇丰中国供稿)
【恒生(中国)内地业务】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生中国)于2007年5月成立,是香港恒生银行在内地的全资附属公司。母公司恒生银行创立于1933年。2012年,恒生中国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区域为业务拓展重点,秉承母行审慎经营原则,稳健发展内地业务。3月,海西经济区第二家分行厦门分行开业。4月,顺德支行和北京嘉里中心支行相继开业。6月,天津滨海支行开业,成为年内在环渤海地区新增的第二个服务网点。10月,广东省异地支行珠海支行开业。11月,天津津门支行及广东江门支行开业。至年底,恒生中国在内地17个城市共有46家分支行。年内,恒生中国在存款吸收、贷款业务和客户基础上均表现良好。以港币计算,存款总额比上年增长12.7%,贷款总额比上年增长15.5%。优越理财客户数比上年增长15.5%,总客户数比上年增长12.6%。利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扩大的契机,加强与母行联动,丰富产品及服务内容。在《首席财务官》杂志“2012年度中国CFO最信赖的银行评选”中,恒生中国获得“最佳跨境贸易结算奖”。重视对中小企业服务,积极响应国家扶持中小企业政策。在由南方日报社主办的南方金融评选中,恒生中国贸易融资业务获得“2012最具竞争力金融创新产品(国际类)”奖项,是唯一获奖外资银行。秉持“以客为尊”服务理念,提供恒生原创设计、多元化的理财产品和专属贴心理财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群体需求。在《每日经济新闻》“2012第三届金鼎奖评选”中,恒生中国获得“年度最佳外资理财服务银行”奖项,并获得《理财周报》“2012中国最受尊敬银行暨最佳零售银行评选”11月29日,恒生中国珠海支行开幕(恒生银行供稿)之“2012年中国最受尊敬外资银行”奖项,部分保本投资产品“步步稳”获得“中国十大最佳银行理财产品”。恒生中国向大众普及金融和理财知识,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举办财富管理论坛,并在杭州、福州、厦门、东莞、顺德等地举办投资讲座。响应中国银行业协会相关要求,开展“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系列活动,并筹备各分支网点的活动开展。持续关注、支持教育和环保事业,实践企业社会责任。继续拓展两项分别以音乐教育及阅读教育为主线的“开拓音乐新世界”及“悦读行”系列公益项目,其中“悦读行”项目开展10次志愿者活动,惠及云南、广东、安徽、河北等省份10所乡村小学近800名学生。在中国教育新闻网主办的“2012中国教育年度影响力榜单”评选中,“悦读行”项目获得“2012中国教育年度影响力公益品牌”。“开拓音乐新世界”项目为上海4所外来务工子弟学校160名学生提供打击乐入门培训,并为17名优异学生提供专业音乐机构的进阶培训,并招募培训志愿者教师,该项目在第二届中国公益节中获得“2012年度公益项目奖”,恒生中国获得“2012中国公益奖——集体奖”。支持各项慈善捐赠,投入社会公益,组织“恒生慈善跑”,所募捐款用于重症儿童治疗补助、康健院孤残儿童生活改善;中秋开展“爱心月饼恒温馨”活动,准备上海传统月饼,寄送给安徽、福建两地偏远乡村儿童;组织员工志愿者为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彩绘教室、开展陪同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参观航母等公益活动。连续第3年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并全力配合母行香港恒生银行发起的“沼气能源计划2012”项目;组织员工志愿者探访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勐佑镇,验收沼气能源设施,并教育村民有关沼气能源知识,提高大众环保意识。(恒生中国供稿)
【华一银行】华一银行于1997年1月获批准成立,同年6月对外营业,是中国第一家由海峡两岸合资的华人银行。以“华人精粹,一流服务”为服务宗旨。拓展市场,开发新业务品种,增设营业网点,并与美国、台湾、香港等地金融机构建立策略联盟合作关系,形成两岸四地的“环太平洋”业务架构,对投资中国大陆的台资、港资及其他外资企业以及政府基础设施提供高品质、国际化的银行金融服务。华一银行营业网点战略分布日趋完善。长江三角洲地区,除在上海浦东陆家嘴设立总行外,在上海地区还设有虹桥支行、徐汇支行、嘉定支行、松江支行、闵行支行、青浦支行、新天地支行、静安支行;随着深圳分行、深圳宝安支行、天津分行、天津滨海支行的成立,华一银行华南、华北、华东的全国架构基本形成。2012年,华一银行稳健经营,转方式、调结构、重创新、强管理、抓服务,业务快速发展。盈利增长注重依靠转型、创新和管理驱动,有效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通过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升资金营运水平等措施,信贷业务注重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强化资本约束的监管要求,加快推进信贷结构调整,信贷资源更多地投向符合产业政策导向、资本占用较低、风险与收益匹配的领域。竞争发展注重业务创新推动,贴近客户需求,充分发挥自身科技、渠道、品牌等优势,巩固在大陆台资银行中的领先地位。至年底,华一银行资产规模达447.0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0.17%;存款总额达409.3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7.23%;贷款总额达273.86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5.82%;实现税后净利润3.88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4.36%。维持良好信贷资产质量。不良资产率为0.28%,拨备覆盖率高达563.4%;资本充足率、资产负债比例、流动性指标等均符合监管要求,资产利润率、净值报酬率在大陆外资银行中继续名列前茅。(华一银行供稿)
【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继续秉承诚信经营、客户至上、恪守信用、合法经营的基本方针,通过加强金融创新、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升内部管理、加强人才培养管理、扩充营业网点等措施,提高银行综合竞争力,并以多样化、优质金融服务获得客户信赖和业界好评,存贷款业务量稳步上升。一是发展银团贷款业务,取得成效,被上海银行业协会授予上海银行业银团贷款最佳机构奖一等奖。二是债券业务方面,可交易债券品种包括国债、央票和政策性银行债券,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量以国债居多。债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券交割量(现货)月度全国总排名第19名,在外资银行中位列第一。1月,作为财务顾问协助客户发行短期融资债券,是日资企业在国内市场首次发行的人民币债券。三是重视风险管理和控制,主要措施包括强化信用风险管理部门职能,加强预警管理机制,推进全行事务流程标准化、新商品以及新网点开设管理,信息数据仓库(DWH)上线,导入对分行操作风险自我评估体系(分行CSA),加强对分行风险管理等。对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等风险实施全面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四是结合具体业务开展合规文化建设。提高员工合规意识,将合规渗透至各项业务操作中,重视各类合规培训,对员工举办定期培训、专题学习和工作实践,将法规要求与实际业务相结合,做到“合规创造价值”。五是在人才培养方面,推进“员工本地化”进程。年末有员工约2400人,其中本地员工约占员工总数90%,担任高级经理及以上职务人数比上年增长约20%。充实人才储备,营造良好工作氛围。采取轮岗体制,培养提高员工全面知识技能。完善培训体制,从思想意识、专业技能、沟通管理能力等多角度出发,为员工创造学习、改善、运用、提高的优秀平台等。六是扩大分支机构网络,增加收益、改善存贷比、为客户提供便利。营业网点在原有9家分行、5家支行的基础上,3月成立武汉分行,7月成立沈阳分行。至年末,共拥有11家分行、5家支行计16家的分支机构。(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供稿)
7月28日,上海保监局、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共同组织举办“上海人身保险牵手你我”慈善专项基金捐赠仪式(保监局供稿)【意大利裕信银行上海分行】意大利裕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以下简称意大利裕信银行上海分行)于日对外营业。从2004年起,经营人民币业务。2006年底,获准经营全面外汇业务。2007年9月,获准扩大人民币业务服务对象范围,经营对除中国境内公民以外客户的人民币业务以及吸收中国境内公民每笔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定期存款。2009年11月,银监会批准意大利联合信贷罗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名称变更为意大利裕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是中国境内管理行。2012年,意大利裕信银行上海分行继续侧重于公司业务,主要业务为意大利裕信银行集团重点发展的市场(意大利、德国和其他中欧、东欧国家)企业来中国投资提供帮助。外币存款主要来源于与分行有业务往来、有意大利背景的三资企业的资本金和结算账户,以及来自于私人或外商代表处开立的用于接受国外汇款以支付当地费用的外汇往来账户中的存款。人民币存款主要来源于与分行有业务往来、有意大利背景的三资企业的基本和一般账户。外币信贷组合除以贷款形式投向在本地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还包括意大利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人民币信贷组合主要是贷款。分行所有借款人都经过严格挑选,注重仔细评估贷款风险质量,定期对仍在贷款有效期内的借款人的经营状况进行审查,合理监控信贷风险。采用中国银监会贷款风险分类指引对所有贷款进行评级,年末贷款均为正常。全年开展汇款、结算、支付和外汇买卖等业务,为当地企业做出口结算业务。意大利裕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于2月15日对外营业。(林越育)金融业·保险业金融业·保险业保险业【概述】2012年,浦东保险业把握“稳中求进、进中求好”主基调,以综合治理车险理赔难和销售误导为重点,逐步改善保险消费者利益保护,统筹推进“抓服务、严监管、防风险、促发展”相关工作,推动保险监管和行业发展呈现新面貌。浦东各保险公司实现保险保费收入426.60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财产保费收入148.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6%;人身保费收入278.17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各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赔款143.57亿元,比上年下降12.4%。4月,开通12378维权热线,接受保险消费者维权投诉和对保险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金融服务局供稿)
【上海保险市场概况】2012年,上海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820.64亿元,比上年增长8.97%。其中,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71.72亿元,比上年增长11.10%;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548.92亿元,比上年增长7.94%。全市累计保险赔付支出255.79亿元,比上年下降1.89%。产、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比例为33∶67。中、外资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比例为87∶13。至年底,上海市共有122家保险公司和6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其中财产保险公司57家,人寿保险公司48家,养老险保险公司7家,健康保险公司5家,再保险公司4家,保险集团1家。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324家,其中保险代理机构150家,保险经纪机构107家,保险公估机构67家。(上海保监局供稿)
【加强信访投诉管理工作通知印发】1月16日,上海保监局印发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投诉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保险公司加强信访投诉制度,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完善信访投诉组织建设和处理流程,畅通信访投诉渠道,并建立总经理信访投诉案件审阅制度和信访投诉接待制度等。文件进一步明确对解决信访投诉案件不力的公司将运用非现场监管措施,实施严格分类监管措施。(上海保监局供稿)
【规范保险条款交付】1月9日,上海保监局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合同条款交付工作的通知》,有效规范各保险公司条款交付工作,维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通知对续保业务、银保渠道、网络业务、电销业务、极短期业务和卡式业务等不同渠道的保7月11日,上海保监局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社会监督员聘任仪式(保监局供稿)单交付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确保投保人、被保险人能够通过有效方式和渠道及时了解所购保险合同具体条款,明晰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减少不必要误解和纠纷,并督促保险公司提高服务意识,履行好保险条款说明义务。(上海保监局供稿)
【提升保险业服务质量水平】3月7日,上海保险业制定《上海市地方标准人身保险业窗口服务质量规范“五年行动计划”方案》和《上海市人身险窗口“创优质服务网点”和“创优秀服务标兵”方案》,计划五年内,上海地区人身险公司窗口服务建设基本达标,客户满意度综合测评指数达到上海市金融系统内平均水平,并在行业内评选出一批“优质服务网点”和“优秀服务标兵”,提升上海寿险业服务质量水平。(上海保监局供稿)
【打击违法犯罪】4月16日,上海保监局召开专题工作部署会,提出上海保险业“破案会战”围绕“规范报送工作、打击诈骗行为、抓出典型大案、净化市场环境”总体目标,推动建立四项制度:即发现案情、一对一、总对总的即报制度;案件线索信息化串并及分析、移送制度;经侦部门与保险行业对口联络员制度;案件侦查相互协作、相互通报制度。会议要求各保险公司要高度重视、责任到人、认真报送、严格追责、加强内控、取得实效。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和在沪保险公司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保险业配合公安部门严厉打击保险领域违法犯罪行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海保监局供稿)
【推广危险化学品安全责任保险】10月9日,上海保监局联合市安全监管局、市环保局、市金融办,下发《关于本市全面推广危险化学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的通知》,着力优化保险模式,增强责任保险功能。一是依据投保企业现状、历史事故发生情况,实行浮动费率制度;二是引入禁限控风险调整系数、区域风险调整系数等综合风险浮动系数指标;三是针对不同类型和风险企业实行差异化费率。全年累计投保危险化学品安全责任保险企业2000家,风险保障金额达150亿元。(上海保监局供稿)
【交通事故检验鉴定信息系统上线】12月1日,由上海保监局、上海市司法局和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联合建设的上海市道路交通事故检验鉴定信息系统上线运行。系统依托上海市机动车辆联合信息平台,通过规范流程和信息共享进一步提高交通事故处理、司法鉴定及保险理赔服务的工作效率和透明度,为改善车险经营司法环境、防范化解车险理赔风险提供支持。(上海保监局供稿)【共建民生保险工程】12月26日,嘉定区政府和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举行“嘉定区2013年实事项目——民生综合保险工程签约仪式”。嘉定民生保险项目突出三个特点:一是关注大病保险保障,对于初次确诊恶性肿瘤患者,将一次性给予保险金。二是关注失独家庭保险保障,对失独家庭在原有保障基础上给予特别关爱,因意外伤害和一般疾病住院患者,将给予每天60元住院津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将给予每天120元住院津贴,年累计给付日最高可达180日。三是保险服务便捷,公司将成立“嘉定民生综合保险工程”专项服务小组,并在嘉定区社区服务站保险窗口开展服务。参保居民中孤寡老人、残疾人和行动不便者,可以拨打公司免费服务热线,公司提供专人上门服务。(上海保监局供稿)
【村网平台查阅农保信息】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信息中心与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农业保险信息化建设合作备忘录,启动农业保险信息化建设,实现农业保险信息与政府农业信息的实时对接。年初起,投保农户可以通过设在各行政村内的“农民一点通”监管平台、上海市农委政务网以及一村一网平台,对农业保险承保理赔信息进行查询,并了解保险补贴政策、保险产品介绍、承保及理赔指南等内容。平台服务覆盖上海市1391个涉农行政村,计划在2013年全面完成。(上海保监局供稿)
【中国人寿上海市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上海市分公司)坚持“攻坚克难、稳中求进、奋力拓展”总基调,积极进取,真抓实干,创新发展,完成年初制定的任务目标,公司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业务发展实现新突破。全年中国人寿上海市分公司实现新口径下股份总保费75.4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续期保费32.2亿元,比上年增长42.8%。个险渠道实现期交保费7亿元,比上年增长3%,其中十年期及以上期交保费2.6亿元,比上年增长5.9%。团险渠道实现短险保费6.6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意外险保费3.4亿元,比上年增长16.5%。银保渠道实现长险保费28.3亿元,其中期交保费6.1亿元,比上年增长15.3%;长险首年和首年期交的市场份额位居上海市场第一。二是队伍建设取得新提升。增强员工凝聚力,形成正面、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以销售管理队伍为重点,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完善干部选拔培养机制,为青年后备人才提供发展平台。三是运营管理取得新优化。加快服务响应速度,提高运营效能;优化理赔流程、提高理赔水平;推进客户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服务品质;构建项目合作化培训,创新培训模式。四是风险管控取得新成效。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和风险预警指标监测体系建设,做好综合治理销售误导工作,扎实推进“诚信我为先”活动。五是公益事业取得新进展。举办“中国人寿杯”少年儿童绘画大赛,所有获奖作品在展出后进行义卖和拍卖,募集善款近3.8万元,并全部捐赠给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中国人寿基金;继续做好突发事件救助、帮扶共建以及慈善捐助等社会公益活动,连续第10年为上海援滇干部赠送总保额756万元的保险;继续开展与浦东惠南镇明光村、豫园街道等单位的共建帮扶工作;参与市民政局、市红十字会、上海慈善基金会等单位和组织发起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中国人寿上海市分公司供稿)
上海市首届保险理赔员(车损定损)职业技能竞赛总结表彰大会(保监局供稿)【平安人寿上海分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人寿上海分公司)成立于日。2012年,平安人寿上海分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共创未来”发展理念,严格内部管理,狠抓业务品质,推动销售模式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全年实现总保费收入97.2亿元,市场占比17.9%;其中,个险保费收入86.8亿元,市场占比42.5%;银行代理业务保费收入10亿元,市场占比3.9%。全年净增契约量约4万件,新契约规模保费收入(含银保)24.9亿元,支付各类理给(赔)付金额合计36.96亿元。至年底,累计有效契约量412万件,客户总量462万人,全市设有营业网点36个,外勤销售团队1.36万人,内勤团队近千人。一是完善基础服务。平安人寿上海分公司以“主动、简单、及时、方便、可靠”五星服务文化为指引,对理赔时效提出更高要求,主动公开承诺:一般理赔案件,材料齐全,3个工作日结案。全年共结案理赔案件近5.2万件,理赔金给付3.5亿元,标准案件3日结案率99.9%,理赔处理平均时效0.9天。继续信守合约,为客户寻找理赔理由,秉承“拒赔更审慎”原则,为客户提供简易、便捷的理赔服务。二是开展附加价值服务。连续多年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开展分层级、多样化的附加值服务。年内面向所有客户举办“平安有约健康同行”第十七届客户服务节,组织各类主题活动,包括观摩多媒体杂技及热门电影、少儿家庭才艺赛、知心文化系列活动、专家巡讲、40场社区运动会、讲座及义诊、希望小学夏令营等活动,吸引10万余客户参与。平安VIP俱乐部会员服务是附加值服务的新特色,服务内容涵盖财富盛宴、健康关怀、商旅服务、驾车关爱、尊贵礼遇、平安援助6大项,包含21个小项服务。每季度针对高端客户策划开展VIP会员活动——文化之旅美术馆参观、创意艺术手工亲子专场、孟京辉话剧专场以及贺岁系列电影观摩等,迎合客户需求。公司获得“联动平安”全国VIP会员活动三等奖、平安人寿加值服务活动优秀团体奖两大奖项。三是推动E化平台。E化工程是领先行业的服务和管理平台,包括面向客户的网络、电话自助服务平台和面向业务员的移动展业平台(MIT)、移动保全作业平台及电子化寿险行销支持系统(SSS)。E化工程提高客户服务时效,提升业务队伍的销售效率和管理水平,并节省大量纸张使用。业务员MIT使用率从年初85.6%提升至98.1%; SSS网站登录使用率从年初71.0%提升至81.4%。四是推动产品创新。5月,在第七届上海保险论坛上,平安人寿上海分公司获得“最佳专业服务奖”,平安“吉星盈瑞”年金险获“最佳产品奖”。11月,平安人寿获得“2012年度十大最佳保险公司”、“最佳理赔保险公司”和“最佳服务保险公司”奖项。平安逸享人生养老年金保险(万能型)获“最佳养老险”。五是持续回馈社会。在教育公益方面,慰问回访安徽六安霍邱县平安希望小学,向上海第一聋哑小学进行爱心基金捐赠,为民工子弟小学奉献爱心。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举办重阳节时慰问敬老院老人、爱在金秋温暖行、设立“1+1”慈善基金、2012跨越行动爱心捐赠等活动。(平安人寿上海分公司供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银行总部基地支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