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类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有哪些影响

火山活动和地震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火山活动和地震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这是一道论述题,比如说火山可形成火山地貌(玄武岩高原、火山锥等),火山可改变气候……我想要全面一点的回答,谢谢哈.随便打两个英文字母赚积分的恕不欢迎哈!火山和地震的关系算一个哈,但是请概括性的回答
火山活动和地震是一对孪生兄弟,但火山爆发,前兆明显,人们可以逃避,大多有灾无难.月是大地震频发的时期,火山活动也激增,全球发生火山爆发17起.火山活动的过程常造成许多微小地震,大爆发更可产生强烈地震;地震的发生也常导致火山活动,1999年纪录的27起火山活动,有14起出现在土耳其大地震以后短短的两个多月内.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和从而引起岩石层的破裂是产生火山和地震的根本原因.天文因素如日月的引潮力等也对地震起到诱发作用.但根本的动力仍是地球内部能量的积累.厄瓜多尔的皮晋查火山 (Guagua Pichincha),它位于这个国家的首都基多(Quito)西边11公里.火山的顶峰达海拔4794米,但汽车可开到海拔3800米的高度,无需太多的攀登便可到达火山口.从基多前往,一天就可来回,因此成为旅游的好去处.由于它经常表现出还在活动的特征,近代地理学奠基人洪堡 ()曾到此考察,以后不断有科学家前去考察,因此成为研究火山的标本.在今年以前,已有25次爆发的记录.1660年这次最强烈,曾使基多堆积起厚达30厘米的火山灰.此后虽仍有活动迹象,但对人已无威胁.科学家一直监视着这座火山,1993年正当多位火山学家在观测火山口,它突然喷发,虽然轻微,但也使两人遇难;不过在现代观测手段的帮助下,它大的活动是能够预知的,如去年便探测到岩浆正在这里的地下聚集上升,在10月发过一次火山将要爆发的警报,但随后发现爆发的趋势在缓和,于是警报又取消.去年 8月24日这座火山再次提出了警告,9月29日这座火山发出隆隆的声响,还喷出了一些气体和火山灰,一场大的爆发显然就要到来,谁都能感觉到了.9月30日当局开始撤退火山附近的居民,10月 5日这座火山果然爆发了,喷出的火山灰和气体,形成烟云柱达到19500米的高度;7日早晨它又一连三次爆发,喷出物形成巨大的蘑菇云,顶端高达 12000米.由于危险地区的居民事先已撤走,只死了一位89岁的老人,是因为空气中火山灰和有害气体弥漫,不能适应而死亡的.这一天,奎多落下的火山灰约有5000吨.事隔仅11天,在基多南边 120公里,另一座火山 Tungurahua 又传来了强烈喷发的消息,喷出大量气体、水汽和火山灰,火山灰给附近的地面铺上了一层土.其实这种喷发活动出现已有一段时间,9月30日还曾有喷出二氧化硫近7000吨的记录,但都不如10月18日这一次强烈,所以10月18日这次被记录下来,不过看来这并非此次火山活动的终结,很可能还有更大的爆发,所以火山附近的斑诺斯 (Banos)等几个城镇的居民仍在撤离,连动物园的动物也搬走了.10月23日这个火山果然爆发,喷出的烟云也是形如蘑菇高达10公里.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火山活动和地震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相关的作业问题
大型水库一三峡为例:1:破坏淹没大量珍贵的农田土地,和各种风俗文化,文物建筑.2:破坏当地生态环境,阻止了长江水生动物的洄游,可能会使某些珍稀物种绝灭.3:可能导致中国水资源的不平衡,影响整个中国网络状的水流系统.4:影响当地气候,是当地温度更加温和稳定.降雨增多.减少下游水量,可造成下游用水困难.5:水库本身的建造过
可以说影响甚大 我具体说下吧~!1增强了人们对地震引起海啸所带来的巨大灾难的恐惧,因此更加完善人们欲知海啸的能力!减少财产人员损失!2印度洋地震说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仍在剧烈运动中!3由于地震的影响在印尼等地的火山活动更加剧烈,人们要警惕火山爆发!多的就不说了!
影响很大1.你想买日本的东西?吃不了2.你想去日本完?去不了3.听说日本的幅射在中国的沿海雨有小小幅射4.拒绝中人国和日本人交往5.经济问题(我也不是很知道- -)给点分吧..我打了很久 表示不是很会打字
一:日本地震会导致地壳的不稳定,也许会增大中国爆发地震的危险系数;二:日本地震会引发日本经济的波动,甚至引发经济危机,因为经济全球化的原故,也会进一步影响中国的经济.三:长远来说,日本地震肯定会削弱日本的国力,对中国更有利哦,
08年的汶川大地震对都江堰地面上的建筑破坏比较严重,江边的护栏基本都倒塌,但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如此巨大的地震面前只是后来人们新加固的部分工程被损坏,原有的工程却基本完好,体现了古代人建筑艺术的高超、选材的精妙.—— 08年汶川大地震后到都江堰亲自考察所见.
利:使热带地区,亚热带地区向两极地区移动,有更大面积的陆地适宜种植粮食作物;改变某些地方的气候条件,增加降水量.弊: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区;扩大热带传染病的传播范围;加剧某些地方的沙漠化,荒漠化,极端气候越来越严重.
肯定是有影响的,这次日本地震主要是由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运动的结果,中国和日本离得又不远,多少会受点不可预知的影响.
中国的进出口对于日本处逆差地位,中国主要进口机电,电子,高质量钢材,汽车配件等工业电子技术产品,中国的一些项目和产品没有这些进口,会出现停滞延期违约的困境,对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
只要还是经济的影响,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无非是汽车和电子产品1.长期依赖日本的汽车零配件,丰田和本田相继关闭在日本在福岛地区附近的零部件工厂,中国部分汽车集团会受到影响2.日本的电子产品在中国将大部分涨价3.股市的影响4.日本和中国的贸易5.中国对核安全的进一步认识和加强
有 FQ在欢呼雀跃 JY在装 13 还有的在看好戏
安全,非常安全.海地地震和日本毫无关系.两者所处板块不同.但是LZ最好还是要学习一下相关的地震常识,毕竟日本是个地震多发国.
当然有啦!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我们的外汇储备可是有日元呀!应该主要在经济领域.至于后果怎样,有待观察.
第一,日本有许多华人.第二,地震引发核泄漏,这是全球性危机.第三,日本临震不乱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
美国航天局科学家11日表示,里氏8.8级的日本大地震导致当天地球的自转时间减少了1.6微秒,即每天的时间减少了1.6微秒.1微秒等于一百万分之一秒.美国航天局地球物理学家理查德·格罗斯说,日本大地震导致地球质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地球自转.
  金融市场的反应来看,投资者对日本经济的信心正在发生动摇 因为这次大地震对日本的打击实在太沉重了  首先,日本大地震或将中断日本经济复苏进程  大地震受灾面积之大,破坏程度之严重,达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菅直人称是"日本的国难"一点也不为过 和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不同,这次的最大危害并非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害,而是巨
说不准 今天新闻联播 说美国加州地面突然12米的的大裂缝,恐怖啊,和2012里的世界末日何其相像啊!反正我是没10亿欧元上诺亚方舟,活一天算一天吧! 日子还是要照样过!别想太多了,凭良心做事,蛋定 想办的事要抓紧!
就像楼上说的,真的离得有够远啊.1、2月去很安全啦~不用担心,祝你们玩得开心喔!我家在台湾桃园!哈!
1.使陆地的淡水资源得到不断补充更新2.改变地表形态3.水循环在4大圈层中不断进行能量的输送和转换
对我国的影响肯定是有的(不是已经检测出来了嘛),专家说辐射量很小,不足以对我国人民造成危害.少吃点海产品吧(不过我最近还在狠命地吃).别担心了,反正也没处躲不是吗?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第九章+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ppt 7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第九章 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 1、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2、人类发展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⑴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 人类的诞生和进化与自然地理环境分异密切相关。 ⑵人种形成也深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 在第四纪人类的进化过程中,自然地理环境发生了剧烈的节奏性演变,冰期和间冰期、海侵和海退、地壳上升和下降等等自然地理过程和现象交替发生。自然界这种节奏变化曾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进化。原始的人类一方面改造着自己的形体和大脑,以适应变化的环境;一方面又不断地扩展到世界各地,以寻求各种适于生存的环境。自然因素加上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人类便产生了体质特征不同的各种人种类型以及不同的地理分布特点。
①人类的三大种族 人类的种族,即人种,是指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不同的人种主要是根据其体质的性状(如肤色、睛色、发色、发型、面部特征、头型、身材等等)而区分。 根据上述特征,一般把人类划分为三个基本的种族,即三大人种,它们是尼格罗人种、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 尼格罗人种:基本的体质特征是皮肤呈黑色或深棕色,头发为黑色卷发或波发,鼻梁宽扁,口宽度大,唇厚而突出,体毛发达程度中等。 欧罗巴人种:基本的体质特征是肤色浅淡,头发为柔软的波发或直发,发色浅,睛色碧蓝或灰褐,鼻狭而高,唇薄,胡须和体毛很发达。 蒙古人种:基本的体质特征是皮肤呈深或浅的黄色,发直而黑,睛色深,两眼角有特别的内眦褶(图9.2),面部扁平,颧骨突出,鼻宽度和高度中等,唇厚中等,胡须和体毛不发达。 ②人种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 人类的起源是统一的,在生物学上同属一个物种,有着共同的祖先。 然而,人类的各个群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彼此隔离地生活在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之中,人的身上便留下了各自居住环境的烙印。在第四纪,非洲、欧洲和亚洲是全球范围内的三大人类活动中心。对于人类活动来说,这三个地理区域由于存在严重的天然屏障而彼此相对孤立起来。例如,广阔的干旱荒漠带把非洲和欧洲分隔开来,高峻的大高原、大山脉以及遥远的距离使亚洲与欧洲及非洲分开。 人类的三个基本种族正是在这样一种分化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 尼格罗人种形成于热带炎热的草原旷野上,那里日辐射强烈,而色素较深的黑色皮肤和浓密的卷发能对身体和头部起保护作用,宽阔的口裂与外粘膜发达的厚唇以及宽大的鼻腔也有助于冷却吸入的空气。 欧罗巴人种主要形成于欧洲的中部和北部,那里的气候寒冷、云量多而日照弱,因此人体的肤色、发色和睛色都较为浅淡。人的鼻子高耸、鼻道狭长使鼻腔粘膜面积增大,这有利于寒冷空气被吸入肺部时变得温暖。 蒙古人种形成的环境没有非洲的炎热和欧洲的寒冷,故形成较为适中的体质形态特征。典型的蒙古人种具有内毗褶,可能与草原和半沙漠的环境有关。这样的结构能保护眼睛免受风沙尘土的侵袭,并能防止冬雪反光对眼睛的损害。 人类的群体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往复迁徙,又经过人种的混杂过程。混杂产生的种族类型,以后又可能长期处于隔离状态,受到新的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新的类型,其过程是极为复杂的。因而要说明某一种族特征的形成原因,必须追溯它的发展历史。 自然条件在人种分化的早期阶段起着某种选择作用;但人类形成了社会,有生产劳动和创造文化的能力。物质生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条件,渐渐地人类通过劳动使环境适合自己的需要,而不是改造自己的器官来适应环境。因而,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种形成的作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减弱,人类的种族特征愈来愈失去其适应生活的意义,只是在现代人类中还以其残余形式繁衍着。 由此可见,人类种族的差别仅限于若干外部的体质特征,而且其形成年代也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各人种尽管生活的地理环境不同,但都走着大体相同的历史发展道路,对人类的文明均有自己的贡献。无论从生理的或社会的特点来看,各个种族之间的共同点都是本质的和大量的,而差异则是次要的和少量的。因此,种族没有优劣之分。 任何种族都可以创造出灿烂的民族文化。文化进步与落后,决定于经济、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发展先决条件。在生产发展达到同样水平的人们,其文化发展上也处于相同的阶段。个别部落和民族的文化之所以落后,决不是他们生物属性低劣的结果,而是历史发展的客观条件造成的。 ⑶人口分布和人口质量(主要指健康)也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 ①自然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人口地域分布的差异是人类发展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它深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当然更取决于社会经济规律的作用。 A.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区差异、自然条件的优劣、以及自然资源的多寡等自然因素必然要影响到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分布。 B.自然资源的开发,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 。如巴西的米纳斯州,美国的科罗拉多州、加利福尼亚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试举一例具体说明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又常青的论题.只要人类社会的运行没有终止,人类就不可避免地同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发生复杂的交互作用.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的论题,可以说是一个“无可回避的主题”.中外先哲们曾对这个切关宏旨的问题作过深沉的思考.如中国先秦诸子百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种种见解,便显示出高度的智慧,至今仍能给我们以启迪.近代以来,随着人类向自然界的深度与广度进军的过程中,自然界的铁腕也日益强劲地回敬人类.1998年发生长江全流域特大洪水就是有力的佐证,原因就是长江流域人们围湖造田,填湖造田的恶果,也是多年沿岸人不重视植树造林的后果.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也更加深切地引起人们的注目.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载体,是社会发展的背景与舞台.社会的进程不能脱离人类在时空上所处的特定的地理条件,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在地理环境之中进行.正是由于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人类在地理环境这个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异彩纷呈、有声有色的话剧.地理环境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已被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和地理学家所认识.【如需事例再详细的解释,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不同历史时期的学者对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的主要论述表明,地理环境与文明的产生、发展和衰亡有着密切的关联,它是文明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创立了环境地理学
,认为地理环境既是人类生存的物质环境
,又是制约社会存在、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而把地理环境纳入人类历史的考察范围之内。
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历史学家让·博丹,全部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来考察世界历史的进程。他把世界历史的进程划分为三阶段,即“东南民族占优势的阶段
;其次是希腊罗马居统治地位的阶段;最后是北方民族领先的阶段”
启蒙运动时期的孟德斯鸠是地理环境决定论者。较为系统地阐述地理环境对民族性格、法律体系等综合影响。孟德斯鸠在其代表作《论法的精神》一书中论述了人因气候的不同而导致性格方面的差异。他说:炎热国家的人民,就像老头子一样怯懦;寒冷国家的人民,则像青年人一样勇敢。热带地区的
人民比较容易忍受奴役,而寒带地区的人则更偏爱自由。此外,孟德斯鸠还从反面辩证地论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刺激和砥砺作用。他说:“土地贫瘠,使人勤奋、俭朴、耐劳、勇敢和适宜于战争;土地所不给与的东西,他们不得不以人力去获得。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宽裕而柔弱、怠惰、贪生
德国近代哲学家黑格尔在他的《历史哲学》中说
“有好些自然环境
,必须永远排除在世界历史民族的地盘,历史的真正舞台是温带,当然是北温带”。对于地理环境的作用,他认为
“我们不应该把自然界估量的太高或者太低:
爱奥尼亚明媚的天空固然有助于荷马诗的优美,但是这个明媚的天空绝不能单独产生荷马,而且事实上,它也并没有产生其他的荷马。在土耳其的统治下,就没出过诗人”
&&&年鉴学派的集大成者布罗代尔发展和完善了历史地理学,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极大限制作用,并把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系统引入历史研究领域。但他同时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类生存发展的过程就是摆脱自然控制的过程。
&& 二十世纪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认为“文明的起源不是生物因素或地理环境单独发生作用的结果”,文明是“一种遭遇的结果,”是“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挑战”和“应战”中诞生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然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所以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这是因为: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 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然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所以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这是因为: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 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面为同学们推荐部分热门搜索同步练习册答案,要查找更多练习册答案请点击访问
下列人类的活动,属于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的是
[&&&& ]A、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 B、地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C、对于地球共有的自然资源,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D、对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气候资源具有与其他自然资源相同的特点有
A.普遍存在性
B.数值特征
C.离不开对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条件和资金投入
D.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能源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气候资源具有与其他自然资源相同的一些特点,首先气候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________、________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其次气候同其他自然资源一样,离不开对其开发利用的________和________。
交通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必要条件。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重视交通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220年开始,(秦朝)建造了以咸阳为中心呈一巨大弧形向北面、东北、东面和东南辐射的一批称为驰道的帝国道路。在汉代,随着帝国的扩张,道路系统大为扩大。(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 日,考古学家在宜宾县考察了始建于秦朝的五尺道。自秦以来,该处就是由四川到云南的重要通道。专家认为这段约350米的道路保存完好,具备了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条件。(据《华西都市报》日第12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子秦朝道路系统的修建在当时有何影响。分析材料中五尺道的历史价值和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利条件。 材料二 “二呀那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要把那公路修到那西藏!……公路通了车,运大军,守边疆。开发那福源,人民那享安康。前藏和那后藏,真是呀好地方,无穷的宝藏没开采,遍地是牛羊。森林草原那到处有,人民财富不让侵略者他来抢。要巩固国防,先建设边疆,帐篷变高楼,黄山变牧场。”(《歌唱二郎山》) (2)材料二是20世纪50年代起流行的歌颂康藏公路建设的歌词。根据歌词概括康藏公路发挥了那些积极作用。 材料三
(3)根据表概述年世界航运业发展状况。利用表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所呈现趋势的原因。 材料四&&&&&&&
材料五 交通可以缩小时空距离。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使不同地域间相互交流、联系,实现互补。今日世界交通运输联系不仅仅局限于一国之内,而且扩大到国与国之间、洲与洲之间。交通建设要受控于地理环境,亦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 && 昆曼公路北起中国昆明,经西双版纳进入老挝,南止于泰国曼谷,长达1850千米,有“21世纪新丝绸之路”之称。沿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显著的地域差异铸就了这条斑斓的彩带。 (4)运用所学交通运输网知识、地域差异地理知识,说明昆曼公路对四川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5)简述昆曼公路穿越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6)分析该区域不利自然条件对昆曼公路建设的影响,并列举两例修将该公路可能给沿线地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材料六 & &&国民经济各部门存在密切联系。据测算,建设1公里高速公路要消耗钢材500-1500吨、水泥吨,平均消耗沥青1900吨。新增100亿元投资可带动400亿元的投资规模。在建设周期内每亿元高速公路建设可创造就业岗位3900个。2009年,我国铁路建设投资6000亿元,消耗钢材2000万吨、水泥1.2亿吨,可创造600万个就业岗位,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可达1.5个百分点。 材料七 & &&交通运输是制约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四川省针对其在西南地区的区位特点和省情,在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过程中,着力打造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2008年四川省境内新开工铁路建设项目投资规模1087亿元,开工建设高速公路项目总投资767亿元。2009年四川省交通建设预计完成投资580亿元。 (7)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四川省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经济意义。 (8)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四川省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正确性。
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能源才能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产生的废气,影响气候、危及人体健康的问题日益严峻。因而,太阳能、核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广泛重视。据测算,全球可开发风能总量比水能总量大十倍。我国沿海地区也蕴藏着丰富的风能资源。材料二:亚马逊河河口位置
(1)填充下图相应数码框中的内容,显示燃烧化石能源对人体危害过程,以反映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
(2)许多大河河口地区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据材料二,分析亚马逊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简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