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女儿取什么名字好听叫司徒羽儿,想取一个好听的英文女儿取什么名字好听。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向老外介绍时,该怎样读自己的名字?本人不想取英文名,我知道如果没有特别取英文名的话,都会以中文名的汉语拼音形式以表达自己的外文名称.「假设」我的名字是陈实亚,那麼当我告诉老外我的名字时,˙我该用英语方式的发音来读这个「陈」字和「诗」字,还是用中文方式的读音告诉他们?˙又假设我是复姓-例司徒实亚,那是说"Shiya Situ"还是"Situ Shiya"?˙在正式文件上,写法和顺序又是怎样的?我以前看书说有几种的,不知是哪部分会全大写的,但正确是怎样我不记得了问题补充:˙不过我出生的地方官方语言是葡语,所以在文件上的外文名写法是用葡文表示的,那麼以後不论我到甚麼地方,在正式文件上写的外文名字都要写葡文那个?以上最後那点讲的葡文名只是中文名在葡语的译音,并不是我有葡文名字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建议使用中文表述方式,毕竟你的名字是中国名字,当然要遵循中国习惯,而且也没见哪个外国人叫自己“Green Mike”的..如果你怕他们不能理解,可以补充解释,如:my family name is Chen,and my given name is Shiya.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Shiya Situ吧!教他们用中文叫你最好
1. 如果你的名字English speaker发音没有困难的话就用标准的中文介绍。如果很拗口最好改一下。2. always last name after first name, thats why its called last name3. 最好以护照为准!大小写没关系。。别太奇怪就行。。4. 正式文件最好都以护照为准~
扫描下载二维码好听吉祥的字,适合你用在名字里吗?
即自己或父母认为好听的字就可以取为名字。殊不知,你的姓氏对于你的取名也是大有关系;即使你开公司,要取一个公司名字,也要首先考虑你的姓氏五行如何,否则取出来的名字很可能“风马牛不相及”。
“五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古的音阶,即宫gong 商shang 角jue 徵zhi 羽yu。这是中国古代音律的五个音调,它相对应于简谱的12356这几个音。古人通常以宫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而简谱的1234567是舶来品,五线谱更不用说是外国人发明的了。但是,我们要指出的是,咱们老祖宗的这“五音”内涵相当丰富。
五音出《灵枢·邪客》。古人把五音与五脏相配: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相传是由中国最早的乐器“埙”的五种发音而得名。
“五音相宅法”就是一种建立在古代音韵学和五行生克理论基础上的相宅方法。应该说其中的“五音姓利说”是历代风水最突出的特点,尤其是到了汉代更是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我们下面简单说说,希望朋友们能读懂。
“五音姓利说”是说你的姓如何决定你的五行?下面我们士简单介绍:
1、首先要先找出你自己的姓氏发音,并根据音符特色,归纳于中国五大音律(宫、商、角、征、羽)之中。我们请你找找下面,有没有:
角音姓(属木)
赵、周、朱、孔、曹、金、华、俞、廉、乐、和、萧、董、虞、裘、艾、弘、国、秋、高、郜、印、怀、候、宓、雍、淮、晁、荆、密、革、曲、药、衙、由、号、岳、敬、曵、虑、刘、邹。
徴音姓(属火)
钱、李、郑、陈、秦、尤、施、薑、宝、云、史、唐、薛、滕、罗、毕、郝、时、皮、齐、尹、祁、米、戴、纪、舒、蓝、季、娄、锺、蔡、田、支、淖、管、经、干、边、郏、别、荘、瞿、连、官、易、慎、廖、真、祭、员、智、晋、练、鲁、辛、訾、聂、郦、宰、芮、甄、吉、石、单、邓、贲、宣、丁、莘、闻、荀、池、卓、頼、咸。
羽音(属水)
吴、禇、卫、许、吕、喻、苏、鲁、韦、马、苖、袁、费、于、卡、伍、余、卜、顾、孟、穆、毛、禹、贝、梅、盛、夏、胡、凌、缪、霍、扈、燕、茹、鱼、古、廔、越、戎、祖、武、符、詹、龙、嬊、蒲、婿、宗、包、龚、翁、羿、储、汲、富、饶、涂、须、楚、来、旅、牟。
宫音(属土)
孙、冯、沉、严、魏、陶、水、彭、凤、任、鄷、鲍、岑、倪、敖、明、计、谈、宋、熊、屈、闵、童、林、丘、应、冀、农、晏、阎、充、容、暨、耿、冦、广、阙、隆、仰、仲、宫、甘、景、幸、司、韶、薄、蔺、屠、蒙、阴、欎、双、贡、鬱、麴、封、糜、松、愧、逄、桂、牛、勾、简、空、沙、乜、鞠、丰、红、游、权、公、鹿、酒、钦、粟、蹇、奄。
商音(属金)
王、蒋、韩、何、张、()谢、相、章、潘、葛、奚、郎、昌、花、方、桞、雷、贺、汤、邬、常、傅、康、元、平、黄、姚、郡、湛、汪、狄、伏、成、芧、庞、项、祝、梁、杜、阮、席、麻、贾、路、余、江、颜、徐、骆、樊、万、柯、庐、莫、房、解、寿、通、尚、温、喍、习、向、衡、匡、文、欧、殳、()、暴、叶、白、鄂、籍、能、苍、党、杭、程、嵇、邢、滑、裴、荣、羊、惠、邴、()牧、山、金、郗、班、申、郄、桑、阚、巢、()、蒯、查、盖、益、勤、留、铎、缑、()、庆、长、南、苌、况、拔、过、靖、附、()丹、商、()杨、安、藏、危、哀、郭、俞、斛。
角音:锺离、澹台。
徴音:尉迟、西门、独孤、司徒、司马、纥于、屈南、坎笫、北门、斛斯、信都、诸葛、呼延、乞伏、屈突、申屠、东门。
羽音:慕容、乙弗、叱于、宇文、瑞木、淳干、于丘、宗正、仆固、皇甫、南官、单干、叱罗、伊祁、沙陁、朱耶、斛律、突庐、颛孙、羽弗。
商音:上官、东平、令狐、藓干、相里、去斥、赫连、濮阳、拓援、贺兰、青阳、夏候、援也、万候、贺援、司宼、端水、轩辕、舍利、公羊、长春、千秋、吐万、章丘、夙勤、东乡、()、立贩、贺鲁。
宫音:公孙、豆庐、东方、闾丘、水丘、笫五、公冶、南门、仲孙、大兄、折中、太叔、欧阳。
2、根据姓氏定出五行属性,即是说,你的姓氏是属于什么五行。举例:
假设你姓“赵”,根据上面,赵姓是属“木”。
3、知道了自己姓氏的五行,那么,你的取名就可以根据五行的相生关系来对应了。
举例来说:
假设你姓赵,根据前面所述,“赵”姓属“木”,根据五行的相生关系,就知道了“木”生“火”。因此,赵姓的朋友适合的名字五行排列就是姓(木) 名(火) 名(火或者土)。
温馨提示:
1、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来起名字是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特征。
2、有朋友问:“按姓是一个五行,按生辰八字又是一个五行,这样到底按哪个算呢?”我们认为,最精确的当然是按照你的命理八字为准。其他都为辅,就像星座、属相等都是作为参考的。记住:取名字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建议一定要以命理八字为准,也可参考其他指标,比如,姓氏。
3、如果出现自己姓氏与五行不吻合,甚至相克情况。我们建议要综合分析,才能对症下药,找到合适自己的调理化解方法,才能化腐朽为神奇。
热门微信推荐
? 定期推送中国风水学,姓名学,面相学,命理学,改运方法,传统文化等诸多优质内容,用老祖宗的智慧梳理现代都市人的人生万象,为您解答生活困扰?
↓精彩继续↓
( ↓长按复制↓)
?(公 众 微 信 I D:tyzpceo)
推荐指数:★★★★★
?(咨 询 微 信 I D:tyzp2727)(←长按复制)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一次,大师和外国人聚餐,一位德国人站了起来了
从相术角度,单眼皮者:遇事较为理性
今日搜狐热点谁能帮我起一个英文名字呀?_百度知道
谁能帮我起一个英文名字呀?
对人友好,有进取心,精打细算帮忙起一个英文名吧,反应灵敏,聪明,脾气倔强,心地善良是一个女孩子比较内向
要一个好听点的哈
我有更好的答案
Adela 爱得拉……尊贵的
优雅的Adelaide 爱得莱德……高贵的
高贵阶级的Afra 阿芙拉……尘土Agatha 爱葛莎……善良而美好的Agnes 爱葛妮丝……纯洁
贞节Barbara 芭芭拉……外地来的人
异族人Beatrice 碧翠丝……为人祈福
使人快乐的女孩Belinda 贝琳达……有智慧又长寿的人Bella 贝拉……美丽的Belle 贝拉……美丽的
上帝的誓约
聪明高贵Bernice 柏妮丝……带着胜利讯息来的人Bertha 柏莎……聪明
灿烂的Beryl 百丽儿……绿宝石
幸运Bess 贝丝……上帝是誓约Catherine 凯瑟琳……纯洁的人Cathy 凯丝……纯洁的人Cecilia 塞西莉亚……视力朦胧的人 失明的Celeste 莎莉丝特……最幸福的人
天国的Charlotte 夏洛特……身体强健女性化的Cherry 绮莉……仁慈
像樱桃般红润的人Cheryl 绮丽儿……珍爱的人Chloe 克洛怡……青春的
美丽的Christine 克莉丝汀……基督的追随者
门徒Claire 克莱儿……灿烂的
聪明的Clara 克莱拉……明亮的
聪明的Constance 康斯坦丝……坚定忠实的人Cora 柯拉……处女
少女Coral 卡洛儿……珊瑚或赠品
彩石Cornelia 可妮莉雅……山茱萸树Crystal 克莉斯多……晶莹的冰
透明的灵魂
没有欺瞒Cynthia
辛西亚……月亮女神黛安娜的称号Daisy 黛西……雏菊Dale 黛儿……居住在丘陵间之山谷中者Dana 黛娜……来自丹麦的人
聪明且纯洁的Daphne 黛芙妮……月桂树
阿波罗的最爱Darlene 达莲娜……温柔可爱
体贴地爱Eileen 爱琳……光亮的
讨人喜欢的Elaine 伊莲恩……光亮的
年幼的小鹿Eleanore 艾琳诺……光亮的
有收获的Elizabeth 伊莉莎白……上帝的誓约Ella 艾拉……火炬Elma 艾尔玛……富爱心的人
亲切的Elsa 爱尔莎……诚实的Elsie 艾西……上帝的誓约
诚实的Elva 艾娃……神奇且智慧的Elvira 艾薇拉……小精灵
白种人的Emily 艾蜜莉……勤勉奋发的
有一口响亮圆润的嗓音之人Emma 艾玛……祖先Enid 伊妮德……纯洁得毫无瑕庛Erica 艾丽卡……有权力的
统治者Erin 艾琳……镶在海中是的翡翠
安宁之源Esther 艾丝特……星星Hannah 汉娜……优雅的Harriet 哈莉特……家庭主妇Hazel 海柔尔……领袖
指挥官Hedda 赫达……斗争
战斗Hedy 赫蒂……甜蜜
令人欣赏的Helen 海伦……火把
光亮的Heloise 海洛伊丝……健全的
在战场上很出名Hermosa 何蒙莎……美丽Hilda 希尔达……战斗
女战士Hilary 希拉瑞莉……快乐的Honey 汉妮……亲爱的人Hulda 胡达……优雅
被大众深深喜爱的Ida 艾达……快乐的
富有的Ina 艾娜……母亲Ingrid 英格丽……女儿
可爱的人Irene 艾琳……和平
和平女神Iris 爱莉丝……彩虹女神
鸢尾花Irma 艾尔玛……地位很高的
高贵的Isabel 伊莎蓓尔……上帝的誓约Ivy 艾薇……希腊传说中的神圣食物 Jacqueline 贾桂琳……愿上帝保护Jamie 婕咪……取而代之者Jane 珍……上帝是慈悲的
少女Janet 珍妮特……少女
上帝的恩赐Janice 珍尼丝……少女
上帝是仁慈的Jean 琴……上帝是慈悲的Jennifer 珍尼佛……白色的波
迷人的女人
太神奇了Jenny 珍妮……少女Jessie 婕西……上帝的恩宠
财富Jessica 杰西嘉……上帝的恩宠
财富Jill 姬儿……少女
恋人Jo 乔……恋人Joan 琼……上帝仁慈的赠礼Joanna 乔安娜……上帝仁慈的赠礼Joanne 希伯来……上帝仁慈的赠礼Jocelyn 贾思琳……愉快的
快乐的Jodie 乔蒂……非常文静
赞美Josephine 约瑟芬……增强
多产的女子Joy 乔伊……欣喜
快乐Joyce 乔伊丝……快乐的
欢乐的Judith 朱蒂斯……赞美
文静之女子Judy 朱蒂……赞美Julia 朱丽亚……头发柔软的
年轻Julie 朱莉……有张柔和平静脸庞的Juliet 朱丽叶……头发柔软的
年轻的June 朱恩……六月【11】Kama 卡玛……爱之神Karen 凯伦……纯洁Katherine 凯瑟琳……纯洁的Kay 凯伊……欣喜的Kelly 凯莉盖
女战士Kimberley 金百莉……出生皇家草地上的人Kitty 吉蒂……纯洁的Kristin 克莉丝汀……基督的追随者
门徒Laura 萝拉……月桂树
胜利Laurel 萝瑞尔……月桂树
胜利Lauren 萝伦……月桂树Lee 李……草地的居民
庇护所Leila 莉拉……黑发的美女子
夜晚出生的Lena 莉娜……寄宿
寓所Leona 李奥娜……狮Lesley 雷思丽……来自老的保垒Letitia 莉蒂西雅……快乐的
欣喜的Lilith 莉莉斯……属于晚上的Lillian 丽莲……一朵百合花
上帝的誓约Linda 琳达……美丽的人Lindsay 琳赛……来自海边的菩提树Lisa 丽莎……对神奉献Liz 莉斯……上帝就是誓约Lorraine 洛伦……来自法国洛林小镇的人Louise 璐易丝……着名的战士Lucy 露西……带来光明和智慧的人Lydia 莉蒂亚……来自里底亚的人
财富Lynn 琳……傍湖而居的人Mabel 玛佩尔……温柔的人
和蔼亲切的人Madeline 玛德琳……伟大而崇高的
塔堡Madge 玛琪……珍珠Maggie 玛姬……珍珠Mamie 梅蜜……反抗的苦涩
海之女Mandy 曼蒂……值得爱的Marcia 玛西亚……女战神Marguerite 玛格丽特……珍珠Maria 玛丽亚……悲痛 苦味Marian 玛丽安……想要孩子的
优雅的Marina 马丽娜……属于海洋的Marjorie 玛乔丽……珍珠Martha 玛莎……家庭主妇Martina 玛蒂娜……战神Mary 玛丽……反抗的苦涩
海之女Maud 穆得……强大的
力量Maureen 穆琳……小玛丽Mavis 梅薇思……如画眉鸟的歌声
快乐Maxine 玛可欣……女王Mag 麦格……珍珠May 梅……少女
五月Megan 梅根……伟大
强壮能干的人Melissa 蒙丽莎……蜂蜜Meroy 玛希……慈悲
仁慈Merry 梅莉……充满乐趣和笑声Michelle 蜜雪儿……紫菀花Michaelia 蜜雪莉雅
似上帝的人Mignon 蜜妮安……细致而优雅Mildred 穆得莉……和善的顾问
和善的Mirabelle 蜜拉贝儿……非常美丽的Miranda 米兰达……令人钦佩
敬重的人Miriam 蜜莉恩……忧伤
苦难之洋Modesty 摩黛丝提……谦虚的人Moira 茉伊拉……命运Molly 茉莉……反抗的苦涩
海之女Mona 梦娜……孤独
荒地Monica 莫妮卡……顾问Muriel 穆丽儿……悲痛
光明Myra 玛拉……令人折服的人
非常好的人Myrna 蜜尔娜……彬彬有礼【15】Nancy 南茜……优雅
保母Natalie 娜特莉……圣诞日出生的Natividad 娜提雅维达……在圣诞节出生的Nelly 内丽……火把Nicola 妮可拉……胜利Nicole 妮可……胜利者Nina 妮娜……有势有的
孙女Nora 诺拉……第九个孩子Norma 诺玛……正经的人
可做范的人Novia 诺维雅……新来的人Nydia 妮蒂亚……来自隐居之处的人 Octavia 奥克塔薇尔……第八个小孩Odelette 奥蒂列特……声音如音乐般Odelia 奥蒂莉亚……身材娇小
富有Olga 欧尔佳……神圣的
和平Olive 奥丽芙……和平者
橄榄Olivia 奥丽薇亚……和平者
Ophelia 奥菲莉亚……帮助者
蛇Pag 佩格……珍珠Page 蓓姬……孩子Pamela 潘蜜拉……令人心疼又喜恶作剧的小孩Pandora 潘朵拉……世界上第一个女人Patricia 派翠西亚……出身高贵的Paula 赛拉……比喻身材娇小玲珑者Pearl 佩儿……像珍珠般Penelope 潘娜洛普……织布者
沉默的编织者Penny 潘妮……沉默的编织者Phoebe 菲碧……会发亮之物
月之女神Phoenix 菲妮克丝……年轻的女人Phyllis 菲丽丝……嫩枝
绿色小树枝Polly 珀莉……反抗的苦涩
海之女Poppy 波比……可爱的花朵Prima 普莉玛……长女Prudence 普鲁登斯……有智慧
有远见之人
谨慎Queena 昆娜……很高贵
贵族化的Quintina 昆蒂娜……第五个孩子Rachel 瑞琪儿……母羊或小羊
彬彬有礼的Rae 瑞伊……母羊Rebecca 丽蓓卡……圈套
陷阱Regina 蕾佳娜……女王
纯洁的人Renata 蕾娜塔……再生的
恢复Renee 蕾妮……再生的Rita 莉达……勇敢的
诚实的Riva 莉娃……在河堤
河边的人Roberta 萝勃塔……辉煌的名声
灿烂Rosalind 罗莎琳德……盛开的玫瑰Rose 罗丝……玫瑰花
马Rosemary 露丝玛丽……大海中的小水珠
艾菊Roxanne 洛葛仙妮……显赫的人
有才气的人Ruby 露比……红宝石Ruth 露丝……友谊
同情Sabina 莎碧娜……出身高贵的人Sally 莎莉……公主Sabrina 莎柏琳娜……从边界来的人Salome 莎洛姆……和平的
宁静的Samantha 莎曼撤……专心聆听教诲的人Sandra 珊朵拉……人类的保卫者Sandy 仙蒂……人类的保卫者Sara 莎拉……公主Sarah 赛拉……公主Sebastiane 莎芭丝提妮……受尊重的
受尊崇的Selena 萨琳娜……月亮
月光Sharon 雪伦……很美的公主
平原Sheila 希拉……少女
盲目的Sherry 雪莉……来自草地的Shirley 雪丽……来自草地的Sibyl 希贝儿……女预言家Sigrid 西格莉德……最被喜爱的人
胜利的Simona 席梦娜……被听到Sophia 苏菲亚……智慧的人Spring 丝柏凌……春天Stacey 史黛丝……会再度振作起来之人Setlla 丝特勒……星星Stephanie 丝特芬妮……王冠
荣誉的标志Susan 苏珊……一朵小百合Susanna 苏珊娜……百合花Susie 苏西……百合花Suzanne 苏珊……一朵小百合Sylvia 西维亚……森林少女Tabitha 泰贝莎……小雌鹿Tammy 泰蜜……太阳神Teresa 泰瑞莎……丰收Tess 泰丝……丰收Thera 席拉……指野女孩Theresa 泰丽莎……收获Tiffany 蒂芙妮……薄纱
神圣Tina 蒂娜……娇小玲珑的人Tobey 托比……鸽子
有礼貌的Tracy 翠西……市场小径Trista 翠丝特……以微笑化解忧伤的女孩Truda 杜达……受喜爱的女孩Ula 优拉……拥有祖产
并会管理的人Una 优娜……一人
唯一无二的Ursula 耳舒拉……褐色的头发
无畏之人Valentina 范伦汀娜……健康者
强壮者Valerie 瓦勒莉……强壮的人
勇敢的人Vanessa 瓦妮莎……蝴蝶Venus 维纳斯……爱与美的女神Vera 维拉……诚实
忠诚Verna 维娜……春天的美女
赋于美丽的外表Veromca 维隆卡……胜利者Veronica 维拉妮卡……带来胜利讯息者Victoria 维多利亚……胜利Vicky 维琪……胜利Viola 维尔拉…… 一朵紫萝兰Violet 维尔莉特……紫罗兰
谦虚Virginia 维吉妮亚……春天
欣欣向荣状Vita 维达……指其生命之力
流过所有生灵的那种女人Vivien 维文……活跃的Wallis 华莉丝……异乡人Wanda 旺妲……树干
流浪者Wendy 温蒂……有冒险精神的女孩
白眉毛的Winifred 温妮费德……白色的波浪
和善的朋友Winni 温妮……白色的波浪
和善的朋友Xanthe 桑席……金黄色头发的Xaviera 赛薇亚拉……拥有新居
并善于保护新居的人Xenia 芝妮雅……好客Yedda 耶达……天生有歌唱的才华Yetta 依耶塔……慷慨之捐赠者Yvette 依耶芙特……射手或弓箭手Yvonne 伊芳……射手Zara 莎拉……黎明Zenobia 丽诺比丽……父亲的光荣
狩猎女神Zoe 若伊……生命Zona 若娜……黎明Zora 若拉……黎明 Rachana 创造 女性 印地语 Rachel 母羊 女性 希伯来 Radella 精灵顾问 女性 古英语 Radhika Devi的一种形式,第五个Sakti,Krishna的妻子 女性 印度 Radinka 活泼 女性 斯拉夫语 Rae Rachel的简写 女性 希伯来 Raeka 美丽,独一无二 女性 西班牙 Raelin 女性 凯尔特 Ragini 女性 印度 Ragnhild 富有战争智慧的 女性 挪威语 Rahab 女性 希伯来 Rain 统治者 女性 拉丁语 Raina 女王 女性 斯拉夫语 Raissa 玫瑰 女性 古法语 Raizel 玫瑰 女性 希伯来 Rajni 女性 印度 Rakhi 女性 印度 Raleigh 獐鹿的草地 女性 古英语 Ramla 先知,能预测未来的人 女性 埃及 Ramona 睿智的保护者 女性 西班牙 Ramya 优雅的,美丽的 女性 印度 Randi Randall的女名 女性
Rane 女王 女性 挪威语 Rani 女王 女性 印度 Rania 皇室的 女性 梵语 Ranjana 女性 印度 Ranjita 女性 印度 Raphaela 神圣的医者 女性 希伯来 Raphaella 由上帝救治的 女性 希伯来
Rashida 正义的 女性 非洲这麼多,沵挑一个吧,这些也是别人发给我的
采纳率:12%
sherry雪莉
因为你没有说女孩子的名字,所以那样好听的名字太多了,即使你觉得好听,这个女孩子也不一定会喜欢,你得根据一些起英文名的原则来取,下面把取英文名的原则和技巧发给你,看后可在百度里发信息给我,我再帮她取一个,你再给她看是不是喜欢。英语姓名的一般结构为:教名+自取名+姓。如 William Jafferson Clinton。但在很多场合中间名往往略去不写,如 George Bush,而且许多人更喜欢用昵称取代正式教名,如 Bill Clinton。上述教名和中间名又称个人名。现将英语民族的个人名、昵称和姓氏介绍如下:I. 个人名
按照英语民族的习俗,一般在婴儿接受洗礼的时候,由牧师或父母亲朋为其取名,称为教名。以后本人可以在取用第二个名字,排在教名之后。英语个人名的来源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 采用圣经、希腊罗马神话、古代名人或文学名著中的人名作为教名。
2. 采用祖先的籍贯,山川河流,鸟兽鱼虫,花卉树木等的名称作为教名。
3. 教名的不同异体。
4. 采用(小名)昵称。
5. 用构词技术制造新的教名,如倒序,合并。
6. 将母亲的娘家姓氏作为中间名。
英语民族常用的男子名有:James, John, David, Daniel, Michael, 常见的女子名为:Jane, Mary, Elizabeth, Ann, Sarah, Catherine.II. 昵称
昵称包括爱称、略称和小名,是英语民族亲朋好友间常来表示亲切的称呼,是在教名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通常有如下情况:
1. 保留首音节。如 Donald =& Don, Timothy =& Tim. 如果本名以元音开头,则可派生出以’N’打头的昵称,如:Edward =& Ned.
2. +ie 或 -y 如:Don =& Donnie, Tim =& Timmy.
3. 采用尾音节,如:Anthony =& Tony, Beuben =& Ben.
4. 由一个教名派生出两个昵称,如:Andrew =& Andy & Drew.
5. 不规则派生法,如:William 的一个昵称是 Bill.III. 姓氏
英国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只有名而没有姓。直到16世纪姓氏的使用才广泛流行开来。英语姓氏的词源主要有:
1. 直接借用教名,如 Clinton.
2. 在教名上加上表示血统关系的词缀,如后缀-s, -son, -ing;前缀 M’-, Mc-, Mac-, Fitz- 等均表示某某之子或后代。
3. 在教名前附加表示身份的词缀,如 St.-, De-, Du=, La-, Le-.
4. 放映地名,地貌或环境特征的,如 Brook, Hill等。
5. 放映身份或职业的,如:Carter, Smith.
6. 放映个人特征的,如:Black, Longfellow.
7. 借用动植物名的,如 Bird, Rice.
8. 由双姓合并而来,如 Burne-Jones.
英语姓氏虽然出现较教名晚,但数量要多得多。常用的有:Smith, Miller, Johnson, Brown, Jones, Williams.IV. 几点说明
1. 较早产生的源于圣经,希腊罗马神话的教名通常不借用为姓氏。
2. 英国人习惯上将教名和中间名全部缩写,如 M. H. Thatcher;美国人则习惯于只缩写中间名,如 Ronald W. Reagan。
3. 在姓名之前有时还要有人际称谓,如职务军衔之类。Dr., Prof., Pres. 可以用于姓氏前或姓名前;而Sir 仅用于教名或姓名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英文名对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起英文名,往往胡乱起,结果产生很多问题。问题1、所起英文名太常见
第一种问题是起的英文名太常见,如:Henry, Jane, John, Mary. 这就像外国人起名叫赵志伟、王小刚、陈小平一样,给人牵强附会的感觉。虽然起名字并无一定之规,但给人的感觉很重要。问题2、不懂文化差异而犯忌
此外,由于文化差异,有些名字引申义不雅,如:Cat, Kitty, 在英语俚语中,它们指的是女性的阴部(Pussy)。Cat宜改为Cathy, Kitty宜改为Kate。问题3、改名又改姓
一般来说,非英语国家的人到了美国,都可能改名,但没有改姓的。这关系到家族荣誉,将来还会关系到遗传基因。因此,无论自己的姓多么难读,都要坚持。常见有人起英文名时连姓也改了,如司徒健Ken Stone,肖 燕Yan Shaw。下列英文姓尚可接受,但也最好不用,如:Young杨,Lee李。问题4、英文名与姓谐音
有些人因为姓被人叫得多,便起个与姓谐音的英文名。但这样的英文名单独叫尚可,全称时就不太自然了,如:肖 珊Shawn Xiao,钟 奇Jone Zhong,周 迅Joe Zhou,安 芯Anne An。问题5、不懂语法用错词性
名字一般用名词,不用形容词。有些人不懂这一规律,用形容词起名,如Lucky,其实这不是英文名。问题6、用错性别
偶尔还有人弄错了性别,如女士起名Andy, Daniel。那么怎样起英文名呢?这里给你几条建议:方法1、英文名最好与中文名发音一致,如:
郑丽丽Lily Zheng
杨 俊June Yang
孔令娜Lena Kong
张艾丽Ally Zhang
吕 萌 Moon Lu
张 波Bob Zhang
许开云Caron Xu
江丽霞Lisa Jiang
王 姬Jill Wang
蒋大为David Jiang
张爱玲Irene Zhang
李 斌Ben Li方法2、如第一条做不到,则争取英文名与中文名局部发音一致,如:
李连杰 Jet Li
谢霆锋Tim Xie
侯德健James Hou
许环山Sam Xu
朱晓琳Lynn Zhu
王冬梅May Wang
吴家珍Jane Wu
吴 珊Sandy Wu
关 荷Helen Guan方法3、如上述两条均做不到,还可使英文名与中文名发音尽量接近或相关,如:
陈方宁Fanny Chen
李秀云Sharon Li
王素琴Susan Wang
周建设 Jason Zhou
罗凯琳Catherine Luo
董 岱Diane Dong
崔文生Vincent Cui
李 翠Tracy Li
黄宏涛Hunter Huang
沈茂萍Maple Shen
刘丽芳Fountain Liu方法4、意译
此外意译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王 星Stellar Wang
李 冰Ice Li
元 彪Tiger Yuan
齐 天Sky Qi
白 云Cloud Bai
刘长河River Liu
陈 苹Apple Chen
总之,起英文名时要尽量与自己的中文名有联系,让人感觉这就是你。当然,实在找不到对应的英文名时也只好将就了。毕竟,起名没有一定之规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英文名字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如何取字?(大多现代人的名字放在古代是佷俗的哟!)
1,取字一般会点出自己的出身.比如,
孔丘,字仲尼,可以看出其行二,并且是山东尼山附近出生.
2,有时和自己的名有联系和呼应, 比如,关羽字云长. 羽和云的关系, 张飞字翼德, 飞和翼. 赵云字子龙,
云从龙的关系.
3,名和字词义相近,或字是对名的进一步阐述,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平和原, 诸葛亮字孔明,亮为孔明也.
4,名和字意思相反的,如韩愈,字退之, 端木赐,字子贡.上赏给下叫赐,下献给上叫贡
5,辨物统类,周瑜,字公瑾,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字子瑜
6,增美辞。在先秦时代的子、父一类尊称用字以外,大量涵义丰美之辞,如公、翁、卿、倩、彦、伟、休、道、孝……成为取字的热门选择。例如:用尊老美辞的,东汉大臣窦融,字周公;东吴将领黄盖,字公覆;西汉豪强郭解,字翁伯;唐吏孔巢父,字弱翁。用称谓美辞的,西汉使节苏武,字子卿;大将军卫青,字仲卿。用身份美辞的,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字曼倩;曹丕之孙、魏帝曹髦,字彦士。用形容美辞的,“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字伟长;三国魏文学家应璩,字休琏。用德性美辞的,东汉学者尹珍,字道真。刘备的谋士法正,
7,采典籍。采摘典籍中精彩的名言警句之义,用做表字,意趣高雅。曹操字孟德,语出《荀子·劝学》:“
学也者,固学一之也。……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尚书·大禹谟》称“满招损,谦受益。”由此,明末文人钱谦益,字受之;晚清士绅王先谦,字
8,表仰慕。表示对前贤先哲的仰慕之意,是古人命名、取字的重要思路之一。北齐文学家颜之推,倾慕春秋时晋人介之推的节操,故与之同名,又以其姓氏为字。南朝文字训诂学家顾野王,钦佩西汉博士冯野王,不仅照搬其名,而且取字曰希冯。明末清初学者顾祖禹,景仰宋代史家、人称“唐鉴公”的范祖禹,仿其名,又字
9,寄情怀。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字所以表其人之德。”正如言为心声一样,字也是人们抒情怀的手段。近代维新运动的领袖人物康有为,字广厦,意在表达自己为黑暗下的国人争得一个开明、自由的生存“广厦”的宽阔胸怀。现代着名MZ人士黄炎培,字任之,他自己解释“任之”的涵义:“其一是对自己该做的事,对国家对社会该负的责任,坚决勇敢地担负起来,任之;其二是对无所谓的事、无聊的流言等等,不管它,由它去,任之。这就是我做人处事的信条。”
10,析名文。名与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既可以是文辞意义上的,也可以是文字结构上的。南宋
诗人谢翱,字皋羽;大奸臣秦桧,字会之;明“竟陵派”文人刘侗,字同人;清文学家毛奇龄,字大可。
当然字的规矩也不限定在上述的几点中,只是上面的比较常见而已.
关于字的扫盲
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古人的字,主要用于他称.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情况下都必须对人称字不称名,这要依对话双方的相互地位而定。彼此地位相当者,尊称别人用字不用名,谦称自己用名不用字;而长辈对晚辈、老师对学生、上级对下级,也可以称名而不称字,这样显得更亲切。如果说起名是为了分彼此,那么取字就是为了明尊卑
。这是名与字功能的基本区别。
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无“字”,所以当我们说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可是,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还有“号”。&
(一)什么是名、字&
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又《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由此可见,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进人社会。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
在上古,早期的人名一般都很朴实,如夏商两代留下的人名孔甲、履癸、外丙、雍己、盘庚、武丁、小辛等,都以干支人名,可能与当时人重视时辰的观念有关。后来随着社会的前进,语言文字的发展,意识观念的加强,人名越来越复杂,给人起名也成了一门学问。取名时,要对其所包容的内涵慎重考虑,反复斟酌。《左传·桓公六年》记载着春秋时代命名的五个原则:“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这是鲁国大夫申儒在回答桓公问名时提出来的,意思是:或根据其出身特点,或从追慕祥瑞、托物喻志、褒扬德行、寄托父辈期望等几个方面比照取名。并且提出七不:“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来取名。&
古人命名重取义、重内涵的做法,几千年来一直延续至今。对于所生男孩、女孩,因其生理。性格以及将要从事的职业不同,所以取名也就有了差别。对男的取名多用威武勇智、刚强猛毅之字,对女的多选贤淑、艳丽、优美动听之词。&
另外,取名还反映着时代特点,上面提到的夏商两代喜欢用干支人名就是典型的例子。后来在长期封建社会里,官宦富贵之家,多以忠孝节义、福禄寿康、升官发财之义来命名,所以叫仁、义、礼、智、信、得福、德贵、延寿、荣升、继祖、耀祖、续宗的人特别多。平民百姓也想过好日子,盼望多子多孙,上学念书,所以叫富贵、德福、进财、志学、平安、长顺、满仓、满囤、保成、金锁、栓柱等名字的特别多。&
建国后又出现了许多新名,如建国、援朝、卫国、拥军、建军、支越、留苏、卫东、红卫、文革、学工、支农等。&
开放以来,又兴起取外国名宇,这就不可取,不可提倡了。&
(二)表字和名在意义上有何联系&
古人取表字十分讲究,情况也非常复杂,但仔细考察、分析、研究,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如常见的有按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取字,如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字仲尼,他还有个哥哥为老大,字孟跛。最典型的要属三国时东吴孙氏弟兄了。孙策为长子取字伯符;孙权为次子取字仲谋;孙翊排行老三,取字叔弼;孙匡排行老四,取字季佐。&
还有在表字上用“子”的情况也很多,因为“子”在古代是男子的美称或尊称。所以人们喜欢用它,如孔桩,字子思;仲由,字子路;司马迁,字子长;曹植,字子健;苏轼,字子瞻;杜甫,字子美;袁枚,字子才。&
这些表字虽然常见,但是与本名联系不大,实际上伯、仲、叔、季和子,还不是真正的表字,而它们后面的那个字如“策”、“权”、“思”、“长”、“美”等才是表字的主要成分。这个主要成分与本名意义是有联系的,下面分别作介绍:&
1.意义相同的:即表字和名意义相同,相通,是并列关系,所以又叫“并列式”。如:&
屈平,字原。广平曰原,意思相同。&
颜回,字子渊。渊,回水也,意思相同。&
宰予,字子我。予,我也,意思相同。&
樊须,字子迟。须、迟都是“待”义。&
张衡,字平子。衡、平义同。&
陆游,字务观。游、观义同。&
曾巩,字子固。巩、固义同。&
班固,字孟坚。坚、固义同。&
孟轲,字子舆。轲、舆都是车。&
2.意义相近的:即表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可以互为辅助,称做“辅助式”。如:&
梁鸿,字伯鸾。鸾和写都是飞禽,但不是一种,鸿雁和鸾凤可以互为辅助。&
陆机,字士衡。机、衡都是北斗中的星名,互为辅助。&
郑樵,宇渔仲。樵是打柴的,渔是钓鱼的,常为侣伴,互相辅助。&
李渔,字笠翁。渔翁常戴蓑笠。&
陈琳,字孔璋。琳、璋都是玉石制品,互为辅助。&
3.意义相反的:即表字和名意思正相反,这种情况可称为“矛盾式”,如:&
曾点,字皙。点为黑污,皙为白色。&
朱熹,宇元晦。熹是天亮,晦是黑夜。&
刘过,字改之。改了就不为过错。&
王绩,字无功。成绩和无功正好相反。&
4.意义相顺的:即表字与名往往出自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为名的意思作补充解释或修饰,这种情况,可称做“扩充式”。如:&
徐干,字伟长。《孔丛子》曰:“非不伟其体干也。”名和字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对名作了补充解释。&
曹操,字孟德。《荀子·劝学》篇说:“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字和名在一句话里,合成德操,即道德操守,字对名作了修饰性解释和补充。&
赵云,字子龙。《周易》说:“云从龙,风从虎。”名和字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
陆羽,字鸿渐。《周易》日:“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字对名作了解释。&
高明,字则诚。《礼记》日:“诚则明矣。”名和字在一句话中,诚是明的前提条件,明是诚的后果。&
于谦,字廷益。《尚书》说:“谦受益。”名和字在一句话中,谦是前提条件,益是谦的后果。&
5.意义相延的:即表率意为名字意思的延伸。这种情况可称之为“延伸式”。如:&
李白,字太白。太白指太白金星,这是对太意的延伸。&
杜牧,字牧之。牧之即放牧,延伸解释了牧的含义。&
杨达,字士达。士达,即士进的意思,进一步延伸了达的含义。&
丘锡,字永锡。永锡是“永锡难老”
的省约,出自《诗经·鲁颂》,延伸了锡的含义。&
雷简夫,字太简。也是延伸强调了简义。&
(三)古时怎样称呼名和字&
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产生了我国特有的“避讳”制度。这里暂时不说,下边再详细介绍。&
在古代名和字连起来称呼,也是为了表示尊敬。有两种情况,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种情况是在先秦时期,当名和字连称时要先字后名。如:&
孔父嘉,孔子在宋国的祖先,“孔父”是字;“嘉”是名;姓为“公孙”。&
叔梁纥(he),孔子的父亲,“纥”是名;“叔梁”是字;姓为“孔”。&
孟明视,百里奚的儿子,“视”是名;“孟明”是字;姓为“百里”。&
西乞术,蹇叔的儿子,“术”是名;“西乞”是字;姓为“蹇”。&
白乙丙,蹇叔的儿子,“丙”是名;“白乙”是字;姓为“蹇”。&
第二种情况是汉朝以后名字连称时,先“名”后“字”。如:&
“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场德进,东平刘桢公干…··”这是曹丕《典论·论文》中的一段话,提到“建安七子”名字连称,都是先名后字。&
(四)别号&
在古代有的人除名、字外,还有“号”。号是人的别称,所以又叫“别号”。号的实用性很强,除供人呼唤外,还用作文章、书籍、字画的署名。如卢仝《玉川子诗集》、杜牧《樊川文集》、《松雪六体千字文》、老莲《荷花鸳鸯图》等。如果我们不熟悉古代文人作家的别号,就很难知道这些作品的作者是谁。所以,对古代文人作家我们不但要掌握他们的名和字,而且还要记住他们的号。
古人取字的缘由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姓,就是某一群人(氏族、家族)共用的名;名,就是个人独用的姓。
&中国古史传说中的人物的姓氏,如有熊氏、牛蟜氏、青云氏等,今天看来可能都是氏族的名称。上古时代氏族以自然物为氏族标志,因而这些名称大都和生物和自然现象有关。这些氏族名称以后就可能演化为姓(如熊、牛、云等)。古代称呼人还往往冠以地名(如傅说,“傅”是地名)、职业名(如巫咸,“巫”是从事占卜的人)、祖先的名号(如仲虺,是奚仲的后人)等,这类称呼固定下来也就是“姓”。如鲁、韩、宋等,是以地名为姓;东郭、西门、池、柳等,是以住地的方位、景物为姓;师、祝、史等,是以职业为姓;上官、司马、司徒等是以官职为姓;公孙、天孙最早是指其先人是公或王;穆、庄等姓是用其先人的谥号。从年龄战国时一些人的称呼中我们还能看到姓氏形成的一些痕迹,如展禽因住地有柳又称“柳下惠”,公输班因是鲁人又叫“鲁班”,公孙鞅又因是卫国人称“卫鞅”、因封为商君称“商鞅”等。此外,在中华各民族交通往来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姓氏如呼延、慕容、尉迟等。
&姓的形成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样的姓未必就是一个起源。如“贺”,有的是原姓“贺兰”或“贺敦”简化为“贺”,有的是原姓“庆”,因避天子讳而改姓“贺”。姓也因政治的、地理的、民族的等等原因而变化。如五代时吴越的“刘”姓因避讳(“刘”与吴越王“钱鏐”的名同音)改姓“金”;明代“靖难”②之后,黄子澄的后人因避祸改姓“田”,而“靖难”有功的太监马三保却被赐姓为“郑”(就是以“三保太监下西洋”著称的郑和);北魏孝文帝为推行“汉化”而改“拓跋”姓为“元”姓。又如“汉代诸县(今山东省境内)的“葛”姓迁到阳都(今河南省境内),为了和当地的葛姓区别就称为“诸葛”,而齐地的“田”姓外迁,以外迁的次第改姓“第一”、“第二”……(如东汉名臣“第五伦”)。可见,姓就是一种符号,并不象封建宗法制的维护者所宣传的那样神秘和神圣。
&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夏商两代留下来的一些人名如孔甲、盘庚、武丁等和干支相联系,可能和生辰有关。年龄时有些人名如“黑臀”、“黑肱”等应是以生理特征命名的。郑庄公名“寤(牾)生”,则是他母亲难产的纪实。可见那时有些名字还是很朴素的。但那时有些人名所用的字也有特定的含意,这含意并因同时出现的“字”而更为清楚。“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屈原在《离骚》里自述:“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就是“平”,“灵均”就是“原”。他名“平”字“原”,“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是同义。又如唐代书法家褚遂良字登善、宋代文学家曾巩字子固,他们名、字中的“良”与“善”、“巩”与“固”也都是同义。“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如:东汉“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鸿”、“鸾”都是为人称道的两种飞禽;西晋文学家陆机字士衡,“机”、“衡”都是北斗中的两颗星。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咎”是过错),因能“补”过才能“无咎”。“渔”(打鱼)、“樵”(砍柴)常为侣,宋代史学家、《通志》的编者郑樵字渔仲;“渔翁”又常戴“笠”,清代文学家李渔字笠翁。“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元代字画家赵孟頫字子昂、清代作家管同字异之,他们“名”、“字”中的“熹”与“晦”、“頫(俯)”与“昂”、“同”与“异”都是反义。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书古典,如:汉末“建安七子”之一徐干字伟长,《孔丛子》有“非不伟其体干也”句;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谓德操”句。三国赵云字子龙,取自《周易》“云从龙,风从虎”;唐代文学家陆羽(著有《茶经》,后代尊为“茶神”)字鸿渐,也是取自《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元末戏曲家高明(著有《琵琶记》)字则诚,取自《礼记》“诚则明矣”;明代军事家于谦字廷益和清初文人钱谦益字受之,则都是用《尚书》中“谦受益”的典故。
&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先秦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孟姜女就是姜姓的长女。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唐代抵抗安禄山的名将颜果卿和他的弟弟颜曜卿、颜春卿共用“卿”字,和他们同辈的堂兄弟颜真卿(以书法传世)也用“卿”字。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明神宗的儿子朱常洛(明光宗)、朱常瀛、朱常洵等,第二字共用“常”,第三字共用“氵”旁;吊死在景山上的明崇祯帝朱由检和他的哥哥朱由校(明熹宗)、堂兄弟朱由榔(南明永历帝)、朱由崧(南明弘光帝)等第二字共用“由”,第三字共用“木”旁。在这种情况下,姓名中的第一字是和父、祖共用的族名,第二字和第三字的一半是和弟兄等共用的辈名,具体到个人身上就只有半个字了。
&除了名、字,有些古人还有号。“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名。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如唐代李白的青莲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郑燮的板桥、朱用纯的柏庐等,都是后人熟知的;有些别名的使用率(如苏东坡、郑板桥、朱柏庐等)甚至超过本名。别名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象姓名要受家族、行辈的限制,因而可以更自由地抒发或标榜使用者的某种情操。别名中常见的“居士”、“隐士”之类就是为了表示使用者鄙视利禄的志趣。宋代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就是以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加上他本人一老翁,共六个“一”取号。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忧世愤俗,被权贵们讥为不守礼法,他就自号“放翁”,表示对他们的蔑视。明末画家朱耷在明亡后取号“八大隐士”(“八大”连写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寓“哭笑不得”意),来抒发自己怀念故国的悲愤之情。当然,更多的官僚缙绅和封建文人所取的各种动听的别名只不过是附庸风雅、沽名钓誉的幌子。
&另外还有“绰号”,这大都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认的别名,是对人的刻画和形容。年龄百里奚沦落楚国,被秦穆公用五张羖(音古,指黑公羊)皮赎回相秦,人称“五羖大夫”,可算是古代的绰号。唐代***相李义府外柔内***,被人称为“笑中刀”(成语“笑里躲刀”的起源),又号为“人猫”;宋代王珪任宰相十多年除“取旨、领旨、传旨”外不干别的事,当时号为“三旨相公”,这几个贬义的绰号形象地勾画了封建官僚的嘴脸。《水浒》里梁山上一百○八人个个都有绰号,大都正确地描摹了人物性格、特长或生理特点,这些绰号作为姓名的代称,更是人们所熟知的。
除了上述的字、号之外,历史上经常用来代替个人姓名的还有:
一、地名(包括出生地、住地和任职所在地等)。
如东汉孔融称为孔北海、唐代韩愈称为韩昌黎、柳宗元称为柳河东或柳柳州、宋代苏辙称为苏栾城等。以地名称人在封建时代是表尊敬,叫做称“地看”。但清末有人做了一幅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指任北洋大臣(宰相)的李鸿章(合肥人)、下联指任户部尚书(司农)的翁同龢(常熟人),却利用“地看”的双关语义讽刺了封建大官僚的贪婪豪奢。
二、官爵名(包括职衔、封号等)。
如东汉发出“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豪言的马援称马伏波(曾任伏波将军),投笔从戎的班超称班定远(曾封定远侯),蔡邕称蔡中郎(曾任中郎将),三国嵇康称嵇中散(曾任中散大夫),唐代杜甫称杜工部、杜拾遗(曾任工部员外郎、左拾遗)等。
三、***或后人所上的尊称。
如宋周敦颐称濂川先生,北宋吕本中和南宋吕祖谦先后称东莱先生,明回有光称震川先生,王夫之称船山先生等。还有在死后由门人、后人上的尊号(“私溢”),如隋代王通的文中、晋代陶潜的靖节等。
四、谥号,即死后由天子颁赐的荣称。
如宋包拯称包孝肃、岳飞称***穆、明徐光启称徐文定、清纪昀称纪文达等。
五、在姓氏前加形容词指称特定的同姓者。
如大戴、小戴分指汉代学者戴德、戴圣叔侄(他们编辑的《礼记》也分别称为《大戴礼》、《小戴礼》),晋代作家阮籍、阮咸叔侄也分别称为大阮和小阮(“大阮”和“小阮”因而成了“叔”、“侄”的同义词),南朝谢灵运和堂弟谢惠连都是诗人,也被称为大、小谢。唐代诗人中老杜(亦作大杜)专指杜甫,小杜专指杜牧。老苏、大苏、小苏则指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
六、以几个姓并称特定的几个人。
如“伊吕”指商伊尹、周吕尚;“马班”(或“班马”)指司马迁(《史记》作者)、班固(《汉书》作者);唐诗人中“李杜”是李白、杜甫,“元白”是元稹、白居易;“韩柳”是韩愈、柳宗元。还有前面提到的大谢小谢合称“二谢”,加上南朝另一诗人谢眺又合称“三谢”;“二程”专指宋代学者程颢、程颐兄弟;苏洵、苏轼、苏辙又合称“三苏”。
七、在唐代还常以行第连同姓名官职等称人。王维有诗题《送元二使西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其中的名句)、唐诗中屡见《答王十二》、《问刘十九》、《同李十一醉忆元九》、《送裴十八图南》、《寄丘二十二员外》之类的题目,都是以行第称人的。如李白是李十二、韩愈是韩十八、柳宗元是柳八、元稹是元九等。行第还可连同名和官职并称,如裴图南称裴十八图南、杜甫称杜二拾遗、白居易称白二十二舍人等。宋代也还有此风习,如秦观称秦七、欧阳修称欧九、黄庭坚称黄九等。
&以上所说的封建社会的姓名字号之类,都是封建宗法制度和伦理道德等观念形态的组成部分。我们今天直接以姓名作为古人的代号就行了,已不再需要这些东西。但是,由于它们在历史上长期存在并被广泛使用过,又是我们不能完全回避得了的。如《正气歌》的作者文天详、字履善,又字宋瑞(祥、善、瑞三字同义),历代还常称他“文文山”(自号)、“文丞相”(官职)、“文信国”(封号)等,他的著作也分别题名为《文山集》、《文丞相集》、《文信国公集》、《文信公题杜诗》等。又如《四库全书》中以“王”为首字题名的著作有五十多种,其中尽大多数是以字号或其他代称题名的,如《王子安集》(唐王勃的字)、《王天游集》(明王达的号)、《王阳明集》(明王守仁的尊号)、《王文成公全书》(明王守仁的谥号)、《王荆公诗注》(宋王安石的封号)、《王右丞集》(唐王维的官职)等。还有很多姓王的人的文集,题目上根本无姓名,如《临川集》(宋王安石原籍临川)、《凤洲笔记》、《弇州隐士题跋》(明王世贞,号凤洲,又号弇州隐士)、《渔阳文录》(清王世祯,号渔洋隐士)、《船山全集》(清王夫之,尊称船山先生)等。假如我们对古人姓名字号的知识毫无所知,根本无从识别。所以,为了阅读古籍以及研究古人思想、风格,还是需要我们对它有所了解的。
①世界古代史学者称这种氏族标志(也是氏族崇拜对象)为“图腾”。
②明代燕王朱棣以讨伐黄子澄等为名起兵攻破南京,推翻建文帝,自己当了天子(即明成祖),当时号“靖难”。
古人字号摭谈
古代人在本名之外,大多另有字,这风气在年龄战国时代就很普遍了。《礼记·曲礼上》称:“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贵族男子二十岁时(成年)行加冠之仪而取表字,女子出嫁(成年)之时可以盘发插笄(簪子)了,也要取字;故后来亦称女子许嫁为“字”,如:待字,字人,等等。看起来,这取字的规矩最初是囿于上层社会的圈子,但后来渐渐打破了界限,一般平民也多取字,相沿成习。
&那么,字与名是什么关系呢?《颜氏家训·风操》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广义的理解,字不妨是名的含义的诠释,也可以是名的内涵的发挥。例如诸葛亮字孔明,关羽字云长,鲍照字明远,陶潜字渊明,白居易字乐天等等,都是词义互见,相辅相成的。苏轼,字子瞻,假如我们知道“轼”字的古义是指车子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子”则系夫子自称,那么凭栏而看称之为“瞻”也就是顺理成词了。他的另一个表字“和仲”很少用,“仲”是二的意思,苏轼排行第二,加“和”字则含有吉祥意,了解这些字的本义再看表字,含义就明确了。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字裕之,人“好问”而学识“裕之”,这字取得实在妙;清代戏曲家李渔的字为“笠翁”,则又可谓以俗字见雅趣了。也有的干脆拆名为字,简便好记,如清代诗人舒位字立人,尤侗字同人。又有些人喜欢取很多字,一而再,再而三,不厌其烦,文人中多字的冠军,大概要算清初杭州肖山的毛奇龄(一名甡),他一字两生,又字大可、齐於、于、初晴、晚晴、老晴、秋晴、春迟、春庄、僧弥、僧开等等,真是为所欲为,莫名其妙了。
&至于文人学士在名、字之外再取别名,也是不可少的雅事,而这号又往往比字取得更玄乎乃至无迹可寻,但大多数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不少人喜欢以曾经居住或逗留过的地名风物为号,如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云:“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李白五岁随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县)之青莲乡,后因自号“青莲居士”;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后,“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苏轼取“东坡”为号还有仰慕白居易的意思,因白居易在忠州(今四川忠县)曾于东坡屋地栽花自娱,诗尝数言及“东坡”,苏慕而效之,遂以为号。苏轼的这个号在文坛与民间最为普及,他其他的别名多达三十余个,有以排行、籍贯称的,如:大苏(以别于其弟苏辙)、峨眉先生、眉山公;有以职官学名行世的,如:苏使君、苏贤良、西湖长;也有因人格、诗风自称或被人称,以及旨在吹嘘胸臆的,如:坡仙、谪神仙、狂副使,不一而足。从他的这很多名号也可见出古人取号的广泛与无穷制,多号也就习以为常了。不少的文人还因传闻轶事或佳句而得号,如晚唐温庭筠年轻时参加科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时号“温八叉”,这很近于是一种绰号或谑称了。宋代词人张先因有三句写“影”的佳句,被誉称为“张三影”;元末袁凯因咏白燕诗出名,人呼“袁白燕”;清初王士禛作《漱玉词》有“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之句,一时称善,遂号为“王桐花”。这些都是以诗名人的例子。以署邸、书斋名为号也是文人的一种惯例,清代诗人袁枚在江宁(今南京市)小仓山筑随园定居,因号“随园老人”;清代躲书家钱曾的图书馆名叫“也是园”,他的号就称为“也是翁”。
&近代文人多号达数十个的有苏曼殊、姚民哀两位,有人作打油诗戏称他俩:“一人数十百名字,从此阎王捉不来。”提倡口语文以后,也有人开玩笑在报上把名号译成语体,如称丹翁为“通红老头子”,君博为“天子赌钱”,令人忍俊不禁。
古人起名取字,方式多种多样,概括地说有以下几种。
扣合式:名与字扣合严密,共同表示一个深刻内容。例如屈原,其名平,字原,扣合而为“平原”。北宋散文家曾巩,字子固,扣合为“巩固”。
并列式:名与字是等同事物或同一属性的两个方面。孟子,名轲,字子舆,
“轲”与“舆”都同车有关系。东汉文学家王充,字仲任,“充”与“任”属性相同。
注释式:名与字有互相注释的作用,使道理讲得透切。东晋葛洪,字雅川,
有“大川洪涛”之意,寓有履行常规惯例,遵循和师法先贤道德规范之意,表达了远大的志向。
同用式:名与字用相同的字表示。明冯梦龙,字犹龙,同用一个“龙”字。
明末清初戏曲家李玉,字玄玉,同用一个“玉”字。
相对式:名与字对立相匹,对照强烈。南宋哲学家朱熹,字无晦,“熹”同“晦”明暗相对。现代戏剧家洪深,字浅哉,“深”同“浅”相对。
因果式:名与字互为因果,揭示出事物的规律。南宋辛弃疾,字幼安,从小根除病疾,自然得获安康。元朝马致远,字千里,骏马奔驰可致千里之意。
推导式:以其名而推其字,反之亦然。如唐张九龄,字子寿,“九龄”正属“童子之寿”也。唐李贺,字长吉,吉宿长临,正应庆贺。
呼应式:名与字互相呼应,揭示出意义。如东晋郭璞,字景纯,正是“璞玉”同“纯良”呼应。清孔尚任,字举重,“任”同“重”呼应,寓有“任重道远”之意。
仿照式:名字仿效前人,互为使用。南宋陆游,字务观,其名字仿效了北宋
词人秦观,字少游。西汉司马相如因慕战国蔺相如,把小名“尤子”改为“相如”。
古人有名有字。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为什么有了名,还要取字呢?
《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孔颖达为《礼记·檀弓》的“幼名,冠字”作注说:“生若无名,不可分别,故始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也。冠字者,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就是说,这是出于尊重的需要,出于“为长者讳”的需要。
古人先名而后字,因此取字往往遵循“名字相应”的原则,即字与名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白虎通义·姓名》:“旁(傍)其名为之字者,闻其名即知其字,闻其字即知其名,若名赐字子贡,名鲤字伯鱼。”名与字之间的联系可以是语义方面的,也可以是字形方面的,这就是汉语汉字对名字的影响。
名与字在语义方面的联系有很多类型。有的字和名是同义词,如宰予,字子我,“予”、“我”同义;许慎,字叔重,“慎”与“重”同义;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同义;褚遂良,字登善,“良”与“善”同义。有的字和名是反义词,如韩愈,字退之,“愈”与“退”反义;赵孟頫,字子昂,“頫”与
“昂”反义。有的字与名具有联想关系,如冉有,字子求,须“求”才“有”;赵云,字子龙,“龙”由“云”生。有的字与是同类关系,如孔鲤,字伯鱼,“鲤”
是“鱼”类,郑樵,字渔仲,“樵”夫与“渔”翁为侣。
字与名在字形方面也有联系。古时有所谓“由名省形制字”的方法,就是离析“名”的字形而得“字”。如秦桧,字会之,“会”为“桧”的一个组成部分;姚椿,字“春木”,“春木”是对“椿”的离析;毛奇龄的字很多,有两生、大可、齐于、于、初晴、晚晴、老晴等,其中“大可”是对“奇”的离析。
因为姓名是连在一起的,所以人们取名时,往往又据姓而取。有的是取语义方面的联系,《唐书·魏征传》有“云朝霞”,《五代史·伶官传》有“镜新磨”,《辽史·伶官传》有“罗衣轻”,现在有“成龙”、“牛得草”、“马识途”、“马伯乐”等叫法,都是名因姓取。有的是取字形方面的联系,如老舍,姓舒,名舍予;聂耳,原名聂守信,他的听觉特别敏锐,又姓“聂”,人们依据“聂”的字形亲切地称他“耳多”,他就以“聂耳”为笔名,最终以笔名行世。
除了姓名有字形、字义的联系以外,古人还有改姓的做法,也往往利用汉字的形体联系,如汉代淮阴侯韩信之后改姓“韦”,“韦”是“韩”的一部分;明代方孝孺族人为避祸而改姓“施”,用的是民间把“施”拆为“方人也”的习惯,暗含“方家后代”的意思。
古人取字的特点 & & 董瑞庚
古人有姓有名,此外还有字。姓、名、字三者结合,构成我国古代姓名的结构体系。旧说古婴儿出生三个月或百日后由父亲或祖辈、师长、亲友当中的长者命名。按周制,贵族子弟男二十、女十五为成年,可以正式参加社交活动。据《礼记》载,周人“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结发加冠)时,由尊长代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结发加笄)时取字,以表业已成人,可以作为父母,故古籍中常有“待字闺中”,“尚未字人”的说法。这样古时男子成年后,就有名有字,但二者又有较为明确的分工和不同的使用场合。《颜氏家训·风操》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古人命名用以自称,表示谦虚,命字是用来给朋友呼唤的,表示客气,名除自己、尊长称呼外,神圣不可侵犯,凡尊亲、君上、圣人之名都要讳言。字是由名孳乳而来,是用以表德的,不用讳言。对晚辈及地位卑贱的人只称名不称字,谦称自己时用名不用字,尊称别人时用字不用名,这大概是“字以表德”的缘故。这种称字、称名表现尊卑关系的办法一直沿用到后代。假若我们不明了何为古人之名,何为古人之字,则必然会出尊卑颠倒、上下不分的差错。
字是名的增衍和延伸。《说文》:“字,孳也。”《白虎通义》:“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说明古人字与名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那么,古人取字有哪些特点呢?
一、字名意义相联
这种命字的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形:
1、同义互训。如颜回字渊,《说文》:“渊,回水也。回,渊水也。”屈原,名平,字原,《尔雅·释地》:“广平曰原”。诸葛亮,字孔明,明、亮同义。孟郊字东野,野、郊同义。韦庄,字端已,端、庄同义。白朴,字太素,朴、素同义。再如杜甫字子美,班固字孟坚,张衡字平子,陶元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曹操字孟德,孙楚字子荆,文天祥字宋瑞,高启字季迪,方东树字植之。
2、反义相对。如楚公子黑肱,字子皙,“皙,人色白也”,黑与白相对。曾黠,字皙,《说文》:“黠,小黑也”;“皙,人色白也。”再如,韩愈字退之,王绩字无功,晏殊字同叔,朱熹字元晦,王念孙字怀祖,今人洪深字浅哉。
3、连义推想。秦百里视字孟明,视者,察也,由此推想到明了。鲍照字明远,由光照推想到远方。张九龄字子寿,由九龄想到长寿。李煜字重光,由煜想到重光照耀。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由观赏想到游玩。周密字公谨,由周密想到严谨。张炎字叔夏,由炎热推想到夏天。唐寅字伯虎,因地支寅与生肖虎相应。再如关羽字云长,是由羽毛而推想到云的。赵云字子龙,陆云字士龙,由云而联想到云中的龙。苏轼字子瞻,轼,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扶轼可向前看,相应。苏辙字子由,辙,车轮压出的痕迹,与“由”义联。
4、辩物统类。如宋公子段字子石,段读为碫,为磨刀石,属石类。李璟字伯玉,璟为玉的光彩,属玉类。范泰衡字宗山,泰山、衡山属山类。蔡琬字季玉,琬为没有棱角的圭,而圭是古代帝王、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上圆下方玉器,因此琬属玉类。周鼎字伯器,鼎是古行烹煮用的三足两耳器物,属器类。孟子名轲字子舆,轲、舆同属车类。萧君圭字君玉,圭属玉类。
5、成语贯串。如魏哲字知人,本“知人则哲”。钱谦益字受之,本“满招损,谦受益”。孔尚任字季重,本“任重而道远”。杜审言字必简,本“审言必简”。晏殊字同叔,本“殊途同归”。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克柔”为“以柔克刚”的反串。
二、字名字形相关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取字时尽量使字与名因汉字的字形结构特点而联系起来。途径有四:
1、字为名的分解。如谢翱字皋羽,章溢字三益,徐舫字方舟,宋玫字文玉,尤侗字同人,姚椿字春木,王晔字日华。
2、字为名的省写。叶湜字子是,秦桧字会之,顾媚字眉生,王士禛字子真,吴敬梓字文木,阴铿字子坚,孔子的儿子鲤,字伯鱼,李巘字献之,何汝霖字雨人,黄淼字水心。
3、字为名的加辞。如谢安字安石,杜牧字牧之,元恭字显恭,李白字太白,宋濂字景濂,李玉字玄玉,金圣叹名采字若采,曾朴字孟朴。
4、字与名完全相同。如庚仲容字仲容,田承嗣字承嗣,崔载字载,孟浩然字浩然,杨砺字砺,王僧孺字僧孺,今人杨振武字振武。
三、字有明显标志
1、字前加“伯(孟)、仲、叔、季”或字后加“父(甫)”。
周代贵族男子字的前面常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长子称伯(庶长子另称为孟),次子称仲,以下称叔,幼子称季。字的后面有时加“父”或“甫”表示美称。用这种办法构成的男子字的全称共三个字,形式为“伯某父”。例如:伯禽父、仲山甫、仲尼父、叔兴父。比较常见的情况是省去“父(甫)”字。例如:伯禽、仲尼、叔向、季路等。有时也可以省去排行,如禽父、尼父、羽父等。
秦汉以后用这种方式命字渐变为字前加排行和字后加“父(甫)”两种形式。分别举例如下:
伯+字。如: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蔡邕字伯喈,孙策字伯符,陈子昂字伯玉,张旭字伯高,李璟字伯玉,刘基字伯温,唐寅字伯虎,李开先字伯华,梁辰鱼字伯龙,沈璟字伯英,袁宗道字伯修,钟惺字伯敬,刘熙载字伯简,李宝嘉字伯元,王守仁字伯安,王引之字伯申,杨枢字伯机。
孟+字。班固字孟坚,曹操字孟德,张载字孟阳,曾朴字孟朴,杨基字孟载,王绂字孟端。
仲+字。孔子名丘字仲尼,王充字仲任,孙权字仲谋,王粲字仲宣,何逊字仲言,钟嵘字仲伟,高适字仲武,钱起字仲文,王建字仲初,张元斡字仲宗,袁宏道字仲郎。
叔+字。嵇康字叔夜,晏几道字叔原,张炎字叔夏,杨锐字叔峤,李芾字叔章,王修字叔治,王珪字叔玠,王蒙字叔明,王逸字叔师。
季+字。贺知章字季真,王之涣字季陵,高启字季迪,孔尚任字季重,李纯字季山,王鸿绪字季友。
字+父(甫)。王安石字介甫,王回字深父,王安国字平父,王安上字纯父,陈亮字同甫,归有光字熙甫,茅坤字顺甫,刘大櫆字才甫,王昶字德甫,王恂字敬甫,王衍字夷甫,李濂字川父。
汉以后还出现了一些新兴的表排行的字。如元、长、大、次、幼、稚、少、小等,它们一般也用在字前。如:陶渊明字元亮,王昌龄字少伯,元结字次山,李贺字长吉,王禹偁字元之,杨亿字大年,秦观字少游,朱熹字元晦,辛弃疾字幼安,戴叔伦字幼公,陈鸿字大亮,王世贞字元美,胡应麟字元端,袁中道字小修,葛洪字稚川,洪亮吉字稚存。
2、字前加美辞。
这些美辞主要有表尊老的,表称谓的,表身份的,表形象的,表德性的,表行为的,表赞叹的等等。
常用的美辞有公、君、卿、美、景、令、文、玄、彦、德等。如郭璞字景纯,干宝字令升,鲍照字明远,江淹字文通,谢眺字玄晖,薛道衡字玄卿,刘备字玄德,凌蒙初字玄房,丘迟字希范,刘勰字彦和,刘长卿字文房,张籍字文昌,罗隐字昭谏,杜荀鹤字彦之,林逋字君复,柳永字耆卿,苏洵字明公,司马光字君实,张耒字文潜,周邦彦字美成,吴文英字君特,周密字公谨,吴敬梓字文木,吴承恩字汝忠,李珣字德润,李恒字德卿,杨泉字德渊,杨修字德祖。
3、字前(或后)加助词。
常用的助词有可、以、之、如、若、斯、也、又、哉、犹等。如毛奇龄字大可,郑党民字以道,元稹字微之,王若虚字从之,元和问字裕之,李东阳字宾之,徐弘祖字振之,方东树字植之,韩愈字退之,聂夷中字坦之,梁启超字卓如,洪深字浅哉,冯梦友字犹龙,王渊字若水,李卫字又玠,李在字以政。
4、字前(或后)加“子”。
春秋时男子取字最普遍的方式之一是字前加“子”,这是因为“子”是男子的美称。如端木赐字子贡,冉求字子有,颜回字子渊,仲由字子路,司马耕字子牛,公孙乔字子产,狐偃字子犯,伍员字子胥。
汉以后男子取名仍相沿袭这种习惯。如刘向字子政,司马迁字子长,杨雄字子云,曹丕字子桓,曹植字子建,阴铿字子坚,庾信字子山,王勃字子安,张九龄字子寿,杜甫字子美,张志和字子同,柳宗元字子厚,蒋防字子征,张先字子野,宋祁字子京,曾巩字子因,苏轼字子瞻,苏辙字子由,王士禛字子真,袁枚字子才。以上为字前加“子”。字后加“子”较为少见,如张衡字平子,张岱字宗子,孙子龙字卧子,王佐字宣子,王济字武子。
四、字的字数固定,以二言为常
古人取名常用单字,古人取字却很少用单字。因此,字是单字的较为少见。如屈原名平字原,管夷吾字仲,枚乘字叔,颜之推字介。古人取字常用二言,大概是怕用单字容易造成重字,且二言容易表达自己的伦理态度和理想追求,正所谓“字以表德”。上面所列古人的字均为二言,且几乎没有重字现象。
以上所说是古人取字的特点,掌握这些特点后,有助于我们及时、准确地辩明古人的名与字,并能通过对古人名、字关系的探讨,加深对古人称谓的理解,从而有助于我们对古人修身养德、敬人正已的认识。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我们现在称某人的名字是什么与古人是不同的。古人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用途。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号;死后有谥号。《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周道也。”&
  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自称用名,称人以字。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
  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是同义。&
  “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如:东汉“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鸿”、“鸾”都是为人称道的两种飞禽;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咎”是过错),因能“补”过才能“无咎”。&
“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他们“名”、“字”中的“熹”与“晦”、“頫(俯)”与“昂”都是反义。&
  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书古典,如: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谓德操”句。唐代文学家陆羽(著有《茶经》,后世尊为“茶神”)字鸿渐,是取自《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先秦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
  除了名、字,有些古人还有号。“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如唐代李白的青莲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郑燮的板桥等,都是后人熟知的;有些别号的使用率甚至超过本名(如苏东坡、郑板桥等)。别号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象姓名要受家族、行辈的限制,因而可以更自由地抒发或标榜使用者的某种情操。别号中常见的“居士”、“山人”之类就是为了表示使用者鄙视利禄的志趣。有以号明志的,如宋周敦颐称濂川先生,明归有光称震川先生,王夫之称船山先生等。还有在死后由门人、后人上的尊号(“私溢”),如晋代陶潜的靖节等。谥号,即死后由皇帝颁赐的荣称。如宋包拯称包孝肃、岳飞称岳武穆、清纪昀称纪文达等。另外还有“绰号”,这大都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认的别号,是对人的刻画和形容。如《水浒》里梁山上一百○八人个个都有绰号,大都准确地描摹了人物性格、特长或生理特点,这些绰号作为姓名的代称,更是人们所熟知的。&
  除了上述的字、号之外,历史上常常用来代替个人姓名的还有:&
  ⒈地名(包括出生地、住地和任职所在地等)。如东汉孔融称为孔北海、唐代韩愈称为韩昌黎、柳宗元称为柳河东或柳柳州、宋代苏辙称为苏栾城等。以地名称人在封建时代是表尊敬,叫做称“地望”。&
  ⒉官爵名(包括职衔、封号等)。如东汉发出“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豪言的马援称马伏波(曾任伏波将军),投笔从戎的班超称班定远(曾封定远侯),三国嵇康称嵇中散(曾任中散大夫),唐代杜甫称杜工部、杜拾遗(曾任工部员外郎、左拾遗)等。&
  ⒊以室名、斋名、轩名、堂名为号的。如王夫之号姜斋取自他的室名;辛弃疾的号稼轩也是取自室名;北宋诗人苏舜钦,流寓苏州,筑沧浪亭,自号沧浪翁。&
  ⒋在姓氏前加形容词指称特定的同姓者。南朝谢灵运和堂弟谢惠连都是诗人,被称为大、小谢。唐代诗人中老杜(亦作大杜)专指杜甫,小杜专指杜牧。老苏、大苏、小苏则指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
  ⒌以几个姓并称特定的几个人。如
“马班”(或“班马”)指司马迁(《史记》作者)、班固(《汉书》作者);唐诗人中“李杜”是李白、杜甫,“元白”是元稹、白居易;“韩柳”是韩愈、柳宗元。还有前面提到的大谢小谢合称“二谢”,加上南朝另一诗人谢眺又合称“三谢”;“二程”专指宋代学者程颢、程颐兄弟;苏洵、苏轼、苏辙又合称“三苏”。&
  ⒍在唐代还常以行第连同姓名官职等称人。王维有诗题《送元二使西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其中的名句)、唐诗中屡见《答王十二》、《问刘十九》、之类的题目,都是以行第称人的。如李白是李十二、韩愈是韩十八、柳宗元是柳八、元稹是元九等。宋代也还有此风习,如秦观称秦七、欧阳修称欧九、黄庭坚称黄九等。&
  以上所说的封建社会文人的姓名字号之类,都是封建宗法制度和伦理道德等观念形态的组成部分。由于它们在历史上长期存在并被广泛使用过,又是我们不能完全回避得了的。如《正气歌》的作者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祥、善、瑞三字同义),历代还常称他“文文山”(自号)、“文丞相”(官职)、“文信国”(封号)等。如果我们对古人姓名字号的知识毫无所知,根本无从识别。所以,为了阅读古籍以及研究古人思想、风格,还是需要我们对它有所了解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儿取什么名字好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