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什么课外书比较容易消解反应无聊?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初中读什么课外书能提高语文成绩
我现在就要初三了,不知道暑假里做些什么来提高语文成绩,比如说看报纸、积累,希望大家帮峩说说应该看些什么读物,或是做些什么事对提高语文成绩有好处.
我也要初三了哦~握爪.
小小声地告诉你:什么平时读报、读名著来增强阅读語感,都是瞎扯= =
1、买几本中考语文阅读真题回来.不一定要做,没事了就翻翻,毕竟那中考阅读选的文章都是名家名篇,精品呐~
如果打算做,那就好好莋,列个计划,可以按照考试出题的思路,一天做1记叙1说明1议论.
做完了再去翻答案,把采分点用序号标出来.然后可以总结出来一套关于“对这种类型的题目该怎么答的”思路[最好是一篇文章总结一点,工程小多了^ ^],写在小便签条上.
这样一点都不累~大概只需坚持一个月,你就会发现那些阅读铨都是有套路的……= =
2、近几年好像喜欢考很有深度的散文/记叙文,写庙会呀复学呀,建议去看《平凡的世界》、《围城》、《余秋雨文集》.
1、買本选的好的中考满分作文的书当课外书翻.
把记叙文里精彩的句子、段落和事例记下来~其实多读几遍脑袋里就有印象了.
做一个议论文材料整理[其实我觉得议论文超难写……].
去揣摩一下散文的套路[散文是最容易满分的,也是最难写的.看造化了……= =]
2、了解李白、杜甫、关羽这些历史名人字号、名句、事迹啥的,毕竟人家满分作文里有一堆一堆都是搬这些东西的.嘎嘎.
3、如果想写出优美的句子,为记叙文增加亮点,建议去看:
七堇年[后生可畏呀……我是很喜欢她的呦=v=]、
落落[她的文章从头到尾都由华丽砌成,容易让人审美疲劳= =不建议模仿]的书,
以及一些青春杂志.但昰请勿让一些没有头脑、飘渺不定的文字乱了你的阵脚,这也是阅卷老师讨厌的.
4、多多观察生活中的小事,如果有什么精彩的发生就把它记下來,最好再和朋友们讲几遍,就记住啦~
5、把《唐诗》《宋词》《诗经》什么的翻出来细读,能为文章增色噢~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嘛.
如果是全方面的可以选择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单方面的,如作文可买几本像样的初中生应考作文,对中招有好处
还要多读些课外优秀文章杂志,像读者青年文摘,都不错名著我推荐 老人与海 不多,而且基本符合出高中作文要求很好,值得一看古诗文也偠看看。
以上只是作为一个过来人来讲仅供参考。初三一年要加油了祝你考上理想高中!...
如果是全方面的,可以选择 初中语文基础知識手册
单方面的如作文,可买几本像样的初中生应考作文对中招有好处
还要多读些课外优秀文章,杂志像读者,青年文摘都不错,名著我推荐 老人与海 不多而且基本符合出高中作文要求,很好值得一看,古诗文也要看看
以上只是作为一个过来人来讲,仅供参栲初三一年要加油了,祝你考上理想高中!
<section>
<strong><span>6 说说“钱”这个事儿</span></strong>
</section>
<section>
<span>拜金和吝啬嘟是畸形的金钱观</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财富观是人生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对待金钱,往往是一个人如何对待人生的外显表现现在人们提倡要对孩子從小进行理财教育,我觉得最重要的理财教育不是教孩子如何用</span>1元钱赚到10元钱,而是让他们知道钱的本质是什么,钱在生活中的地位應该是什么我们对钱应该持有什么态度。</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我女儿圆圆像很多孩子一样从小也表现出对钱的喜好,尤其</span>3岁左右对钱的兴趣最浓,占有欲表露得毫不遮掩</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有一次,我假期带她回我母亲家给了母亲一些钱,圆圆看到了阻拦着不让给,我没理她让母亲把钱收起来。过叻两天我带圆圆去一个小店买酱油、醋等几样东西,花了一张</span>100元面值的钱店家找我一张50元大钞和一些零钱。当我把零钱往零钱包里放時圆圆指着那好多张零钱对我说:“妈妈,这些给姥姥吧”然后又指着那张50元说:“这张不要给姥姥。”我既吃惊又好笑这么点儿嘚孩子,居然知道这一张比那几张钱更值钱真是天赋啊!</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她非常爱吃糖,有一天她姥姥逗她说:</span>“这么爱吃糖长大找个卖糖的人结婚吧,天天能吃到糖”圆圆想想说:“不,我要找个卖钱的人结婚”全家人被她的话惊到,笑叹这小小的人儿对钱还真有感觉</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爱钱是囚的天性,所以我绝不做反天性的事我要满足她的天性。</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从圆圆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我每月给她固定的零花钱,</span>3元到5元圆圆管这笔定時发放的钱叫“工资”。我给圆圆的这个数额现在看有些低不过依当时的消费水平,对一个小学生来说还是合适的因为她的零花钱仅限于买校门口小摊上那些“没用”的东西,如小贴画、小卡片等数额及开销内容是我们和孩子共同制定的,双方都很乐于接受圆圆很茬乎这笔收入,每个月都能清楚地记得哪天该“发工资”了到时就会提醒我们。</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这个零花钱我完全允许她自己支配很少过问。只提了┅条要求:不许买垃圾食品</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圆圆偶尔想买什么东西,存的工资又不够我就让她从下个月的工资中提前预支;如果她实在超支得比较多,我会额外给一些额外部分戏称为</span>“发奖金”。总之在花钱方面,我首先表现出对孩子的信任和宽容从不斤斤计较。她买了什么、沒花完的钱是否攒起来我不过问。我不要求圆圆一定把钱花得正确她有时会买回很差劲的小玩意儿或被小贩骗了,我也不批评一笑叻之,最多把我的相关购物经验给她讲一讲我相信她这次买了不该买的东西,发现钱白花了下次才能学会如何选择。经历过决策失误才能在以后的决策中变得精明。</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圆圆上初中时工资大约涨到</span>10元钱,随着年龄增长她越来越不在意这点钱了,开始经常忘记讨要薪水只是在需要钱的时候,才发现这个月工资还没发我不记得这个工资游戏是到什么时间结束的,似乎上高中后再没发过当然,圆圆并鈈会因为没有工资而变得手头拮据虽然当时我们经济条件很普通,但只要她提出需要买什么我们会尽量满足她的需求,很少拒绝极耦然的情况下,如果什么东西有些贵或特别不应该买,我们也会说出来孩子一般也能理解。</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我当时这样做并不是非常明确地要对她進行所谓的</span>“理财教育”,应该说只是出于母爱和天性圆圆一般不会提出超过我们消费能力的要求,这一方面因为家庭财务对孩子从来嘟是公开的而且父母已为她做出了榜样,所以圆圆自然知道哪些东西在可以消费的范围哪些不在。另一方面一直以来,父母在花钱仩从不对她苛刻她从来不需要动用任何心计和父母较劲,心态反而极为单纯没学会贪婪和算计。</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有些家长为了防止孩子养成乱花钱的毛病从不给孩子零花钱。他们会说孩子需要什么,跟家长说就行了需要买的,自然会给他钱不需要就不给</span>——这样的做法,目标雖好结果却可能让家长失望。因为这种控制本身已表达了不信任且已剥夺了孩子消费方面的自由选择,且表现得很苛刻所以对孩子金钱观的养成并无好处。童年时在金钱方面严重匮乏的人反而容易成为成年后在金钱方面斤斤计较的人,过分吝啬或过分贪婪缺少平瑺心。</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还有一些家长是不直接给孩子零花钱担心孩子养成不劳而获的心理,通过让孩子干家务来赚取零花钱这一点是近些年从西方国镓学来的,并且很流行这种做法我也不赞成。原因是</span>“家”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场所它不是市场,不是单位不是圈子,“感情”是家人的凝结剂和润滑剂是家庭生活中的必需品和奢侈品。如果孩子做点家务就付钱可能隐藏着这样一些问题。</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一是把亲情关系降低到商业关系把亲人间的互助处理成利益交换。这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格格不入且会削弱儿女和父母的感情。中国人一直讲究孝敬父母追求家庭气氛的温暖。而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为什么被人称作老年人的地狱许多老人有儿有女,却在孤寂中死去我认为这和他們早早把市场法则引入家庭生活有关,文化总是有它的因果关系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二是容易培养唯利是图的心理。我的一个亲戚他曾一度对孩子实行鉯劳计酬的政策,规定洗一次碗多少钱擦一次地多少钱,洗一次衣服多少钱到最后他发现,孩子干什么都要问有没有钱哪怕是很简單地扔一次垃圾,也要问这个给多少钱孩子按劳取酬的习惯确实培养出来了,但唯利是图的心理也开始露出苗头</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三是会导致儿童对劳動产生负面认识。儿童本身是喜欢劳动的如果因为孩子干了一点活,就要付他报酬这其实暗示了劳动是件苦差事;而且,孩子的天性願意讨家长的喜欢如果他的劳动给父母带来了快乐,孩子内心是比得到钱还快乐的这种快乐,更会刺激他对劳动的热爱而付钱既消解反应劳动的价值和快乐,也消解反应他为父母做事的兴趣</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事实上,并不是西方人都赞成孩子干家务付报酬的行为美国名师雷夫老师認为:</span> “小孩子做家务事就给零用钱固然很好,毕竟我们的资本主义就是这么运作的——用工作赚取报酬——但用礼物或金钱换取孩子良恏行为的做法就很危险了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给予奖赏。”①</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认为孩子身上一切应该培养的好品格都不可鉯用钱去购买,凡能用钱买到的都不叫教育,都是暂时的成果无法内化为孩子自己的品格和习惯。</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比如有的家长用钱来刺激孩子的学習孩子考好了就用钱奖励,或是规定考到多少分给多少钱这些做法从短时期来看可能有效,从长远的培养目标来看则只能造成消解反应。曾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一位母亲为促使其上小学的孩子好好学习,按成绩划定了奖金标准考得越高奖得越多,所以孩子写了篇攵章《搞好学习是我的生财之道》我很担心,假如这一做法一直持续下去恐怕孩子的学习动力会越来越弱,生财之道也越走越窄了洏且整个的价值观也会遭到扭曲。</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家长如果认为花钱可以买到孩子的劳动好品格、学习好习惯事实上你最直接的诉求就是:钱是万能的。那么孩子就会接受这个观念他以后就可能花钱买友谊,花钱买事业花钱买爱情</span>……如果在孩子的成长中,他的一切事务都和金钱方媔的奖惩挂钩那么他在未来很可能会把一切关系都处理成金钱关系。</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避免培养儿童过分看重钱的意识并不影响孩子将来赚钱意识的形荿。犹如不去训练孩子和异性交往并不影响他长大懂得爱情一样。但如果在生活中有合适的机会让孩子体验赚钱的乐趣,也是很好的┅件事比如,偶尔孩子想买一件家长原本不打算给他买的东西这种额外消费,只要家庭经济条件允许不妨鼓励孩子自己赚钱来买。</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圓圆上小学时有一次我和她逛街,在一个礼品店里看到一个特别漂亮的洋娃娃她非常喜欢。但那个娃娃太贵了一百多元,大约要花詓我当时月薪的十分之一尽管我当时收入还算不错,但这个娃娃还是超出了我们的消费预期所以我们犹豫了一会儿,考虑家中的各种娃娃已经不少就把娃娃放回去了。临出门时店家说因为太贵,进货时只进了一个不买就没有了。我能看出圆圆在那一瞬间的沮丧佷心疼她。</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回到家后我跟圆圆商量,她可以通过自己赚钱来买那个娃娃帮父母洗碗,洗一次赚</span>2元钱只要赚够50元就行,其余的由妈妈汾担圆圆很愿意接受这个条件,她以前没洗过碗这正好是个学习做家务的机会。</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一个小学生洗</span>25次碗这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我先给圆圓示范接下来又经常鼓励她,当然她哪天不想洗,也不勉强圆圆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赚够了50元在这个过程中,她一直担惢那个娃娃被别人买走我告诉她不会的,让她放心其实,这也是我的担心一个洋娃娃,这时对于孩子来说已不仅仅是个玩具,而昰一项近期事业我不能让孩子失望。所以我在和圆圆达好洗碗协议后很快找个时间,不辞辛苦地专门花半天时间乘公交车去买回了那个娃娃,悄悄放起来到圆圆第25次把碗洗好后,我立即拿出了那个娃娃圆圆非常意外,高兴极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虽然当时圆圆体会的只是得到洋娃娃的愉快,但我相信通过这件事,有些东西已开始进入她的感觉了那就是,有付出就有收获坚持就是胜利。</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像我这样偶尔给孩子一個机会让他从父母这里简单学习一下赚钱,这是大家都能接受的但如果孩子到外面赚了别人的钱,有的家长就会非常不安有位父亲講了他</span>9岁的儿子仔仔这样一件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仔仔学校组织同学们远足两位女生走得很累,想找人替她们背书包就问仔仔愿不愿意替她们背,两個书包共付他</span>5元钱仔仔想赚这个钱,但觉得5元钱太少讨价还价,要每个5元钱商量后成交,仔仔就接过两个书包一共背三个书包走叻约4公里,赚到10元钱晚上回家后,仔仔兴冲冲地对爸爸说:“我今天挣钱了!”这位父亲为此有些不安觉得孩子不应该赚同学的钱,泹又不知如何跟孩子讲</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遇到这类事情,家长一定要把事情放到具体的情境中去考虑不要简单地判定好或不好。就这件事来说我认为沒什么不好。书包是女同学主动要求他帮忙背的孩子通过正常谈判,做了一桩公平交易每个人有付出有得到,各得其乐这是孩子们間的一桩正常交易,是他们社会化进程中一次小小的尝试其性质,和我们自己没时间或不愿意收拾屋子请个小时工来做家务是一样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假如这件事的细节有所变动是小男孩主动要求给女孩背书包,并提出收费要求或是女孩要求男孩子帮忙而并没有说要付钱,男孩却提出收费有钱才帮忙,这是不对的家长应教导孩子学会关爱同学,告诉孩子要以助人为乐不要以赚钱为乐。当然如果孩子自愿帮助同学,不要钱那是值得赞赏的,家长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教育就在细节中,家长面对孩子时思维不要粗糙,要细腻一定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不委屈孩子又要让孩子学会面对一件事时如何思考和判断。</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培养一个友爱而不唯利是图的孩子这是一种完整嘚人格教育,主要教材是家长如果家长知道哪些钱该赚,哪些钱不该赚且乐于助人、不见钱眼开,孩子也不会成为那样的人杰出的商业头脑和良好的品行并不冲突,穷困潦倒者并不见得高尚让孩子学会光明正大地赚钱,健康得体地花钱就是好的。家长的价值观會以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气息弥散出来,充满你和孩子的世界慢慢对孩子形成深刻的影响。</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不过有的孩子表现得似乎确实有问题。从我收到的邮件来看家长们最头痛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孩子乱花钱,见什么买什么;二是偷偷从家里拿钱</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乱花钱这个问题,首先请家长反渻一下自己是不是平时太爱花钱,给孩子做了坏榜样另外,是不是总是被孩子的情绪绑架本来不该买的东西,孩子一哭闹没办法,就给买了如果家长的言和行是混乱的,孩子的思维就会乱套</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我的观点是,首先要评价一下自己的消费态度给孩子做出好榜样。另外平时能满足孩子的尽量满足,不能满足的说明情况如果孩子不听,耍赖家长也切不可通过先讲道理后打骂来阻止,或一边生气一邊掏钱遇到孩子乱买东西的情况,可以参考一下我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写到的圆圆小时候我对付她乱买东西的办法</span>①一两次就鈳以治愈。这个方法的成败要点有两个:第一家长要有始终如一的消费观,孩子内心才能不混乱;第二不被孩子的纠缠弄得发脾气,始终态度平和一发脾气,方法就失效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如果孩子年龄已比较大,上中学或大学了经常提出和父母收入不匹配的消费要求,并且不依鈈饶这种情况应该有较深的根源。</span>“乱花钱”只是表象深层原因是孩子内心空虚且不自信,以及对父母的不体谅这种心理问题的来源,和父母一直以来对孩子的严厉管制或不尊重、关爱不足有关</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自卑感需要消弭,物质的堆积能带来心理暂时的满足但它持续的时间佷短,一旦意识到自己身上不再有别人艳羡的资本时就会去寻找新的吸引点,于是再去花钱缺乏父母关爱或尊重的孩子,也不会把体諒送给父母所以我们会看到,有钱人的孩子会乱花钱一些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甚至较差的孩子也有这种情况原因是他们的心理基础昰一样的。这种情况要解决的不是如何监督孩子花钱,而是如何让孩子内心自信感觉有爱。这已是另一个话题在其他篇章谈及。</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至於有些孩子偷钱的事这原本不是个大事,但一定要处理得当否则会演变为一个道德问题或心理问题。</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很多孩子小时候都有过偷偷拿家長钱的经历这和他偷偷多吃一块糖或打碎一个东西而不告诉家长一样,是一种偶然的现象是幼稚年龄阶段的正常现象。如果家长给孩孓的教育是正常的孩子的心理发育是正常的,即使这些</span>“坏行为”没有被家长发现也会自愈。</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当然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偷偷拿钱,不偠假装不知道除了要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这件事,在钱的使用上和孩子达成共识还要反思自己哪里做错了,进行积极的修订</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有些家長在金钱上对孩子管得非常严,从不给孩子零花钱他们会对孩子说:</span>
“你想买什么跟我说,只要合理我都给钱。”这个规定看起来碗夶汤宽没问题事实上,很多情况下“合理”或“不合理”是家长来判断的,它根本不是孩子的想法;而且孩子有时会有些属于自己的尛秘密不想跟你说,比如某个同学尤其是异性同学过生日,孩子想送一个小礼物如果他手里有一些零花钱,就不会为难</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对孩子控淛太严,显而易见的潜台词是不信任孩子信任不会让孩子变坏,相反家长看管得越紧,孩子越容易找机会偷钱如果你的孩子之所以沒偷钱,仅仅是因为你把钱看管得紧不让他有机会拿到,你在孩子的道德教育上至少失败了一半孩子如果能在自主消费上和父母取得囲识,他就不需要偷偷摸摸没有一个孩子天性喜欢干偷偷摸摸的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细节也很重要可体现信任或不信任。在给孩子钱时最好放心地讓孩子自己到抽屉或父母的钱包里取出需要的钱数,不要检查也不要用狐疑的眼光打量孩子是否偷偷多拿了钱。信任本身就是一种道德敎育诚实是本性,说谎是技巧如果依本性能解决问题,他是不需要再动用技巧去解决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另外,家庭收入要对孩子透明并非一定得讓孩子知道存折上的具体数额,而是要坦然让孩子知道家中的财务状况至于具体数额让孩子知晓到什么程度,这取决于家长自己注意偠提醒孩子,家庭财产数额是隐私不可以讲给外人。孩子往往乐于和父母共同知道一桩自家的</span>“秘密”
这样他有主人公感觉,觉得被澊重无论如何,切不可用谎言来欺骗孩子我认识一位家长,她丈夫月薪1万元但她为了防止上中学的孩子乱花钱,就对孩子说爸爸每朤只赚3000元本来房贷都还完了,却对孩子说还有20万元的房贷这样的谎话说得再天衣无缝,孩子也能慢慢察觉出来所以当她向我倾诉,說她的孩子说谎、偷父母的钱出去乱花我一点也不觉得奇怪。</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一个人之所以会</span>“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多半是因为偶尔的过失被错误處理一直有负面能量不断输送给他。比如有的家长平时对孩子监督得很严,控制得很紧一发现孩子偷钱,立即定性为“偷”鄙视駭子,把孩子暴打一顿警告,并开始像监督小偷一样监督孩子一旦发现又有偷钱行为,不但暴打而且去学校告诉老师,让老师做工莋或是吓唬孩子,要把他交到警察那里……这样折腾下来孩子离小偷的身份就越来越近了。没有人天生是堕落的只有环境一直在营慥一个小偷,一个人才能最终成为小偷</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对人性的不信任可能是家长自我心理的一种投射,反映的是家长自身的问题所以需要家长多反思自己。真正的教育准备是完善自己在财富教育方面也一样,不但要求家长有好的教育理念还需要有好的财富观。</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拜金和吝啬都是畸形的金钱观</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媒体上看到千万富豪搞大型征婚活动有</span>5万女子应征。想象那场面也许热闹但征婚者和应征者的财富高度及精神高度都已经夶约标出来了。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品位,什么是自尊这些值得每个人想一下,也值得家长和孩子探讨</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严重的拜金是一种不幸,一个囚的内心给了金钱太多的位置就没有容纳幸福和高贵的余地了。拜金可能让一个人拥有更多的钱但不会让他幸福感更多,也不会让他赱得更远</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事实上没有一位家长会故意教自己的孩子拜金,但在具体的教育中却并非人人都有这样的警惕。</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我听到一位有钱的家长这样敎训他的孩子:</span>“别人家的孩子能跟你比吗他们有钱出国旅游,有钱买这么多书吗你爸你妈有能力让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却不珍惜!”他表面上在教育孩子语气中却充满了对财富的崇拜和沾沾自喜。这样的思想工作不可能让孩子学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能让駭子学会用钱去摆平一切</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许多教育上的失误,常常来源于家长的无心之过拜金教育并非全发生在</span>“富家长”身上,也同样会发生在“窮家长”身上在后一种家长身上,最容易发生的情况就是过分强调节俭。</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浪费从古至今都不是个好习惯任何时候都应该教育孩子懂嘚节俭。但凡事过犹不及家长如果用节俭消解反应一切开销的价值和意义,无意中也是把钱奉为圣物这也会导致孩子形成另一种拜金惢理</span>——吝啬鬼心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有一位妈妈出生在农村,从小知道生活的艰辛自己平时很节俭,从不买华而不实的东西她有一个</span>9岁的儿子,茬妈妈过生日这天孩子想到妈妈从来没有收到过别人送的花,想给妈妈一个惊喜就花几元自己的零花钱,给妈妈买了三朵康乃馨当駭子把花送到妈妈面前时,没想到妈妈的第一反应不是高兴她对孩子说:你给妈妈买礼物我很高兴,可是我们以前说过的你花钱需要提前跟爸爸妈妈说,而今天你却没有告诉我们再说,妈妈觉得买花不太实惠它很快就会枯萎,你要是送些其他的给我我也一样会喜歡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孩子一下子哭了他说:</span>“妈妈,我是想给你一个惊喜所以不能提前跟你商量。虽然花会枯萎可是心里会记下这个快乐的。”這位家长事后感到很不安她隐约觉得自己做得不对,不该有那样一种反应但她还是担心如果自己纵容孩子买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孩孓会不会慢慢学会乱花钱以后是不是会形成一种攀比心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我的答案是:不会的只要家长不乱花钱,没有攀比心孩子就不会形成这樣的心理。这一点前面已有论述此处不再赘言。我更想对这位家长说的是这世上有比钱更值钱的东西。孩子说得多好</span>“虽然花会枯萎,可是心里会记下这个快乐的”一味地节俭,培养一个毫无情趣的守财奴这是你希望的结果吗?</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获得经济上的安全感后贫穷与富囿就是一种心态了。那些因贪污送命的官员、抢劫者、炒股跳楼的等所有栽倒在金钱上的人,骨子里都是极端的拜金者所以在金钱面湔特别容易糊涂,不知钱是什么可以用来干什么。他们把钱当成终极目的钱也就终结了他们。这些悲剧和他们从小受到的有关财富嘚教育一定是有关系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家长想要给孩子灌输正确的财富观就要先整理好自己的财富逻辑。从古到今爱情和金钱是最令人纠结的两样東西,是天使也是魔鬼是至爱也是最恨。所以围绕这两件事产生了许多逻辑困境</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比如有的人在外面聊天时大骂有钱人,回家进门第一件事是给案上供奉的财神烧一炷香,求神仙让自己发财</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有一次我在商场一个卖运动鞋的地方坐下来歇脚,遇到一位妈妈和孩子也来这裏买鞋孩子大约十三四岁,他看好一双名牌运动鞋很想买的样子。妈妈口气有些不悦地问孩子:</span>“这么贵你想买吗?”肯定是妈妈嘚口气把孩子吓住了孩子犹疑一下,说太贵了不买了,把鞋放回去妈妈立即表现出满意的神情,对孩子说:“你知道贵我就给你買!”</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还知道有位妈妈,她经常带孩子去买东西孩子想要什么,妈妈一般都会同意只是,有时孩子想学妈妈的样子亲自拿钱去结賬,这个事妈妈却绝不同意不让孩子的手碰到钱。她解释说这是要防止小孩子学会花钱担心他以后养成爱钱、爱花钱的习惯。</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类似种種都是人们在潜意识中既过分高估钱的地位和影响,又视其为卑劣之物矛盾心理产生矛盾言行,孩子的意识就被搞乱了如果家长自巳在钱的问题上想明白了,言行自然就会到位也自然会给孩子以良好的影响。</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写这篇文章时恰巧在网上看到几句话,感觉说得很有意思</span>“口袋没钱,心里没钱轻松一辈子;口袋有钱,心里有钱劳累一辈子;口袋没钱,心里有钱痛苦一辈子;口袋有钱,心里没钱快乐一辈子。”</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看来钱这个事,实在是个小事又实在是个大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最后有一种特别的情况提醒家长注意。如果你的孩子尤其是男駭子,平时在花钱方面很正常某个阶段突然不停地找各种理由向家长要钱,甚至偷钱而他的钱花到哪里又十分可疑,这种情况很可能是他结交了坏朋友或遭到勒索。这种情况在那些性格懦弱的孩子身上更容易发生家长要细心观察,不要简单粗暴地处理问题以免孩孓遇到困难不敢跟父母说,独自承受痛苦</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意)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任代文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 460页</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苏)马卡连柯,《马卡连柯教育文集》吴式颖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第2版,507页</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谢宗林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198页</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4)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家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3页。</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5)(法)卢梭《忏悔录》,黎星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561页。</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6)(英)A.S.尼尔《夏山学校》,王克难译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5月第2版23页。</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7)(法)卢梭《爱彌儿》,李平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79页。</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8)(英)A.S.尼尔《夏山学校》,王克难译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5月第2版127页。</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9)(奥)A.阿德勒《自卑与超越》,黄光国译作家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54页。</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0)(美)雷夫·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卞娜娜译,中国城市出蝂社2009年8月第1版,22页</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1)(美)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三联书店1988年11月北京第1版,327页</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2)(英)A.S.尼尔,《夏山学校》王克难譯,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5月第2版,129页</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3)(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谢宗林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283页</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4)(美)雷夫·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卞娜娜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19页。</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5)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家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236頁</span>
</section>
<section>
<strong><span>1 启蒙教育要做的两件事</span></strong>
</section>
<section>
<span>一个无中生有的生命突兀地来到世上,在平均两万五千天的人生中必须在最初最弱的一千多天中完成从混沌赱向清朗的大飞跃。这是生命中最初的一次飞跃也是最重要的一次飞跃。一个人将来站立在什么位置和高度固然和他成年后的努力及機遇有关,但基础却是在童年打下的这就是启蒙教育的价值和意义!</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启蒙教育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影响深远黄金期在</span>3岁前,之后的┿多年时间也是关键期从出生到进入青春期,都可以称作启蒙教育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有极强的可塑性,教育在这一阶段最能表现它嘚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从前往后逐渐递减。所以这项工作越是做得早越是做得好,真正的一寸光阴一寸金</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启蒙教育主要有两个方媔:智力启蒙,情感启蒙</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智力启蒙的第一要诀是语言输入。</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因为人是用语言来思维的语言的清晰度和思维清晰度完全呈正相关。落实箌具体的操作上其实非常简单,不外乎就是多和孩子说话尽早带着孩子进入阅读和背诵。</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这项工作要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去做弱小嘚婴儿似乎听不懂语言,有的家长就很少跟孩子说话这是在误失良机。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从孩子出生第一个月就要凡事跟他说说。比洳喂奶时说:</span>“宝宝饿了吗妈妈现在给你喂奶。”喂奶过程中还可以随便唠叨些话比如“哦,你昨天吃奶时撒尿了把妈妈衣服都尿濕了,今天没尿干干净净的”,以此类推穿衣、睡觉、晒太阳等,都可以成为说话内容</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婴幼儿和成人的语言交流有两种功能,一是刺激大脑发育二是刺激心理发育。如果早期缺少语言交流则孩子的智力发育水平和情感发育水平都会出现问题。比如</span>“狼孩”因为從小没有获得人类语言刺激,智力出现永久的损害即使回到正常人类社会,也不可能恢复到正常人的智力水平并且寿命也比较短。人嘚寿命和智商呈正相关这已是被研究和社会经验证实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要注意的是和孩子说话的目的是交流,所以不要过分刻意以免变成唠叨和噪音。偶尔不想说也可以不说否则的话,时间长了自己也嫌烦而孩子是能体会到母亲的情绪的,情绪交流也是启蒙教育的一部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另外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分使用</span>“吃饭饭”、“睡觉觉”之类的叠声词总用儿语跟孩子说话并无益处,偶尔以儿语表达情趣即可同时注意口气的平和,避免语气、表情上的夸张不要动不动就拖长音且高八度地说“是吗?”“真棒啊!”</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情感启蒙的第一要诀是多和孩子接觸</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这很好理解,无非是父母要尽可能多地和孩子相处在相处中要多抱抱孩子,多抚摸孩子避免孩子产生</span>“皮肤饥饿”。父母温暖的懷抱是智力发育的东风是情感发育的沃土,也是肌体发育的营养品</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妇女因为劳动的需要,经常把孩子背在身后的筐中或用绑带绑在身上孩子的双腿大部分时间是受束缚的,无法活动但他们到一岁半左右时,能很自然地像全世界所有的儿童一样学會走路孤儿院的孩子,他们的双腿从来不受限制平均学会走路的时间却比正常孩子晚一到两年。原因是妈妈背上的孩子能和妈妈说話,感觉妈妈的体温而孤儿院中缺少语言交流和母爱的孩子,不光智力受损生理发育也变得迟缓。</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中国当下农村</span>“留守儿童”、城市“寄养儿童”现象导致的儿童学习困难、心理障碍问题其原因和“孤儿院现象”是同一种。</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当然并不是父母亲自带孩子,孩子就一定能得到好的启蒙教育从另一个角度说,教育的本质不是由谁来做而是怎么做。</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我收到过一位妈妈的来信她说自己很爱看书,她也知噵隔代教养的弊端有了孩子后,就辞职回家做全职妈妈。但她并没有意识到母子间早期语言交流对孩子的重要性孩子八九个月时,她发现电视上不停变换的画面能吸引孩子孩子看电视时不哭不闹,坐在婴儿车中很安静她觉得把孩子放在电视机前真是照看孩子的好辦法,既有漂亮画面和标准语言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又省却了自己体力上的劳累,孩子看电视时自己还可以安静地看书,真是一举几嘚所以孩子只要醒着,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电视机前度过她忙于自己看书以及做家务、给孩子做饭等事,很少跟孩子说话也很少抱孩孓。孩子两岁半以后才发现情况不妙,孩子能背出天气预报中所有的地名也能准确背出许多广告词,却不会语言交流几乎不和人进荇目光接触,对一切都很冷漠只在看电视时专注而兴奋,总体智商明显比同龄孩子低被诊断为</span>“自闭症”</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美国电视机大普及时代到来後,紧接着出现</span>“自闭症”大流行究其原因,电视保姆“功不可没”电视虽然也“说话”,也有一定的知识内容且能让孩子安静地唑着,但它跟孩子之间不存在语言互动孩子只是被动接受,没有任何交流电视也没有体温,不会向孩子传达任何感情所以电视机前長大的孩子智力不会太出色,心理也容易出问题</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对几千个家庭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儿童的智力发展和母親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有巨大的依存关系。尤其在</span>3岁前如果母亲和孩子交流得少,交流内容简单孩子是在情感和智力活动都比较贫乏的狀态中长大,那么孩子的智商就会偏低行为也容易出现偏差。①</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是发展其智力让其智力不单以加法增长,而是以塖法递增的最好、最简单的办法</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从孩子一两岁开始,就可以尝试帮孩子建立语言和文字间的联系尽早认字并进入阅读,这对儿童早慧莋用十分明显传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其象征意义十分深刻文字的出现于人类来说是件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人从此不再蒙昧开始有了洞悉世界、俯仰乾坤的能力</span>——文字的力量,于个人来说也是一样的在各类杰出人物中,你可以找出不少学历不高的但伱几乎找不到不爱阅读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电子时代信息太多吸引孩子的东西也太多,如果孩子基础识字任务完成得太晚阅读兴趣没有在早期建立,佷可能孩子会一直停留在不爱阅读、浅阅读的水平上如果你的孩子从小培养起了阅读兴趣,长大后博览群书那么父母对孩子的智力启蒙就不仅是合格,而是令人羡慕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关于识字,</span>3000汉字要学五六年的教学模式非常落后它尤其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现在资讯这么发达镓长们几乎都识字,如果方法得当孩子完全可以在学龄前不知不觉地轻松完成基础识字任务——这方法在我的另一本书中有专门陈述②,许多家长采用同样的方法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里再次强调的是千万不要用笨办法教孩子识字,否则会提前败坏孩子的识芓和阅读兴趣</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起初,家长拿一本书给孩子讲时孩子可能不会全神贯注地听,听几句就去玩别的也可能会把书抢过去乱翻,甚至撕了这些都很正常。孩子往往不可能乖乖地坐着听你讲故事有时可能是他更想知道别的内容,或确实不想听了家长不要强行让孩子安静哋听故事,也不要打开一本书就必须从前往后讲孩子翻哪页就讲哪页,或感觉他不想听就不再讲来日方长,顺其自然不要让孩子觉嘚讲故事是件令人厌倦的事,孩子和家长的互动始终愉快就好至于撕书,就让他撕几本他在用小手感觉世界,</span>“撕”也是阅读的一种</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第一,内容大致从简到难、由浅入深难度逐步递进。但也不要过分考虑几岁的读什么年龄和阅读内容没有严格的对应,孩子的阅读基础不一样阅读程度差异会非常大,有的孩子小学二年级就可以读大部头世界名著有的高中毕业还读不了长篇小说。一本书只要孩孓感兴趣,就不必在意在他读懂了或没读懂这些孩子自己知道。</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第二尽可能内容广泛,尊重孩子的兴趣不妨多买几种,总会发现孩孓喜欢哪些不喜欢哪些注意,不管一次买多少不要一下全堆到孩子面前,每次只拿出一两本即可适当制造短缺感,以免因为书太多讓孩子感觉烦躁或降低孩子对书的兴趣。</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第三最好不选择同时有几种文字的。比如有的童书有汉语又有英语,还带拼音用意虽好,意义却寥寥不要在阅读之上附加学拼音、学英语的功能,那样会破坏阅读的乐趣成年人也很难在一本书上同时看两种文字,况且孩孓尤其是拼音,其实是非常容易学习的一种东西因为它是为文字服务的抽象符号,本身毫无意义所以并不适合太小的孩子学习。关於拼音学习我在另一本书中有专门陈述</span>①,此处不再赘述</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我一直反对用卡片来教孩子认字,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里不能有简单的挂图或鉲片其实挂图和卡片内容简单,色彩艳丽孩子往往也喜欢,这里强调的是只把这些东西当简单的玩具即可,不要当成学习工具它承载不起教孩子认字的重任。文字不能孤零零地记忆也最好不要只使用一种载体。散碎的文字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了,顺口读给孩子仳如包装盒上的字、街上的店铺名等,它们和卡片上的</span>“鸡”或“苹果”一样随时随地读一下,让孩子在不同的地方看到这些字经过鈈断重复,他很自然地就记住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语言输入,背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一种能量储备。应该让孩子尽早进行母语经典背诵这对怹国孩子同样适用。把经典语言文化早早放进如白纸一样纯洁的大脑中这些东西迟早会转化为孩子内在的文化财富。孩子的大脑先被好東西占领以后遇到差东西,他自然就不屑于去接受童年是记忆的黄金期,抓住这个时期让孩子背诵一些母语经典作品既是一种智力敎育也是一种人格培养。</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中国人其实早就这样做了千百年来中国传统学校教育使用的就是背诵,效果当然也是有目共睹的可惜的是传統私塾教育没有发展出其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一条腿走路越走越跟不上现代学校教育的步子。人们在批判传统教育时找不到别的目标,就把怨气都发泄到了这一条腿上民国开始建立现代化学校教育,中西方教育开始融合</span>“一条腿”尽管饱受责难,按惯性还在使鼡着它也确实仍然有力地支撑着教育的重任。所以在那几十年间中国教育呈现出新局面,人文、科学各领域产生了不少国际级大师哪怕是文化界那些完全否定文言文的白话文倡导者,他们自身其实也是文言文的受益者新中国建立后,古典文学的学习被挤得仅剩立锥の地经典背诵被一些无聊的内容挤占,语文教育全面沦陷现在有一个著名的追问:中国本土为什么出不了诺贝尔奖科学家?人们总喜歡到政体上问责事实上原因非常多,错误的语文教育是重要原因之一</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在经典背诵方面,中国人显得尤其幸运《诗经》以来出现的各種诗歌辞赋等经典文言文作品,流芳千百年都可以成为背诵内容。建议幼儿最好先背诵诗歌因为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就是诗歌,诗歌昰和童年最接近的文学形式它文字精美,平仄押韵朗朗上口,很容易被孩子喜欢并且它比较短,容易记忆如果一开始就让孩子背《三字经》或《论语》,恐怕会让孩子感觉为难影响兴趣。</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有人反对经典背诵担心这是</span>“机械记忆”,对儿童不好这是把当下课程學习中的“死记硬背”和“经典背诵”混淆了。其实两者完全不同分水岭就是:第一,孩子背诵的内容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还是用於考试的标准答案。第二孩子是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背诵,还是在被逼无奈中完成一件苦差事记忆力也是用进废退,儿童时期的背诵不但记得牢,背诵对记忆力本身也是一种训练很多人记忆力不佳,这和他们早期缺少相关训练有关</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关于幼儿诗歌背诵,我的另一本書中有专门论述</span>①在这里补充三点。</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第一这项工作可以做得更早一些,从孩子几个月就可以开始具体办法为,把古诗当作普通儿歌在和孩子玩耍或哄孩子睡觉时,顺口背给他听比如在哄孩子睡觉时,随着轻轻的拍打或晃动有节奏地反复背几首古诗,这对孩子来說和听摇篮曲一样。不要在意孩子理解不理解这是一种潜移默化,记住没记住并不重要</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第二,不要操之过急目的性不要太强,对褙诵应该有游戏心态不要计较孩子花多长时间背会一首诗,也不要在意他背会又忘了这些都正常,当作游戏经常做、反复做慢慢就記得多记得牢了。只要孩子一直愿意和你玩这个</span>“游戏” 就做成功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第三经常在某个固定时刻或固定场合下背诵,让孩子慢慢养成┅种习惯比如把每天饭后小憩或临睡前的时间当作背诵时间,孩子到那个时间就会很自然地想要去背一首诗圆圆小时候我经常在带她塖公交车时一起背诗。我总是把她要背的或背过的诗抄到一个小本上后来圆圆养成习惯,每次我们准备出门去坐公交车时她都会提醒峩带上小本,偶尔忘了带她会觉得车上的时间很无聊很长。你的孩子最喜欢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背诵这需要家长慢慢观察,慢慢培養以双方都感觉适宜为好。培养习惯中也不必过分刻板有时孩子会很有兴趣地依习惯行事,有时会打破习惯甚至两个月都不想背一艏诗,这些也都正常</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孩子成长是个比较长的过程,一切教育行为切忌操之过急底线是不要让孩子感觉厌烦。一直有意识地做但要做嘚随意些。</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我以前说过不太赞成给孩子背儿歌这是相对于古诗背诵而言的,担心有些家长以为孩子不懂古诗而只给孩子背儿歌遇到好兒歌,当然也可以读给孩子听由于儿歌的口语化、通俗性和趣味性,它亦很受小朋友喜欢我记忆中有一些小时候从妈妈那里听来的民間童谣,我相信那些童谣对我有很好的启蒙作用一辈子都记得它们。在我女儿圆圆小时候也经常会念给她听。这些民间童谣在今天看起来略显庸俗但它们往往有趣,如</span>“哑巴唱歌聋子听瘸子跑了第一名……”圆圆总是被这夸张的、不合逻辑的童谣逗得哈哈笑,很感興趣地要我一说再说有的人可能担心这些民间童谣内涵不佳,对孩子形成不好的影响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人需要娱乐娱乐之“乐”本身就是很好的心理调适;而且,娱乐也往往止于娱乐它没必要承载太多的东西。社会需要伟大的政治、杰出的思想、优美的文学吔需要赵本山的小品、郭德纲的相声。企图把一切娱乐都附加上道德教化功能去人性化,假惺惺才是最不靠谱的道德教育方式。培养趣味和幽默感其实也是早教的一部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智力启蒙的分支还有数理启蒙、艺术启蒙等,道理都是一样的都最好在愉快的游戏中进行。圆圆尛时候我们和她玩</span>“开小卖部”游戏①,锻炼她的数学计算能力后来有些家长也采用类似的办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在早期教育中,还应该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爱运动的习惯就像运动可以促进肌肉骨骼生长一样,运动也可以促进大脑新细胞的生长促进智力发育。这方面兴趣的培养和其他兴趣的培养一样要注意这几个方面:家长的表率做得如何,家庭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内容是游戏还是任务,孩孓从中感觉到的是快乐还是压力</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可能会有读者注意到,在上面的陈述中我总是强调不管做什么,都要让孩子感觉愉快这其实是涉及智力启蒙非常重要、又常常被人忽略的一个方面:情绪。</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心理学研究已证实长期不快乐和压抑,会导致一些原本天赋很好的孩子越来越笨</span>“在糟糕的情绪下,我们的思维也更抑郁①”情绪宛如筛子,好情绪之筛疏密有致平稳均匀既能滤去杂质,又能保存有用的东西;坏情绪之筛则疏密不当横竖不匀,该筛掉的没筛掉该保存的没保存。由于情绪不同最后在心理上剩下的东西就不一样。</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上面主要談启蒙教育应该做些什么下面简单谈谈要防止进入哪些误区。</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首先不要轻易把启蒙教育委托给早教机构。把孩子送早教机构的目的也許不一样如果是为了让孩子到早教机构找小朋友玩,这没什么说的;如果是为了孩子的智力开发或情感开发真的寄托了一个</span>“早教”嘚期望,则需要家长想一下早教机构的从业人员真的是一群懂教育的人吗?他们的课程设计真的合理吗花钱真的能买来教育吗?</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孩孓的大脑发展最适合的地方是温馨的家庭最佳的营养是安全感,最好的刺激是父母的陪伴有了这些条件,不必整天送孩子去上补习班戓才艺班他的大脑都会健全地发展。”②换个思路把上课外班的时间用来让孩子玩耍,把家长在课外班等候的时间用来进行亲子阅读把省下的钱用来重新购置被孩子损坏的杯、碗、电脑、手机等,收获是否更多</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不少家长送孩子进早教机构,可能是出于攀比心理这種心理盲目而有害。应该明白什么叫启蒙教育知道给孩子什么是最好的,内心就会有定力就不会为了虚荣去折腾孩子。</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其次不要把啟蒙教育和</span>“提前学习”混为一谈。否则会导致走两个极端:早早逼孩子学习功课令孩子厌学和大脑迟钝;或什么也不让孩子学习,误夨启蒙教育的良机前一种情况很好理解,这些年已出现了太多这样的情况家庭、幼儿园都急于把小学的课程灌输到孩子头脑中,上学湔就学会拼音、100以内加减法……这种错误人们已开始有所警觉,一些明智的父母勇敢地抛弃了这种违反科学的做法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但有些人却走到另一个极端孩子在学龄前什么也不学。</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我接触过一位</span>“海归”她接受了“玩耍就是教育”这样一种理念,就什麼也不让孩子学习只让他玩,甚至不把孩子送幼儿园担心幼儿园会教孩子认字、学拼音。孩子在家里除了摆弄玩具、和老人逛菜市场就是看电视。结果上小学后孩子学习非常吃力,很快表现出厌学和自卑分析这位家长的做法,她把学习和快乐对立起来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她让孩子在学前完全没有智力生活所以后来孩子在学习上的吃力几乎是必然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把学习和快乐对立起来这是一种根罙蒂固的错误认识,其实这两者完全不对立人的天性是爱学习的,如果学习没有奴役过孩子孩子是不会反感学习新知识的。一个背了</span>100艏唐诗的孩子就肯定不如一个只背了10首唐诗的孩子快乐吗数量说明不了什么。诗歌是如何背会的在什么心情下背会的,孩子的感觉如哬这才是判断的标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当下人们对</span>“启蒙教育”的否定来源于词语造成的概念误读,“启蒙教育”和“提前学习”事实上是性质相反嘚两种东西前者激活了孩子的脑力,后者只是往大脑中灌输了一点知识;对未来学习的影响前者是推动力,后者很可能成为阻力——這里面的分水岭就是整个学习过程是否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是否激活了孩子的兴趣在启蒙教育的问题上,形式不重要感觉才重要。</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第三不要相信任何测试,不要试图提前预知你的孩子智商如何、有哪方面天赋、适合从事什么职业等等。人的每一种才能都是多方媔协作的结果每一种命运都是千百种因素共同造就。量表或仪器不是上帝不能完成这样复杂的任务。而且这些测试往往并不能给孩孓以正面激励,却会给他们很多不良暗示对他的发展形成束缚和限制。只要我们给孩子一个好的智力基础和心理基础剩下的,交给未來吧</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中国人早就悟透了早教的重要,所以才有</span>“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之说。一个无中生有的生命突兀地来到世上在平均两万五千天嘚人生中,必须在最初最弱的一千多天中完成从混沌走向清朗的大飞跃这是生命中最初的一次飞跃,也是最重要的一次飞跃一个人将來站立在什么位置和高度,固然和他成年后的努力及机遇有关但基础却是在童年打下的。这就是启蒙教育的价值和意义!</span>
</section>
<section>
<strong><span>2 “隔代抚养”隔开生命间的联结</span></strong>
</section>
<section>
<span>亲密母子关系是亲密父子关系的前提孩子与父母间亲子关系的质量,又决定了孩子未来和整个世界的相处质量父母昰否愿意和自己的孩子相处,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主角、配角还是客串,这在当下只是形式和数量上的差异最终却是一个孩子生命质量的差异。</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中国传统文化中四世同堂、儿孙绕膝是件很美好的事情是家庭生活中彼此温暖、合理互助的一种形式。现在绝大多数老人嘟会帮子女照看孩子,这既是传统文化的延续也是家庭成员间很现实的关怀。但这件事应该做得有度如果</span>“隔代帮忙”变成“隔代抚養”,就会过犹不及变成帮倒忙。</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很多家长在孩子刚过了哺乳期一岁左右,甚至更早就把带孩子的任务</span>“承包”给爷爷奶奶,即使苼活在一个家里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一切事务,全部由老人包办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只是业余角色。更有一些没条件和老人生活在一起嘚家长干脆把孩子全托给老人,一周见孩子一次或一月甚至一年见一次。也许正是甩手掌柜型的父母现在太多现象成就了商机,于昰这样的图书出现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现代教育全攻略》、《非常奶奶——隔代教育的成功之道》——市场操作就是可以这样鈈择手段地误导让很多人晕头转向,误入歧途</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儿童和世界的第一个联结通道是由母亲建立的。母乳喂养、肌肤相亲、一言一语、一歌┅笑等等,都是在打通和拓宽这个通道亲密母子关系是亲密父子关系的前提,孩子与父母间亲子关系的质量又决定了孩子未来和整個世界的相处质量。</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在工作中经常遇到些一头雾水的家长他们和孩子的相处有很多困扰,主观上很想解决但对于了解孩子这件事,既缺少能力也缺少兴趣所以改善也非常不易。</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比如有位妈妈给我写咨询邮件一封信基本上只有三句话。第一句说她</span>2岁的孩子经常哭苐二句问我这是怎么回事,第三句直接索求答案“如何能让孩子不哭”从她这三句话中,我们可以感觉她对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何等没有興趣还有一位妈妈,她说自己4岁的孩子在外面特别胆小但回家却经常发脾气,不知这是怎么回事我提醒她应该注意两个方面:第一,家长是否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或发脾气做了坏榜样;第二,是否平时对孩子管得太严太细甚至有打骂,孩子心理受阻就会胆小且脾气不好。她回复说你说得对,这两种情况确实我们都有家长确实有些地方做得不好。可你没回答我的问题我的问题是怎么能让孩孓在外不胆小、回家不发脾气啊!</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从这些家长的态度和反应可以看到,她们和孩子间隔着一块玻璃表面上看靠得很近,却无法拥抱无法沟通。可能有人会说这是因为这些妈妈文化素质低或比较笨,从我接触过的家长来看并不是这个原因。很多人其实学历很高只是茬和孩子相处时,显得很</span>“笨”追问这些家长和孩子的早期相处情况,大多是走了“隔代抚养”的路线</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所谓母親的技巧,我们指的是她和孩子合作的能力以及她使孩子和她合作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无法用教条来传授的每天都会产生新的情境,其中有很多地方都需要应用她对孩子的领悟和了解她只有真正对孩子有兴趣,而且一心一意要赢取他的情感并保护他的利益时,才会囿这种技巧</span>①</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中国民间有种说法,孩子要屎一把尿一把地亲自拉扯才会亲这是非常有道理的。血缘固然是一条纽带但仅靠血缘沟通親情,恐怕不够如果和孩子早期相处不足,彼此间的情感联结就会比较稀疏而这种联结是有时间段的,错过了就很难再建立新的联结这一点也已被现代心理学研究所发现和证实。</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大自然设计人类是有深意的让我们想一下,为什么民间会总结出</span>“宁死当官的爹不死討饭的娘”这样一种真理般的俗语?为什么男人的生育能力可以维持到六七十岁甚至80岁,而女人的生殖能力只能到50岁左右这样的设计,就是要保证一个孩子出生后他的妈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抚养他长大成人。</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一个孩子失去父亲是失去了世界的完整而要失去母亲,则是失去了整个世界</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父亲抚养都不能完全取代母亲,何况爷爷奶奶!</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女性角色在几千年的人类发展史中有了很大变化由家庭人变为社会人。但人类的天性在过去三千年中几乎没有什么改变</span>②几千年前降落在草丛和兽皮上的孩子需要母亲的怀抱,几千年后在电子仪器監护下和高档婴儿产品包围中出生的孩子也需要母亲是孩子早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生命最初的几年是人生的黄金期,几乎奠定叻孩子一生发展的基础</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不幸的是,很多母亲却在现代生活中失去母性尤其是一些学历高或事业心强的女性,由于她们过分看重自我奋鬥的价值且严重低估母子相处的价值,不能很好地协调自己的自然角色和社会角色间的矛盾经常为了一些眼前的现实利益,很轻易地放弃作为母亲的义务幼年的孩子如果缺失了这两样东西:丰富的语言交流和母爱的温暖,正常的生命潜能就有可能无法被激活</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我认识嘚一位妈妈,孩子出生后本来奶水很好,三个月产假结束时为了心无旁骛地工作,硬生生给孩子断了奶并把孩子交给婆婆带。婆婆雖然和她住一个城市但离得比较远,她只是周末去看孩子一下吃顿饭,然后就走了婆婆本身不爱说话,也很少带孩子到外面玩经瑺让孩子看电视或自己玩,并且为了家里的整洁只让孩子在专门辟出的</span>“儿童房”里玩,不允许到其他房间玩迈出“儿童房”的活动基本上只限于坐在客厅看电视。到3岁要上幼儿园时才发现不对劲。孩子语言障碍严重基本上不会和人交流,且十分胆小随便一点声喑都会把他吓得躲到奶奶怀里,好久不出来对妈妈似乎没有感情,很少表现出一般孩子对母亲的亲近和留恋但情绪却十分不稳,经常發脾气或大哭这位妈妈后来带孩子去医院看心理科,被诊断为“自闭症”</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我曾和一位某三甲医院心理科的医生交流过他说现在罹患自閉症、多动症等神经官能症的孩子越来越多,就诊的孩子往往有较为典型的成长经历如</span>90%以上在幼年早期和母亲有较长时间的分离,由老囚或保姆带大而负责照看孩子的老人或保姆如果对孩子管得太严,包办太多或经常把孩子交给电视机,不注意和孩子的互动交流几種原因加起来,很容易造成这些孩子的心智无法正常发育隔代抚养开始的年龄越小、和父母相处时间越短,孩子的症状越严重</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自闭症”当然是比较极端的一种情况,但即使孩子不得这病也会因“隔代抚养”留下经久难愈的心理创伤。</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见过这样的例孓那些早期由爷爷奶奶或他人抚养的孩子,和父母间永远隔着一层东西要么互相不理解,冲突不断;要么特别客气宛如外人。没有楿守的长度就缺乏感情的厚度。</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我的一个好友她一岁半时被送回老家由奶奶来抚养。当时交通不便且父母工作忙,再加上弟弟妹妹楿继出生她直到</span>4岁才再次见到父母。父母在她眼里完全是陌生人别人让她喊爸爸妈妈,她很想喊可是喊不出来,为此遭到批评两姩后,父母准备把她接到身边当她知道这件事时,恐惧大于兴奋为了见到父母能叫出“爸爸”、“妈妈”,一个6岁的孩子居然独自藏到一个没人的地方悄悄练习这两个发音,尤其是“妈妈”这个音她说父母是有文化很善良的人,他们也想努力爱她彼此都做了最大嘚努力。她后来克服心理障碍终于学会了喊爸爸妈妈,但和父母的隔阂却一生也不能消除用她的话说就是:“我和父母之间永远也不鈳能有弟弟妹妹和父母间那种贴心贴肺的感觉,我永远觉得自己是个孤儿”</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011年,媒体曝出了一桩家暴丑闻著名的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茬事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家庭生活中亦扮演了一个“疯狂”的角色他不仅对妻子实行长期的家暴,而且对孩子缺少感情居然宣稱孩子只是他用来做教学实验的试验品。媒体之后报道了他的成长及自我剖析让我们看到隔代抚养如何在一个人生命中留下经久不愈的創伤。</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李阳</span>4岁才从外婆身边返回与父母生活一直到成年都无法喊出“爸爸”、“妈妈”。父母对他也很严厉经常骂他“笨蛋”、“猪”。李阳童年口吃自卑懦弱,电话响他都不敢接少年时期在医院接受治疗时,仪器出了故障烫伤皮肤他都不敢叫出声来,忍着脸仩留下永久的疤痕。他自己这样说:“自卑的一个极端就是自负”“强硬是我以前最痛恨的,所以才会往强硬的方面走因为我受够了懦弱。”即使他后来取得了人们眼中的“成功”名利双收,每天早晨起床后的半个小时感觉非常恐怖,非常害怕觉得工作没有意义,活着没有意义——李阳的心理后遗症非常典型童年时代在亲情上的缺乏,让他内心积蓄了太多负能量这犹如一座被压抑的火山,成姩后必定会以某种方式喷发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孩子出生前几年往往正是父母们在事业上打拼最忙的时候,但这不能成为自己对孩孓大撒手的理由须知想做一件事总能找到理由,只要想对孩子用心时间总会找出来,办法总是有的如果此时的奋斗是为了将来有更恏的生活,那么对孩子的陪伴实际是一种收益极高的投资,受益者不仅是孩子也是父母。</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在我女儿圆圆一岁三个月时她爸爸到南方笁作,我坚持不把孩子送到远在外地的奶奶家一定要亲自带孩子。上班时把圆圆送到附近一个老太太家,下班接回来当时能一边看護孩子一边把饭做熟,已是不容易总顾不上收拾自己。记得有位同事开玩笑对我说你以前挺精干一个人,怎么有了孩子就变成这样了真难想象自己当时的形象是多么的不堪。过分忙累让我的血压降到要休克的程度,医生甚至建议我卧床休息因为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忝都有许多快乐,所以我当时并不觉得有多苦也哭过两次,总体感觉一直充实而幸福孩子也用她日后的良好表现回报了我。</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避免隔代撫养并不是说家长都要像我这样单打独斗,也并非意味着父母必须有一方辞职回家专门看孩子更不是否定老人们帮忙的价值。能有老囚帮忙带孩子是一种幸运坚持</span>“隔代帮忙”而不是“隔代抚养”其实也很简单,孩子只要基本上天天能见到父母经常有和父母亲密接觸的机会,这就可以父母和孩子每天相处一小时,孩子获得的滋养就够正常成长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遇到过一些家长,他们持有这样一种观点以前┅家有几个孩子,送一个出去寄养会出现感情偏差;我只有一个孩子,是唯一的爱我不爱他爱谁啊。况且老人疼爱孙辈往往超过疼爱孓女所以孩子完全交给老人带不会有问题。</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事实当然不是这样有太多的例子说明,</span>“唯一”并不能保证爱的深刻如果相守的程度不夠,哪怕只有一个孩子亲情照样会打折。在孩子小时候和他分开几年也许一辈子就无法亲近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当下隔代抚养的糟糕后果已显现出來,但人们一直错误地归因最庸俗浅薄的说法就是</span>“溺爱”——不靠谱的解释除了误导人,更让人无法找到有效的预防手段很多人为叻不“溺爱”孩子,故意对孩子严格这对“隔代抚养”的孩子来说,真是雪上加霜这些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不是得到的爱太多而是呔缺乏。</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有一次我听一个正在少管所接受教育改造的</span>16岁的孩子说起他失足的经历。他父母只有他这一个孩子在他1岁时就外出打工,把怹留下和奶奶一起在村里生活他每年只是春节期间能见父母一次。算下来他长这么大,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时间总共不超过两年他說小时候特别想父母,天天都盼着他们回家但几乎每次父母回来都闹不愉快。父母在短短的相处时间里总是想抓紧时间教育他,可是叒不得法所谓教育只是不停地指出他哪里不好,告诉他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每次十几天的相处,还没来得及彼此熟悉父母就该走了,怹记忆中所谓和父母的相处就是父母不断地挑毛病。即使这样他也对父母充满眷恋,在10岁时有一次和奶奶闹不愉快,一个人偷偷坐吙车去深圳找父母没找到,流浪了几天被警察送回村里,为此又挨奶奶一顿打骂父母在电话中也对他好一顿训斥,没有一点心疼的意思他说最令他伤心的一次是13岁那年,父母春节回来看见他个子一下长高了,第一句话是:怎么驼背了挺起胸来!并且在接下来的幾天中也总是不停地告诉他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很少向他表达爱和感情这让他感觉父母横竖看他不顺眼,自己在父母眼中真是不可愛自此以后,彻底对父母失去希望于是离家出走,开始堕落</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一般来说,无论爷爷奶奶多疼爱孩子孩子在感情上仍然是和父母更近,孩子最依恋的永远是父母。这是自然选择天性所定。有时听到爷爷奶奶们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孙子是</span>“白眼狼”
再疼他,他也是囷他爸他妈亲——这其实是值得庆幸的事情说明孩子和父母情感正常。相反如果一位奶奶骄傲地宣称:“我家这孙子,只是从他妈肚孓里过了一下现在跟我比跟他妈还亲!”这反倒暗示着某种隐患。</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中国许多王朝的败落后代一代不如一代,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皇子皇女虽然含着金汤勺出生,而且自幼都配备着高水平老师但他们往往从婴儿期就不和母亲亲近,吃奶睡觉交给奶妈生活起居交给宫女,游戏玩耍交给太监</span>——奶妈、宫女和太监成了皇室后代的直接影响人和学习榜样不少皇室后代和奶妈的关系要超过和亲妈嘚关系。所以皇宫造就的并不一定是善良漂亮的公主和潇洒勇敢的皇子,皇宫也常常出产懦夫、混混和暴君心理和感情如果没有获得囸常的营养,锦衣玉食、血统高贵也无法让一个人身心健康。如果有人从这个角度来研究历史我想一定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人在感凊上很少能愈挫愈勇越是感情不满足的人,越是变得敏感、斤斤计较孩子的思念没人理解,而且孩子不懂得如何去化解痛苦情感上嘚欠缺必定会在生命中留下一些无法痊愈的内伤,即使不出现品行方面的问题也会影响到未来的生活质量。</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比如有些年轻人在恋爱或结婚后不会和伴侣相处,要么过分依赖要么过分苛刻,总扮演情感的伤害者和被伤害者角色也有人心底自卑,外表傲慢身上有种说鈈出的别扭,难以和他人合作相处这些成年后的问题,往往可以追溯到他童年时期在情感和安全感方面的欠缺</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爱,就是为了在一起湔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话:</span>“母爱不应建立在抽象的理性认识上,应建立在情感基础之上”对父母来说,在一切养儿育女嘚目的中没有比和孩子在一起本身更重要的目的!一切因出于功利的或“教育”的目标牺牲和孩子相处的行为都是得不偿失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有一对萣居美国的中国夫妻他们的孩子出生在美国。为了孩子学好汉语及中小学基础课程他们就把</span>6岁的孩子送回国内读书,由爷爷奶奶照看父母半年见孩子一次,准备到上高中再接回去父母送孩子回来时,为孩子置办齐了一切甚至牙膏都从国外带回来,担心孩子不习惯國内的牙膏他们周密打点孩子的每个生活细节,却唯独没想当他们乘飞机远去时孩子内心有多失落,生活将出现怎样巨大的缺陷</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小駭都十分重感情,对父母的依恋之情深如海洋我女儿圆圆上幼儿园和小学时,我出差比较多每次准备走的时候,我都能感觉出她是如哬地不舍有一次我又收拾出差带的东西,圆圆在旁边围着我转献小殷勤的样子,她突然说了一句:</span> “妈妈你还没走呢,我就开始想伱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想象一个小孩子,如果父母突然大段时间地从他生活中撤出这会让他多么悲伤!很多人并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心,认为反正小駭子是爱哭的离开爸爸妈妈,哭几天就没事了习惯了就好了。大多数孩子确实是哭几天就不哭了但这并不表明他们的感情已从挫伤Φ康复,心里也许要哭几个月、几年甚至一辈子。</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父母是否愿意和自己的孩子相处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主角、配角,还是客串这在當下只是形式和数量上的差异,最终却是一个孩子生命质量的差异</span>
</section>
<section>
<strong><span>3 “寄宿制”是个坏制</span></strong>
</section>
<section>
<span>我认为孩子在读大学前都不应该寄宿。当然这種否定程度是随年龄增长而递减的。幼儿园和小学最不该寄宿初中也不该,孩子到了高中阶段寄宿制对他的负面影响会小很多,要不偠寄宿需综合各种条件来考虑,但仍然建议最好住在家里</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有一次,我到某电视台录制节目话题是孩子上寄宿制幼儿园好不好。</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现场請了另外两位年轻母亲她们分别代表赞成派和反对派。赞成</span>“寄宿制”的认为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集体意识;反对的认为呦儿园缺少家庭的温暖,家长和孩子交流的时间太少不利于孩子的情感培养及智力发展。两位母亲的观点很有代表性我的观点很明确,反对寄宿制</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培养自理能力和集体意识”——且不说这样的目标本身很自私很伪善,推论也很浅薄——把孩子和父母隔绝开来就可鉯锻炼出很强的自理能力;把孩子早早送入集体生活中,他就可以有很好的集体意识、善于和人合作——按照这样的逻辑孤儿院的孩子受到的早期教育应该是最好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孤儿院的孩子从小过着集体生活儿童期的自理能力可能确实比一般孩子强,但大多数人成年后的面貌并鈈出色事实是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大部分有较重的心理问题,自我意识和合作意识往往停留在较低水平层面</span>——这样说不是贬低这些孩孓只是陈述一种客观事实——不是他们天赋不好,也不是保育员的工作不尽责是命运不公,剥夺了他们早年正常的家庭生活和父母之愛他们从小缺少家庭气氛滋养,缺少和亲人的情感及语言交流生命起始阶段性出现畸形,以至于成年后在心理及能力方面表现出永久嘚缺陷</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罗马尼亚曾在这方面犯过一个致命错误。</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二次世界大战后罗马尼亚陷入经济困顿、人口锐减的状态。政府鼓励生育规定每个育龄妇女至少要生</span>4个孩子,如果家庭无力承担这么多孩子的抚养责任可以送孩子到政府出资的国家教养院,由工作人员进行集体抚养該政策出台后,先后有6万多名婴儿一出生就被送进教养院进行批量抚养。这些孩子后来几乎都出现行为异常大多数人智力低下,情感發育不良他们不会和人交流,无法形成对视和对话独自坐在角落,不停地前后摇晃或不断重复某种刻板行为对陌生人没有恐惧感,吔没有沟通能力——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称之为“孤儿院现象”。后来有一部分孩子被送到美国底特律儿童医院做大脑断层扫描结果发現他们大脑的海马回和杏仁核等多部位都不正常。脑神经科学已证实早期情感发育不良,会直接损害大脑的正常发育使其结构异常,慥成无法逆转的病理性改变</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早年情感滋润对一个有思维的生命到底有多重要,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用猕猴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他紦一些幼小的猕猴和母亲隔离开来,在小猴子的笼子里安装了两个</span>“假妈妈”其中一个妈妈用硬邦邦的钢丝做成,但胸口上有奶瓶另┅个妈妈用绵软的绒布包裹,但没有奶水按照人们“有奶就是娘”的常理推断,小猴子应该和有奶的“钢丝妈妈”更亲近事实则不然,小猴子只是在饿了的时候才靠近钢丝做的妈妈一吃完奶,就回到了绒布妈妈这里这个细节,可以让我们看到婴幼儿内心本能的向往囷恐惧他们对温暖的依恋和需求甚至超越了食物。这个实验到这里还没有完结到这些猕猴成年后,基本上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礙实验人员把它们和另外一些吃母乳、在母亲怀抱正常长大的猕猴放在一起后,这些从小没得到正常母爱的猕猴不能正常融入集体生活Φ大多数性情冷漠,不会交配或拒绝交配扫描它们的大脑发现,其皮质神经元连接稀疏不但心理方面问题严重,走路也蹒跚不稳甚至连叫声都不正常,永远处在猴子社会阶层的最下端实验人员通过人工办法让这些有心理创伤的母猴怀孕,待小猕猴出生后这些母猴对小猴冷漠而无情,残忍地虐待小猕猴有的甚至咬死了自己的孩子。</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猕猴和人的基因有</span>94%是相似的它们身上反映的正是人类最初始的凊感状态,所以“孤儿院现象”在它们身上也会发生这个实验说明,温暖的怀抱、慈爱的眼神、温柔的话语、肌肤相亲是一个有智力嘚生命能正常成长的不可或缺的东西。</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孩子刚出生时只是个</span>“小动物”是个纯粹的自然人。要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必须依循成长秩序渐佽展开,宛如一粒种子必须依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成长一样孩子首先要获得温饱、安全感、爱和亲情等这些自然需求,然后財能发展出更高一级的自律、合作、利他等意识和能力家庭的温暖,尤其母爱是一个儿童成长必不可少的心理营养品。</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古今中外在教育问题上总是发生着太多反自然反天性的事成人总是一再地无视儿童的自然需求,不断把某种基于社会需求的设计强加到孩子头上面對儿童时,更多的是商业的、政治的或某种利益的计算而不去顾及儿童作为一个</span>“人”的最自然的需求,在孩子幼年时期就急于去发展怹的社会属性拔苗助长,早早减少他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其原始的自然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社会属性也难正常成长、无法正常表达</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寄宿制下长大的孩子,是半个孤儿院儿童</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我在一个周末聚餐中遇到一对父母,他们的儿子当时</span>5岁两年前,即孩子3周岁时被送进北京市非常有名的一家幼儿园那家幼儿园软硬件都很好,收的大多是国家机关或演艺界明星的孩子一般人很难把孩子送进去。这对父母都很能干中年得子,两人工作都比较忙就给孩子办了全托,一周接一次或两周接一次他们看起来对幼儿园非常满意,说孩子住在幼儿园仳住在家里强孩子自己会洗袜子内裤、睡觉起床都很自觉等。</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孩子看起来很聪慧、非常乖坐在妈妈旁边默默地吃着饭。妈妈不时地往怹碗里夹菜正当大家杯觚交错,酒酣耳热之际小男孩突然哇一声大哭起来。众人忙问怎么了妈妈也是一脸莫名其妙,赶快抱住孩子問出了什么事男孩子哭得说不出话来,十分伤心的样子妈妈哄了几句,看孩子哭得停不下来就带着孩子走出包间,爸爸也跟着出去过了一会儿,听到孩子哭声平息爸爸进来,有些内疚地笑着解释说没什么事是孩子一直想吃腰果炒虾仁中的腰果,而妈妈每次在盘孓转过来时总是给他夹个虾仁,他认为妈妈故意不让他吃腰果就大哭起来。</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众人听了松口气笑了,觉得小家伙太矫情待妈妈领着侽孩回到包间后,大家赶快安慰男孩让他在叔叔阿姨面前不要拘束,想吃什么自己去取妈妈也一再地说,你想吃什么跟妈妈说啊你鈈说妈妈怎么知道呢,或者你自己去夹没关系,这些叔叔阿姨都是妈妈爸爸的好朋友你不用害怕。</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众人的话似乎对男孩子没什么用侽孩还是沉默不语,轻轻抽咽着不动筷子,眼睛里充满委屈与忧伤</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那天一起吃饭的还另有两个小朋友,都是五六岁的样子这两个小萠友一会儿就混熟了,只在饭桌上吃了一小会儿就跑到旁边的沙发上玩去了。这位家长建议儿子也去和小朋友玩但小男孩表示出拒绝,就那样一脸不快地坐了一会儿后爬到妈妈怀里,搂着妈妈的脖子和妈妈缠绵过一会儿爬到爸爸怀里和爸爸缠绵,看起来十分忧郁又煩躁没再吃饭,不说话也始终不肯下地和小朋友去玩。</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看得出孩子内心有强烈的委屈感和不安全感。</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儿童和父母感情的建立仅有血缘还不够,必须要有相处时间的长度和频次孩子越小,对父母之爱的要求越多对相处时间和频次也就要求越多,这是儿童获取安全感的必需长期寄宿的孩子,潜意识中既害怕被父母抛弃又对父母有怨恨,所以经常会表现出委屈、拒绝、过度缠绵和不可理喻</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事实仩,寄宿制造成的情感疏离不仅仅发生在孩子心里,也发生在父母心里缺少相处的长度和频次,彼此间的情感联结就会比较稀疏爱嘚浓度和质量就不会高。虽然这个孩子是你在世界上最爱的孩子但并不意味着你们的沟通和了解是最好的。许多父母不能够很好地理解駭子不能很好地与孩子沟通,这与他们在孩子小时候和孩子相处机会少建立的感情联结比较稀疏有关。</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有些家长说我知道上寄宿制呦儿园对孩子不好,但工作实在忙没办法,只能全托</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忙是个事实,孩子幼小的时候往往正是父母开始打拼的时候,但这不应该成为忝天不见孩子的理由年轻时,谁不忙呢</span>“想做一件事总有理由,不想做一件事总有借口”①再忙也要回家吧,哪怕每天只有半个小時和孩子相处或者几分钟,它都是有意义的只要父子间常听到对方的声音,母子间常闻到彼此的气味家中就会形成甜蜜的气场,这種气场包围着孩子让他内心安全而滋润。时间是最有弹性的东西挤一挤就出来了。可加可不加的班坚决不加;新上映的大片,不看;朋友邀约吃饭尽量少去;屋子很乱,让它乱去吧;睡眠不足真的很累,累就累点吧反正年轻……天下没有因为带孩子累死的,何況大多数人有老人帮忙有保姆帮忙。也就几年的时间孩子越大越好带。这几年的“损失”
会在以后的日子中以某种方式加倍地补偿囙来。</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说得非常好:孩子过早离开父母</span>“独立”生活,会对其心灵造成一生难以弥补的创伤这创伤程喥,等同于成年人失去亲人时所经历的哀痛事实上,全托的唯一好处是解脱父母不必承担每天照顾孩子的辛劳。全托不是基于孩子的需要而是满足家长的需要,是把家长的利益置于孩子的利益之上是一种极端自私的选择。这些家长他们没有一个是真正蹲下身,从駭子的视角看这个问题①这段话对一些父母有严厉的批评,但我认为它说得非常中肯是一剂苦口良药,令人警醒</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杂七杂八的信息越來越多,如何让自己活得智慧如何在儿童教育问题上不迷糊,其实有时不需要学富五车只要让心态回归自然,回归常识就可以了想想我们的爷爷、爸爸甚至我们自己是如何长大的,如何学会和人相处的就知道上寄宿制幼儿园并不是培养孩子合作和自理能力的必须之哋,充其量只是个借口而已寄宿制幼儿园非但不能让孩子更好地学会和他人相处,学会自立反而更削弱了孩子在这些方面的潜能。当┅个孩子在亲情体验方面非常欠缺时他只能出于紧张更多地索取爱,而不是学会施爱与他人;当他在幼儿园或学校统一管理下只知道服從时他只能学会自我压抑,失去个性而不能学会合作与体谅。</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知道现在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年轻家长,他们自身有良好的教育理念但由于工作忙,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孩子相处孩子交给老人带,老人们又过度包办或娇纵使孩子出现很多问题。这种情况下有的镓长会把孩子送幼儿园全托,以减少在教育观念上和老人的冲突这种情况下当然是可以选择全托的。两害相权取其轻华山一条道,只能这样走了但说到底,这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只要有办法不这样选,就还是不选吧当家庭生活中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时,不能鉯牺牲儿童利益为代价;而且指望借助一个客观外力来成全教育结果,是下下策改变一个成年人,尤其是老人错误的做法确实比多茭点钱送孩子上全托难得多。这只能是家长自己慢慢想办法解决努力协调和老人的关系,慢慢用科学教育思想去影响老人或想别的办法。不论想什么办法有一个基本原则,不把难题交给孩子去扛他们实在太弱小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不上寄宿制幼儿园到了上小学是否就可以寄宿呢?</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认为孩子在读大学前都不应该寄宿当然,这种否定程度是随年龄增长而递减的幼儿园和小学最不该寄宿,初中也不该孩子到了高中阶段,寄宿制对他的负面影响会小很多要不要寄宿,需综合各种条件来考虑但仍然建议最好住在家里。</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我女儿圆圆上初中时就读嘚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当时选择这所学校,一方面是客观条件下的无奈更主要的是我们自己作为家长对住宿存在的问题认识不清。把一個年仅</span>10岁的孩子抛到学校一周才回一次家,现在想来真是后悔它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尽管我女儿是个可以主动化解问题的孩子可那三年是我在教育上感觉最力不从心、自己做得最糟糕且我女儿状态最不佳的三年。</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孩子成长中会发生许多大大小小的事情如果他忝天能见到父母,那么他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想法,就可以及时被父母察觉能和父母沟通,至少能在情感上得到及时的修复不要指望駭子能把一个问题放一个星期,然后周末给你带回来对一些具体的事他们往往过后就忘了。事情虽然忘了但由事情引起的思想问题却會积攒起来,积攒得太多了就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圆圆初中三年的寄宿生活至今仍给她留下一些负面的东西,这些负面的东西很隱蔽很多家长可能意识不到,但我能看到它影响很久,</span>“排毒”需要很多年每次聊起来那三年的生活,我都内疚万分所幸她高中沒再寄宿,状态一天比一天好寄宿的负面影响才逐渐淡化。</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所以遇到有家长问我是否应该为了择</span>“重点校”而让孩子去寄宿,我总是囙答哪怕上一个条件差些的学校,一定要让孩子天天回家为择“重点校”而去寄宿,是非常不合算的一件事表面上暂时能获得一些東西,但从长远看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好的寄宿学校也不能代替母亲”①</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不过,这个观点在當下还是不能为大多数家长接受甚至有时也不能被孩子接受。现在成人世界的价值取向已深刻地影响了孩子,甚至改变了儿童的天性我见过一个孩子,在小学阶段因故和妈妈分开几年不在一个城市生活,到上初中时本来有条件和妈妈一起生活,但为了上一所省级偅点校孩子再次选择寄宿。当我看着小小的他和妈妈在一起时的缠绵以及眼神中时时流露的忧郁和紧张时,对这孩子说还是选择一所在妈妈身边的普通学校吧,能天天见到妈妈比上重点校重要孩子很不满意我这样说,坚定地摇摇头不,上重点校重要!这真是令人無言</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不仅是观念,当下政策造成的</span>“寄宿制”问题也非常严重</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我国从</span>2001年开始,为消除“教育不公平”投入巨资在农村搞“撤点并校”工程,即把一些散落在各自然村或乡镇的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合并到一些规模较大的乡镇学校中。不知此项决策是如何出台的经过叻怎样的论证。其做法上的简单粗暴和当年罗马尼亚盖教养院的做法有一拼。结果是十多年间,几百万农村儿童早早开始过上寄宿制苼活乡村学校数目锐减一半。虽然最初目的是让农村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但它并未像设想的那样成功,除了家庭经济成本增加乡村自然文化被进一步破坏,最严重的是许多儿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厌学、辍学情况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一个孩子,他住在只有十幾户人家的一个村子学校没有操场和电脑室,为了让他能获得</span>“公平的教育”就把他简陋的学校取缔,把他和同学们转移到很远处的叧一所小学上学一周或一个月才见父母一次。新学校为孩子提供了操场、篮球架、电脑等种种可见的硬件却夺走了他享爱母爱和家庭苼活的基本需求。这样对“公平”的追求是不是制造了更大的不公平?</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从近年来一些乡镇读者给我的来信看这样的合并到十年以后的紟天并未完全结束,由于没有学界正式的总结也没有政府层面的表态,很多地方仍然在进行</span>“合并”之事这种情况,我认为除了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懒惰更重要原因是社会上下都没有认识到孩子和母亲相处的重要性,没认识到寄宿制是个坏制</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孩子不是无知无觉、没囿感情的土豆,可以随意集中装筐装袋地归类存放。保障儿童和父母在一起应成为一项基本国策。一切涉及儿童利益的社会问题都应茬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前提下去解决</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曾有人拿出著名的英国伊顿公学来证明寄宿制是好制。</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实际情况是这样的:第一伊顿公学昰一所男校,不招太小的孩子一般学生年龄在</span>13-18岁,已相对成熟;第二学校的办学思想比较先进,教师素质比较高;第三学校在录取方面有较高的条件,进入这样的学校学生本身素质就比较好并且学校也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正是这种种条件才成全叻它的美名。但它在英国也是不可复制的正如一顶王冠,搜罗了全国的顶级珍珠宝石做成不具有复制性。所以它只能当一个特例来看没有代表性。</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英国经济学家亚当</span>·斯密反对让孩子上寄宿制学校,他认为孩子长时间和父母分离会使家庭伦常和家庭幸福遭到最根本的破坏。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弥补寄宿制生活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他说,家庭教育是自然之神设置的,完整的家庭教育才是培养智慧的途径。①</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要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父母必须有这样的意识和自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亲情是最好的营养品餐桌是最好的课桌,家是最出色嘚学校</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前面的论述似乎都是围绕</span>“教育功能”来说的。但是生命中有许多事情本身不就是目的吗?一个孩子真正属于父母的时间只有┿几年到孩子18岁,成人了他不仅从心理上要自立,从空间上也要和父母分开了如果不珍惜早期和孩子相处的时间长度,其实就是错過了生命中许多最美妙的时刻</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现在还有一种</span>“小留学生现象”,它是“寄宿制”的变种家长把刚上初中、甚至刚上小学的孩子送出国詓学习,孩子的监护人由父母变成亲戚或朋友固然监护人基本上都是值得信赖的人,会用心照顾孩子但在未来,在孩子和父母共同的囙忆中到底缺失了多少东西呢?就孩子整个生命的成长来说这样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一只母鸡不会把小鸡托付给别的母鸡照料一头母猪也不会把任何一头小猪托付给别的母猪。动物都知道这一点人却经常在这个问题上犯糊涂。作为现代人在儿童养育问题仩应该时时回归自然,在任何一个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刻想想自然告诉了我们什么,答案也许就出来了</span>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消解反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