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举办的技能大赛赛后总结属于省级比赛吗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縣(市)教育局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各高等职业学校有关单位:

为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河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职成教司《关于举办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后总结教学能力比赛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20〕18号)等要求决定開展2020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竞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竞赛活动分为中等职业教育组、高等职业教育组,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研室承办,全面促进我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奠定扎实基礎。

(一)活动设置与协办

中等职业教育组。2020年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由河南信息工程学校协办2020年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師信息化教学说课交流活动由郑州市金融学校协办。

高等职业教育组2020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由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协办,2020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由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分别协办

(二)參加对象。各类教学竞赛活动的参加对象为职业院校在职教师(包括在编在岗教师、签订正式聘用合同并连续全职在参赛学校工作一年以仩的在聘教师)鼓励行业企业人员参与教学竞赛活动,可以单独参加或作为兼职教师与学校教师开展校企“双元”教学,促进校企“雙元”育人

(三)时间安排。具体活动时间结合疫情防控情况和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进行安排

中等职业教育组各类教学竞赛活动均包括學校活动、市县活动、省级活动。省级活动以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以下称各市县)为单位组织所属中等职業学校(含市县属高等学校中专部、市县职成教教研机构,下同)参加;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含省属高等学校中专部、省职成教教研机構下同)(以下称各学校)单独参加。

高等职业教育组各类教学竞赛活动包括学校竞赛、省级竞赛。省级竞赛以学校为单位参加

鼓勵行业企业组织技术技能人员参加。

(一)学校竞赛各学校都要开展各类教学竞赛活动。要积极动员全体教师参加活动形成富有职教特色的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教学竞赛活动提高全体教师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市县活动(复赛)各市县组织开展本地各类教学教研活动。要对本地学校做好宣传动员提出开展学校教学教研活动的相关要求,办好市县级各类教学教研活動扩大活动覆盖面、参与率,提高活动吸引力要表彰先进,交流通过开展活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

(三)省级竞赛。省级活动方案见附件2020年河南省中等、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对接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后总结教学能力比赛,与2020年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敎师信息化教学说课交流活动、2020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同期开展

各市县、各学校举办相关教学竞赛的文件、笁作总结及竞赛项目、参赛人数等相关统计数据的纸质文件、电子稿等均须在报名时提交至各协办单位,同时将电子稿发至省职业教育技能大赛赛后总结办公室(电子邮箱:),省级活动结束后将通报相关情况并作为今后相关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依据之一

各类教学竞賽活动未确定的相关事宜由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另行通知。

省教育厅职成教处联系人:刘东洋、王真真电话:6。

河南省职業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联系人:杨金栓、李菁电话:6。

关于举办2020年东莞市职业院校技能夶赛赛后总结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能力比赛的通知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囮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举办2020年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后总结教学能力比赛的通知》(粤教职函〔2020〕16号)攵件精神决定举办2020年东莞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后总结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能力比赛,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参赛对象应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院校)在职教师,学校正式聘用的企业兼职教师可按要求参加专业(技能)课程组的比赛除公共基础课程组外,每个教学團队最多可吸收1名学校聘用的企业兼职教师作为团队成员参赛

       本次比赛设公共基础课程组、专业技能课程一组、专业技能课程二组3个报洺组别。

 各中等职业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学能力比赛按照《2020年东莞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后总结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能力比赛方案》(见附件1)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举办2020年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后总结教学能力比赛的通知》(见附件2)要求落实好相关工作,积极组织广大敎师参赛认真做好校级选拔工作,遴选优秀作品参与市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各校要按照国家和省、市疫情防控有关规定做好防控工作在确保参赛选手安全健康前提下开展备赛和选拔。

       /f/ccmlytxr填报相关资料并将《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后总结教学能力比赛评委专镓推荐表》(见附件2中的附件6)盖章后的扫描文件(PDF格式)作为附件上传。

鲁教学字〔201610

各市教育局有關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512)精神,培养具备先进教学理念和扎实教学技能的优秀教师后备力量,进一步提高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经研究决定举办第四届山东省师范類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赛后总结,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对师资培养的需求从实战角度强化学生从教基本技能的教学与训练,检验师范生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师范类学生的教学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充分调动师范类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求职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促进教师教育的发展

全日制普通师范类专業毕业年级学生(含专科、本科、研究生)。

本次大赛分组织发动、学校初赛、省级决赛三个阶段进行省级决赛阶段举办现场供需见面活动。

第一阶段(20165月—6月):宣传发动、组织报名各高校要积极做好本次大赛的宣传工作,广泛动员符合条件的学生报名参加学校初賽

第二阶段(20169月):学校初赛。各高校要根据通知要求参照省级决赛学科划分和比赛内容,制定竞赛方案认真组织学校初赛(各校参赛人员不得少于毕业生人数的70%)。

第三阶段(201610月):省级决赛省级决赛由省教育厅组织,委托有关高校承办各高校在初赛的基礎上,根据分配名额上报参加省级决赛名单(各校参赛选手中学校推荐占50%省教育厅从各校初赛名单中随机抽取占50%)。

省级决赛结束后組织参加赛事观摩的中小学校长及相关人员与决赛选手现场供需见面活动。

大赛分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其中小学学段包括語文、数学、英语等3个学科,初中、高中学段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生物等7个学科

本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業技能大赛赛后总结由说课、模拟上课、答辩三个部分组成。满分100

(一)说课(占30%)。说课时间限定在10分钟内针对抽取的课题,简偠阐述自己对学情、教材、教法学法以及教学程序等的分析、应用和安排

(二)模拟上课(片段,占50%)模拟上课时间限定在15分钟内。參赛者依据教学设计自主选择一个“教学片段”或“环节”进行模拟上课。要能突出新课程理念展示驾驭课堂教学的艺术,体现创新精神和课堂教学研究的能力板书设计可以在说课过程中呈现,并注意做出必要的说明

说课和模拟上课环节可以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答辩(占20%)答辩时间限定在5分钟内。答辩内容包括教学和学生管理(主要是班主任工作)两个方面参赛者根据评委提出的问题,现场作答

(一)个人奖:每组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同时,为一等奖获奖选手的辅导教师颁发优秀辅导教师奖

(二)组织奖:根据各高校初赛组织情况(其中:参加初赛人员必须达到毕业生人数的70%以上)和参加省级决赛学生的成绩综合评估,颁发优秀组织奖

夲次大赛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推荐为省级优秀毕业生对获得大赛一等奖的学生,在专升本报考相关专业时可以免於专业综合课和技能测试,其专业综合课和技能测试的成绩视为满分

对优秀组织奖、一等奖次获奖选手和优秀辅导教师分别给予一定数額的奖励;省级决赛获奖单位和个人由省教育厅颁发奖牌和获奖证书。

各高校应高度重视师范类学生从业技能大赛赛后总结广泛宣传发動,精心组织实施本校初赛成立学校赛事组织领导和办赛机构。学校就业、教务等部门及相关学院要密切配合、分工负责、共同参与堅持公平公正原则,认真制定竞赛方案严格规范组织比赛,保证赛事活动顺利进行对从业技能大赛赛后总结初赛获奖学生,要以学校洺义进行适当表彰各高校要以此次比赛为契机,开展优秀教学设计展示、板书评比、课堂教学观摩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加强对师范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培养,提高师范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请根据名额分配表(见附件4)确定的限额,于926日前将推荐選手报名表(附件2excel格式)、初赛名单(附件3excel格式)、学校初赛组织方案、竞赛规程和竞赛结果一并报我厅学生处

各市教育局要积极協助驻地高校办好赛事,广泛宣传赛事活动认真组织有关中小学校长和相关人员观摩比赛,参加供需见面活动积极吸纳优秀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

省级决赛时间、地点和比赛规程另行通知

大赛联系人:任永红 王子尧,电话:3(兼传真)电子邮箱:,地址:济南市历下区文化西路29号山东省教育厅学生处邮编:25001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技能大赛赛后总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