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两款到底是机械硬盘还是固态硬盘机械硬盘区别或者两种都有

有两个硬盘,我要把系统装在固态硬盘上 而不装在机械硬盘上应该怎样做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固态硬盘可以和机械硬盘一起使用么?固态硬盘做系统盘,机械硬盘组建磁盘阵列可以么?  绝对能,如果固态硬盘用来安装系统,机械硬盘用来放资料.  简单说一下,日常数...
固态速度快!可以买个小的做系统盘!其他的存储可以用机械盘!
我也建议楼主分区,在分区时。建议安装WIN7系统,使用WIN7系统里面的分区工具。格式化时使用4KB为分配单位大小就行了。如果不是WIN7系统,去下载一个的分区...
这是你使用快速分区导致的 你去掉机械硬盘的活动分区 就不会有两主分区了 至于少了的空间 应该是系统的虚拟内存吧
机械硬盘有坏道。
答: 电脑上找不到移动硬盘是怎么回事呢?小孩子上次去表演节目拷回来,结果不知道为什么在电脑上播不出啊
答: [2]虚拟磁盘虚拟磁盘技术编辑根据内存的访问速度远远高于硬盘这一点,就可以在内存中虚拟出一个或者多个磁盘,这样就可以加快磁盘的数据交换速度,提高电脑的运行速度,...
答: .图片演示 2.点击打开应用管理器 3.点击打开微云 微云 4.这就是以前的QQ网络硬盘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比特客户端
您的位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细数固态硬盘的
“七宗罪”
  凭借超高速的读写速度颇受广大玩家的亲睐,它可以大幅提升电脑性能,启动速度更是飞快。如日中天的SSD并非人们想象中那么美好,它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让用户束手无策,甚至付出惨重的代价。
  电脑数据写入SSD流程图(“读取”则反之)
  为何SSD故障频发?一份数据从电脑写入SSD,它需要经过9个核心部件,其中SSD部分就足足占了4个;更要命的是,SSD部分的4个核心部件全部居于末端,当中任一环节出问题,则拷贝动作或无法运行,并且SSD恢复数据的难度大。
  SSD崩溃 数据有“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风险
  传统机械硬盘日积月累而形成的坏道等问题一直在困扰着用户。如今SSD就不简单是坏道的问题了,很多我们不关注的技术点导致SSD出现各种曾经见到或未见到过的意外现象,今天我们将细数七件关于SSD的“闹心”事情。
  2罪状一:SSD容易坏?
  SSD固然没有HDD的机械部分,HDD厂商仅剩下4家,而SSD厂商则多达数十家,SSD的品质控制高低不一,这给SSD的使用带来隐患 ,它坏的概率并不比HDD低。追溯SSD坏的原因,除了人为暴力拆解、运行中接触静电,就数闪存、固件这两大部分,并且主要跟写入数据有直接关系。
  SSD容易坏有三大原因
  主控或者固件设计不好,导致某部分闪存被重点反复擦写,将闪存的P/E使用寿命挥霍,从而导致SSD故障,所以SSD坏的根子在闪存。
  SSD的三种闪存简介
  闪存主要分为三种类型,SLC无疑是最贵的,仅用在级SSD;MLC是目前主流的闪存,涵盖大部分消费级SSD;TLC目前仅两款SSD采用,其成本较之MLC便宜20%多,它更多的是应用在优盘和闪存卡。一分钱一分货,今年TLC SSD将大行其道,你准备好了么?
  SSD是这么挥霍一次P/E寿命的
  优盘和闪存卡采用的TLC闪存,品质级别不高,P/E寿命在数百次。应用在SSD的TLC闪存具备 P/E寿命,主控厂家通过增益技术有效增加TLC闪存的P/E寿命。从这个角度看,厂家找到推广TLC SSD的突破口,它的故障率较之MLC SSD恐怕再提升一个等级,随之而来的将是售后期限的缩水。
  编辑点评:SSD的致命弱点在于闪存,主控实际为控制闪存的“大脑”,固件则是实现控制闪存读写操作的程序,它们是围绕闪存来运转。一款不容易坏的SSD,它选用的必然是高品质闪存,其主控和固件均能匹配、兼容闪存。
  3罪状二:芯片以次充好
  闪存是SSD的载体,占据SSD的80%以上成本。闪存因此成为偷工减料、动手脚的主要去处。闪存芯片分为原厂闪存、品牌闪存、黑片、白片等共计四个规格。
  四种闪存规格明细
  值得一提的是,品牌闪存实际容易和白片混淆,包括、威刚、BIWIN等厂家被不明真相网友误认为是白片,实际上它们建有“晶圆、颗粒切割、、测试”工厂,其闪存品质较之白片要高得多。
  一张图读懂闪存关系
  对于原厂闪存和品牌闪存,它们的生产制造成本大同小异,真正的差异在测试成本上,关键是测试设备、测试工序、测试要求。换而言之,这活儿不是啥厂家都能做得好,良品率低的工厂,其白片、黑片数量流出较多。
  采用白片和黑片的SSD,其闪存颗粒已存在坏块,或者本身P/E寿命较短,使用没多久将形成坏块,极易诱发掉盘、蓝屏等最严重的问题。
  编辑点评:无利不起早,假冒、伪劣SSD早已在、卖场横行于市,山寨厂商大量采用黑片和白片早已不是什么秘密。目前原厂闪存有、美光/、/闪迪,品牌闪存有金士顿、威刚、BIWIN,建议网友么在选购SSD的时候,购买大品牌或者生产闪存芯片的工厂所出品的SSD。
  4罪状三:SSD越用越慢
  三个月前,小灏锖糜雅淞艘徊扛叨说缒裕浔i7 5960K+GTX980+X99+SSD,新机的开机时间仅10秒出头,让好友狂赞这是“天”科技。然而近期小迦唇拥胶糜淹端撸骸跋衷诘缒栽接迷铰家甘搿!逼涫滴侍獬鲈SSD。
  刚买进SSD的前后三个月 体验感受截然相反
  SSD刚买回来,使用的时间短,数据量少,可用容量空间大,主控制器无需频繁的进行垃圾回收,可以将运算能力集中处理数据传输,这样的SSD读写速度当然快。
  深入浅出的(硬盘)数据读写原理
  那么对于那些使用了一段时间的SSD,厂商是如何解决问题的?首先,它们需要操作系统的配合,因此早早把WinXP给废了,Win7/8/10则具有特殊的“垃圾回收机制”--TRIM。其次,SSD厂家与之配合,设计出独特的算法,告诉主控什么数据是无效的,然后根据这套算法进行回收无效数据。
  SSD“垃圾回收机制”工作流程
  眼下WinXP的全球用户在四成左右,不明觉厉的用户购买SSD往上面装WinXP,其结果可想而知。就算用户安装支持TRIM的操作系统,要知道不同主控的“垃圾回收机制”,它们的执行效率有高低,这就是为何SSD还要给挨骂的原因。
  编辑点评:一分钱一分货,晶体管/核心数量多的主控,其运算能力较高,可以将空闲的运算能力分配执行“垃圾回收机制”,尽可能降低后者对读写速度的影响。此外,知名的主控厂家,其“垃圾回收机制”的算法成熟,执行效率更高。
  对于大部分入门级SSD,用户需要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少折腾SSD,尽可能将其作为系统盘,避免作为下载盘。
  5罪状四:数据难以恢复
  硬盘坏了,对于有重要数据的用户来说,恢复数据成了首要问题。在机械硬盘时代,只要有钱,这些都不是问题。但是到了SSD时代,数据恢复可就成了有钱也未必能做到的事情,倒不是钱贬值不好使,而是SSD的特殊结构,导致它难以恢复数据。
  SSD和HDD的结构对比
  SSD工作原理:采用闪存阵列,类似RAID5,由主控芯片将数据分配给具体数量的闪存芯片进行读写操作,会加入一些纠错码,以保证数据准确性,但是功能上没有达到RAID5的效果,如果一个闪存颗粒损坏,则剩余数据完全无法恢复。
  10MB图片如何写进SSD的闪存
  “那SSD坏了,数据恢复就一点希望都没有?”此话不绝对,SSD只是在一部分闪存出现坏块时能恢复一下数据,具体的表现就是少量的出现坏块时,还不会对系统造成致命影响;但坏块多了之后就解决不了。
  所以SSD厂商提供了一些工具软件让用户随时能查看SSD的健康状况,当发先有坏块时一定要立即备份重要数据。并且我们建议网友们使用SSD的时候,周期性备份数据,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6罪状五:固件搞残SSD
  春节期间,俄罗斯公司卡巴斯基曝光国外情报机构在硬盘固件当中植入间谍程序,这其中包括了SSD。固件是固化在硬盘、SSD的软件,集成驱动、算法、纠错机制等程序。如果SSD的固件出了问题,这块SSD可就瘫痪了。
  ●严谨的SSD测试环节 检查问题
  固件出问题大致可锁定在两个方面:一是固件的编程人员在设计时出问题,因此固件要尽可能在测试阶段查出问题解决;二是固件执行的硬件--主控(制器)出现故障,不过主控属于高精密仪器,和英特尔、那样,相当皮实、不容易坏。
  SSD中了固件门 用户尚可手动修复
  SSD从生产到零售终端并非一蹴而就,它生产为成品之后,需要进行兼容、稳定性、疲劳测试,与数十甚至上百块对应接口的不同主板进行兼容性测试。厂家每次需要将数以百计的SSD,放在测试区域进行稳定性测试,以发现固件是否匹配主控、闪存、缓存,在工厂环节解决问题。
  ●莫名丢失固件导致掉盘
  SSD丢失固件 后果直接返厂(厂家不保数据)
  和主板的BIOS一样,SSD的固件专门存放在EEPROM或者闪存里面,EEPROM的工艺精密程度不高,闪存品质低劣,则存在一定丢失固件的概率。
  编辑点评:固件门的根源在于厂家当时没有将SSD进行长久的兼容性、稳定性测试,导致SSD出现的问题都让用户去感受、发现。同时还有一定的运气成分,用户遇到EPPROM芯片、伪劣闪存芯片,丢失固件。
  对于新近出来的SSD,建议网友们观望一段时间再去购买。如果我们手中的SSD表现比较稳定,请把握好升级固件的冲动。
  7罪状六:蓝屏拒进系统
  “蓝屏”现象比较多发生在劣质、假冒内存,但是发生在SSD身上,大家会觉得匪夷所思。其实不难理解,SSD配备的闪存恰恰是内存的半导体近亲。蓝屏现象和“固件门”看似同属一脉,主控厂家可以通过修正固件来解决蓝屏问题,也可能无法修复。
  ■固件门翻版 谁成出头鸟?
  升级固件 可解决蓝屏问题
  在SSD发展早期,各个厂商摸着石头过河,在固件设定往往偏重理论值,未能与用户多变、多样的使用环境结合,犯了当年希捷7200.11硬盘固件门的错误。不光SandForce和JMicron,就连和美光SSD也未能幸免,只是早期各家销量都不大,蓝屏门得以“大题小做”。SSD销量起来之后,当时销量最大的SandForce SF-2000系列主控成了被枪打的出头鸟。
  ●解析SSD蓝屏两大原因
  SSD为何蓝屏,主要来自固件或者闪存问题,①固件问题,SSD内部出错量到SSD的纠错机制无法纠正,写入或者读取数据错误导致系统不能运行下去。②闪存质量问题,出现坏块,导致主控无法根据算法写入或者读取该闪存的数据。
  SF-2281主控经历蓝屏的两大原因
  如果说早期基于SandForce SF-2000系列主控的SSD蓝屏,和它自身固件有直接关系,可通过升级固件解决蓝屏问题;到了后期,SF-2000系列主控则更多和劣质闪存联系在一起,山寨厂商为了抢夺市场,使用白片以及黑片与之搭配,不但SSD的性能严重衰减,还伴随着诸如不兼容识别、蓝屏等问题。
  编辑点评:和目前内存、硬盘厂家较为集中不同,SSD主控和闪存芯片系出多门,光主控和闪存的搭配多达数十个,其中涉及复杂的兼容性、可靠性问题。尤其是当主控搭配劣质闪存,其算法分配数据写入、读取,一旦闪存出现坏块,其后果不言而喻。
  8罪状七:保修降格一年
  “小七”哈珀是贝克汉姆的掌上明珠,贝帅哥对其疼爱有加。那么您爱护SSD是否也如贝帅哥呢?老鹰飞得也有比鸡低的时候,有的时候SSD比“小七”哈珀更金贵--这就是SSD“保修门”。
  保修门的实质:“厂家的成本投入”和“用户的购买支出”
  ●保修门从何而来?
  对于SSD厂商来说,售后时间越短,它们往保修补贴的钱越少。比如SSD保修从5年缩短到3年之时,仍在固守5年保修政策的SSD厂家,它们制定苛刻的售后条款变相安抚代理,减少他们在售后保修的支出。
  尤其是各级代理背负恰是返修最高的最后1-2年,如何让售后往里面少贴钱成了当务之急。于是各种抠门售后条款出来:比如SSD表面标签帖子上写有字迹和局部磨损而对产品不予质保。--“保修门”的由来。
  卖方市场对保修售后的态度 买方处于绝对弱势
  小宝宝们天真可爱,蹒跚学步难免有磕碰。SSD在安装进入机箱,偶有磕碰在所难免。如此苛刻的售后条款,本质是SSD厂家对利润的追逐。
  出现保修门的特定时期:
  1、某一SSD厂家率先缩短售后年限,固守的SSD厂家为了安抚旗下各级代理制定苛刻条款。
  2、SSD厂家的产品返修率奇高,厂家和各级代理不堪重负,遂制定苛刻条款限制返修数量。
  3、某款低价的普及型SSD,其利润低、销量大、返修率高,厂家、代理难以支撑3年甚至2年保修服务,遂压缩保修年限。
  编辑点评:目前SSD的保修售后期限已有往两年的趋势,随着今年采用TLC闪存的SSD大规模上市,二三线品牌掀起SSD价格战,SSD质保售后期限存在一年的可能性。要知道机械硬盘那边,希捷和东芝早已将3年保修售后降格为2年。
  当SSD价格每况愈下,硬盘厂家、代理利润摊薄,对保修售后更是抠门。笔者建议消费者尽量保护好自己的SSD,像贝克汉姆那样爱护他的“小七”哈珀。
  9立功赎罪 SSD如何选购
  SSD身娇肉贵毛病多,作为消费者,网友们如何选购SSD?一般消费者无法拆解SSD,同时欠缺识别主控和闪存的能力。正如《火影忍者》当中的复制忍者--旗木卡卡西,他没有写轮眼,却可以借助挚爱的队友。评测编辑有拆解数十款 SSD的经历,下面将由笔者为大家讲解SSD的选购技巧:
  本文讲叙SSD的“七宗罪”,其核心在于①主控、②闪存、③固件。选购SSD,其实选的是这三样东西。
  ①主控
  四大档次SSD解析/对比 主控有多么重要?
  SSD的主控本质是一颗处理器,主要有、RISC两种架构,整体制造工艺处于55nm水平。既然是处理器,考验的自然是它的运算能力。它的晶体管、核心数量越多,运算能力越强。关于SSD主控的具体介绍,网友们可点击阅览上文。
  ②闪存
  SSD性能暴增 揭开2014年闪存芯片的秘密
  关于闪存,本文讲到原厂/品牌闪存、白片、黑片,所幸闪存晶圆工厂就五家,比较好分辨。目前原厂闪存有三星、美光/英特尔、东芝/闪迪,品牌闪存有金士顿、威刚、BIWIN,建议网友么在选购SSD的时候,购买大品牌或者生产闪存芯片的工厂所出品的SSD。
  ③固件
  主控、闪存至少还有一个实物,固件是个完全摸不到的虚拟语言。固件更多的是和成熟、稳定、可靠联系在一起。对于新近出来的SSD,建议网友们观望一段时间再去购买。如果我们手中的SSD表现比较稳定,请把握好升级固件的冲动。
  19款256G SSD终极PK
  仅凭一页难以详尽告诉网友们怎么选购SSD。本页借鉴《256GB SSD 横评》,请网友们点击上图该文的最后三页,里面讲解到涉及入门级、中高端、旗舰级,共计市面主流的19款256GB SSD的评价。如果您选购128G或者512GB容量,256GB SSD同样有借鉴意义,因为它们同属于一个款式系列。
  2015年春节刚过,TLC SSD将在今年6月份Computex台北电脑展之后陆续大规模上市,关于SSD的故事,还有很长一段,我们下回见。
相关文章:
[ 责任编辑:杨瑗嘉 ]
去年,手机江湖里的竞争格局还是…
甲骨文的云战略已经完成第一阶段…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
微信扫一扫
关注Chinabyte当前位置 & &
& 替代机械硬盘!固态硬盘发展趋势:SATA成入...
替代机械硬盘!固态硬盘发展趋势:SATA成入门
13:55:42&&出处:&&作者:王辉
编辑:雪花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01-20][01-20][01-20][01-19][01-18][01-17][01-17][01-17][01-17][01-17]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态硬盘 机械硬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