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学生资助政策的发展史优势有哪些?

您所在的位置: >
中国特色学生资助政策的优势 
曲绍卫 乔海滔
来源:光明日报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世界上管理机构最系统、资助类型最全面、资助人数最多、资助功能多样化的庞大学生资助体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学生资助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学生资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学前教育实施“地方先行,中央奖补”的政府资助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全部免除学生学杂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并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普通高中教育实行国家助学金,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档立卡,免除学杂费,同时,形成地方政府以资助为主,学校实施资助和社会参与资助的新格局。中等职业教育实施以免学费、国家助学金为主,学校资助、社会资助和顶岗实习为补充的资助路径。高等教育实施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学费减免、补偿代偿、勤工助学和绿色通道等多样混合的资助体系。我国已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应征入伍服兵役、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师范生免费教育、退役士兵学费资助、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特殊困难补助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建立和完善学生资助政策,形成了中国特色资助优势。
一是系统性与全面性结合。我国制定了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中职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的完整体系,同时,资助政策体现了全国覆盖的特点,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得到经济资助。
二是层次性与多样性结合。由于各学段学生的情况不同,资助政策应结合各学段需要、区域性经济收入等实际情况来确定。
三是实际需求与激励发展结合。助困是满足学习和生活的基本需要,但同时又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努力学习,对学业优秀学生实施资助性激励。
四是助困与育人结合。助困是完成学业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在资助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五是国家与社会结合。在资助投入方面强调政府投入和社会资助结合,调动企业、私人和学校积极投入。
总之,同西方经济和教育发达国家比较,中国是教育大国而不是强国,学生资助有待于伴随国家整体的发展更加深入地推进和完善,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长期的学生资助过程中彰显出人权与公平,阻断代际贫困,实现资助育人,培养国家人才。
(曲绍卫系北京科技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教授,乔海滔系北京科技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博士生)
责任编辑:吴爱莺
标签:教育 动态
【字号 大 中 小】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中国特色学生资助政策的优势
07:05:00来源:光明日报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世界上管理机构最系统、资助类型最全面、资助人数最多、资助功能多样化的庞大学生资助体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学生资助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学生资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学前教育实施“地方先行,中央奖补”的政府资助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全部免除学生学杂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并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普通高中教育实行国家助学金,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档立卡,免除学杂费,同时,形成地方政府以资助为主,学校实施资助和社会参与资助的新格局。中等职业教育实施以免学费、国家助学金为主,学校资助、社会资助和顶岗实习为补充的资助路径。高等教育实施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学费减免、补偿代偿、勤工助学和绿色通道等多样混合的资助体系。我国已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应征入伍服兵役、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师范生免费教育、退役士兵学费资助、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特殊困难补助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建立和完善学生资助政策,形成了中国特色资助优势。
  一是系统性与全面性结合。我国制定了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中职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的完整体系,同时,资助政策体现了全国覆盖的特点,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得到经济资助。
  二是层次性与多样性结合。由于各学段学生的情况不同,资助政策应结合各学段需要、区域性经济收入等实际情况来确定。
  三是实际需求与激励发展结合。助困是满足学习和生活的基本需要,但同时又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努力学习,对学业优秀学生实施资助性激励。
  四是助困与育人结合。助困是完成学业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在资助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五是国家与社会结合。在资助投入方面强调政府投入和社会资助结合,调动企业、私人和学校积极投入。
  总之,同西方经济和教育发达国家比较,中国是教育大国而不是强国,学生资助有待于伴随国家整体的发展更加深入地推进和完善,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长期的学生资助过程中彰显出人权与公平,阻断代际贫困,实现资助育人,培养国家人才。
  (曲绍卫系北京科技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教授,乔海滔系北京科技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博士生)
资助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职教育;顶岗实习;资助工作;资助项目
五年来学生资助工作成效显著,五年来,我国学生资助金额累计近7000亿元(不含义务教育阶段“两免”和营养膳食补助),年均增幅10.66%。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保障水平的快速提升,切实减轻了经济困难家庭的经济负担,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五年来,我国学生资助金额累计近7000亿元(不含义务教育阶段“两免”和营养膳食补助),年均增幅10.66%。五年间,数以千万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的帮助下,顺利入学、完成学业。
近日,“生活费”成为父母头疼、大学生尴尬的热门话题。在教育部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了解到,十八大以来,我国资助学生累计超过4亿人次,资助总金额累计近7000亿元。未来教育部将全面推进精准资助机制建设,实现资助对象、资助标准、资金分配、资金发放“四个精准”的目标。
视觉焦点
视频推荐
点击排行
中国特色学生资助政策的优势
中国特色学生资助政策的优势,目前,学前教育实施“地方先行,中央奖补”的政府资助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全部免除学生学杂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并实施营养改善计划。高等教育实施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学费减免、补偿代偿、勤工助学和绿色通道等多样混合的资助体系。五年来学生资助工作成效显著
09:55:00来源:人民日报
  ◆相继出台了6项新的资助政策,完善了11项原有资助政策
  ◆学生资助金额累计近7000亿元,年均增幅10.66%
  ◆更新理念,拓展功能,创新方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学生资助之路,促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教育公平,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指出,“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五年砥砺奋进,学生资助取得重大进展,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人生梦想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空前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财政等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持续推进我国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建设,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五年间又相继出台了6项新的资助政策,完善了11项原有资助政策。
  在高等教育阶段,设立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完善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出台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办法;将国家助学贷款标准从6000元提高到本专科生8000元、研究生1.2万元,并相应提高基层就业和应征入伍服兵役贷款代偿标准;延长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期限、放宽财政贴息范围;出台直接招收为士官的高校学生国家资助政策;将预科生和科研院所、党校、行政学院、会计学院等培养单位研究生全面纳入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覆盖范围;将中央高校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标准由每年1.2万元提高到1.5万元,地方高校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标准由每年不低于1万元提高到每年不低于1.3万元。
  在高中教育阶段,扩大中职免学费覆盖范围,将民族地区中职学生全部纳入免学费范围;将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标准由年生均1500元提高到2000元;出台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杂费政策。
  在义务教育阶段,为义务教育农村学生免费配发汉语字典;出台全面实行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将营养膳食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天3元提高到4元;扩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实现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
  经过五年来的努力,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完善程度前所未有,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所有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前、入学时和入学后“三不愁”。
  学生资助资金投入快速增加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以财政投入为主,学校和社会资金为重要补充的“三位一体”资助格局,资助经费投入快速增加,资助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了“应助尽助”,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我国学生资助金额累计近7000亿元(不含义务教育阶段“两免”和营养膳食补助),年均增幅10.66%。年资助金额从2012年的1126.08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1688.76亿元,增长了49.97%。其中:财政投入累计达4781亿元,年均增幅7.69%,占资助资金总额的68.48%;学校和社会投入累计达到1251.97亿元,占资助资金总额的17.93%;国家助学贷款累计发放948.93亿元,占资助资金总额的13.59%。
  五年间,数以千万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的帮助下,顺利入学、完成学业。全国累计资助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职教育、高等教育等各教育阶段学生(幼儿)4.25亿人次(不含义务教育阶段“两免”和营养膳食补助)。资助学生(幼儿)从2012年的8413.84万人次,增长至2016年的9126.14万人次,增长了8.47%。
  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保障水平的快速提升,切实减轻了经济困难家庭的经济负担,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12下一页 12下一页
资助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职教育;资助工作;中职学生
中国特色学生资助政策的优势,目前,学前教育实施“地方先行,中央奖补”的政府资助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全部免除学生学杂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并实施营养改善计划。高等教育实施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学费减免、补偿代偿、勤工助学和绿色通道等多样混合的资助体系。
五年来,我国学生资助金额累计近7000亿元(不含义务教育阶段“两免”和营养膳食补助),年均增幅10.66%。五年间,数以千万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的帮助下,顺利入学、完成学业。
近日,“生活费”成为父母头疼、大学生尴尬的热门话题。在教育部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了解到,十八大以来,我国资助学生累计超过4亿人次,资助总金额累计近7000亿元。未来教育部将全面推进精准资助机制建设,实现资助对象、资助标准、资金分配、资金发放“四个精准”的目标。
视觉焦点
视频推荐
点击排行
五年来学生资助工作成效显著
五年来,我国学生资助金额累计近7000亿元(不含义务教育阶段“两免”和营养膳食补助),年均增幅10.66%。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保障水平的快速提升,切实减轻了经济困难家庭的经济负担,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中国特色学生资助政策的优势
曲绍卫&乔海滔
日08:46&&来源:
原标题:中国特色学生资助政策的优势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世界上管理机构最系统、资助类型最全面、资助人数最多、资助功能多样化的庞大学生资助体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学生资助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学生资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学前教育实施“地方先行,中央奖补”的政府资助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全部免除学生学杂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并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普通高中教育实行国家助学金,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档立卡,免除学杂费,同时,形成地方政府以资助为主,学校实施资助和社会参与资助的新格局。中等职业教育实施以免学费、国家助学金为主,学校资助、社会资助和顶岗实习为补充的资助路径。高等教育实施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学费减免、补偿代偿、勤工助学和绿色通道等多样混合的资助体系。我国已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应征入伍服兵役、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师范生免费教育、退役士兵学费资助、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特殊困难补助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建立和完善学生资助政策,形成了中国特色资助优势。
  一是系统性与全面性结合。我国制定了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中职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的完整体系,同时,资助政策体现了全国覆盖的特点,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得到经济资助。
  二是层次性与多样性结合。由于各学段学生的情况不同,资助政策应结合各学段需要、区域性经济收入等实际情况来确定。
  三是实际需求与激励发展结合。助困是满足学习和生活的基本需要,但同时又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努力学习,对学业优秀学生实施资助性激励。
  四是助困与育人结合。助困是完成学业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在资助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五是国家与社会结合。在资助投入方面强调政府投入和社会资助结合,调动企业、私人和学校积极投入。
  总之,同西方经济和教育发达国家比较,中国是教育大国而不是强国,学生资助有待于伴随国家整体的发展更加深入地推进和完善,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长期的学生资助过程中彰显出人权与公平,阻断代际贫困,实现资助育人,培养国家人才。
  (曲绍卫系北京科技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教授,乔海滔系北京科技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博士生)
(责编:魏楚云(实习生)、申宁)
全国各地2017高考分数线及分数段分布情况
目前,2017年全国各省区市录取控制线、分数段分布情况正在陆续发布。志愿不会报?免费在线提问帮帮团专家,等你来问!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将全部、直接下放至高校
根据《意见》实施改革后,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将全部直接下放至高校,由高校自主组织职称评审、自主评价、按岗聘用。条件不具备、尚不能独立组织评审的高校,可采取联合评审的方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