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人类寿命 1s上限115岁”是真的吗?

凤凰号出品
人类寿命的上限是115岁?五国研究团队齐刊文质疑
原标题:人类寿命的上限是115岁?五国研究团队齐刊文质疑美国一篇声称人类自然寿命的上限是115岁的文章。
本文来自凤凰号,仅代表凤凰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人类寿命上限115岁”是真的吗?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人类寿命上限115岁”是真的吗?
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研究者分析了40多国的人口资料后认为,人类年龄上限在可预见的未来将维持在约115岁。至今最长寿者仍是1997年逝世的法国女人Jeanne Calment,享年122岁。此后,虽然人类医学、营养等继续改善,但在延长最长寿命方面实际并无进展。
+ 加入我的果篮
活的久不是重点,重点是生活质量。到了后面,吃不了,走不了,动不了,吃喝拉撒洗澡不能自理,这样的年龄有什么意思。
论文:看了一下这个研究,是根据人口统计数据进行的一个分析,并着重对那些非常老的老年人(比如说,活过了100岁)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他们的分析结果大体是这样:人类整体的预期寿命确实在增长,在比较年轻和不算太老的年龄段里面,存活率也比过去明显高了。但是这种增长趋势到了特别老的老人那里就变得不明显。在100岁以上的人群中,生存率的改善就下降很多。在大约1995年之后,世界上最老的那些老人并没有死得更迟。也就是说,他们看起来没能继续突破长寿的上限。由此,研究者认为,人类的最大寿命似乎已经碰到的天花板,没有继续上涨了。发表和支持这个论文的研究者对于继续增加最大寿限的前景是表示不乐观的,他们觉得即使能够通过新技术再提高寿限,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也实现不了,目前最好的情况就是大家都尽量健康地活到这个“天花板”的年龄。不过用这个研究数据究竟能做出多大程度的预测,这个我也有些疑问。也有些研究者表达了质疑。不过总体的人类预期寿命还是有提升空间的啦,反正现在大部分人也都还达不到这个“天花板”= =可以参阅的报道:
这个基本上是正确的,在不进行干预的情况下人的极限寿命在120岁到125岁之间。但是如果有药物干预或者直接改基因或者将器官换成人造的就不好说了比如去年的时候有很多科学家联名请求FDA将衰老视为一种疾病,并申请开展对二甲双胍延长寿命的人体试验,二甲双胍在动物实验中反映出了有延长寿命的作用改基因这个潜力也是很大的,修改过基因的蛔虫能活到正常寿命的十几倍,不过生物体越复杂影响寿命的基因就越多,如果对小白鼠进行相关操作,寿命我记得只能延长百分之几十(不知道现在怎样),还有许多研究要做。可惜除非修改法律不然无法实际应用到人身上人造器官/外骨骼这方面我个人认为是你我有生之年就能用上的,就算和之前我说的那两种手段相比可能延长不了多少寿命,但是可以极大改善人们在年老时的生活质量。
寿命有上限我认为是非常必要的。假如..牛顿一直活着,爱因斯坦什么时候才能出头
口头野狐禅
插句题外话人类的理想一直是长生还得不老,缺一不可。回归话题,的确该研究报告在目前是存在一定事实依据的,但并非无懈可击,90年代至今人类的生命上限并未得到有效刷新是事实,但同样的人类的医疗科技在这30年也并未获得质的进步这也是事实。用他们的研究数据顶多得出在当下的科技水平前提下人类的生命上限存在瓶颈,但就此归结到广义上的人类的生命上限就是115年上显然是相当不严谨的
资讯工业猿
有数据关联性未必是导因。而且重要的是如何维持生活质素这个大问题。 除了富人外,基本全世界的退休金制度,是在60~70 年代定下的, 退休金只能够维持到75-80 岁而已, 是个经济大问题。
这得续多少个1s啊。。。
记得印尼还是哪有一个150岁老人?年龄这个东西可以准确检测出来吗?
那什么美国科学家,你这么说的话,美队跟金刚狼要去查你水表了
两个超能力,你选哪一个?
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提升生命质量,而不是延长低质量的寿命吧?躺在床上天天靠人伺候靠一堆机器和药物维持的寿命一点也不吸引人啊……如果每个人能够很活跃的活到100岁,那也是很值得了。以后再考虑绝对寿命的延长吧。
武林传奇 长江大侠吕紫剑 118岁
曾经用八卦掌打死米歇尔保镖
三只脚的猫
我只想说,标题党也要多学学逻辑啊研究十个百岁老人,无视其中一两个125的,说上限是115既无视了绝大多数百岁以下的普通人,又把125的无端列入了超过上限的奇怪范畴上限上限就是朝上的限制,只要有一个更上的,原来的线就不是上限了这么基础的文字逻辑也要违反么?真的是新闻工作无底裤么
彭祖还活了800岁呢——虽然人家以60年为一岁,那也活了133岁。
孙思邈活到130多呢~
我想知道年龄上限如果高了,退休年龄会提高吗
后回答问题,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人类寿命上限真是115岁吗?(图)_网易新闻
人类寿命上限真是115岁吗?(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人类寿命上限真是115岁吗?(图))
近日,美国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遗传学家扬·维吉领导的研究小组一篇声称人类自然寿命的上限是115岁的文章,齐刷刷地遭到了5个来自德国、丹麦、荷兰、英国、加拿大的研究团队的质疑。5篇质疑文驳斥了原论文的结论,认为其数据难以令人信服,存在循环论证等嫌疑。原论文作者扬·维吉领导的研究小组又对5篇质疑文逐一进行了反驳,认为质疑文是对他们研究的“吹毛求疵”和“曲解”,坚持原论文的结论是可靠的。目前,一对五的科学争议似乎并没有让任何一方说服另一方。原论文:1995年后,最长寿者的存活年限进入“稳定期”,人类寿命的上限是115岁左右2016年10月,扬·维吉小组的研究论文因为具有话题性,随即成为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随着医疗卫生、食物的改善,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百岁人瑞已经不再是“神话”。当人类在设想如何通过日益发达的医疗技术延续长寿“奇迹”时,扬·维吉小组的统计学报告无意是泼了一盆凉水。起初,他们在会集了40多个国家数据的“人类死亡率数据库”中发现了一个趋势:老年人的存活率在1980年之前不断提升,但在1980年后,99岁以上的老人战胜“死神”的胜算就不再大幅增加了,似乎进入了一个稳定期。进一步,他们分析了“国际长寿数据库”中“每年报告最高死亡年龄”这一项数据,时间跨度为1968年至2006年,所选样本为法国、日本、美国和英国这4个百岁以上老人数量最多的国家。他们发现,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最长寿者的存活年限不断增加,但1995年左右就进入“稳定期”,最长寿者的死亡年龄平均保持在114.9岁左右。根据“国际长寿数据库”中“每年报告最高死亡年龄”(1968年—2006年,法国、日本、美国和英国),扬·维吉团队认为,1995年后,最长寿者的存活年限进入“稳定期”。其中也有一些特殊个例,比如目前记录在案最长寿的人瑞是法国老太让娜·卡尔芒,她在1997年逝世时已经122岁。扬·维吉小组认为,这是离散个例,人类的自然寿命极限应在115岁左右。质疑文:在对数据的处理上,扬·维吉小组犯了循环论证的大忌,人类寿命“天花板”不会止步于此和扬·维吉小组的笃定不同,5个发表质疑文的研究团队认为,扬·维吉小组提出人类寿命存在“天花板”的说法并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退一步讲,5个进行反驳的研究团队认为,人类自然寿命极限不会止步于115岁。作为其中一篇质疑文的通讯作者,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教授赛格菲尔德·赫基米认为,根据扬·维吉小组所使用的数据,多种不同的寿命极限趋势模型能推演出来,并不单一指向1990年中期后人类最高寿命开始“原地踏步”这一结论。相反,赫基米提出,在一种统计得出的假设里,人类寿命会持续稳步走高,到2300年最高寿命者也许能活到150岁。在对数据的处理上,赫基米认为,扬·维吉小组犯了循环论证的大忌。在他看来,扬·维吉小组的分析是基于视觉的审查,是因为看到1995年之后有平稳趋势,才将1968年至2006年的时间段以1995年为分割线,划分为两段。“他们以为自己找到一种符合数据走向的模式了,于是就提出一套解释这一模式的理论。后来他们发现数据和这套理论的确相匹配,那是当然了,因为理论从数据中推演而得,又用同一数据验证理论。”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博士生尼克·布朗是另一篇质疑文的作者之一,他持有和赫基米类似的质疑。
值得一提的是,在统计中,对一串数字序列进行分割,有时会出现误判总体趋势的问题。在总体上升的趋势中,分割的做法可能会过度凸显一些原本暂时的“稳定期”甚至“下降期”。面对“循环论证”的质疑,扬·维吉小组的回应是,他们并不是通过同一个数据库来提出假设又验证的,实际上是分析了两个独立的数据库。“不得不说的是,在统计学里众所周知的是你可以看数据。”扬·维吉说,“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统计学家不愿意看数据,因为觉得这不客观,但这种想法过去几十年里已经改变了,人们意识到,你就应该看数据,进行推导,然后进行验证。”图文据《科技日报》
(原标题:人类寿命上限真是115岁吗?(图))
本文来源:天津网-城市快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人类寿命有上限 要活过115岁好困难 | 联合早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寿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