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临界问题的问题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的“高一物理学习需要注意的7个问题”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很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一般是入校到期中测验前),发现自己虽然很努力,但学习效果却不好,很多学生不解。那是因为在物理学习中,很多学生忽略了一些细节问题,现在小编告诉大家在物理学习中应该注意的7个问题:
  1.正确理解物理基本概念,熟练掌握物理基本规律。
  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是学习物理的基础,首先必须很好地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每个概念和规律是怎样引出来的?
  (2)定义、公式、单位或注意事项各是什么?
  (3)其物理意义或适用条件是什么?
  (4)与有关物理概念、规律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5)这些概念和规律在高中物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6)适度训练。
  2.注意在阅读、语言表达及观察动手三个方面进行有效训练,制定合理目标。
  (1)在阅读能力训练上,能独立阅读教材,找出主要内容,写出读书笔记;
  (2)在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上,能用正确的物理术语描述物理概念及规律,能把一般的物理过程表达出来;
  (3)在观察动手能力训练上,能细致观察物理现象,归纳出物理规律,能独立写出实验报告,处理实验数据。
  3.独立主动地归纳总结。
  除课上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外,课下还要在复习基础上重新整理课堂笔记,加强印象和记忆。每学完一章后,都要总结出详细的知识结构,从中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及其来龙去脉、纵横关系,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同学们在分析物理过程中全面考虑问题,克服片面性。
  4.重视建立物理模型,提高对物理问题分析能力。
  建立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典型的&分析综合&思维方法的训练。同学们必须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从教师讲解的典型例题和自己所做的习题中,归纳出各种物理模型,并明确其产生的条件和特征。当同学们头脑中有了建立物理模型的主观意识时,复杂的物理现象分解成的若干简单物理过程与物理模型联系起来,便使复杂的物理问题演变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物理画面,这样既丰富了同学们的想像力,也使问题迎刃而解,从而培养了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5.掌握各种物理思维分析方法的模式,进行正确思维。
  经常听到学生反映&老师讲课时听着都明白,自己做题时却不知从哪儿下手&,究其原因,就是学生还没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法。要想进行正确的思维,要做到以下三点:
  (1)弄清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使思维活动建立在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
  (2)要按物理内在规律进行思维,学生遇到一个问题,要弄清物体在什么条件下,遵从什么规律。需用什么公式,只要物理过程搞清楚了,题目就会容易做了;
  (3)积累和总结几种物理思维分析方法模式,诸如受力分析法、等效代替法、运动状态分析法、能量状态分析法、电路等效变换法、电路中电势变化分析法等。我们所遇到的物理习题中有很多同类的习题,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和步骤去解决。
  6.强化&比较&和&类比&的思维方法训练。
  在学习中要经常做到,在表面上差异大的概念和规律通过&比较&找出他们的共性;对一些表面上相似的概念和规律,通过&比较&找出他们的差异,加深对概念和规律及物理现象的认识。例如&重力场&和&静电场&,表面看来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点(同为势场),即重力和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因而可以引出重力势能和电势能的概念。再例如动量和功率,它们所具有的单位表面看来相似,但它们是根本不同的物理量。
  另外对抽象的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还可采用&类比&法。例如电场、磁场像风一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是客观存在的。研究风时,可以从树枝摆动的方向、幅度来反映风力的方向和强弱;研究电场时引入检验电荷,研究磁场时引入通电导体,根据受力的大小、方向来研究电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用&类比&法可分解概念的难度,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7.强化思维训练。
  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之后,还要进行强化训练。强化思维训练是对基础知识的进一步加深巩固,是思维方法的具体应用,是使同学们灵活运用物理规律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同学们要适量地多做一些物理练习题,特别要敢于做一些综合性较强、物理过程较复杂的练习题。通过不断训练,不断归纳总结,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训练中要注意&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运用&一题多解&可以达到&弄清一道题,明白一串理&的目的;运用&一题多变&可以培养同学们应用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以上关于“[高一物理]高一物理学习需要注意的7个问题”的信息由网友上传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您对就爱阅读网的支持!
欢迎转载:
相关推荐:高一物理的问题-学路网-学习路上 有我相伴
高一物理的问题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小易 &
网友碰到这么一个问题:高一物理的问题,具体如下:一条轻绳跨过摩擦可不计的轻滑轮,绳一端挂一个质量为m1的物体,在另一端有一个质量为m2的圆管,如图2-3所示。当圆管相对绳以恒定加速度a2’沿绳向下滑动时,物体和圆管相对地面的加速度各是多少?圆管与绳间的摩擦力多大?a2是圆管相对于绳的加速度吗?那绳的加速度是多少?为什么a2’=a1+a2系统通过互联网整理(主要来自百度知道、sogou问问、知乎、360问答等平台)获得以下解决方法,供碰到同样问题的网友参考:解决方法1:对m1:m1*g-f=m1*a1(a1方向竖直向下)对m2:m2*g-f=m2*a2(a2方向竖直向下)a2'为m2相对于绳的加速度,物体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 a2与绳子相对于地面加速度的和矢量,由于对m2绳子加速度竖直向上,a2数值向上,故由加速度叠加原理有a2’=a1+a2追问:有人说是这样的追问:有人说是这样的
追答:没有本质的差别,只是正方向选择的不一样追问:为什么绳子的加速度是m1的加速度,还是向上,这个相对的绳子是左边还是右边的?追答:a2'都摆在右边了,怎么会是相对于右边的绳子,是的话题目会指出来的追问:那是相对于左边的绳子吗追答:不好意思啊,打错了,是相对于右边的绳子,左边的绳子加速度是向下的,而圆管的加速度也是向下的,如果是相对于左边绳子,应该是减去追问:不是你说的“a2'都摆在右边了,怎么会是相对于右边的绳子,是的话题目会指出来的”解决方法2:f-m1g=m1a1m2g-f=m2a2a2=a1+a2'上面是只是大小的计算a2'=a1+a2是因为a1,a2方向相反所以如果选定a2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有:a2=-a1+a2'所以a2'=a1+a2&如果您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法也可以告诉我们啊,添加我们统一服务微信公众号:vcshuo
本文相关:
- Copyright & 2018 www.xue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高一物理相遇及追及问题相遇,物理,问题,追及问题,相遇问题,高一物理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高一物理相遇及追及问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大家都在搜:
扫描二维码安装房天下APP
手机浏览器访问房天下
> > 问题详情
问一个高一物理问题
观察者站在列车第一节车厢前端一侧地面上,列车从景致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第一节车厢通过他用了4秒 ,列车全部通过他共用20秒。问:(1)这列车一共有几节车厢组成(车厢等长且不计车厢间距离)(2)最后九节车厢经过他身旁的时间为多少?
浏览次数:0
从静止开始,则速度为0设,车厢长为X,加速度为A有,A*4*4=X a=X/16全长 S=(X/16)*20*20=25X,所以共有25节车厢设前16节所花时间 T1(X/16)*T1*T1=16X得 T1=16故,最后九节车厢通过时间为 20-16=4秒
房天下知识为您分享了一条干货
手机动态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邮箱/手机号码!
请输入密码!
没有房天下通行证,
ask:2,asku:1,askr:17,askz:10,askd:8,RedisW:0askR:11,askD:40 mz:nohit,askU:0,askT:0askA:53
Copyright &
北京拓世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Tuo Shi Hong Ye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一物理纸带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