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题怎么做 2017做

查看: 5422|回复: 26
看看这道题到底答案是什么?
在线时间 小时
某火力发电厂主厂房有额定蒸发量为1970t/h、额定压力为25.4MPa的锅炉两台,主厂房南400m有1座制氢站,制氢站装有1套制氢设备和6个氢罐,氢罐的工作压力为3.2MPa,体积13.9m3;在主厂房西450m有2个容量号柴油罐(柴油闪点为60℃),主厂房北750m有一座储存有氨、盐酸、硫酸、乙炔等危险化学品的化学品库。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该厂应该划分为(& &)个重大危险源单元。A.1
在线时间 小时
我认为是3个,锅炉与制氢站属于生产场所,而且边缘距离小于500米,从功能和距离看应该同属一个危险源,柴油罐属于储存区,单独为一个危险源,化学品库距离柴油罐边缘距离大于500米,属于单独单元为一个危险源。
在线时间 小时
我也觉得应该是3个,但有的答案上是4个或2个,让人很迷茫
在线时间 小时
楼主,你之前出的下面这道题的答案呢?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指的是生产经营单位中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设机构,其工作人员都是(& &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专职&&B.兼职&&C.专职或兼职&&D.管生产的
在线时间 小时
楼主,你之前出的下面这道题的答案呢?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指的是生产经营单位中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 ...
tongxialian 发表于
我选得A,标准答案给的是C,后来我查书,书上也是A,所以很迷惑
在线时间 小时
我记得我也做过这道题,我选的是C,我之前没有认真对照书本和法律,只是按照实际情况选的,因为大部分企业都叫环安部,不是专职的。
你拿出来讨论后我才意识到好像有些争议。于是我再次看了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应该说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对300人以下的企业要求是:“应当配备兼职或者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那么如果这样的企业也有“环安科”很显然不需要全部是是专职安全的,甚至全部兼职都可以。所以我认为C是正确的,至于书本上怎么说我不知道,我认为安全生产法是最权威的。
在线时间 小时
选c靠谱一点
在线时间 小时
考试机构也不给标准答案。Fk。
锅炉不属于重大危险源;氢罐装满也只有35Kg(临界量5T);柴油储罐装满1680吨(临界量5000T);至于储存了多种危化品的仓库,没有给出具体的储量,但因其不是危化品的生产、储存单位,而只是使用单位,相信储量不可能大到超过临界量的程度。
所以本题答案应为0.无选项。
在线时间 小时
按安全评价的过程来说,首先当然是分为4个单元进行临界量的考察。
但楼上的分析表明,4个单元中并不存在超过临界量的“重大危险源”单元。
呵呵!不知有没有道理。
在线时间 小时
 额定蒸汽压力&2.5Mpa ,且额定蒸发量≥ 10t/h 的锅炉属于重大危险源;闪点60度的柴油的临界量是500吨。3.2MPa的氢气储罐就算没有达到临界量,按照压力容器也压力管道的规定也算重大危险源,临界量是没有高压的情况下适用的。化学品仓库确实存在你说的那种情况,没有量和压力条件,可以不算重大危险源。
在线时间 小时
在线时间 小时
1、锅炉属于重大危险源?从何而来?况且,题目要求根据GB28218进行回答,此标准当中通篇未出现锅炉、压力两个词。楼上是不是搞混了重大危险源和特种设备了?
2、GB当中,柴油没有出现在表1,在表2当中的“易燃液体”类,第三行,“易燃液体:23℃≤闪点&61℃的液体”,后面的临界量是5000T。
在线时间 小时
GB的名称已改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专指危险物质,并未涉及到锅炉、压力容器。
在线时间 小时
& & 你的思路是对的,我认同,呵呵
在线时间 小时
考试机构也不给标准答案。Fk。
锅炉不属于重大危险源;氢罐装满也只有35Kg(临界量5T);柴油储罐装满16 ...
tixudao 发表于
表压&0.1MPa的压力容易 或者压力*体积&??的压力容器都属于重大危险源啊
在线时间 小时
你说的好像也有一些道理啊,题目明确写了依据GB,应该是出题人的失误。
但是重大危险源是包括一些特种设备的,还包括一些危害大的放射源,比如核电站的核反应堆。那个标准没有包括全部。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cnjsjjjp 于
18:05 编辑
某火力发电厂主厂房有额定蒸发量为1970t/h、额定压力为25.4MPa的锅炉两台,主厂房南400m有1座制氢站,制氢 ...
hzyyxgz 发表于
首先,划分单元,根据500米范围内为一个单元,可以将题目中的危险化学品单元划分为3个:单元一制氢设备和氢储罐;单元二柴油储罐区;以及单元三危险化学品库等3个单元。其次,辨识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本题中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物质有:氢、柴油、氨、盐酸、硫酸、乙诀等。第三,分别计算个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量,单元一内6个氢罐及设备中氢的量大约为6吨;单元二内柴油的量约为1600吨;单元三内危化品量未知。最后,计算Q值。这样我们就知道,只有单元一构成危险品重大危险源。也就是答案未A
(注:1.以上计算不十分准确,只为说明答题步骤。2.题中的氢应为液氢)
在线时间 小时
2个单元吧,柴油多少吨都够不成重大危险源的!
在线时间 小时
给大家介绍经验,考试中遇到这类题,直接跳过!!
在线时间 小时
锅炉、氢气储罐是重大危险源。
Powered by张老师出了两道题.做对第一题的有13人.做对第二题的有22人.两道题都做对的有8人.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张老师出了两道题,做对第一题的有13人,做对第二题的有22人,两道题都做对的有8人,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分析:根据题干及题干中的分析,做对第一题的13个人里,有8个人也做对第二题,那么做对第二题的22个人里这8个人就又重复数了一次,因此把做对第一题的人数和做对第二题的人数和起来,再减去重复数的这8个人.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3+22-8=27(人);答:这个班一共有27人.点评:此题是一个典型的容斥问题,利用容斥原理解答即可.
科目:小学数学
张老师在一次数学课上出了两道题,规定每道题做对得2分,没做得1分,做错得0分.张老师说:可以肯定全班同学中至少有6名学生各题的得分都相同.那么,这个班最少有多少人?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故事《高考加工厂》被当成试卷考题了,我这个原作者会怎么做这道题……
作者:阿辞
昨晚有粉丝在我的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问我:
请问你在关于高考的文章中把主角取名为王大锤和赵清华有什么用意?
最后赵清华和王大锤的结尾到底是怎样呢?是不是新奇又意味深长呢?
(显然,她是看过了我写的《高考加工厂》)
我回答之后,她说:
大概有万人帮你写好结局了
这是浙江省名校研究联盟二模语文试卷的题目
据说好多同学写了最后赵清华和王大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我这才知道,《高考加工厂》这篇故事,被当成浙江省名校研究联盟语文卷的试题了。
这个故事最早发表在《故事会》上,后来被《青年文摘》转载。(看到试卷的照片后发现,也被《微型小说选刊》转载了)
我先把这篇故事贴上来。后面再回答问题。
高考加工厂
&&&&&&&&&&&&&&&&&&&&&&&&&&一
&&&&赵清华上了新闻头条,因为他带的班,又一次全部考上了211大学。
&&&&第二天,某私立学校的校长找到他家,开门见山地表示,自己是来挖墙角的。他开出的条件很优厚:“你到我们学校来,每考上一个一本,就奖你两万。如果全班都考上,再奖你两百万,加一套房子。”
&这么好的条件,赵清华当然同意了。并且,他主动立下军令状,如果不能全部考上一本,他连工资都不要。
&&&&校长本来想让他带高三的,他说,不行,他需要两年的时间才能把学生训练出来,他要从高二带起。
&&&&赵清华选了最差的一个班,他和学生一样,住在学校,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晚上十二点睡觉。他制定了一个严格的作息时间表,把学生的每一分钟都做了具体的安排。
一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这个差生班的成绩,并没有半点进步。
校长有点沉不住气了,私下找赵清华谈:“为什么这些学生一点进步也没有啊?”
赵清华淡定地说:“时间还早,要一年时间才会产生质变。”
一转眼,又一个学期过去了,赵清华那个班,还是没什么进步,依然是最差的。
校长再次沉不住气了,问他:“已经一年了,为什么还是没有一点进步?”
“他们已经变了。”
“哪里变了?分数在这里摆着呢。”
“学生后天来拿成绩单,你到时去我们班看看就知道了。”
校长也不知赵清华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疑惑地答应了。
拿成绩单那天,赵清华把校长请去了他们班上。
学生们一个个坐得笔直,像木头人一样一动不动,纪律好得出奇。校长不得不承认,这班学生确实变了,以前,这些都是调皮捣蛋的孩子,何曾这么老实过。
可是,纪律好有什么用,关键是要分数啊。校长正琢磨着怎么和赵清华谈,赵清华从包里摸出一把明晃晃的菜刀来。校长吓了一跳:“你要干什么?”
赵清华神秘地一笑:“我让每个学生把手伸出来,让你砍一刀。”
&&&&校长惊悚地看着赵清华:“你疯了?”
“我没疯。”赵清华拉着校长,直奔第一排的学生,让学生把手伸到课桌上。校长来不及阻拦,赵清华已经咔嚓一刀砍下去。
胳膊完好无损,学生也很淡定。
校长眼珠子差点瞪出来,这是什么情况?难道那菜刀是纸糊的?他伸手拿过菜刀,沉甸甸的,再一摸刀口,锋利无比,明明是真刀啊!
赵清华在一旁怂恿道:“你砍个试试!”
校长轻轻地在桌子上砍了一刀,立即砍出一个印。
赵清华笑了:“让你砍人!你放心,这些学生都砍不坏。”
赵清华夺过菜刀,又咔咔咔砍了几个学生,果然学生一点事没有。然后又把菜刀递给校长,示意校长砍。
校长拿着菜刀,轻轻地放在了一个学生的胳膊上,皮肤没反应。赵清华突然一掌拍在刀背上……学生还是完好无损。
&&&&&&&&&&&&&&&&二
校长先是吓了一跳,随即是惊奇,看来学生们真的是刀枪不入啊,他好奇地问道:“怎么回事?这些学生练了什么神功?”
赵清华凑到他耳边说:“我利用NlP神经语言学对他们进行催眠式的教育,再加上魔鬼式训练,现在,他们都以为自己是机器人。并且,长期的暗示和训练,让他们身体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变成了生物机器。”
校长兴奋得有点晕了,好神奇啊,能把人训练成机器人。再一想,不对呀,“我要的不是机器人,我要的是他们考高分。你把他们训练成刀枪不入有什么用?高考是做题,又不是比武功!”
赵清华笑了,“当然有用啊。你想啊,机器人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啊?是可以直接把知识存储进去。我为什么需要两年时间呢?第一年就是把学生训练成机器人,第二年是往他们大脑里存储试题和答案。存进去的题目越多,考到的机率就越大,分数也就越高了。”
校长茅塞顿开,难怪赵清华带的学生全都能考上一本呢,原来他有这个绝招,太厉害了。如果这个方法能在全校推广开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考上一本,那学校前途无量啊,简直牛得惊天动地。
校长越想越美,小声问:“这个方法对所有的学生都有效吗?”
赵清华自信地答道:“我试了这么多年,还没有一个失败的例子。今天请你来,就是让你亲自测试,看是不是这些学生都变成了机器人。”
校长仿佛看到了学校光辉的未来,他神清气爽地举起刀,一路砍下去,当砍到最后一个学生的时候,那个学生收回了胳膊。
那个学生叫王大锤,以前是班上成绩最好的,也是最调皮的。
赵清华走向王大锤,让他把胳膊伸出来。王大锤朝他翻了个白眼,“你以为我傻呀,砍上去会疼的。”
赵清华像念咒一样说了一通,王大锤还是不为所动,“我才不信呢,肯定会疼,你要说不疼,你先砍你自己一刀。”
赵清华明白了,这个王大锤还没变成机器人。他有点沮丧,这是他第一次出现失败。
校长却很高兴,说:“不就一个没变吗,没关系。”
赵清华心想,当然有关系,我可是立下了军令状,如果不能全部考上一本,我连工资都不要。
校长仿佛是猜到了他的心思,补充道:“不管考得怎么样,我都会给你工资的。一个一本奖两万,还是会奖的。只是如果不能全考上的话,那个额外的奖励没有了。”
赵清华执拗地说:“你放心,我说话会算数的。如果不能全考上,我连工资都不要。这个学生,我会想办法搞定的。”
他不是狂妄,他是确实有这个信心。他觉得这个王大锤不过是比别的孩子更皮一点,只要加强训练,肯定能改造过来。
进入高三之后,赵清华所带的班,果然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成绩突飞猛进,一跃而成为全年级最好的班。
只有一个王大锤在拖后腿。赵清华有点着急了,这孩子怎么回事呢?已经对他额外加强训练了,就是没办法把他训练成机器人。他永远有他自己的感觉,有他自己的思维。其实他很聪明,按说训不成机器人也能考上一本的,以他的智商好好学的话。
问题就在于,他不是不知道标准答案,而是他不愿按标准答案去写,他总是按照他自己理解的去写,他不愿意为了分数去将就,去违心的回答。
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赵清华仍然搞不定王大锤。
他们的矛盾,终于在最后一轮复习时暴发了。赵清华是教政治的,政治课本上有这样一个事例:纳税标兵张大爷,垂死病中惊坐起,对他儿子说,儿子啊,我这一辈子,从来没欠过国家一分钱的税,你去把我这个月的税交了吧。他儿子去交了税后,张大爷安祥地闭上了眼睛。
本来这是件多么感人,多么有教育意义的一件事啊!可是这个王大锤呢,对此却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不科学,一个人病得都快死了,肯定是很痛苦的,怎么还会惦记着交税呢?
对于这个事例的深刻意义,他坚决不肯按老师说的去写,非要按他自己想的去写。
赵清华真的是怒了,这孩子怎么这样冥顽不化,说过多少次了,这是为了考试,为了分数。想要得高分,就要按老师教的去写。你来读书,不就是为了能考个好大学吗?
王大锤气死人不偿命地说:“我上学,是为了学知识,不是为了考大学。”
赵清华觉得有必要找王大锤的家长谈谈,如果家长也不在乎考大学,那么好,请转学。他一生美名,不能毁在一个王大锤身上。更重要的是,那二百万加一套房子的奖励,不能因为一个王大锤就没了。
赵清华给王大锤的父亲打了电话,约在周末的晚上去家访。王大锤住校,并不在家。
王家从外面看,还蛮高端的,是一栋独立的小别墅。等进门一看,赵清华傻了,这哪里是什么别墅啊,分明是个仓库嘛!堆满了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
王大锤的父亲老王,看上去五十出头,没有发福,也没有秃顶,长得还蛮排场的。那五官那气质,一看就是王大锤的亲爹,太像了。
老王给赵清华倒了一杯茶,“大锤在学校里怎么啦?”
&&&&“他和所有别的孩子都不一样,他不是一个正常的孩子,我实在没办法教他。”
老王一愣:“你发现了他不是正常的孩子?”
“是啊,我早发现了,他和别的孩子太不一样了。”
“是吗?哪里不一样呢?我觉得表面上看不出来啊!”
“他的身体,他的思维方式和别的孩子都不一样。”
&“你的观察能力太敏锐了,这十几年来,你还是第一个发现他不是正常小孩的人。我还以为永远不会有人发现呢。”说到最后一句时,老王的表情有些沮丧。
“这很好发现,我的NlP神经语言学对他不起作用。”
“哦,对了,你没和大锤说吧?他还不知道他自己是机器人呢。”老王突然问道。
“你说什么?他不知道他自己是机器人?!”赵清华愣了,难道王大锤是机器人?
“是啊,他一直都不知道他是机器人,他一直以为自己是真正的小孩,是我的亲生骨肉。”
老王告诉赵清华,他是研究机器生命学的,王大锤是他最得意的作品,造得完全跟真人一样,有感情,有思想,能通过吃饭自然的生长。这么多年,没有任何人发现这个秘密,连他自己都忘记了大锤是个机器人,他已经完全把大锤当成亲生儿子了。
&讲完之后,老王叹了一口气:“本来我很得意,以为永远不会有人发现,没想到你这么轻易地发现了。”
&赵清华呆滞地听着,一颗心早已在风中凌乱,原来王大锤竟然是个机器人!
这个到底世界怎么了?学校在努力地把孩子变成机器人,而科学家却在努力地把机器人变成人!
故事结束,再说回开头。
我把粉丝的留言截图,准备发微博。
登录微博,发现也有留言,问我王大锤和赵清华这两个名字有什么深意,并传了试卷的照片上来。
我回复了留言,这个考生正好在线,和我聊了几句,他说:
对于王大锤那个名字。我是这样分析的
大锤代表一种机械化工具,暗讽“催眠式教育”下对学生身心的摧残,造成学生思维的僵硬,机械化
对于赵清华&,考试的时候把分析中心放在清华上,忽略应该是&“造清华”
看完他的分析,我才知道,原来我随便取的两个人物名字,竟然有这样的深意。
真心觉得他分析得很好。
这篇故事,目的是为了批评现代教育。
我觉得现在的教育环境简直是变态,把孩子的天性和灵性,都磨没了。
写这篇故事时,我的女儿在上高中,他们学校是全封闭寄宿制学校,每天早上五点多就得起床,晚上一般要到12点睡觉,每天只能睡五个小时,睡眠严重不足。
一整天的时间都被学校安排得满满的,连吃饭的时间都规定好了,很短,等排队买好饭,都没时间坐下来吃,常常只能边走边吃。
我很心疼,但却没有办法帮她。
在她刚入学时,我曾经向老师提过意见,老师说他也没办法。
我也曾经想过给女儿转学,但转学很麻烦,而且转到别的学校也好不了多少。除非转到那种特别差的完全是混日子的学校。
女儿自己也不想转学,后来就算了,没转。
我常常想,为什么我们国家的教育,会变成这样呢?
孩子累!老师累!家长累!
说是素质教育,其实是彻底的应试教育,一切为了分数。
我高中时,上的也是重点高中,但并不像现在的孩子这么累啊。
时代在发展,为什么教育反而在退步?把孩子都教成机器人了。
对于当代的教育问题,我想过很多。
在故事的构思上,我也想了很多。
但给人物起名字,我真没有想太多,就觉得用清华当老师的名字挺好的,让人想到清华大学,容易记住。赵这个姓,比钱孙李更配这个名字,就叫赵清华了。
学生的名字开始不叫王大锤,我忘记叫什么了,我觉得那个名字不好,不容易记住,就想换一个,想了好几个,都不满意。
后来,王大锤这个名字,突然跳进我脑子里,我觉得这个好,很草根,很容易记住。
然后就感觉这个名字好熟悉啊,对哦,《万万没想到》里,那个要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颠峰的,就叫王大锤。
换了这个名字,顿时觉得这个故事,有了喜剧色彩,感觉更讽刺了。
至于赵清华和王大锤最终的命运如何,我从来没想过。
看了这个试题之后,我在想,是不是把这个故事接着写下去,写成中篇或长篇……
如果说,仅仅是做这道题的话,我的答案是:
赵清华被惊醒了,他反思之后,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法。但是,受到了重重阻力,这是一个以分数论英雄的时代,他一个人无力改变这个时代,最终他被学校解聘了。
而王大锤,因为是机器人,自然也不能留在学校了。他的身份被媒体报道之后,无法正常生活,他父亲带着他搬家了。
今天不断地有考生,通过搜索我的笔名“阿辞”,找到我的公众号和微博上来,问我这道题。
很难为孩子们考这样的题目,如果让我自己来做,我也不一定能得高分。
这种题目,考的不是作者的想法,而是出题人和改卷老师的想法。
最后,祝宝宝们高考都超常发挥,考出自己满意的成绩!
作者:阿辞,家里做中药材生意,开有淘宝店“阿辞的百草堂”,一边卖中药,一边写故事。爱文字,爱画画,爱做梦,爱自由。很想有一天去探索宇宙,可是写作十余年,稿费加起来也买不起一艘宇宙飞船。微信公众号:阿辞&
新浪微博:阿辞2015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道题怎么做看看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