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来自高一物理刹车问题渣的问题

浅谈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问题及方法
  【摘要】物理学是人类探讨大自然的一门重要学科,物理所讨论的内容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规律,所采用的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以,学好知识至关重要,而要学好高中物理必须从起开始,原因一是因为从物理到高中物理有一个较大的台阶,只有跨过了这一台阶,才能有更大的发展;二是因为高一物理是基础中的基础,许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要通过高一的学习初步形成。本文探讨如何才能学好高一物理,使物理成为我们的优势学科。    【关键词】台阶;思维;    1初、教学衔接中遇到的问题    笔者在从事高一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从一个阶段到另一阶段的学习中会碰到的最棘手的两个问题:    1.1台阶问题。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说物理难学,尤其是高一的学生总是反应物理比初中难学得多,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台阶”。这个台阶存在于物理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与心理特点上。学习的是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而且常常与日常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大多属于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为依据的具体的形象思维,较少要求应用科学概念和原理进行逻辑思维等抽象思维方式。初中物理练习题,要求学生解说物理现象的多,计算题一般直接导用公式就能求出结果。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复杂,且与日常生活现象的联系也不像初中那么紧密。分析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有时还要从建立物理模型出发,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问题。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需要学生掌握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等方法,还特别需要具有科学想象能力。初中物理重在表浅的定性研究,所研究的现象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而且多数是单一的、静态的,教学要求也以识记为主;高中物理所研究的现象比较复杂而抽象,多数要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教学要求重在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例如高一物理的运算已迅速地从单纯的算术、代数运算过渡到了函数、图像、向量、极值等运算,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概括、推理、想象等思维能力,应用数学能力以及与之对应的优化方法、学习习惯和思维质量。这对于刚上高中的只有形象思维或仅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尚处于经验型阶段的高一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思维方式上质的飞跃。高中物理确实是难学,大部分的学生成绩比初中退步了,对学习高中物理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众所周知,在各科成绩中,物理学科的平均分历来都是较低的;这使得“物理难学”在学生心中留下抹不掉的阴影。不良的竞争和过大心理压力的长期作用,会使青少年的心理承受力不胜负荷,从而产生学习障碍,“台阶”的跨越更显艰难。    1.2思维培养问题。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而思维的核心形态是抽象逻辑思维(包括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按照思维结构的发展阶段来看,抽象逻辑思维是发展的最后阶段,这个阶段又可分为初步逻辑思维,经验型逻辑思维和理论型逻辑思维(包括辩证思维)。显然,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开发智力的关键。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以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理论型逻辑思维能力,是需要也是可能的。首先,高中生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再学习乃至终身学习,都需要有较强的抽象逻辑思维。同时,高中物理是一门严密的、有着公理化逻辑体系的科学理论,对于高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较初中物理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这就是当前所谓初、高中物理“台阶问题”的实质。另外,从高中学生心理的年龄特征来看,从初二年级开始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的转化,在年级将初步完成,这意味着他们思维趋向成熟,可塑性将变小。因此,在高中一、二年级不失时机地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以顺利地完成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的转化是必需的。其次,从生理上看,学生在16岁时已能完成人脑总重量的96%的发育过程,有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在心理上,从初二开始了向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水平的转化,也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的基础。同时,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他们在语言、文字、数学、物理等各方面都有了必要的知识基础,为在高中着重提高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可能。实践证明:凡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一般都比较强。因此,不失时机地抓住高一学习阶段,在具体的物理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育学生掌握一些解决物理问题的特殊方法和技巧。例如:解决力学中连接体的问题时,用“隔离法”;对于不涉及系统内力,系统内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物理问题,则用“整体法”。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常常是上课听得懂、课本看得明,但解题就出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不深,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指导。高中物理题目类型多,方法灵活,用到初等数学的知识较多。教师在强化概念的同时,要精心准备每一节习题课。为了提高习题课的效率,在上习题课前可先将题目布置下去,先让学生做,让他们想办法解题。每想好一种办法便拿给大家看,实在想不出,就相互讨论。一些有难度的题目,学生常常争论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在上习题课时,这些争论过的问题学生们特别专心,即使有些题目课前没有做出来,但由于课前他们已经将题目思考多次,上课时他们特别容易听懂和理解。在这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把课堂上的知识和方法消化吸收。另外,认真、仔细地批改学生作业,看学生是否会做习题,是否认真做了练习题,书写是否规范、作图是否准确。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体更正,个别存在的问题个别更正,不合格的作业要求重做。通过严格规范的批改作业,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严密的思维过程;通过精心准备的习题讨论、讲解以及运用各种各样的解题方法,使学生在由简单模仿到运用自如、由运用自如再到自我创造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学好物理的方法    教育家张志公先生也提出:“教师的任务并不单是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带领学生自己去学,教给他们怎样的学法。”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形成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终生学习的习惯应是物理课教学的第一目标。“教,是为了不教”是我们每个老师必须追求的最高境界。高一的学生怎样学好物理,虽然没有“点石成金”一劳永逸的方法,但本人曾提供并引导学生,尝试过以下几种方法,效果很好。    2.1联系实际,帮助理解。初中物理是通过现象认识规律,因此,初中物理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记忆”;高中物理则是通过对规律的认识理解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所以高中物理主要的学习方法是“理解”。做到理解的基本步骤是:一练、二讲、三应用。“一练”即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练习,通过对不同类型习题的练习,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概念、认识规律、认识知识点、认识考点。关于练习,我国物理学家严济慈先生有这样一段话,“做习题可以加深理解,融会贯通,锻炼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道习题做不出来,说明你还没有真懂;即使所有的习题都做出来了,也不一定说明你全懂了,因为你做习题有时只是在凑公式而已。如果知道自己懂在什么地方,不懂又在什么地方,还能设法去弄懂它,到了这种地步,习题就可以少做。”严济慈先生的教诲给学生为什么要“练”,怎样去“练”以明示。“二讲”即把自己对规律、对概念、对知识点的认识讲给同学或者老师听,在讲解时要多考虑如何讲对方才能听明白,如何讲对方才更容易接受。一个概念、一条规律若能讲一次,自己对该概念或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就有很大的提高;“三应用”即试用学过的规律去解释一些实际问题。若能做到这一点,可算是真正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摩擦力时,练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摩擦力既可做动力又可做阻力”这一说法,摩擦力做阻力现实中的例子很多,也很好理解。但摩擦力做动力就不那么好理解,这时若能举一个传送带的例子,并能讲清楚,摩擦力做动力这一问题就能彻底解决,真正理解。    2.2抓住课堂,提高效率。“堂上一分钟,堂下十分钟”这一老话充分说明了课堂的重要性,也充分说明了抓住课堂与提高效率的关系。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是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所以抓住了课堂也就守住了阵地,也只有守住了这块阵地,才能真正,才能使我们的梦想成为现实。所以说抓住课堂是学好物理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那么怎样抓住课堂呢?    动脑:即要积极思考,使自己的思路跟上老师的思路,认真的听思路、听方法,听老师如何审题,如何找关键点,如何破题。    动手:动手记重点和疑点,尤其是疑点,不仅要记下而且要抓住不放,利用课余时间问老师、问同学直到弄懂为止。    动口:动口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千万不要有害怕答错而不敢开口的想法,一旦有了这种想法,自己的问题就不能被老师发现,问题也就难以得到解决,长此以往,就会被堆积的问题压跨。因此一定要大胆开口答题,大胆开口质疑,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另外,高一物理中所涉及的一些内容在现实中难以找到实例,对这些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就只有通过课堂这一途径来解决。例如:高一教材中万有引力一章中有关天体运动的内容,在实际生活中不可能找到对应的实例来帮助我们理解的,如果我们再抓不住课堂,那么这部分知识就不可能真正的理解。    2.3注重实验,培养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有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就会获得巨大的动力,学习成绩也会突飞猛进。兴趣的培养可以有多种渠道,结合物理学的特点,实验应该是最重要的一种。    在我们的物理课本中有许多实验,如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课本中介绍的小实验等。课本中的这些实验主要是用来验证规律的,但如果我们能认真研究并做好这些实验,我们的收获就不仅在于验证规律,它同时能使我们发现物理是有趣的,从而激发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课本上“显示微小形变”的小实验,如果我们能动手做一下,并能认真分析一下其结果所反映的内容。那么我们不仅能对微小形变有正确的认识,而且从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所以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认真观察、认真分析、努力做好实验是非常有用的一个方法。    2.4灵活应用,举一反三。在平常考试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即讲过的习题、练过的习题,错误率却非常高。究其原因有二:①听讲不认真;②不善于总结规律。因此要真正学好物理,除前面提到的要认真听讲外,还要善于总结。物理习题中规律性的东西很多,在进行总结时,不仅要总结出规律而且要总结出变化,这样才算真正理解,才能灵活应用,才能举一反三。例如在处理力学中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问题时,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是正交分解法,但在练习中我们会发现,若是三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用三角形法则更简单;再如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时,减速到零的运动和反向的初速为零的匀加速(加速度不变)运动在求时间和位移时是等效的。物理学中类似这样的规律很多,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就会发现这些规律,在解题时有意识的进行应用,定能做到灵活应用,举一反三。    总之,学好物理的基本方法可用十二个字来概括:认真听讲,适当练习,重在理解。如果学生能在高一这段学习时间里过度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肯定能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提高本身的素质,开掘良好的思维潜力,自然会得到全面的发展,可以苦中求乐,享受学习,学好物理,让它成为你的优势科。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yi/314586.html高中物理渣求带,一个3-3(热力学)的问题_物理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61,647贴子:
高中物理渣求带,一个3-3(热力学)的问题收藏
物理八年级?选101学酷辅导补习,20000+一线名师24小时一对一在线辅导;物理八年级?还是101学酷好;21年超过1000万学生选择!立即预约试听
对于封闭绝热空间内的气体,有这么几个微观的概念:1.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2.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3.气体分子对器壁的平均作用力;4.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的碰撞次数。
1与分子数密度(N/V)有关,2与温度(T)有关,3与压强(p)有关,这都没什么。关键4我很纠结:物理课本上没有提到这个东西,但各种题层出不穷(比如2014年全国卷I 3-3选择题E)。有的书上说它是压强的宏观表现,有的题却不认为它只与压强有关。
我的问题很简单:第4个微观概念“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的碰撞次数”到底跟什么宏观量挂钩?有没有表达式之类的?求帮助!
还真有。。碰撞频率=1/4nv(次/秒)n等于数密度,v为分子平均速率,v=√8KT/πm其中m为平均分子质量,k为玻尔兹曼常数,但是我物理很菜解释不好。。??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知识点 & “2008年初,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到罕...”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2008年初,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到罕见的冰冻雨雪天气,一时间,交通阻塞,事故频发,为防止交通事故的进一步蔓延,交通部门在积雪路面上大量撒盐、撒灰渣,要求经过该路段的车辆车轮上都要带防滑链.根据你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撒盐应用的物理知识是&撒灰渣、带防滑链的目的是 &.&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08-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陈埠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二)
分析与解答
习题“2008年初,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到罕见的冰冻雨雪天气,一时间,交通阻塞,事故频发,为防止交通事故的进一步蔓延,交通部门在积雪路面上大量撒盐、撒灰渣,要求经过该路段的车辆车轮上都要带防滑链.根据你已学过的物理...”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其实雪是在不断融化和凝固的,只不过二者速度相等,所以始终保持固态.由于盐水的凝固点比水要低,撒上盐以后,雪周围的水就变成盐水,因此就不容易凝固.这样雪就会不断融化,而不能再凝固回去,所以就越来越少了!(2)撒灰渣、车轮上带防滑链,这是采用增大摩擦的方法来防止车辆在雪地上打滑.(1)撒盐应用到的物理知识就是降低晶体的凝固点,盐水凝固点低,就不容易凝固成雪.(2)撒灰渣、车轮带防滑链,目的在于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增大摩擦.故本题答案为:降低晶体凝固点;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增大摩擦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2008年初,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到罕见的冰冻雨雪天气,一时间,交通阻塞,事故频发,为防止交通事故的进一步蔓延,交通部门在积雪路面上大量撒盐、撒灰渣,要求经过该路段的车辆车轮上都要带防滑链.根据你已...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2008年初,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到罕见的冰冻雨雪天气,一时间,交通阻塞,事故频发,为防止交通事故的进一步蔓延,交通部门在积雪路面上大量撒盐、撒灰渣,要求经过该路段的车辆车轮上都要带防滑链.根据你已学过的物理...”主要考察你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知识点的认识】增大摩擦力方法:(1)在压力不变时,增大摩擦面粗糙程度. (2)在摩擦面粗糙程度不变时,增大压力. (3)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4)变湿磨擦为干摩擦. 减小摩擦力方法:(1)在摩擦面粗糙程度,减小压力 (2)压力不变时,减小摩擦面粗糙程度. (3)在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4)使接触面分离【①加润滑油.②在物体接触面形成一层气垫③磁悬浮】【命题方向】怎样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是命题方向.【解题方法点拨】在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时一般要注意采用控制变量法.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与“2008年初,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到罕见的冰冻雨雪天气,一时间,交通阻塞,事故频发,为防止交通事故的进一步蔓延,交通部门在积雪路面上大量撒盐、撒灰渣,要求经过该路段的车辆车轮上都要带防滑链.根据你已学过的物理...”相似的题目:
[2014o北京o中考]下列有关自行车的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给车轴加润滑油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刹车时用力捏闸柄,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
[2014o贺州o中考]如图所示的做法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用力握紧球拍汽车轮胎刻有花纹运动鞋底装鞋钉轴承中装有滚珠
[2014o吉林o中考]如图所示,能够减小摩擦的方法是(  )轮胎表面有花纹瓶盖上有条纹箱子下面安装滑轮鞋底面凹凸不平
“2008年初,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到罕...”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2小明想验证“用滚动代替滑动能减小摩擦”的正确性,利用以下一些器材:质量不相等、带钩的木块A和木块B,弹簧测力计,砝码,棉布,圆柱状铅笔若干,进行实验探究.请完成以下填空:(1)实验步骤一:把木块A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根据&&&&的知识,可知F1的大小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2)实验步骤二:把&&&&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放在其上方,用步骤一的方法拉动木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3)实验分析:当满足&&&&的条件时,上述结论是正确的.
3(2012o台州)小柯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魔力转椅”实验,他坐在普通转椅上用力扇动手中的扇子,椅子不转;在普通转椅的立柱和底座金属筒之间装上滚动轴承和钢珠后,用力扇动手中的扇子,“魔力转椅”随即转动.(1)“魔力转椅”是采用&&&&的方法减小摩擦力的,(2)扇子能扇转“魔力转椅”是利用了&&&&原理.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06o黄冈)电工上水泥杆用的脚扣结构如图所示,它由一根钢条做成约35的弧状,在前后A、B处绑上橡皮,踏脚板D上有一个固定脚的皮带C、A、B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在竖直方向有一个高度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2小明想验证“用滚动代替滑动能减小摩擦”的正确性,利用以下一些器材:质量不相等、带钩的木块A和木块B,弹簧测力计,砝码,棉布,圆柱状铅笔若干,进行实验探究.请完成以下填空:(1)实验步骤一:把木块A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根据&&&&的知识,可知F1的大小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2)实验步骤二:把&&&&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放在其上方,用步骤一的方法拉动木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3)实验分析:当满足&&&&的条件时,上述结论是正确的.
3(2012o台州)小柯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魔力转椅”实验,他坐在普通转椅上用力扇动手中的扇子,椅子不转;在普通转椅的立柱和底座金属筒之间装上滚动轴承和钢珠后,用力扇动手中的扇子,“魔力转椅”随即转动.(1)“魔力转椅”是采用&&&&的方法减小摩擦力的,(2)扇子能扇转“魔力转椅”是利用了&&&&原理.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2008年初,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到罕见的冰冻雨雪天气,一时间,交通阻塞,事故频发,为防止交通事故的进一步蔓延,交通部门在积雪路面上大量撒盐、撒灰渣,要求经过该路段的车辆车轮上都要带防滑链.根据你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撒盐应用的物理知识是____撒灰渣、带防滑链的目的是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2008年初,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到罕见的冰冻雨雪天气,一时间,交通阻塞,事故频发,为防止交通事故的进一步蔓延,交通部门在积雪路面上大量撒盐、撒灰渣,要求经过该路段的车辆车轮上都要带防滑链.根据你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撒盐应用的物理知识是____撒灰渣、带防滑链的目的是____.”相似的习题。书上说“一般说来平均速度的大小不等于平均速率”。那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不等于平均速率吗?
简单的说:
平均速度是总位移除总时间
平均速率是总路程除总时间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
其他答案(共4个回答)
你第一道题应该是前半段和后半段吧?设全程为2S,前半段和后半段分别为S,前半段时间就是S/3,后半段时间就是S/2,那么总时间就是5S/6,再用2S除总时间就是...
在测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主要的测量器材是(刻度尺)和(秒表),其作用是测(位移)和(时间)
(如果你要是高一的就填(位移),初中填(路程))
--------...
速度与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区别在于:
平均速度是指一段时间内通过路程,
瞬时速度一般是指某一时刻的速度。
第一题:假设时间是3t,那么物体的总路程就是t*V1+2t*V2,再用这个总路程去除总时间3t,就得到:V=1/3*V1+2/3*V2
第二题:既然告诉了静水速...
运动物体在某个方向上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物体的移动速度总是随时间改变而改变,你不可以把总路程分成N段来计算,理由,实际物体运动总处于加速,减速或恒速,是一个...
答: 怎么记录宫缩时间,是不是有什么可以记录下来的呢,有人教我一下的吗?
答: 我可以给你提供个想法,仅供参考咯~!
可以从培训人才和被培训人才的数据比例来说明拉,很有说服力哦~!
祝你好运!
答: 小学科学教案|小学科学教案下载 21世纪教育网
答: 请说的明白点啊,你是要什么性质考试的啊,自考?成考?普通?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灼烧残渣超标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