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有色金属冶炼炼已有几千年历史

知识点梳理
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知识点的认识】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是初中中三个非常重要的典型实验.它们的具体实验情况如下:1.化学反应式分别是、和.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3.操作及注意事项分别是:(1)碳还原氧化铜时,要把刚烘干的碳粉和氧化铜粉末要均匀混合后,平铺在试管底部,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有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其炸裂),在酒精灯的灯焰上最好加一个网罩(以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或者使用酒精喷灯来加热);实验结束时,要先撤出导气管,再移走并熄灭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内的粉末倒在纸上(防止石灰水倒吸到试管里,炸裂试管;也为了使粉末冷却,防止还原出来的铜再次被氧化).(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反应前,先通一段时间一氧化碳,然后再加热(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的排净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其中的空气混合后,被点燃发生爆炸);反应后,先撤走并熄灭酒精灯,等固体冷却后再停止通一氧化碳(目的是防止石灰水倒吸到玻璃管内,使其炸裂;也为了使固体冷却,防止刚还原出来的铜再次被氧化);并且,由于一氧化碳有毒,如果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所以还要用点燃或收集的方法等来处理尾气.(3)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反应前,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有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其炸裂;同时,也有利于氢气在试管底部聚集参与反应),将氢气验纯后先通一段时间氢气,然后再加热(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的排净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氢气与其中的空气混合后,被点燃发生爆炸);反应后,继续通入氢气,直到试管及其中的固体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目的是为了使固体冷却,防止刚还原出来的铜再次被氧化).4.实验现象分别是:(1)碳还原氧化铜时,试管中的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亮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玻璃管中的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亮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并且有气泡从中不断地溢出.(3)氢气还原氧化铜时,试管中的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亮红色,同时管口有水滴生成.
书写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知识点的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书写文字表达式的步骤一般分为两步:1.根据实验事实,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即“→”);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箭头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箭头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步骤一般也分为两步:1.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和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符号,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阴、阳离子符号的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将阴、阳离子的原形的右下角的个数,分别配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使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的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检查好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即可.当然,也可以,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利用最小公倍数法,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
探究金属铜的冶炼原理【知识点的认识】提到金属铜的冶炼原理,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干法炼铜,一种是湿法炼铜.所谓干法炼铜是指用具有还原法的焦炭、氢气、一氧化碳等物质做还原剂,把金属矿物中的铜通过一起加热反应,而冶炼出来.例如,利用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_{2}}{{(OH)}_{2}}C{{O}_{3}}]冶炼铜的原理是C{{u}_{2}}{{(OH)}_{2}}C{{O}_{3}}\xrightarrow{\Delta }2CuO+{{H}_{2}}O+C{{O}_{2}}\uparrow ,;利用赤铜矿(Cu2O)冶炼铜的反应原理是C{{u}_{2}}O+C\xrightarrow{\Delta }2Cu+CO;等等.而湿法炼铜是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利用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里置换出来.例如,Fe+CuS{{O}_{4}}=FeS{{O}_{4}}+Cu;;等等.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教材用如图I实验介...”,相似的试题还有:
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教材用如图I实验介绍这一知识.(1)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Cu+CO2↑
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教材用如图I实验介绍这一知识.(1)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Cu+CO2↑
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教材用如图Ⅰ实验介绍这一知识.(1)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2)木炭呈块状,实验时要先将木炭研细,再与CuO粉末混合均匀后使用.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____;(3)酒精灯火焰加有铁丝网罩,其作用是_____;(4)为了提高实验成功率,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Ⅱ方案进行实验.[装置改进]稳定的高温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装置也会影响加热的效率.图Ⅱ装置将卧式装置改为直立式装置.实验时,将反应混合物夯实于试管底部,调节酒精灯高度.你认为该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部位)加热;理由是_____.[实验研究]分别称取2g木炭与不同质量的CuO混合,按每种比例重复实验3次.实验现象及查阅资料获得的实验结果记录如表:不同比例的木炭与CuO实验对比表
1:10-1:11
红热,产生大量气泡,石灰水变浑浊
偶尔红热,气泡较少
表层铜珠较大,出现未完全反应的黑色木炭烨末,且木炭含量越高黑色粉末越多
反应较完全,生成亮红色网状铜块
部分生成Cu2O
主要产物是Cu2O由实验数据分析,影响实验的另一因素是_____;从产物分析,该反应混合物的最佳比例范围是_____.[讨论交流]由于试管中有空气,实验时应注意:①混合物需进行预热,除了使试管受热均匀外,还能达到的目的是_____;②不能把石灰水变浑浊作为木炭跟CuO反应的充分依据.因为试管中还可能发生的反应是_____(写化学方程式);③小明认为用装置Ⅰ进行实验,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请你指出它的主要问题是_____,改进的方法是_____.[拓展探究]关于影响该实验的因素,你认为还可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有_____.& (2011秋o安次区期末)木炭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教
本题难度:0.48&&题型:书写
(2011秋o安次区期末)木炭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教材用如图(a)实验介绍这一知识.(1)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木炭呈块状,实验时要先将木炭研细,再与CuO粉末混合均匀后使用.这样处理的目的是&&&&&(3)实验中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我区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b)方案进行探究实验.【装置改进】稳定的高温时本实验成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装置也会影响加热的效率.图(b)装置将卧式装置改为直立式装置.实验时,将反应混合物夯实于试管底部,调节酒精灯是外焰完全包围试管的下部.你认为该设计是否更好?&&&&(填“是”或“否”);理由是&&&&;【实验研究】分别称取2g木炭与CuO的混合物,按每种比例重复实验3次.实验记录如下表:总质量相同(2g)但木炭与CuO比例不同的实验对比表比例1:61:71:81:91:10~1:111:121:13加热时间1′51″1′43″1′57″1′51″1′51″1′53″4′实验现象红热,产生大量气泡,石灰水变浑浊偶尔红热,气泡较少实验结果表层铜珠较大,出现未完全反应的黑色木炭粉末,且木炭含量越高黑色粉末越多反应较完全,生成亮红色网状铜块部分生成砖红色的Cu2O主要产物是Cu2O由实验数据分析,影响实验的另一因素是&&&&;从产物分析,该反应混合物的最佳比例范围是&&&&;&&【讨论交流】由于试管中有空气,实验时应注意:不能把石灰水浑浊作为木炭跟CuO反应的充分证据.因为试管中还可能发生反应:&&&&【提出问题】若实验中产生了一氧化碳,则需要将从澄清石灰水导出的气体如何处理?&&&&.
来源:2011秋o安次区期末 |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2015秋o杭州期末)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木炭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所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提出了猜想:a.气体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b.气体产物可能是一氧化碳;c.气体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1)如果猜想a成立,写出气体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如果猜想b成立,写出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铁架台已略去),通过实验探究气体产物的成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E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C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由此可得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为&&&&.
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提出了猜想:a、气体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b、气体产物可能是一氧化碳;c、气体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1)如果猜想a成立,写出气体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如果气体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写出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铁架台已略去),通过实验探究气体产物的成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E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C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由此可得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为&&&&,写出D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此装置的不足之处是&&&&.(说明:NaOH溶液可以吸收CO2气体)
(2011秋o温州校级月考)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提出了猜想:a.气体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b.气体产物可能是一氧化碳;c.气体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1)如果猜想a成立,写出气体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如果猜想b成立,写出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铁架台已略去),通过实验探究气体产物的成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E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C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由此可得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为&&&&.(4)有同学提出:从简约装置、节约实验药品的角度出发,上图装置可进行改进,去掉A、B、C装置,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同样可以探究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请你写出其实验操作过程(写出操作步骤,不需要写出现象和结论)&&&&.
(2012秋o金华校级月考)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提出了猜想:a.气体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b.气体产物可能是一氧化碳;c.气体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1)如果猜想a成立,写出气体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铁架台已略去),通过实验探究气体产物的成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E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C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由此可得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为&&&&.
(2011秋o安次区期末)木炭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教材用如图(a)实验介绍这一知识.(1)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木炭呈块状,实验时要先将木炭研细,再与CuO粉末混合均匀后使用.这样处理的目的是&&&&&(3)实验中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我区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b)方案进行探究实验.【装置改进】稳定的高温时本实验成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装置也会影响加热的效率.图(b)装置将卧式装置改为直立式装置.实验时,将反应混合物夯实于试管底部,调节酒精灯是外焰完全包围试管的下部.你认为该设计是否更好?&&&&(填“是”或“否”);理由是&&&&;【实验研究】分别称取2g木炭与CuO的混合物,按每种比例重复实验3次.实验记录如下表:总质量相同(2g)但木炭与CuO比例不同的实验对比表比例1:61:71:81:91:10~1:111:121:13加热时间1′51″1′43″1′57″1′51″1′51″1′53″4′实验现象红热,产生大量气泡,石灰水变浑浊偶尔红热,气泡较少实验结果表层铜珠较大,出现未完全反应的黑色木炭粉末,且木炭含量越高黑色粉末越多反应较完全,生成亮红色网状铜块部分生成砖红色的Cu2O主要产物是Cu2O由实验数据分析,影响实验的另一因素是&&&&;从产物分析,该反应混合物的最佳比例范围是&&&&;&&【讨论交流】由于试管中有空气,实验时应注意:不能把石灰水浑浊作为木炭跟CuO反应的充分证据.因为试管中还可能发生反应:&&&&【提出问题】若实验中产生了一氧化碳,则需要将从澄清石灰水导出的气体如何处理?&&&&.
解析与答案
(揭秘难题真相,上)
习题“(2011秋o安次区期末)木炭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教材用如图(a)实验介绍这一知识.(1)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木炭呈块状,实验时要先将木炭研细,再与CuO粉末混合均匀后使用.这样处理的目的是(3)实验中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我区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b)方案进行探究实验.【装置改进】稳定的高温时本实验成果的”的学库宝(/)教师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分析】(1)根据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直接写出化学方程式进行解答(2)根据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进行解答【装置改进】将卧式改为直立式同时用火焰把试管包住会影响火焰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变小【实验研究】:根据通过实验可以看出氧化铜和碳粉的比例不同得到产物也不同从实验结果中可以得出该题答案即反应最完全的进行解答【讨论交流】:根据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进行解答【提出问题】根据在碳和氧化铜反应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而一氧化碳有毒进行解答
【解答】解:(1)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2CuO&nbsp高温&nbsp&nbsp2Cu+CO2↑(2)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把块状的木炭变成碳粉更利于反应的进行【装置改进】:将卧式改为直立式同时用火焰把试管包住会影响火焰与试管底部的接触面积变大可以充分利用燃烧产生的热量【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可以看出氧化铜和碳粉的比例不同得到产物也不同由实验数据分析影响实验的另一因素是:反应物的比例从实验结果中可以得出该反应混合物的最佳比例范围即反应最充分的:1:10~1:11【讨论交流】:试管中还可能发生的反应是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C+O2&nbsp点燃&nbsp&nbspCO2【提出问题】在碳和氧化铜反应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而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所以要在最后设置一个尾气处理装置.改进的方法是装石灰水的试管加上双孔橡皮塞然后把尾气烧掉(或把排出一氧化碳的导管放在酒精喷灯下点燃或用气球收集起来)答案:(1)C+2CuO&nbsp高温&nbsp&nbsp2Cu+CO2↑(2)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装置改进】:是提高热效率受热更均匀【实验研究】:反应物的比例1:10~1:11讨论交流】:C+O2&nbsp点燃&nbsp&nbspCO2【提出问题】装石灰水的试管加上双孔橡皮塞然后把尾气烧掉.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看答案
知识点讲解
经过分析,习题“(2011秋o安次区期末)木炭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教”主要考察你对
“” “” “”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知识点的认识】该探究是为了弄清或者验证物质的某些性质或变化规律,而进行的实验探究.因此,这类题目分为探究型实验探究和验证型实验探究两大类.就该探究的内容来说,物质的性质包括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变化规律是指该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或者化学变化)的一般趋势和规律性等等.
知识点试题推荐
1&&&&2&&&&3&&&&4&&&&5&&&&6&&&&7&&&&8&&&&9&&&&10&&&&11&&&&12&&&&13&&&&14&&&&15&&&&
作业互助QQ群:(小学)、(初中)、(高中)> 【答案带解析】(2011年浙江金华,33题)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某兴趣小...
(2011年浙江金华,33题)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提出了猜想:
a、气体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
b、气体产物可能是一氧化碳;
c、气体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
(1)如果猜想a成立,写出气体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如果猜想b成立,写出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铁架台已略去),通过实验探究气体产物的成分。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E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C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由此可得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为&&&&&

(4)有同学提出,从简约装置、节约实验药品的角度出发,上图装置可进行改进,去掉A、B、C装置,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同样可以探究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请你写出其实验操作过程(写出操作步骤,不需要写出现象和结论)&&&&&& 。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
(4)先通气体观察E中的现象,然后再加热观察D中的现象
【解析】略
考点分析:
考点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相关试题推荐
(2011年重庆市,23题)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IYC2011),其宗旨是“增进公众对化学重要性的认识,鼓励青年人热爱化学,学习和研究化学”。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课本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作了绿色化改进后制取单质铁(K1,K2是活塞):
(1)关闭K1、开启K2,可以验证CO还原Fe2O3的产物。
①这是关于气体的实验,实验前必须对装置进行&&&&&&&&&&&&&&&&&&&&&&&&&&&&
② 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在e处点燃气体的目的是&&&&&&&&&&&&&&&&&&&&&&&&&&&&&&&&&
(2)关闭K2,开启K1,可以将d口出来的气体再从a通人装置而循环使用。
① c瓶中应装&&&&&&&&&&&&&&&&
(填序号)。
A、澄清石灰水&&&&
B、水C、石蕊溶液&&&&
D、浓硫酸
②反应完后(假设b瓶中NaOH全部转化为纯碱),要从b瓶中溶液得到纯碱固体,必要的实验操作为转移、&&&&&&&&&&&&&&
结晶。
③该实验这样改进的主要优点是&&&&&&&&&&&&&&&&&&&&&&&&&&&&&&&&&&&&&&&&&&&&&&&&
(2011年浙江绍兴,22题)如图是常见气体的分子模型图,其中“●”和“○”分别代表二种原子模型。已知气体A可在气体B中燃烧生成气体C,且气体C能通过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产生。
(1)气体C的化学式是&&&&&&&&&&&&&&
(2)气体A与气体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当气体A、气体B和气体C的质量之比是7:4:11时,它们所含的分子个数之比是 __
(2011年浙江嘉兴,23题)已知Fe2 O3在氢气流中加热时,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可生成Fe3 O4、FeO或Fe,上述反应& 利用了氢气的& ▲& 性。为了探究某次实验中氢气与氧化铁反应的产物,某科学兴趣小组将反应生成的固体称量后放人硫酸铜溶液中(已知铁的氧化物不与硫酸铜反应,且不溶于水)。一段时间后过滤,将得到的固体干燥并再次称量,若发现固体质量& ▲&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则可认为产物中有Fe。
(2011年江苏南京,20题)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反之亦然。取同温同压下的相同体积的CO和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到初始温度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CO和 O2的体积比为2:1
B 、生成CO2的分子个数为原来分子总数的三分之二
C、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原来的四分之三
D、反应后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2
(2011年广东,10题)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电视机着火用水扑灭&&&&&&&&&
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C.草木灰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 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的异味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所产生的气体产物是什么,提出了猜想c气体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3林林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通过实验探究气体产物的成分& & 林林认为,若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装置中的黑色固体变红亮,C装置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猜想c成立.你认为林林的设计是否合理,若不合理,改进的方法是什么,请改进使之可以探究存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请写出操作步骤.图就只看个大概,就是气体通过氧化铜再过石灰水再用酒精灯处理尾气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不合理.因为可能是氧化铜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氧气,而原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1澄清的石灰水、2氢氧化钠溶液、3澄清的石灰水,然后再通过上述装置.当1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当3的澄清石灰水无变化,B装置中的黑色固体变红亮,C装置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则则猜想c成立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2)小波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混合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3)小周建议用图乙装置替代甲装置.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酒精灯火焰处加有铁丝网罩,其作用是(合理答案都能得分).(4)检查了乙装置的气密性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填“可以”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5)待反应结束,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让产物自然冷却.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紫红色铜珠,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教材用如图Ⅰ实验介绍这一知识.(1)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u+CO2↑C+2CuO2Cu+CO2↑;(2)木炭呈块状,实验时要先将木炭研细,再与CuO粉末混合均匀后使用.这样处理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3)酒精灯火焰加有铁丝网罩,其作用是使火焰更集中并提高温度;(4)为了提高实验成功率,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Ⅱ方案进行实验.[装置改进]稳定的高温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装置也会影响加热的效率.图Ⅱ装置将卧式装置改为直立式装置.实验时,将反应混合物夯实于试管底部,调节酒精灯高度.你认为该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位)加热;理由是外焰温度最高.[实验研究]分别称取2g木炭与不同质量的CuO混合,按每种比例重复实验3次.实验现象及查阅资料获得的实验结果记录如表:不同比例的木炭与CuO实验对比表
1:10-1:11
红热,产生大量气泡,石灰水变浑浊
偶尔红热,气泡较少
表层铜珠较大,出现未完全反应的黑色木炭烨末,且木炭含量越高黑色粉末越多
反应较完全,生成亮红色网状铜块
部分生成Cu2O
主要产物是Cu2O由实验数据分析,影响实验的另一因素是反应物的比例;从产物分析,该反应混合物的最佳比例范围是1:10~1:11.[讨论交流]由于试管中有空气,实验时应注意:①混合物需进行预热,除了使试管受热均匀外,还能达到的目的是排净试管内的空气;②不能把石灰水变浑浊作为木炭跟CuO反应的充分依据.因为试管中还可能发生的反应是&CO2C+O2CO2(写化学方程式);③小明认为用装置Ⅰ进行实验,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请你指出它的主要问题是尾气没有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氧化碳会污染环境,改进的方法是装石灰水的试管加上双孔橡皮塞,然后把尾气烧掉(或把排出一氧化碳的导管放在酒精喷灯下点燃或用气球收集起来).[拓展探究]关于影响该实验的因素,你认为还可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有反应物的形状(或反应温度).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2010?成都)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教材用如图I实验介绍这一知识.(1)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u+CO2↑C+2CuO 2Cu+CO2↑.(2)木炭呈块状,实验时要先将木炭研细,再与CuO粉末混合均匀后使用.这样处理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3)酒精灯火焰处加有铁丝网罩,其作用时使火焰更集中,提升温度.(4)为了提高成功率,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Ⅱ方案进行实验.【装置改进】稳定的高温时本实验成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装置也会影响加热的效率.图Ⅱ装置将卧式装置改为直立式装置.实验时,将反应混合物夯实于试管底部,调节酒精灯是外焰完全包围试管的下部.你认为该设计是否更好?是(填“是”或“否”);理由是铁丝网形成一个类似烟囱的空腔,使空气的对流加快,从而使燃烧更充分,火焰更稳定..【实验研究】分别称取2g木炭与CuO的混合物,按每种比例重复实验3次.实验记录如下表:
总质量相同(2g)但木炭与CuO比例不同的实验对比表
1:10~1:11
红热,产生大量气泡,石灰水变浑浊
偶尔红热,气泡较少
表层铜珠较大,出现未完全反应的黑色木炭粉末,且木炭含量越高黑色粉末越多
反应较完全,生成亮红色网状铜块
部分生成Cu2O
主要产物是Cu2O由实验数据分析,影响实验的另一因素是反应物的比例;从产物分析,该反应混合物的最佳比例范围是1:10~1:11.【讨论交流】由于试管中有空气,实验时应注意:①混合物需进行预热,除了使试管受热均匀外,目的是减少试管内剩余空气的量,降低氧气对实验的影响;②不能把石灰水浑浊作为木炭跟CuO反应的充分证据.因为试管中还可能发生反应:&CO2C+O2CO2(写化学方程式);【提出问题】关于影响该实验的因素,你认为还可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反应物的形状(或反应温度).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2011?丽水)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提出了猜想:a.气体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b.气体产物可能是一氧化碳;c.气体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1)如果猜想a成立,写出气体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反应后的产物CaCO3.(2)如果猜想b成立,写出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CO↑C+CuO Cu+CO↑.(3)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铁架台已略去),通过实验探究气体产物的成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E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C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由此可得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4)有同学提出:从简约装置、节约实验药品的角度出发,上图装置可进行改进,去掉A、B、C装置,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同样可以探究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请你写出其实验操作过程(写出操作步骤,不需要写出现象和结论)右图在通风橱中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气体产物,观察现象;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教材用如图Ⅰ实验介绍这一知识.(1)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如图Ⅰ实验中试管口向下倾斜的目的是;(3)木炭呈块状,实验时要先将木炭研细,再与CuO粉末混合均匀后使用,这样处理的目的是;(4)酒精灯火焰处加油铁丝网罩,作用是;(5)为提高成功率,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Ⅱ方案实验.【装置改进】稳定的高温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装置也会影响加热的效率.图Ⅱ装置将卧式装置改为立式装置.实验时,将反应混合物夯实于试管底部,调节酒精灯外焰完全包围试管的下部.你认为设计是否更好?(填“是”或“否”);理由是;【实验研究】分别称取2g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按每种比例重复实验3次.实验记录如表:总质量相同(2g)的木炭与CuO比例不同的实验对比表
1:10~1:11
红热,产生大量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偶尔红热,气泡较少
表层铜珠较大,出现未完全反应的黑色木炭粉末,且木炭含量越高黑色粉末越多
反应较完全,生成亮红色网状铜块
部分生成Cu2O
主要产物是Cu2O由实验数据分析,影响实验的另一因素是;从产物分析,该混合物的最佳比例范围是.【讨论交流】由于试管中有空气,实验时应该注意:①混合物需进行预热,除了使试管均匀受热外,目的;②不能把石灰水浑浊作为木炭跟CuO反应的充分证据,因为试管中还可能发生反应:(写化学方程式).【提出问题】关于影响实验的因素,你认为还可以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某金属冶炼厂将27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