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生物学拯救人类健康与人类学的通俗读物具有较大影响力或划时代

[转载]应试教育造就对科学体系的无知
应试教育重理轻文,导致孩子缺乏人文素养,这可以理解,但如果说高中甚至大学毕业后,学生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科学体系也知之甚少,可能让人难以接受,但事实常常如此。
最近在读文艺复兴方面的书,勾起我30年前上初中时候的两件趣事。
1、画蛋的达芬奇。我是1981年参加的高考,但那年的高考题我早就记不得了,然而1980年的高考作文题我却一直记得十分清楚。那一年我在我们那个城市最好的重点高中读高一,为了提前体验一下高考,我就在我们公社报了名,记得考试那天是爸爸骑自行车把我带到考场的,单程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因为对高考几乎一无所知,当然十分兴奋。那个年代,高考作文题同样是热点。这一年的作文题是先给出一篇短文《画蛋》,然后给出题目:读《画蛋》有感。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达芬奇,文艺复兴应该是没听说过。多少年过去了,作文的具体内容我忘记了,但画蛋的达芬奇我是牢牢记住了,可惜的是,多少年过去了,我对达芬奇的了解还是仅仅限于《画蛋》那篇短文。
1980年高考作文题:读《画蛋》有感
达芬奇(公元1452—1519年)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一位卓越的画家。他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不是先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几天。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一千个蛋当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形状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个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比方说,把头抬高一点看,或者把眼睛放低一点看,这个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地表现出来,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佛罗基奥还说:反复地练习画蛋,就是严格训练用眼睛细致地观察形象,用手准确地描绘形象;做到手眼一致,不论画什么就都能得心应手了。后来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成为一代宗师。
2、把韦达定理当成伟大定理。
1978年我在村小学读到7年级,那时刚恢复考试排名,我基本总是第一名,当时村里学校最高到7年级,按理应该转到很远的公社中学继续念初三。我姑父是物理老师,准确点说,是一个当时非常有威望、有影响力的名师,看我还是块学习的料,就把我转到离家只有步行15分钟的城里中学,而且是重点班。用现在的话应该叫择校吧,不过在当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姑父把我带到学校面试之后,在回家的路上告诉我,学校可能还要笔试,回家好好看看韦达定理。意思是让我做一下重点复习,可我那时压根就没听说过韦达定理。因为姑父很严厉,我也不敢说我没学过,只有自己叫苦着急了。后来,我自学了韦达定理,学的还很透,做了无数道解方程的应用题,成绩当然也不错了,但遗憾的是,在以后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我对韦达的了解也仅仅停留于那个定理,那个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两个公式。韦达是谁?他为什么做了这个事,是怎么做的,他还做了什么,对数学乃至人类科学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对我们有什么用?对这些,我基本没想过。更没有去想过,对我们非常熟悉的ax*x+bx+c=0,从欧几里得到阿基米德,这些伟大的数学家原来一直用非常冗长的文字来表达:某一个已知数乘以某一个未知数的平方让后加上另一个已知数乘以该未知数再加上某一个已知数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也没有。看来,数学上的一小步同样是人类智慧的一大步!
遗憾的是,像我一样的人估计还有很多。如果我们只会做题,只知道学习学校规定要考试的东西,考其然,就去知其然,而不去知其所以然,那怎么会有思维力,怎么会有创造力呢?别说大师了,出个工匠就不错了。
更遗憾的是,30几年过去了,情况好像改变不大。
那么,现在的孩子,不去了解这些还可不可以呢?答案是不可以。
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不说素质教育的问题,不说创造力培养的问题,不说人格完善的问题(最近高校投毒杀人频现,有一句话叫防火防盗防室友!),不说为什么出不来大师的问题,而是说点更实在的。
1、不这样你学不好英语。前些年有个笑话,在英语角,有个外国人一遇到中国人用英语问他叫什么名字,他马上告诉我叫什么,我从哪里来,我是干什么的。因为我们只会这三句英文。细想一下,我们为什么不会唠嗑呢?除了语言本身,是我们的知识储备严重不足,没嗑可唠。哲学不通,宗教不懂,历史不全,名人不熟,事件不知,艺术不会,名著没读,政治不对,你说这个嗑怎么唠吧。学英语就是学文化,可我们偏偏愿意学单词文法,干巴巴的课本,干巴巴的课堂,学多少年也是学不会的。
2、不这样你写不好作文。唠嗑唠不好,文章就更写不好了。大家都知道,在出国留学的托福、赛达等考试中,我们的学生最费劲的不是听力口语,而是阅读。为什么呢?我们读的少呗。或者说,不是少,而是太少,这一点,大家可以随便找一下国外中小学阅读的范围、时间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他们的英语课基本就是阅读课,和我们的不可同日而语,这个我们在前面的博文里说过很多。关于作文,前面也有博文提到过,有一所大学的作文题是对古希腊哲学家塞涅卡关于快乐一段话的理解。
在公元一世纪的时候,罗马哲学家Seneca给一位年轻的朋友写了很多建议和忠告的信。在第23封信中,他写道:要把下面这件事当作你每天必做的事情:学会如何感受快乐,真正的快乐,相信我,这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对这个思想请写出一段简短的反思,表明你是否希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你已经认可Seneca是对的
如果你对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不了解,对苏格拉底、拍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那些历史学家、戏剧家等等不了解,你就不会对那个时代人说过的话有深刻的理解,也就不会有深刻的思考,要想答好这道题真的是太难了。
3、不这样你做不好面试。为什么招生招聘,面试变得越来越重要,其实,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面试的一两句话,一个问题的回答,一般就会知道的你的武功如何,这方面我们在青歌赛上也看的很明白。青歌赛的题目虽然还简单,但覆盖范围还是很广的,文学、艺术、历史、人物,很多很多。还有很多关于成语的,其实也很有意思,也能试出选手的功力,比如,勾心斗角的本意是什么?这些题,平常不做功课,没有文化底蕴的积累,是答不好的。还有一个事,有些题即使你不知道,但还是可以通过排除等方法判断出来的,但为什么有人判断不出来呢?,也是平时积累不足。有句话叫触类旁通,平时的“类”触的不足,旁类是打不通的。
触类旁通其实也容易,多读书就是了。让那些人类辉煌灿烂的文明场景在你眼前重现,让那些充满智慧的伟大哲人与你不厌其烦地对话是一件多么有趣,多么难得的事情,不说古希腊雅典学院那些人类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家,就是但丁和神曲、薄伽丘和十日谈,塞万提斯和堂吉诃德,拉伯雷和巨人传,或伟大,或通俗,或有趣或震撼,还有不可思议的莎士比亚,更不用说米兰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那些人类辉煌的建筑了,还有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那些伟大作品后面,他们曲折哀伤的人生故事。除了去看,说也说不完,说也说不对。遗憾的是,我们的很多孩子就是打不通这个路,走不进这个对他们的未来极其重要的成长世界,而且是在几乎没有什么金钱或资源稀少的障碍的情况下。以现在出版业的发达,要想读书,简直是黄金遍地,俯首即是。要知道,即使退回几百年,要想读到一本书,是没有几个人能做得到的。比如四库全书,一共只有7套,都在皇家的藏书阁藏着呢,你想看也没门啊。
为什么不去看呢,仅仅是那些电子游戏更吸引人吗?不一定,我们父母从小没有想到去主动给孩子是一个最大的原因。比如,游戏类、电子产品的东西你算一下买了多少,书又买了多少,问题就会清晰了。
说了半天,还没说到题目,我们的社会与教育如此重视科学,重视数理化,但孩子却对科学体系几近无知。
如果说工业革命带来了西方与世界科技的腾飞,那么,拉开工业革命序幕的应该是文艺复兴。虽然文艺复兴时期科学的复兴几乎被文学和建筑、绘画等艺术复兴的光芒所遮盖,但与文学与艺术的复兴相比,其思想的火花和对我们现在世界的影响却毫不逊色。哥白尼与天体运行论的诞生,太空探索的先行者第谷与开普勒行星运行三定律的提出,每一个名字与成就都让科学的天空星光璀璨。初中时学牛顿第一定律,也就是惯性定律,搞不明白为什么如此简单的事情竟然成为如此伟大的定理,但还不敢怀疑,更不敢质问。如果你了解了伽利略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如何研究匀速运动,如何做斜面实验,如何发现自由落体定律和摆的周期律,如何从用手抛出去的石头研究抛射体运动,如何制作望远镜,你就会感到他的伟大,会对他们肃然起敬了。如果你知道,从亚里士多德提出物体的下落速度与其重量成正比,这个定律在漫长的岁月里成为无人敢怀疑的教条,而伽利略敢于成为“另类”,走上比萨斜塔去检验、挑战神圣的权威,你就会理解什么是探索,什么是创造了。
与这些成就相比,伽利略挑战地心说就更让人敬佩与激动了。更有意思的是,挑战地心说带给他人生的跌宕起伏。与我们自以为是的常识相反,宗教裁判所既没有对他进行我们所一直认为的残酷迫害,也没有伽利略的不屈不挠,当一切都还原真相的时候,我们才感觉到了科学的实实在在。
对我们现在的孩子更实在的是,伽利略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他作为一个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的伟大贡献,我们很少知道的是,他还是一个出色的演说家,他的文笔之好我们今天还可以原汁原味地感受到。《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是他近70岁时留给我们的又一个财富,对于人们难以接受的科学和哲学问题竟然用如此通俗的形式表达出来。首先它是用意大利土语写成的,并采用日常谈话的对话体,而且论证删繁就简,通俗易懂,更像是一部通俗读物,我们甚至可以把它当成文学作品去阅读。
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偏偏对这样轻松活泼、饱含智慧、让人敬畏东西不给孩子读,而周而复始地做那些枯燥无味、抹杀孩子创造力、想象力的习题考题。所以,非常期望我们的父母为孩子多找一找这样的书去读,给孩子真正的有血有肉有趣的科学启蒙,唯有如此才能让孩子真正地爱上科学。
下面,把收入《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的《科学元典丛书》(北大出版社)的前言放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这套丛书中收入的著作,是自文艺复兴时期现代科学诞生以来,经过足够长的历史检验的科学经典。为了区别于时下被广泛使用的“经典”一词,我们称之为“科学元典”。.
  我们这里所说的“经典”,不同于歌迷们所说的“经典”,也不同于表演艺术家们朗诵的“科学经典名篇”。受歌迷欢迎的流行歌曲属于“当代经典”,实际上是时尚的东西,其含义与我们所说的代表传统的经典恰恰相反。表演艺术家们朗诵的“科学经典名篇”多是表现科学家们的情感和生活态度的散文,甚至反映科学家生活的话剧台词,它们可能脍炙人口,是否属于人文领域里的经典姑且不论,但基本上没有科学内容。并非著名科学大师的一切言论或者是广为流传的作品都是科学经典。
  这里所谓的科学元典,是指科学经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著作,是在人类智识史和人类文明史上划时代的丰碑,是理性精神的载体,具有永恒的价值。
科学元典或者是一场深刻的科学革命的丰碑,或者是一个严密的科学体系的构架,或者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科学领域的基石。它们既是昔日科学成就的创造性总结,又是未来科学探索的理性依托。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是人类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震撼心灵的著作,它向统治西方思想千余年的地心说发出了挑战,动摇了“正统宗教”学说的天文学基础。伽利略《关于托勒密与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以确凿的证据进一步论证了哥白尼学说,更直接地动摇了教会所庇护的托勒密学说。哈维的《心血运动论》以对人类躯体和心灵的双重关怀,满怀真挚的宗教情感,阐述了血液循环理论,推翻了同样统治西方思想千余年、被“正统宗教
”所庇护的盖伦学说。笛卡尔的《几何》不仅创立了为后来诞生的微积分提供了工具的解析几何,而且折射出影响万世的思想方法论。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标志着17世纪科学革命的顶点,为后来的工业革命奠定了科学基础。分别以惠更斯的《光论》与牛顿的《光学》为代表的波动说与微粒说之间展开了长达200余年的论战。拉瓦锡在《化学基础论》中详尽论述了氧化理论,推翻了统治化学百余年之久的燃素理论,这一智识壮举被公认为历史上最自觉的科学革命。道尔顿的《化学哲学新体系》奠定了物质结构理论的基础,开创了科学中的新时代,使19世纪的化学家们有计划地向未知领域前进。傅立叶的《热的解析理论》以其对热传导问题的精湛处理,突破了牛顿《原理》所规定的理论力学范围,开创了数学物理学的崭新领域。达尔文《物种起源》中的进化论思想不仅在生物学发展到分子水平的今天仍然是科学家们阐释的对象,而且100多年来几乎在科学、社会和人文的所有领域都在施展它有形和无形的影响。《基因论》揭示了孟德尔式遗传性状传递机理的物质基础,把生命科学推进到基因水平。爱因斯坦的《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和薛定谔的《关于波动力学的四次演讲》分别阐述了物质世界在高速和微观领域的运动规律,完全改变了自牛顿以来的世界观。魏格纳的《海陆的起源》提出了大陆漂移的猜想,为当代地球科学提供了新的发展基点。维纳的《控制论》揭示了控制系统的反馈过程,普里戈金的《从存在到演化》发现了系统可能从原来无序向新的有序态转化的机制,二者的思想在今天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自然科学领域,影响到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
科学元典的永恒魅力令后人特别是后来的思想家为之倾倒。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以手抄本形式流传了1800余年,又以印刷本用各种文字出了1000版以上。阿基米德写了大量的科学著作,达·芬奇把他当作偶像崇拜,热切搜求他的手稿。伽利略以他的继承人自居。莱布尼兹则说,了解他的人对后代杰出人物的成就就不会那么赞赏了。为捍卫《天体运行论》中的学说,布鲁诺被教会处以火刑。伽利略因为其《关于托勒密与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遭教会的终身监禁,备受折磨。伽利略说吉尔伯特的《论磁》一书伟大得令人嫉妒。拉普拉斯说,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揭示了宇宙的最伟大定律,它将永远成为深邃智慧的纪念碑。拉瓦锡在他的《化学基础论》出版后5年被法国革命法庭处死,传说拉格朗日悲愤地说,砍掉这颗头颅只要一瞬间,再长出这样的头颅一百年也不够。《化学哲学新体系》的作者道尔顿应邀访法,当他走进法国科学院会议厅时,院长和全体院士起立致敬,得到拿破仑未曾享有的殊荣。傅立叶在《热的解析理论》中阐述的强有力的数学工具深深影响了整个现代物理学,推动数学分析的发展达一个多世纪,麦克斯韦称赞该书是“一首美妙的诗”。当人们咒骂《物种起源》是“魔鬼的经典”、“禽兽的哲学”的时候,赫胥黎甘做“达尔文的斗犬
”,挺身捍卫进化论,撰写了《进化论与伦理学》和《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阐发达尔文的学说。经过严复的译述,赫胥黎的著作成为维新领袖、辛亥精英、五四斗士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爱因斯坦说法拉第在《电学实验研究》中论证的磁场和电场的思想是自牛顿以来物理学基础所经历的最深刻变化。
在科学元典里,有讲述不完的传奇故事,有颠覆思想的心智波涛,有激动人心的理性思考,有万世不竭的精神甘泉。
按照科学计量学先驱普赖斯等人的研究,现代科学文献在多数时间里呈指数增长趋势。现代科学界,相当多的科学文献发表之后,并没有任何人引用。就是一时被引用过的科学文献,很多没过多久就被新的文献所淹没了。科学注重的是创造出新的实在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是向前看的。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么多文献被淹没,也表明划时代的科学文献数量是很少的。大多数科学元典不被现代科学文献所引用,那是因为其中的知识早已成为科学中无须证明的常识了。即使这样,科学经典也会因为其中思想的恒久意义,而像人文领域里的经典一样,具有永恒的阅读价值。于是,科学经典就被一编再编、一印再印。
早期诺贝尔奖得主奥斯特瓦尔德编的物理学和化学经典丛书《精密自然科学经典》从1889年开始出版,后来以《奥斯特瓦尔德经典著作》为名一直在编辑出版,有资料说目前已经出版了250余卷。祖德霍夫编辑的《医学经典》丛书从1910年就开始陆续出版了。也是这一年,蒸馏器俱乐部编辑出版了20卷《蒸馏器俱乐部再版本》丛书,丛书中全是化学经典,这个版本甚至被化学家在20世纪的科学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所引用。一般把1789年拉瓦锡的化学革命当作现代化学诞生的标志,把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称为化学家之战。奈特把反映这个时期化学的重大进展的文章编成一卷,把这个时期的其他9部总结性化学著作各编为一卷,辑为10卷《1789—1914年的化学发展》丛书,于1998年出版。像这样的某一科学领域的经典丛书还有很多很多。
科学领域里的经典,与人文领域里的经典一样,是经得起反复咀嚼的。两个领域里的经典一起,就可以勾勒出人类智识的发展轨迹。正因为如此,在发达国家出版的很多经典丛书中,就包含了这两个领域的重要著作。1924
年起,沃尔科特开始主编一套包括人文与科学两个领域的原始文献丛书。这个计划先后得到了美国哲学协会、美国科学促进会、科学史学会、美国人类学协会、美国数学协会、美国数学学会以及美国天文学学会的支持。1925年,这套丛书中的《天文学原始文献》和《数学原始文献》出版,这两本书出版后的25年内市场情况一直很好。1950年,他把这套丛书中的科学经典部分发展成为《科学史原始文献》丛书出版。其中有《希腊科学原始文献》、《中世纪科学原始文献》和《20世纪(1900—1950年)科学原始文献》,文艺复兴至19世纪则按科学学科(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地质学、动物生物学以及化学诸卷)编辑出版。约翰逊、米利肯和威瑟斯庞三人主编的《大师杰作丛书》中,包括了小尼德勒编的3卷《科学大师杰作》,后者于1947年初版,后来多次重印。
在综合性的经典丛书中,影响最为广泛的当推哈钦斯和艾德勒1943年开始主持编译的《西方世界伟大著作丛书》。这套书耗资20()万美元,于1952 年完成。丛书根据独创性、文献价值、历史地位和现存意义等标准,选择出 74位西方历史文化巨人的443部作品,加上丛书导言和综合索引,辑为54卷,篇幅25()0万单词,共32000页。丛书中收入不少科学著作。购买丛书的不仅有“大款”和学者,而且还有屠夫、面包师和烛台匠。迄1965年,丛书已重印30次左右,此后还多次重印,任何国家稍微像样的大学图书馆都将其列入必藏图书之列。这套丛书是20世纪上半叶在美国大学兴起而后扩展到全社会的经典著作研读运动的产物。这个时期,美国一些大学的寓所、校园和酒吧里都能听到学生讨论古典佳作的声音。有的大学要求学生必须深研100多部名著,甚至在教学中不得使用最新的实验设备而是借助历史上的科学大师所使用的方法和仪器复制品去再现划时代的著名实验。至1940年代末,美国举办古典名著学习班的城市达300个,学员约50000余众。
相比之下,国人眼中的经典,往往多指人文而少有科学。一部公元前300年左右古希腊人写就的《几何原本》,从1592年到1605年的13年间先后3次汉译而未果,经17世纪初和1850年代的两次努力才分别译刊出全书来。近几百年来移译的西学典籍中,成系统者甚多,但皆系人文领域。汉译科学著作,多为应景之需,所见典籍寥若晨星。借1970年代末举国欢庆“科学春天”到来之良机,有好尚者发出组译出版《自然科学世界名著丛书》的呼声,但最终结果却是好尚者抱憾而终。1990年代初出版的《科学名著文库》,虽使科学元典的汉译初见系统,但以10卷之小的容量投放于偌大的中国读书界,与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实不相称。
我们不得不问:一个民族只重视人文经典而忽视科学经典,何以自立于当代世界民族之林呢?
科学元典是科学进一步发展的灯塔和坐标。它们标识的重大突破,往往导致的是常规科学的快速发展。在常规科学时期,人们发现的多数现象和提出的多数理论,都要用科学元典中的思想来解释。而在常规科学中发现的旧范型中看似不能得到解释的现象,其重要性往往也要通过与科学元典中的思想的比较显示出来。
在常规科学时期,不仅有专注于狭窄领域常规研究的科学家,也有一些从事着常规研究但又关注着科学基础、科学思想以及科学划时代变化的科学家。随着科学发展中发现的新现象,这些科学家的头脑里自然而然地就会浮现历史上相应的划时代成就。他们会对科学元典中的相应思想,重新加以诠释,以期从中得出对新现象的说明,并有可能产生新的理念。百余年来,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的思想,被不同的人解读出不同的信息。古脊椎动物学、古人类学、进化生物学、遗传学、动物行为学、社会生物学等领域的几乎所有重大发现,都要拿出来与《物种起源》中的思想进行比较和说明。玻尔在揭示氢光谱的结构时,提出的原子结构就类似于哥白尼等人的太阳系模型。现代量子力学揭示的微观物质的波粒二象性,就是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拓展,而爱因斯坦揭示的光的波粒二象性就是在光的波动说和粒子说的基础上,针对光电效应,提出的全新理论。而正是与光的波动说和粒子说二者的困难的比较,我们才可以看出光的波粒二象性说的意义。可以说,科学元典是时读时新的。
除了具体的科学思想之外,科学元典还以其方法学上的创造性而彪炳史册。这些方法学思想,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研究。当代研究人的创造性的诸多前沿领域,如认知心理学、科学哲学、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等等,都涉及到对科学大师的研究方法的研究。一些科学史学家以科学元典为基点,把触角延伸到科学家的信件、实验室记录、所属机构的档案等原始材料中去,揭示出许多新的历史现象。近二十多年兴起的机器发现,首先就是对科学史学家提供的材料,编制程序,在机器中重新做出历史上的伟大发现。借助于人工智能手段,人们已经在机器上重新发现了波义耳定律、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提出了燃素理论。萨伽德甚至用机器研究科学理论的竞争与接受,系统研究了拉瓦锡氧化理论、达尔文进化学说、魏格纳大陆漂移说、哥白尼日心说、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量子论以及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形成的革命过程和接受过程。
除了这些对于科学元典标识的重大科学成就中的创造力的研究之外,人们还曾经大规模地把这些成就的创造过程运用于基础教育之中。美国兴起的发现法教学,就是几十年前在这方面的尝试。近二十多年来,兴起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全球浪潮,其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改变片面灌输科学知识的状况。其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在教学中加强科学探究过程的理解和训练。因为,单就科学本身而言,它不仅外化为工艺、流程、技术及其产物等器物形态,直接表现为概念、定律和理论等知识形态,更深蕴于其特有的思想、观念和方法等精神形态之中。没有人怀疑,我们通过阅读今天的教科书就可以方便地学到科学元典著作中的科学知识,而且由于科学的进步,我们从现代教科书上所学的知识甚至比经典著作中的更完善。但是,教科书所提供的只是结晶状态的凝固知识,而科学本是历史的、创造的、流动的,在这历史、创造和流动过程之中,一些东西蒸发了,另一些东西积淀了,只有科学思想、科学观念和科学方法保持着永恒的活力。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网题库中心!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被誉为“震撼世界的十本书之一”,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主要是因为它(&&)A.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0 Z$ J: e( X* [9 O! `! K2 T
hB.深化了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开创了分子生物学5 G- I% K* V* O! M+ V" Q: N8 HC.进一步证明了“上帝造人说”的合理性7 B/ b) c1 C( V( c5 ]# b3 [# X6 WD.改变了人对自身与环境的看法,动摇了对上帝的信仰; h! c- e$ S5 N' @+ X# \
解析试题分析: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指出生物的进化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上改变了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看法,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点评:关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还可以考查生物进化论创立的条件:经济政治方面: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发生;思想方面:文艺复兴使基督教神学受到极大的冲击;科技方面:生物学研究取得重大成果。(时间坎坎坷坷)
(夏日艳阳sunny)
第三方登录:有哪些生物学与人类发展相关的例子
有哪些生物学与人类发展相关的例子
苍蝇与宇宙飞船令人讨厌的苍蝇,与宏伟的航天事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仿生学却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了.苍蝇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秽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它靠什么来充当嗅觉的呢? 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大脑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仿生学家由此得到启发,根据苍蝇嗅觉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成功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就是把非常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器;分析器一经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这种小型气体分析仪,也可测量潜水艇和矿井里的有害气体.利用这种原理,还可用来改进计算机的输入装置和有关气体色层分析仪的结构原理中.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自从人类发明了电灯,生活变得方便、丰富多了.但电灯只能将电能的很少一部分转变成可见光,其余大部分都以热能的形式浪费掉了,而且电灯的热射线有害于人眼.那么,有没有只发光不发热的光源呢? 人类又把目光投向了大自然.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生物都能发光,如细菌、真菌、蠕虫、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昆虫和鱼类等,而且这些动物发出的光都不产生热,所以又被称为“冷光”.在众多的发光动物中,萤火虫是其中的一类.萤火虫约有1 500种,它们发出的冷光的颜色有黄绿色、橙色,光的亮度也各不相同.萤火虫发出冷光不仅具有很高的发光效率,而且发出的冷光一般都很柔和,很适合人类的眼睛,光的强度也比较高.因此,生物光是一种人类理想的光.科学家研究发现,萤火虫的发光器位于腹部.这个发光器由发光层、透明层和反射层三部分组成.发光层拥有几千个发光细胞,它们都含有荧光素和荧光酶两种物质.在荧光酶的作用下,荧光素在细胞内水分的参与下,与氧化合便发出荧光.萤火虫的发光,实质上是把化学能转变成光能的过程.早在40年代,人们根据对萤火虫的研究,创造了日光灯,使人类的照明光源发生了很大变化.近年来,科学家先是从萤火虫的发光器中分离出了纯荧光素,后来又分离出了荧光酶,接着,又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了荧光素.由荧光素、荧光酶、ATP(三磷酸腺苷)和水混合而成的生物光源,可在充满爆炸性瓦斯的矿井中当闪光灯.由于这种光没有电源,不会产生磁场,因而可以在生物光源的照明下,做清除磁性水雷等工作.现在,人们已能用掺和某些化学物质的方法得到类似生物光的冷光,作为安全照明用.电鱼与伏特电池自然界中有许多生物都能产生电,仅仅是鱼类就有500余种 .人们将这些能放电的鱼,统称为“电鱼”.各种电鱼放电的本领各不相同.放电能力最强的是电鳐、电鲶和电鳗.中等大小的电鳐能产生70伏左右的电压,而非洲电鳐能产生的电压高达220伏;非洲电鲶能产生350伏的电压;电鳗能产生500伏的电压,有一种南美洲电鳗竟能产生高达880伏的电压,称得上电击冠军,据说它能击毙像马那样的大动物.电鱼放电的奥秘究竟在哪里?经过对电鱼的解剖研究, 终于发现在电鱼体内有一种奇特的发电器官.这些发电器是由许多叫电板或电盘的半透明的盘形细胞构成的.由于电鱼的种类不同,所以发电器的形状、位置、电板数都不一样.电鳗的发电器呈棱形,位于尾部脊椎两侧的肌肉中;电鳐的发电器形似扁平的肾脏,排列在身体中线两侧,共有200万块电板;电鲶的发电器起源于某种腺体,位于皮肤与肌肉之间,约有500万块电板.单个电板产生的电压很微弱,但由于电板很多,产生的电压就很大了.电鱼这种非凡的本领,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19世纪初,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以电鱼发电器官为模型,设计出世界上最早的伏打电池.因为这种电池是根据电鱼的天然发电器设计的,所以把它叫做“人造电器官”.对电鱼的研究,还给人们这样的启示:如果能成功地模仿电鱼的发电器官,那么,船舶和潜水艇等的动力问题便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水母的顺风耳“燕子低飞行将雨,蝉鸣雨中天放晴.”生物的行为与天气的变化有一定关系.沿海渔民都知道,生活在沿岸的鱼和水母成批地游向大海,就预示着风暴即将来临.水母,又叫海蜇,是一种古老的腔肠动物,早在5亿年前,它就漂浮在海洋里了.这种低等动物有预测风暴的本能,每当风暴来临前,它就游向大海避难去了.原来,在蓝色的海洋上,由空气和波浪摩擦而产生的次声波 (频率为每秒8—13次),总是风暴来临的前奏曲.这种次声波人耳无法听到,小小的水母却很敏感.仿生学家发现,水母的耳朵的共振腔里长着一个细柄,柄上有个小球,球内有块小小的听石,当风暴前的次声波冲击水母耳中的听石时,听石就刺激球壁上的神经感受器,于是水母就听到了正在来临的风暴的隆隆声.仿生学家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相当精确地模拟了水母感受次声波的器官.把这种仪器安装在舰船的前甲板上,当接受到风暴的次声波时,可令旋转360°的喇叭自行停止旋转,它所指的方向,就是风暴前进的方向;指示器上的读数即可告知风暴的强度.这种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结构构件对于构件,在截面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把材料尽可能放到远离中和轴的位置上,是有效的截面形状.有趣的是,在自然界许多动植物的组织中也体现了这个结论.例如:“疾风知劲草”,许多能承受狂风的植物的茎部是维管状结构,其截面是空心的.支持人承重和运动的骨骼,其截面上密实的骨质分布在四周,而柔软的骨髓充满内腔.在建筑结构中常被采用的空心楼板、箱形大梁、工形截面钣梁以及折板结构、空间薄壁结构等都是根据这条结论得来的.-- 斑马斑马生活在非洲大陆,外形与一般的马没有什么两样,它们身上的条纹是为适应生存环境而衍化出来的保护色.在所有斑马中,细斑马长得最大最美.它的肩高140-160厘米,耳朵又圆又大,条纹细密且多.斑马常与草原上的牛羚、旋角大羚羊、瞪羚及鸵鸟等共外,以抵御天敌.人类将斑马条纹应用到到军事上是一个是很成功仿生学例子.补充-- 最新发展:仿生学与遗传学的整合是系统生物工程(systems bio-engineering)的理念,也就是发展遗传工程的仿生学.人工基因重组、转基因技术是自然重组、基因转移的模仿,还天然药物分子、生物高分子的人工合成是分子水平的仿生,人工神经元、神经网络、细胞自动机是细胞系统水平的仿生,跟随单基因遗传学、单基因转移发展到多基因系统调控研究的系统遗传学(system genetics)、多基因转基因的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以及纳米生物技术(nano-biotechnology)、生物计算(bio - computation、DNA计算机技术的系统生物工程发展,仿生学已经全面发展到一个从分子、细胞到器官的人工生物系统(artificial biosystem)开发的时代.参考资料:/view/803.htm回答者: zhuxiandeai - 试用期 一级 3-13 13:02多着呢,人类进步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学鸟飞行,学蜜蜂、鸟盖房子,学鱼游泳,学青蛙跳现代仿生学就专门研究自然界各种生物的特别行为什么东西都有值得学习地地方,关键在于发现回答者: 枫林红焰 - 秀才 三级 3-13 13:02看看《仿生学》或许对你帮助更大根据响尾蛇的颊窝能感觉到0.001℃的温度变化的原理,人类发明了跟踪追击的响尾蛇导弹.人类还利用蛙跳的原理设计了蛤蟆夯.人类模仿警犬的高灵敏嗅觉制成了用于侦缉的“电子警犬”.科学家根据野猪的鼻子测毒的奇特本领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批防毒面具.生物学家通过对蛛丝的研究制造出高级丝线,抗撕断裂降落伞与临时吊桥用的高强度缆索.船和潜艇来自人们对鱼类和海豚的模仿.响尾蛇导弹等就是科学家模仿蛇的“热眼”功能和其舌上排列着一种似照相机装置的天然红外线感知能力的原理,研制开发出来的现代化武器.火箭升空利用的是水母、墨鱼反冲原理.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变色龙的变色本领,为部队研制出了不少军事伪装装备.科学家研究青蛙的眼睛,发明了电子蛙眼.白蚁不仅使用胶粘剂建筑它们的土堆,还可以通过头部的小管向敌人喷射胶粘剂.于是人们按照同样的原理制造了工作的武器—一块干胶炮弹.美国空军通过毒蛇的“热眼”功能,研究开发出了微型热传感器.我国纺织科技人员利用仿生学原理,借鉴陆地动物的皮毛结构,设计出一种KEG保温面料,并具有防风和导湿的功能.回答者: 单链DNA429 - 童生 一级 3-13 13:22几乎所有的都是,要看你从什么角度去看!因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存活到现在的生物都有其自己独特的一套或多套生存繁殖的手段,都值得人类学习!回答者: bb881121 - 助理 二级 3-13 14:17动物仿生学生物学家通过对蛛丝的研究制造出高级丝线,抗撕断裂降落伞与临时吊桥用的高强度缆索.船和潜艇来自人们对鱼类和海豚的模仿.响尾蛇导弹等就是科学家模仿蛇的“热眼”功能和其舌上排列着一种似照相机装置的天然红外线感知能力的原理,研制开发出来的现代化武器.火箭升空利用的是水母、墨鱼反冲原理.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变色龙的变色本领,为部队研制出了不少军事伪装装备.科学家研究青蛙的眼睛,发明了电子蛙眼.白蚁不仅使用胶粘剂建筑它们的土堆,还可以通过头部的小管向敌人喷射胶粘剂.于是人们按照同样的原理制造了工作的武器—一块干胶炮弹.美国空军通过毒蛇的“热眼”功能,研究开发出了微型热传感器.我国纺织科技人员利用仿生学原理,借鉴陆地动物的皮毛结构,设计出一种KEG保温面料,并具有防风和导湿的功能.根据响尾蛇的颊窝能感觉到0.001℃的温度变化的原理,人类发明了跟踪追击的响尾蛇导弹.人类还利用蛙跳的原理设计了蛤蟆夯.人类模仿警犬的高灵敏嗅觉制成了用于侦缉的“电子警犬”.科学家根据野猪的鼻子测毒的奇特本领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批防毒面具.仿生学是人类一直使用的方法,如模仿海豚皮而构造的"海豚皮游泳衣"、科学家研究鲸鱼的皮肤时,发现其上有沟漕的结构,于是有个科学家就依照鲸鱼皮构造,造成一个薄膜蒙在飞机的表面,据实验可节约能源3%,若全国的飞机都蒙上这样的表面,每年可节约几十亿.又如有科学家研究蜘蛛,发现蜘蛛的腿上没有肌肉,有脚的动物会走,主要是靠肌肉的收缩,现在蜘蛛没有肌肉为什么会走路?经研究蜘蛛不是靠肌肉的收缩进行走路的,而是靠其中的"液压"的结构进行走路,据此人们发明了液压步行机……总之,从自然界得到启迪,模仿其结构进行发明创造.这就是仿生学. 这是我们向自然界学习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从自然的规律中得到启迪,利用其原理进行设计(包括设计算法),这就是智能计算的思想.智能计算智能计算,也有人称之为"软计算",就是借用自然界(生物界)规律的启迪,根据其原理,模仿设计求解问题的算法.如: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遗传算法、进化规划、模拟煺火技术和群集智能技术等.群集智能(Swarm Intelligence)群居昆虫以集体的力量,进行觅食、御敌、筑巢的能力.这种群体所表现出来的"智能",就称之为群体智能.如蜜蜂采蜜、筑巢、蚂蚁觅食、筑巢等.从群居昆虫互相合作进行工作中,得到启迪,研究其中的原理,以此原理来设计新的求解问题的算法.蚂蚁算法蚂蚁觅食时,在它走过的路上,留下外激素,这些外激素就象留下路标一样,留给后来"蚁"一个路径的标志.后面的蚂蚁,就会沿着有外激素的路径行走(外激素越多引诱蚂蚁的能力就越强).科学家们对此进行过试验:用人造的外激素在纸上画上一条路径,对蚂蚁进行试验.结果蚂蚁果然都沿画有外激素的路径行走.BD蚁穴 AC 食物蚂蚁寻食时,由蚁穴出发,可沿AC,也可沿ABC(见上图),设各蚂蚁寻到食物后沿原路回穴,并在路上留下外激素,那么因AC路径短,故当它们沿AC返回时,就在AC上留下两次外激素.而沿ABC返回者,因其路径长,仅回到D点,于是AD一段只留过一次外激素(即其上的外激素的浓度比AC上的浓度淡),故这时从蚁穴出来寻食者就会沿浓度大的路径AC行走……最后大多数的蚂蚁都会沿较短的路程进行寻食. 利用这个原理科学者们就设计了蚂蚁算法(进行求最短程).上面是个简单的原理,当然要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算法,还要将模型进一步精确,如要计及外激素的挥发(即激素的浓度将随时间而逐步降低等等).用蚂蚁算法求最短程1.一群蚂蚁随机从出发点出发,遇到食物,衔住食物,沿原路返回2. 蚂蚁在往返途中,在路上留下外激素标志3. 外激素将随时间逐渐蒸发(一般可用负指数函数来描述,即乘上因子e-at)4. 由蚁穴出发的蚂蚁,其选择路径的概率与各路径上的外激素浓度成正比蚂蚁算法还可以应用于很多实际问题,例如用于重建通讯路由,管理公司的电话网,对用户记帐 收费等工作,任务分配问题等不要停,继续思索进一步,将每个蚂蚁看成是一个神经元,它们之间的通讯联络,看成是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只不过这时的连接不是固定的,而是随机的.即用一个随机连接的神经网络来描述一个群体.这种神经网络所具有的性质,就是群体的智能科学家们从蜻蜓翅膀末端的一块比周围略大一些的厚斑点得到了启示,从而解决了飞机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
与《有哪些生物学与人类发展相关的例子》相关的作业问题
古猿进化人 再答: 水生 陆地 两栖再问: 第一个不是历史吗?再问: 说完整,好吗?举例!! 再答: 青霉素再问: 第几个问题? 再答: 供血机 再答: 食物发酵。 酸奶再问: 面包算不算是发酵 再答: 算再问: 谢啦! 再答: no problem再问: 呵!
解题思路: 生物发展解题过程: 苍蝇与宇宙飞船 令人讨厌的苍蝇,与宏伟的航天事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仿生学却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 自从人类发明了电灯,生活变得方便、丰富多了。但电灯只能将电能的很少一部分转变成可见光,其余大部分都以热能的形式浪费掉了,而且电灯的热射线有害于人眼。那么,有没有只发光
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Soft/HTML/14466.shtmlhttp://www./-18/50.shtml/shengwu/1/2.h
  科学史世界科技文化史速读技术史(共7册)
人类为什么不能发展?或者说进化了?答案就是经验.远古时代,人类还是猿人的时候(姑且人类的祖先是这个) 我们就经历了进化,也就是发展.慢慢的进化到现在,直立行走,使用工具,运用语言.而为什么,到现在,我们停止了进化?我想着就是经验造成的.请允许我用惰性来代替经验.我们设想一下,假如你现在没有热武器,你生活在冷兵器时代的一
一定是A①开发可再生能源 包括生物资源;②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这个不用说粮食就是生物④研制载人航天器 只要载人,就得研究人在航天器中怎么生活,也是生物问题⑤研制新型制衣材料 用一些生物材料制作衣服⑥防治艾滋病 ⑦治理环境污染 ⑧提高人口素质 艾滋病、环境、人都是生物学问题所以一定是A
生物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了解自然,开发农作物新品种,了解人自身,解决人生命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与遗传有关病症,提高人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生物学和遗传学就是为了以上目标服务的,通过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其他生物的基因组测序,将不同生物的正常基因的碱基序列测出来,然后与某个患者的碱基序列进行比对,发现错误的序列,然后再将人正常
生物技术将主导人类的生活\x0d今天人们已经广泛地接受了这样的说法,这就是20世纪是物理学的世纪,而21世纪将是生物学的世纪.几乎所有人都同意关于21世纪的两个事实:不论是从预算资金、工作岗位的多少,还是从重大发现的数量来看,现代生物学的规模都比物理学的规模大得多,而且,在整个21世纪,生物学很可能都将保持科学领域最大
从生物学的意义上讲,人是一种动物,人属于哺乳动物纲,灵长目,人科,人属.类人猿与人在进化上有亲缘关系,因此可以说它是人的祖先.大约在20万~300万年以前,人类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了.人类是从古猿变来的.但是类人猿和人,在进化史上都很年轻,如果以地球现在的年龄为12小时,那么人的寿命还不到半分钟. 科学的人类起源理论是从
您好,我看到您的问题很久没有人来回答,但是问题过期无人回答会被扣分的并且你的悬赏分也会被没收!所以我给你提几条建议: 一,你可以选择在正确的分类下去提问,这样知道你问题答案的人才会多一些,回答的人也会多些. 二,您可以到与您问题相关专业网站论坛里去看看,那里聚集了许多专业人才,一定可以为你解决问题的. 三,你可以向你的
  因为历史观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在历史唯物主义诞生以前,人们总是从神的意志、卓越人物的思想或某种隐秘的理性,即从某种精神因素出发去解释历史事件,说明历史的发展.其结果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资产阶级历史观用“人”的观点解释历史,比起中世纪用神的意志说明历史的神学观点是一个重大进步.但它所理解的人
军事科技上:核弹爆炸成功、火箭卫星上天、神6上天、龙芯的开发研制等等体育上: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新中国以来第一次.中国体育的成就很辉煌,已经连续几届人类奥运会名列前三甲,中国的优势项目称霸全世界.刘翔、姚明著名世界.逐渐举办世界级别各大体育赛事:奥运会、F1、亚洲会等等非常多.文章一篇,供参考腾飞吧,祖 国 高艳伟敲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现代文明病,也诱发产生了.同时,工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导致环境污染 加剧.这些由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不良结果,已在某种程度上对人类的健康与正常的生活构成潜在危害.为此 ,时代赋予体育教育以新的历史使命,并提出许多新的课题,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突破传统体育教育价值观, 从更加丰富的层面看待体育教育与
答案是 城市 根据在《北京十二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热点问题讲座》的210页第一行
1.生物学中的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有利于农业的生产2.生物学中人体的器官,细胞,组织等功能及位置有利于医学的发展
化学与人类文明之我见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都与化学息息相关.首先从我们的衣、食、住、行来看,色泽鲜艳的衣料需要经过化学处理和印染,丰富多彩的合成纤维更是化学的一大贡献.要装满粮袋子,丰富菜篮子,关键之一是发展化肥和农药的生产.加工制造色香味俱佳的食品,离不开各种食品添加剂,如甜味剂、防腐剂、香料、调味剂
对人口、食物、环境、能源等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开创各种综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的农业生态工程的兴起,最终将发展新的、大规模的近代化农业.(节选) 再问: 300字左右 再答: 生物与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传统上一直是农学和医学的基础,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医疗、制药、卫生等等方
……这是不是阅读题……我正在做……海洋对于人类、地球来讲都扮演这一个及其重要的作用.体现在:地质、气候、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大家可能都听过关于人类、地球生物的起源源于大海的相关文章.同时海洋还是我们地球的温度、湿度的调控器,是人类的最大的可再生资源的储藏室,是地球大陆形成的重要构筑着.是地球文明的摇篮.海洋对于人类、地球
生物与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传统上一直是农学和医学的基础,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医疗、制药、卫生等等方面.随着生物学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现在,生物学的影响已突破上述传统的领域,而扩展到食品、化工、环境保护、能源和冶金工业等等方面.如果考虑到仿生学,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物学对人类的贡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