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机拍了电脑js判读屏幕发生改变出去发生了奇怪的变化,哪位大佬来个解答啊?

可能大家对&Google&的印象,是他全球用户(部分地区用不了)最多的搜索引擎。评论或者是前阵子以&4:1&的成绩打败了围棋九段职业选手李世石的Alpha&Go。。。评论其实,Google&一直都有在做硬件的,只不过很低调,其中比较出名的应该是&Nexus&系列手机,到现在为止出了&6&代~评论我收藏的&Nexus&5(左)和&Nexus&6&(右)虽然&Nexus&系列很不错,但是&Google&一直也没怎么宣传,销量也一般。。。你想问&Google&有多不重视宣传?Nexus&6&发布的时候,&Google&甚至连发布会都没开。。。但是昨晚,&Google&却反常的开了一场名字叫做&Made&by&Google&(Google&制造)的发布会,专门发布硬件~评论看到直播现场的时候,我发现谷歌原来没有变,他还是原来的那个&Google&。。。因为发布会现场是这样的!评论(会场曾经是一个巧克力工厂的车站)这特么哪叫发布会啊!?好像哪个城乡结合部的街道办在开听证会。。。唉,算了,反正&Google&发布会经常是这个调性,也就见怪不怪了。首先是&Google&的现任&CEO&劈柴哥(Sundar&Pichai)出来跟大家寒暄了了几句。评论演讲的内容大概意思是&“&人工智能这方面,我们&Google&过去很牛X,现在很牛X,以后也会很牛X,现在我给你们看一个牛X的东西吧,他叫&Google&assistant(谷歌秘书)&”。评论当时我一愣,这不是新品发布会么?难道不应该先发布个手机电脑什么的吗?怎么还是发布软件?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劈柴哥就已经自顾自下台了,并且丢下了一个宣传视频。。。视频里介绍的这个&Google&assistant&,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语音助手(前几天我介绍的&Allo&软件就内置了这个功能,传送门)。比如,你问秘书&“&今天我该做什么&”,他就会自动抓取你的日历备忘录,告诉你今天你都需要做什么事情~评论其实这不算什么,因为现在很多语音助手都可以做到,但是下面的就不一样了~Google&assistant&支持一连串的有逻辑的问话!评论“&从我家去芝加哥市中心要多长时间?&”“&18&分钟&”(同时列出地图)“&那附近有什么好一点的餐馆?&”谷歌秘书马上列出了那附近餐馆列表。“&帮我在那个&Quartion&餐馆订一个位子&”“&已订好&”这谷歌秘书兼职逆天有木有,好像有一个真人秘书在帮你做这些琐事一样!而且,最后,Google&展示了他们对这个人工智能助手的野心。。。Google&assistant&支持的设备评论谷歌想让&Google&assistant&在手机,电脑,手表,家庭智能设备,汽车上都能使用。。。简直是一现实版的贾维斯!然后,我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先发布这个&Google&assistant&,肯定是为了后面的硬件铺路,后面要发布的硬件肯定都支持&Google&assistant&!果不出我所料,发布会紧接着推出了谷歌的新手机品牌&——&Google&PixelGoogle&Pixel评论(长得有点像苹果。。。)这款手机是第一款内嵌了&Google&assistant&的智能手机(可不呗,你自己的手机,你自己的助手),主讲人介绍它时,最先说的就是&“&这款手机着重于软件与硬件的结合&”,“&完美的体现了谷歌智能&”。。。在这款手机上,只要你长按&Home&键就能随时呼出&Google&assistant&,无论你在什么应用界面里,嗯,跟苹果的&Siri&差不多。但是&Google&assistant&却有比&Siri&还强大的地方~它能智能识别你的短信内容,比如识别短信里提到的餐馆。。。识别短信中提到的餐馆评论识别餐馆之后,手机会给你列出餐馆相关的信息,比如餐馆电话多少,餐馆的菜品照片,如果去的话行车路线是什么。而且这个识别不止是在短信里面可以用,而是在几乎所有&App&里面都可以!看到这里我觉得&“&贾维斯&”&可能真的离我们真实生活越来越近了。。。讲过&Google&招牌的人工智能后,是个手机,都避免不了要来说说照相功能。。。Pixel&的镜头在&DXO&mark&(世界知名手机镜头天梯榜)中获得了&89&的评分,是智能手机中的最高分。。。评论iPhone&7&的评分是&86这个镜头具有&1230&万像素,F2.0光圈,并且单位像素面积为&1.55&微米,能更高的捕捉光信息。Pixel&的镜头评论主讲还顺嘴说了一句&“&Pixel&没有难看的突出镜头&”(又是怼苹果)。。。不仅镜头做得好,算法还做得好,这款手机内置了算法稳定器,可以实现拍摄稳定,各位亲感受一下~评论做左侧是未开启防抖功能,右侧是开启了防抖功能这效果叼的不行,就好像拍摄的时候用了云台稳定一样!除此之外,这款手机还支持快充,并且主讲明确的告诉大家,Pixel&可以充电&15&分钟,使用七小时。。。看到这样一个手机,可能你会很想买吧?但是你还舍不得原来手机上的数据怎么办呢?呵呵,Google&都已经帮你想到了,它搞了个快速数据搬运功能,方便你更换手机。。。数据搬运评论(这个演示动图又腹黑的调侃了&iPhone&,暗示人们丢弃&iPhone&开始用&Pixel&)最后,主讲人介绍了一个新功能&Daydream&(白日梦),这项功能暂时只有&Pixel&可以使用。白日梦是谷歌推出的&VR&项目,是手机+VR&盒子来实现的。评论Pixel&手机我们都了解了,那么这&VR&盒子什么样呢?发布会揭露了&Daydream&的真容。。。评论(把&Pixel&手机塞进这个盒子,就可以享受&VR&了)如果你对这个东西嗤之以鼻,觉得他和市面上普通的&VR&盒子是一样的,那你就太天真了~这个&VR&盒子是对应&Pixel&手机配对的,还附带一个控制器。评论红圈里面是控制器有了这个控制器,你就可以控制&VR&里面的世界,这完爆市面上的普通&VR&盒子~评论控制器效果演示这个&Daydream&不仅能用来看电影玩游戏,还可以用来看&VR&新闻和&Youtube&上的全景视频,甚至是用&VR&观光旅游!评论VR观光谷歌为这个&VR&观光设计了&150&多条线路,有了&Daydream&你就能足不出户走遍世界。同时这项功能实力打脸的隔壁&Facebook&,毕竟&Facebook&一直急着做这种&VR&内容。。。虽然看起来好像很不错,但是我对这个&Daydream&保持观望态度,因为觉得靠手机做视频载体总是不会达到让人满意的效果吧~最后&Google&发布了一个叫做&Google&Home&的设备,其实这个东西在今年夏天的&Google&I/O&大会上已经提过一次了。Google&Home评论它其实就是&Google&assistant&+&音箱&~你只需要坐在家里的沙发上喊一嗓子,&Google&Home&就会根据你的指令控制你家的电灯、电视、空调、加湿器、电脑、冰箱等一切智能设备。不仅能控制智能家居,Google&Home&还能随时随地的回答你的问题,只要你喊他一嗓子就行了~随口提问评论你还可以问他居家生活小技巧。评论红酒洒在地毯上怎么办最叼的是你可以每个房间都放一个&Google&Home&,它们互相之间是可以协作的!不同房间的协作评论甚至如果你发现家里突然缺了什么,你对&Google&Home&说一下,他会给你帮你下单买东西~感觉亚马逊被啪啪打脸,前阵子亚马逊搞了个叫&Echo&的东西,和&Google&Home&差不多,不过看样子&Google&Home&要比&Echo&智能的多。。。看了&Google&发布会之后,我突然觉得,这次&Google&发布的,既不是软件,也不是硬件~它发布的,是未来。。。
引领潮流!
用户被锁,内容被封。
我是来打酱油的
事与愿违啊
Google&Android的创始人&
曾经买过谷歌3手机花了2000+,据说是日版的,那屏幕真是渣啊,尤其是到了冬天低温的时候那叫一个惨不忍睹啊,从那之后对谷歌的手机就不感兴趣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手机大佬找呀找呀找平台
  2003年,海归的杨兴平率领他的团队推出国内第一部智能手机。杨兴平一直有个理想打造All in one的智能终端。他的想法当时未免有曲高和寡的落寞,不过,当几年后互联网不安分的因子狂热地注入传统的手机业,这个本就群雄逐鹿的江湖陷入空前的动荡。互联网与通信的界限越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来越模糊,手机的战争从终端转向平台,互联网的DNA改写了游戏规则。
  被改变的手机DNA
  虽然事前毫无征兆,但是摩托罗拉手机被卖掉似乎是无法改变的宿命。
  这家手机业的鼻祖,被谷歌以125亿美元收入囊中。这是“鲸吞象”的游戏,83年历史的王者被年仅13岁的谷歌收编。甚至有人说,该事件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传统手机巨头在互联网巨头面前的完败,手机业的竞争进入新的时代。
  从最早的大哥大,到昙花一现的呼机,再到手机,摩托罗拉在通信业几度起落。尤其是2G时代,摩托罗拉与诺基亚是骄傲的王者,“HELLO MOTO”曾是一个时代的标签。但衰退来得如此迅猛,少有佳作、被称“慢反应”的摩托罗拉从2007年起陷入亏损泥淖,全线败退,手机业务味同鸡肋,复兴之路行走艰难。直到2008年谷歌推出了安卓手机系统,摩托罗拉作出一个艰难的决定押宝安卓。
  同样在当年叱咤风云的诺基亚,虽然它眼下在全球手机仍然卖得最多,但是智能手机的市场并不属于它。
  今年第二季度,苹果超过了它,甚至它还落在了三星的身后。最近还被曝光二季度在中国的渠道出了问题。城头变化大王旗,转型中的诺基亚发出墙倒众人推的感慨。实际上,诺基亚或许感到冤枉,因为在移动互联网大潮涌起的时候,在功能手机向智能手机的转型中,诺基亚是先知先觉者。早在2006年年底,诺基亚就提出移动互联网战略,在所有手机商中第一个喊出要做“互联网企业”。但可惜的是,诺基亚还是那个诺基亚,提到智能手机,人们首先想到的是iPhone,是黑莓,甚至是HTC。
  iPhone带来的革命
  一切的颠覆都是那个叫乔布斯的人带来的。2007年,苹果进入手机市场时,面对的是轻蔑与嘲笑。但是美轮美奂的iPhone捅开了传统手机与互联网之间的那层窗户纸,多点触控技术让手机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一个全新的业态就这样精彩地呈现开来。的确,做电脑出身的苹果更懂互联网。
  互联网,准确地说是移动互联网,让手机变成了一个可以包罗万象的智能终端,质量是否过硬?电池是否耐用?在消费者眼中已不是第一考虑要素。想起那个笑话:有一天爱疯(iPhone)认识了诺基亚,爱疯说我音质好,诺基亚说我扛摔;爱疯说我游戏好玩、画面好,诺基亚说我扛摔;爱疯说我上网爽,诺基亚说我扛摔;爱疯说我触屏效果好,诺基亚还是说我扛摔;爱疯终于生气了,摔地上,坏了,诺基亚开心地说:坏了吧?我扛摔。
  同样对互联网驾轻就熟的谷歌正在品尝成功的喜悦。最初的谷歌手机其实也面对一片质疑,但是开源开放让它的阵营空前,除了苹果和诺基亚外,它几乎得到了大多数手机企业的赞同。不过当谷歌“变硬”之后,安卓阵营正面临新的拐点。
  事实上,手机业的商业模式已发生了转变,从拼硬件到拼软件、拼平台,互联网的DNA牵动一切。今年年初,诺基亚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逐渐舍弃培育多年的塞班,转而与微软合作开发WindowsPhone。当谷歌与摩托罗拉抱团时,诺基亚又一次得意于自己英明的决定,只是不知道这家昔日的手机霸主何时能扭转乾坤。
  互联网大佬纷纷杀入手机
  手机业正成为互联网巨头们的下一个角力场。今年8月16日,雷军的小米手机推出;此前,阿里巴巴发布“阿里云”手机及操作系统,腾讯也应景地推出QQ手机;而淘宝手机、微博手机等等,将互联网的元素发扬光大。这些事件的主角都不是传统的手机厂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符号互联网公司。
  当然,对于互联网公司该不该做手机一直有争论。电信专家陈金桥指出,手机行业已经是红海,市场很残酷,互联网企业不见得能成为最终的英雄。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也是一个反对论者,在他看来,互联网企业做手机是从一个高毛利的产业去做一个低毛利的事,是历史的倒退。但也有业内专家认为,多数互联网公司做手机、推操作系统的目的不在于硬件本身,而是借机掠取更多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在某网站所作的一份随机调查中显示,多数网友认同互联网公司做手机有品牌优势。
  无论如何,移动互联网正迎来一个爆发季,互联网的因子已经浸入手机的骨髓。而未来手机市场的格局或许不止是苹果、微软+诺基亚、谷歌+摩托罗拉的三足鼎立,更多的掠食者或将创造奇迹。
  晨报记者 焦立坤
  猜想一:
  诺基亚投入微软怀抱?
  关于诺基亚的未来引发了人们无限的遐想。在华尔街今年炮制的“2012即将消失的品牌名单”中,诺基亚榜上有名。诺基亚市值最巅峰时曾达3000亿美元,但自iPhone上市以来,诺基亚市值下跌77%,被收购的可能大大增加。目前最流行的说法是,诺基亚或将投入微软的怀抱。
  点评:两两抱团似乎是最直接的御寒路径,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给诺基亚一点时间。
  猜想二:
  摩托被中兴或华为吃掉?
  找到靠山的摩托罗拉安全了吗?还是有很多讨论的空间,毕竟在谷歌高管的心中最记挂的是专利。有专家一刀见血地说,被抽干专利精华的摩托罗拉可能沦为制造的工具,甚至到时候会被再转手卖掉。
  点评:中兴、华为在电信设备上的杀伤力已经有目共睹,那是令华尔街惊叹的“狼来了”。他们在手机上的建树正在扩大,相信中国的企业有机会收购那些曾经牛哄哄的大牌。
  猜想三:
  山寨整编成正规军?
  中国山寨手机大军曾是一道风景线,占据着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低端手机市场。不过,在手机智能化的浪潮中,山寨的日子越来越难过,曾有消息称,在北已经出现大量撤离的现象。
  点评:客观地讲,山寨手机的创新出奇令一些正规军也不得不竖起大拇指。但做事业,还是要回到阳光下。
11-08-17·
11-08-17·
11-07-25·
11-07-11·
11-04-22·
11-04-06·
11-03-27·
10-11-02·
09-05-26·
09-08-27·
进口商品吸收国内“纯购买力”,恰恰有利于抑制通胀。
搜狐财经社区话题
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哪部分人的CPI,反正和我无关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财经媒体封面
财经·大视野
高清影视剧
关注一件事并尽力做好,这种心态是种创业心态
近期热点关注大佬们都看重的Meta2发新演示 欲干掉电脑和手机_网易科技
大佬们都看重的Meta2发新演示 欲干掉电脑和手机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AR眼镜领域,除了HoloLens和Magic Leap之外,另一个比较有名气的大概就是Meta了。而日前在世界增强现实大会(AWE 2016)上,Meta 2的Ryan Pamplin带来了Meta 2的新消息。Ryan称,目前Meta 2的开发者版本已经有“上万订购量”,并且将“很快发货”。他同样带来了新的视频演示,据称是“直接用眼镜拍摄的”,这其中包括Facetime形式的3D视频聊天应用,类似微软之前的Holoportation,不过相对HoloLens较小的视场,Meta 2超过90度的视场要“更大”。Meta 2还演示了带位置追踪的3D控制器,应用则与HTC Vive商的Tilt Brush异曲同工。还有AR在线购物,通过AR眼镜,能够在网页上浏览商城的时候,直接看到商品的3D模型。Pamplin表示,在2020年Meta将会推出新设计,“与今天的完全不同”。而他更认为该领域的下一步是“隐形眼镜,直接贴在人的视网膜上”。最后他放话:“在几年之后,人们就会放弃电脑、电视和智能手机”。
本文来源:青亭网
责任编辑:张彬彬_NT5025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屏幕消失 揭秘下一个15年智能机形态|智能手机|屏幕|形态_手机_新浪科技_新浪网
屏幕消失 揭秘下一个15年智能机形态
  时间回到2001年,爱立信发布了旗下首款GSM彩屏手机T68,虽然分辨率只有101X80px,256色位也仅仅刚好让眼睛辨识色彩,但 T68的出现在当时却引来了外星人般的关注。彼时手机屏幕技术远没有现在成熟,但彩屏的出现给手机走向娱乐化埋下了伏笔,随后衍生出的彩信业务和拍照功能 在智能机还没有普及之前,让功能机多多少少成为手中玩物,而不再是一个通讯工具。
消失的屏幕&揭秘下一个15年智能手机形态
  当我们第一次拿到彩屏手机时,很难想到色彩让手机走上泛娱乐化道路。而多点触控技术的出现让我们更不想不到今天触摸屏替代实体键盘霸占了手机的正立面,也彻 底改变了人机交互方式。初代iPhone对智能手机的影响深远,触摸屏的运用和对分辨率的追求也逐渐拉开一场硬件堆砌战。与此同时默默无闻的康宁玻璃从iPhone&4开始声名鹊起,最终以康宁大猩猩为代表的系列屏幕玻璃打开市场,占领高端手机市场。
爱立信首款彩屏手机T68
  我 们说乔布斯定义了智能手机时,很大一部分在肯定触摸屏幕,值得一提的是初代iPhone正是在一块玻璃上开发而来。乔布斯最初的愿望是得到一部可以作为显 示设备并支持多点触控的玻璃设备,6个月后,工程师拿回来这块神奇的屏幕,乔布斯将屏幕交给UI设计师,设计师基于这块玻璃,创造出了惯性平滑卷动之类全 新的用户体验,这块基于玻璃设计的iPhone后来改变了世界。
乔布斯发布初代iPhone
  正如屏幕色彩催生了手机拍照一样,触摸屏的运用彻底变革手机的交互方式,这种革命性的变化在于,不仅仅是视觉和色彩、输入和获取信息的操作方式的改变,这块神奇的玻璃将我们的生活方式装入了手机。2010年中国钢琴家郎郎在旧金山的一次演出中,出乎意料的拿出刚刚发布的iPad,触摸屏上弹起了速度最快的钢琴曲之一&——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野蜂飞舞》,极快的旋律让人很难想象这是在一块玻璃上演奏,它宣告了iPad并不是一款放大的显示设备,玻璃屏幕的精彩交互才是亮点,而这也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朗朗音乐会用iPad演奏《野蜂飞舞》&技惊四座
  十多年后我们再来看这块玻璃,它由3.5英寸慢慢变成4英寸最后扩展到4.7和5.5英寸,玻璃由平面变成了2.5D。短短的数年之间这块神奇的玻璃魔力般 将所有的智能机带入了玻璃脸世界,就连以实体全键盘为傲的黑莓也在2013年推出了全屏幕触摸手机。唯一的不足是iPhone扼杀了设计师的创意,时至今日智能手机的正面仍然只有一块玻璃而已。
从造型各异到一块玻璃&iPhone扼杀手机设计创意
  屏 幕尺寸日趋增大、分辨率日渐高清是智能手机这几年最大的改变,对于主流智能手机而言基本的交互层面上没有太大变化。而触摸技术已经继续延伸到手机以外的领 域。今年CES松下向我们展示了大尺寸4K触摸屏技术的解决方案,一旦打破成本门槛,触摸技术将取代落伍的物理键盘,它所改变的将不再仅仅是在iPad上 弹钢琴,也不仅仅是效率提升,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将会像移动操作系统一样,从根本发生变革。
  第2页:关于未来&科技大佬们是这样点科技树
  关于未来&科技大佬们是这样点科技树
  最 近关于人类是否点错科技树的讨论很多,什么是科技树(Technology&tree)?意思是通过选择发展不同的技术方向导致不同的研发结果,用图形表 示则成树状图像。触摸屏幕该点科技树的那一个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巨头公司的实力和发展战略。我们来看看微软、索尼这些科技巨头是怎么规划我们的未来 的。
  微软:
  2009年刚刚来到微软一年的Stephen&Elop(没错,就是那个埃洛普)作为微软商业部门总裁在当年的WBT&09上演示了微软的未来远景,微软将这一愿景定格在了2019年。
  2009年微软发布未来愿景视频
  虽 然这段视频从现在看来已经不是那么新奇,不过却有相当多干货呈现,2009年距离iPad发布还有一年,微软已经在视频中呈现了成熟的Pad原型;微软还 基于屏幕操作定制了成熟的操作系统,无论是飞机上触摸娱乐办公设备还是手中拿的卡片式显示设备都与目前成熟的平板和智能手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投影交互设 备、数据的跨设备交互和透明可触摸大屏幕等科幻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场景在这里随处可见;以柔性屏幕为技术底蕴的电子报纸也出现在微软的未来愿景中,不过微软 没有想到的是纸媒已经全面向以iPad等为载体设备全面铺开,恐怕等不到柔性屏幕技术成熟,纸媒已经被电子化吞噬,柔性屏幕需要在现实中另找代言人。
  不 过微软也出现过点错科技树的时候,比如为了实现视频通话,微软笨拙的花力气将智能手机一分为二,一个用来作为听筒一个作为视频通话的显示设备;当时的微软 为了避免手指玷污屏幕并实现精准操作还开发出了从屏幕背后可以触控的LucidTouch,脑洞大开的Sphere&球体交互也算微软点错科技树的技术之 一吧。
微软黑科技
  时 隔两年的2011年,微软再次推出愿景视频,这次它很识相的去掉了柔性屏幕报纸,取而代之的是超薄无边框的平板电脑。值得一提的是微软首次提出了智能家居 概念,随后的2013年的未来愿景中,智能厨房也成为展示的重点。智能厨房的雏形展现和宜家提出的2025年智能概念厨房理念类似,不过投影交互设备的成 熟运用是关键。
宜家2025智能概念厨房
  柔 性屏幕是触摸屏幕的一种形态,这种设想出来的东西来源于哈利波特式的魔法电影和脑洞大开的想象中。现实中韩国两家液晶面板厂商LG和三星将将是屏幕带入了 柔性时代。2013年三星和LG分别发布了各自的曲面OLED手机产品——三星Galaxy&Ground和LG&G&Flex。
  三 星Galaxy&Ground和LG&G&Flex是曲面屏幕的代表,三星和索尼也开始销售曲面电视产品,但此类大屏幕电视眼下价格相当昂贵,相关设计普 遍被认为是营销噱头,遗憾的是曲面屏幕的存在除了展示面板厂商的技术实力外,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效果其实不明显。
  2014年10月份,日本创新高科技半导体能源实验室展示5.9英寸柔性可折叠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屏。这种显示屏在配备触摸传感器后可弯折10万次。
日本开发柔性屏幕
日本开发柔性屏幕
  在 今年LG展示了其研发的可弯曲OLED照明面板。除了其极亮的亮度,此产品的主要吸引力是它的弯曲灵活性。这些面板可以弯曲和扭转达达到75毫米以上。 LG化学能通过采用塑料为主的OLED,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的壮举,弯曲程度完全超过玻璃有机发光二极管75毫米的弯曲上限。这种P-OLED材料之前被 用在LG的G&Watch智能手表和G&Flex2智能手机。
LG研发可弯曲OLED照明面板
  正 如前面所提到了,既然选择了柔性屏幕这条高逼格的道路,必然要在技术上遭遇更多的磨难。即便当前柔性屏幕技术已经成熟,柔性电子报纸等这种一直被畅想的未 来产品却已经悄然落伍,避开了科技树主干。不过我们看到随着智能穿戴设备的出现和繁荣,柔性屏幕或许能够找到一席之地。&&&
  第3页:无边框曲面屏会是智能手机的未来吗?
  无边框曲面屏会是智能手机的未来吗?
  我们在前面讲了太多未来科技或者点错了科技树的屏幕技术和功能。在微软的2019未来愿景尚未到来之前,触摸屏幕技术的革新中,真正商用的技术有哪些,我们来看一下。
  在透明屏幕技术成熟之前,超窄边框和无边框屏幕算是对未来科幻的一种意淫,但论起美学设计,无边框并非最优选择,所以很多人看到夏普Aquos只有下巴没有额头会感到错愕,而对于夏普而言,无边框夏普Aquos更多是自己炫技的产物。
  目前商用的无边框屏幕均采用侧边折射的方式实现视觉上的无边框,同时考虑误触和美观的问题,侧边往往需要取消实体按键。于是无边框手机需要一种全新的交互方式,所以我们在nubia&Z9上看到的Fit边缘触控技术就是为解决这一难题诞生。
nubia&Z9无边框设计
  交互永远是科技产品的主题,nubia&Z9为无边框带来了一套全新而完善的交互设计。我们无法判定近两年无边框会不会是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但Fit交互可能会给未来更多的无边框产品提供参考,这一点是值得称赞的。
  另 一种为智能手机带来全新交互设计的技术代表是三星,三星Galaxy&Note&Edge只是试水,Galaxy&S6&Edge坚定了三星继续曲面屏幕 设计信心。将边框从黑边变成曲面,首先从视觉上更加美观,其次曲面屏幕的存在相当于给手机加入独立的双屏,在同一块屏幕上实现两种独立的操作,三星的奇思 妙想为我们的交互带来了新思路。
三星Galaxy&S6&Edge侧面屏交互
  目 前而言侧面屏很大一部分取代了通知栏的功能,在息屏状态下侧面屏可以作为第三方应用推送的显示框,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不必要的屏幕功耗。遗憾的是我们看到除 了一些简单的推送之外,Galaxy&S6&Edge并没有完全发挥自己曲面屏幕的优势,更大的潜力有待三星去挖掘。
  曲面屏和无边 框都是带着炫技成分的前沿科技产品,不过历史也有回潮,一部YotaPhone因为国礼手机而爆红,而推波助澜的还是背后那块平淡无奇的墨水屏。除了 YotaPhone2和Kindle之外,目前一款纯墨水屏智能手机也已经推出,如果你有印象,应该记得索尼曾在2014年推出过一款13.3英寸的墨水 屏平板Digital&Paper,用于政府和公司机构等替代打印纸张。
索尼推出替代纸张的墨水屏幕平板电脑
YotaPhone&2
  除 了看书不伤眼和省电之外,墨水屏似乎没有太多优势,但YotaPhone依然有不少的关注度,这是一种科技上的“返祖”吗?只能说严重依赖智能手机这种全 球人正在深陷的症状中,有些人已经不自觉的产生“抗体”,墨水屏有助于我们重新关注使用智能手机的健康,在保证智能沟通的基础上,减少手机的依赖症状。如 果人类本身就有自我修复的能力,YotaPhone2这种小众产物或许能演变成一种小潮流,一切皆有可能。
  那么未来会是无边框、曲 面屏和墨水屏的天下吗?抑或多次出现在微软愿景中的透明交互设备才是未来吗?如果仔细看微软每届的畅想视频,你会发现科技巨头开始脱离幻想,越来越考虑实 际,的确依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一块透明的屏幕依然没有办法在四年之后实现。不过沿着屏幕继续扩展,我们看到交互技术正沿着更宽广的道路走,最明显的一条就 是VR。
  第4页:Oculus和微软告诉你下一个十五年在哪
  Oculus和微软告诉你下一个十五年在哪
  VR 与现实最大的区别,在于取消了屏幕的概念,同时将有界的显示边框扩展到VR世界中的无界,巧妙避开了现实中需要考虑的屏幕尺寸、分辨率等硬件难题。更重要 的是VR带来的是交互的跳跃,从手指触摸一下跳跃到全感官的交互,视觉从有界进入沉浸、手指从滑动上升为手势动作,未来不仅仅是手指,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可 以参与到交互当中。
  和触摸屏的出现一样,VR带来的沉浸式体验也是革命性的。虽然VR的发展是未来5-10年后的事,但比起透明屏 幕,这是切实可以触摸到的未来。同样作为一项前沿技术,VR首先在军用领域得以发挥,随后我们看到Oculus&Rift克服了体积庞大、重量超出以及延 迟等问题,将虚拟现实带入商用世界。
半条命支持Oculus&Rift
  沉 浸体验、无边界屏幕等酷炫的功能在随后的开发版中已经实现,笔者也多次体验过三星Gear&VR和Oculus&Rift等虚拟现实设备,完全被无可言传 的VR世界所震撼,如果3D&Max电影试图通过扩大视角欺骗你的眼睛,那么VR完全不需要欺骗就可以获得自由视角无边界的真实感受,用身临其境形容再适 合不过。&
  Oculus&Rift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屏幕小时的世界,另一个打入VR领域的品牌HTC带来的Vive&VR设备更胜 一筹,在视觉革命的基础上带来了全新的交互,现实中的我们也可以参与到VR世界的互动,比如在VR中走动,拿起VR世界中的物体,很明显这就是未来世界完 整的交互体系。
Oculus&Rift
  除 了硬件上的革新,VR同智能手机一样也需要生态链的支持,如何创造更多VR内容是当务之急。这个工作交给了Google,今年的Google&I/O大会 上Google联合GoPro推出相机矩阵设备Jump,这个看起来像是一朵机械向日葵、由16个GoPro组装起来的东西组成了一个相机矩阵,确保录像 内容的同步和拼接,再通过处理后进入具备VR功能的媒体,为VR内容的制作剔除门槛。
Google&Jump
  同 样是虚拟现实大爆发的今年,微软向我们带来了一款叫做HoloLens设备,微软强调HoloLens属于全息设备(Hologram)而非虚拟现实设 备,HoloLens区别于VR设备的不同在于,VR将你带入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中,整体偏重视觉体验;HoloLens属于增强现实,将影像投入现实世 界中,并在现实中建立一个虚拟世界。
微软HoloLens全息投影(图片引自Forbes)
  微 软成功展示了让3D影像飘浮在真实世界的可能性,同时也改变我们如何看待与认知周围环境。&通过上述视频你可以清晰了解到微软正在构建的增强现实世界, “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有自己的习性,他们在不同的角落做不同的事”,当硬件世界无法满足每个人的定制时,微软HoloLens全息平台消弭了这种差异性需 求。&&&&&
  更 重要的是微软HoloLens通过全息投影取消了硬件壁垒,VR的出现为我们营造一个无边界的屏幕,但这个屏幕和外界无法实现交互,是一个单一设 备;HoloLens不仅去掉了屏幕边框的概念,还可以通过手势将各种实体电子设备虚拟化,比如随手在屏幕上画出一块巨屏屏幕;随手在空中拨出电话号码; 甚至可以将日历等电子化形象扩展到你的3D视觉中来;医疗健康、工程建筑等等,这些以前只存在于电脑屏幕上的影像突破了视觉的束缚,而且已经不是可视化那 么简单,科幻般的操作理念已经诞生。
微软HoloLens将硬件带入虚拟&又将虚拟带入现实
  你 会发现,从Oculus&Rift到微软HoloLens已经没有手机的影子,或许当时的智能手机已经做到了足够酷炫,显然它的地位已经被虚拟现实和全息 投影取代,正如智能手机让短信沦为验证码集散地一样,HoloLens中智能手机的位置会进一步缩小,智能手机在屏幕上仅仅抓取了日历、短信、相机、纸质 书,而HoloLens正在抓取世界,万物皆可虚拟。
  无论是Oculus&Rift还是微软HoloLens都处于萌芽状态,下一 个十五年智能手机的屏幕真的会消失吗?算一算第一款彩屏手机出现到现在也差不多有15年的历史,处于2001年的我们很难想象2015年的手机成为连接世 界娱乐和生活最便利最让人狂热的工具,此时VR和HoloLens的时代才刚刚开始,下一个十五年给了我们太多期待。
  扫一扫,每日推送最潮最酷数码资讯。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数码官方微信(也可微信中搜:sinadigi或新浪数码)。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用手机看电脑屏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