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勃仑 为什么经济学不确定性原理是进化科学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紹以凡勃伦为代表的旧制度学派的经济理论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旧制度学派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学说特点;凡勃伦制度经济学的哲学基础及主要制度经济学理论;康芒斯的交易理论及密契尔的商业循环理论 二、教学重点 凡勃伦制度经济学的哲学基础及主要制度经濟学理论;康芒斯的交易理论及密契尔的商业循环理论。 三、教学难点 凡勃伦制度经济学的哲学基础及主要制度经济学理论 本章主要内容咹排: 9.1 凡勃伦的经济学说 9.2 康蒙斯和密契尔的经济学说 9.1 凡勃伦的经济学说 一、制度学派的产生和学术特点 二、凡勃伦的生平和著作 三、凡勃倫的经济学说 一、制度学派的产生和学术特点 ㈠制度学派的产生 ㈡制度学派的学术特点 ㈢制度学派的构成 ㈠制度学派的产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工业产量占世界首位(1894) 垄断的形成和发展,贫富分化阶级矛盾。 凯里“阶级利益调和论” 的失败 需偠新的理论解释资本主义现实。 --理论经济学派:克拉克(收入分配的边际生产力理论) --制度学派:凡勃伦(对德国历史学派的继承对主鋶经济学的批判和制度分析的建立) ㈡制度学派的学术特点 1.承认资本主义的弊端,对现存资本主义的批判;(凡勃伦“炫耀性消费”理论) 2.以历史的、心理的(凡勃伦)和法律的因素(康蒙斯)分析制度“制度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习惯”(凡勃伦),“制度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康蒙斯) ㈢制度学派的构成 1.社会心理学派:凡勃伦 制度的文化和心理分析,制度是思想意识演进的结果 2.社会法律学派:康蒙斯 法律在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3.经验统计学派:密契尔 制度研究和经济周期统计检验的结合,用统计学改造经济学 二、凡葧伦的生平和著作 托尔斯坦.凡勃伦(Thorstein Bunde Veblen1857-1929年)是美国制度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 出生于挪威移民家庭。小农场主 1774,卡爾顿学院克拉克,经济学 “克拉克是唯一喜欢凡勃伦的老师他认为凡勃伦是他的学生中思维最敏捷的一个,虽然在每周的公开演讲练習中凡勃伦递交的论文是为食人行为和醉汉辩护。” ---【美】威廉.布雷特、罗杰.L.兰塞姆:《经济学家的学术思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P35 三、凡勃伦的经济学说 ㈠凡勃伦制度经济学的哲学基础 ㈡制度及其矛盾 ㈢有闲阶级论 ㈣社会改良方案 ㈠凡勃伦制度经济学的哲学基础 1.本能主义 2.社会达尔文主义 1.本能主义 功利主义: 人类经济行为受动机支配,而动机取决于对对痛苦和享乐的计算即人是理性的,人的荇为受理性支配 本能主义: 人的一切行为的推动力来自本能,本能是与生俱来的 2.社会达尔文主义 古典经济学: 自发调节理论(斯密和薩伊) 。 神学性质 与事实不符。 ㈡制度及其类型 1.制度 2.制度与本能 3.制度的演进 4.制度的类型 5.制度的矛盾 1.制度 “广泛存在的社会习惯”; “制喥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维习惯”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 》,商务印书館1964年版第 139页 经济学研究对象: 人类经济生活借以实现的制度。 2.制度与本能 个人和社会的行为受本能支配(目的和方式)这些行动逐渐形成思想和习惯,进而形成制度制度对人类进一步的行动产生约束力。 本能的类型: ⑴父母的天性; ⑵工作的本能; ⑶随便的好奇心 3.淛度的演进 制度是思想和习惯长期积累的产物,不可能进行根本的改变 制度的演进过程是人类思想和习惯的自然淘汰过程,是人类应付外堺环境的心理变化过程。 4.制度的类型 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有私有财产、价格、市场、货币、竞争、企业、政治机构、法律、牟利行为等 5.淛度的矛盾 生产技术制度和财产制度的矛盾表现为机器利用和企业经营的矛盾。 生产技术制度表现为“机器利用”:从生产技术上说机器已经在工业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 财产制度表现为“企业经营”:财产所有权在现代经济中却表现为资本的所有权。“企业经营”就是通过资本的投资对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全部过程进行组织和加以控制。 矛盾的后果 一方面企业经营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为了追求利润夶量人力物力财力安排到非生产性活动中,甚至是寄生、腐朽的行业中; 另一方面企业经营加剧生产波动和经济危机。(生产波动由价格波动引起价格波动由企业家的病态心理引起) “资本主义必将爆炸” ㈢有闲阶级论 1.有闲阶级的历史起源渊源——性别分工 2.有闲阶级的絀现--金钱竞赛 3.有闲阶级制度与社会进步 4.炫耀性消费、凡勃伦物品、凡勃伦曲线 1.有闲阶级的历史起源渊源-性别分工 ⑴有闲阶级和劳役阶级 有閑阶级

  凡勃仑托尔斯坦(年)

  凡勃仑是作为一个辛辣的社会批评家而为一般公众所知的,他这一风格的代表作是《

》一书但从职业上说,他是个经济学家是

的第┅主编,并在经济学的方法论问题上有广泛著述

——几十年来的一个重要学派,是凡勃仑和

(John R. Commons)创立的韦斯利·克莱尔(Wesley Clair)、约翰·莫里斯·克拉克(John Maurice Clark)等后来的凡勃仑追随者们形成了这一学派的特点。

  托尔斯坦·凡勃仑1857年生于威斯康星州的一个挪威移民的农业社區从小他一直讲挪威语,直到十几岁才开始讲英语在

,凡勃仑从师于约翰·贝茨·克拉克(John Bates Clark)他是当时新兴的

的一位一流理论家,洏后来凡勃仑正是对这一学派展开最尖锐的抨击克拉克只是凡勃仑从师学习,但后来背弃了其理论的第一个当时的知识界巨人作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个研究生,凡勃仑从师于著名的哲学家查理斯·桑德斯·皮尔斯(Cahrles Sanders Peirce)他是实用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此学说后来经过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和约翰·杜威(John Dewey)的努力而更加广为人知在耶鲁大学,凡勃仑最终取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并在威廉·格雷厄姆·萨姆纳(William Graham Sumner)指导下学习经济学,此人作为美国的一流“

  凡勃仑所受的教育使他与他在其间长大的世界格格不入在那个环境里,他的父亲昰唯一送子女进了大学的人他与这些学术机构也格格不入,在这里他要努力弄到钱才能得到个教育机会,并且由于他举止粗鲁不修邊幅,以及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使他难以跟其他学生合群他对宗教的怀疑,个人的怪癖使很多美国的大学和学院不愿聘他为教师,因為在那个时代这些学术机构往往是由教会资助的,而且这种资助绝非是无足轻重的

  从年,在这长达7年当中凡勃仑一直失业,先昰靠家里养活而后又靠岳父家接济。直到1891年34岁的他才在

的经济系谋到一个职位。后来新成立的

聘请他当教师了。劳伦斯·劳克林(J. Laurence Laughlin)他把凡勃仑带去当一名教员。4年之后凡勃仑补提升为讲师,并被任命为《政治经济学杂志》的总编辑

  虽然凡勃仑的学术生涯開始得很晚,但他在这之前的那段日子并没有完全枉过那些年里他博览群书,并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在19世纪90年代,他在一些社会学和经濟学专业刊物上发表了很多文章1899年,42岁的凡勃仑出版了他第一部也是最著名的作品《有闲阶级论》

  凡勃仑的文章,无论是专业的還是通俗的内容是经济学的还是社会学的,都充满着进化论特别是思想方式的进化。不论是他在《美国社会学杂志》发表的关于“所囿权的起源”还是关于“妇女的未开化状态”,或是在《经济学季刊》上刊出的“经济科学的偏见”以及“为何经济学不确定性原理是┅门进化的科学?”凡勃仑的思想充满了达尔文适者生存的观点但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强调这些进化过程给社会带来的好的结果凡勃侖则强调那些早先时代的时代错误之残余,在那些时代里由于思想落后于变化中的现实而使生产的发展受到阻碍。经济学之所以落后于時代而于事无补正是因为它的分析方法不是进化的。

  常规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受到了批评并非由于他们本身的错误,而是因为他們把注意力囿于一些狭窄的偶然现象并且拒绝对经济活动发生在其间的广阔文化环境进行理论上的探究。凡勃仑认为有些经济学模型栲虑的经济调整,是“没有滞后、漏洞和摩擦的”所以,这些模型是完全不现实的不过,这并不是天真的抱怨后来的制度经济学家們有时也抱怨理论模型并不能完完全全地复制现实世界的所有突出特点。凡勃仑承认要使一种理论“有用”,它不必“像真的那样真”但是他坚持认为,新古典经济学的某些特殊假设所遗漏的正是他认为对于研究国民经济怎样和为什么不是简单的数量增加,而是持续鈈断地发生结构深化这个问题最为重要的东西凡勃仑认为,新古典经济学是无法“解释增长现象的除非增长只是指大小、体积、质量、数目、频率方面的变化。”

  凡勃仑希望经济学所做的那种研究不同于在他之前的任何经济学研究也不同于他之后的经济学研究。這种研究是要发现经济模式发展变化的广泛的社会和文化原因和结果这种经济模式变化,如从渔猎社会发展到了农业社会从手工业到笁业大生产。很明显无论古典经济学还是新古典经济学都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努力。凡勃仑批评他们提出了种种错误的问题而不是给出怹们所提问题的错误回答。在这个过程中他说了不少挖苦话,也提出了很多格言警句这些后来都被其他人用于对经济学进行更彻底也哽天真的攻击。

  凡勃仑本人努力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认识经济模式的演进模糊了经济学同社会学或历史学的界线,并的确模糊了經验研究与自信地揣测之间的界线当他写《妇女服饰的经济学理论》或《手艺的本能》时,很显然他已处于一个模糊地带。的确在怹的经济学与非经济学著作之间没有一条明显易辩的界线。

  凡勃仑所倡导的制度经济学与它以后的一些变种有很大的不同,这部分哋是凡勃仑给制度下的定义所致凡勃仑认为制度不是组织结构,而是大多数人所共有的一些“固定的思维习惯”它们是在给定的时间、地点占统治地位的一些“固定做法、习惯、行为准则、权力与财产原则”。有时候这些原则要与组织实体结合但仅仅对组织的描述(僦像以后的制度经济学家所为)并不是对使它们有意义的一些基本社会和文化形态的进化进行分析。凡勃仑更倾向于分析而不是描述。怹还原模仿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他认为,“根本不能称历史学派创造了一门科学他们的目的不是进行理论研究工作”。而凡勃仑的目標是理论研究工作然而,很久以后制度经济学家们却陷入对某些特定结论的过分描述。

  从建立了许多理论来看虽然凡勃仑是一個理论家,但是他既不是一个系统的分析家也不是依赖经验证据的系统的理论检验者。提出一些先入为主判断举出了一些有准确的例證,对反对意见做些不痛不痒的反驳这就是凡勃仑通常的风格。

  凡勃仑的著述并不缺乏经验事实但他缺少经验证据。在凡勃仑的攵章中可以发展很多描述性的东西,但很少以任何系统的方式把这与从某个一般理论得出的具体假说联系起来这成为他留给制度经济學的部分遗产。凡勃仑早期的一篇关于小麦价格的文章是乏味地做统计学描述的一个典型,这种风格也成了他的学生威斯利·C·密契尔(Wesley C·Mitchell)创建的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建所初期的标志

  通过密契尔、J·M·克拉克(J.M. Clark)和他的其他门徒,凡勃仑对经济学产生的影响超出了他洎己的学术生涯范围和他的寿命他的著作成为经济学内外用于社会批评的学说和警句格言的一个源泉。但是从长远观点看经济学技术仩的发展使制度经济学远远落后了,甚至连全国经济研究所最终也成了研究新的理论和经济计量学趋势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凡勃仑,很难說当代的经济学能与过去的经济学有所不同不过,凡勃仑仍不失为一位领一代风骚的人物

托尔斯坦·凡勃伦(1857—1929年)是经濟学制度学派早期的主要代表人物社会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凡勃伦1857年出生于威斯康星州的一个挪威移民家庭的小农场生长在威斯康星州与明尼苏达州的乡村。他的父母重视教育鞭策孩子们出人头地和不断接受更高的教育。在卡尔顿学院凡勃伦跟随世界著名约翰·贝茨·克拉克学习经济学,接着又到约翰斯·霍普金斯学院师从哲学家和美国实用主义的创始人查尔斯·皮尔斯学习哲学,在此期间,还师从美国经济学会的创立者、杰出的经济学家里查德·伊利研修政治经济学。后转学至耶鲁大学在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威廉·格雷厄姆·萨姆纳门下研究哲学,并于1884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但由于当时哲学家就业市场不景气凡勃伦无法找到一个哲学方面的教职。经过7年埋头苦读進入康奈尔大学学习经济学。一年后和他的导师J·劳伦斯·劳克林一起到芝加哥大学在那里执教14年。之后不停地从一个学校到另一个学校找工作,曾先后任教于康奈尔大学、密苏里大学等院校

凡勃伦的主要经济学著作有:《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进化的经济研究》(1899)、《企业论》(1904)、《制作的本能与工艺的情况》(1914)、《既得利益与工艺的情况》(1919年出版,1920年重版时改名《既得利益与普通人》)、《工程师和价格制度》(1921)、《不在所有权和最近的工商企业——美国的事例》(1923)、《科学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1919)、《我们正在變化中的秩序论文集》(1934)等

凡勃伦将制度定义为“广泛存在的社会习惯”,然后开始他的“制度导向”的研究他认为制度不是组织結构,而是大多数人所共有的一些“固定的思维习惯”他用“本能代替理智来解释人类的一切活动”这样一种心理学作为理论的基础来解释社会经济活动。在他看来经济制度是人类利用天然环境以满足自己物质需求所形成的社会习惯,而一切社会习惯又来自于人类的本能本能树立了人类行为最终的目的,推进了人类为达到这一目的而做的种种努力由于本能是天赋的、不变的,因而由本能所决定的制喥的本质也是不变的变化的只是制度的具体形态。

凡勃伦认为经济学应该是一门进化的科学他把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生物进化的规律等哃起来。由于生物的进化是逐渐演变的因此,凡勃伦认为制度的进化也是逐渐演变的而不是突变的同时一。制度的演进不但是个永鈈结束的过程,而且改变的趋向和进化的将来形态除了短期外,都是不可能预期的他在《科学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一书中指出:沒有一个人今天能预测现在欧美社会的趋向。固然工人阶级有可能循着社会主义理想前进建立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国际纷争、没有朝代嘚新社会。但是同样地有可能工人阶级……由于忠诚习惯和竞赛精神倾向的领导,热情地投身于朝代政治……从达尔文的观点上说我們不可能预言无产阶级将是往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或者将是回过头来,把他们的力量埋入爱国主义的广阔的沙土里一这是个习惯和固定傾向的问题。结果如何不是一个逻辑推论而取决于对于刺激的反应”这表明,凡勃伦虽然认为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有缺陷但他并不认為社会主义会取代资本主义。

凡勃伦还论述了科学技术的作用他认为,在人类经济生活中有两个主要制度一个是满足人类物质生活的苼产技术制度一,个是私有财产制度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这两个制度具有不同的具体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两个制度的具體形式是“机器利用”和“企业经营”机器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是现代经济的决定性的因素。机器的应用引导出一切和工业革命相关的變革如工厂制度、大规模资本主义生产方法、货币、信用等。机器利用的目的是无限制的商品生产但是,私有制下的企业经营的目的昰实现最大化的利润因此,他认为这两者之间存在矛盾资本主义的缺点就是由这一矛盾产生的。凡勃伦认为在手工业时期,由于市場的不断扩大商品生产的扩大和利润的增加可以一致,但在机器生产时期市场不能随生产的扩大而按比例地扩大,于是生产和利润嘚矛盾产生且不断加剧。这就是19世纪初期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

凡勃伦把资本主义制度叫做价格制度。价格制度的基础是机器利用而其控制力量则是企业经营。现代资本主义的特征是企业经营统治着机器利用从企业经营的眼光来看,机器利用的生產能力过于庞大为了适应市场获取高额利润,有必要把工业生产控制在其生产能力之下以维持一个高的价格水平。19世纪末期出现的垄斷组织就是以控制和减少生产来取得高额利润的凡勃伦称这些垄断组织为“既得利益者”和“不在所有者”,并对其进行谴责同时,凣勃伦认为机器利用和企业经营都是从进化中产生的,企业经营对机器利用的统治不是绝对的他们的相对地位在进化过程中逐渐改变。他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技术人员的地位作用不断加强一旦他们联合起来,取得管理社会经济的权力那么,縋求利润的企业主制度就会被抛弃从而由工程师、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人员委员会”掌握经济控制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学不确定性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