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为了骗人买茶叶,骗子下了多大手尚功夫茶叶

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并非原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在京东平台上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销售商进行咨询。

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天梨茶是台湾非常常见的一种乌龙茶,选摘生长在梨山上的茶树鲜叶作为原料,经轻发酵工艺精制而成的,是一款味醇香甜的乌龙茶饮。天梨茶不仅滋味鲜浓,还独具花果香,想必这与其严格的选料、精湛的制法是分隔不开的,

天梨茶是台湾非常常见的一种乌龙茶,选摘生长在梨山上的茶树鲜叶作为原料,经轻发酵工艺精制而成的,是一款味醇香甜的乌龙茶饮。天梨茶不仅滋味鲜浓,还独具花果香,想必这与其严格的选料、精湛的制法是分隔不开的,那么,天梨茶如何采制?天梨茶有何特点?一起来看看吧。

天梨茶以一芽二叶为原料,经轻发酵精工焙制而成。

二、天梨茶有何特点?天梨茶茶菁嫩、厚实,茶叶香气浓郁,花香缭绕扑鼻,滋味醇厚爽滑,冷旷韵十足,回甘强有力,持久不变。

以上就是天梨茶的采制及特点啦,看完后,有没有想要喝一杯天梨茶的冲动呢?

近来喝观音较多,初初开始分辨滋味。茶之味与神万万不敢说个知字,“功夫”还算练了千把遍,大概算入门吧。本来这水平论茶,功夫深的人会认为我浅薄,不常接触的人又会觉得我的“功夫”麻烦做作,真真是半瓶水晃荡。

偶然的机会才发现不讲功夫的居然也大有人在,(见谅见谅,不要生气:)),不敢说指教,只是希望自己走的冤枉路各同好不必重蹈。

福建,潮汕,台湾各处的乌龙,制法滋味冲泡技巧各有不同,但基本“功夫”是一致的,因为大家都叫功夫茶嘛。如果基本功夫不齐备,茶味就出不来,神韵、意境就有点空中楼阁了。废话少讲,我认为必备的茶具有:

1 茶壶,紫砂或朱泥的 150元(下50,上 不知数)

选出水量为三杯或四杯的(干茶1/3壶,完全泡开时的出水),多了少了都难控制。这里的考究多了,大家自己找文章看吧。

2 茶盘,宽,平 150元

竹,木皆可,最好不用塑料的,有异味。它提供的方便在泡第一,二道茶不可或缺,因为那时的时间控制是论秒计的,一点不顺手就泡坏了。

3 茶匙,茶荷(??)标准的名称忘了,就是干茶入壶前的量具 100元

跟其他杂七杂八的用具一套买的,搁在一笔筒似的东西里,整套叫“茶道”。竹木石骨都无所谓,紫檀的不错。茶量的合适直接影响茶汤的浓淡和气,味,必须准确,泡多了就会知道一粒干茶的多少都有影响。

电或酒精烧的都可以,本身发热时不生异味就行。必备,绝大多数功夫茶要求沸水,万万不能用饮水机或电热水壶代替,因为它们设置的恒温是90~95度,而且太多水不断地沸腾水质会受影响(别骂我麻烦:),事实如此)

5 杯,白瓷薄壁的,不影响茶色和茶味,清洗也方便。

6 储茶的罐,纸罐外套密封袋最方便实惠,纸罐遮光,密封袋封气味和潮湿。放在阴凉干爽的地方。有明显焊缝的锡罐不要用(多数在罐底那一圈),因为焊剂洗不掉,味道会混到茶里。有钱的话买看不见焊缝的锡罐当然最好,多数是东南亚产的,一个都几百上千,我是买不起的。

具备了这些,才好在其基础上弄功夫。有的老兄茶叶舍得买极贵的,这几百块钱却没花,这茶就有点可惜了。

以前输入了别人书上关于潮州工夫茶的一段概论,附在后面,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选自陈香白·《中国茶文化》 山西人民出版社

潮州工夫茶艺定式,较早的文字记载是清代俞蛟《梦厂杂著·潮嘉风月·工夫茶》。及至民国翁辉东撰《潮州茶经·工夫茶》,则以详尽著称。后之介绍文字,未见超越企窠臼者。兹特摘要引述如下。

潮人独钟乌龙茶。尤其是福建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最受青睐。

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为下。山水尚分等级,“山顶泉轻清,山下泉重浊,石中泉清甘,沙中泉清冽,土中泉浑厚;流动者良,负阴者胜,山削泉寡,山秀泉神,其水无味。”江水应取于远离民居区者。井水应从常用井中汲取。

所谓“活火”,是指炭之有焰者。潮人煮茶,多用绞只炭。绞只炭的优点是木脂尽脱,烟臭无存,敲之有声,碎之莹黑;一经点燃,室中还隐隐可闻“炭香”。更有用“橄榄核炭”者,那是以橄榄剥肉去仁之核,入窑窒烧,逐尽烟气,俨若煤屑;以之烧水,焰活呈蓝色跳跃,火匀而不紧不慢;如此核炭,最为珍贵难得。余者如松炭、杂炭、柴草、煤等,就没资格入工夫茶之炉了。 (四) 茶具

潮人所用茶具,大体相同,唯精粗有别而已。常用器皿有:

1. 茶壶。俗名“冲罐”,以江苏宜兴紫砂泥制者为佳。最受潮人看重的是“孟臣”、“铁画轩”、“秋圃”、“萼圃”、“小山”、“袁熙生”等。

壶之采用,宜小不宜大,宜深不宜浅。其大小之分,视饮茶人数而定,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等之别。壶之深浅,则关系气味;浅能酿味,能留香,不蓄水。若去盖后浮于水中,不颇不侧,谓之“水平”,能显示制工之精巧均衡。去盖覆壶,流口、壶嘴、提柄上缘皆平而成一直线,谓之“三山平”,也属质量上乘之标志。   壶之色泽,有朱砂、古铁、栗色、紫泥、石黄、天青等,间有银(石朱)闪烁者,乃以钢砂和制之;(石朱)粒累累,俗称柚皮砂,更为珍贵,价同拱璧,所谓砂土与黄金争价,即即此也。

壶之款式,有小如桔子,有大如蜜柑,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又有六角、栗子、圆珠、莲子、冠桥等。式样精美,巧妙玲珑,饶有风趣。

2. 盖瓯。形如仰钟,而有上盖,下有茶垫。盖瓯本为宦家供客自斟自啜之器,因有出水快、去渣易之优点,潮人也乐意采用,尤其是遇到客多稍忙的场合,往往用它代冲罐。但因盖瓯口阔,不能留香,故属权宜用之,不视为常规。即便如此,其纳茶之法,仍与纳罐相同,不能马虎从事。

3. 茶杯。茶杯以若深制者为佳,白地蓝花,底平口阔,杯背书“若深珍藏”四字。此外,还有精美小杯,直径不足一寸,质薄如纸,色洁如玉,称“白玉杯”。不薄不能起香,不洁不能衬色。目前流行的白玉杯为枫溪产,质地极佳。

四季用杯,各有色别;春宜“牛目杯”,夏宜“栗子杯”,秋宜“荷叶杯”,冬宜“仰钟杯”。杯亦宜小宜浅;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   4. 茶洗。茶洗形若大碗,深浅色样各别。烹茶之家,必备三个,一正二副;正洗用以贮浸茶杯,副洗一以贮浸冲罐,一以储存茶渣及杯盘弃水。

5. 茶盘。茶盘宜宽宜平。宽则可容四杯,有圆如满月者,有方如棋枰者;盘底欲平,边缘欲浅,则杯立平稳,取饮方便。

6. 茶垫。形状如盘而小,用以放置冲罐,承受沸汤。茶垫式样也多,依时各取所需:夏日宜浅;冬日宜深,深则多容沸汤,利于保温。茶垫之底,托以“垫毡”;垫毡用秋瓜络,其优点是无异味,且不滞水。目前,因茶家多采用“茶船”,操作时并将冲罐置于上层茶盘,因此茶垫遂省。

7. 水瓶。水瓶贮水以备烹茶。瓶之造型,长颈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为佳品。另有一种形似萝卜樽,束颈有嘴,饰以 龙图案,名“ 龙樽”,俗称“钱龙樽”,属青瓷类,同为茶家所重。

8. 水钵。多为瓷制,款式亦繁。置茶几上,用以贮水,并配椰瓢掏水。有明代制造之水钵,用五金釉,钵底画金鱼二尾,水动则金鱼游跃,诚稀世奇珍。

9. 龙缸。龙缸容水量大,托以木几,置斋舍之侧。素瓷青花,气色盎然。以宣德年制最佳,康熙、乾隆年所产,也属珍品。

10. 红泥火炉。红泥火炉,高六七寸。另有一种“高脚炉”,高二尺余,下半部有格,可盛榄核炭。这类火炉,尽管高低有别,但通风束火,作业甚便。   11. 砂铫。俗名:“茶锅仔”,是枫溪名手所制,轻巧美观。也有用铜或轻铁做成之铫,然生金属气味,不宜用。

12. 羽扇。用以煽炉。潮安金砂陈氏有自制羽扇,拣净白鹅翎为之,其大如掌,竹柄丝缰,柄长二尺;色纯而形态精雅,质轻则成风迅速。

13. 铜筷。用以钳炭挑火。

14. 锡罐。名贵之茶,须用名罐贮藏。潮阳颜家所制锡罐,罐口密闭,最享盛名。如茶叶品种繁多,锡罐数量也要与之对应,做到专茶专罐存放,避免混杂。有烹茶之家,珍藏大小锡罐竟达数十个之多!   15. 茶巾。用以净涤器皿。

16. 竹筷。用以箝挑茶渣。

17. 茶几。或称茶桌,用以摆设茶具。

18. 茶担。或成茶挑,用以贮装茶器。春秋佳日,登山游园,临流 石,林壑清幽;挑上茶担,择地烹茗,啜饮云腴,有如曦皇仙境。

上开工夫茶具共十八种,饮茶之家,必须一一具备,方可称得上“工夫”二字。

翁氏《工夫茶》云:“茶质、水、火、茶具,既一一讲究,苟烹制拙劣,亦何能语以工夫之道?是以工夫茶之收功,全在烹法。”兹就翁氏所归纳之工夫茶烹法程序,结合冲饮实践所得,朗列如下:   1. 治器。泥炉起火,砂铫掏水,煽炉,洁器、候火、淋杯。

2. 纳茶。静候砂铫中有松涛飕飕声,初沸出现鱼目时(以意度之,不可撒盖看也),即把砂铫提起,淋罐、淋杯令热。再将砂铫置炉上,俟其火硕(老也,俗谓之“硕”),一面打开锡罐,倾茶于素纸上,分别粗细,取其最粗者填于罐底滴口处,次用细末,填塞中层,另以稍粗之叶撒于上面。如此之工夫,谓之“纳茶”。纳茶不可太饱满,约七八成足矣。神明变化,此为初步。

3. 候汤。汤分三沸。一沸太稚,三沸太老;二沸最宜。“若水面浮珠,声若松涛,是为第二沸,正好之候也。”

4. 洗茶。滚汤环壶口、缘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入壶心,不可断续,也不可迫促。铫宜提高倾注,称“高冲”,始无滞涩之病。首次注入沸水后,应立即倾出茶汤,以去除茶叶中所含杂质,这就是洗茶。倾出的茶汤废弃不喝。

5. 冲点。冲法同上。

6. 刮末。冲水必使满而忌溢;满时,茶沫浮白,凸出壶面,提壶盖从壶口平刮之,沫即散坠,然后盖定。

7. 淋罐。壶盖盖定后,复以热汤遍淋壶上,俗谓“热罐”。一以去其散坠余沫;二则壶外追热,香味充盈于壶中。

8. 烫杯。淋罐已毕,仍必淋杯,俗谓之“烧钟”。淋杯之汤,宜直注杯心。“烧钟(钟即茶杯的俗称)热罐,方能起香”:这是不容忽略的“工夫”。淋杯后洗杯,倾去洗杯水。

9. 洒茶。茶叶纳入壶中后,淋罐、烫杯、倾水,几番经过,正洒茶适当时候。因为洒茶不宜速,亦不宜迟。速则浸浸未透,香味不出;迟则香味迸出,茶色太浓,致茶味苦涩,前功尽废。洒必各杯轮匀,称“关公巡城”;又必余沥全尽,称“韩信点兵”;壶宜放低洒茶,以避免茶香飘散、泡沫丛生,称“低洒”。

“洒茶即毕,乘热人各一杯饮之。杯缘接唇,杯面迎鼻,香味齐到,一啜而尽,三嗅杯底。味云腴,食秀美,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吻。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境界至此,已得工夫茶三昧”。   以“品”为主的井然有序的饮茶方式,形成逻辑程序的体系,这就叫做“潮州工夫茶方法”。它显示高雅,表达礼仪,寄托情谊,反映素质,表现自我。而美正是在工夫茶冲饮程式之细腻周密、有条不紊、从容不迫、气氛和谐等现象中产生的,也是主客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其全过程,颇能体现“和为贵”之高尚情操,并反映出本地区某种历史传统,文化水平与时代背景,起到提高人们生理、心理素质的良好作用。这就是潮州工夫茶的程式美及其美学价值所在。

《易》云:“终日乾乾,与时偕行”。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随着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未能与之同步行进的工夫茶泡法,陆续被加工改造,并不断出现所谓的对应整合。

至七十年代后期,红泥火炉、火炭与羽扇,已渐次被煤油炉、酒精灯、煤油灯炉(一种照明与煮开水兼用的灯)所代替;八十年代,上述代替品复为电炉所代替;九十年代家家户户几乎都用电热壶,因其能集生火、煮水作用于一身,实在不失为省“工夫”的好办法;至此,砂铫也被劝“退役”。这时若再遇上仍坚持用红泥火炉、砂铫冲工夫茶者,不是被当成没改造好的“前朝遗老”,就是被视为可与秦皇兵马俑争价的出土活“文物”。

盖瓯初用,实含权宜之意,并未看成常规。当今则是盖瓯大行其道,冲罐倒成了稀有物种。究其原因,也不复杂,盖瓯倾去茶渣颇容易,同样可省下许多“工夫”。

茶洗虽仍应用,但其规制也有所改进:分上、下两层。上层为茶盘,形状不一,款式多变,盘中央开数孔,水从孔中流出,极为方便;下层造型与盘对应,如圆盘则配以圆柱体,容量颇大。上下连体,可合可拆,各司其职,配合密契,兼备了原茶盘和茶洗的综合效用。因此一正二副的茶洗及茶盘,现已极少使用。特别要说明的是,分上、下两层的茶洗,明代已有生产;但那是用于洗茶,其功能远不及今之茶洗齐备。

茶担现已不多见;即有,也只供摆设,极少有人使用它。

近来买了许多茶具和陶瓷图谱来看,以碗、杯及茶壶为多。除却汤瓶,几乎不见煮水器具。即使是汤瓶,宋以后,功能逐渐单纯为注水。翻出茶书数十种,提到烧水用具的,少而又简。很是疑惑。

茶书上最早提到煮水器的,应是陆羽《茶经》,称为[钅复],就是敞口的釜。陆羽时代的这种釜,多用回炉再次冶炼过的熟铁铸造,比较少铁腥气,对水味影响应该少一些。至于模样,陆羽的描述是,底部弧形,大开口。内壁光滑以利洗涤,外壁粗糙以利吸收火焰。设计上要注意,水烧开时的沸腾中心一定要在[钅复]的正中心。只因当时流行煎茶,水沸时要把茶末投入[钅复]中。若沸腾中心居中,茶末易随沸水扬起,“则其味醇也”。至于[钅复]的材料,除去熟铁,亦有银、瓷和石。陆羽认为银者最好,然而到底过于奢华,普通人用不起。瓷和石亦雅,然而“性非坚实,难可持久”。我猜想是受当时陶瓷制造技术限制的缘故。[钅复]的实物,后来出土过一些。其中有铜做的,并带提梁,成品年代早于陆羽《茶经》成书,不知为何书中没有提到铜质地的[钅复],想来也是极不普遍的。

[钅复],后来其实是几乎被摈弃了。唐末至宋,点茶逐渐取代煎茶。不再将茶直接投入沸水中,而是先放茶末于碗内,再注入沸水调制茶汤。[钅复]这样沉重而不适合注水的器具,被汤瓶所取代。

书里的记载,汤瓶有许多名字,如执壶、茶吹、茶吊子。我总是疑心这些名字或许并非指相同的东西,应该是随年代和地区不同而变化的煮水器,功能相同但形状或许有差异。有待考证。

许多茶书对汤瓶有相似的描述。质地和形状,都是要讲究的。因为汤瓶不仅要煮水,还要用来注汤,形状就显得至关重要。大致上,容积要小,瓶嘴要呈抛物线形,出水口要圆而小,以使出水有力、落水准。

至于汤瓶的质地,更加广泛。金银铜铁铅锡,陶瓷石。宋人以金银为贵,恶铜铁,谓其有“生锉气”。其次是瓷瓶为好。宋代是瓷器史上的高峰,名窑辈出。瓷瓶大多模仿金银瓶造形,因仿金属器的缘故,看上去感觉比较挺直精神。出土的煮水汤瓶,以长沙窑、越窑青瓷、定窑白瓷为多。至于南宋以后的龙泉窑青瓷瓶,过于高瘦纤秀,不似煮水,大概只盛沸水而已。最爱的是中唐以后的邢窑白瓷瓶,无装饰,洁白细腻,当真有“似雪”的感觉。只是这种瓶子,不知古人如何舍得搁置火上灼烧。石头做的汤瓶,应宜水,只是沸腾得慢,水容易煮老,又比较沉重,所以无法普及。

元代以后,由于饮茶法由点茶逐渐被简单的散茶冲泡法所取代,对煮水器的要求更严,成为茶书中需重点讨论的器具。名称也逐渐改变,开始依然称汤瓶,明以后书里的正式称谓逐渐为茶铫、汤铫。对质地的要求,“以不受他气者为良”,变化尤其明显。

明初,依然延续宋人的概念,金银为优,瓷石次之,铜铁铅锡皆不取,瓦瓶也被认为“恶气缠口不去”。从张录《茶录》开始,锡逐渐取代陶瓷的地位,铜铁却始终不得翻身。到了许次纾的《茶疏》,首银次锡。提出“锡备柔刚,味不咸涩,作铫最良”。这种铫,需令水快速沸腾,否则水老了还有忌讳的熟汤气。锡铫被推崇,应是锡之提炼技术精益的结果。前朝锡茶具被认为有恶气,多半是质地不纯,杂以其它金属成份,夺香败味。当时比较有名的,叫汴梁摆锡铫,其次苏州产的也是好的。

再往后,明中期,紫砂茶具开始暂露头角,《茶疏》里提到时大彬紫砂壶,无土气,为时人宝爱。只是此时紫砂制造工艺不成熟,未成气候,仍以锡为贵。时大彬之后,紫砂名师辈出,工艺逐渐稳定完善,成为与瓷器分庭抗礼的重要茶具种类。明末以后,茶书中几乎众口一辞,“砂铫煮水为上”,概因紫砂煮水无熟汤气。锡铫仅次之。但锡是比较贵的金属,紫砂普及后,价格便宜又实用,因此清代人煮水,用得最多的应是瓦铫或砂铫。至于瓷铫,因经不住火,易裂,逐渐不被使用。

到了现代,茶的品饮处于低谷。普通家庭煮水,无非是铁锅,铝锅,后来有了不锈钢。八十年代末,饮茶重新得到提倡,专门的煮水器也陆续出现。市面上可以看到的,无非几种:以陶质提梁壶配陶质酒精炉,不锈钢壶配电炉(电热丝应不在壶内),玻璃壶配酒精炉或电磁炉。锡壶几乎绝迹了。日本茶界却喜用生铁茶壶烧水,好的铁壶,价格奇贵。日本饮茶法延用我国宋代点茶法,茶具基本保持宋时的式样,不过稍加变化而已,宋人恶铁的习惯应该同时传到日本。看来或许日本生铁有特别之处。

台湾有人对各种材质煮水做过“科学试验”,排名仿佛依次是金、陶、瓷、玻璃、不锈钢、锡、铁。我常用的是紫砂东坡提梁壶,紫砂小炉内点酒精,比较古雅。酒精内不能含水以外杂质,否则燃烧不良,气味重,不堪忍受。最好的搭配,应是紫砂壶和烧橄榄核的红泥小火炉。在广东潮州,应该仍可找到这种炉子和橄榄核,只是需要费些心思。

紫砂器中国茶文化的影响与贡献

□ 中国南昌铁路局工程师 周志刚

茶,味苦寒,性平和,益身心。在我国,由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影响,茶风始起,就被注入强烈的文化意蕴。继而,亦在茶的种植、采摘、加工、冲泡、品饮的过程中,凝聚起道德和美学意识,并予以程式化,形成一种具有独特的民俗礼仪特征的象征艺术。作为茶饮形式的载体--茶器具,也理所当然地在茶文化的发展中,派生成对茶文化系统本身发展和演变具有一定影响与推动作用的次生文化。茶器具,就不会有茶饮的文化品位;没有茶器具的发展,就不会有茶文化的丰富提高。作为中国茶器具的紫砂器,更在茶文化的发展中,受到人们的珍视与关注,引导着茶饮形式在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中蓬勃发展,折射了华夏文化的光辉。本文就此以对紫砂器在茶文化发展中的影响和推动,作一相互关系演变的概括性探讨。

茶器具——茶文化的派生物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农本草》)。茶,就是古代的茶,这也是中国茶饮起源的最早传说,故唐代茶圣陆羽有“茶之为饮,发乎神农”的说法(《茶经》)。但在中国茶史上,对茶器具的最早记载却要晚至西汉宣帝三年(公元前59年)王褒《僮约》所述:“烹茶尽具”、“[食甫]已盖藏”。在这里,已经有饮茶后将蔡具洗涤洁净,妥为收藏好的意思。不过,这时的茶具形态,我们无法从简洁的文字中再作进一步的了解。但至晋代,我们却可以从杜育《[艹舛]赋》中“器泽陶简,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推断出当时的饮茶方式和茶具特征。据熊寥先生考证,“器泽陶简,出自东隅。”意为饮茶时挑选浙江温州东瓯窑产的缥瓷茶具;“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指是是用类型似无柄葫芦瓢式的茶盏,取法先祖周部族(公刘)饮酒的方式饮茶。(《中国陶瓷与中国文化》)这里的“器”与“匏”虽然指是都是饮茶用具,但我们仍很难将它们从日常生活的饮食用具中作为茶器具单独分离出来,因为茶器具的产生是和一定的经济生产力相联系的,当时的社会经济还没有达到茶器具形成单独需求的地位。同时,茶文化意识的发展,也没有要求茶器具单独存在。

对茶器具的完整描述和记载,直到中唐时期陆羽在其撰写的《茶经》中才算第一次完成。在《茶经》中,陆羽专辟“二之具”、“四之器”二章,前者茶具指的是采制茶工具,后者茶器才是指饮茶的用具,这里对“具”与“器”的称呼和我们今天的习惯用语相反,“器”指的才是我们今天饮茶的茶具。陆羽记录的茶具有廿十八件,大体可以归为六类:火具、煮具、杂具、水具、贮具,材质涉及陶、冶、竹、木、石、纸、漆等制品。陆羽对茶具的记载,不但是历史上的第一次总结,而且是划时代的对茶器具在茶文化地地位进行升华。

唐代是我国经济前发展的强盛时期,陆羽《茶经》是对唐代茶文化发展状况的完整概括与阐释。陆羽根据当时茶饮风尚和茶事规律,提出一整套的茶具、茶器、烹茶、品饮程式,表现出崭新的茶文化精神,这种精神正是通过茶器具在茶的吕饮过程中完成礼仪的需要所体现的。经济的发展形成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茶器具的分立和产生,赋予茶饮形式以新的文化内涵。陆羽对茶器具的记述在唐代的影响极其深远,以至在《封氏闻见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茶说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笼统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茶器具在唐的普及与推行,由此可见一斑。

饮茶之风,盛于唐,兴于宋。唐代盛行烹茶,宋代流行点茶,所以当时用茶多为饼茶,制作过程十分复杂。茶的饮用方式制约茶器具的发展,因此茶器具的形制、质地与构成必然反映时代特征和差异。唐宋及以前,茶器具的使用多为陶瓷茶具与金属茶具并有和,达官贵人甚至盛用金、银、铜制茶具,这里一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生产力,表现了豪门竞奢的社会风尚;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茶器具生产发展的进步以及茶器具在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茶器具的存在,是为了完成饮茶过程的礼仪风尚。用器的过程,即是茶的品饮过程,同时也是领受茶文化精神,内心深省民族传统意识的过程。唐宋时代繁复的茶器具,不但把中国的茶文化发展引向顶盛,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把中国茶的文化内涵推进狭窄的胡同。这样,从茶的品方式到茶器具的发展,也将面临一个巨大的演变,中国茶文化原精神又将得到新的飞跃。

宜兴,古名荆溪,因荆溪河得名。秦始皇灭楚,改名阳羡。晋惠帝为表彰周[王己],改阳羡为义兴。北宋时,为避太宗赵光义讳,改称宜兴迄今沿用。宜兴盛产陶土,颜色多为绛紫,通称紫砂,亦有红、绿、黄、白等色,故又被誉为“五色土”。所做茶器具,多通称紫砂器。紫砂器的创始,有文字的记载,始见北宋诗人梅尧臣的诗名:“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器泛春华”(《宛陵集》)。其次,欧阳修也有“喜若紫瓯呤且,羡君潇洒有余清”的诗句(《欧阳文忠公集》)。1976年,在宜兴丁蜀镇羊角山古窑址发掘出大量紫砂陶片,其断代时间为北宋中期,这也是紫砂器始于北宋时期的佐证。

初期的紫砂,出自何人之手,已不可考。但紫砂器真正兴起在明代中期,这些不但有实物遗存,而且还有较可靠的文字记载。在中国古代茶书中,对紫砂器的记载始见万历十五年许次纡的《茶疏》:“往时龚春茶壶,近日时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盖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随手所作,颇极精之。”其后,在各时期的茶书中对紫砂顺的专门描述和记载陆续增多,并有系统阐述紫砂器的专著问世,明代周高起《阳羡名壶系》和清代吴骞《阳羡名陶录》是其中最著名的二种。

紫砂器兴起于宜兴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茶文化大环境陶冶下的突出成果,同时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变革的必然产物。宜兴是中国古代名茶产地之一,所产“国山[艹舛]茶”始于三国孙吴时期,著称于江南。唐代上元年部,阳羡茶更为“芬芳冠入他境”名列贡茶。诗人卢仝有诗为赞:“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全唐诗》)饮茶须好水,宜兴金沙泉在唐代就是与贡茶同时上贡的煎茶良泉。同时,据考古表明,自母系氏族社会起,宜兴就有制陶业存世,并一直延续到唐、宋、元、明时期的大规模生产。正是这种“绝无仅有”的茶环境和“得天独厚”的紫砂资源,造就出紫砂技艺,随着明代茶饮之风的变革,掀开了中国茶文化新的篇章,赋予茶饮艺术新的文化情趣。

明代初期,平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鉴于连年战乱、泰世初平,为体恤民情、减轻贡役出发,下诏废除团茶,改制叶茶(散茶)。朱元璋的这措施不但减轻了广大茶农为造团茶所付出的繁重苦役,也带动了整个茶文化系统的演变,茶的品饮方式发生根本变化,茶器具的构造也应运变异,使紫砂器异军突起,发展达到高潮,奠定了以后数百年至今不变的茶饮文化程式。

紫砂器受到人们珍视,还在于它具有与品饮散茶相适应的物理特性和实用的艺术价值。近人南海“百壶山馆”主人李景康和顺德“碧山壶馆”主人张虹在其合著的《阳羡砂壶图考》中总结了紫砂器的这一独有特性:“茗壶为日用必需之品,阳羡砂制,端宜论茗,无铜锡之败味,无金银之奢靡,而善蕴茗香,适于实用,一也。名工代出,探古索奇,或仿商周,或摹汉魏,旁及花果,偶肖动物,或匠心独运,韵致怡人,几案陈之,令人意远,二也。历人文人或撰壶铭,或书款识,或镌以花卉,或锓以印章,托物寓意,每见巧思,书法不群,别饶韵格,虽景德名瓷价逾钜万,然每出以匠工之手,响鲜文翰习观,乏斯雅趣,也。”紫砂器的蕴香特征,至今没有任务物品能够替代。它的外形艺术创作,也至今不衰,仍然保持着蓬勃的创造力。

中国传统文化对茶饮的渗透,几乎涉及茶文化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各种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的融会,给茶文化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九流十派,百家争鸣,儒道释三家并存,不但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整个进程,也给茶文化的发展起着原动力的影响。光从陆羽《茶经》汇录的茶史人物来看,也几乎全是儒道释三家的代表人物。但在三家思想对茶文化的影响中,又以道家思想影响最大,并在茶文化体系建构中占主导地位,尤以柔静形成茶文化的主体思想特征。明代中期以后,社会矛盾极为复杂,社会问题急趋尖锐,难以解决,促使文化人开始从自己的思想上寻求自我完善和解脱。同时,程朱理学进一步发展,王阳明倡导“心学”,反释家禅宗与道家清静溶于儒学之中,形成新儒学,强调个人内心修养。茶文化的柔静思想恰好与这种推崇中庸沿简、崇尚平朴自然、提倡内敛喜平的时代思潮不谋而合。表现在对茶器具的追求上,紫砂器的自然古朴形象能够体现时代思潮与茶饮形式的融合。因此,大量文人参与紫砂器的创作活动,推动了士人的购藏风尚,引导了紫砂技艺在艺术典雅情趣上的丰富与提高。

文人参与紫砂器的制作活动,有着多种的形式,除了邀请我家艺匠特别制作外,大多文人是自己亲自设计外形,题刻书画,运用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形式,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追求紫砂器的外在鉴赏价值。这样,也就使一些具有相当文化底蕴的艺匠同时成为制作紫砂精器的大家,象时大彬、徐友泉、陈鸣远、陈鸿寿、杨彭年等都是兼具文人艺匠双重身份的紫砂制作大师。文人对紫创作的参与,同时促进了茶文化与文学的交流,这种交流不是凑合附加,而是气血相容多方面的思想意识的交融。紫砂器外在形制的古朴典雅,凝着茶文化的深厚的自然气韵,文人在冲泡品饮的意境中寻求到了天地间神逸的心灵感受。

紫砂制作中的艺术化变革,不但扩大了茶文化的思想内涵,而且丰富了茶了精神的外延空间。中国茶文化本身追求朴拙高尚的人生态度,但唐宋时期繁琐的茶饮礼仪形式挤掉了茶人的精神思想,留下的只是茶被扭曲的程式形态,喝茶是在“行礼”,品茗是在“玩茶”。而紫砂器的风行,打掉了繁复的茶饮程式,一壶在手自泡自饮,文人在简单而朴实的品饮中,可以尽心发挥思想,体验紫砂自然的生命气息带给人的温和、敦厚、静穆、端庄、平淡、闲雅的精神韵律。

紫砂器的风行和推广,也带给壶艺以变革。自时大彬起,一反旧制,制作紫砂小壶。周高起《阳羡名壶系》说:“壶供真茶,正是新泉话火,旋瀹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冯可宾也在《茶笺》中对紫砂小壶的盛行趋势作了说明:“茶壶以陶器为上,又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紫砂小壶的精巧,带给人 不光是茶的真味,而且融汇着天、地、人、茶的统一意念。

宜兴紫砂器,是绚丽的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发展的灿烂成果,也是华夏文化进步的综合结晶。它的创始与兴盛,即是茶文化历史演变的必然,同时也对茶艺形式、品位、情趣的提高有关极大的推动力。

紫砂器是中国茶文化的骄傲,它永远是中华民族茶文化史上闪烁光芒的灿烂明珠。

茶是世界公认的饮料。早在汉代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对茶的功用有了很深的认识,饮茶之风先从巴蜀和江南一带向北方发展,然后又从中国向世界各对外传播,成为世界性的饮料。

饮茶的方法从古到今也有几个不同的阶段。从药用到茗饮,最先彩混煮法然后又有煎茶法,这些方法唐代乃之晚唐非常流行、五代宋代至元代饮茶方法主流是点茶法,明初至今采用泡茶法。随着饮茶之风的盛行,历代贮茶、煮茶、饮茶之具也不断丰富起来。茶具制品多种多样材料繁多,计有:金器、银器、铜器、锡器、玉器、珐琅器、陶器、瓷器等等,日常生活里普遍使用的则是陶瓷器。

由于不同时代的饮茶方法不同,茶具也随时在不断地变化着,最早人们采用“煎茶法”,青、白釉瓷浅腹碗,用来饮茶最为恰当。

由于茗饮方法不同,饮用器常用“茶壶”(宋代以前名汤瓶)也有不同的形制。唐代是“煎茶法”,所以壶腹大口大短流,到五代、宋朝,壶则是长曲流,小口,是“斗茶”时要“点汤”或“点茶”做功夫,明清时是“泡 茶”,所以“壶”身变矮小,因为壶小可以使茶保持“香不散”味不耽搁,保持了茶本身的“色、香、味”。

中国茶艺在历史长河中为科学、为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不断作出新贡献。陶瓷业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紫砂陶瓷艺术的创始,根据一些历史文献的研究和古窑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北宋中期,早期紫砂器的用途与明清乃至现代紫砂器有较大的区别。有几百年历史的紫砂陶瓷艺术器,是我国民族文化有机组成部分。

明代中叶正值华茶文化的鼎盛时期,茶的品饮方法日趋讲究,沏茗畅饮替代了宋代烹煎,因此茶事开始讲究器具。其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与使用价值赖茶事发展而发展,二者之间相互推进,具体表现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品茗本是生活中的物质享受,茶具的配合,并非单纯为了器用,也蕴涵人们对形体审美和对理趣的感受,既要看重内容,又要讲求形式一体真正雅俗共赏的珍品,应有它出类拨萃的气质和高超的技巧和功力,方能得到社会的公认和历史的肯定。

紫砂陶的制作工艺还得从紫砂土说起,紫砂陶所用原料是由紫泥、绿泥(本山绿)、红泥三种;统称为紫砂泥,紫砂泥料产于石岩下夹存于甲泥矿层中。本山绿是紫泥层的夹脂,故本山绿泥有“岩中岩”、“泥中泥”之称。红泥产于嫩泥矿底部泥料层中,质坚如石,故有朱红泥之称,紫砂泥属于高岭土,石英云母类型。其特点含铁量较高颗料较粗,故其它陶土不能比美。紫泥、绿泥、红泥三种原料都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互相配比掺和使用。刚开采的紫砂泥料不能用水直接膨润,要散放露天,风化陈腐几个月,然后粉碎,过筛、加水拌和加工成坯伯(半成品)即可制伯。紫砂器不需上釉,经窑烧成1100℃至1200℃氧化焰烧成就可得到色泽雅致、质地坚细耐用的紫砂器。紫砂的色泽以紫红色为主,因而称为紫砂陶,由于原料的不同配比掺搭还可以得到朱砂紫,深紫栗色、梨皮、海棠红、天青、青灰、墨绿、黛黑等等不同的颜色。

紫砂泥优良性能及特点表现在:1.可塑性能,比其它陶瓷原料或粘土更听话,允许成型范围极宽,比一般陶土不同,经高温烧成不易变型,成品和坯体收缩率仅为百分之十。2.紫砂器经高温烧成后,成品能保持百分之二的吸水率,和百分之二的气孔率。3.紫砂器里外均不上釉,用作茶具,其没出物不会产生某种不良影响。4.紫砂器能经受冷热急变,冬天泡茶决无爆裂之虑,能放在文火上炖烧不会炸损,由于传热缓慢,使用时握摸不易炙手。5.紫砂壶经久耐用,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入手可鉴,于是器身玉色晶光,气息温雅,并以边喝边把玩摩挲为乐事。

紫砂壶造形法,及鉴定标准:

(一) 几何型;(二)自然型;(三)筋纹型,大体为三种。

1、几何型,俗称为光货,光货的设计制作是最能鉴别功力的,光货是指整个徒刑中不同形体部位,要求是每个过程都要做到有骨有肉,骨肉亭均,都要有自己的特质、性格和规范,这些明确要求就要看简单的线形,比较丰富的内容,供人们审视功力优劣,审美情趣因人而异,功力优劣难以强求一致,但是在统一中求变化,应该到方非一式,圆不一样,在变化中求统一,如传统的掇球,竹鼓壶、汉君壶、合盘壶、四方壶、提璧壶、洋桶等等。

2、自然型的茶具比较直接摸拟自然界固有物或人造物,来作为造形的基本形态,行话称为“花货”。在这一类作品中摸拟客观形象时,又分为二种,一种是直接将某一种对象的典型物,演变成壶的形状如南瓜壶、柿扁壶、梅段壶,另一种是几何类,在壶筒上,选择恰当的部位,用装饰手法的雕刻或透雕的方法把某种典型的形象附贴上,如常青壶、报春壶、梅型壶、竹节壶等等。按紫砂茶具特有的形式美加以整理,通常说是变型处理。

3、筋纹型是紫砂艺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壶式。筋纹与筋纹之间的型体处理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菱花式壶,第二种是菊或瓜果类式的纹样制作的壶,第三种是第二种的变态,筋纹与筋纹之间呈凹进的元线条状。

鉴定紫砂壶优劣标准可归纳为四个要素;三个主要因素,五个字来概括;

1、四个要素:如果抽象地讲此砂壶艺的审美,可以总结为形、神、气、态四要素。“形”即形式的美,作品的外轮廓,也就是具象的面相。“神”即神韵,一种能令人意会体验出精神的意味。“气”即气质,壶艺所有内涵的本质美;“态”即形态,作品的高、底、肥、瘦、刚、柔、方、圆的各种姿态,从以上几个方面贯通一气才是一件完美的好作品。

2、评价一件紫砂壶的内涵,必须具备三个主要因素:

完美的形象的结构,精湛的制作技巧和优良的实用功能。形象结构是指壶的嘴、扳、盖、纽、脚,应与壶身整体比例相协调。精湛的技艺,是评审紫砂壶艺优劣的准则。优良的衫功能是指容积和重量的恰当,壶扳、执握、壶的周围合缝,壶嘴出水流畅,同时也要考虑色地和图案的脱俗和谐。

什么是正宗紫砂、紫砂泥原料的性能、化学成份,分子结构,吸水率,透气性、紫砂壶泡、注茗的功能、壶的造型、色的色泽、工艺技巧、以及装饰手段、艺术风格、名人名作、历史沿革,欣赏紫砂、亦浅、亦深、亦玄、亦神,关健在于你如何进入赏壶之门,来加于体会。紫砂壶历来多分成四个档次:日用品壶(即大路货)、工艺品壶(即细货)、特艺品(即名人名家的作品)、艺术品(富于艺术生命的作品)。用五字法来概括:即,“泥、形、工、款、功”。前四个字属于艺术标准,后一个字为功标准。

一是“泥”,紫砂壶得名于世,固然与它的制作技法分不开,但根本的原因是紫砂泥的特殊优越性能更重要,许多陶瓷专著分析紫砂原材料时,均说含有氧化铁的成份,其实含有氧化铁的泥,全国各地多有,但别处就产生不了紫砂,只能有紫泥,这说明的关健不在于氧化铁,而在于紫砂的“砂”字。根据现代科学的分析,紫砂泥的分子确有与其它泥不同的地方,就是同样的紫砂泥其结构也不尽相同,由于原材料油,带来的功能效用给人的官能感受也就不尽相同,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首先应该是紫砂泥质的优劣。

二是“形”。紫砂壶之形,是存世的各器皿中最丰富的了,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样之赞誉。如何评价这些造形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艺术的社会功能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既然有各种各样的人,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即大度的爱大度,清秀的爱清秀,古拙的爱古拙,喜玩的爱趣味,人各有爱,不能强求,笔者认为古最佳,因为紫砂壶属整个茶文化的组成部分,它追求的意境,应该是茶道 所追求的意境,茶道追求的意境是“淡泊平和”“超世脱俗”。而古拙正与这种气氛最为融洽,所以古拙为最佳。紫砂壶的造形全凭感觉,制壶的讲等样,等势,按造形学讲就是“均衡”。讲许多高深的理论很可能越讲越讲不清。不是有名俗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艺术上的感觉全靠心声的共鸣,心灵的理解,即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

三是“工”。艺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国画的大写意,是属于豪放之列,而紫砂壶的造形技法与国画之工笔技法,有着同工异曲之妙,也是十分严谨的,如点、线、面是构成紫砂壶形体的基本原素,在此砂壶成型过程中,必须清清楚楚,犹如工笔绘画一样、起笔落笔、转弯曲折、抑杨顿挫都必须交待清楚。面须光则光,须毛则毛;线须直则直,须曲则曲;点须方则方,须圆则圆,都不能有半点念糊。否则就不能算是一把合格紫砂壶。按照紫砂壶的成型工艺特殊要求,壶嘴与扳要绝对在一直线上,并且分量要均衡;壶口与壶盖结合要严紧。以上这些都属于手工的要求。

四是“款”。款即是壶的款识。鉴赏紫砂壶款有二层意思,一层意思是鉴别壶的优劣,壶的制作者、题词、镌铭的作者是谁,另一层意思是欣赏紫砂壶面上题词内容,镌刻的书画内涵和印款。紫的装饰艺术也是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后部分,它具有传统的“诗、书、画、印”四化位一体的显著特点,所以欣赏一把紫砂壶除了看神经质泥色、造形、制作的功夫外,还有文学、书法、绘画、金石等等方面。所以一把紫砂壶的欣赏能带给人们更多更美的享受。

五是“功”。所谓功是指壶的功能美。近年来。紫砂壶的新品层出不穷、但是有些制作艺人只讲究造形美而往往忽视功能闰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公平直接影响此砂壶功能的发挥,的的紫砂壶甚至会出现“中看不中用”的情况。其实紫砂壶与别的艺术品最大的区别应于紫砂壶具有很强实用性。它的“艺”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用的意义。“艺”亦不复存在了,所以千万不要忽视紫砂壶的功能美。紫砂壶的功能美有那些表现呢?1.容量适度。2.高矮得当。3.口盖得严紧。4.出水要流畅。按目前大多饮茶者的习惯而言,一般容量最好在200-350毫升为最佳,其容量在四杯左右。手摸手提只需一手之劳。故称为一手壶。紫砂壶的高矮,各有用处,高壶口小,宜泡红茶;矮壶口大,宜泡绿茶;但又必须适度,过高则茶易失味,过矮则茶易从壶口溢出,壶嘴出水也很关健,凡此种种都属于功能美的标准。

   “碧螺春”,茶好,名字也好。“螺”前冠一“碧”字,“螺”后带一“春”字,色彩亮丽而充满生机,形状美观且富有趣味,读来上口,韵味盎然。

   最早我是错以为碧螺春产在湖南洞庭湖的,因为称碧螺春都说“洞庭碧螺春”,喝了苏州朋友寄来的茶才晓得,这碧螺春不是产在湖南,而是产在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原来这洞庭不是那洞庭。所幸洞庭湖里也产名茶,谓“君山银针”,同是茶中珍品。

   苏州朋友寄来的碧螺春新茶正是产在洞庭东山,只见这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每个芽叶都是满身披毫,银白隐翠,未及冲泡,就已嫩香袭人。玻璃杯泡上后,茶慢慢沉底,开始伸腰舞肢,犹如白云飘动,春草复萌,渐染渐绿。不一会儿,芽叶舒展,嫩绿明亮,先是春染杯底,继而绿烟升腾,汤色开始碧透清澈。头遍水绿色较淡,但品一口却格外的幽香鲜雅;二遍水翠绿鲜嫩,入口芬芳,滋味香醇甘厚;第三遍水则呈碧清,喝起来感到香郁回甘。真是茶中珍品,不愧为“天下第一茶”的美誉。

   喝过这茶,不仅给人口福享受,还能给人许多美的联想。先想到的就是刘禹锡的诗:“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又想到雍陶的诗:“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还有少女那螺壳状的发髻,古人是称作“碧螺”的,如宋人王《宫词》就说:“十三垂髻碧螺松,学舞经年后苑中。”这些本没太多的联系,或许有点联系,但我就是那样联想,自从饮了碧螺春,心中就总想着那太湖洞庭山。凑巧,有一年到上海组稿,借等稿的时间,去了一次苏州,从苏州火车站乘车南行一个多小时,就到了碧螺春的产地----江苏四大历史名镇之一的东山镇。

   洞庭东山在东山镇南,站在东山的主峰莫厘峰上即可望见太湖对岸的浙江省。正是暮春时节,洞庭山下茶香过后枇杷香,漫山的绿色,在阳光下一碧如洗,青翠欲滴。山根的茶树墨绿,山腰的修竹嫩绿,小径的苍苔幽绿,古寺的琉璃青绿,满眼绿色,似乎连飘缈的空气也氲氤着淡淡的绿意。一种洞庭东山特有的绿,碧螺春的绿,包括掠过林杪的鸟语柔风和当地那些削肩细腰女孩发出的吴侬软语。此时正是东山特有的照种白沙枇杷成熟的季节,只有仔细于万绿丛中辨认,才能见到粒粒金丸缀满枝头。

   洞庭分东、西两山。东山宛如巨舟泊在湖滨,形成一个半岛;西山是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白银盘里一青螺”。两山遥遥相对。我登上的是洞庭东山,因湖上水雾迷离,看西山若隐若现,让人想像水中披着轻纱的仙子。

   旅行车沿湖滨公路绕行一周大约需三个多小时,路边有唐时古寺紫金庵,南北朝时代的轩辕宫,饱览太湖秀色的寒谷公园及保存有柳毅井遗迹的启园等。洞庭山的茶树,不同于其他茶园,大片大片,而是分散着种植,一墩墩,一丛丛,星罗棋布在花果林间或果林周边。各式各样的果树,桃、李、杏、梅、桔、枇杷、白果、石榴等与茶树交错种植,一片片浓荫如伞的果树,调节着茶园的风霜日照。据说洞庭山的茶果间作,是碧螺春香浓味醇的主要条件。确也如此,大片的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眼前的景象,让我想起了明人《茶解》中的一段话:

   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

   高洁之物,自有择邻而居的灵性,这正是碧螺春不同凡品的特色。

   傍晚时分,夕阳的腥唇吻在湖面上,不知何时,太湖已是云开雾散,山色倒映在湖水中,深翠更浅翠。此时远望西洞庭山,轻纱换上了彩裙,湖水荡漾,裙角也在微笑。夕阳下,山泉在林稍闪烁,很让人联想到绿罗裙上点缀的珍珠和传说中那位碧螺姑娘。在踏上洞庭山之前,曾翻看过一本关于太湖的风物传说。有道是历史与人、与自然总有解不开的情结,于是才有了太湖,有了碧螺春等等的传说。

   那传说讲很久以前,洞庭山上住着一位美丽而善良的姑娘碧螺,她曾采茶救活了她那同恶龙搏斗而受伤的情人阿祥,后来她培育采制的茶叶就被称作“碧螺春”。

   还有另外一种传说讲碧螺春茶原本也是一位洞庭山的姑娘发现的,姑娘发现了这茶后就采摘下来揣入怀中,且香气四溢,姑娘一路走一路飘香。她将这种茶泡好招待乡亲,大家赞不绝口,问这是何种茶叶,姑娘顺口回答:“吓煞人香”。“吓煞人”为吴中方言,即“吓死人”之意,可见这茶叶该有多香!

   然而这“吓煞人香”又怎么变成了碧螺春呢?据说这与清代那位颇有建树的康熙皇帝有关。清人陈康祺《郎潜纪闻》、王应奎《柳南续笔》等记载说:康熙年间,地方官吏将此茶进贡朝廷,皇帝品尝后,觉得清香味醇,但觉“吓煞人香”这名字太俗,就以茶色碧绿、形曲如螺,产于早春之故,赐名“碧螺春”。

   康熙皇帝就这样轻易地获得了属名权。但平心而论,康熙赐名的“碧螺春”确也很美。在他之前,酒多以“春”命名,但茶名还没有称“春”的,如从唐代开始酒名就有玉露春、石冻春、留都春、梨花春、萼绿春、浮玉春、武陵春、玉壶春等,想来康熙皇帝正是从酒名中得到灵感,才获取这一发明专利。

   清以后,碧螺春声名鹊起,饮者评论它“色香味不减龙井,而鲜嫩过之”;专家则说:“茶以碧萝(螺)春为上,不易得。”诗人们对此茶也是交口赞誉,清《野史大观》卷一有一首诗称道:

   “一抹酥胸蒸绿玉”,早年人们还碧螺春不用火焙,采后以薄纸裹之,著女郎胸前,待用体温烘干后取出,故虽纤芽细粒,而无焦卷之患。这是否真实,难以考究,或许原始的碧螺春真的这种生产法也未可知。但近三百年间,碧螺春的生产却在不断进步和精细。洞庭山的茶农围绕“碧螺春”三字下功夫:绝对的早春采制---“春”;成茶外形卷旋如螺---“螺”;茶汤色泽青翠碧绿---“碧”,使得茶的外形与名称完美相合。

   碧螺春茶采摘早嫩,通常在春分前几天开始,谓之“分前茶”。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极其细嫩,每市斤干茶含芽量为6--7万颗,历史上曾有一市斤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世所罕见。制作工序为高温杀青---热揉成形---搓团显毫---文火焙干,四道工序在一锅内完成,根据叶质、锅温等灵活转换。碧螺春的制作特点是炒揉兼并,顺单一方向揉转,形成螺旋条形,在揉搓中使茸毫毕现。碧螺春茶芽背后的茸毛,新叶时肉眼是看不到的,制成后始显露出白色绒毛,这是碧螺春异于他茶的主要特征。成茶后的碧螺春外形条索纤细,成螺形卷曲,披满茸毫,色泽银绿隐碧。当地人称其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自古少”,成为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盖世的“天下第一茶”。

   那日下得洞庭山,已是落日溶金,陪同的朋友帮忙,在镇上的农贸市场里买了1斤真正的明前碧螺春,价钱不到200元。卖主热情备至,连包了三层纸,边包边尽力用普通话向我介绍:这碧螺春切不可用刚开过的沸水冲泡,那样嫩芽就会一下熟透,叶上的白茸毛也会被冲掉浮上水面,喝起来就像煮烂的青菜叶子,满是浊气。明白的该是“三开”冲泡法。第一开是杯中先注沸水,然后放茶,这是碧螺春不同于其他茶的另一个特点。待茶缓缓舒展沉下后,自可端杯细呷,其味虽然浅淡,但却有沁人心脾的芳香透出。第二开可用沸水注入,味道至香。第三开冲入开水后,可将杯盖合上,几分钟后再饮,色香味犹存。

   听了这番介绍,不知怎么,我忽觉这碧螺春茶与苏州人的性格有些相像,它不该用“大江东去”的情调去品味,更不能“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当以妙玉的绿玉斗慢斟细品,三杯即可。

   那一夜,宿洞庭山下雕花楼宾馆的春在楼,对着窗外的江枫渔火,按着茶农指点的“三开”法,我泡上了一杯清香四溢的碧螺春。……

   想起来,这已是几年前的事了。如今,名茶价格不菲,饮碧螺春已属奢侈。

   沈阳城里开设了一家规模壮观的中国北方茶城,开业那天,我兴致勃勃前去,见有新茶碧螺春,看后禁不住问售价多少?一位梳着小辫子的售货员侧着身向我伸出了两个手指表示“八”字,这意味着每两80元,相当于大米60斤的价格,真是有些“吓煞人”,但我还是忍不住买了2两。

   买回碧螺春的当晚,我一个人在客厅品茶,夜深人静,茶香袅袅,古人说“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从众则喧,喧则雅乏矣。独饮曰神……”,真是一点不假。那一刻,所有烦恼都抛到了脑后,待饮到二开时,时间已是深夜11时,电视里正播放中央电视台的“读书时间”,介绍的是杭州女作家王旭峰的小说《南方有嘉木》,写一个茶人之家族兴衰奋斗史。看完这个电视节目,茶已无味,原来我早已喝过了三开。

   是夜,枕上春梦又将我带回洞庭东山上和雕花楼宾馆里,又闻到了碧螺春的气息,还有白沙枇杷的清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尚功夫茶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