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大神来普及一下SSD垃圾填埋场主控项目的优缺点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986|回复: 6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50积分1413精华0UID7980291帖子金钱470 威望0
Lv.5, 积分 14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87 积分
UID7980291帖子威望0 多玩草10 草
我现在配置是e3&&+8g内存+ocz agility 3 120g ssd+gtx550ti,刚装的时候玩起来还蛮流畅的,根源大战的时候f12都还卡顿不是很厉害,好久没玩了昨天三区要塞战选择要塞战优化后,仍会卡顿的明显。后来我网上查了资料,ssd用久了性能会降低,要重新格式化安装系统后才能恢复到原来性能,我现在纠结的是不是ssd用久了性能降低造成卡顿,才装了3个月而已,按照这样下去不是每个季度都得重新装系统那不搞死人了,另外是不是ocz的ssd的主控不好!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如果换个三星840不知道会不会停止这种用久了性能ssd性能下降的现象!请ssd大神指点一下!谢谢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90积分25083精华0UID612237帖子金钱12069 威望0
Lv.9, 积分 25083,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17 积分
UID612237帖子威望0 多玩草11 草
我都半年了 也没有你说的这种事情发生 和买来侍候一样 开机还是 11秒 打要塞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50积分1413精华0UID7980291帖子金钱470 威望0
Lv.5, 积分 14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87 积分
UID7980291帖子威望0 多玩草10 草
开机关机时间没变!只是刚装的时候玩永恒算是流畅,跑了3个月最近玩又开始有卡顿现象!很纠结啊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70积分6881精华0UID帖子金钱12310 威望0
Lv.7, 积分 68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19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135 草
我3770K+ssd也照卡不误
[img][/img]
[img][/img]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50积分2306精华0UID帖子金钱4564 威望0
Lv.5, 积分 23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4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230 草
刚入手三星840,开机13-14之间,暂时没发现你的问题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该用户已被禁言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90积分20380精华0UID帖子金钱91752 威望31
此IP已被禁止发言
Lv.9, 积分 203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620 积分
UID帖子威望31 多玩草2459 草
游戏版本和服务器的问题。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60积分4421精华0UID3078398帖子金钱24506 威望2
Lv.6, 积分 44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79 积分
UID3078398帖子威望2 多玩草510 草
我也觉得是游戏版本问题,3.6根源就根本不用改文件都没事,4.0攻城优化还是要改文件才可以流畅打要塞
千万不要跟一个2B过不去,他会把你拉到同一个水平,再用丰富的经验以无与伦比的优势打败你
话题王小红花
话题王小红花
爱情守望者
爱情守望者
七夕活动纪念章
七夕活动纪念章
初级在线标兵
论坛在线时间达1000小时即可申请
元宝专属一阶勋章。已绝版
马年新春勋章
手机APP马年迎春,马上有钱!
初级人缘勋章
初级人缘勋章
活动奖励勋章
活动奖励勋章
需要金钱:1100
手机盒子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Powered by查看: 6313|回复: 35
各位大神有木有研究过SSD和HDD的可靠性哪个更高?
个人感觉从希捷7200.11之后,机械硬盘就都不可靠了,买硬盘要可靠就得买企业级的才行。震动碰撞就会导致机械硬盘出坏道或者弱磁区,突然断电可能也会出坏道,而只要有了坏道的盘,基本就没彻底修复的可能了。坏道虽然可以重映射,但感觉盘片上的物理损坏还是会有扩散的可能。另外机械盘其实也有耐久度问题的,磁盘反复充磁消磁,总归是有损耗的,主轴电机只要一开机就转,轴承也会有磨损,注定不可能是无限寿命。 SSD出现最多的问题是掉盘,有段时间SandForce的掉盘蓝屏几乎是无解的,不过现在也基本上修复了吧,掉盘的帖子似乎不多见了?SSD还有个耐久度问题,MLC颗粒每个单元可重复擦写次数一般为3000次,TLC可重复擦写次数一般是500次(三星的据说是1000次)。SSD都有磨损均衡技术,同样的数据改写后不会还存到同一个地方,而是换地方写入了,这样就不会反复擦写同一个地方导致某个地方过早损耗。 不知道各位手中有没有挂过硬盘,都是怎么个死法?08年左右SSD就开始普及了,不过好像除了跑耐久测试跑挂的,很少见有SSD耐久用完寿终正寝的,难道都还健在。感觉现在SSD比HDD稳定的多!
备份、冗余才是硬道理,一切所谓的可靠性在硬件故障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
老师说,我现在情愿信ssd也不信hdd,ssd没见过几个真的用坏的,hdd我自己家用就坏了3个。。。从单碟500g开始,hdd质量真的差劲
我感觉自己不会再爱
坐台跟站街的区别,都差不多。多备份吧
SSD如果颗粒坏了什么数据也救不回来。HDD只要愿意,一般东西是可以救出来的,而且如果盘片要坏也是渐进性的,足够你把数据救出来。
应该是差别不是很大吧。
本帖最后由 guang3000 于
16:06 编辑
最重要的东西肯定要备份,一些小文件还可上传邮箱,还有不要将所有存储硬件放在同一个地方。。
SSD是兼容性问题比较多,不像机械盘,除了大于2TB老主板不识别外,还真没多少不兼容的问题。耐久度的话,我的M3强刷固件变成的M3P还看不到坏的时候。
现在上T了,HD不保险了,还是准备蓝光刻盘了
都是存储密度在作怪,单碟容量突破500G后,可靠性就没那么高了。我看SSD也摆脱不了这命运,?SLC到MLC后尚可用,以后TLC甚至QLC…珍惜现在MLC的固态硬盘吧,过十年后没准就成纪念品了。
lz8355 发表于
都是存储密度在作怪,单碟容量突破500G后,可靠性就没那么高了。我看SSD也摆脱不了这命运,?SLC到MLC后尚可 ...
恐怕轮不到QLC出来,NAND FLASH就退出历史舞台了
lz8355 发表于
都是存储密度在作怪,单碟容量突破500G后,可靠性就没那么高了。我看SSD也摆脱不了这命运,?SLC到MLC后尚可 ...
恐怕轮不到QLC出来,NAND FLASH就退出历史舞台了
记得看TPY有篇文章说TLC的成本比MLC降低了50%,比较好奇为啥840只比MLC的便宜没多少。SSD耐久度应该没问题了,Intel 520,浦科特M5Pro,海盗船Neutron GTX好多型号都已经是保修5年了。5年后就是不坏我也不想用了,电子产品发展这么快,5年时间性能早落后的不行了。
不同厂家的颗粒是不同的吧,也不可以一概而论。金士顿的MLC也有500PE的,三星的TLC能到达2000PE,能说成本降50%吗?有个30%也觉得不错了。&
本帖最后由 msh518 于
17:29 编辑
M5S用了快一年了,健康度100%
反正我现在SSD跑系统,2个2T盘做Raid1,电脑上UPS,压力不大
那个,点评没法直接回复,三星的TLC PE1000次是三星自己写的好吧,啥时候变2000次了?
金士顿的500PE又是谁说的?MLC标称都是3000,Intel 520的PE都到5000了,TLC拍马都赶不上
nxr9168 发表于
那个,点评没法直接回复,三星的TLC PE1000次是三星自己写的好吧,啥时候变2000次了?
金士顿的500PE又是谁 ...
金士顿V300固态硬盘产品规格与特性:
总数据写入量(TBW)4
60GB - 32TB
120GB - 64TB
240GB - 128TB
算起来不是500PE吗?MLC颗粒也有高低之分,虽然500PE也过剩了
nxr9168 发表于
记得看TPY有篇文章说TLC的成本比MLC降低了50%,比较好奇为啥840只比MLC的便宜没多少。SSD耐久度应该没问题了 ...
Powered by Discuz! X3.4查看:14435|回复:8
现在很多消费者在购买电脑上的硬盘时比较注重硬盘的容量大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SSD的出现让我们又有了新的选择。或许有朋友要说了,这个年代CPU和显卡才是最最重要的,其实不然,我认为目前来说cpu和显卡的发展速度已经足以超前了!而现在最限制计算机性能的地方恰恰就是大容量存储器-硬盘,它也就成为限制计算机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了。
 对于现在的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来说,数据资源是他们最为宝贵的财富,一旦计算机里的硬盘遭到损坏,那么其后果是无法估计的!现在出现了很多数据恢复公司可以帮助用户恢复硬盘上的数据,但是这给用户带来的支付压力是不小的(通常几百到几千元不等),所以说硬盘的性能对于用户来说应该是最需要考虑的问题。那么接下来俺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目前最为主流的两种硬盘类型: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的区别。
机械硬盘(HDD):
  机械硬盘中所有的盘片都装在一个旋转轴上,每张盘片之间是平行的,在每个盘片的存储面上有一个磁头,磁头与盘片之间的距离比头发丝的直径还小,所有的磁头联在一个磁头控制器上,由磁头控制器负责各个磁头的运动。磁头可沿盘片的半径方向运动,加上盘片每分钟几千转的高速旋转,磁头就可以定位在盘片的指定位置上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硬盘作为精密设备,尘埃是其大敌,必须完全密封。
固态硬盘(SSD):
  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简单的说就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其芯片的工作温度范围很宽(-40~85℃)。虽然成本较高,但也正在逐渐普及到DIY市场。由于固态硬盘技术与传统硬盘技术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少新兴的存储器厂商。厂商只需购买NAND存储器,再配合适当的控制芯片,就可以制造固态硬盘了。新一代的固态硬盘普遍采用SATA-2接口及SATA-3接口。
HDD和SSD的历史
  机械硬盘的历史:
  话说在1956年IBM公司就捣鼓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硬盘,之所以说它是台而不是块,是因为它可是由50个直径为24英寸的盘片组成的巨无霸。容量就只有区区5MB(单碟100K),连一首神曲都存不下。之后的五十多年里,伴随着不断的技术革新,硬盘经历了一次一次的换代,硬盘的单碟容量也终于来到了1TB。1980年,两位前IBM员工创立的公司开发出5.25英寸规格的5MB硬盘,这是首款面向台式机的产品,而该公司正是希捷(SEAGATE)公司。
此后不久,20世纪80年代初硬盘接口的标准化。内部电缆接口已改为从串行到IDE的SCSI到SATA,但它基本上做同样的事情:硬盘驱动器连接到电脑的主板,让你的数据可以被处理。今天的电脑几乎全部采用2.5和3.5英寸硬盘采用SATA接口(至少在大多数PC和Mac)。机械硬盘的存储能力已经从多个兆到多个TB的百万倍的增加。目前的3.5英寸硬盘最大为4TB,2TB最大的2.5英寸硬盘。
  固态硬盘的历史
自从1989年世界第一款固态硬盘产品走向市场,固态硬盘经历了从特殊市场如医疗、军用市场到一般民用市场的普及。目前市面上固态硬盘产品的性能已经明显优于传统硬盘,这在一定程度解决了因硬盘素质而导致的电脑性能的短板效应。尤其过去的2012年,固态硬盘的价格有近一半的降幅。而在刚刚结束的CES2012大展上我们更是看到了固态硬盘未来更多的可能,比如这块采用PCI-E 2.0 x16接口,基于OCZ VCA 2.0架构设计,搭载了16颗SandForce SF-2582主控芯片并配置了热管散热器,最高可支持总容量为16TB的NAND闪存芯片的固态硬盘,Z-Drive R4 RM1616。无论是容量还是性能都是传统硬盘所无法企及的。如今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积极投身到固态硬盘的市场,这些存储领域的、不是存储领域的厂商都十分看好固态硬盘的发展。在下一个火星技术诞生之前,采用闪存颗粒的固态硬盘会是未来PC存储的发展方向。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想要同样容量的SSD和HDD达到相同价格短期内不现实。
---------------------------------------------------------------------------------------------------------------- 
SSD 与HDD的本质区别
  SSD的价格就目前来说还是非昂贵的,对于相同容量的1TB 2.5英寸硬盘,HDD的价格约合700元人民币,而SSD则要元人民币不等,也就意味着HDD为0.68元每GB,而SSD则是3.9元-20元每GB。它的价格是HDD的十倍之多。造成价格较高的因素主要是HDD发展了57年,技术已经比较成熟,随着SSD真正用在民用方面大概只有4,5年的时间,不过他们之间的价格将会逐渐缩小,这将是历史的必然。
2.最大的存储能力:
  刚才已经提到HDD已经拥有4tb的超大容量,足以满足现在消费者对于影视、游戏存储的需要,而SSD由于发展时间比较短,其拥有的最大容量只有2t,并且由于受到价格制约因素的影响,ssd在短期内很难普及,所以就容量来说现在的HDD依然是主力军。
3.启动速度:
  启动速度是SSD的强项,一个设备齐全的电脑甚至能够在十几秒内就能够启动完成,而HDD的启动速度需要30-1分钟的时间才能完成。
4.读写速度:
  SSD不需要机械结构,完全的半导体化,不存在数据查找时间、延迟时间和磁盘寻道时间,数据存取速度快,理论读取数据的能力在230M/s以上,最高的可达1700M/s。
  一般闪存写入寿命为1万到10万次,特制的可达100万到500万次,然而整台计算机寿命期内文件系统的某些部分(如文件分配表)的写入次数仍将超过这一极限。特制的文件系统或者固件可以分担写入的位置,使固态硬盘的整体寿命达到20年以上。而机械硬盘的寿命则会更长,如今已经很少出现磁盘寿命终结的事件。
6.质量方面
  SSD比常规1.8英寸硬盘重量轻20-30克,使得便携设备搭载多块SSD成为可能。同时因其完全半导体化,无结构限制,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成各种不同接口、形状的特殊电子硬盘。
7.抗震抗干扰
  SSD由于其本身没有机械运动装置,所以在抗震方面SSD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试想您的笔记本电脑如果不小心摔在地上,那么SSD将会很好的保护您的个人数据,而HDD恐怕就麻烦了~。
8.数据恢复方面
  传统的磁盘或者磁带存储方式,如果硬件发生损坏,通过目前的数据恢复技术也许还能挽救一部分数据。但如果固态硬盘发生损坏,几乎不可能通过目前的数据恢复技术在失效(尤其是基于DRAM的)、破碎或者被击穿的芯片中找回数据。
9.电池航程
  SSD能耗较高,根据实际测试,使用固态硬盘的笔记本电脑在空闲或低负荷运行下,电池航程短于使用5400RPM的2.5英寸传统硬盘。基于DRAM的固态硬盘在任何时候的能耗都高于传统硬盘,尤其是关闭时仍需供电,否则数据丢失。
10.噪音方面
  SSD得益于无机械部件及FLASH闪存芯片,SSD没有任何噪音,功耗低。HDD由于其内部的特殊机械运动结构,因此在运作时难免会发出机械噪音。
如今硬件行业当中一些产品已经足够应付我们日常的需求,比如CPU、显卡、内存等产品的发展速度可谓是突飞猛进,但是机械硬盘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似乎除了容量的提升,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固态硬盘的出现,给储存性能一直停滞不前的现状带来了曙光,它对于提升整机性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现在随着固态硬盘价格的逐渐降低,它也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里,让老百姓也能体会到它所带来的飞一般的感受。今天俺给大家带来的这款固态硬盘是自金士顿V+200。
  金士顿固态硬盘产品线共划分有V系列(主流消费者),V+系列(企业级用户),S系列(系统集成商),HyperX(高端发烧友)等共计4个系列。此次我拿到的这款是V+系列,也就是专门面向企业商务型用户的SSD产品,产地为台湾。
三年保修的字样赫然印在包装盒右下角,金士顿产品一直在保修方面做得非常好,使消费者免去了售后维修的烦恼。
由于目前SSD价格与传统机械硬盘相比还是比较昂贵,因此SSD用来做系统盘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使用传统机械硬盘安装win7通常要50-60分钟,而使用SSD安装的话时间缩短到了25分钟左右,而开机速度则会缩减到20秒左右,不论是系统安装还是整机性能的提升都非常明显!这个部分我会在后面为大家做视频演示。
金士顿V+200包装盒特写,V+系列属于企业级固态硬盘,性能更加稳定可靠。
金士顿V+200采用sata 3.0传输标准的接口,SATA 3.0规格相比SATA 2.0版本除了频宽提升一倍至6Gb/s ,同时亦多入了多项全新技术,包括新增NCQ指令以改良传输技术,并减低传输时所需功耗。根据Serial ATA Revison 3.0规格白皮书,除了频宽提升至最高6Gb/s外SATA 3.0亦会增加NCQ的指令数目,包括为实时性的资源提供优先处理,主要用于影像及音像传输方面。此外SATA 3.0同时会为正被系统处理中的资源作优先安排,大大提升了系统的执行效率。
金士顿SSD三年保固条款明细。
拆开包装,金士顿V+200静静地躺在盒子里,奇怪的是为什么盒子里有那么多的空槽?是不是少了配件啥的?比如电源线、usb线、sata线、独立硬盘盒、说明书?嘿嘿~既然是送测的产品,我也不去计较那么多了
下图就是金士顿V+200的全貌了,尺寸大小为69.85mm x 100mm 9.5mm。
金士顿V+200重量约200克,非常小巧,机械硬盘无法与其比拟!因此SSD装在笔记本里也是非常理想的选择。
金士顿V+200的背面做工干净利落,外壳全部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即美观又能提供良好的散热。
如果外壳上贴的封条被去除或损坏,金士顿将不再提供质量担保服务(三包)一般的电子产品都在螺丝上贴个标签,防止你私自拆开的。
金士顿V+200采用了sata 3.0接口,为了提升本本电池续航力,SATA 3.0采用全新INCITS ATA8-ACS标准,并可兼容旧有SATA装置,不仅进一步改良传输讯号技术,亦大幅减低了SATA传输时所需功耗。针对现时本本市场对缩减产品体积的需求,SATA 3.0提供了较一般SATA接口细小的LIF接口(Low Insertion Force Connector),专门针对1.8吋的储存装置,包括即将上市的仅厚7mm光驱。
金士顿V+200 made in 台湾。控制器方面, 金士顿V+200使用了来自SandForce,型号为SF-2281VB1-SDC的主控芯片,采用400针TFBGA封装,尺寸为14×14毫米,该主控支持SATA 6Gbps接口,且支持特有的DuraWrite压缩算法,因此其最大读写速度都相当高,最大读写都能达到550/500 MB/s,读取IOPS能达到60,000,突发写入也能达到60,000 IOPS而连续写入则为20,000 IOPS。此外,金士顿120GB/V+200固态硬盘采用DuraClass技术,实现数据完整性保护,防震耐撞,即便是不慎摔落,您也不再意味着失去您的数据。金士顿V+200采用世界上四大SSD主控之一的SandForce,性能上自然有更加好的保障!
金士顿正品保障标签!
金士顿V+200 120GB 固态硬盘特写,它在处理写入放大方面有着自己的处理办法。在实际中,较低档次的固态硬盘写入放大率一般在10到20倍左右,英特尔的方案可以达到1.1倍,而SandForce的方案则只有其一半不到,平均只有0.5倍。原因就是这个DuraWrite技术拥有一个数据的实时压缩机制,DuraWrite是SandForce系列主控的核心,之所以SandForce的方案可以做到平均只有0.5倍。原因就是这个DuraWrite技术拥有一个数据的实时压缩机制。
从开箱过程来看,金士顿V+200不论是包装的美观程度还是SSD的做工都体现了存储器大厂金士顿的一贯优良作风!随着用户对电脑运行速度、性能等各方面要求的不断提升,固态硬盘的发展势如破竹,这两年已经吸引了不少主流消费群的目光。作为全球存储领袖的金士顿面向中高端用户力推升级版新品——V+200系列固态硬盘的上市可谓顺应民心,它不仅在价格上具有很大的优势,而且在保修政策上沿用了金士顿产品的一贯三年保固的做法,实在让人觉得很放心!此外,该产品采用SandForce主控,在用户体验方面更是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下一篇我将为大家介绍金士顿V+200的安装详解及性能对比实测,请大家拭目以待!
安装过程详解
1、当然是先拆下机箱啦!别忘记把左右两侧的机箱面板都拆下来。
2、在得知获得试用名额后,我立马去TB上买了个SSD硬盘支架,有了它,我就可以把SSD固定在机箱里了,价格只要9块钱(包邮费呵呵)。
3、把金士顿V+200 SSD固定在支架上非常简单,只需要找对4个螺丝孔就可以了。
4、把装有金士顿V+200 SSD的支架安到机箱的硬盘仓。
5、关于金士顿V+200 SSD连接主板,这里需要用到一条sata数据线,还好我有备用的~
6、连接数据线时,一头插进金士顿V+200 SSD的sata接口,同时别忘记把电源上的线材也插到金士顿V+200 SSD上,否则不能供电哦!
7、sata数据线的另一头插在主板上,大功告成!
8、值得注意的是在安装windows 7系统时,我先把原先的机械硬盘断电,这样电脑就能把金士顿V+200 SSD认作主盘了。在这里我并没有对金士顿V+200 SSD进行分区,因为对于区区只有128gb,而实际容量只有111.8gb的金士顿V+200 SSD来说,作为系统盘使用就没有必要给它做分区处理了。windows7安装完毕并打好补丁后要占用金士顿V+200 SSD 76gb左右的容量,所以分区木有意义。至于如何安装系统盘?这里我就不多做介绍了,反正跟一般的装系统过程木有区别因此这里省略200个字~
从安装步骤来看,金士顿V+200 SSD的安装过程是极其简单的,相信大家看了上述的过程讲解,大家都会明白安装金士顿V+200 SSD跟安装机械硬盘没什么区别。或许有朋友会问了,您做过4k对齐了么?关于对齐的问题我参考了网络上的资料,4k对齐只有在SSD分区的情况下才需要做,而对于我把金士顿V+200 SSD整块128g硬盘来做系统盘的情况是不需要做4k对齐的。所以这个部分就请其他试用网友来做个详解吧。
----------------------------------------------------------------------------------------------------------------
软件加载速度实测
测试工具:本人的电脑平台(见上图)、NEX6+E30 3.5MACRO、ipad3(作秒表用)
台式机机械硬盘 windows7开机时间测试
台式机 金士顿V+200 windows7开机时间测试
上古卷轴4 机械硬盘载入时间测试
上古卷轴4 金士顿V+200 载入时间测试
失落星球2 机械硬盘载入时间测试
失落星球2 金士顿V+200 载入时间测试
魔兽世界 机械硬盘载入时间测试
魔兽世界 金士顿V+200 载入时间测试
英雄联盟 机械硬盘载入时间测试
英雄联盟 金士顿V+200 载入时间测试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不论是系统开机的加载速度还是游戏软件的加载速度,机械硬盘的读取时间都无法与金士顿V+200 SSD相比!绝大多数软件的金士顿V+200 SSD加载速度都比机械硬盘要快1倍以上!大家或许注意到了《上古卷轴4》的加载速度貌似两者差不多,这是因为小容量软件的加载速度在两者之间的提升是比较小的,所以大家在使用一些诸如《会声会影x4》、《photo shop》、《魔兽世界》等较大型的软件时,使用金士顿V+200 SSD时的速度提升感会非常的明显,从而可以明显提升整机的性能,使存储模块的瓶颈得到最大的降低。通过本次金士顿V+200 SSD的试用,我深深感受到金士顿V+200 SSD带给我的飞一般的感觉,这种体验在机械硬盘上是体会不到的哦!最后就是希望金士顿在到来的2013年度里继续降价,让更多的玩家来体验金士顿V+200 SSD带我们的乐趣,评测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观赏哈,欢迎互相交流哦!
版主,并不是一种荣耀,而是一种坚持 ...
SSD太贵了,用不起!:L1
版主,并不是一种荣耀,而是一种坚持和责任!
初级工程师
是不是要杀人了呢!!!
低调做人 高调做事
临汾永宏电脑服务热线:  8
公司用的一种tabel X201用的就是固态硬盘,确实快好多,硬件故障率也比较低
~Near.~一个人,要是不逼自己一把,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对那些还在使用老旧笔记本产品的用户来说,选择SSD,提升性能非常实惠。
评测环境虽然还不能算是最为客观,但是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呵呵~~~支持~~~
(32.52 KB)
120G硬盘 大哥 明显错误
中级工程师
拿来做做系统盘还是可以的!
初级工程师
测试的游戏是存放在SSD上吗?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b18d235c2c343a7-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摇身一变成大神!SSD固态硬盘购买全攻略
出处:pconline&
作者:James&
责任编辑:chenzhangwu&
  前言:进入2012年,随着固态硬盘技术的发展和闪存价格持续走低,SSD固态硬盘的普及已是大势所趋。其更新换代所带来的市场机会和利润空间十分巨大,加上制造与仿造的门槛低:只需PCB板+闪存+主控芯片+外壳就搞定。正因为如此,吸引众多的小厂商投身固态硬盘行业,由于它们技术资金匮乏,导致产品质量高低不齐。各种山寨产品横行SSD市场,消费者在购买SSD时,躺着中枪的概率相当大。今天就与PConline网友一起探讨下购买SSD时应注意的问题,避免中枪。摇身一变成大神!SSD固态硬盘购买全攻略攻略1:搭载U盘主控的SSD不值得选购U盘主控的SSD不值得选购!  不管U盘还是SSD,性能好坏绝大部分取决于主控芯片。正常的U盘写入速度在5M/s~10M/s,读取速度15M/s~20M/s,性能出众的U盘能达到写入20M/s,读取30MB/s。即使是优化算法后的U盘主控,相对于SSD固态硬盘来说,这样的速度不值一提。一些山寨小厂商为了节约成本,将U盘主控直接移植到SSD固态硬盘上,小白不加以警惕,买到U盘主控的SSD真是亏大了。●了解SSD主控芯片:三星830系列的PCB版全貌目前主流SSD主控芯片  固态硬盘的主控包含芯片、固件,控制单元读取速度,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前期需要高额的研发费用与无数次技术攻关,固件的算法相当复杂,是U盘主控无法比拟的,要不然固态硬盘早与U盘一样泛滥成灾&了。可以说现在挑SSD,就是挑主控芯片。目前主流的固态硬盘所采用的主控大部分来自SandForce、Marvell、Intel、Indilinx、Samsung等唯数不多的国外知名厂商。●认清U盘主控芯片:U盘主控芯片  市场上较成熟U盘主控又有哪些呢?如擎泰(Skymedi),群联(Phison),慧荣(SIM),联盛(UT),鑫创(SSS),安国(AU),芯邦等都是U盘所采用主控芯片。U盘的结构简单,成本主要集中在闪存与主控上,而便宜的价格更是说明了所选用的主控规格并不高。●数据说明一切:  杜绝凭空捏造,数据能说明一切。AS SSD Benchmark软件测试中,两者数据对比,根本不在同一级别。采用U盘主控的SSD真心坑爹,如是您只认价格,那您就错了。主控芯片决定了固态硬盘的性能,买SSD前先看主控。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超级本宝典
DIY硬件频道热门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垃圾填埋场的主控项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