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和OLED逍客和柯迪亚克哪个好好

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LCD和OLED哪个比较好?优缺点全方位对比分析
目前大多数用户都只能在这两种显示面板产品中选择,而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选择,那么本文将告诉你一些基本知识,并且告诉你LCD和OLED二者之间的差异,并且告诉你在需求和预算中间如何追求一个平衡。
  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目前均在智能手机和领域被广泛应用。另外,还有像这样的老技术曾经也在电视领域存在,不过现在已经逐渐消失匿迹。目前大多数用户都只能在这两种面板产品中选择,而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选择,那么本文将告诉你一些基本知识,并且告诉你LCD和OLED二者之间的差异,并且告诉你在需求和预算中间如何追求一个平衡。  LCD显示屏  LCD全程叫做Liquid Crystal Display(器),基于白色光线穿过彩色滤光器而创建各种不同的颜色。白色光线在通过后会形成红色、绿色和蓝色等基本颜色,并且通过电流控制每个像素点的过光率,从而控制像素的颜色。  在LCD显示屏中,想要完全遮蔽白光显示黑色,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总会或多多少的出现一些漏光的现象,而这就是为何在大部分的夜景显示屏上无法呈现真正黑色的原因。  被动与主动  LCD显示屏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并且首次使用在&便携电脑&上。这些屏幕拥有一个&矩阵&排列的像素,并且分为主动和被动矩阵。主动矩阵的技术更先进,并且允许更细致的控制,并且与被动矩阵相比拥有更快的切换速度。使用TFT有缘矩阵屏幕首次引入主动矩阵技术,但是后来出现了更多变种技术,但是基本上都是同一个工作原理,并且成本不断降低。  LCD背光  所有的LCD显示屏都需要某种形式的白色背光,随着时间的推移,背光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而背光的目的是亮度更高、照射更均匀,并且让显示屏的体积更小、更薄、更轻。  LCD屏幕最初使用的是CCFL背光,而现在已经改成了。此外一些液晶显示屏已经不仅仅使用白色背光,甚至还会通过特定颜色的LED背光与白光组合来达到一些更困难的目的。  虽然背光都是来自于液晶层,但是大部分的LED背光光源都来自于屏幕的边缘,通常都在边框处,而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屏幕变得更薄、更平。  而电视类的产品通常对于厚度的要求没有那么高,因此还会使用整体均匀背光的方式,而这样的光线可以更均匀,并且还可以针对局部进行背光的调整。  LCD IPS和PLS  IPS的全称是In-Plane Switching(也叫做Super TFT),是LCD显示屏的一个变种版本。IPS能够提供更好的颜色准确性以及更广泛的视角。而普通的LCD显示屏通常只在屏幕的正前方才显示最好的鲜果。  IPS可以在178度的范围内完全复制颜色效果,并且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而这也是为何现在大多数的触控设备都开始使用IPS显示屏。没错,传统LCD显示屏在用手指按压的时候,会出现奇怪的效果,相信大家都有过类似的体验。  同时,IPS技术本身也有更多的改进版本,包括Super-IPS(S-IPS)、Advanced Super IPS(AS-IPS)以及IPS-Pro等,虽然不是所有的IPS面板都有最佳的效果,但是总体来说IPS要比传统LCD面板更出色一些。  而PLS(Plane Line Switching)也是一种与IPS类似的技术,是三星公司的专利。三星表示这种屏幕拥有更好的亮度以及更高效的生产成本,但是目前还无法确定,因为目前市面上IPS显示屏的绝对领导者是LG。
本文由入驻OFweek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OFweek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邮箱/用户名:
忘记密码?
用其他账号登录: QQ
请输入评论
光电工程显示屏制程工程
广东省/深圳市
四川省/成都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北京市/海淀区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惠州市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LCD与OLED的区别 - 手机中国
iPhone 4S用TFT屏 智能机主流屏幕详解
作者:徐磊
LCD与OLED的区别
  目前的屏幕多种多样,显示效果各不相同,但归根结底它们的屏幕材质无非只有以上提到的LCD和OLED两种,那么这两种材质有什么区别呢?到底哪一种屏幕更好呢?
  实际上LCD和OLED最根本的区别是,OLED是自发光,而LCD需要通过背光板照射才能显示。那么哪一种材质更好呢?
  目前普遍认为,OLED的技术更为先进,也是将来发展的方向,不过目前发展并不是很成熟,以公司研发的AMOLED系列屏幕为主。而作为LCD阵营的主力军TFT,则受到人们更多的误解,很多人认为TFT技术落后,已经过时。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手机仍然采用TFT屏幕,只不过它们分别采用了不同的面板技术。目前最热门的手机iPhone 4S采用的IPS屏,被称为最好的屏幕,实际上IPS屏幕也属于TFT屏幕的一种。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两类屏幕的区别,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下两类屏幕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LCD工作原理解读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 的简称),即液晶显示器,它是一种采用了液晶控制透光度技术来实现色彩的显示器。
  从液晶显示器的结构来看,LCD由两块平行玻璃板构成,厚约1mm,其间由包含有液晶材料的5μm均匀间隔隔开。因为液晶材料本身并不发光,所以在显示屏两边都设有作为光源的灯管,而在液晶显示屏背面有一块背光板(或称匀光板)和反光膜,背光板是由荧光物质组成的可以发射光线,其作用主要是提供均匀的背景光源。
  背光板发出的光线在穿过第一层偏振过滤层之后进入包含成千上万液晶液滴的液晶层。液晶层中的液滴都被包含在细小的单元格结构中,一个或多个单元格构成屏幕上的一个像素。在玻璃板与液晶材料之间是透明的电极,电极分为行和列,在行与列的交叉点上,通过改变电压而改变液晶的旋光状态,液晶材料的作用类似于一个个小的光阀。在液晶材料周边是控制电路部分和驱动电路部分。当LCD中的电极产生电场时,液晶分子就会产生扭曲,从而将穿越其中的光线进行有规则的折射,然后经过第二层过滤层的过滤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LCD工作原理
LCD的可视角度
  液晶显示器的可视角度左右对称,而上下则不一定对称。举个例子,当背光源的入射光通过偏光板、液晶及取向膜后,输出光便具备了特定的方向特性,也就是说,大多数从屏幕射出的光具备了垂直方向。假如从一个非常斜的角度观看一个全白的画面,我们可能会看到黑色或是色彩失真。一般来说,上下角度要小于或等于左右角度。如果可视角度为左右80度,表示在始于屏幕法线80度的位置时可以清晰地看见屏幕图像。但是,由于人的视力范围不同,如果没有站在最佳的可视角度内,所看到的颜色和亮度将会有误差。
  LCD的显示原理决定了它的可视角度并不理想。为了增大可视角度,有些厂商开发出了各种广视角技术,试图改善液晶显示器的视角特性,比如IPS,可以把液晶显示器的可视角度增加到160度,甚至更多。
OLED屏幕特点
  OLED在工艺上只需用两层薄膜和玻璃或塑料基板,比LCD的工艺更加简单。目前OLED显示屏成品厚度约在0.5~1.8mm之间,其显示效果比LCD显示屏更明亮、更细腻,理论上也更省电。由于OLED材料具有自发光特性,无需背光模块及彩色滤光片,也不需要一般LCD面板的灌液晶工艺,所以制作上比采用液晶体发光的LCD少三道工序,量产后成本将明显降低。
OLED结构图
  有机发光显示技术由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构成。当有电荷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OLED发光的颜色取决于有机发光层的材料,故厂商可由改变发光层的材料而得到所需之颜色。有源阵列有机发光显示屏具有内置的电子电路系统因此每个像素都由一个对应的电路独立驱动。OLED具备有构造简单、自发光不需背光源、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可用于挠曲性面板、使用温度范围广等优点。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
用其他账号登录:
请稍后,数据加载中...
请稍后,数据加载中...
上市时间:2017.09
上市时间:2017.09
上市时间:2017.10
上市时间:2017.10
上市时间:2017.10
上市时间:2017.09
上市时间:2017.09
上市时间:2017.06
上市时间:2017.05
上市时间:2017.10
上市时间:2017.09
上市时间:2017.09
上市时间:2017.09
上市时间:2017.10
上市时间:2017.10
上市时间:2017.09
上市时间:2017.05
上市时间:2017.06
上市时间:2017.10
上市时间:2017.10
热门搜索词
Copyright & 2007 -
北京沃德斯玛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发邮件给我们京ICP证-070681号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京网文[8号LCD和OLED哪个好?主流安卓手机屏幕材质分析
我的图书馆
LCD和OLED哪个好?主流安卓手机屏幕材质分析
LCD和OLED哪个好?主流安卓手机屏幕材质分析
相信绝大多数用户看一款智能手机,第一眼注意到的都是它的屏幕,手机屏幕材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其显示效果和整机体验。在这个智能手机大发展的时代,手机屏幕材质分类也越来越广,如IPS、Retina、ASV等,令人眼花缭乱,多多少少使用户在购机时有点无从下手,到底自己该买哪种屏的手机呢?其实手机屏幕远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复杂,目前主流的手机屏幕材质都可归为两类:LCD与OLED。
  一、目前主流的LCD屏幕
  LCD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屏幕材质,技术比较成熟,往下延伸可分为更多子类屏幕,如:TFT、IPS、SLCD。这里需要提出的是,TFT与LCD概念上有重叠,TFT又被认为是所有LCD面板的统称,我们根据一般使用方式,在本文中将TFT归属为LCD的一个子分类。
  1、TFT屏
  TFT屏是LCD的一个分类,是当前所有LCD屏幕的雏形。TFT屏的表现效果中等,目前使用该屏幕的机型有摩托罗拉ME525+、索爱ST25i、LT22i等。虽然理论上说TFT屏已经有点过时了,但由于各大厂商针对TFT进行了多项技术优化,因此其实际显示效果还过得去。当然,某些劣质山寨机的TFT屏和大厂的TFT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2、IPS屏
  IPS屏俗称Super TFT,从其名字就可以看出,IPS屏是基于TFT屏幕的改进版,但其本质还是TFT屏。 IPS屏幕的优势是显示效果通透、亮丽,可视角大,可以达到接近180度的可视角度。目前使用IPS屏的主要是苹果的iPhone及iPAD系列,如iPhone 4、iPhone 4S、iPAD 2等,相信使用过这些产品的机友都对其靓丽的屏幕表现有很深的印象。
IPS屏幕主要用于苹果iPHONE系列产品&
  3、SLCD屏
  SLCD和IPS一样也是TFT屏幕的改进版,该屏幕在色彩表现和可视角度方面更为接近于OLED屏的显示效果,而且色彩还原比较真实,不会显得偏色。SLCD屏的流行HTC功不可没,HTC的多款中高端主流机型都使用了SLCD屏幕,并且叫好又叫座,既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成绩,也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使用SLCD屏的代表机型有:HTC G11(incredible S)、HTC G14(Sensation)、HTC G18(Sensation XE)等。另外,HTC新系列One X和ONE V都使用了SLCD二代屏幕,比SLCD一代屏显示效果更佳,还降低了功耗,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
HTC ONE X使用了SLCD二代屏
  二、主流OLED屏幕——三星AMOLED
  当下主流的三星AMOLED屏幕属于OLED屏的一个分支,其主要技术规格由三星掌握。目前AMOLED屏大致已经发展到了三代,分别为AMOLED、Super AMOLED、Super AMOLED Plus。另外Super AMOLED还延伸出Super AMOLED Advanced和HD Super AMOLED两种屏幕,两者主要在分辨率上有所区别,其他规格一致,所以归为一类。
  OLED屏与LCD屏最大的区别是,OLED屏是通过像素自发光从而成像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其实OLED屏比LCD屏的技术要更加先进一些。另外OLED屏在厚度上可以做得更薄,在智能手机极尽纤薄的年代更加有利于控制手机的厚度。三星AMOLED屏幕显示效果最大特点就是亮度非常高,搭配了AMOLED屏幕的机型在阳光下的显示效果是远胜于其他屏幕的。单也有用户抱怨AMOLED屏对比度太高,容易造成偏色,因此如何选择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极尽纤薄的Super AMOLED屏幕&
  1、AMOLED
  三星第一代的AMOLED屏幕,目前已经基本退出手机市场了。其代表机型有诺基亚N86、诺基亚N8等。
2、Super AMOLED
  Super AMOLED是三星的第二代AMOLED屏幕,之后还延伸出两个子系列(Super AMOLED Advanced和HD Super AMOLED),只在分辨率上有所区别,再次就不做详细介绍了,Super AMOLED屏是目前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手机屏幕材质,表现效果非常出色,曾是三星手机的一大卖点。
  Super AMOLED屏幕色彩饱和度高,显示艳丽,但由于采用P排列,因此略有颗粒感。不过Super AMOLED Advanced和HD Super AMOLED屏幕拥有较高的分辨率,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颗粒感强的问题。使用Super AMOLED屏幕的代表机型有三星I9000、三星Nexus S、三星I8700、NOKIA Lumia 800等。目前市场上使用Super AMOLED Advanced的机型主要有摩托罗拉XT910、HTC One S、华为P1等。而HD Super AMOLED的代表机型有三星Galaxy Note、三星Galaxy Nexus、三星GALAXY SIII等。
三星GALAXY S3使用了HD Super AMOLED屏幕&
  3、Super AMOLED Plus
  Super AMOLED Plus屏幕主要是针对Super AMOLED进行改进,由P排列方式改为传统RGB排列方式。这样一来,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Super AMOLED屏幕颗粒感较严重的弊端。通过采用了Super AMOLED Plus屏的I9100可以看出,Super AMOLED Plus的颗粒感的确好了很多,但是偏色的情况似乎更加严重。可能正是如此,三星GALAXY S3反而采用了HD Super AMOLED屏,毕竟分辨率够高的话颗粒感基本是可以抵消的。使用Super AMOLED Plus的代表机型有三星I9100、诺基亚900、OPPO Finder。
三星I9100采用了Super AMOLED Plus屏幕
  上文为大家介绍了目前主流的智能手机采用的两种屏幕材质LCD和OLED,这两种屏幕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靠外部光源照亮,后者则是自发光。目前LCD和OLED屏幕各有优势,LCD阵营的HTC One X和OLED阵营的三星GALAXY SIII也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机型,普遍收到用户的好评。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这两大阵营还将会继续沿袭使用下去,满足不同用户对色彩表现的需求。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OLED是趋势?其实很多方面还是LCD屏幕更优秀
[摘要]OLED在今年的发展势头良好,而这项技术未来也充满了潜力,尤其是在增加色彩范围和满足HDR效果方面。当然,就像OLED最近几年受到了大量关注一样,LCD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尤其是量子点技术对颜色范围的提升。腾讯数码讯(Rabbit)最近一段时间,整个移动显示市场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了OLED技术上,其中尤其以三星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而LG也开始在移动OLED组件生产线和新工厂上投入巨资,希望能够追赶三星的脚步。而说到这里,很多人似乎认为至少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OLED屏幕已经成为了未来发展方向,同时传统的LCD屏幕将慢慢推出历史舞台。虽然看一下整个OLED面板出货量的预期,我们就可以看到未来将会呈现持续增加的态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LCD面板的需求就会相应下降。当然,LCD其实还是有自己本身的一些优势和技术上的天然属性,说明目前LCD还并没有过时,甚至在某些方面要比OLED更出色。高分辨率问题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抱怨今天高端智能手机的屏幕效果了,由于大家普遍都提升到了QHD分辨率,再加上HDR技术的加持,因此基本上已经没有效果不好的智能手机屏幕了。而另外一个更大的关注点则变成了显示屏的亮度。问题在于,无论是LCD还是OLED屏幕面板,都无法提供100%有效的亮度输出,而一些光线会被其它显示组件遮挡或存在丢失的问题。在LCD屏幕中,背光必须要通过滤光器传出,而滤光器的效率并不高,再加上每个像素控制晶体管也会占用一定的空间,因此这些都成为了阻挡每一个像素点发光的阻碍。而不同的背光技术,比如a-Si或LPTS,都可以改变像素的孔径。当然,当面板制造商提高分辨率的时候,更多的光线会被这些固定尺寸的晶体管所掩盖。而另一方面,OLED屏幕也不会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尽管光损失的形式不同,但是每个像素点依然需要一个复杂的晶体管层,而这个层隐藏在OLED面板的发光部分中。即便如此,TFT过于紧密的分组导致电阻性和电容的能量损失,意味着在更高的分辨率之下,需要更多的能量来驱动相同的亮度。同时还需要一个具有反射性的偏振镜,而这种方法也并非完全有效,因会造成轻微的光线损失。因此,显示器的分辨率越高,就需要更大的能量来驱动显示器的LED背光,以此来实现在阳光下更好的能见度,同时显示器消耗的电量也越多。而HDR技术的加入则进一步加剧了这个问题,因为让黑色更黑、白色更亮的做法,虽然提高了动态范围,但是也直接对电量带来了额外的消耗。很明显,过多的电量消耗会直接影响用户体验,但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技术创新来解决这个问题。RGBW和IGZO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因此现在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减少晶体管的尺寸或者用另一种能进一步提高显示亮度的方法。铟镓氧化锌(IGZO)半导体不仅可以显著的减少晶体管尺寸,并且增加子像素的孔径,而且还可以降低由于低成本a-Si组件而带来的额外电力消耗。而这就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但是目前并没有多少制造商能够大批量的生产这种面板。目前,显示器制造商夏普已经掌握了这种技术,并且开始使用IGZO为虚拟现实市场打造超高像素的显示屏。从智能手机的角度来说,其它LCD制造商未来会不可避免的转移到这种技术上来,因为分辨率增加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制造商的产量也在不断提高。LG Display就曾经提到过,一旦技术被改进,就会开始向IGZO-TFT过渡,不过目前我们还不知道要用多久才会被使用在移动设备屏幕上。而RGBW显示技术,比如LG的M+子像素技术,提供了另外一种解决思路。M+将一个专用的白色像素引入到了显示面板中的红色、绿色和蓝色部分。而这将极大提高像素的亮度,对于提高户外情况下的可见度以及在小尺寸屏幕上实现HDR效果有很大的帮助。由于LCD屏幕的颜色过滤器效率很低,因此LCD在显示白色图像时浪费了大量的光线,这是就需要打开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像素点了。使用白色像素的滤镜图层,意味着我们可以将RGB像素关闭,并且减少显示亮度,从而达到同样的效果。或者可以这么说,我们可以把所有的像素都提升一遍亮度。目前为止,我们只看到了LG的M+技术在电视领域的运用,但是在LG的Paju展厅里,我们同样看到了一块5.5英寸移动设备的原型展示显示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LG表示,在保证亮度不变的情况下,M+技术可以降低 35%的能耗,或者在同样功耗的情况下,将亮度提升50%。不过演示单元只是针对白色的内容,亮度与亮度相同,因此可以更大幅度的减少消耗电量。如果我们认为大多数的网页和应用程序背景都使用了白色,那么就可以在很多智能手机的显示能力上提高50%。考虑到其它变量的影响,这些提升并不会直接简单的变成延长使用时间,但是至少25%到33%的续航提升还是可以保证的。LG的工程师还表示,这种技术比OLED屏幕的耗电量也要更低。除了降低能耗之外,50%的峰值亮度提升在户外观看和HDR效果上也有非常大的帮助。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那样,显示HDR内容需要在黑色和白色之间产生更大的差异,而这就需要能够进一步提高亮度的方法。这一点在LCD显示屏上尤为重要,毕竟LCD面板的黑色等级并不像OLED那么出色。因此,像M+这样技术将会被智能手机厂商所接受,毕竟大家都在寻找一种能在播放HDR视频时同时提升亮的的LCD面板。当然,M+技术并不是没有妥协,基于上面的RGBW模式,M+引入了一个拥有四个子像素的白色组件,而并不是每个红色、绿色和蓝色。因此,颜色平衡可能存在一个问题,当我们将图像发送到显示屏上的时候,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而在电视或者电脑上,似乎都不太在意。其次,这个额外的白色像素对分辨率也会有一些影响。用三分之一的RGB像素来突出亮度,会牺牲一些色彩上的对比度和分辨率。请注意,OLED屏幕通常也会使用不同的子像素布局,但是与RGB相比依然是一种徒劳的尝试。例如三星Galaxy S8的面板一直都在使用RGBG的PenTile面板。而ICDM分辨率可以通过最小Michelson来解决,而RGBW子像素的设计,则可以满足4K内容。话虽然这么说,但是在智能手机上,QHD分辨率已经超过了我们人眼辨别单个像素的能力,就算是在5.5英寸或6英寸的屏幕上,这种像素细节差异也不会带来视觉上的感受。因此,RGBW的亚像素显示屏与电视相比,更适合移动设备,因为因为智能手机而已从额外的电量中受益,而显示器的尺寸小到可以牺牲一些像素来代替其它功能,这样就会不会通过细微的细节产生不同的影响。LCD与OLED的较量还在继续OLED在今年的发展势头良好,而这项技术未来也充满了潜力,尤其是在增加色彩范围和满足HDR效果方面。当然,就像OLED最近几年受到了大量关注一样,LCD技术也在不断创新。随着量子点技术对颜色范围的提升,像RGBW这样的晶体管级改变可以提高亮度和功能,而LCD依然在与OLED的竞争中不落下风。毫无疑问,所有产品开发者都希望能够将分辨率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尤其是需要迎合虚拟现实技术的需求。而生产商则在为消费者提供HDR内容,市场格局也将发生进一步变化。另外不要忘记,移动产品电池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点方向,因此OEM厂商无论采取哪种屏幕技术都不会让我们感到意外,甚至是未来如果出现LCD和OLED混合的技术,也不要惊讶。来源:androidauthority更多精彩视频:
正在加载...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miyaliu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浩纳和昕动哪个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