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育遭遇互联网马太效应应,知识还能改变“寒门”的命运么

已被0人收藏
&穷孩子没有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
来自:保密
发帖:45+289
穷孩子没有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潘晓凌 实习生 沈茜蓉 夏倩 刘星 何谦
11:30:58 来源:南方周末
拿到班级花名册时,陆铭注意到了大多数同学没有留意的一个细节——全班60多位同学,农村籍学生只有5个左右。
作为北京大学某文科院系2009级1班的班长,陆铭此前一直以为,通过高考选拔获得中国这所顶尖大学通行证的同龄人,多数该有着和他类似的成长经历:出身农村,家境贫寒,独立自强,品学兼优。
这是这名来自四川的22岁寒门少年从小被灌输并认定的世界观:知识改变命运,逆境辈出英杰。
现在,手上的花名册颠覆了他的信仰。而这正是眼下中国名校生源变迁的缩影。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刘云杉统计年近30年间北大学生的家庭出身发现,年,来自农村的北大学子比例约占三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滑,2000年至今,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社科2010级王斯敏等几位本科生在清华2010级学生中做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村生源占总人数的17%。那年的高考考场里,全国农村考生的比例是62%。
不仅仅是北大清华。教育学者杨东平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调研得出,中国国家重点大学里的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开始不断滑落。
2008年12月,总理***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中也感慨,“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本来经济社会发展了,但是他们上高职、上大学的比重却下降了。”
哪些障碍,垫高了陆铭这样的孩子考入名校的门槛?封锁了他们努力向上攀爬的通道?知识改变了陆铭的命运,可绝大多数寒门子弟还有机会改变自己命运的吗?
在北大校园,陆铭鲜有同乡,毕业于县级中学的他也没校友可聚,他是传奇,但成了孤独的传奇——眼下,什么样的年轻人才最有可能上北大清华?
寒门少年都去了哪?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社科系讲师晋军指导了他的学生完成对清华生源状况的调研。在课堂上,他也常对学生做随机调查,提问包括来自的地方,父母的职业,上大学前去过的最远的地方等。
调查做了两年,指向高度集中:“一名清华本科生的典型形象是这样的”,晋军说,出身城市,父母是公务员和教师,每年与父母起码外出旅行一次,甚至高中就有出国游学的经历。
北大校园里,学者廉思所在的北大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成立了一个“返乡调查”计划,以为学生支付回家硬座火车票的方式,鼓励他们假期回到家乡,完成一篇调研报告。今年,这个计划不得不暂停。
“申请经费的学生一直不多,且一年比一年少,今年干脆就没有了。”廉思说,农村学生越来越少,对大多北大学子而言,一张免费硬座火车票实在太没吸引力,卧铺、飞机,才是回家的主流方式。
在一位复旦大学招生办老师的印象中,这几年被招进复旦的寒门子弟的人数不断减少,大多数学生的父母都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与体面的社会地位。“无论是招进来的,还是从来没机会进入我们视野的年轻人,他们都在复制父辈的模样。”他说。
学习刻苦,成绩不错的寒门少年都去了哪儿?
教育学者杨东平的研究显示,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普通地方院校与专科院校。以湖北省为例,年5年间,考取专科的农村生源比例从39%提高到62%,以军事、师范等方向为主的提前批次录取的比例亦从33%升至57%。而在重点高校,中产家庭、官员、公务员子女则是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子女的17倍。
向上流动倍感艰难的不仅仅是农村少年。2004年,厦门大学教育学院课题组对全国34所高校的生源状况进行调查后发现,普通工人阶级子女考入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的比例分别减少了7.9%与5.6%。
学者廉思更为人知的身份是“蚁族”概念的提出者与《蚁族》一书的作者。他与团队走访的蚁族,家庭状况与所考入的学校成正比,“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
连专科都考不上或不愿读的少年大有人在。廉思曾选取了河北一座普通村庄作为研究样本,那儿浓缩了中国基层凋败的模样——马路上平常看不到什么人,一旦闹出点什么动静,一大帮无所事事的年轻人立即呼啦啦地从网吧、桌球室里涌了出来。
看着他们在转型期中国一小片弥漫着尘土与工厂粉尘的土地上挥舞着年轻的肢体,廉思开始觉得,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但个体命运的转型,却在陷入停顿。
那扇门在高考前就被关上了
仝十一妹一直庆幸,自己在上帝关上门的前几秒及时跳了出来。这位来自河北沧州农村的24岁女孩,现在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研一学生。
儿时,这名在家族中排行第十一的女生就被家人告知,自己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改变命运,要么念书,要么参军。她的伯伯与堂哥,就是通过参军,在城市里过上了体面的生活。
上世纪80~90年代中期的高考升学率低,但仍旧让寒门子弟心怀憧憬。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刘云杉统计,年,北大农村户籍学生的比例在20%-40%之间,1980年代中后期是农家子弟用知识改变命运的黄金期,三成多北大学子出自寒门。
彼时,中国正值社会结构松动,社会阶层流动活跃,底层成为这一阶段社会变革中的受益者。寒门英杰辈出,是那个时代最温暖人心的变迁。
仝十一妹的小学、初中分别在乡村与县城度过。中考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母亲为成绩一路优异的她报考了衡水中学。在这所将应试教育发挥到极致的军营式河北省超级中学,仝十一妹与来自全省最优秀的同龄人度过了紧张且竞争激烈的三年,2006年,她以年级第15的排名,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那一年,衡水中学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共42名,占据两所高校分配给河北省名额的33.87%。
“如果我当时留在县城念高中,我肯定考不上北大。”仝十一妹说,那一年,她所毕业的县城中学年级排名第一的学生,也只是考上了南方一所二线名校。
这是优质教育资源高度集中的征兆。超级中学是各省重点中学的升级版,它们大多位于省会城市,拥有丰厚的教育经费与政策支持,像抽水机般吸纳当地及周边县城最优秀的学生与最优秀的老师,每年几乎垄断了其所在省份北大清华的名额。
清华大学社科系讲师晋军指导的本科生调研团队以陕西省为样本,统计出当地两所超级中学在年3年中,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占全省名额的六成余,过去七年,陕西省的15位文理科状元,11位来自这两所学校。
这是超级中学与省重点中学选拔机制的结果:根据单独招考成绩,排在最前的直接入学,后面的根据相差的分数缴纳赞助费,此外还普遍存在拼爹妈的条子生、择校生。农村孩子,尤其是远离省会城市的农村孩子,即便再努力,表现再好,考入超级中学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
-------------------------------------------------------------------------------------------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楼主...
来自:保密
发帖:45+290
不平等的起跑线
超级中学的出现,很大程度成就于近年系列高考新政,保送、加分、自主招生的机会,大多被各省最富竞争力的高中包揽。例如,全国十三所外国语学校,每年最优秀的学生都可直接保送进入北大清华。陕西超级中学调研数据显示,2010年,北大清华在陕西自主招生名额的98.9%、保送名额的97.3%,被西安的五大名校垄断。
裸分考上北大清华的几率越来越小。据来自北大招生办的信息,2010年北大在某省招收的70名文理科学生中,只有10人没有任何加分,其余60人则通过自主招生加分、政策性加分、保送的途径迈入北大。他们绝大多数出自超级中学。
这是中国高中版的马太效应,在高考系列新政的助力下,那些最富竞争力的重点高中实力越来越强,迅速升级为超级中学。绝大多数的普通高中与县城高中,被远远甩在了后面。
这台隐形的抽水机还在继续高速运转,向上抽离的垂直距离还在不断延长。
“如果再晚生几年,”仝十一妹说,“我家没条件送我到县城读小学,我就没有办法考上县城中学,更没机会进衡水中学,进不了衡水中学,考北大?根本不敢想!”
教育学者杨东平眼下正在研究北京小升初之现状。在他看来,这一义务教育的过程已然演变为竞争惨烈程度远胜于高考的竞技教育。
“这一被大大拉长的过程从一开始就把低收入家庭排斥在外了。”杨东平说,“保送、加分、自招等高考政策又叠加了优越家庭的优势,寒门子弟拿什么和他们竞争?靠什么改变命运?”
越来越窄的向上通道
在北大,陆铭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特殊:出身寒门,毕业于一所县城中学,高考没有加分。
过去几十年中,高考向弱势群体倾斜的补偿性政策对象主要包括少数民族学生、烈士子女等。但较之特长生加分、自主招生加分、奥赛等加分,比例与力度显然偏小。
对于陆铭来说,最有可能的加分是获得省三好或省优干,但这些有限的名额往往更容易被超级中学及省级重点获得。总之,陆铭没有盼来这项可以决定自己命运的荣誉。最顶尖的考生之间分数往往只有一两分之差,而省三好的加分是20分,省优干的加分是10分。
自主招生是2003年的高考新政,它赋予部分名校招揽杰出少年的自由裁量权,有机会通过这一途径直通名校的,是超级中学与省级重点中学的学生。
在甘肃会宁这座以寒窗苦读闻名的状元县做实证研究时,清华新闻学院09级本科生张晔遇上了一名垂头丧气的农村少年,这位被学校推荐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刚从考场上下来。“很多题目,他连看都看不懂。”张晔说。
自主招生的考题涉及面广,往往是城市孩子才可能接触到的事物,比如五线谱,比如歼十……
清华社科2010级的陈美诗则在自主招生考试中遇到了一道关于费孝通在哪里上大学的题目,她说:“我在进清华前连费孝通是谁都不知道,这题清华附中的孩子可就都知道了。”
艺术加分与寒门子弟更是绝缘。来自北京大学招生办的资料显示,最近五年北大招收的体育特长生绝大部分来自东部地区,七成来自大中城市,来自农村的只有6%;而艺术特长生,迄今没有一位来自农村。
同样作为农村孩子,出生于黑龙江的宋永亮远没有陆铭的学习禀赋与运气。2002年,他从县城中学考入了黑河学院,1999年高考扩招后,进入类似的普通地方院校是这所县城中学学生最寻常的出路。
“高考扩招后,寒门子弟考大学不难,难就难在四年后,拿什么改变家族命运?”毕业之后,宋永亮旋即陷入就业痛苦。
其他同学的经历也不相上下,有人至今还无力还清助学贷款。他们也大都出生于农村及乡镇,毕业于当地的县城中学,家中日渐老去的父母还盼着他们从此改变一家的生活际遇。
杨东平对比研究了中国高考扩招前与扩招后,寒门子弟获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变迁。几组抽样调查数据均显示,2000年后,省属地方院校新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高达六成以上,而在重点研究型大学里,农村生源比例一路走低。北京大学的农村学生比例在1980年代达到顶点后一路走低,跌幅在1998年扩招后更加剧烈,眼下仅剩一成多。
北京大学副教授刘云杉将农村城市化的进度与农村生源考入重点大学几率下降的速度对比分析得出,前者的速度远低于后者。换言之,农村人口的减少,并非名校农家子弟比例下滑的主要原因。
“这意味着,中国高校扩招后,并没有增加寒门子弟向上流动的机会,”杨东平说,“相反,普通高校文凭的市场竞争力在扩招后越来越弱,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难度越来越大。”
眼下,宋永亮在一间培训学校做销售经理,经过5年的奋斗,他终于可以住在北京五环外一间早上醒来可以看到阳光的出租屋。当年和他一起北漂的同学都回去了,在县城,或周边城市打工。“在北京,黑河学院的文凭,你根本不好意思拿出手。”
宋永亮热爱北京。这座城市与他从未有机会上过的超级中学一样,像抽水机般将最优质的资源、机会、人才与财富从四面八方抽离、集中。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这个国家过去二十载社会变迁的切面——税制改革与国企改革使资源向城市集中,财政收入向上级集中,基层政府越来越弱,农村走向凋敝。
他的农村老家距离北京一千多公里,俨然是另一个世界,节奏缓慢,机会寥寥。马路上,出现越来越多干脆放弃高考,游手好闲的小青年,带着一种末世感追逐着当下;其他一些留守村庄或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们,他们保守本分,复制着父辈的命运。
他不喜欢笼罩着家乡的失败人生的气味。
陆铭也回不去了。寒假回家,他与小学、初中同学的联系越来越少,围坐在这位清华大学高材生旁边,那些在县城工作或从外地打工返乡过年的同学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唯一一个共同的话题是:他们都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仍然保有向上的理想。
-------------------------------------------------------------------------------------------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来自:保密
发帖:45+291
-------------------------------------------------------------------------------------------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来自:保密
发帖:45+292
后半部发不出来,过滤太厉害了,原文在这里:
/content/61888
-------------------------------------------------------------------------------------------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来自:保密
发帖:32+10002
农村从初中开始失学率就特别厉害
-------------------------------------------------------------------------------------------
YY的人生需要不断IB
来自:保密
发帖:111+5376
穷人翻身,越来越难------不争的事实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来自:保密
发帖:120+5015
中小城市是允许购房迁户口的,智商高的父母都已经跳出农门了,留在农村的孩子肯定自身条件无法和城市孩子相比
-------------------------------------------------------------------------------------------
中国人相信贿赂可以搞定一切,包括至高无上的佛,只要烧香、给钱,佛就会罩着你。
来自:保密
发帖:646+16186
最讨厌听到知识改变命运这种话
读书读得都太功利!
到最后都是些有知识没文化的人
一次在沈阳出差,有个男同事就是包头考到北大的,他和他老婆是1999年,包头市唯一考上北大的一男一女
本来对这人映象很好,业务过硬,很有礼貌,结果一次稍微多喝了几杯,就随地吐痰…我觉得哈腻腥
顿感,骨子里的东西读再多的书也无法改变
很多外地人总喜欢说:上海人了不起啊!上海人为什么有优越感啊!
其实我想说上海人没什么了不起,上海人的幼教、小学的知识量可能也比大上内地有些城市
但我们从小知廉耻
我小时候与小盆友有争执,我妈总是先说我不好,上海也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上海女孩子总是很自强,很自律
我记得我小时候我爸妈一直说:要诚实,在他们眼里诚实比语数外重要一百倍
上海人的优越感可能就是从此开始…是外地人不能理解的
-=此贴发送自[wap]=-
-------------------------------------------------------------------------------------------
大家跟我一起喊:阿雯雯是胖子……阿雯雯是胖子……胖子……
本人毛重100KG……
来自:保密
发帖:736+49150
富士康需要那么高学历的工人干嘛?
认字,会繁殖就可以了,工人繁殖能力越强悍,文化知识越缺乏,富士康的用人成本就越低,制造的财富也就越多。
富士康需要工人
富士康不需要大学生
-------------------------------------------------------------------------------------------
说真话总是没人爱听的。喜欢春秋笔法的、说话拐弯抹角的人什么的最讨厌了 ≧o≦
不喜欢的人不要理我啦,我也不会理你的啦,不用做无用的尝试啦,人家当你小傻瓜啦~ ≧o≦
来自:保密
发帖:0+4044
图为日凌晨,深圳福田警 方通宵破获一卖银团伙。在窝点的电视机顶,放着一本被翻烂了的英语字典。
-------------------------------------------------------------------------------------------
Don\'t shoot—I surrender—I show you the way...
来自:保密
发帖:1+7
呵呵 谢谢楼主分享
静脉曲张袜排行榜
美白面膜排行榜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10楼...
来自:保密
发帖:64+3556
富士康需要那么高的工人干嘛?认字,会繁殖就可以了,工人繁殖能力越强悍,文化知识越缺乏,富士康的用人成本就越低,制造的财富也就越多。富士康需要工人富士康不需要大学生
富士康如何能生存下去
美帝如何能允许你生存下去
富士康的既得利益集团拿底层工人作交易
用他们的不公和不幸来换取既得利益集团的永永相继
-------------------------------------------------------------------------------------------
我不是个随便的人,但是我随便起来不是人
...11楼...
来自:保密
发帖:64+3557
最讨厌听到知识改变命运这种话读书读得都太功利!到最后都是些有知识没文化的人一次在沈阳出差,有个男同事就是包头考到北大的,他和他老婆是1999年,包头市唯一考上北大的一男一女本来对这人映象很好,业务过硬,很有礼貌,结果一次稍微多喝了几杯,就随地吐痰…我觉得哈腻腥顿感,骨子里的东西读再多的书也无法改变很多外地人总喜欢说:上海人了不起啊!上海人为什么有优越感啊!其实我想说上海人没什么了不起,上海人的幼教、小学的知识量可能也比大上内地有些城市但我们从小知廉耻我小时候与小盆友有争执,我妈总是先说我不好,上海也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上海女孩子总是很自强,很自律我记得我小时候我爸妈一直说:要诚实,在他们眼里诚实比语数外重要一百倍上海人的优越感可能就是从此开始…是外地人不能理解的 -=此贴发送自[wap]=-
你说得跟文章所说的完全是different story。。。。。
-------------------------------------------------------------------------------------------
我不是个随便的人,但是我随便起来不是人
...12楼...
来自:保密
发帖:139+4271
蛮好 让他们祖祖辈辈做奴隶
-------------------------------------------------------------------------------------------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13楼...
首先,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或者讨厌的人的周围首先,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或者讨厌的人的周围
穷孩子没有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
数码影像推荐
最新二手发布
扫描关注官方微信
扫描下载客户端
你可以发私信给一个或多个听众。默认不能发给非听众,除非对方设置了允许。
奖励分值:您今日还有 3 点分值可以奖励 [ 20 点奖分可自动换取 1 点PP]
请输入4位有相同表情的数字
&违反国家法律&&&&&&&&&含有色情内容
&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
&散布广告以及其它商业化的宣传
&干扰或混乱kds宽带山网络服务
&发布任何包含种族、 性别、宗教歧视性和猥亵性的信息内容
&恶意刷屏&&&&&&&&&&&&&&&内容重复&&&&&&&&&&&&&&&攻击管理员
&本人要求删除&&&&&&&&当事人要求删除
&与主题无关&&&&&&&&&&&水贴软文&&&&&&&&&&&涉及敏感政治内容
&被要求删除,你懂的&&&&&&&&&&&盗号并发布违规或广告内容
扣除hp值:
宽带山警务室
&恶意刷屏&&&&&&&&&水贴软文
&违反国家法律
&含有色情内容
&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
&散布广告以及其它商业化的宣传
&干扰或混乱kds宽带山网络服务
&发布任何包含种族、 性别、宗教歧视性和猥亵性的信息内容
&网页不能打开
&图片不能显示
已报名参加的人员:  以下文章来自我的博客:/blogger/blog_main.asp?BlogID=4604947  PISA测试 - 为中国教育正名  一、PISA测试的简介和结果分析   二、美国教育的重大误区和深层原因分析   三、为中国教育正名   四、对中国当今教育的思考 (见下文)  --------------以下正文---------------  四、对中国当今教育的思考  中国自古重视教育,是我们民族的核心文化和精神之一。春秋时代就有孟母三迁和“子不学,断机杼”的传说。隋前的寒门学子们致仕主要靠“举孝廉”等制度,也即现代西方上层社会和精英学校普遍使用的“推荐信”制度,上升渠道有限,主要还是靠拼爹和拼人品。隋朝后开始的科举制度,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自古以来的皇亲国戚贵族世家垄断朝政的局面,为天下的寒士提供了向上的通道,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明清两朝的进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有读书但未作官的“寒门”出身。因此自隋以来,教育不仅仅承担着传承知识的任务,同时对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和向心力,客观上也成为促进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避免社会阶级固化和僵化,稳定社会关系的核心力量。  可以说,科举制度中本身就包含着最原始、最朴素的民主思想:首先是人人平等,每个人都面对一场平等的考试,机会均等;其次是结果平等,不搞平均主义,唯才是举。再配合中国自古以来的“民本主义”(民为贵,君为轻)和“天命”理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彼可取而代之),共同构成了古典中国社会的“三权分立”,在动态平衡中维持了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在当今欧美的选票民主纷纷走入死胡同,越来越无节操地向垃圾票仓倾斜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从中国古典的“三权分立”中汲取更多的民主和进步的思想。  中国当代的教育和高考本质上是古代科举制度的延伸,是系统化的社会智商能力挑选程序。即“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在这样的制度下,中国的教育系统每年为国家输出近千万,遍布各行各业的各种层次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国当代工业革命和科技腾飞的源动力。  中国教育的积极意义我已在前文中较详细的论述,并为中国教育辟谣和正名。但中国的教育并非完美无缺。在我看来,中国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有不少可讨论的空间,但核心问题还是公平性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性别的不公平性、城乡/贫富的不公平性、地域的不公平性等。下文将就上述几点一一论述。  性别的不公平性  当今中国的教育对男生不公,对科技立国不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际上依靠的就是数理化的水平。男生和女生的大脑的功能是有明显的区别和偏好的。总体而言,男生更重理性,长于逻辑和计算;女生更重感性,长于语言和记忆。这一点在PISA测试的数学题结果上表现得一览无遗。    PISA的数学成绩在3级难度以下时女生正确率高于男生,而从4级难度开始,难度越高,男生的正确率对女生也越高,6级时达到1.75倍!而PISA数学题的6级难度根本不叫难度!  中国的基础教育都是以高考为大纲。中国的高考分文综和理综,理综考:语文、数学、英语、理综(物理、化学、生物)。中国要科技立国,理综科的学生是核心和生力军。但可惜的是,现在的理综科的考试并不能很好地选拔理工科人才,根本原因却是理综的考试以文科为主!  以分数权重来说,语文、英语都是150分,纯文科;化学50%以上算文科,50分;生物75%以上算文科,75分。统计下来,总分750分的理综考试中文科分数有425分,理科仅有325分(数学150 + 物理100 + 化学50 + 生物25)。文科分数比理科分数要高至少100分!与其说理综考得是理科,还不如说在考文科,考记忆和语言。  许多在数理化上有天分的男生因为语文和英语成绩平平,考不过靠考记忆和语言拉分的女生。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内地各级学校中男生已被女生全面超越,为什么不论文综还是理综,各地高考状元总是女生居多的根本原因[20]。用上海社科院的话说,男生输在了起跑线上,输在了教育大纲里[20]。  但许多高考理科高分的女生们进入大学后立马彻底现出原形,她们中的不少人无论怎样努力学习也无法理解高数线代中的各种抽象概念,在万般艰难中混过这些课程。而许多高考成绩比她们差的男生则轻松学习并享受这些课程,并为同班女生们百般解释这些课程如何如何简单,换来的只有女生们一双双无辜和可怜的双眼…这种事情几乎出现在中国所有的理工科大学里,这些女生们并不是不聪明,只是大脑分工不同而已。  近期国内传闻要将英语踢出高考[21],这对广大的理科的学生来讲无疑是天大的喜事。英语这个毒瘤几乎使整个中国的教育质量遭到毁灭性打击。学英语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就被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耗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成本高、收效低,教学陷入自我折磨、自娱自乐的怪圈;同时英语教学与应用严重脱节,国内学生学到的基本都是哑巴英语。尤其是在大学期间,许多学生学英语几乎占到了50%以上的学习时间,为学习而学习、为考证而学习,本末倒置,严重地荒废正常的专业学业。成为中国的大学教育质量每况愈下的重要原因,被人广为诟病。  高考取消英语,别的不说,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是高考少了150分的文科权重,让广大男生收益。看看现代全世界各个科研所、工程院、大型企业的科技领军人物,绝大多数都是男性。这种生理上的和现实上的差异绝不是仅仅是能用“男女平等”这样的道德口号就可以抹杀的。如果高考能提高理科分数的权重,并且适当提高理科考试的难度,则会有更多的男生进入适合自己的专业,成为国家科技和工业发展的栋梁之才,而不是被现在重文轻理的高考制度挡在门外。  城乡/贫富的不公平性  随着中国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方案被不断推出,让人应接不暇,如大学扩招、大学自主招生、特长加分、保送…  大学扩招后,农家子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城乡差别被缩小。但这种差别正从表面的、总量的、宏观的不均衡,转移为隐性的、更深层面的城乡差距。体现这一变化的主要是城乡学生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分布。在中国的顶级学府里(如985高校),农村子弟的比例出现了极其明显的下降。例如在北大,年间来自农村的北大学子比例约占三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滑,至2010年,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2010年全国农村考生的比例是62%,考上清华的农村学生仅占总人数的17%[22]。  造成这些城乡差异的最大原因,除了城乡本身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水平的差异性外,就数这些大学自主招生、特长加分、保送等教育新政了。《春天已远:农村学生在大学里的比例浮沉》[22]这篇文章里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和解释都十分详尽到位,贴在本文下面,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国内中小学教育的另外一种趋势也不容忽视,就是不少学校和老师上课仅讲部分课程,剩下的课程需要学生们课后报补习班补课。中国的基础教育一直是一视同仁的精英教育,但国人以汉人为主,智商都差不多,绝大多数人都是老师指导得好些,、勤奋些,成绩就能上去,疏忽些就下去了。不像美国这样的移民国家,人种之间智商上的差异难以用教育质量和勤奋弥补。在中国上课不讲全,课后掏钱进补习班补,实质上是另一种形式的精英教育:即只有拼钱拼爹的孩子才能接受到完整的教育,没钱的被淘汰。这也是一种极大的社会不公!  我在这里想提及的是,目前这些教育政策实际上都是在以欧美教育体系为蓝本。如大学自主招生和保送制度参照的是欧美精英学校的自主招生和推荐信制度,而高考特长加分和课后补习班本质上则是用金钱买分数的制度,类似欧美私利学校的高昂学费。因为各种特长班、补习班,无一不是用金钱堆出来的,拼得是家庭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拼得是爹。如我前文所论述,高昂的学费、学校自主招生和推荐信体系是欧美教育体系最阴暗狡猾的一面,本质上是为维护欧美统治阶级的千年地位服务的。这与中国的高考、特别是中国的传统科举制度的公正平等精神格格不入。  中国近些年“保送、加分、自主招生、课后补习班”等教育政策无一不是在挑战和破坏中国教育的公正性和平等性,导致社会各阶层间流动的僵化和社会阶级的固化和腐朽,使国家和社会逐渐丧失自我更新、自我淘汰的机制,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地域的不公平性  地域的不公平性是最为大家熟知和讨论的,如北京上海单独试卷,各地高考分数线差异巨大,各地教育资源不平等,这里我就不多说了。重新上一张前面贴过的老图表示一下吧…    对体育教育的轻视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但中国当今的教育对体育教育相当淡化,以至于现在到处传闻各种小胖墩和豆芽菜的故事,成为诟病中国素质教育的镇家之宝。其实本人认为中国学生的体质问题非常好解决,就是在高考中加入30分体育分,男生短跑、长跑、引体向上,女生短跑、长跑、仰卧起坐。每项10分,提高测试标准,拉开体质好和体质差的学生的差距。这些运动人人可以练习,不会过多得受场地、器材、经费的影响,以及城乡和地域差距的影响,又能锻炼和检测评估学生的体质。  看到现在为争取个百无一用的二胡特长或琵琶特长的几十分加分,不少家庭可以投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去请名师突击学习。给体育30分并提高标准、拉开差距,中国的学校和家庭不狠狠地提高学生的体质才怪!  可喜之处  高考的巨大优越性不能否认,更不可丢弃,但高考的体制仍有待完善。最近高考改革的各种风声传闻四起,包括英语可能退出高考[21],各种加分制度和保送制度纷纷瘦身或被砍掉[23,24],最近也曝光了一批高考自主招生的黑幕,如中国人大的自主招生黑幕[25],以及北大等高校开始重新提高农村学生录取比例[26],给人感觉政府高层的智囊机构已经开始认识到现在的教育新政的种种弊端,并开始试图做一些补偿性的工作。给人感觉中国的体制仍拥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自我改良的能力。  统一考试,统一招生;取消招生过程中的任何面试环节,杜绝人为主观影响,做到完全以分取人,公平公正公开;取消各种加分制度;理科教育方面加强数理化的分数权重,更好地选拔理科人才;加入体育分,增强学生体质。这就是我对中国基础教育和高考的一点点想法和期待了。  天佑中华!  参考文献  [20] 研究称内地各级学校中男生已被女生全面超越 /society/2/detail_/.shtml  [21] 高考改革大幕开启:英语考试变革引争议 .cn/gaokao//.shtml  [22] 春天已远:农村学生在大学里的比例浮沉/a/882.htm  [23] 2014年全国各地高考加分政策调整一览 /a_new/htm/18/86925.htm  [24] 加分越瘦身 公平越丰满 /opinion/gnjy/796.html  [25] 人民大学自主招生黑幕:让11岁“富二代”上本科 .cn//content_.htm  [26] 北大录取农村新生比例提高 /edu//c_.htm
楼主发言:7次 发图: | 更多
  春天已远:农村学生在大学里的比例浮沉  /a/882.htm  [导读]教育学者杨东平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调研得出,中国国家重点大学里的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开始不断滑落。  “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势正在被加剧和固化。三十年来,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但底层个体命运的转型,却在逐渐陷入停顿。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表明,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断滑落。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  ——————————————————  拿到班级花名册时,陆铭注意到了大多数同学没有留意的一个细节——全班60多位同学,农村籍学生只有5个左右。  作为北京大学某文科院系2009级1班的班长,陆铭此前一直以为,通过高考选拔获得中国这所顶尖大学通行证的同龄人,多数该有着和他类似的成长经历:出身农村,家境贫寒,独立自强,品学兼优。  这是这名来自四川的22岁寒门少年从小被灌输并认定的世界观:知识改变命运,逆境辈出英杰。  现在,手上的花名册颠覆了他的信仰。而这正是眼下中国名校生源变迁的缩影。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刘云杉统计年近30年间北大学生的家庭出身发现,年,来自农村的北大学子比例约占三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滑,2000年至今,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社科2010级王斯敏等几位本科生在清华2010级学生中做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村生源占总人数的17%。那年的高考考场里,全国农村考生的比例是62%。  不仅仅是北大清华。教育学者杨东平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调研得出,中国国家重点大学里的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开始不断滑落。  2008年12月,总理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也感慨,“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本来经济社会发展了,但是他们上高职、上大学的比重却下降了。”  哪些障碍,垫高了陆铭这样的孩子考入名校的门槛?封锁了他们努力向上攀爬的通道?知识改变了陆铭的命运,可绝大多数寒门子弟还有机会改变自己命运的吗?  在北大校园,陆铭鲜有同乡,毕业于县级中学的他也没校友可聚,他是传奇,但成了孤独的传奇——眼下,什么样的年轻人才最有可能上北大清华?  寒门少年都去了哪?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社科系讲师晋军指导了他的学生完成对清华生源状况的调研。在课堂上,他也常对学生做随机调查,提问包括来自的地方,父母的职业,上大学前去过的最远的地方等。  调查做了两年,指向高度集中:“一名清华本科生的典型形象是这样的”,晋军说,出身城市,父母是公务员和教师,每年与父母起码外出旅行一次,甚至高中就有出国游学的经历。  北大校园里,学者廉思所在的北大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成立了一个“返乡调查”计划,以为学生支付回家硬座火车票的方式,鼓励他们假期回到家乡,完成一篇调研报告。今年,这个计划不得不暂停。  “申请经费的学生一直不多,且一年比一年少,今年干脆就没有了。”廉思说,农村学生越来越少,对大多北大学子而言,一张免费硬座火车票实在太没吸引力,卧铺、飞机,才是回家的主流方式。  在一位复旦大学招生办老师的印象中,这几年被招进复旦的寒门子弟的人数不断减少,大多数学生的父母都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与体面的社会地位。“无论是招进来的,还是从来没机会进入我们视野的年轻人,他们都在复制父辈的模样。”他说。  学习刻苦,成绩不错的寒门少年都去了哪儿?  教育学者杨东平的研究显示,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普通地方院校与专科院校。以湖北省为例,年5年间,考取专科的农村生源比例从39%提高到62%,以军事、师范等方向为主的提前批次录取的比例亦从33%升至57%。而在重点高校,中产家庭、官员、公务员子女则是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子女的17倍。  向上流动倍感艰难的不仅仅是农村少年。2004年,厦门大学教育学院课题组对全国34所高校的生源状况进行调查后发现,普通工人阶级子女考入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的比例分别减少了7.9%与5.6%。  学者廉思更为人知的身份是“蚁族”概念的提出者与《蚁族》一书的作者。他与团队走访的蚁族,家庭状况与所考入的学校成正比,“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  连专科都考不上或不愿读的少年大有人在。廉思曾选取了河北一座普通村庄作为研究样本,那儿浓缩了中国基层凋败的模样——马路上平常看不到什么人,一旦闹出点什么动静,一大帮无所事事的年轻人立即呼啦啦地从网吧、桌球室里涌了出来。  看着他们在转型期中国一小片弥漫着尘土与工厂粉尘的土地上挥舞着年轻的肢体,廉思开始觉得,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但个体命运的转型,却在陷入停顿。  那扇门在高考前就被关上了  仝十一妹一直庆幸,自己在上帝关上门的前几秒及时跳了出来。这位来自河北沧州农村的24岁女孩,现在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研一学生。  儿时,这名在家族中排行第十一的女生就被家人告知,自己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改变命运,要么念书,要么参军。她的伯伯与堂哥,就是通过参军,在城市里过上了体面的生活。  上世纪80~90年代中期的高考升学率低,但仍旧让寒门子弟心怀憧憬。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刘云杉统计,年,北大农村户籍学生的比例在20%-40%之间,1980年代中后期是农家子弟用知识改变命运的黄金期,三成多北大学子出自寒门。  彼时,中国正值社会结构松动,社会阶层流动活跃,底层成为这一阶段社会变革中的受益者。寒门英杰辈出,是那个时代最温暖人心的变迁。  仝十一妹的小学、初中分别在乡村与县城度过。中考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母亲为成绩一路优异的她报考了衡水中学。在这所将应试教育发挥到极致的军营式河北省超级中学,仝十一妹与来自全省最优秀的同龄人度过了紧张且竞争激烈的三年,2006年,她以年级第15的排名,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那一年,衡水中学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共42名,占据两所高校分配给河北省名额的33.87%。  “如果我当时留在县城念高中,我肯定考不上北大。”仝十一妹说,那一年,她所毕业的县城中学年级排名第一的学生,也只是考上了南方一所二线名校。  这是优质教育资源高度集中的征兆。超级中学是各省重点中学的升级版,它们大多位于省会城市,拥有丰厚的教育经费与政策支持,像抽水机般吸纳当地及周边县城最优秀的学生与最优秀的老师,每年几乎垄断了其所在省份北大清华的名额。  清华大学社科系讲师晋军指导的本科生调研团队以陕西省为样本,统计出当地两所超级中学在年3年中,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占全省名额的六成余,过去七年,陕西省的15位文理科状元,11位来自这两所学校。  这是超级中学与省重点中学选拔机制的结果:根据单独招考成绩,排在最前的直接入学,后面的根据相差的分数缴纳赞助费,此外还普遍存在拼爹妈的条子生、择校生。农村孩子,尤其是远离省会城市的农村孩子,即便再努力,表现再好,考入超级中学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
  不平等的起跑线  超级中学的出现,很大程度成就于近年系列高考新政,保送、加分、自主招生的机会,大多被各省最富竞争力的高中包揽。例如,全国十三所外国语学校,每年最优秀的学生都可直接保送进入北大清华。陕西超级中学调研数据显示,2010年,北大清华在陕西自主招生名额的98.9%、保送名额的97.3%,被西安的五大名校垄断。  裸分考上北大清华的几率越来越小。据来自北大招生办的信息,2010年北大在某省招收的70名文理科学生中,只有10人没有任何加分,其余60人则通过自主招生加分、政策性加分、保送的途径迈入北大。他们绝大多数出自超级中学。  这是中国高中版的马太效应,在高考系列新政的助力下,那些最富竞争力的重点高中实力越来越强,迅速升级为超级中学。绝大多数的普通高中与县城高中,被远远甩在了后面。  这台隐形的抽水机还在继续高速运转,向上抽离的垂直距离还在不断延长。  “如果再晚生几年,”仝十一妹说,“我家没条件送我到县城读小学,我就没有办法考上县城中学,更没机会进衡水中学,进不了衡水中学,考北大?根本不敢想!”  教育学者杨东平眼下正在研究北京小升初之现状。在他看来,这一义务教育的过程已然演变为竞争惨烈程度远胜于高考的竞技教育。  “这一被大大拉长的过程从一开始就把低收入家庭排斥在外了。”杨东平说,“保送、加分、自招等高考政策又叠加了优越家庭的优势,寒门子弟拿什么和他们竞争?靠什么改变命运?”  越来越窄的向上通道  在北大,陆铭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特殊:出身寒门,毕业于一所县城中学,高考没有加分。  过去几十年中,高考向弱势群体倾斜的补偿性政策对象主要包括少数民族学生、烈士子女等。但较之特长生加分、自主招生加分、奥赛等加分,比例与力度显然偏小。  对于陆铭来说,最有可能的加分是获得省三好或省优干,但这些有限的名额往往更容易被超级中学及省级重点获得。总之,陆铭没有盼来这项可以决定自己命运的荣誉。最顶尖的考生之间分数往往只有一两分之差,而省三好的加分是20分,省优干的加分是10分。  自主招生是2003年的高考新政,它赋予部分名校招揽杰出少年的自由裁量权,有机会通过这一途径直通名校的,是超级中学与省级重点中学的学生。  在甘肃会宁这座以寒窗苦读闻名的状元县做实证研究时,清华新闻学院09级本科生张晔遇上了一名垂头丧气的农村少年,这位被学校推荐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刚从考场上下来。“很多题目,他连看都看不懂。”张晔说。  自主招生的考题涉及面广,往往是城市孩子才可能接触到的事物,比如五线谱,比如歼十……  清华社科2010级的陈美诗则在自主招生考试中遇到了一道关于费孝通在哪里上大学的题目,她说:“我在进清华前连费孝通是谁都不知道,这题清华附中的孩子可就都知道了。”  艺术加分与寒门子弟更是绝缘。来自北京大学招生办的资料显示,最近五年北大招收的体育特长生绝大部分来自东部地区,七成来自大中城市,来自农村的只有6%;而艺术特长生,迄今没有一位来自农村。  同样作为农村孩子,出生于黑龙江的宋永亮远没有陆铭的学习禀赋与运气。2002年,他从县城中学考入了黑河学院,1999年高考扩招后,进入类似的普通地方院校是这所县城中学学生最寻常的出路。  “高考扩招后,寒门子弟考大学不难,难就难在四年后,拿什么改变家族命运?”毕业之后,宋永亮旋即陷入就业痛苦。  其他同学的经历也不相上下,有人至今还无力还清助学贷款。他们也大都出生于农村及乡镇,毕业于当地的县城中学,家中日渐老去的父母还盼着他们从此改变一家的生活际遇。  杨东平对比研究了中国高考扩招前与扩招后,寒门子弟获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变迁。几组抽样调查数据均显示,2000年后,省属地方院校新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高达六成以上,而在重点研究型大学里,农村生源比例一路走低。北京大学的农村学生比例在1980年代达到顶点后一路走低,跌幅在1998年扩招后更加剧烈,眼下仅剩一成多。  北京大学副教授刘云杉将农村城市化的进度与农村生源考入重点大学几率下降的速度对比分析得出,前者的速度远低于后者。换言之,农村人口的减少,并非名校农家子弟比例下滑的主要原因。  “这意味着,中国高校扩招后,并没有增加寒门子弟向上流动的机会,”杨东平说,“相反,普通高校文凭的市场竞争力在扩招后越来越弱,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难度越来越大。”  眼下,宋永亮在一间培训学校做销售经理,经过5年的奋斗,他终于可以住在北京五环外一间早上醒来可以看到阳光的出租屋。当年和他一起北漂的同学都回去了,在县城,或周边城市打工。“在北京,黑河学院的文凭,你根本不好意思拿出手。”  宋永亮热爱北京。这座城市与他从未有机会上过的超级中学一样,像抽水机般将最优质的资源、机会、人才与财富从四面八方抽离、集中。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这个国家过去二十载社会变迁的切面——税制改革与国企改革使资源向城市集中,财政收入向上级集中,基层政府越来越弱,农村走向凋敝。  他的农村老家距离北京一千多公里,俨然是另一个世界,节奏缓慢,机会寥寥。马路上,出现越来越多干脆放弃高考,游手好闲的小青年,带着一种末世感追逐着当下;其他一些留守村庄或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们,他们保守本分,复制着父辈的命运。  他不喜欢笼罩着家乡的失败人生的气味。  陆铭也回不去了。寒假回家,他与小学、初中同学的联系越来越少,围坐在这位清华大学高材生旁边,那些在县城工作或从外地打工返乡过年的同学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唯一一个共同的话题是:他们都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仍然保有向上的理想。
  自顶一下
  中国又输了  
  你那个2012年分数线毫无意义,因为分省命题各省难易程度不同,分数怎么比较?看看1987年全国统考的分数吧!    
  @资本独裁 5楼
17:41:15  你那个2012年分数线毫无意义,因为分省命题各省难易程度不同,分数怎么比较?看看1987年全国统考的分数吧!  -----------------------------  多谢支持!
  分省命题就是为了掩盖高考的地域不公。  以1987年为例,四川的文理本科线都是11名,北京的文科为450,而四川的专科线为455,本科470,重点线480,也就是说,北京的很多本科生,如果生在四川,很可能专科都考不上。至于上海、天津已及没有分数的广东等,那水平就更难看了!
  @资本独裁 7楼
17:55:32  分省命题就是为了掩盖高考的地域不公。  以1987年为例,四川的文理本科线都是11名,北京的文科为450,而四川的专科线为455,本科470,重点线480,也就是说,北京的很多本科生,如果生在四川,很可能专科都考不上。至于上海、天津已及没有分数的广东等,那水平就更难看了!  -----------------------------
  顶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马太效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