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球科学数据中心是国家核心期刊吗

分类/地球科学
地球科学地质学 地质学是对地球的起源、历史和结构进行研究的学科。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在现阶段,由于观察、研究条件的限制,主要以岩石圈为研究对象,并涉及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下更深的部位,以及某些地外物质。地球物理学地球物理学是通过定量的物理方法研究地球的学科,特别是通过地震反应、折射、重力、地磁、电、电磁和放射能的方法。大气科学大气科学研究大气的结构、组成、物理现象、化学反应、运动规律,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对象主要是地球以及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大气圈。海洋学海洋学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开发利用海洋的知识体系。是地球科学的组成部分。海洋学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以及大气科学、水文科学等密切相关。水文学水文学属于地球科学,研究的是关于地球表面、土壤中、岩石下和大气中水的发生、循环、含量、分布、物理化学特性、影响以及与所有生物之间的关系的科学。气象学气象学是把大气当作研究的客体,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说明大气特征的学科,集中研究大气的天气情况和变化规律和对天气的预报。气象学是大气科学的一个分支。自然地理学 (相对于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两大分支之一,注重于研究自然环境的形式和活动。而相反的,对建成环境的研究则归属于人文地理学。在自然地理研究中,地球常按照不同的环境被分为几个圈层,如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等。对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常常使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及系统思维。地形学地貌学,又称地形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起伏形态、分布规律、物质结构、发展历史和开发利用的科学,是自然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地质学和地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从语源来看,地貌学的英文Geomorphology源自希腊语,由Geo(地球)、Morphe(外表形态)和Logos(论述)三词组成,即关于地球外表面貌的论述。土壤学土壤学是研究土壤及其生成的学科,是土壤科学的分支。它对研究植物的生长,繁殖以至分布都起着重要影响。从农业角度来看,土壤是指陆地上能够让植物生长的疏松表层。矿物学矿物学是运用物理学(如X光衍射)、化学方法(化学计量)等不同领域来研究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晶体结构、自然分布和状态的一门科学,包括以下相关知识:古生物学古生物学是研究古地质时代中的生物及其发展的科学。对古代生物的形态、分类、生活方式、生存条件和地史分布等进行研究。沉积学大地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根据德国大地测量学家F·R·Helmert的经典定义,它是一门量测和描绘地球表面的学科,也包括确定地球重力场和海底地形。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的学科。它提供了综合、定量,和跨学科的方法来研究环境系统。由于大多数环境问题涉及人类活动,因此经济、法律和社会科学知识往往也可用于环境科学研究。地球化学地球化学是一门属于地学和化学相互融合的边缘学科,主要研究化学元素和其同位素在地球(广义可包括部分天体)演化历史中的分布、分配、迁移等规律的科学。
大学学报/地球科学
发展《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ISSN /CN42-1233/P),创刊于1957年,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地质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地球科学学术理论期刊,以反映中国地质大学教学与科研最新的、高水平的基础地质、应用地质、资源与环境地质及地学工程技术研究成果为主要任务。该刊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指引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办刊中始终坚守社会主义科技出版阵地,坚持《地球科学》办刊宗旨,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在出版编辑工作中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规。自1981年复刊20多年来,学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勇于开拓创新,精益求精,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指导整个出刊工作,狠抓出刊科学管理和最佳出刊质量。随着国际地学领域大变革和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开创性地提出“瞻前顾后抓选题,通天彻地抓队伍”的办刊方略,将编辑部全部编辑培养为博士、硕士研究生;紧跟地质科学研究前沿,努力探索编辑规律,积极扶植新学科,策划最优选题计划。20多年来《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中文版从不定期到双月刊,从中文版到英文版,1990年首次出版了中国高校第一本大开本英文版学报。学报与国际156个国家地区和单位建立订购交换关系,多年来一直受到国际地学界极大关注。奖项《地球科学》学报自年以来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20多项。1992年入选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名列中国地学核心期刊第3名; 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连续多年居高校学报前列,和2006年三次荣获科技部信息所“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年连续三届荣获“国家期刊奖”; 2004年荣获教育部科技司“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2006年荣获“湖北十大名刊”和教育部科技司“首届中国高校精品期刊”;《中国地质大学学报》(英文版)荣获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2005年《地球科学》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数据库收录。2007年《中国地质大学学报》(英文版)成功地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SCIE收录,2009年《地球科学》学报和主编王亨君个人同时荣获“首届湖北出版政府奖”。系统《地球科学》学报中、英文版被世界著名六大检索系统的《EI》、《CA》、《PЖ》、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4大检索系统,以及地学数据库《GeoRef》、《GeoBas》等收录。《地球科学》在科学管理、编辑手段现代化、学报外文版创刊、大开本改革、封面改革、国际联网、出版光盘版、期刊全文上网连续上了几个台阶,《地球科学》已形成纸张印刷版网络版三位一体的出刊模式,《地球科学》学报已列为大学“211工程”建设标志性成果之一。《地球科学》学报创刊以来,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为繁荣我国地质事业、地质教育,为国民经济的两个根本转变和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及科教兴国、科教兴地,为推动中国地质大学“211工程”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主编简介/地球科学
个人简介王亨君,1966年毕业于原北京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从事过科研、教学等工作,自1980年以来,一直从事编辑、编审工作,现为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任《地球科学》主编,第九届和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民革湖北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她一贯热爱党,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基本路线,认真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在出版编辑工作中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规。该同志长期以来从事高校学报编辑出版工作,在工作中,作风扎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创新,紧跟地质科学研究的前沿,成绩突出、成果显着。个人成就努力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探索编辑规律,强化科学管理,追求最佳出刊质量,策划最优选题,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所负责的《地球科学》学报从不定期到双月刊、从中文版到外文版.中文版被《EI Compendex》(核心)、英文版被《SCIE》等多个著名检索系统收录,《地球科学》入选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地学核心期刊第3名,名被引 频次最高中国科技期刊第51名,位居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前列;1999年《地球科学》(中英文版)又获6项大奖,其中《地球科学》以总分第一(95.5分)的佳绩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期刊评比一等奖。2002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获得"首届国家期刊奖",首届"湖北十大名刊","湖北双十佳期刊",还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等国家、省、部级奖励20余项.社会职务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民革湖北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对外联络委员会主任中国地质大学国际知识传播中心主任中国期刊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期刊协会副会长湖北省科技期刊专家委员会委员主任湖北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员湖北省知识分子联谊会常务理事曾任湖北省第七届政协委员个人获奖1991年获“湖北省科技期刊优秀编辑工作者”1995年参加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中,获得“作出显着成绩”嘉奖1996获“1995年校先进工作者一等奖”年连续三年获得校先进工作者1997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政协湖北省委员会提案奖”1997年获“作出卓越贡献的优秀编辑家”称号,授予“金牛奖”1997年获“湖北省国优科技期刊突出贡献者”称号1997年获“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的学术带头人”称号1999年获湖北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湖北出版名人奖”1999年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先进女职工”2000年获“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称号2009年获“首届出版政府奖”主要着作科技写作与编排 1992年 地震出版社 第一着者地质科学思维 1993年 地震出版社 第一着者国际科技传播学导论 2001年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出版社 第一着者地质介质中热和溶质传输过程中的数学模型 1990年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译着编辑系统工程初探 1989年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怎样编审学报论文 1988年 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学报学报主编工作刍议 1992年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谈编辑手段计算机化 1993年 陕西电子编辑部(2)科技论文英文文题撰写初探 1993年 科技编辑(2)文献数据库管理系统 1993年 科技编辑(3)科技论文编辑过程中的数据分析问题 1994年 编辑学报高校学报学术质量的提高与控制 1993年 编辑学报(4)湖北省科技期刊质量评估标准 1990年 全省期刊大会交流重视英文表名在科技期刊对外交流中的作用,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排手段现代化与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编辑学报,1998,4质量编辑学引论,1994,武汉大学学报编辑共同体与科技编辑文化,1996,编辑之友科技编辑文化导论,1991,湖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学术年会交流办好高校学报,促进知识经济发展,1998,武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质量保证体系,1998,人文管理论丛加快知识传播创新体系的构建从《地球科学》网络化看科技期刊的发展,1999,武汉大学学报谈网络参考文献的着录,),编辑学报科技论文冗长的几种表现,1997(2),编辑学报科技期刊终校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兼议编校过程中的整体观点,1999(增刊),科技与出版
图书信息/地球科学
《地球科学》作者: (美)丹尼尔 等着,万学,姜允珍 等译出 版 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 字数: 200000开本: 16开定价:¥22.00内容简介新课标、新观念、新学法的资源宝库!有了这样的教材,阅读变成了一种享受;学习科学,也变得趣味盎然。在轻松、愉悦而又像侦探破案那样的阅读与探索中,不用多久,你就能像科学家那样思考,像科学家那样探索与发现。目录做一名科学家什么是科学观察推理预测和交流测量排序比较分类调查建立模型和得出结论阅读和使用图片写作收集信息使用工具单元C 天空和天气第1章 天空第1课 太阳第2课 月亮和星星第3课 行星链接·社会研究美术本章回顾第2章 天气和季节第4课 天气第5课 天气变化第6课 春天和夏天第7课 秋天和冬天链接·阅读数学本章回顾表现性评价单元D 关爱地球第3章 地球上的资源第1课 岩石和矿物第2课 土壤第3课 水第4课 空气第5课 生物是资源链接·社会研究写作本章回顾第4章 关爱第七第6课 污染第7课 珍惜地球上的资源链接·阅读数学本章回顾神奇的故事美洲野牛的回归表现性评价探索活动单元C哪些地方的温度会更高?你能在夜空中看到什么?地球如何绕着太阳转?观测天气,你会发现什么现象?一周内,天气会如何变化?一年四季的天气都是一样的吗?衣服是如何为我们保暖的?单元D你如何给岩石分类?如何比较多种土壤?山上下雨时会发生什么现象?是什么让气球移动?哪些物品来自植物和动物?空气里有什么?你如何利用废旧物品制造新的物品?供你参考科学手册节约和循环使用爱护动物爱护植物保持清洁如何测量用厘米刻度尺测量用英寸刻度尺测量使用量杯使用天平使用秤使用温度计使用观测天气的工具使用钟表使用放大镜使用电脑
科研机构/地球科学
地球科学德国联邦地球科学和自然资源研究所:世界著名科研机构。英文名称: Federal Institute for Geosciences and Natural Researcg(缩写:FIGNR,)地址: Stilleweg 2,Postfach 51 01 53,D—3000 Hannover 51研究领域: 负责为联邦政府各部就各种地球科学和自然资源问题提供咨询,并参加德国和发展中国家的联邦政府的研究项目,特别是如下领域的项目:能源资源(原材料、地热)、金属矿物资源(勘探、供求分析)、工业矿物和岩石、地下水、土壤、环境保护、土木技术安全问题(岩石、盐岩和土壤的结构及放射性废物处理)、地球科学研究(海洋研究、南极研究、地震学、遥感、辐射测年、地球科学图)。自古至今人类从未中断过探索地球的奥秘。是的,当今人类的文明为人类的舒适生活创造了奇迹。同时也走了很多弯道,因为我们并未读懂地区。所以人类的高度文明在探索地区并想方设法去为人类造福的同时百百浪费了许多的资源。人民现在普遍认为人类活动会影响地区的声息,也许这是人类探索地球的最大误区。因为地区是一个庞大的“缓冲体系”。从宏观上说地球上的所以生物的一切活动的地球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而从生活学的旧都来说,即使地球上的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所谓危害地球生态的有害物质。由于地球本身具有缓冲功能,其本身的生物化学等一系列变化会使那些有害物质化为乌有,现在人民把自然灾害(水灾、旱灾、沙漠化)以及“温室效应”统统归于人类活动并接近权利去改变那些行为,也许是很渺茫 。我个人认为太冤枉人类了!因为现在科学已证实地球演变具有周期性。地球的陆地与海洋也是经过多次负杂的变迁而来。生物的兴衰也是经过多次演变形成当今的“世界”。所以这些都归跟于自然规律。鉴于此,人类不必。而应该运用现代文明高科技按照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现本人正在编写《地球概述》。
相关内容/地球科学
地球科学是一个大题目,纵横几万里,上下数亿年,几乎辐射到自然科学的其他各个领域。对地球的认识同世界各民族的起源、历史、文化乃至这个世界文明的进展,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地球科学研究/地球科学
《地球科学前沿》是一本关注地球科学领域最新进展的国际中文期刊,主要刊登地质力学、大气科学、土壤科学、地球化学等领域内最新研究进展及成果展示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为了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地球科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研究领域:地球科学前沿·地球化学·探矿工程·环境地质·数学地质与遥感地质·灾害地质·大气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地理·地质力学·地质地貌、表层过程·海洋资源·土壤科学·地震学·生物圈·环境科学
相关杂志/地球科学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is a peer reviewed journal dedicated to the latest advancement of geosciences. The goal of this journal is to keep a record of the state-of-the-art research and to promote study,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 within its various specialties.国际地质科学杂志是一本同行评审的期刊,由美国科研出版社发行,致力于地球科学的最新进展。这本杂志的目标是要保持地质科学最先进的科学研究,并促进在其各类专业学习,研究和改进。研究领域:AtmosphereBiosphereCartographyClimate ChangeEarthquake and SeismologyEarth System ModellingEnvironmental ScienceEstuarine and CoastsGeochemistryGeodesy and Surveying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eographyGeologyGeomechanicsGeomorphology and Surficial ProcessGeophysicsGeostatisticsGeo-instrument developmentsGlaciologyHydrosphereLithosphere or GeosphereMarine resourcesMineralogyNASA Earth Science EnterpriseOceanographyPedospherePetrologySeismologySoil Science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地质教育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地质教育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8次
参与编辑人数:22位
最近更新时间: 04:10:33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地球》中国地质博物馆主办的国家级期刊,国家期刊,知网、万方收录。地球是向社会公众普及和传播地球科学知识,介绍矿产资源常识与信息,弘扬国土文化、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普及地学知识发挥着作用。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
国际刊号:X
国内刊号:11-1467/P
出版地方:
邮发代号:2-253
创刊时间:1981
发行周期:
业务类型:期刊征订
全年订价:? 292.00
起订时间:
订购数量:
( 库存200件 )
影响因子:0.093
所属分类:
期刊收录:
期刊级别:
见刊时间:
主编:姚鹏飞(兼)
地址:北京市西四羊肉胡同15号6层
邮编:100034
咨询:400-675-1600
地球杂志的审稿速度较快。审稿流程很透明。编辑部老师人很好,声音很亲切。编辑认真负责,注重细节问题,包括标点符...
看过本期刊的用户还看过
期刊级别:
所属分类: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科普委员会;中国地质博物馆
出版地方:北京
快捷分类:地质
国际刊号:X
国内刊号:11-1467/P
邮发代号:2-253
创刊时间:1981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A4
见刊时间:1个月内
业务类型:杂志征订
地球杂志简介
《地球》(月刊)创刊于1981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学会科普委员会、中国地质博物馆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是一本集前瞻性、权威性、科普性为一体的综合类期刊,是向社会公众普及和传播地球科学知识,深度报道国土资源开发,介绍矿产资源常识与信息,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推介旅游地学的重要窗口,在社会上和行业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为弘扬国土文化、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普及地学知识、发展旅游事业等发挥着积极而良好的作用。
地球杂志栏目设置
国土与资源、地质与矿产、勘探与测绘、能源与环境、博物馆论坛
地球杂志荣誉
杂志之家网站介绍
杂志之家是一家注册资本金500万元,职工近140余人的省级五四红旗企业。公司已合法取得《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企业营业执照》、《银行开户许可证》等相关牌照,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本站所有信息均由法律顾问进行把关,是受法律保护的第三方杂志订阅及杂志增值服务平台,不是地球杂志社官方网站,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编辑部,地址:北京市西四羊肉胡同15号6层,邮编:100034
地球杂志社介绍
1、文章稿件系作者本人原创,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深入浅出。
2、来搞注明姓名、工作单位、邮编、个人简历及个人联系方式。
3、文章严禁抄袭或一稿多投,违者必究。
地球相关期刊
地球杂志网友评论
地球杂志的审稿速度较快。审稿流程很透明。编辑部老师人很好,声音很亲切。编辑认真负责,注重细节问题,包括标点符号均会提出意见!!据说审稿专家大部分是院士博导级别的人,审稿意见很专业也很有挑战性,推荐大家投稿。
挺好的一个期刊,编辑认真负责,关键是审稿速度很快,有问题会邮件或电话联系。一共投了两篇,一篇综述小修之后录用;另一篇说是没有实际应用价值被拒了。总体感觉蛮好的,
地球杂志中很多论文还教会读者如何寻找研究主题,写得非常详细,既有方法,也有注意问题,对于初级科研人员非常有用。我一直都是杂志之家的忠实粉丝,值得研读一番
杂志收到了,很快,应该是正品。还有一张导图,整本杂志的思维框架,很清楚,一目了然正版新书,印刷清晰,黑白插图,附带思维导图和有声书,作者文笔幽默,把复杂的概念用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向读者表达出来!
地球杂志内容丰富,使人受益匪浅,客服态度超好,及时解决了问题,客服服务周到,杂志已经收到,很好的一本杂志。
融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文章实用,深入浅出;这类的内容我都挺喜欢的,自己也觉得要续订下去,送来的时间也是特别准时,服务态度好,杂志全部是正版,包装不错,从无破损,给杂志之家点个大大的赞。
书籍传承了知识,更诠释了深层次的美:寻求真理的探索之美、思索未来的智慧之美、生灵万物的自然之美。趣味性强,非常值得推荐的一本书。
思考所能赋予人的力量,是你永远也无法想象得到的,不断思考,从不同方向来思考,做事情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杂志之家的书看了好几期,每一期都是精华,认真拜读,能学到的很多!
审稿专家给出了具体的审稿意见,比其它很多期刊认真许多,从投稿到修改都比较顺畅,从审稿人对文章的批注来看,审稿人的确是认真看了稿件的。比我见过的大多数期刊要认真。值得大家投稿
地球杂志的审稿速度还是很快的,一个多月.初审通过,然后是终审,审稿专家很认真,细心,提出的意见很中肯,同意录用,良心期刊。赞一个!
jiowiaa**: 外审老师审稿很认真给了小修的意见;非常专业,意见都相对有建设性。
地球杂志的审稿速度还可以,初审基本一个月左右。1月初提交稿子,到4月十几号录用,期间寒假耽误了2个月,外审修过一次,结构大改~最后录用。
必须赞一下编辑工作认真,效率很高,人很好,很和蔼。审稿人都比较友善,提出的建议很中肯,没有故意挑刺的。文章按要求修改后显得上升了一档次。推荐投稿
感觉地球杂志的工作态度非常严谨,对论文不论内容还是语言要求较高,审稿速度挺快,审稿专家的水平比较高,提出的审稿意见详细中肯,有见解性。是同类期刊中很不错的杂志!
gerywui**: 编辑对这个方向还是研究的比较透彻。审稿人也很好。
地球杂志的工作人员相当负责。老师给予了一些审稿意见,挺中肯的,错别字也挑出来了,说明改进点较多。审稿确实很快,比较负责任,对文章帮助很大!推荐大家投稿!
在该刊投了一篇关于勘探与测绘的文章,投稿后1周左右收到返修意见,专家给的意见也比较中肯,对文章分析很透彻。中途又修改了一次,约2周后收到录用通知,非常开心。编辑老师态度挺好的,编辑部效率也挺高的。不错的期刊!
shixui_**: 该期刊的审稿速度还是很快,审稿流程很严谨。
frjing_**: 时间流程显得很严格。只要质量不错,符合期刊投稿内容要求,一般都会接收的。
地球杂志的编辑人很好,工作效率也相当的高。投稿第三天就给了长长的修改清单。排版的老师也不错,一次次打电话也很耐心。我写的是关于勘探与测绘的文章,个人觉得只要创新点、选题热点够足,就不难中!
jhfucjn**: 编辑很是认真负责,处理速度很快。望期刊越办越好。
qqfly**: 请问该杂志的联系方式是什么
melike_**: 可以说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投稿经历。但是编辑态度很好。
heai455**: 审稿人的意见也非常中肯,两位审稿人提出了十余条意见,基本都能指出文章存在的不足。
从投稿到接收,一个月,半个月的时候给大修,审稿人问题很仔细。小修以后上传,当天录用。感谢编辑,神速!效率很高!编辑一般要求审稿人14天给意见,编辑处理的速度很快。祈祷该期刊越办越好,
manmi_s**: 编辑服务态度很不错,校稿很认真负责,会及时沟通,这一点很好。
总体来讲,地球杂志的速度可以,不知道什么时间见刊。一个外审专家第二天就回来意见了,第二个外审让编辑部催了下,催完后,两天就回来意见。两个外审回来后,直接主编审查,当时吓了一跳,还以为被拒了。还好,结果是好的。
审稿用了一周多时间就答复,修改后录用,但最后刊登要等八月多的时间,投稿的人较多。复审应该是,不经过专家审稿,是编辑部直接审稿决定录用与否的。
lisadae**: 外审专家审稿速度也很神速,给出的审稿意见很专业,对我修改文章起了很大作用。推荐
投稿一共两篇,都过了初审,第一篇自己确实写得不好,专家给的意见一个非常严厉,一个非常中肯,综合来说都说到了点子上,很受启发。第二篇就直接录用了,感觉还不错。还有文章也继续投。
文章写的完整、有点创新就能收。投稿系统完善,初审很快,好像就一个审稿人,外审完了“查看专家意见和复审”时间较长,大约三周,然后就能知道结果了。两个月内搞定。
mnmdi_h**: 编辑老师也很好,有问必答。是一个不错的期刊
投稿三天后初审通过,外审半个月,主编终审一个月,退修后接收很快,7月11日录用,交版面费后编辑加工,而且估计时间是2个月,接收录用还是比较快的。据说见刊时间挺长的。
kiafdaa**: 编辑态度特别好也特别有耐心,交流过程非常亲切。推荐
在这地球杂志投过,效率很好。审稿人和编辑都很负责,审稿速度和刊出速度都很快,刚好一月就录用接收了!希望地球杂志越办越好!
地球杂志审稿速度也比较快,投出之后不到一个月返回审稿意见。编辑给的时间是一个月,只用不到两周的时间就修改完成,返回意见后第二天通知接受。
higovn_**: 地球杂志一直口碑就挺不错,望越办越好!等待,应该很快就能见刊咯··
很好的一个期刊,效率很高,对文章要求有一定创新。编辑部老师每次接电话态度都很好,比一些所谓牛刊(不点名)好很多,我是写的国土与资源方面的,给出了中肯的意见,按照要求修改,并严格按照期刊格式修改后被录用了。
gigiea_**: 专家审稿很认真,给的意见很中肯,非常站在作者角度理解文章。推荐大家投稿!
挺快的,12月中旬投的,半个月后给的退修意见,因为有事耽误了一周,在退修最后期限前提交的修改后稿件,一周后就录用了。总共大概用了35天。发个论文可算成功一回了,顺利的拿到了书,不错。大赞一个
审稿进度相对来说还算比较快,投稿后第二个月退修,第三个月状态变为可刊,但是可刊后至今一个多月没有收到任何录用相关的邮件,焦急中,打电话过去他们让发邮件咨询,发了两次邮件回复是“正在排队发表”。没有收到录用通知感觉不踏实...。
9月25日投稿,11月18日外审结束,审稿时间还可以;给修改意见就等了一个月还没回复,感觉文章录用耗时起码要4-5个月。编辑态度蛮好的,可以随时打电话询问。
第一篇,当时挺高兴,交钱也没嫌贵,后来一想也挺贵,还好老师没说啥。
直接被编辑据稿,据稿理由居然是:本刊不接受二本院校的稿件。
编辑很负责,投稿后3个月有修改意见,两个审稿人。修改后发表。挺不错的期刊
真诚的感谢您分享宝贵经验,你的言论将有助于公正的评价这本杂志!
为了表达谢意,您点评将获得奖励,没有上限!如果被举报为无意义点评,我们将删除你的点评,扣除所得。
快 速 直 达
更多 相关杂志
杂志之家订阅服务支持
售前咨询: 0
     5
     5
夜间值班: 400-675-1600
投诉电话: 1
工作日 8:00-22:00
7×24小时支持
免责声明:本站非任何杂志社官网,仅限于收集整理互联网学术资源信息,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
蜀ICP备号-11 公安部备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地球科学数据中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