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国家有哪些国家有什么直播平台

确认免签!囤好攻略,从此白俄罗斯可以说走就走!-郑直播确认免签!囤好攻略,从此白俄罗斯可以说走就走!作者:郑直播 / 公众号:zmgzhengzhibo发表时间 :郑直播郑州晚报官方直播平台专注做最及时全面的直播中国与白俄罗斯互免普通护照人员签证协定,今日(8月10日)正式生效,中国公民拿上护照“说走就走”的目的地已经达到了70个,中国护照的“含金量”进一步提升。协定生效后,持普通护照的中国公民,可以免签证入境白俄罗斯进行旅游、商务、探亲等活动,每次停留时间不超过30天,每年总停留时间不超过90天。从此以后到白俄罗斯我们说走就走免签!!!免签!!!免签!!!很多人不了解白俄罗斯但实际上这个国家拥有欧洲最完整的城堡比“千湖之国”芬兰更多的湖泊还是世界上美女最多的国家之一下文带你了解美丽的万湖之国-白俄罗斯:继塞尔维亚,波黑,阿尔巴尼亚之后,欧洲国家白俄罗斯要对中国免签啦!▲图:@aviatravelbelarus 米尔城堡▲图:@belarus.travel 涅茨维日城堡它有欧洲最完整的城堡,堪称城堡典范,多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比“千湖之国”芬兰拥有的湖泊还要多,数量达一万多个并享有“万湖之国”的美誉。▲图:@belarus.travel它有欧洲现存唯一的原始森林,国家森林覆盖率达40%,“地球之肺”不是盖的。它就是白俄罗斯!这个才貌双全、历史悠久、风景如画、美女如云的东欧冷门国家,一直保持着和平与低调。▲图:@belarus.travel宜居的首都明斯克这里的一天可以过成48小时这个城市在二战中饱受摧残,是苏联时期的“英雄城市”,如今优秀的城市基础建设令人刮目相看。不要浪费这里的悠闲和浪漫,如何像当地人一样在明斯克雕刻时光才是重点!|| 明斯克海-被习惯称为海的大湖▲图:@travelbelarus▲图:lofter@永恒的等待虽然是一个湖,但它也会有波涛汹涌的气势,而且面积之大,当地人更愿意称它是海。这里有沙滩、草地、鹅卵石,湖边绿树成荫。距离市中心车距仅半小时。▲图:@belarus.travel这里是当地人周末最爱的好去处,夏季烧烤游泳、秋季携手漫步。周围也有酒店可以选择在此小住几日。能租到快艇、帆船、烧烤架等,或乘坐观光游轮一览美景。||白俄罗斯国家芭蕾舞歌剧院-无盛装不出席▲图:@GO TO BELARUS▲图:@白罗斯国家芭蕾舞剧院官网在这里看一出芭蕾,不亚于出席一次重要的商务活动。作为白俄罗斯的艺术瑰宝,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并掀起一阵阵 " 白俄罗斯旋风 "。给自己一个穿高级晚装的理由,提前在官网上订票,然后像当地人一样去享受高雅艺术吧。|| 白教堂-浓厚的艺术氛围▲图:@aviatravelbelarus圣灵主教大教堂被习惯称作“白教堂”,也是斯克市地标性建筑。古典巴洛克风格非常壮观,从十七世纪中叶到80年代后期见证了白俄罗斯的风雨。夏天周末的傍晚这里常有演出。民族歌舞、爵士乐之夜、交响乐之夜还有摇滚之夜等。TIPS:进教堂女士要带头巾,男士要脱帽。|| 涅斯维日城堡-世界遗产名录▲图:@travelbelarus明斯克出发向东南方向行车约120公里,就到了欧洲最完美城堡之一的涅斯维日城堡。其属于涅斯维日的拉济维乌家族,坐落在乌沙河右岸,有护城河围绕。作为第一次来白俄罗斯旅游的客人,此地算是必打卡的景点了。|| 中央火车站-外旧内新四通八达▲图:@邹贝贝外面看起来颜色有些陈旧,但是室内还是非常现代化的。这里是白俄罗斯最大的火车站,拥有5个站台14条轨道。可前往白俄罗斯各地如格罗德诺、布列斯特、维杰布斯克等等,也可前往周边以及欧洲各国城市,如莫斯科、基辅、华沙、柏林等等。▲图:@GO TO BELARUS火车站对面是明斯克著名的两栋楼——“明斯克之门”,寓意就是从这里可以进入明斯克楼上的大钟据说是二战胜利后从德国带回来的战利品。在中央车站马路对面有环城景点双层巴士,车上有中文导游讲解。能将明斯克市区主要地标旅游景点都介绍到,非常适合第一次去明斯克游玩的朋友。|| 北京饭店-中白两国的友好见证▲图:@俄语之家▲图:@建筑技艺杂志国家领导人访问白俄罗斯期间曾下榻的明斯克“北京饭店”是由中国建筑师设计的。这座五星级酒店是中白两国间重要的友好合作项目,也是很多国人乃至国外游客来明斯克旅游的首选入宿点。▲图:@建筑技艺杂志既体现白俄自然文化,又具备中式建筑内在特征,在明斯克属于中国标志建筑,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离市中心几步之遥却极为安静,离主大街步行也就10分钟。欧洲味最浓的格罗德诺这里保留了不少古建与城堡靠近波兰和立陶宛的格罗德诺是白俄罗斯文化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至今城内仍保留了许多古代城堡与宗教建筑。一张车票四个小时便可从明斯克抵达这里。|| 骑行-格罗德诺的另一种玩法在这里,租一辆骑自行车探索格罗德诺是最理想的旅行方式。别忘了这个“万湖之国”,即使途经不知名的小河也停下来,或在河边钓鱼或发发呆,总之记得放慢时间雕刻时光。|| 米尔城堡-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图:aviatravelbelarus如果是第一次来旅行,为了不留下遗憾所以还是要打卡这个景点。这里不愧是名不虚传的白俄罗斯著名景点,历经风雨并缔造非凡的历史性遗迹。融合了哥特式、巴洛克式及文艺复兴风格于一体的建筑杰作,是中欧城堡建筑的杰出典范,也是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国家文化遗产。▲图:aviatravelbelarus就在城堡边上不远的地方有一个不知名的女修道院,浓厚的拜占庭式建筑加上明亮的色调和可爱的洋葱头顶很吸引人,这个小众景点游客很少还可以免费参观。|| 圣方济·沙勿略教堂-格罗德诺排名第一的教堂▲图:belarus.travel著名的教堂圣方济·沙勿略教堂(St. Francis Xavier Cathedral)是一座高大的巴洛克建筑,带有典型的晚期巴洛克风格。内部装饰金碧辉煌,美到令人眩晕。实用信息◆机票:只要提前预定,即使在暑假或国庆假期一般含税最低也在4K+左右。◆路线:明斯克-格诺的罗-布列斯特-别洛韦日自然保护区,别洛韦日自然保护区位于白波边境,有前往波兰旅游的游客可把布列斯特作为白俄罗斯的最后一站。◆交通:主要城市明斯克火车站四通八达,市内以地铁、出租车和公交车为主。◆语言:主要以俄语为主,大部分年轻人能说一点英语,但是普及率偏低,所以把主要的地点、景点等找到相应的俄文提前准备以防万一。◆货币:白罗斯卢布,白俄罗斯境内凡贴有银联标识的商户,以及白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的ATM,可使用银联卡。◆汇率:100人民币≈33.3851白俄罗斯卢布(以当天汇率为准)◆安全:治安良好,尤其对中国人都比较友善,当地人大多数会提出帮助。若不巧碰到酒鬼索要钱币不理即可。◆最佳季节:6月到9月是白俄罗斯的最佳旅行季节,但是如果喜欢白雪皑皑的冬季景观,届时也会是白俄罗斯的小众游,景致会更加另类独特。欢迎到白俄罗斯打卡旅游~来
源:央视新闻、百度百科、旅游攻略、白俄罗斯华人等综合编
辑:景若曦★【三旬】忠于自己,尽兴一生★【活动】郑直播两周年回顾★【人物】何瑶专访★【旅游】出发去湛江oendo相关文章猜你喜欢万源政通PH服务号Misscake27上海吃喝玩乐确山零距离#统计代码  馆报告厅
  主办单位:中国金融学会、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北京市金融工作局、西城区人民政府、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组委会
  承办单位:西城区金融服务办公室、北京金博会投资有限公司
  演讲及讨论组一:主题“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与发展机遇”
  林中:尊敬的各位主办方领导,亲爱的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第八届中国资本市场峰会。我是《证券市场红周刊》执行主编林中,非常高兴来参与本次峰会的主持工作。
  本届峰会是由中国金融学会、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北京市金融工作局、西城区人民政府和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组委会联合主办。同时,感谢北京金博会媒体联盟的大力支持。
  本届峰会将围绕着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与发展机遇,围绕全球经济增长趋势和经济转型期资本市场投资机会等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从去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直到最近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一系列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政策不断出台,并对2014年的经济、生活和资本市场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2014年证券市场改革措施也在不断出台,沪港通准备、退市制度等一系列政策不断出台,2014年7月以来,股市走出了一轮强劲的行情,在本周五也上升到了2400点,投资人也对未来的牛市行情有了更多的期待。在年末之际,盛会之时,我们很难得的请到了9位资深的经济学家和策略师一起来探讨未来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变化。
  本次论坛第一节的主题是“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与发展机遇”。下面有请第一位演讲嘉宾,有请高盛及高华证券资深中国经济学家宋宇先生,他发言的题目是《波动中的转型》,有请!
  宋宇:我今天讲的内容有几个方面。
  周期性增长情况可能年内会有一些波动,今年的增长有可能是一波三折。这个话是这样讲,在金融危机恢复的几年,一般来讲中国经济是在年初的时候增长偏弱一些,随后政策往往有一个放松,放松之后经济又有一个反弹。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叫《年内的经济周期》。结果这个文章写完了之后发现这个周期被打破了,今年年初是低,年中的时候确实起来了,一般来说下半年就应该比较缓慢的掉,结果一下子掉得很厉害。很多人很担心,但是很快9月份就弹起来了,这个就打破了过去几年的周期。可能11月份还会有一波下降,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APEC相关有一些限产,从过去来看对于短期的生产往往有一个负面影响,所以有可能在11月份经济增长再掉下去一些。但是这个问题不是很大,如果看全年的增长,现在看起来基本上保证7.3%到7.4%应该是没有问题,甚至7.5%也不能完全排除。
  这里有一个前提假设,就是政策还是要保持一个比较宽松的态势。过去的这几个月里面,央行以及其他部门也在不断的出台一些政策,特别是央行在出台一些定向的支持政策。我们最近的一个判断就是宽松的情况会一直保持到年末,当然也有朋友问,比如今年年末到明年降息降准几次,这个话其实很难讲。因为原则上来讲,应该是在一个比较单一的货币政策目标或者政策目标,在单一工具的情况下,瞄准这个目标来,而且只有这个工具,或者有一两个工具,这种情况下预测这个政策的变化是比较靠谱的。我们国家的情况就是政策目标相对来说比较多一些,而选择政策工具又比别的国家要多,而且最近这个情况是越来越多。
  最近央行各种各样的发明也是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它跟其他的一些政策标准,比如说全年降准的政策有很大的可替代性。拿美国以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讲的话就是,有一些事我们知道不知道,有一些事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前面将准就是属于我们知道我们不知道的事,真不知道,因为它的替代性太强了。但是应该要保持一个比较宽松的整体的政策走势。如果是这样的话,有可能一直维持到明年,比如说7%左右的增长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这个实现的话,就从重复了GDP小数点以后的单位波动。年内的波动看起来虽然很热闹,但是如果干脆不管它,干脆不要听我和我的同行们做的这些高频率的评论,比如说这个月升了,那个月降了,降了之后会升回来,升回来之后会降下去,总的来说是一个比较快速的增长。从政策的角度来讲,现在最关心的不是稍微高一点,而是稍微低一点,而是在于可持续性有多长。
  从长期的历史来看,任何保持在5%以上的长期增长是一个极其不正常的事情。从工业革命以来,全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平均是1%。也就是说只要你能以1%的速度永远增长下去,你不要停,涨两三百年,或者另外的国家没涨,它的区别就是现在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最穷的国家之间的区别。我们现在应该把各种各样关注的重点放在怎么样以一个比较快的速度能够更长时间的持续下去,这样的一个角度来看问题。而现在国家做出的一些措施,我觉得总的来说在这个方面还是比较有利的。
  从一个转型的角度来讲,我想强调的一点,也是我最近跟海外的一些投资者交流的一个结果,就是我们的融资体系在未来或者说正在进入一个非常剧烈的变化时间。跟美国的投资者交流,他们对于沪港通的热情程度是我们在这边完全感受不大的。因为我感觉整个沪港通的这一套东西出来了之后,基本上是海外的热衷,我们这边反应不是多强烈。海外热衷到什么程度呢?概括一下应该是他们把这个市场合起来以后,认为以后就变成了一个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全球第二大市场作为一个全球配置的资产管理者,过去如果要把钱投到中国的股市里面,总的来说一个感觉就是你要跟你的老板解释为什么你把钱不放到别的地方,而放到A股里面去。沪港通开始的时间很难预测,如果说明年纳入进去,很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就是,看作是全球第二大市场。这样作为一个全球资产的配置者,每一个基金经理如果不把一点钱投到这里面来,跟老板或者投资者要解释,为什么你偏不把钱放在那里?这个会有一个很大的影响。因为他们对于国内资产投资的偏好很明显跟国内有一些区别,他们对于国内一些大盘股,比如说能够不断持续,能产出现金的这些股票,而往往这些股票估值又比较低,他们对于这些股票的兴趣又非常高。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改变我们长期的一套融资和交易的趋势。
  如果这个事情发生了的话,包括下一步监管部门能够以多快的速度审批相关的这些股票的上市量,我觉得都会产生一个非常深远的影响。可能产生的影响就是过去我们在做很多固定资产投资的时候,经常都是以地方融资平台的方式来借银行的贷款,以后恐怕在股票这方面就会提高一些。特别像沪港通,影响是特别大的。另外一方面融资的转型更明显,相对来说不确定,最近几年都在发生,债券整个融资量也在不断的上升。财政部的征求意见稿,就是要把以后地方融资平台的借贷更多的转向债券,也是代表了一个长期风险。其中避免了一个问题,就是信息不公开的问题。我们通过地方融资平台所借的很多债,它的背后其实相关的风险未必那么高。因为整个来说是相对不透明的融资方式,造成了外界对这个里面到底有多少风险很难以评价。造成的结果就是,如果我不太确定你好不好,这个本身要求一个风险的补偿,这个其实是外界对整个资产估值相对来说偏低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债券的一个好处就是相对来说要更透明一些,你要是地方政府发债,那么第一件事就是你要把你的财富列表拿出来,给大家亮亮家底。亮家底是非常重要的事,因为我觉得我们国家特别是国有部门,家底其实是很厚的,在这种情况下不怕亮。而你不亮的情况下有一个问题,就是你自己搞不清楚你到底有多少资产和负债,这个作为一个国家,比如自己是一个公司的CEO,这个时候你对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当然是至关重要的,你不可以想像一个公司没有一个完备的资产负债表。我们现在在国家层面,特别是地方层面,资产负债表整个来说还是比较欠缺的,往债券方面来推还是有一个好处。
  这个里面大家有一个担心,就是如果地方融资平台这么大的一个量,以后被限制住了,债券这一块如果补不上,会不会出现一个问题?整个融资出现一个困难,造成以后的投资以及总体需求可能都偏弱,这是一种风险,我觉得这个也是过去几年里面整个政策总体上来说是偏紧的一个原因。这个里面有一个问题,最近外国投资者在面临一个问题,说中国经济怎么了?现在感觉上有一个倾向,就是好像政府刺激一下它就起来一下,一不刺激就掉下去了,感觉内生动力不足。看起来是这样的,但是其实不是这样的。打个比方,就好像开车,他踩一脚油门就加快,把油门一松,马上这个车就迅速的减速,这是一个车开的动力不足的问题吗?不一定。现在的情况就是拉着手闸,没踩脚闸,但是有另外的刹车,是反腐的负面影响,影响到了消费,也影响到了投资。过去有一些腐败奢侈的消费做不了了,地方政府的投资意愿跟过去相比也有很大的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你要逼着他干活他才干,你不逼他的话,你说要搞改革,不管短期的政策,他也不干,就掉下来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事。
  评价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面政策到底是不是有一个刺激的性质,刺激是说超出了正常潜在的一个合适的水平,有没有这样的情况?我觉得一个简单的评价标准就是看通货膨胀。现在的情况就是CPI是1.6%,PPI是-1.8%,房价也稳住了,只有股票涨了一点。现在怎么看?最多说是通货膨胀比较平稳,应该都有通货紧缩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说它的周期性政策是偏松了。也就是说,如果政府想放松的话,其实还是有很大余地的。当然联系到我刚开始最早讲的一句话,就是这个一波三折,从现在往后看,11月这一波可能会下降一点。另外一波就是明年年初,我对明年年初的增长还是相对来说比较担心的。这个里面的一个逻辑就是反腐的效果其实季节性很强,也就是说腐败活动其实什么时候最多?其实就是春节的时候请客送礼最多。我们在过去的几个月里面,纪委对反腐惩处的力度明显加大。加大了以后,对月饼和大闸蟹的销售都有很大的,但是月饼和大闸蟹对于经济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到了年初就不一样了,年初这些消费占的比例相当大,而生产和投资占的比例相对较小,所以这个在明年年初可能会发生一个季节性的影响,造成货币流动速度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其实需要把周期性政策,不但是今年年末放得比较松一点,明年年初也应该放得比较松一点。而我们最近几年政策制定总的方向就是,我要先看到经济降到一个很低的水平了,然后再采取措施,这个也是造成年初出现季节性下降的原因。今年年初经济差,去年年初经济也差,一部分跟这个是有关系的。
  造成一季度下降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财政政策。在今年剩余的时间里面,财政政策调整的余地还是有的,有的人说政府现在应该没有打算调整全年的赤字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没有什么可以干的,这个是不对的。因为我们每年的财政支出在12月单月的支出占的比例都非常大,这个比例在最近几年有所下降。一部分原因是避免所谓年底突击花钱的情况,今年比如可以干这个事,本来12月可以花的钱移到11月去,这样的话,对于四季度的经济就可以起到一个支持的作用。因为在12月花钱,支撑的是12月以及第二年1、2、3月的增长,你认为是提前了,其实是四季度的增长。倒过来说,就是明年一季度本来有的增长,从今年12月剩下来滞后的效益怎么办呢?其实需要把明年的财政提前。而往往到了第二年,财政又按照正常的来花。所以基于财政的季节性,从年初12月到把这个钱移到这里,其实应该直接移到年初。如果有关部门对这方面重视程度不够的话,明年加上反腐的影响,另外就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把整个中小的目标调低,如果再把货币增长的目标调低的话,有可能会造成这种情况。就是到了明年年初的时候,货币财政政策以及反腐的影响集中体现,连续三年出现年初增长比较低的这种情况。当然话说回来,出现低了的情况,看空中国的这些人就会出来了,你说你看我做了调研,情况很糟等等。
  其实这个里面含的信息很少,如果你看到宏观上的情况,各个方面看起来已经非常充分的看到经济很糟,你做一个调研,情况确实很糟,这个里面不包含什么信息。如果说宏观情况看起来很糟,微观看起来很好,这个是有信心了。往往市场上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喜欢去调研,他说情况很糟,所以下一步还会更糟,事实的情况正好是倒过来的。所以我觉得有可能在未来发生的情况就是,到明年一季度经济下去了之后,政策再做出新一轮的调整,也可能跟今年二季度的情况一样,经济再起来,起来了之后可能再掉下去,反反复复的。总的来说我们最后达到的一个增长,我觉得是一个还可以接受的7%,其实已经跟别的国家比,和所有国家历史上比都是很高的一个增速了。融资各个方面,我刚才讲的一些转型都在变化。
  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转型就是我们二产和投资消费的转型,我觉得最近也出现了一些变化。这个背后其中一部分的原因我觉得跟反腐有关系,大家对反腐的负面影响容易观察到,但是其中有很多正面的影响。一个正面的影响是这边收钱少了,那边谁花钱了?不是企业和个人吗?现在就是企业和个人,其实从一个税、费的角度来讲在减,但是那个负担,跟官员请客送礼,搞关系的这个负担其实大为减少的。而另外一个效果就是,我们政府部门也有一些非常优秀的人才现在也在往市场里面走,这个其实对于长期的经济增长都是有很多的好处的。同时国务院在最近这两年持续的在降低各个方面的准入门槛,以及行政上的限制,我觉得对于最近这一段时间三产整个来说发展比较健康还是起了一个很大的作用。
  所以我觉得,配合着融资的转变,比如说需求的结构和中国潜在增长的动力,也都是发生了一些积极的转变。现在看起来的情况就是比较稳定的,比较快速的一个增长,加上一个比较稳步的转型,这样的一个前景,其实总的来说还是挺积极的情况。
  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林中:非常感谢宋宇先生的精彩演讲。他刚才对今年四季度的情况,包括明年的经济可能波动的情况给大家谈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也特别谈了一些海外投资者对于经济和证券市场的看法,这些信息都非常有价值。
  下一位演讲嘉宾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他是邱晓华先生,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邱先生演讲的题目非常有诗意,也符合今天的情况,他演讲的题目是《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中国资本市场的机遇与挑战》,下面有请邱晓华先生!
  邱晓华: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
  我本来做了一个PPT,结果时间来不及了,我就简单把我最近的一个思考列了一个提纲,在这里跟大家做一个交流和汇报,一家之言,供大家参考。刚才林总已经说了,我今天选的题目是《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机遇和挑战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第一漫漫寒冬终有时,一枝腊梅迎春开。
  我想着重回顾一下中国的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的情况。大家知道,中国的经济今天正处在一个爬坡、过坎儿的艰难阶段。中国的资本市场也经历了7年漫漫的熊市,社会各方面都在期待、关注中国的经济和中国的资本市场。我想首先回答一下中国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其实是密切相关的,尽管我们的资本市场大发达国家相比较有它自己的特点,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律。但是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就是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之间总是有割不断的密切联系。所以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成长之后,从低收入阶段到了中等收入阶段,从商品短缺到了商品相对宽裕,从相对封闭到了日益融入国际的经济体。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些发展阶段的改变、市场环境的改变和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改变在某种程度上都说明中国经济到了需要做新的改变的时候。也就是在这样一种改变当中,中国的资本市场遭遇了历时最长一段时间的熊市考验。
  一是为什么中国的经济现在处在这样一个阶段?
  我想首先就是因为我们的发展迈入到了中等收入新阶段,原有的经济体系需要重新构造。说白了,适应低收入阶段的经济体系,也就是以生产体系为主的这样一个经济体系越来越不适应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消费的需求、市场的需求。这种改变如果不发生,它只会越来越困难,而不会越来越有希望。而现在正是需要改变的时候,如果我们的生产体系还是在低端,还是那种失衡的结构,还是那种靠拼资源、拼环境、拼债务的这样一种粗放的增长体系,中国经济没有明天,所以它急切的需要改变。改变需要时间,改变需要过程,改变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而今天中国经济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艰难,企业刚受到各种困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改变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不可能是一个免费的改变,也就是说没有免费的午餐。迟改迟被动,早改早主动,不改就可能没有希望,这就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所得到验证的一个真理。中国今天到了需要重新构造新的经济体系,特别是新的生产体系的阶段。在这种改变没有完成之前,中国经济不会摆脱困境。
  二是市场进入商品宽裕的新环境,宏观政策体系也需要创新。
  我们的政策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应着商品的短缺,所以在整个宏观调控的体系当中,都聚焦于对需求的收与紧的这种不断反复的调控,一下子加息,一下子降息,从生产要素的各个方面来控制经济的发展,解决经济的短缺。在这方面中国的政府应该说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去解决经济短缺的矛盾。但是今天中国经济已经告别了短缺的年代,进入了商品相对宽裕的一种新的市场环境,而我们的政策体系还远远没有随之而改变。因此,大家看到的现实就是政策总是在摇摆,总是变得很被动,总是不适应现实的需要。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市场的预期无法得到稳定,投资者不敢放心的投资,消费者不敢放心的消费,担心政策发生改变。这种市场预期的不稳定所带来经济行为的不确定直接造成了今天中国经济某种程度上的困境。要改变这种政策体系,同样需要时间,需要过程,需要一定的代价。因为这种改变首先就意味着要革政府的命,要放弃原来所熟悉的,原来所拥有的那种经验和利益,而这种改变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改革改到自己的头上是最艰难的一个事情,所以新一届领导人正在突破这方面的障碍,要简政放权,激活市场活力,给实力经济创造更好的环境,要加大公共产品的供应和服务的水平。这一切都是符合时代的要求,只是刚刚破题,还没有完全达到我们所理想的状态。因此,今天中国经济微观与宏观之间的这种不协调就表现得特别明显。只有这种不协调得到了纠正,这种不协调转变为协调,中国经济才会进一步相对健康、正常的发展壮大。
  三是对外开放面临多重的新压力,对外的体系需要调整。
  我们过去的对外开放更多的表现为被动的适应国际游戏规则,聚焦于对外贸易,聚焦于吸引外资,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浅层次的对外开放。而今天中国要更多的发挥参与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要主动的遵守和改变游戏规则,要引领国际投资、国际贸易这种游戏规则的改变。要从传统的对外贸易,利用外资转到我们要更多的参与全球经济的这种竞争,参与全球资源的这种配置,参与全球化的生产,参与全球市场的开拓。一句话,就是要全方位的融入世界经济当中,走出去、请进来,双向的开放。而今天中国正面临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双重竞争的压力,在资源、市场两个方面都面临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双重的竞争压力。所以我们对外经济体系就要重新调整,不调整就是不适应这样一种改变,就不能提高我们的竞争能力。今天其实真正的到了一个中国要以资本输出带动产能输出,也就是商品输出的一个新阶段。到了人民币进入国际化,要真正成为国际贸易结算、国际投资货币以及国际储备的货币,我们现在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所以在对外经济体系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之前,或者是改变还没有见到实际成效之前,我们对外经济这一块就出现了很多的不适应。所以以美国、欧洲、日本和其他经济体为市场的这种传统的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的这样一种对外经济体系就遭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我们需要改变,不改变这一块就摆脱不了困境,这就是造成今天中国经济困境的一个方面。
  宏观经济之所以遭遇这么多的困境,其结果必然会影响到中国的资本市场。所以为什么2007年以来中国的资本市场一直处于整体相对于国际资本市场而言不是很景气的状态?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整个中国经济折射出来的表现。而今天变革新政正在激发新的活力,资本市场也就将迎来新的春天。
  一是改革的红利在逐步释放。
  今年以来,从金融领域、财政领域、国有企业领域到社会领域,诸多方面的改革都在陆续进入实施阶段。因此,已经在开始产生出新的红利,这些红利在助推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复苏,这是我们有希望的一条。
  二是优化结构需要资本市场的功能。
  我们说经济体系需要重构,重构其实说穿了,就是我们的经济体系要由低端向高端,要由主要是制造业为主向制造、服务相融合的新的经济体转变。而这种转变,这种结构的优化一定意味着需要资本市场。可以这么说,各种资产的证券化是未来一个大的趋势,也可以说,破解地方政府债务平台,化解金融领域各种影子银行业务扩张所带来的一些矛盾,解决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各种隐患,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支持,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助力都需要资本市场。离开了资本市场,前面讲的这些都很难顺利的推进,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春天就要到来的一个理由。
  三是改善民生呼唤着财富效益。
  说实在的,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他们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其实都对财富有更高的期待,都需要进一步的来获得更多的财富。因此,发展资本市场就是增进民众财富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所以从改善民生的角度来说,资本市场也在迎来新的春天。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这么说,中国的资本市场不仅仅是企业家们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我们应当从这个角度去维护和发展我们的资本市场。
  第二春风扑面仍觉寒,兴胜还需过三关。
  虽然春天正在扑面而来,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春天正在向我们走来,但是中国的资本市场还有三道关需要我们一起来迈过。
  一是先天不足,遗留问题待消除。
  中国的资本市场起步于很不完善的各种环境,很多的结构都存在着先天不足的问题,我们需要去改变。
  二是IPO的堰塞湖矛盾需要舒缓。
  这几年,积累下来的IPO的堰塞湖始终是资本头上的一把剑,这个不舒缓,始终会影响中国资本市场。
  三是改革双刃剑效应需要适应。
  改革从总体上游里与中国资本市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改革也会带来一些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就会对资本市场带来不确定性的影响。比如说大家都在急切的等待着沪港通的问题,从总体上看,这些改革肯定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也会增添一些新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需要经受住这种不确定性的考验。
  这三关过后,我们方能尽开颜,也就是说中国资本市场只有经受住了这三关的考验,我们才能真正的迎来春天。
  第三雨过天晴是必然,漫流时代踏步来。
  一是中国的资本市场从发展的前景角度来展望。
  应当说说还是很有希望,很有潜力,也很有成长型的资本市场,市盈率的修复效应在渐渐显现。中国总体市场市盈率是相对偏低的,其他主要市场,我们的市盈率除了创业板之外,总体上是偏低的。因此,随着市盈率的修复,一定会带来资本市场盈利状况的改善。
  二是经济新常态要求大势的平稳。
  也就是为了保持或者为了适应经济的新常态,资本市场也需要相对的保持平稳,经济相对平稳的效益会传递到资本市场。换句话说,未来的中国经济虽然还处在一个艰难的爬坡过坎阶段,但是底线守住是没有问题的。可以说2015年中国经济有底无高度,既然有底,那就是说资本市场也会带来有底,这种有底的效应也是会逐步进一步的释放出来的。
  三是旧有经济的改造激活存量资产。
  我们现在很多传统的经济需要改造,那么一定会使得大量的存量资产逐步的焕发出活力来。比如前面讲先天不足的这种改造,或者说改革一定会对原有的上市公司注入新的活力,而带来资本市场新的发展。
  四是新经济发展会创造增量的资产。
  也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网络经济所带来的各种新的经济,可以这么说,今天的中国经济进入到了移动互联网与现代金融、实体经济相互融合的新阶段。谁在这三个方面结合得好,谁就会拥有未来,谁就会抢占市场的制高点。而这种结合,一定意味着有大量的资产的产生,因为它们的盈利水平一定会远远高于传统经济。
  五是开放外资会引进外资远远流入。
  沪港通也好,以及人民币日益国际化也好,都会使得中国的资本市场与国际更好的相衔接,现在有人说了这么一句话,中国总体上是一个追赶者。我们的经济已经追赶到了第二位,那么中国的资本市场是不是也能追赶到第二位?我想答案一定是肯定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资本市场的春天一定会到来,漫流时代已经初现端倪。
  第四多色经济布新局,众多主题呈新态。
  从未来看,资本市场将更多的在这些方面会给大家带来机会:
  一是白色经济,就是以老年人为对象的各种新的产业发展,会给大家带来新的机遇。
  二是红色经济,就是以女性与儿童的消费、培训等为对象的产业会带来新的机会。
  三是蓝色经济,就是海洋经济的开发,海洋板块的产业会催生新的希望。
  四是绿色经济,绿色食品、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会带来资本市场新的机会。
  五是金色经济,就是以各种现代金融服务为特征的产业,会带来资本市场新的活力。
  六是银色经济,就是高科技为代表的经济会给资本市场带来新的主题。
  七是橙色经济,就是以各种休闲、高雅的文化艺术产业。
  所以白色经济、红色经济、蓝色经济、绿色经济,金色经济,银色经济,橙色经济会催生新的产业,也就会给资本市场提供新的活力。在这个前提下面,未来改革主题、国防主题、环保主题、消费主题、城市主题、产业整体、三农主题、跨界主题,这八个方面的主题是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存在大量机会的所在。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面,中国经济更多的是基于地面上的城市,而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将转入经营地下城市,因此,城市基础设施在地下基于管网建设、环保、污水排放等等这一方面是一个极大的成长空间,大家可以关注这些方面的发展。
  由于时间关系,我就讲到这里,祝大家在2015年抓住机会,把握机会,发大财,谢谢大家!
  林中:感谢邱总的演讲,邱总对经济是很有发言权的,认清现实才能更好的看清未来,刚才邱总为我们讲了我们经济当中会产生的问题,以及对于未来资本市场产生的影响,还有未来资本市场面临的困难和机遇,再次感谢邱总!
  在改革政策当中欧很多的方方面面,国企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下一位演讲嘉宾是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先生。他演讲的题目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将翻开股市新篇章》,有请徐高先生!
  徐高:非常高兴有机会到金博会来跟大家做一个交流,这次因为是讲改革方面的内容,我准备讲混合所改革和资本市场的一些关系。大家从标题也可以看得到,我的题目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将翻开股市新篇章》。前面两位先生讲的面比较大一些,正好我这里就讲相对一个比较具体的问题。
  讲混合所有制改革,我觉得要从一些非常基本的逻辑开始讲起。先提一个问题,我们设想这么一个市场,这个市场里面的价格都比较贵,按道理来讲,价格比较贵说明供给是不足的,需要扩大供给来平抑价格。但是我们很奇怪,市场里面的人虽然以高价买的这个东西,他又不愿意市场供给扩大。你会觉得这个市场怎么会存在?其实回过头来想想,我们的A股市场不就是这样的吗?A股市场如果从总的PE来看是一倍,看起来不是特别贵,但是如果看中小板,现在PE已经38倍了,创业板是到63倍的PE。这些东西,小的股票应该说是不便宜的。之所以它不便宜,它们理应就应该扩大市场的供给。但是其实我们看到,如果这个市场供给比较大的话,股民不愿意,监管层也会觉得这个压力非常大,会控制上市节奏,这就是A股市场。如果把A股市场从这个角度来想的话,会觉得这个市场比较奇怪。
  我们用另外一个比喻,我们想一个非常简单的市场,我就想一个馒头的市场。我们都知道,买馒头是为了吃馒头,当然买家会很希望,很欢迎这个市场上有越来越多馒头的供给,因为这样的话,可以以更偏移的价格吃到馒头。但是什么情况下,我们会想到买家不愿意馒头市场的供给增加呢?如果这个买家买馒头不是为了吃馒头,而是要把他买到的馒头转手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显然这个时候,他就希望这个市场里面新增的供给越少越好。因为这样的话,他手里的馒头才能卖出更高的价格。因此,到底市场里面的参与者,也就是买家对这个市场是持什么样的看法?对市场的供给放大持什么样的看法?其实取决于买方对于产品的定位。如果你认为产品就是一个价值的来源,对你自己有好处的东西,你当然希望越来越多。但是如果只是一个炒作的对象,那么你希望供给越少越好。
  我们看中国的股票市场或者看中国的资本市场,股票其实也有两种视角来审视。包括价值投资的定位,买股票我们认为是买一个长期带来回报的资产,看中的是这个股票未来很多年会带给我的分红。股票的估值有一个DDM,就是未来红利贴现到现在,算到现在就是股票价值。这个贴现的模型其实就是反映了股票价值的核心来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股票看成是一个价值投资的标的,那么股市供给的增加你会很欢迎。因为这意味着你买到良好资产的概率更大了。大家看到大家热情的追捧阿里巴巴,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公司,通过买入这个公司的股票,可以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所以你会发现,这么大的一个融资的规模,事实上是激发了市场的热情,而不是打消了市场的热情,这是价值投资的角度。
  从另外一个角度就是炒作的问题,如果我买股票是为了在未来把它以更高的价格卖给别人,这个时候就像我们前面讲的馒头一样,这种心态代表了绝大多数A股投资者的心态,就是炒作。为什么A股市场这么炒作,其他的国家没有这么明显呢?不是因为中国人爱炒作,核心的原因还是A股市场里面的标的。我们回到另外一个比较深层次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你认为股票市场是一个有投资价值的资产?为什么股票是一个资产?你会说认为股票会分红,会带给我红利的回报。我再问一句,为什么股票会分红?因为你要考虑到股票的分红其实是企业的决策,你买了这个公司的股票,你凭什么认为公司一定会把它的利润以分红的形式回报给你这个股东呢?如果这个公司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它就是不分红,你怎么办?其实股票分红的保障,如果归根结底来看,来自于股东对于上市企业管理层的支配力。如果管理层总是不回馈股东,你会怎么做?股东会行使他对企业的所有权,换成更加友好的管理层。所以有了这种股东对于管理层的影响力,甚至是支配力,你才能够确保这个企业会在恰当的时候把他的利润回馈给股东。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对于股东红利的回报并不是企业管理层对股东的恩赐,不是的。反过来,而是股东拥有了企业,当你购买了股票,拥有了企业所有权以后,股东所应有的权利。所以股票价值真正的来源其实就来自于股东对于企业管理层的支配力和影响力。如果你没有这个支配力和影响力,事实上股票就是一张纸,不是一个资产。
  大家再来看A股市场,应该说A股市场在保护股东权益方面我们觉得做得还是有些不够的。这个主要是和我们A股市场的结构有关,就是A股市场是国有企业占有绝对位置,而且尤其是在垄断行业,利润非常丰厚的国企,他们的股东更是国有占了绝对。而我们要注意到,国家作为一个企业股东和我们其他的投资者,比如我们的股民、基金和保险去它的目标其实是不一致的。比如我们看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资委给国有企业设定的最重要的考核指标,你可以通过国资委的文件当中看得到,叫做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率,说白了其实就是国有企业的规模,你的规模增长得越快,在国资委那里能够得到更高的分数。但是我们资本市场上其他的投资者,其他的股民对企业的要求,或者对企业需要的目标是什么呢?不是规模,而是有价值的企业规模的扩张。换句话说,如果这个企业的规模是通过低效的投资达成的,那这个我宁可不要,因为我可以把这些资源拿过来有更好的用处。所以其他的股民追求的是企业股票价值的最大化,是企业股价的最大化,因为企业的股价事实上代表了居民对于这个企业发展的一个评价,这二者之间是不一致的。
  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现,在一些大的国有企业,可能明明能够看到这个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已经比较低了,这个时候其实不应该再做这样低效的投资了。但是除国有资本之外其他的所有者股东,事实上很难把你的声音传递到国有企业的管理层那里去。因为我们现在讲国家的资本是非常庞大的,甚至是一股独大,所以这个时候,其实你对于这种企业的管理层,你是没有话语权的,你也没有支配权。这个时候怎么办?一种可能解决我们不买了,我们用脚投票。那好,我们现在整个A股市场,不管是金融企业还是非金融企业,国有的企业如果从资产规模来看的话占了绝大多数的规模。你不买绝大部分的资产,企业怎么办?会把其他的企业,把其他企业的股票价值也推到了高于基本面的水平。如果你还是坚持持有国有企业,那这种情况下,就只能把它视为是一个投机的标的,而不是一个价值投资的标的。因为你没有权利来确保你价值的实现,这是有问题的。
  国有企业对于股东回报的机制没有建立,我认为是我们股市炒作之风盛行最重要的原因。在这种机制没有改变之前,资本市场的各种政策怎么调整,发现最后市场还是扭曲的。比如说最近我们会发现资本市场其实有很多的改革,希望能够把我们的新股定价虚高的问题给大家解决。后来发现改来改去没有用,还是很高。我们现在的措施其实是通过行政性的命令把新股的发行价格压得比较低,其实这个问题的根子不出在我们的资本市场或者是股票管理的机制上面,真正的问题出在这个市场里面最核心的东西,就是上市企业的机制。如果上市企业对于股东回报的机制不能够建立,或者是上市企业的管理制度不能够改革的话,那么我们觉得这个市场还会延续下去。
  再回过头来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你才能够发现为什么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我们的资本市场,对于我们的股票市场是那么重要。因为混合所有制改革事实上就是我们国有企业的一部分,就是要引入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到国有企业里面来。而要吸引民间资本进入,你必然要回应民间资本的诉求。也就是说,你需要增加非国有资本对于这些参加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企他们的管理话语权。所以这样的话,国企的经营目标在改革的过程当中,我认为可以更多的转向资本市场所要求的目标靠拢。说得更直白一点,国有企业可能以后更多的会以股票的价格来作为它的目标。这样的话,才能够从根子上增大国有企业投资的价值。这个时候他会考虑你对股东回报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单一的追求规模最大化的目标。这种情况下,整个A股市场投资价值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
  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更加深入的国有企业改革,我认为是有希望改变整个A股的投资风气,让我们现在这种炒作之风盛行的状态可能转向更多的价值投资。但是我们要注意到,这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混合所有制改革本身怎么推进现在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方案,各方也处在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也就是说现在只是改革的早期。另一方面,我们同样要注意到在改革过程当中会有很大的风险因素,就是如果我们看东欧国家的改革历程,当你在调整或者私有化国有企业,在改变国有企业所有权属性的时候,经常会发生的事情是内部人控制。就是内部人通过他的信息优势,低价的攫取国有资本。所以东欧和俄罗斯的这些金融寡头,其实第一桶金都是来自于金融。所以这种情况如果我们不能够很好的处理这些风险,有可能就会影响到混合所有制改革,包括未来国有资本改革的推进。
  但是话又说回来,虽然这个过程很缓慢,甚至可能会很曲折。但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我认为代表了让股市回归价值投资场所的一个正确的方向,它的长远的影响我觉得是不容低估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会掀开股票市场的新篇章。谢谢大家!
  林中:非常感谢徐高先生,刚才徐高先生讲得很细,从股市的机理上,为什么需要混合所有制来给大家介绍了这方面的内容,而且对于我们整个思考混合所有制未来的进程有很大的帮助,谢谢徐高先生。
  下一位演讲嘉宾是首创证券研发部总经理王剑辉先生,他演讲的题目也很有诗意,叫做《青铜时代来日无多,黄金市道若隐若现》,有请王剑辉先生!
  王剑辉:我选择这个题目有一个小小的比喻,大家都知道人类文明被划分成几个阶段,石器时代、旧石器、新时期,然后就进入了所谓的近现代文明时代,或者说真正的人类文明时代,从青铜器开始,然后就是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青铜这种金属大家多少有些了解,收藏界对青铜器比较关注,这种金属熔点并不是特别高,不到1000度。当然经过青铜器的铸造以后,有了显著的提升。过去我们认为青铜器是一种划时代的技术,从青铜器时代开始,人类才可以有文明可言。中国的青铜器时代沿袭了1500多年,在我们号称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青铜时代占了1500多年。
  我有时候也在想,当然我这个考虑不一定准确,我觉得同是在地球上分布比较少的一种金属,它的分布范围比铝还要少,从蕴藏量跟铁更是没法比。但是为什么铁器时代是后出现的? 我们最先出现的是青铜时代或者是铜器时代?这个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熔点比较低,火山爆发的时候可能很容易把里面的铜熔化掉,然后被人类发现,其他的金属可能就没有这么幸运。我觉得这跟咱们的股市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也就是说,起点都比较低,同时似乎标准也比较低,特别是在我们国家的市场。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我们国家的股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的市值已经接近了5.4万亿美元,列世界第二位,这也是成为最重要的资源配置平台,但是大多数市场上的投资者感觉并不良好。即使在目前市场有所转好的情况下,这种论调仍然盛行,我觉得大家的疑虑也是有道理的,我在这里想着重的给大家阐述一下制度的变革会使得这个市场根本的走好。
  整体来讲,我觉得我们这个市场相对于其他市场而言还处于青铜时代。尽管我们是现代的金融文明,但是其中粗放的痕迹也是比比皆是。比如说我就选择这么几点跟青铜器比较相似的地方,青铜器看起来很精美,但是实际上用途,特别是后来跟其他的金属相比,用途是非常有限的。即使在当年打仗的时候,两种兵器碰在一起的时候,基本上是两败俱伤。青铜器看着很好看,但是真正的日常用途并不是十分的普及。比如说现在你要用青铜器喝水的话,会有一股很强的铜器味道。同时青铜器的收藏市场也是这样,青铜器很多,但是很少有精品,很少有真品。
  我们国家两市目前有2600多家上市公司,加上1200多家的三板,现在市值超过33万亿,将近5.4万亿美元,看起来这是一个很强大的市场。而且上市公司的总营收去年超过27万亿,相当于GDP的将近47%,几乎是半壁河山。但是上市公司的表现是远远不尽如人意。2000年以来上证指数上涨不到58%,平均下来相当于银行存款,这是一个平均水平。在同期新上市的这1750多家公司里面,只有58家累计超过300%。为什么按照300%算?这样的话,每年相对来讲有20%的收益,这才算是一个不错的股票,这种股票基本上是百里挑一。大多数股票,55%以上累计涨幅低于10%,而且这里面其中有九成公司是负的收益。为什么这样呢?有新股发行价偏高的因素,也有上市公司管理理念落后或者经营不当的原因。即使是我们刚才说的百里挑一的,涨幅比较好的股票,多数也是昙花一现,能够持久的这种马拉松的运动员也是很好。
  青铜器熔点低,经不住不考验。2008年、2009年金融危机这两年,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美国,标普500指数下降20%,曾经有过很大的跌幅,后来又收回来了,欧洲市场下跌了不到30%,日本市场是28%,韩国市场只有8%的跌幅,我们印象很深的就是行业当时还一度呈现出大幅跳水、贬值的状态,但是市场仍然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上证综指这个期间下降了42%。还有一个小的案例就是在3.11日本大地震的时候,日本市场在三个月内跌了不到7%,而我们跌了9%以上,就是说我们的忧虑好像似乎比这个受灾的地区还要严重。市场的格局还是有所失衡,像当年的铜矿一样,实际上现在世界的铜矿也一样,分布十分不均。我们的中小企业数量在目前的经济体中大概是98%,有的统计说是99%,但是总而言之是绝大多数。但是目前创业板公司现在是400家,中小板是712家。这两者加起来只占了43%,当然我们没有算1200家的新三板公司,或者是原来的股转的公司。但是我们看到美国市场,纳斯达克、美交所这种比较规范的OTC上市公司总共是4900家,占比超过56%。我们后面还有5900家没有算在内,如果要算的话,也是占了大多数。为什么资本市场不能够反应实体经济的状况?这里面可能跟监管理念有很大的关系。大家总是认为小公司可能更容易不规矩,更容易出问题,所以可能更倾向于严格把关。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便宜,尽管青铜时代延续了一两千年,但是这一两千年的青铜文明基本上在少数地区,换句话说,只有在这些文明比较发达,或者是比较富有的地区,青铜文明得到了较强的发展。青铜器在过去,除非当礼器,当摆设的用品以外,就是当兵器,一般老百姓是很少能得到的。就像我们目前的中小板和创业板,现在这两块大概总市值分别是5.14万亿和不到2.3万亿,但是这两个板块的市值占比是15.5%和将近7%。实际上这两个板块2013年的利润总额分别是1400亿元和360亿元,利润总额只占2.2%和1.41%。也就是说,这两块板贡献的利润最少,但是占的市场份额相对来讲很大,这也是一种比较昂贵的表现。这种高价值就造成了市场的一些怪象,刚才徐先生也说到了,就是高价使得更多的公司想挤进来融资,但是投资者又很纠结。他一方面希望有高价,另一方面又希望有更多高价的公司供他支配,同时又不希望有更多的市场扩容,所以这个就形成了一个市场价值体系的畸变。
  投资文化比较奇特,大家的审美标准可能有各种各样的不同,但是在这一方面的审美标准几乎一致的就是稀缺是一个关键词,只要少就是美。甚至所谓赝品,在青铜器的收藏界也有一定的价值。这在我们的市场上反映的就是新股,什么东西一稀缺,这个东西的价值就是值得大家追捧的。甚至包括已经被风险警示的星号SD,还有两个星号SD,现在这些公司大约有50只,平均市值中值在将近26亿元,有一些公司实际上大概资产可能也就是几个亿。这些公司今年以来累计涨幅只有11家是累计下跌,其他的都是累计上涨。累计上涨的涨幅超过35%,远远好于大盘的表现。这里面可能有制度设计的问题,就不细说了。
  尽管我们的市场是青铜时代,但是我们认为,这个青铜时代正在接近尾声,制度的变革正在朝着盈利的方向发展。因为这个制度变革会造成环境的变化,环境变化就导致生存者的生存法则发生变化。其中一个比较显著的变化就是游戏规则正在发生改变。我们从2010年以来,监管部门平均每年推出有70项各种各样的政策,只是我们现在说的这70项是证监会的层面,还不包括其他的部门。年目前这将近5年的时间,大概平均是每年70项。但是2001年到2005年这5年期间,也就是我们的青铜时代的初级阶段,那个是每年只有30多项。
  这里面虽然有些规定推进是一个过渡性的安排,特别是像今年推出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尽管这个制度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起码改变了一点,就是市场利益的分配发生了有利于广大中小投资者方向的变化。我们注意到,特别是持仓量比较大的一些散户,如果有可支配现金更多一点的话,那么这些散户的新股中签率很高,而且这些新股中签了以后,由于行政限制,使得涨幅变得比较均衡,不像以前中了新股以后,我们有一个统计,以前中了新股以后,大概前30天涨幅都很大,但是三年以后都分别呈现了负的收益。目前来讲,我们现在的政策使得这个市场的变化至少目前还是比较有利的。
  制定了很多法律也还是需要执行,需要有惩罚措施才能使这个法律有效益。我们注意到,近年来更多的违法案件受到处理,而且处理的原则也发生了很有利的变化。以前证监会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更多的是集中在机构上,就是集体责任,公司出现问题就打公司的板子。但是对直接责任人的处罚相对少,相对轻。现在基本上可能更倾向于处理直接责任人,实际上机构的行为也是由个人来实现的,有些统计大家可以等会儿再看。从查处力度来看有显著的挣钱,2010年这个股份公司,在招股书里面虚增利润不到2.3亿,罚款50万,责令调整帐目,把这个会计所业务暂停6个月。但是今年处理的这个案件,公司虚增利润大概是不到3500万,但是公司罚款是60万元,19名高官被罚款5到30万元,同时还有6人,2名高官,2名保荐人,2名注册会计师被市场准入,所以这个力度是显著的增强,威慑力也很大。
  同时在查处违规违反内容上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前市场初期阶段,大概那个时候更多的可能就是虚增利润,虚假报表,违规操作,操控股价以及违规融资。违规融资这里面有一部分应该是合理成份,当年很多的违规做法现在比较合法了,这些案件数量比较均衡。但是到了今年,我们看见处理的案件40%是内部交易,是在确立市场公平的原则上花了很大的功夫。而这里面更多的是个人,几乎这个内部交易都是个人。也就是说,这个责任要到人,这是更有威慑的。同时还有一些信息披露案件和违规交易案件,信息披露主要是上市公司。最近闭幕的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好像依法治国跟股市来讲关系并不是很直接,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大的框架的建设,对于市场也会产生直接或者是间接的作用。我认为我们国家从70年代末开始,政治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9年到90年代中期这个阶段,基本上解决的是拨乱反正和权力使用的目标,也就是说你的权力要用在地方,过去用在促生产上,现在可能是搞建设;第二阶段是90年代中期到2010年或者是2011年,基本上是强化的权力的系统,整个是要变得系统化、专业化,政府的影响基本上是达到了顶峰,而是有形之手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强,其中的弊病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当然好处也是大家能享受到的;第三阶段就是把权力关到笼子里,就是现在这个新的阶段。如果把权力关到笼子里会有一定的空缺,就是由法律来弥补。
  对于股市来讲,直接的影响显示在这么几个方面,简政放权实际上不仅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同时减少了企业被寻租的机会,因为有审批造成了一些不公平的竞争这些现象。同时行政干预的减少也会减少资本市场运作的不确定性,我们经常看到上市公司公报,说我们正在进行什么重组合并,或者是什么运作,但是正待有关部门批准。这个有关部门只有四个字,可能涉及到40个部门,结论很难预测。同时由于行政干预造成环节增多,使得内部交易的风险增大,所以这个也给本身的资本运作造成了很多的困难。有时候经常项目很好,但是由于有内部交易,不得不中途放弃。
  最重要的一个间接的影响就是保护了知识产权,或者说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和执行力,使得创新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土壤和环境。中国市场大家都抱怨我们的科技股为什么没有牛股,为什么没有像Google或者是Apple这样的牛股?就是因为我觉得根本上的原因是创新的公里是普遍不足的问题,并不是没有创新能力,而是没有这个动力,这是从制度角度考虑。
  从技术层面,我们也认为市场还是面临着升级换代的机遇。从境外资本流向上来看,我觉得这还是一个利好偏多的状态。有迹象显示,过去一年里面,欧美资本过去从新兴市场的资本又开始部分的回流,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美国长期共同资金的资金流向,过去几个月来对于境外市场的投资,特别是股票市场的投资增加得还是比较明显的,红线就是海外股票的购买力度。
  本地区的经济还是比较活跃,亚太地区从2012年以来,各国国内信贷的增速是由15%降到了9.6%。但是跨国的信贷增速仍然将近20%,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表明本地区的交往还是比较密切的,而且信心还是比较稳定的。这是IMF的一个兀突,从全球信贷的投放和恐慌性指数或者波动性指数的表现来看,我们目前处在的一个阶段就是这个图上最右端的阶段,应该说已经呈现出较长时间的修复,也就是说这个阶段贷款增速在显著下降,同时沟通性的指数也在显著的下降。也就是说,市场的恐慌情绪在显著的走低。这种状况我们预计可能还会持续一两年,但是一两年以后就有望迎来一个新的上升周期。
  从国内来看,流动性的状况我认为仍然是比较充裕,尽管央行目前的政策是偏中性,或者是中性有时候偏紧。但是流动性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层面,对于股市和经济的潜在影响仍然是利大于弊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二季度末货币成熟度已经达到了4.32倍,这也是2010年四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考虑到像能源、粮食和工业金属的价格今年以来持续走低,同时通胀预期显著走低,我们觉得整个企业业绩回升和经济回升的预期环境也都是非常有利,股市基本面的改革预期仍然也是在显著增强,这是流动性的变化。我们可以注意到,在M2的供应商,在2006年到2009年的周期中,每两年流动性增加10万亿和20万亿,但是从2010年开始,每两年增加超过20万亿,达到23万亿或者是25万亿,尽管流动性被抑制,但是中央会释放出能量。
  这个雕像大家可能比较熟悉,这是“青铜时代”,这里面反映的是一个似乎刚刚睡醒的一个人正在伸懒腰的状态,实际上是没有告别蒙昧状态,但是代表了一个新生态的英雄形象,这个印象非常深刻。我认为中国股市在不远的将来也会迎来自己的黄金时代,谢谢大家!
  林中:非常感谢王总刚才细致的演讲。他刚才谈了一些股市面临的问题,同时从一些制度,包括一些监管层面的变化来谈了今年以来市场发生的改革和带来的变化。
  下一位演讲嘉宾是华泰证券首席策略徐彪先生,他演讲的题目跟邱总有所相似,但是又有一些区别。他演讲的题目是《中国资产市场,机遇大于挑战》,下面有请徐彪先生!
  徐彪: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在主办方的邀请下参加下午的论坛。在座的都是专业的机构投资者,或者都是业内的人士,我们这个交流我想可以放得相对敞开一些。
  今天给我的题目是叫机遇与挑战,首先摆在前面的是先讲挑战,有一句话大家都听过,也是很多人都认可的,就是如果没有把你逼到这个份儿上,你是不会去搞改革的。这句话是所有人都能够认可的,原来的好日子走得很顺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我需要换一条路,这叫路径依赖,所有人都是这样,这是人性决定的。任何一个国家,当它开始大规模的,并且改革进入深水区的这一块开始,我认为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已经面临着一个很困难的挑战了。这个很困难的挑战应该会体现在它的内部和外部,这个内部和外部我们大概可以做一个总结,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出台了360多项的改革措施,有人就在说一件事情,说为什么在这一刻开始中国才大踏步的会进入一个改革的深水区?或者大家都在探讨这样一个问题,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到底在哪里呢?为什么到现在,从2013年我们必须开始跨入改革的元年?我相信如果我们对2013年整个理论界,包括我们的商业研究这个领域,大家对这个研究的内容关注的话就会发现,2013年从头到尾有一个词是高度被大家所密集提起来的就是债务问题。实际上如果我们把整个时间周期拉长,拉到过去四年的话,会发现有一个规律在2013年上半年的时候被打破了,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以前长达30到40年的时间里,每一次当我们看到货币总量出现一个系统性的抬升,以M2为衡量的代表,M2的数据相对长一些,M2的同比当中出现系统性抬升的时候,都会观察到同样的现象,经济增长速度会起来,而不是下去。但是2013年整个上半年M2持续上行,与此同时,衡量的另外一个口径,广义的社会融资总量同比增速达到将近50%。但是我们看经济增长的速度是持续向下走的。
  大家都很奇怪,这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问题,于是大家开始研究,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就是中国整个债务问题已经过了一个相对的临界点。接下来最大的问题、最困难的问题就是如何化解和解决这个债务的问题。我的理解,如果仅仅从经济的角度出发,十八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所有大项的改革措施都可以归结为两条思路,一条思路就是保持经济增长需要在中高速的区间,为什么保持在中高速的区间?很简单,因为我们刚才说最大的问题是债务问题。那么最大的债务问题,我们可以拿出一个最大的部门是地方政府债务,地方政府债务2013年6月份为止,它的余额是18万亿,往前推两年半,到2011年年底的时候,余额是11万。也就是说,两年半的时间增长了将近70%,这不是重点,重点是2013年6月份到今年6月份为止,一年时间地方政府需要偿还的债务连本带息我们给他算出来的数字是将近7到8万亿。
  如果从2013年6月份到现在,站在现在这个时刻为止,中国地方政府转信了,之所以说转信,是改变了过去将近20年里面债务余额持续增长的这样一个状况结束了,不增长了,控制住了,站在现在这个点往后看一年,地方政府需要偿还的债务是多少呢?依然是7到8万亿。为什么?因为它短期的债务占比特别高,整体的可能就是4到5年。而且有其他的融资成本,成本是非常高的,这两个是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速度是不能慢下去的。如果你一旦慢下去,会造成一个结果,地方政府的收入主要是两块,一块是预算内的收入,跟税收相关的,还有一块是预算外的收入,政府性的基金大头来自于卖地的收入,一旦经济增长的速度下去了,就会导致两个结果。一个结果就是名义GDP的速度一定会大规模的下去,名义GDP的下去不仅是按照实际GDP的速度下去,因为它还有一个通胀。增速越慢,通胀越进入通缩,所以它是一个加速器。经济增速越低,那么名义增速低得会更多,从而导致地方政府的财税收入会面临一个捉襟见肘的状况。而一旦出现捉襟见肘的状况至少威胁到两个方面,一个就是我刚才说的债务要出现问题,另外更麻烦的是财税体制改革就会陷入一个两难的状况。为什么?有句话大家都听过,叫人穷志短。
  上一次分税制的改革是共和国历史上有史以来相对来说最刚烈的一个终点,朱F基总理一个省一个省的谈下来,大家可能也听到了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朱F基总理在谈分税制改革的时候,每一个省谈留存比例的时候,有一个人是紧密的站在他背后始终做他的坚定后盾,这个人就是邓小平。所以你可以想像一下,凡是涉及到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再分配的事情,本来或者说任何一件都应该是极其困难的。在这么极其困难的时候,如果中央和地方预算内的收入陷入困境的话,那么大概率,不出意外的话,就会导致你执行的过程当中困难是几何级数上升的。这两点结合起来我们就得出一个非常粗略的看法,党中央有一句话相信大家都听过,中国很多问题都需要用一定发展的速度来解决,这句话不是空话,是有坚实的事实基础和社会基础的。现在这种状态一旦出现失速性的增长,唯一的结果你就会发现,整个债务问题就会陷入一个非常两难的境地。我们无法说一定会怎么样,但是到时候会陷入让所有人都很尴尬的境地。
  如何能够实现保持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呢?一方面中央政府的支出肯定要加大,另外一方面,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放松必须要跟进,另外是总需求的扩张要维持住。今年上半年的时候,住建部的部长有一句话,说未来几年,新兴城镇化会带来几十万亿的新增的固定资产投资,我相信大头就在这里。但是有总需求的扩张,总供给能跟上吗?尤其当我们进入刘易斯拐点的时候,总供给能跟上吗?这个时候就要考虑土地改革,一方面是大家手上的农地,另外一方面是大家手上的宅基地,农地和宅基地的流转和集中会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将会系统性的看到,农村作为一个大的蓄水池,已经干旱了的蓄水池开始重新焕发生机,由此来保证最重要的这个生产端的扩张要素,劳动力可以持续的增长。我相信这是第一条线,第一条线给我们是一个浅显的,但是我相信很重要的一个结论就是GDP的增速,未来几年应该是可以持续在中高速的区间。但是有人就会问,什么样的区间才算中高速的区间?你可以在任何语境下都可以套进来,8可以说是中高速,7可以是,6或者是5都可以是。
  这个时候有必要提另外一个词,叫做经济“新常态”。新常态是今年5月份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考察提出来的,但是对于新常态的定义,在接下来5月份到7月份连续两个月的时间里面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直到7月份开始,《人民日报》用了三篇评论员文章,新闻联播整整用了10分钟的时间对于新常态做了阐述,我们可以用一句来概括,就是七上八下,这不是我发明的,是新闻稿里面的原文,换句话说是7.5%左右的区间,这也是原文。我们大概可以得出中高速的定义,就是未来几年应该维持在7%以上。这个时候就有一个问题,到底能不能实现呢?我相信对于这个问题无时无刻,所有搞经济研究的人都会问自己这个问题,7能实现吗?6.5能实现吗?能不能实现我们一方面要看手上已经有的资源禀赋,另外一方面要看的就是事实会教育我们。过去两年其实中国政府已经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的第一次奇迹了。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把全世界大型经济体,经济增速上台阶的翻过来看一下,看日本、经济和美国的,你会发现,所有的大型经济体,经济增速从高速向中高速下台阶的过程中,到下一个台阶的前两年,经济增长的速度无一例外都是大幅波动的,到一个新的平台上要取得这个均衡,这个均衡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试出来的。
  但是中国这么庞大的一个经济体,全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创造奇迹了。为什么?过去两年时间里面,中国经济单季GDP增速最低7.3%,最高7.9%,上下最大波幅0.6%,正常0.3%到0.4%,这已经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第一个奇迹了,未来几年能不能继续维持在这个区间我不知道,但是我相信,对于中国政府来说,很有可能有足够的力量去支撑的,这是一个信任问题,这不是一个计算的问题。
  我们想做出的结论就是,所有的改革落脚点要保证经济增长维持一个相对可以接受的经济增长的速度,就是中高速的区间。但是光靠这一句话是不够的,为什么?360项改革措施,还有很大一块指向第二块,第二块是什么?债务的炸弹是要拆除掉的,债务炸弹的拆除取决于几个方向,首先就是财税体制改革,也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重新再分配,并且重新规范整个地方政府的融资体系。43号文是一个非常核心和关键的文,我建议大家每个人都回去关注一下。看完43号文,你一定会得出一个结论,只要按照这上面操作的办法来,未来几年,18万亿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是一定可以采取掉的,但是光靠这一项远远不够。为什么?我们刚才说的,系统性的全社会出现债务问题,它不仅仅体现在地方政府债务这一端,还体现在整个制造业这一端。制造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一组数据,制造业有一个平均的融资成本,我们用实体经济所面临的加权平均贷款利率来衡量是7.22。同时还有另外一个就是资本投资回报率,我们把这两个数据放在一起比对,发现一个很郁闷的事情,在长达11个季度的时间里面,ROIC的数据持续低于加权平均贷款利率,这意味着如果你把整个制造业当成是一家企业的话,这家企业在做一件很傻的事情,它把钱借来再做投资,他的投资回报是无法覆盖他的融资成本的。
  整个制造业未来的出路,首先是国企改革,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命题,如果我们不考虑国有企业的话,103万亿的总资产,48万亿的净资产,这48万亿的净资产所面临的就是国有企业要出现一个系统性的改革,这个系统性的改革至少会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就是管理体制机制要进一步的改善,再就是行政化的色彩要进一步淡化,更为重要的是,他要大规模的引入其他资本。同志们请注意,国有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这不叫混合所有制,其他属性的资本进入参与国企改革才叫混合所有制。最终都指向样的一个结果,就是大规模、系统性的提高国有企业经营资产运用的效率,这是一个共赢的过程。相信大家听了一组数据之后都无法相信,钢铁行业,传统来说大家都是瞧不起钢铁行业的,为什么?产能严重过剩。6亿吨的需求,9亿吨的产能。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另外一组数据,整个钢铁行业内部国有企业ROE平均是0.22%,民营企业钢铁行业ROE平均是6.88%,这是体制机制的红利,为什么在过去一年时间里面钢铁悄无生息的偷偷摸摸的指数长了60%了?因为在所有的一级行业里面,国有和民营的ROE差距拉得最大的就是钢铁行业,毫无疑问,在未来几年,混合所有制在国企改革过程当中,钢铁行业释放出来的红利是三个方面,首先就是体制机制的改变,再就是未来几年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带来的,还有就是现在的产能开始受制于扩张。
  资本从来都不会笨,只不过你理解或者是没有理解,差别就在这一点而已。我们刚才说的,差距在国企改革上,还有就是2013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写进决议里面的一句话,要求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因为7.22的加权平均贷款利率,中国的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环境可以说是全世界最恶劣的几个地方之一。如果我们未来几年希望把整个经济增长维持在7%以上,同时还要实现有效益的增长的话,那么我们就必须做到刚才说的这句话,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这两个综合起来,对于资本市场首先会面临一个风险,所有的危机就来自于刚才说的债务问题,债务问题是有可能会直接损伤到整个经济体运行的正常运作的。而且过去40年以来,甚至可以说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到现在,第一次我们系统性的发现债务问题可以干扰到、影响到系统整体的货币投放总量M2,这是第一次。所以我们必须承认的是,改革是因为我们面临着危机,这个危机从经济领域我们认为最大的就是在于债务问题。所以资本市场首先面临的是危机,如果危机没有处理好就会变成灾难。但是与此同时我们要看到的希望是,我们刚才指出了两点,经济增速有没有能力实现7%以上,或者是实现中高速的区间?这是一个信仰的问题,这不是一个计算的问题。我相信未来几年是可以实现的,所以就是可以得出一个自然而然的结论,就是决定未来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变量,就是经济增速下台阶的这个变量,我觉得未来的两到三年很有可能风险是不大的。就像过去两年一样,过去两年大家一直在憧憬一件事情,经济增速下台阶,你发现过去两年始终在7和8之间,我相信未来至少两到三年还能够继续维持在7到8之间。
  基于这一点我认为,所有经济体共同的一个特征,就是当经济增速下台阶的过程当中,资本市场一定是雪崩的。过去20年中国资本市场也是这样,经济增速下台阶,资本市场全部都是大熊市。先把这个风险排除掉,这个风险排除掉之后我们就可以谈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刚才说的两大办法,首先是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对资本市场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会带来系统性的影响是什么?企业盈利会有一个缓慢的,但是可持续的上升。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决定整个工业企业部门的利润增速的就两个变量,一个是经济增长的速度,代表了扩张的程度,另外就是净利率,有三个变量同时决定,中间最显著的变量就是财务费用,财务费用是可以跟我们刚才说的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直接挂钩的。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提出的是,未来几年整个企业盈利变化的状况是应该趋向乐观,而不是趋向于悲观,这中间最核心的判断是,未来两年能否继续保持在7%以上,这是一个巨大的具有争议性的一个命题,我们旗帜鲜明的站在能够实现7以上的这一边。
  我们需要谈一下国企改革。为什么?我们可以用一句口号性的话来总结国企改革,明年所处的位置跟2005年是一样的,2005年的时候中国资本市场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后面要股权分置改革,史无前例的时期来了。明年也是一样,为什么?国企改革我们刚才谈到了,48万亿的净资产,中间拿出20万亿来做混合,20万亿引入40万亿的其他资本,优先通过资本市场来完成交易。我们可以打一个可能不是很恰当但是很形象的比方,未来几年会出现的状况就是,有一只大象说我要进浴缸了,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这个浴缸就碎了,没有浴缸了,另外一种可能就是浴缸会升级,变成游泳池了,你相信会出现哪种结果?2005年跌破1千点的时候,所有人都会认为会碎了,结果它成游泳池了。我相信这次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国企企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是希望,更多的是机会,而不是挑战。
  最后我们用一句话来总结对于资本市场的看法,改革本身意味着很多的挑战。但是当我们面对挑战的时候,我们攻克每一个挑战,战胜每一个挑战,在资本市场上一定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机遇,谢谢大家!
  林中:谢谢徐彪先生的精彩演讲。刚才大家也听得很仔细,徐彪先生从改革的源头、原因到最后改革的路径,特别对国企改革整个未来的设想有很多深入的探讨,感谢徐彪先生。
  以上五位嘉宾都为我们做了非常精彩的演讲,我们再次以掌声感谢五位嘉宾,谢谢你们。由于时间的原因,刚才可能很多嘉宾的观点也并没有完全表达完,下面我们有一个对话环节,有请五位嘉宾上台,我们一起来进行一个对话环节,有请!
  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也就选最重要的问题来跟大家进行交流。刚才听了各位嘉宾谈的关于改革、风险和机遇,其实很多都是围绕这几个方面。我就这几个方面的问题,选最重要的来谈。首先是关于经济政策与改革的问题,在目前经济下滑还有经济结构调整的情况下,人口红利也逐步消失。之前政府已经推出了一些改革措施,未来您最看好政府还有哪些在财政、金融或者产业方面的改革红利能够推出?您认为它对经济和资本市场有什么影响?
  邱晓华:从现在开始,应当是60条加190条姊妹篇全方位的改革,这是中国未来需要落实,需要落地的。三中全会是60条,四中全会是190条,都是事关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方方面面的改革。我想从经济层面来说,最大的改革当然是明年要逐步落地的财税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的文件大家从媒体上都看到了,核心的内容其实是三个方面:
  一是预算制度的改革。也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对财政领域里面预算制度的管理。如果就这个来说,应当就是叫做积钱,要把原来分散在预算外的这种政府的资金纳入到预算内,这是一个方面。就是说以后没有预算就不能乱开支,预算不能突破,预算要公开,预算的制定要科学,是一系列的改革。
  二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刚才徐彪总已经说了,其实在我理解两者的关系中间,未来的改革将更多的聚焦于这几个方面,要分清楚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财权的界限,要重新建立。目前来看,要适当的把原来给地方承担的一些义务,比如社保、医疗、教育等等一些方面,可能要适当的由中央财政来承担,这是一方面的调整。给地方事权相适应的一些财政资源的保证,就有一些税收的制度,将来一部分要明确属于地方税,一些税收的分成要做适当的调整。比如我们现在大家谈的比较多的消费税、房地产税、资源税、环境税等等这些都可能会给地方留有更大的余地,以解决现在目前土地财政为主的地方财政这样一个特点。增值税,现在是75、25的这样一种分成,可以预期,未来这一比例还是会做适当的调整,以增加地方更多的财力,这是税收在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之间的调整。
  三是新税制的出台。包括房地产税、资源税、环境税将来可能会陆陆续续的出台,这是对于我们来说影响比较大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可能更多的,大家感受到的不是减税,可能感受到的更多还是增税。房地产税、环境税、资源税,都是要新出台的。
  所以有人曾经形象的把未来的财税制改革聚焦成几个关键词,积钱、加税和分工,我想这是会对将来影响比较大的。金融体制改革现在其实已经做了很多了,金融自由化,就是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流域,这个已经在陆陆续续的在做了,中央已经批了,银监会已经批了,包括阿里的金融改革。包括很多的乡镇银行、村镇银行这方面的改革。利率市场化,目前只剩下一条,而且是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目前从透露出来的信息来看,方案已基本具备,问题就在何时实施,现在实施的一个难点在哪里?如果大家从事信息工作的可能都知道,难点就在于存款准备金与储蓄保险准备金之间的比例怎么衔接,怎么统一的问题。因为目前商业银行的存款保证金已经有这方面的行业要对储户的利益做一定的保证。现在要新出台储蓄保险制度,也要从商业银行的存款里面留一定的比例。如果存准率不调整,必然会增加保险的准备金率,一定是增加商业银行的义务,而不是增加权利。商业银行不一定马上会接受这种方案的,一定要下调存款准备金,才能够适当的增加储蓄保险准备金的制度,难点目前在这方面。一旦这个制度大家形成共识,实施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一旦存款保险制度实施以后,那么存款利率市场化也就可以迈出实质性的步伐,这个时候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就基本上要进入这个轨道了。因为贷款已经是市场化了,现在就是存款这一方面。
  人民币国际化的改革,目前来看正在由本国货币向区域货币,再向全球货币逐步推进,由结算货币向投资货币、储备货币一个方面一个方面的突破,现在最大的变化就是人民币已经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迈进了。最显著的标志就是英国央行宣布要把人民币作为它的储备货币,英国央行发行人民币债券是一个重大的标志。一旦如果说美国也认为人民币可以作为结算投资和储备的货币,我想中国人民币的国际化就达到最高的境界了,就是金融活动的自由化、利率的市场化和人民币的国际化。
  国有企业混合经济的改革,目前国家正在制定方案,地方在先行,这方面的改革也是很重大的。一定意义上,国有企业混合经济的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在新时期的一个重大改革。因为大家知道,经过30多年的改革,小国有企业早就改完了,现在改的就是大国有企业,他们改革相对比较难。总的原则就是,涉及到国计民生,可能还是要国有控股为主,其他就可以随时讨论,可能还是有这样一个基本的划分。跟经济相关的改革,资本市场的改革,可能主要就是注册资本改革,以及资本市场在国际化的改革,这两个方面的改革。这两个方面的改革现在也都在讨论之中,在准备实施之中,只要这些改革真的能够落地,不仅对于中国经济是有利的,对于中国的资本市场也是有利的,对于老百姓,对于企业来说,总体上也是有利的。
  林中:谢谢邱总,邱总对这方面的体会非常深,所以刚才给大家讲得非常细致。下面我们请几位嘉宾比较简要的谈一谈自己最看好未来哪些方面的改革,改革的红利是什么?
  宋宇:我补充一下邱总刚才讲的,我觉得非常关键的改革是要明确或者说改变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以及改变奖励机制。我觉得非常重要的就是土地制度的改革,这是非常重要的,今年我去内蒙古玩的时候,第一次看见非常大的农机,给农作物浇水的几百米长的机器,在国内我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其实对于长期生产力的改变和提高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个方面还是需要一个土地制度的改革,让农民明确他们的权益,他们才肯进行一些投资。国企改革也是这样的,如果一个国企的领导每天都在想着怎么样当生长,那么对于国企的经营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都不是最佳的选择。所以这些看似不一定对市场有特别直接影响的改革,其实都有非常长远的重要意义。
  林中:刚才宋先生谈了土地改革,对这方面有很大的期待,下面我们请徐高先生谈一谈。
  徐高:其实要说我认为哪个改革最重要,我认为就是国有企业的国企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可以讲得更深一点,实际上是国有资本的改革。我们讲经济里面有两种生产要素,一个是劳动,劳动的要素回报就体现在工资,我们劳动力早就已经市场化了,还有很大一块就是我们的资本,如果你认为经济增长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增进所有人的福利的话,按道理说,资本的回报率最终也应该回到居民的手里,回到我们消费者的手里。
  我们看一下资本的构成,从企业部门,二三产业,根据我们二次经济普查的数据,大概200多万亿的总资产里面,国企占到了一半多,剩下的都是一些民企。还有很大一块的实物资产,就是土地是国有或者是集体所有。就意味着我们资本的回报率里面,很大一块并没有最终转化为居民的收入,这个转化通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直接的资本回报,或者说财产性的收入到居民手里,还有一部分是通过持有资产,资产增值带给你的财富的效率。因为这个资本一大部分根本就不在居民手里,所以他们的回报自然就不会表现为居民的收入,也不会表现为居民的消费。那么到哪里去了呢?就只能做投资。从经济产出的划分,要么投资,要么在国内消费,还可以借给外国人,那么外国人又能借走多少呢?
  我们投资过剩的这种传统经济的增长模式从何而来呢?我认为源头就是在我们资本的所有制方面,可能导致了一部分该到消费者手里变成消费的资源最后刚性的转化为投资,所以这是我们消费不足,投资过剩,进而产能过剩最核心的原因。国有企业改革,其实它的意义不仅仅表现在资本市场,更大的意义在于平衡我们整个中国经济的结构,带给我们更加可持续、更加惠及人的增长末这个我认为是最核心的改革。为什么要关注改革?除了它的重要意义之外,它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而且它出问题的后果会非常严重。我们国有资产的这种改革,其实最后我们讲到,是要把它和消费者,和居民建立起联系来。而在这个过程中,在你改变国有资产所有制属性的时候,我前面讲过,作为内部人,要么就是企业现有的管理层,要么是跟企业有关系的一些权贵,有可能会因为这种内部的信息优势而去低价追求国有资产,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的话,如果设想我们20万亿的国有资产在混合所有制的过程中催生了很多世界级的富翁,你觉得社会能接受吗?社会是接受不了的。所以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把最大的风险事先化解掉,如果做得不好,它所阻碍的不仅仅是资本市场的改革,阻碍的是整个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所以我认为,这是最关键的改革。
  林中:谢谢徐高先生,他非常坚定的认为国企改革是最终的,而且谈到国企改革可能最终也存在一些风险和问题,这一定也要提醒大家注意,不要光看到这个事情的一面,下面请王总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王剑辉:我比较关注产权制度改革,我觉得产权制度是关乎所有人的利益,而且这个制度的改革最能够催发所有人的竞争活力。可以回想到80年代的时候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这种制度改革。实际上刚才还没有完全的赋予农民给土地的权利,只是把经营权交给他,已经释放出一个巨大的能量,使得中国经济能够顺利的渡过改革的初期艰难的阶段。现在我们的经过发展多年,可能我们在政治理念上还要坚持党的领导,或者说我们还是属于社会主义国家。但是我觉得两个词的含义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个是无产阶级。现在大家都认为,比如说我们党员都是无产阶级,但是这个无产阶级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我们没有财产。可能我的手机也面临着什么时候就不是我的了,我的房子可能70年以后就不是我的了。在真正处于无产阶级阶段的时候,但是同时你又有支配资产能力的时候,你对你的资产态度肯定是不一样的。我觉得这某种程度上也是国企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根源,也就是说,全民所有到底是谁所有?你不知道全民所有是谁的话,那就是没有人是真正的所有者。其实在真正所有者缺位的情况下,可能就是管理者充当了双重的身份。
  我觉得在产权问题上,我们多年来基本上总是顾忌很多,这一轮的改革我们也不期望它能够取得全面的进展,但是我希望这个进展能够开始。比如说从大家关心最密切的房子开始,你的房子到底是不是你的?是不是70年以后就不是你的了?我觉得这一方面可能是需要解决的。对于房地产很多根深蒂固的一些问题,可能都会有所帮助。
  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欧旅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