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上去几岁,他们都喜欢低估我的年龄越大越喜欢宝宝(海南人中发育超晚的,12岁才来姨妈)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726 小时
金币:1551
<em id="authorposton16-9-1 17:00
查看: 2429
本帖最后由 mr_big0000 于
10:44 编辑
转载外滩教育;
看点 上海男孩张洲晨原为平和双语学校预备班学生,即将赴美国寄宿初中FaySchool继续学业。这个12岁男孩在国内土生土长,却出版了一本像模像样的英文科幻小说。父母的巧妙引导和兴趣激发,使他成为了英文达人,也使他学会了主动学习。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立志看世界,也学着去观照脚下的土地,因为父母觉得“情怀比成绩更重要”。
文 | 吴微& &摄影 |晓黒
编辑 | 闻琛
在今天这个时代,所谓“牛娃”的优秀,实际上回归到一些非常基本的特质:这些孩子最厉害的地方不在于他们懂得多少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当然这也重要,而更在于,他们有多么了解自己,并且,由内在兴趣而来、自我学习的能力,以及他们所拥有的眼光和格局。
张洲晨是我遇到的最年轻的采访对象。他今年12岁,在平和双语学校读6年级,相当于初中预备班。
如果光从“成就”上看,张洲晨算得上是一个典型的学霸:
他曾在四年级时拿过 21世纪全国中小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小学组全国冠军,今年出版了一本英文科幻小说《时空穿越者》,并和同学一起,将卖书得来的钱为陕西庆镇的一所小学援建足球场;
▲ 张洲晨创作的英文小说《时空穿越者》
他擅长数学,没怎么上过市面上通行的那种“标配”奥数班,全凭自己的兴趣拿了两个国际数学大奖:美国AMC8数学竞赛(美国初中数学竞赛,针对8年级以下学生)获得前5%的成绩;加拿大高斯数学奖,拿到全校最高成绩奖。
他曾两次通过美国天才夏令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CTY选拔,四年级、五年级的暑假分别在这个CTY夏令营中学几何、生物和英文写作,写英文诗。小说末尾的那一首诗,就是他的得意之作。
他还爱音乐,弹吉他、编曲;会剪视频,自己做英语新闻纪录片;
热爱旅游和户外,跟父母走了美国和加拿大好多国家公园,还在其中几个公园拿到类似童子军奖章的JuniorRanger徽章。
坦白说,采访之前做资料,当我看到一个6年级孩子拥有这么多“成就”的时候,我的内心是质疑的:很多时候,一个闪闪发光的“牛娃”背后,是我们俗称“打了鸡血”的父母。
这类例子见过太多之后,我经常会怀疑那些被过度开发的孩子,是否真的对自己即将展开的人生有任何想法和期待。换言之,当这些孩子走完学业竞争的跑道时,他们对终点之后的规划多半是茫然或兴趣缺缺的。
但这些想法,在我见到张洲晨的时候就立刻被打消了。
写小说写出来的英语达人
“我觉得自己英语学得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喜欢阅读,第二是兴趣。兴趣是最重要的。”当我问起张洲晨学英语的心得,他这样告诉我,但好像又觉得太一本正经,一直忍不住发笑。
采访当天,他穿着蓝色T恤,一看就是那种性格开朗的男孩,笑点低,但很有感染力,说到有趣话题忍不住大笑时,会自嘲说“我突然陷入不可遏制的谜之大笑”,于是让所有人都笑起来。
他的确很爱看书,我们的采访也是从英文书阅读开始。一开始,他抱怨妈妈介绍给他的“经典”书不好看——“就是拿过纽伯瑞儿童文学奖(NewberyMedal)的那些书”——但当我让他举例说哪本不好看时,他想起来的却是一本最后吸引他看完的纽伯瑞获奖书《疯子玛格》(ManiacMagee)。▲ 《疯子玛格》(ManiacMagee)
“这本书很有趣,讲一个男孩性格开朗,他逃离他的家,去一个地方,碰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交了很多朋友,解决了很多问题。而且读起来是一本很欢乐的书。”
但这本书真正触动张洲晨的,却是书中对黑人歧视问题的探讨。“因为他是个白人,但进入了黑人居住的地方,然后发现其实黑人的内心都是善良的,但是外界对他们的看法却不是这样的。所以不应该有这种对黑人,或者是对少数民族的歧视。”
除了像《疯子玛格》这样的文学小说外,张洲晨最爱的是一些有着科幻或悬疑情节的小说。
“我最近最喜欢的书,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悬疑小说,特别是《无人生还》那本,读起来很过瘾!▲ 阿加莎·克里斯蒂代表作《无人生还》
在这本之前,我很喜欢的一本是《George’s secret key to theuniverse》,超级酷,是斯蒂芬·霍金和他女儿一起写的,里面有很多关于时间理论和宇宙的内容。”
▲霍金和女儿一起写的一套儿童科普三部曲。主角乔治出生于一个非常重视环保的家庭,其父亲认为科学技术危害地球环境,因而拒绝使用现代科技产品。乔治十分单纯,在学校里经常受到欺负。因为对科学痴迷,他能战胜周围人性的阴暗面。一次,乔治很幸运地遇到宇宙学家埃里克,在埃里克研制的超级电脑Cosmos协助下,乔治和埃里克的女儿安妮畅游太空。
这些来自书中很过瘾的东西,统统被他用在自己的小说里。写作,实际正是他提升英文最妙的“法门”。
如果不说背景,读者很难想象《时空穿越者》是一本6年级学生写出来的长篇小说:叙述语言简洁老练,情节虽然简单,但推进十分自然。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十分Teenage的探险故事:
男孩迈克在生日那天收到一个奇怪的礼物,并因此穿越到冰河世纪。在那里,他遇到有着同样遭遇的女孩安妮,两人一起流浪,好几次艰难地从那些冰河纪猛兽剑齿虎、惧狼那里逃生,并最终回到现代。
在阅读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不是那些对冰河世纪自然风貌和动物相当准确的描写,而是每个章节的末尾,他都收束得十分精彩,恰到好处地留出悬念,吸引读者进入下个章节。
你是如何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我问他。他回答,这不会是一个刻意形成的过程:
“我读了很多英文书,不仅是提高词汇量,还有它写作的方式,比如说它的style是怎么样的,有时候你会自然而然借鉴,然后你读的style就变成你自己的style了。写书和读书是很重要的。读书是一个消化的过程,然后把你消化的东西用在写书上,是这样一个过程。”
在张洲晨那里,读书和写书几乎是一个同步发展的过程。这本中英文加起来9万字的《时空穿越者》并不是他的第一本“著作”,他甚至不能确切记得第一本书写成的年龄,“反正肯定是低年级”,内容是关于恐龙。是关于恐龙的兴趣,让张洲晨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
5岁时,他看了一部关于恐龙的电影,《冰河世纪3》(Dawnof the Dinosaurs),开始了解这种生活在人类出现之前的庞然大物,因为这份兴趣的牵引,他开始看BBC纪录片《恐龙星球》。▲ 因为对恐龙的兴趣,张洲晨看熟BBC关于恐龙的片子。左图为《冰河世纪3》,右图为BBC出品的《恐龙星球》。
张洲晨的英语基础开始于双语幼儿园,然后通过看绘本、听读学乐(Scholastic)系列分级书巩固他的英文基础。启蒙之初,他没追过什么校外培训班,只通过请外教的方式学英语。反倒是最近几年,学校里的英语课远远不能满足他的学习力之后,才开始在校外系统地上课。
所以《恐龙星球》他看的是原声版,反复看了好多遍,看到里面的台词都能大段背下来。一时兴起,张洲晨根据自己心里烂熟的故事,写了一篇关于恐龙的英文故事。▲ 张洲晨写的第一本书《恐龙》
《恐龙》是张洲晨写的第一本书,现在想起来,“里面的故事其实全是BBC纪录片内容,不过是用自己的话重述出来”,但是写出来之后,获得了很多人的赞扬。
张洲晨很受鼓励,开始写一个“寻宝记”的系列,写了4年,每写完一个故事,爸爸妈妈都会和他一起把“手写书”装订出来,排出来也有厚厚一摞。
事实上,从他的第一份涂鸦开始,爸爸妈妈都会郑重保留他的每一个作品。爸爸妈妈的这种态度,让张洲晨获得很多成就感。同时,写得时间长了,他开始自然而然从中收获经验,英语水平由此飞速提升。而另一方面,因为自己写书,他会对自己阅读中发现的写作技巧非常敏感。
比如在“寻宝记”的一个故事中,他尝试用不同字体去呈现不同情节,因为他当时正在看《老鼠记者》系列书,这套书的特点就是运用各种色彩和字体去多角度地讲故事。因为这种敏感度,他读过的书通过各种各样的细节在他的写作中留下痕迹,变成他自己的积累。▲ 《老鼠记者》系列书中的一本
很快,他的英语能力便成了一个显著的强项。在平和他所在的实验班,初中英语对他而言过于简单,以至于校长亲自批准,请高中部的外教在图书馆给他一对一上课、一对一出题、考试。
四年级时他捧回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大奖;五年级考了中级SSAT,成绩是96%;六年级托福裸考108分。
当英语素养像树一样扎稳根基,这些奖项和成绩都不过是顺手摘下的果实。
“好骗”的娃和“不负责任”的妈妈▲ 旅行让张洲晨开眼看到了世界除了看书、写英文小说之外,和同龄的孩子比,张洲晨听凭兴趣而涉猎的范围特别广。
体育不用说,这个年龄的孩子多半是足球小将,“我最喜欢的球队是拜仁慕尼黑,最喜欢的球星是诺伊尔、万德夫斯基——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C罗、梅西,他们好渣!”在他为数不多的课外班里,运动就占了两项,游泳和网球。
旅游是另一桩很值得一提的事。
对于多数有条件的家庭来说,一家人出国旅游是很寻常的事,但是张洲晨他们家的出国游,更加主题鲜明,去风貌独特的国家公园。几年下来,张洲晨几乎走遍了美国西部的国家公园,其中最喜欢的是美国死亡谷国家公园。
▲ 在美国死亡谷国家公园“那边和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公园不是很像。”张洲晨说。“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公园青山绿水,但是死亡谷像火星一样荒凉,这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奇观,非常神奇。”
说着张洲晨翻开他的游记本,指着里面的照片说:“这就是死亡谷,我们2014年去的。我觉得开着车,每过一会儿就有不同的风光。一会是岩石地貌,一会就到了沙漠地带。看!很帅气是不是,就感觉根本没有生命,荒凉啊!”
似乎光看照片,张洲晨就立刻回到那种置身于无边广袤之地的兴奋感中。
游记,是每次旅行的“副产品”,旅行期间每天都要写,一天英文一天中文,汇编成册后差不多A4大小,2-3厘米厚的一本。▲ 全家人共同完成的游记
“其实我爸爸妈妈有的时候,可以用‘骗’这个词,来激励我做一些事情。不过每次出去旅行,我写游记,其实目的不是硬生生地为了练文笔,而是为了纪念这次旅行,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啦。”
爸爸妈妈的“骗术”实际上很简单,提出了要写游记的要求之后,爸爸妈妈都会参与进来,三个人都写。在旅行的最后一天,他们会特别安排一个好玩或有特色的行程,这一天行程结束,一家人都要写一篇特别游记,写完还有“比赛”,选出最好的一篇放在末尾压轴。▲ 写游记是爸妈最得意的“骗术”之一
通常这一篇就会变成爸爸和儿子的“恶性竞争”——张洲晨翻开其中一本的最后几页,超级长,密密麻麻全是字——爸爸写一篇长游记,儿子就卯足劲写出一篇更长的来。
“小孩子很好骗。”张洲晨在描述爸妈的“骗术”时,妈妈在一旁偷笑。骗得次数多了,父母的经验值也多了起来,关键是从孩子有兴趣的地方入手,引导他做那些更有挑战的事。
在张洲晨托福裸考过关之后,妈妈开始意识到,还像从前那样学习英语可能效果会打折,于是开始动脑筋想,接下去还能玩点什么。最后,他们鼓励张洲晨做英语新闻节目。
“因为美国小孩这个年龄都会开始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了,爸爸就想出来一个主意:张洲晨喜欢视频剪辑,那我们就给你买一台大的苹果电脑,让你玩个够,但前提是,你要做新闻节目出来。”
到目前为止,张洲晨已经做出来3条片子,每条十几分钟。一期是关于ISIS的恐怖袭击,一期是关于扎克伯格捐赠家产的,这两个相对简单,观点一边倒,只要找资料分析、证明观点就好,第三条比较有争议,是关于美国梁警官枪杀案的。
“那个很难做,因为各方利益要怎么去平衡?他必须自己找资料,自己写、自己录,然后再对着镜头讲。他花了一个多月做这条新闻,在他差不多剪结束的时候,PeterLiang的判决出来了,他就加了一段,然后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判决。他从做这条新闻中学到的东西非常非常多。”妈妈说。
“这么多‘工作’,他用什么时间来做?他几点睡觉?”我问张洲晨妈妈,同时心里做好了听到一个熬夜到深夜这种答案的准备。
“事实上,张洲晨睡得不晚。我们会在9点半左右开始准备洗澡睡觉。大多数时候,他在回家以前,学校作业已经做完了,都在学校做的。吃完饭就开始忙他的看书、写小说、编曲、做新闻这类事情。”妈妈说,“在写作业这件事上,我从来没有做过陪着写作业这样的事。”
张洲晨写作业非常快,按照他自己的话说,这是因为他有一个“不负责任”的妈妈。
▲ 堪称专业的研究从一年级开始,妈妈就开始有意识地训练张洲晨写作业的速度。“我会让他先估计一下单项作业要写多久。比如他说数学作业要写半个小时,那么我就定好闹钟,自己去忙,半个小时之后来收作业,不管有没有写好。
我也不会帮他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老师会告诉他的。在低年级的时候,我会觉得错误率不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你小学一年级会算错的加法,到三年级总归不成问题了。重要的是写作业的速度。”妈妈说。
这样的确很有效,进入初中之后,“这次期末考试我考了第一名,完美!初中以来四次大考,我都考了比较好的成绩,所以我特别开心。学习也不紧张。”张洲晨开心地跟我说。
但回忆起这一段学习习惯养成经历,张洲晨想起来还是觉得有点委屈:“别的同学家长都会帮着订正作业,然后签字,只有我妈妈,看也不看,最后甚至字也懒得签了,去淘宝买了一只印章,写完就帮我盖一下。后来老师找我谈话,说我有一个不负责任的妈妈!”
张洲晨带回了这个“差评”,妈妈却告诉他说,学习是你自己的事,通过这种方式,你在为自己学习,“你最好希望所有别的同学的爸爸妈妈都帮他们订正作业,等到年级高起来,他们的爸爸妈妈帮不了了,你就会变成最会学习的那个!”好骗的孩子听完觉得好有道理。
可是正当我认为遇到一个“放养”成功的教育榜样时,妈妈却跟我说,其实也不是。“我是虎妈,而且我觉得天下没有不为孩子成长焦虑的父母吧,我也是焦虑的。”
但张洲晨妈妈焦虑的方式不是把孩子摁在一个“牛娃”模子里,逼孩子长成自己想象的样子。
“那样不行。很多妈妈碰到问题的时候,更多是寻求外部帮助,别人怎样说就觉得对,回来照做,那是一种不愿意动脑子的做法。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他的特点不同,你的目标就得不一样。”
所以,她的经验是:
第一,要注意到孩子的特点和真正感兴趣的地方,然后站在比他现有水准高一两阶的位置去引导,去鼓励;
第二,不要强迫孩子在不擅长的地方努力,短板不能太短,在平均线上就可以了,但强项千万不要错过;
第三,在节点帮助他,请教专业的老师。比如英语学习这件事,在张洲晨看学乐系列分级书开始觉得乏味的时候,妈妈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留意更高阶的读物,刚好听到别人推荐《神奇树屋》系列,就买回来推荐给张洲晨,他拿到的第一本,就是一个关于恐龙的故事,于是又一路看了进去。
写旅行游记、做新闻片,实际上都是这样不显山露水地就完成“闯关”、进阶。“孩子的成长实际上是规划不来的,但父母可以根据他的发展看得远一点,在关键的节点给一些指引。他能做到的事情经常会超乎我的想象。”妈妈说。“情怀”真的比成绩更重要▲ 个性外向阳光也是爸妈放心让张洲晨低龄留学的原因之一在让妈妈感觉“超乎想象”的那些事中,做公益算是其中一件。
汶川地震之后,平和双语学校聚集全体师生的力量,在重庆万州援建了一所小学,同时也形成这样一个传统:每届5年级的学生,都要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几个学生去住几天。去年的时候,张洲晨就这样被“投”中了。
那边的同龄人喜欢玩什么?张洲晨特意去迪卡侬买了一只欧冠足球,准备和那边的小伙伴们一起玩。但结果让他特别“懵”的是,那里的学校并没有球场,大多数学生也没听说过欧冠,踢足球这件事,也只是听过罢了。
城市和山区的巨大差别有点击中了这个男孩。几天后回到上海,他和妈妈说起这件事,大家一起认真探讨,我可以做点什么有帮助的事?如果只是通过爸爸妈妈的力量来捐钱,无论在姿态上还是最后的意义,都不是张洲晨真正想要的。
“我的书刚好写完了,于是我想到可以通过卖书这件事来筹钱,用这个钱为内地的学校捐建足球场。”
“足球不是一个个人项目,而是一个团体项目,踢足球可以跟对手和队友都成为好朋友,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朋友方式。而且踢足球可以增加你的团体意识。”
这最后成了一个持续的计划。张洲晨联合他在平和的两位小伙伴田浩然、袁凡雅一起,打算为更多的内地学校建起球场。
“实际上,我们建起的第一个球场并不在重庆我去过的学校,因为学校建在山坡上,建足球场需要平整土地的费用太高,所以最后我们建成的第一个项目在陕西庆镇。下一站准备去新疆。等我有了足够的钱,我会回到重庆去建球场。”张洲晨说。
但在真正去做这件事并非易事,妈妈回忆说,他和小伙伴在学校附近搭起卖书的桌子,那是妈妈第一次看儿子自己吆喝、“搭讪”过路人,有模有样地做推销,“孩子真的是有你特别想象不到的那一面。”妈妈感慨说。
而张洲晨说到这一段,简直已经有了“生意经”:“书出版之后,怎么才能让更多人知道呢?所以我们要做宣传。
我们贴了横幅,我负责叫卖,所以学习了很多叫卖的方式。叫卖的技巧是这样的:首先你要叫住他,然后他说‘对不起,没有时间’,你就不要叫他了;没有说这样的话,你要不间歇地、不停地跟他说话,说到柜台前,在前面停留三秒钟以上的话,你就成功了。”张洲晨言语间满满都是成就感。
他打算将这件事一直做下去。他明年会去美国排名第一的寄宿初中FaySchool念书,在波士顿旁边,但他觉得完全不会影响自己继续卖书、做公益。
他会在朋友们在微信上开会,“我们现在开会也是通过微信”,另外,《穿越时空之旅》的第二本也准备开写了,“那将是一个侦探类型的小说。”
在张洲晨讲述他的公益计划时,我却收获了一些别的感悟。对于张洲晨这样确定要走国际教育路线的孩子而言,“开眼看世界”最重要的不仅是看到外面世界如何,更要看到中国是怎样的。
如何引导孩子去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国家,可能是比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情怀”教育。
在聊他公益项目的话题同时,我一直好奇他当时去山区学校的经历和感想。冲击一定会有,但是在妈妈的引导下,他对山区之行形成了这样的认识:
“我们和贫困地区的孩子差别并不大,同年龄的小孩本质都是一样的,只是我们比较幸运,生在大城市。他们比我们简朴,也更勤劳。
我们过去的时候他们准备了四个节目,其中两个节目都是他们自己编排的,一个同学在外面学了很久的街舞,然后跟同学一起编了一个舞,特别厉害。所以我们彼此都有相互学习的地方。就像我可以教他们踢球,他们也会教给我很多东西。”
从上海,到重庆,再说到即将开始的赴美留学,张洲晨也有着超乎年龄的见解:我要去美国上学了,上学不是说我要抛弃中国,肯定是要回来建设祖国的。虽然比较高大上,但是是真心的。
中国有很多,比如说第一条铁路是詹天佑到美国留学之后到中国重新建设的。所以我觉得美国的教育方式更加开放,我要到那边去学习,到那边学习之后,还是要回来建设祖国的
怎么建设呢,就要说到重庆这个地方了。上海没问题,建设得很好,但是城乡差距的确比较大。在美国学习过后,就回来尽我们自己的力。因为一个人的力量只是微不足道的嘛,所以要尽我的力去缩小大城市和山里的差距,才能让中国更加团结起来。
这也是我这个公益项目的意义,让差距缩小,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快乐。快乐是交换而来的,我们给予他们足球场的快乐,他们也教会了我们很多。”QUOTE
张洲晨妈妈谈教育关于英语:
一般我会按照他的兴趣去,不强迫他。但我也会比较功利地想,从英文的水平方面怎么逐步提高。但是从他的角度来说,一定要他喜欢,然后是英文的水平上升的一个阶梯,是我怎么配合他。
不要专门为了提高英文水平去看一些书,但也不要比如说你二年级了,去看一些给幼儿园小朋友看的。年龄不符,看也看不进去。
关于早期教育:
短板不要太短,能跟上平均线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说我明明不擅长,一定要去做那个事。其实他有一个长处就好了呀。
有次对谈,我印象非常深,他自己肯定不记得:
他一年级时有一天,我们去参加他同学参演的音乐会,很成功。我就问他是不是很羡慕他们,因为他没有这种show的技能。他说我不羡慕,我说为什么,他说因为我也有可以让别人羡慕的地方,我说哪里,他说我英文好。
所以其实小孩是比我们想的要成熟,他只要有一技之长就好。
小朋友在低年级的时候,真的没必要强迫他学习。我今天才看见一篇文章,说幼儿园一定要读书,要认多少个字什么的,但其实张洲晨进小学的时候才认200个字。
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幼儿园学了很多的孩子,一年级时非常突出,可能门门都是满分,然后两年级就很一般了,到三年级就变成中下游了,周末就不得不继续补课,从中文到英文到奥数等等,有多少课补多少课,从早8点补到晚8点,暑假里也这样读,但成绩却不见得好。
为什么呢,后来我就是在想,因为他幼儿园读的太多了。实际上学习能力被过度开发了,但兴趣并没有跟上。
关于国际教育和低龄留学:
小学为什么选择进平和?因为体制内教育还是有点在“读死书”。当时读平和其实是脚踏两只船,因为现在出国太热了,当时还没有明确想法,所以选择平和这样又可以出国,又可以初中之后再走国内的一条路。
但如果真准备出国,第一,英语我觉得是必须的,如果语言能力不过关,不要想去国外读书,没有任何意义;第二,个性上和心理上要准备好。
他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CTY夏令营,念了一周被叫进校长室了,因为有一个比他高一年级的中国孩子住宿,进学校一个星期后没有说过一句话。校长就害怕了。
那个孩子英文已经没问题了,但他一个星期没有说过一句话,校长就怕他有心理问题,就把洲晨叫过去,让他每天中午陪那个孩子吃饭,和他说二十分钟话。
可见有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出去了,但不知道孩子实际上连这么短期的都不能适应。
张洲晨的性格比较外向,容易跟别人打成一片,而且他的语言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有的中国学生确实有没准备好这样的问题。
他们CTY班一层有三个中国学生,另外两个是数学班的,他是英语班的,那两个孩子永远在一起,永远不跟别人一起玩。这样的孩子如果送到美国去,就很难适应。我后来为什么慢慢坚定了要把他送到国外去,因为他四年级得了一个奖,英语已经没有问题了,而且去了两次CTY试过水了,能住宿,他很适应那种环境。
刚好去那个美国学校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印象,那次我们去波士顿附近,学校正好是开放日,他们就带我走校。
他们有两个课程我非常记忆犹新的,一个是创新课程,他们专门从英国请了一个老师来教创新课程,那个老师就说亚洲学生非常聪明,但是在创新方面确实是不如那边的学生,因为从小被压榨得太厉害了。
另外一个是历史课,那个老师讲得眉飞色舞啊,完全是一个舞台,下面有十几个孩子,他每个都会问到“你怎么看?”——张洲晨也特别喜欢这样的课。
我们回来以后就申请了,通过了SKYPE面试,然后就录取了。“我是学神”回顾
他毫不费力地拿到IB满分,但否认自己智商过人去印度读高中,这位上海女孩有三毛一样的梦想IB满分学神驾到!这位上海女生这样学历史爱政治
点击关键字阅读外滩教育2000+篇优质文章探校录|少年书房|家长课|数学思想学英语|大考场|美高党|国际课程小留学生日记|批判性思维钢琴课|酷老师|写作课|牛娃录|排行榜
喜欢就点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分享了@外滩教育 的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url=]分享[/url]& &
& && && && && && && && && && && && &[url=]o[/ur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726 小时
金币:1551
<em id="authorposton16-9-1 17:13
本帖最后由 mr_big0000 于
16:24 编辑
& && && &&&& & & & & & & & & & & && &&&STEM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44:2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url=]阅读(1396)[/ur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看点 “梦想编程现实”创始人周安琪13岁到英国留学,毕业于剑桥大学工程系,之后研究计算机思维与青少年编程,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公开课中,她介绍了STEM教育如何培养21世纪人才的核心素养,详解了编程在STEM教育中的特殊性,也特别推荐了适合青少年编程入门的编程教学工具CodeMonkey。
  主讲 | 周安琪 整理 | 林巧茹
  编辑 | 闻琛
  作为全球40位获得麻省理工(MIT)官方认证的移动编程教育专家之一,周安琪在香港和新加坡积累了丰富的少年编程教学经验,她的课堂曾被BBC、CNN、彭博社等媒体录影。她说:“从小学习编程是提高孩子们综合素养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或者说,能帮助孩子提前做好准备,应对30年后的世界。”
  什么是STEM?
  STEM是用科学、数学知识和先进技术,以工程思维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其教育的核心是:发现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利用科学、技术、数学知识实施解决方法—将解决方法传达给大家。下面这个例子就很好地印证了STEM教育的核心:
  2015年12月,印度金奈发大水,许多居民失去房屋和财务。当时年仅10岁的青玛亦(Chinmayi)编写了安卓App,帮助筹集捐赠物资。此举让她于今年6月走上了美国麻省理工的讲台,介绍她的App以及她的学习经历。
  STEM教育培养孩子核心素养
  如何用过去20年时间里的经验去教育下一代,使之在20年后的世界里成功?这是很多家长疑惑的,家长们无法预知孩子长大以后将面临的困难,所以我们应培养孩子七项核心素养:
  1批判性思维
  是指不轻易相信任何观念;通过对证据和推理方式的分析,探究支持观念的理由;接受别人或形成自己的观念。
  以“有机食物是否更健康?”为例
  2乐于学习=乐于提出问题+乐于寻找答案
  这个世界变化得很快,每一代需要学的知识也在不断变化。比起让我们的孩子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乐于学习,也会学习,这样不管以后世界如何变化,他们总能很好地学到他们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家长可通过多角度提问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深度。
  3信息素养
  从增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信心开始。家长应鼓励孩子对科学技术的自信,可以让孩子从简单有趣的小项目学起,找能让孩子有成就感的项目,多表扬孩子做出的努力。
  家长可以给孩子介绍科技界的偶像,如扎克伯格、特斯拉等。也可以与孩子一起玩STEM项目,因为当孩子在教家长的时候,需要消化自己所学的东西,可以巩固自己所学的内容。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快乐的亲子时光。
  最重要的是,孩子多以父母为榜样,当孩子看到已经三四十的爸爸妈妈还在陪着自己认真学习,会给孩子带来强大的积极正面的影响。他们会明白这是值得一辈子学习的东西。
  另外若想鼓励培养孩子对STEM教育的兴趣,可以为孩子找几个伙伴——同学编程,让他们互相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一起玩耍,互相帮助,锻炼孩子如何询问、如何给予建设性意见。
  4让孩子学会审视自己的“有限资源”
  毕业后,我越来越发现,一个人的办事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办事是否有条理。我觉得STEM可以给孩子灌输“资源是有限的”这个概念,鉴于孩子年纪小,还未形成这样的概念。而STEM教育的精髓就是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创造、计划和执行。
  在我心里,觉得小朋友总是想做出宇宙最酷炫的东西,比如编写出一个精美庞大好玩的游戏,但实际上要完成这样的目标需要非常多的时间、知识和资金。我们一般没有无限的时间和知识,所以我通常会让孩子审视自己有限的资源,让他们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设计。
  这个时候他就得坐下来,好好规划一下——我先要编什么,编写这些需要多少时间,运用到哪些知识,等等。这个过程很痛苦,但是它会让之后的每一步都变得非常顺利。
  很多小朋友一开始没有耐心做计划,但是我相信他们能慢慢养成习惯,让习惯变成思维方式,让统筹规划的观念深深印在他们的脑海中,而他们会将这种思维方式带到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
  5创造力是深思熟虑,不是一拍脑袋
  现在很多教育界的人越来越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有些人将创造力等同于“产生一些奇思妙想”,但其实这不够全面。
  创造力更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先仔细观察,思考你面对的是什么问题,再去发挥想象,设计一个方案出来,但不能就此打住,还要认真分析 分析每个方案的优点和缺点,尝试把不同方案的优点组合起来,做出更加新颖的方案。
  我相信创造力不是一劳永逸的奇思妙想,而是长期进行观察、反馈和更新的一个过程,我觉得编程是培养创造力的一个绝佳机会。编程课上,我经常带学生编写一些小游戏、APP,这个时候就需要他们运用自己的创造力了。
  有一次我让学生制作翻译机,用户可在旅游的时候用这个进行语言翻译。做完后让学生反馈意见和修改意见,有位学生反映,在旅途中打字翻译太繁琐,他提议加了一个常用语句选择的功能,根据他的反馈,研究设计出了第一个改良版本。
  修改完后,又有一位同学反馈说:有些语言就算将文字翻译出来我们也不会读(如日语等),所以提议加上语音功能,将翻译好的文字自动读出来。经过一个多小时,两轮的迭代,他们就创造出了一款翻译机。我觉得真正的创造力是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循序渐进地才能做出好的产品。
  6鼓励孩子,给孩子沟通的框架
  对于很多亚洲的孩子来说,上台公开展示自己的作品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需要让孩子尽早学会展示自己的优点和辛苦制作的作品,好在老师、以后的老板面前争取更多的资源。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许多STEM教育项目的好处就是会给孩子们锻炼沟通能力的机会,当孩子辛苦做成成果以后,一定要鼓励他们将作品介绍给大家。
  首先,可以让孩子给自己的项目取一个有意思的名字。然后,写一段话介绍自己的作品。让小朋友拿起纸笔写东西,可能是他们不乐意做的事情,这时候老师、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些鼓励。最后,让孩子上台,大方地介绍自己的作品。
  根据我们的经验,孩子会觉得难以回答比较抽象的问题。如,写60个字介绍自己的作品,其实他们心里有很多想法,但是不知道怎样组织语言,就会对此产生恐惧或抗拒。
  这时家长可以给他们一个框架,让他们先通过回答一些具体的问题,学会组织内容。这个框架能运用在孩子今后上台演讲、写文字介绍等方面。
  此框架由五个问题组成:
  家长不妨试着通过问问题的方式,帮助孩子在台上演讲。这样,孩子既不会因为不知道怎么开口而害怕,也能通过家长的提问,学习演讲的基本要素和表达逻辑,最后做到自信大方地上台。
  7强调“努力&聪明”,培养成长型思维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见过很多高智商的人,很多国际奥数金牌银牌的得主。在与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我得出一个结论:这个世界拼的是努力而不是智商。
  斯坦福出过一个关于“成长型思维”的研究。成长型思维是相信一个人的潜力不是固定的,一个人越努力他的潜能就越大。
  在课堂上,我会利用我的有限资源来锻炼学生的成长型思维。比如,表扬学生因努力而做得好,而不是因聪明而做得好。久而久之在孩子脑海里形成这样成长型思维:只要我努力就一定能将事情做好。
  学习编程时,一个非常难能可贵的体验是,努力比聪明更重要。有些孩子是优等生,平时做数学题时,可能可以一遍做对;但在编程里,就算是最有经验的程序员、计算机科学家,他们每天的程序里也会出现无数个小错误,更何况是我们刚开始学的小朋友。
  所以我们要经常鼓励他们不要担心,因为遇到挫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们只需要坐下来看看,哪里出了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就好了。
  这种抗挫折能力很重要,会影响到他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他们遇到了困难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想想自己编程的时候遇到的无数个小问题,以及当时是怎么耐心解决的,就会有信心去面对困难了。
  各界大牛来告诉你学编程的理由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
  学习编程可以拓展你的思维,创建一种我认为在各领域都非常有用的思维方式。
  我想学编程可以教孩子们如何将一个复杂而庞大的问题,分解成不同的小问题,再一个个去解决。这的样思维方式会对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有很重要的影响。
  斯坦福大学校长John Hennessy:
  学习编程是非常激动人心的:它很有启发性,也很有趣,可以锻炼新的思维方式。而且,你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就编出许多非常牛的程序。
  不仅科技教育界的大佬们呼吁孩子学编程,连华尔街的CEO们也同样鼓励孩子们去学编程。
  摩根大通银行CEO Jamie Dimon:
  科技主导着我们的世界,金融业也一样。我们也需要聪明、能干、有创造力的人才,以科学技术发展我们的金融业务。
  学习编程已经不局限于准备从事程序员的目的,而是培养各行各业都极其需要的一种思维方式。
  最好的准备,是让孩子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创造
  今年一月,奥巴马拨款40亿美金,让全美的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一起学编程,学习计算机科学、学习计算机的思维能力。
  奥巴马工作室表示: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我们的经济生活快速地变化着,教育工作者和企业领导人日益意识到,计算机科学是获得经济发展机会和社会流动的必需的基本新技能。他说, 你不要只是拿着手机看视频、玩游戏,而是一起来学编程,这样,我们才能从科技的被动享乐者变成一个主动的创造者。
  问答Q&A
  Q:几岁可以学编程?需要什么样的先决条件?
  A:在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等,都有很多种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编程教学产品。而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有编程课。先决条件,借比尔·盖茨的话,“只要会加减乘除法和一些基本的逻辑思维就好了”。
  Q:在学习中碰到问题怎么办?
  A:遇到问题是再平常不过的事,静下心想问题出在哪里,分析问题,再想办法解决问题。家长可做指引,然后让孩子自己思索。也可以上网查询。
  Q:这编程完全靠自学吗?
  A: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选择不同的编程课程。此次外滩教育的CodeMonkey编程夏令营是有助教为孩子解答问题的。
  Q:CodeMonkey对高一的学生是不是太简单了?
  A:一开始可能会觉得简单,但是到第三十关、五十关还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目前有200关,未来会开发到300关,所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Q:此编程与乐高机械的编程是相通的吗?
  A:是相通的,编程都是在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机思维,只是不同的课程让学生编不同的东西。CodeMonkey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有些编程课会让学生编写手机的APP或网页,每个课程的侧重点不一样。
  Q:CodeMonkey用的是什么编程语言?
  A:Coffee,是Java的简易版本。它比Java少一些标点符号,在做函数时也会简单一点。
  Q:夏令营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都一样吗?
  A:每位学生学习进度都不同,有助教和老师解答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
  其他:
  若已经购买CodeMonkey课程,可以先让孩子自己尝试前面几关。
  线上的夏令营,既有在线的上课,也有在线的解答。
  这是以色列的软件,前几关是免费的,后面需要付费。所以可以让孩子先到CodeMonke官网尝试一下,如果喜欢的话再购买该课程。
  现在教孩子编程的课程有很多种,而每种课程的侧重点不同。CodeMonkey主要让孩子通过有趣的闯关模式,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和编程思维能力。
  就在今年暑假,外滩教育首次将风靡以色列的在线编程游戏引进中国,并为中国孩子设计了零基础、游戏式学习的在线编程夏令营。
  如果您想更详细地了解CodeMonkey在线夏令营,请点击以下图片链接,赶快参与进来吧,名额不多了喔!
  点击图片进入???
  “外滩公开课”相关阅读
  这位STEM老师说,解决真实难题才是科创的意义所在
  希望孩子社交能力好,父母要“会说话”!
  世上没有“熊孩子”,只有不理解孩子情绪的家长
  点击关键字阅读外滩教育2000+篇优质文章
  探校录|少年书房|家长课|数学思想
  学英语|大考场|美高党|国际课程
  小留学生日记|批判性思维
  钢琴课|酷老师|写作课|牛娃录|排行榜
  ▼点击 阅读原文,进入外滩教育微店
& & & & & & & &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726 小时
金币:1551
<em id="authorposton16-9-1 17:22
本帖最后由 mr_big0000 于
16:22 编辑
& && && &&&& & & & & & & & & & & && &&&STEM教育,只为培养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7:15:0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url=]阅读(0)[/ur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看点 最近让STEM为更多人所了解。那么STEM到底是什么?它与科学教育有何不同?在本次公开课中,北师大物理学博士周小鸾为大家解答了这些问题。同时,她还分享了欧美学校的STEM教学案例,并告诉我们该如何在家里开展STEM活动。
主讲 | 周小鸾整理 | 小荷 编辑 | 何莹莹   
  大家好,本次讲座的内容是辨析欧美的STEM教育,区分科学教育和STEM教育。我觉得家长们可能会比较关心“能不能够在家里做一些STEM的素质活动”,所以我今天也会讲讲在家里能不能带孩子玩一些STEM这样的内容。我觉得理论的部分可能要减少一点,也许大家会更感兴趣。今天我准备讲这几个内容:
认识国际科学教育前沿的变革和发展;
STEM教育究竟是什么;
介绍欧美学校的STEM的案例;
在家如何做一些关于STEM的活动。
  国际科学教育前沿的变革和发展
  我在大学从事科学教育的研究和学校老师的培训工作,所以会比较关注教改或者考试的改革等等一些国际上教育变革的一些趋势。这几年我们知道的是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教育改革趋势比较猛烈的一段期间,基本上全世界范围内都出了一些新的科学教育的国家标准。也有很多新的名词出现,比如:STEM,还有我们国家马上要出台的高中的新课标,应该是16年的年底就会出台,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
  当然,核心素养的概念也不是只有我们国家这么提,实际上美国也会提,他们叫做二十一世纪的核心素养,还有其它国家也提,只是名称不同。美国13年出台的新课改课程标准提的是核心概念的这种名词,基本上是一个新的改革趋势的大头。在这种改革的趋势下,我们可以看到,教育改革实际上是和我们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中国在1901年左右,当时还处于封建社会的时期,那时我们基本上是没有科学教育的,那时的教育可能比较偏人文。因为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是一个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初期,在那个阶段不需要那么多科学技术方面的人才。到了1930年,进入工业社会之后,我们才开始有了比较普及的学校教育,有了科学类、理工类的教育,到现在我们知道,中间这个阶段历史地发展,科学教育是不断变化的。
  以我国为例,在最开始,我们是比较强调“双基”,就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两个方面,那也是和当时社会的背景和历史生产力的需要相吻合的;在“双基”之后,我国提出的“三个目标”的课改,实际上比较强调除了知识技能之外的过程和方法也非常重要;还有第三个维度就是情感的维度和价值观的维度,也影响了一个人的发展。比如说就不仅仅满足于对知识地传授了,会希望对孩子的培养中能考虑一些思维的方法和过程,还希望对孩子的培养能考虑到他的情感方面、价值观方面等等的一些问题,这是我们国家上一轮课改的一个教育趋势,当它推出来之后,因为操作性不强,标准制定之后,很多学校对情感态度方面完全是贴标签似的教育。
  我也教导小孩学了这个科学知识之后,要和社会,要和爱国之类的情感相联系,但是小孩是没有切身的体会。当时和科学教育联系起来,推出了一个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的原意也是美国最先提出来的,大家知道,美国的教育还是比较先进的,在世界范围内影响也是比较大的。提出这个探究式学习的本意是希望学生们在教室里、实验室里能够重现和体会科学家的研究、发现科学问题的过程。
  但是后来我们发现在实验、探究的这个问题有些争议,因为我们发现这个实验和活动不能真正实现科学家的探究的过程,是因为我们知道实验室里所谓的探究是老师给定一些器材,然后我们已经知道它的最终结果是怎样的,你的初始条件和最后的结果都是确定的,你按照老师教你的方法,你一定能得到这个正确的结果,这样的一个探究实际上你只是复述了一遍过程,和真实的科学发现和解决问题显然是不一样的。
  那在这里,实际上也涉及到一个心理学上的定义,心理学上把这种有明显的边界条件和操作路径的这种问题称之为定义优良的问题。我们可以想想我们现在的教育中,大多数的试卷上的题目,比如说一道数学题,一个苹果5元钱,小明想买3个苹果,他给了老板20元钱,找他多少钱?像这种类型的这种问题,实际上就是我们说的定义优良的问题,它有明显的边界和解决的方法。
  这种问题的习得和我们真实社会上、真实事件里面的问题实际上是不一致的,因为你在真实事件中很难找到这种明显知道该怎么解决的,不需要思考,并且给我的这种已知的条件每一个都能用上,用上这些条件之后,我恰好就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在你走出学校以后,在生活中是遇不到这样的问题的。
  我们现在为什么要提STEM教育呢?
  首先,它特别强调问题的真实性。也就是说我们过去的教育特别擅长解决这种定义优良的问题,有的人称之为应试教育。应该说整个亚洲和中国的孩子们解决这种问题是非常优秀的。但是我们就忽略了一个地方,对于这种定义不良的,真正生活中的问题,孩子们怎么解决?并且你从这种定义不良的问题你怎么样,能不能通过某种方法转化为定义优良的可以解决的问题。对这方面的训练是非常少的。
  过去的科学教育为什么总是强调这种解决已知问题,实际上它是需要在短时间内大批量地生产出具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人才来,投入到咱们的社会之中。也就是说过去的教育其实是一种批量加工的过程。
  第二点,完整性。现在的社会发展让我们知道,越来越多的计算机和电子信息技术可能会很大程度上代替我们人力对知识的记忆型的掌握。未来的社会我们可能不需要这么多掌握基础知识的人才,因此我们的教育也要做出相应的变化来应对未来社会和生产力的需要,我们教育改革到现在这么多新名词的出现,总结到最后就是一句话,我们的教育就是一定是要看到个人的、和过去的这种批量化生产的同一类的人不同了。
  我们要看到个性化的存在,并且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人。我们的学校教育产生之后,我们的学科是分立的,对老师来说,每个老师只管自己的学科;但是对孩子来说,一个孩子是学不同的学科,他每个学科都要学,那么这个人是完整的,那学科之间有许多交叉的东西,我们要看到一个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存在。
  第三点,可持续发展的人。比如说我们的老师,并不是初中的老师只管初中的阶段,以后怎么发展我就不管了,我只要保证你能从初中考一个好分数能考到一个好的高中,我的任务就完成了。如果都是这样想的话,那么并不是把他当成一个可持续可发展的人。
  在短期之内,一定要提高他的分数这种应试教育,对他的未来的发展是有伤害的,我们现在种种的改革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够看到学生个体的存在,看到他的个性化的存在,而且把它当成一个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的人。这种目标,实际上在学校教育中是比较难达到的,也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的一个目标。
  但是,对每个家庭来说,实际上是非常容易实现这个的。因为我们每个家庭家长最关心的就是我自己的孩子,我就关注这个个体。并且我的孩子对我来说,我不会把它当作就是一个学化学的孩子,他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完整的孩子。我不仅关注他的初中高中,我还要关注他的一辈子,就是它的可持续的发展,所以对我们家长来说,我们的目标和教育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
  什么是STEM教育?
  STEM教育的提出也是作为这一目的来存在,STEM教育特别提倡个性化和创造力的发展,同时也特别提倡学科之间的整合和融合,锻炼了这个能力,并不是我们刚才说的定义优良的问题。STEM的问题是一个定义不良,比较接近真实实际的问题,它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来保证他将来的可持续性发展。这是从整个教育改革的趋势来看,为什么会产生STEM教育。
  这张ppt,从美国的角度看STEM的发展历程,这里列出的时间点,对他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时间点。我们可以看到,STEM教育产生之后,实际上就是面对21世纪未来时代的科学教育发展和趋势,面对未来社会的一个需要,那这一张我就不再仔细来说。
  刚才讲的是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趋势,那在这种改革趋势之下,我们现在就是,STEM教育应该说是非常火,它起源于美国,如果大家有关注科学教育,比如亚洲的一个教育论坛,欧洲或美国的科学教育论坛,我们可以知道,每个论坛的议题总有一两个议题,是关于STEM教育方面的。然后我们和国际同行交流发现基本上全世界现在到处都在做这个东西。
  那STEM教育到底是什么呢?从字面上理解的话,它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一个整合。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科学是包含不同学科的,我们一般认为生物、化学、物理,地理等也属于科学范围之内,除了用到科学之外,它还会用到很多技术方面的东西,那我们用了科学和技术的知识之后呢,通过工程的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完成STEM的一个课程。
  同时,在这个中间可能会除了通过工程来表现,其他也会通过艺术形式来表现,来完成STEM这个课程。那在这个中间,不管你是工程还是科学类的一些问题的解决,你本身是离不开数学的,数学不是刻意地加在里面,这是我们一个字面上的理解。
  大家看一看这张PPT显示的,很多现在这个新的名词,和STEM教育都有或多或少的关系,比如说PBL,这是基于项目的学习,还有这个Inquiry,我们刚才说的探究式学习。实际上,在欧洲和加拿大地区,他们很多时候并不把这种实践科学活动,直接叫做STEM活动,他们还是沿用以前这种探究来命名,只是他们这种探究和STEM很接近,探究的并不是这种已知结果的问题,而是很多未知结果的、接近真实的问题。
  翻转课堂也和STEM理论有结合的地方,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STEM是强调在课堂上减少像过去这种大班讲授式的这种教学,而是增多这种实践的学习,那么翻转课堂就是把这种讲授放到课下,然后课上会有更多这种互动式的活动,和一些实践类的活动。
  Maker是我们的创客教育,现在特别火,有很多创客教育,还有机器人教育。我们知道,美国很强调编程,因为他们特别缺少这种编程的人才,所以很多人把STEM理解成机器人了,机器人就是STEM了,STEM只有机器人了,我觉得这是一个表达的误解。当然这中间可能有很多培训公司啊,比赛啊,他们的受众比较广,宣传的力度比较大,所以会造成大家这样一个误解,以为STEM就是弄这些机器人,编程什么的,实际上不是这样。
  DIY这个大家应该知道,自己来制作一个东西,在国外一直都比较流行,3D打印技术实际上应该算是技术的一种手段,因为用3D打印技术,可以直接把你的一些创意转化成3D打印模型。这个技术应该说是比较新,过去没有这个3D打印之前,咱们把一些idea做成模型,是怎样做的呢?需要有很多技术的,比如说我要木工的技术,还有车床等等这些东西,通过你自己来做这个模型把它给做出来。
  那现在就比较方便了,你用电脑3D打印,把它给做出来,但它本身只是一个技术的手段。你要这样想,不管是3D打印还是机器人等等都是一些载体,看这些课程是不是是STEM,还要看它的背后承载的是什么?这些只是一些手段,而不是我们最终要获得的东西。
  关于创造力,很多人对STEM的认识,就认为是STEM特别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里我举了一个斯特伯格的创造力的三元理论,大家可以看看创造力包含哪几个方面,心理学对创造力的一个定义,实际上本身就和我们解决问题的这个能力是无法分开的:
  首先,创造力必须有一个综合的能力,这个综合的能力是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看待问题,或者重新界定问题。这个能力我觉得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特别是现在孩子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越长,我觉得他的这个创造力是会降低的。他越来越不会提出一个问题了,更不会换一个角度来重新界定这个问题了。
  第二个是分析能力,这个分析能力就是他必须要了解有哪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他有没有分析和思维的能力。
  最后一个是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就是你前面想了这么多,你能不能把它呈现和展现出来?就是能不能把它变成现实。也就是说创造力并不是只有一个想法就可以了,有了想法之后,你该怎么做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解释了STEM在培养我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方面能力的一个作用。
  刚才我们基本上就说了一些比较理论的东西,那下面我想用几个案例来说一下,对STEM教育的一个理解。
  首先第一个,我们知道STEM教育不仅是一个科学方面的教育,它和以前我们在实验室做一个科学实验是有区别的,最大的区别是加入了技术的成分。它的技术成分不仅仅是我用技术手段,会一直做就可以了,那如果我只是要去制作一个东西,它就有点类似于我们过去的劳技和手工课。
  我这里有一个例子,比如说缝制沙包的例子,这个例子实际上是非常简单的,做一个小沙包,那我们看AB两个老师的做法。
  A老师是这样教缝沙包课的:首先,第一步,他教学生怎样裁剪这个布料;第二步教怎样用针,用针线来缝合,针法;第三步,沙包缝的时候收针怎样去做?最后是你怎样把这个沙包封上口,填充沙子,这是第一个老师的做法。按照他的做法,学生一步步来做沙包,他们可以完成吗?当然是可以。而且很可能学生完成的是很统一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统一的小沙包,都做出来了。
  B老师同样是教一节做沙包的课,他会怎样来做?第一步他会问学生,你这个沙包是干什么用的?你要思考这个问题,这和我们的现实联系起来,你做他你的功能是干嘛?我们知道沙包是用来丢的是吧?你要丢,要保证它丢得远,你知道玩的时候是几个同学之间来互相丢,打到人的时候不能很疼,不能用一个很坚硬的材质来做,你要保证它丢得远,就要有一定的质量。
  然后在这样想之后,你思考一下,你要实现这些功能,你需要哪些材料?你想做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构?第二步,让学生想一想,用哪些材料做这个沙包比较合适?第三步就是我们怎样做这个沙包?那做完之后还有第四步,我们一定要丢一丢来检测一下,这是一个检测和反馈的过程。
  那我们想一想,这两个老师教的学生应该都能做出东西,这就是我们说的,为什么你做的这件事情不管是简单还是困难,这个事情的本身,这个案例的本身只是一个载体。
  那不同的老师用不同的理念来指导的话,产生的效果可能会不同,A老师的学生,这次做的是沙包,那下次让他再做风筝,那你可能又要从头开始做了,孩子可能觉得风筝和沙包没有任何的关系,因为沙包我学的是裁剪缝针这些,那做风筝就要做一个全新的东西了。
  但是你想一想,如果是B老师的学生,他也来做这个风筝,他还可以用1234这四个步骤来对应地做:第一步,你做风筝是干什么用的?可能需要什么材料?怎么做?做完之后是不是要放飞一下检测?这些是技术的思想,还是可以迁移到之后做风筝,或长大以后工作设计个轮船,设计一个潜艇,设计一个汽车,这些东西是可以迁移过去的,这是我们说的技术的思想,它不仅仅是制作,希望大家可以理解这一点,它中间是包含一些技术素养的。
  STEM活动案例
  这个是我们在美国考察的时候,看到美国的孩子们做的一个例子,实际上是做一个小车,它并没有用电脑来设计制作小车,3D打印之类的,就是传统的木工来做这个小车.那从最右边我们看到是一个雏形,就是一个木头,然后通过一个木工和车工的方法把小车做出来,上了漆,装饰了一下,然后老师会带他们做小车的比赛,他们用的是一个小的液氮瓶当这个动力,喷射型的动力,来比赛看谁的车跑得快。
  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孩子们特别能发挥这个创造力,你这个车想设计成什么样的外形?你的车为什么要做成这个样子?它的背后会承载一些科学的知识,比如说,流体力学的知识,就是你要减少这个空气的阻力,才能使你的车跑得比较快,等等。这是一个小车的案例,这个案例,实际上是STEM是要实现一个跨学科的整合。
  还有一个案例是虫虫奥林匹克竞赛的案例。这个案例是怎么回事呢?导师最开始的时候要求孩子们从野外抓一些昆虫回来。但是我们用的不是真实的昆虫,而是用网上买来的电子虫代替,节省一点时间。
  那首先抓回来以后你要观察这个虫子的生理结构的特点和它有一些什么样的能力,不同的虫子,有的能爬得比较快,有的力气比较大,有的善于穿越障碍等等,这一部分属于生物的部分。它中间存在一些学科的知识,比如像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等等这种核心的概念。
  观察了之后,你目标是为了给它设计,你要举行虫虫的奥林匹克竞赛,你可以仿照人类的奥林匹克竞赛,给它设计不同的赛道,每个虫子的特点不同,你可能得根据你的虫子的特点,设计出有利于自己的虫子的赛道来,同时其他虫子来参加比赛就会给它们设置一些障碍。
  每一组孩子,会设计不同的比赛赛道,最后我们来举办一个大型的竞赛。那么设计这个赛道的过程中,实际上你会用到很多,因为你要制作这个赛道,显然会用到工程和技术的东西,那这个赛道怎样来设计?
  这中间原理,很多的物理的,运动的等等方面的东西都会涉及到,所以这是一个跨学科整合事情的一个很好的题材,那同时我们设计这个赛道之后,我们要制定比赛的规则,要制定积分的制度啊,比赛的规则呀!还要为你的这个竞赛做宣传,这些实际上涉及到很多人文艺术的东西,STEM或STEAM中的这个A的部分。这样一个例子是一个很好的跨学科整合的例子,也是我们STEM项目比较崇尚的一种方式。
  这样的一个例子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一个跨学科整合的例子,也是我们STEM项目比较崇尚的一种方式。这个例子实际上也是能体现一个学科的核心概念的一个例子。
  刚有家长说,不同年龄段的孩子STEM教育有区别,实际上有很多老师也有这个问题,大家可以看到刚才我说的那些例子,包括虫虫竞赛和这个例子。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可以做出来,但是老师给他讲的知识的这个难易程度是不同的,比如虫虫竞赛小学生可以做,初中、高中生一样可以做,只是背后的学科知识部分、老师可以聚焦给他讲解知识的部分可能会不同,但是每个人都能做出来的东西,而且他都会很感兴趣,应该说是对年龄的要求是比较少的。
  这个例子是一个能量转化和传递装置的例子,老师会给你很多这种器材。
  有一些小恐龙的模型、皮筋、小汽车、多米诺骨牌、尺子等等,你生活中还可以找A4纸、一次性的杯子、一次性的碗、气球等等这些材料都可以放进去。这也是STEM的一个特点,它的材料是不限制的,你给他很多很多材料,他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些材料,而不是你给他指定的几样材料,他必须用这几样材料来做,那这就是过去的传统的实验的方法。
  STEM的创意部分就体现在你可以给他任意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不需要很高的成本,你给他之后,让他实现一个什么目标。假设一个小玻璃珠子,要让它打到旁边这个按铃,可以敲响它,这个玻璃珠子经过种种的路径,一步一步来推着它,走到铃铛这里把它敲响,任务就完成了。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有不同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比如说你的皮筋可以产生一个弹性的势能,小车的运动有动能,还有你从高高的地方落下来,可能会有重力势能等等的一些能量的转化。
  这个转化和转移对初高中的孩子都可以适用,只是讲的知识的深度不一样,但是它的核心概念是要去理解比较抽象的能量的概念,并且知道能量是可以转移和转化的。
  在日本有一个叫毕达哥拉斯竞赛,他们是做一个长期的节目,有很多装置,完全是机械传动能量装置,最后实现这个目标。那个节目非常有意思,大家感兴趣也可以在网上看一下。
  有人提到学习进阶,美国新一轮的课改说了,针对不同的概念的理解,他们是从幼儿园到高中统一规划的,那这个过程中统一的一个核心概念的理解是有一个学习进阶的。
  进阶是符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认知,科学有一个长期的逻辑性,它会逐步对一个核心概念不停地加深认知。这就是学习进阶的概念,有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些关于学习进阶相关的一些书籍。
  最后一点是STEM的活动是和现实世界相联系的,就是他们推STEM的活动最终还要实现一个影响孩子职业的选择。所以他们在美国做的时候,有一个Joson的网站,那个网站有很多STEM的活动和例子的视频,有很多他们从真实世界中请来的各行各业的专家来给孩子们讲我这个行业可能会用到哪些知识,或者有什么样的一些例子。
  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了解这个真实的职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会影响他对职业的选择。这方面是我们中国学校教育中特别欠缺的一个方面,有很多孩子将来大学的志愿和你将来要做什么工作并不是等你高考完才来决定的,现在很多孩子是很盲目的,他不知道我学习是为什么,将来要干什么。
  STEM教育和真实世界联系,和职业教育相联系,是为了弥补这方面的内容。现在国内也有这样一些学校,比如北京的十一学校,它对职业教育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我们也不一一阐述了,但是大多数的学校是特别欠缺这方面。很多要靠你的家庭,父母帮他选,来帮他弥补这部分。
  在家也能玩STEM
  我之前在外滩群和家长们聊天的时候,有一个观点:家庭教育一定不能是学校教育的重复或者体现。如果你做的是这样的工作,实际上是一种浪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是互相补充、互相支持的一种状态。
  就我个人来说,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比如说,我们在家里怎样带孩子来玩,就是你对你自己不太擅长的部分一定要特别谨慎。有的家长说我特别地热爱科学,我想把孩子培养成高、精、尖的人才,我带孩子看很多的科普的书籍,也带他做实验。
  但是,市面上的一些科普书里面会有一些错误,可能会给孩子造成一个错误的前概念,并且很多家长带孩子做实验,不总结还好,一总结,这里面有什么知识,它很可能就是错的。
  上次有个家长跟我说,他带孩子做一个摩擦力的实验,他总结了几条结论,我觉得没有一条是对的。所以这是一个需要比较谨慎的问题。我们在科学教育中选择给他传递一个什么样的思想,不要纠缠在细枝末节上,要他掌握很多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我们知道现在电脑会代替百科全书的功能。你应该给他传授一些比较核心的知识和概念。
  这里我举的一个例子是关于著名物理学家费曼的,费曼的父亲在培养他的过程中经常带他去森林玩,费曼和他的父亲之间有很多这种小故事,感兴趣的家长可以看一下。他父亲本身不是一个很高精尖的人才,他是怎样培养孩子的?有一天他在森林里看见一只小鸟,然后父亲就对他说:你看到那只小鸟没?其实那位父亲并不知道那个小鸟的名字是什么?然后很多东西他也是不对的,他就说拿那只小鸟在意大利人们叫它查图拉波替达,在中国人们叫它春兰,日本人叫它……等等的。
  你可以知道所有的语言是怎么称呼这只鸟的,但是你还是不懂得它,如果你只知道每个地区怎么称呼这只鸟,那我们只是知道了一些记忆性的知识。
  那我们现在来看一下鸟在做什么,这些才是比较重要的,然后这个费曼就说,我很早就知道了一个东西的名字和真正懂得一个东西的区别,他父亲就说,这个鸟总是在啄它的羽毛,你看见了吗?它一边走一边在啄自己的羽毛,然后他就问,它为什么要这么做?费曼就猜测,大概是它飞翔的时候把羽毛弄乱了,所以它要把羽毛梳理整齐,他是这样想的。然后这个父亲就说,假设你这样想是对的,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只小鸟刚飞完的时候,他应该就很勤快地在啄这个羽毛,那过一会儿,它整理好了,他就应该减慢下来了,这个孩子就说明白。
  然后父亲就说,我们再观察一下,他是不是在刚飞完的时候啄的次数最多,结果他们俩就观察了一会儿,发现小鸟在刚飞完和过了一会儿啄的次数是基本上差不多的,这个孩子就想不出来,就问他的父亲是为什么?
  父亲就说是因为有虱子在作怪。这个虱子在吃羽毛上的蛋白质,虱子的腿上又会分泌一些蜜蜡的成分,又会有很小的螨虫来吃,螨虫吃了以后消化掉之后会拉出来一些黏黏的东西,细菌又会在上面繁殖。最后他就说,只要哪里有食物,哪里就会有某种生物赖以生存,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费曼就说,我现在想一想鸟的腿上未必真的有虱子,这虱子的身上也未必有螨虫,但是他父亲整个一段话就传递了生物学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概念——生物的生长是和环境相适应的,是生态系统的一个概念。
  也就是说他传递的是一个比较大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不一定要追求细枝末节上记得很准确。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明白我要传达的这个意思。科学教育和科普记忆性的内容是不同的。
  我不希望大家把很多时间用在这方面,包括现在很多电视节目上去之后,你回答各种像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一样的这种问题,回答完了以后,你就得了一个胜利,这种导向我认为是非常不对的。实际上我认为一个孩子天生是有创造力的,他天生是有这个科学的方法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你的孩子,对于烫这个概念的理解,最开始的时候,家长可能会告诉他,这个火会烫,你不要去碰它,但是你的孩子会特别听话,真的不去碰吗?很多孩子可能不会,他一定要去碰了那个东西,被烫了一下就知道了,这个过程就是你传授给他一个记忆的知识,他不会有感受的,他一定要经过实践感受。
  所以说孩子本身就具有科学的精神,他一定要实践一下,那接下来,他会慢慢地在实践中发现什么样的东西可能会烫到自己呢?他就会避开这些东西,比如说红色的有火苗的东西,可能这种颜色的东西会烫,我就避开。
  有一天你带他去餐厅吃饭,石锅饭或铁板烧上来了,但他知道那个石锅和铁板不是红色的,可能是黑色或其它颜色的,它会很烫吗,当然会很烫,这个孩子碰到这个东西的时候,他会想,我之前对烫的这个定义不对,原来不仅仅是红色的发光的东西会烫,可能这种没有什么颜色的东西也会烫。
  他就会对自己对东西的认识会做一个反思和修正,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科学的过程。他会慢慢琢磨,到底什么样的东西会烫?可能是我靠近它温度会升高的这种东西就会烫。
  假如有一天他去医院会碰到一个很低很低温度的东西,比如说液氮,这种东西会不会烫伤,他摸了以后产生的症状和烫伤一样,也会烫伤,低温也会烫伤你。那就修改了他之前的一个概念,并不是高温的东西才会烫伤,只要和你的体温温差达到一定范围,它就会烫伤你,在这个范围内会有一个数据,数学也加入到其中。
  这整个过程的一个认识实际上就是一个科学的过程。科学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修正,不断假设,不断验证的过程。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孩子天生是有这样一个能力的。
  清华大学终身学习验室是一个刚开的机构,他们很有意思,今年暑假他们会有一些免费的乐高创意课程开放给家长们,大家可以关注,因为他们是一个研究型的机构,是不收费的,但是需要抢名额的,可能今年也许已经没有了。
  大家可以看到这上面有很多黄色的小积木、红色的小积木拼起来的,他们给每个人6块积木,让你拼出一个小鸭子的形状,大家看这么多人,每一个人拼的小鸭子都不同。6块积木,其中有4块是黄色2块是红色,每个人的积木是一模一样的,你拼,他们统计过总共能拼出9000多个不同的小鸭子,大家可以看到这个过程的一种创意。
  每个人都是有个性化和有创意的,家长可以带孩子做一些乐高积木,只要你不是一定要他按照一个图纸拼出一个东西,他自己是可以拼出很多有创意的东西的,这就是我们的孩子。
  这是一个小例子,我们可以利用家庭中很常见的东西,这是一个普通型装的意大利面,用意大利面来做一个小车是美国的一个STEM活动。大家可以看到,不同的、千奇百怪的小车都能拼出来,都是用胶水把它连接起来。你还可以用意大利面拼任何结构型的东西,比如说拼一个桥梁、房屋等等,这些都可以做,都可以用家里一些非常简单的器材,发挥创意来做这种类似的项目。
  比如说我们刚才拼的这种小车,最好你要有一个检测测试,你看哪个小车会跑得比较快,或者跑得比较直,你会知道轮子会对它的方向有影响。在检测的过程中,孩子就会发现我的小车怎么就跑不快呢,然后我怎么老是拐弯呢,他就会反过来来修改他的小车。这个中间如果讲传递知识的话,显然有物理的知识在里面,当然你对他传递多少知识,是根据他的年龄来决定。
  最后给大家的是哈佛招生的一个报告和欧洲教育的最新的一个报告。我们对孩子的培养可以在这些报告中看到一个趋势,特别希望通过这样的一些和实际相连接的STEM的课程使得孩子能够关心到更大范围。
  在这个过程中,他通过很多的小组合作,不再仅仅局限于他自己,而是能关注到他周围的同学。他通过学校的一些比赛,一些仪式化的东西,和交流表达来关注到更大范围的学校,通过知识的问题和实际世界的相联系来关注到他所在的城市、他的国家以及全球的一些问题。就是说我们最终要传递给孩子的,是希望通过STEM培养出一个能够有更大格局的孩子,能够有一些国家情怀和全球化视野的孩子。
  我的内容部分就讲到这里,最后以Facebook公司的一句话来作为我的结语:
  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只要你尝试是胜于完美的,作为家长一定要尝试,你对什么是创意活动的理解是会影响你孩子的创意表现,这也是我们刚才提到的清华大学终身学习中心做了学生和家长测试后得出的结论。
  你要是一步一步地指导孩子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件事情,那显然你的孩子的创造力表现会比较低。你一定要想明白到底什么样的事情能培养更多的创造力,你要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做主的机会,给他更多的空间。
  问答Q&A
  Q:中美的STEM的差距主要在哪里?
  A: 我们知道,上海应该是中国做STEM最多的一个城市,他们那里有STEM的云中心。实际上我们现在会和国外有很多的合作来引入一些,借鉴他们的STEM思想。现在的问题是很多的理念是有的,但STEM课程放在什么时间科学的问题。
  STEM有很多问题,不仅中国有美国也有,STEM的课程这么开放,会花去课堂上很多的时间,你要给他很多的材料来做,制作性的东西会有成本,这些成本哪里来?还有在过程中老师怎样指导你,老师关注点在哪?他要关注学生的过程性的表现,怎样评价这些表现?怎样引导学生到你想要讲的内容上来?
  这些问题是全球的难题,并不是中国的难题,国外也是同样的有一模一样的问题也存在,同时,美国的STEM教育形势也很乱,大家不要觉得他们可能很先进,他们现在的形势就是大家都打着STEM的口号,为什么?因为他们是资本主义国家,国会会有经费来支持你。号称我这里有STEM的课程,那么你就会得到经费。所以明年他们也会推出一个STEM课程的认证,现在还没有这个认证。
  所以我们接触到的美国的不同州的不同层次的一线的老师,他们也很乱,很多人所谓的STEM课还是以前的课内的实验,并不全部都是我们理解的跨学科的、能整合的STEM课程,很多人就是非常简单的一些活动。
  比如美国和加拿大都提到一个保护鸡蛋的活动,鸡蛋掉下来你要让它不碎,很多活动还是局限在学科内部一些比较简单的创意活动,他们都把他叫做STEM。STEM现在的概念也非常广,也不是美国他们都能达到他们课标要求的核心概念学习、或达到职业教育,并不是每个地方都能达到的。
  Q:美国高中对STEM的重视到什么程度?每周几节课?
  A:我们刚和走出亚洲的老师交流过,他们的STEM课程的形式现在也类似于我们做一个综合的校本的实践活动的课程、课时来放。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来做这个STEM,可能会在这个学校中抽一个班,类似于我们的奥数班,这个班做STEM;还有的学校是成立一个兴趣小组,像社团一样的活动,聚集一些比较精英的孩子来做;另外有的学校是把它当做一个校本实践活动,每周安排一两次的课程,或者利用休息的时间到教室去做一个长期项目等等。
  Q:STEM课程如何测评?
  A:这是一个非常抽象的问题,STEM课程的测评显然不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所以需要许多过程性的测评的量表来测量它,所以他们会有一些过程性表现的指标和量表来测量学生。在过程中注重的不仅只是做这件事情,小组的合作能力和你交流表达的能力也是他们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
  Q:初高中的STEM课程中数学的体现到底有多重要?
  A:所有的科学类活动都是离不开数学的,现在国外的很多STEM特别强调编程,很多数学是以编程的形式体现。然后还有一些是专门以数学为中心的STEM也有,比如说测量类、问卷调查类,我们都知道问卷调查类里面会用到数学统计分析的很多方法,开展一些活动我们需要一些数据统计来测量,或者我做任何一种实验也需要数据来分析等等这种形式。
  Q:STEM怎样和文科教育产生关联?
  A:文科就是他们所谓的A,他们的A是广义的,不仅仅是艺术,还包含一个人文在里面。比如说我们刚刚举的奥林匹克的例子,它显然是包含很多人文的东西在里面。
  国外的STEM课程和国内的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他们特别注重孩子的合作力、领导力、表达力这些方面地训练,他们给孩子很多这样的机会,这就是国外很多教育者是这样评价我们中国的:中国的孩子做技术类的工作是非常成功的,中国孩子的理科和逻辑性并不差,在国际竞赛上,比如数学竞赛成绩表现是非常好的,但是国际公司这种高管的人才基本上没有中国人。为什么?
  因为我们孩子的表达能力、领导力、合作性的锻炼是非常少的,所以他们有很多活动强调这几种能力,有一个仪式感,会有很多交流表达的机会给孩子。比如我们去参观美国一个学校的STEM课程,他们用很简单的一个活动,以我们刚讲的小车项目为例,这个项目结束以后有个比赛,比赛结束以后会有很多的奖项,邀请他们的市长、名人等等来参加他们的颁奖典礼。他们有很多学生上台表现的机会,你可以用各种手段的表达,包括电子技术、发言、台风表现能力等等有很多人文方面的东西。
  Q:获取STEM相关信息有些什么好的渠道?
  A:想要获得国外直接没有翻译过来的资料,可以通过JOSON的网站,很多老师是直接拿上面的课例来给学生讲,上面有很多这方面的资源。这个网站应该不完全是免费的,应该是可以有一个使用账号,如果你要想获得他们更多的下载和更多的资料,应该是要收费的。因为他们除了这个网站以外,还有配套的教材,学生用书、教师用书和视频光盘,我觉得他们是比较完善的。
  国外的老师也特别头疼STEM项目开发的问题,我们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他们的案例,他们也希望得到我们中国的案例,因为我们中国也有一些比较成熟的例子。大家会有一个互相交换和交流。
  要靠老师来开发的话很困难,特别是要跨学科,因为很多老师都是比较局限于自己的学科,你让他开发跨学科案例,对他来说挺困难的。反而是大学的研究者们的理解要更深入一点,美国本土的一线老师对STEM的理解也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好,他们的案例也是很普通的、比较简单的。
  Q:为什么美国要硬推STEM项目?
  A:美国STEM本土毕业生越来越少,实际上这就是他们要大力推广,从国家立法、经费、各种知识等各方面来推广STEM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这方面的人才越来越少,他们感觉到这是未来国力竞争的非常重要的人才储备。
  国外很多孩子认为物理、数学这种科学很难很难,他们没有兴趣,也觉得这些和他们没关系,是属于那些学霸做的事,所以现在要推STEM。因为STEM所有的项目都是非常有创意,非常有趣的,吸引孩子,提高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更多地加入到这个学习之中,就是因为他们缺少了,所以他们才更加重视。
  Q:上海有哪些正规的STEM机构?
  A:上海的STEM云中心应该不属于学校,属于STEM和学校合作的一种机构。我在上海参加STEM年会的时候,我觉得世外做得很好,因为世外的校长讲的他们学校做的很多的STEM的例子和我的理解比较吻合,他们是比较真的STEM。他们提到泛材料,材料不是规定的,不是按图索骥的这种项目等等的,也不一定非要很高成本,他们开发的很多就是一些很低成本的项目。大家知道这个成本很重要,学校的经费是有限的,一个东西要推下去,你设计这个项目是要考虑成本的。
  “外滩公开课”相关阅读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726 小时
金币:1551
<em id="authorposton16-9-1 17:34
本帖最后由 mr_big0000 于
11:09 编辑
& && && &&&& & & & & & & & & & & && &&&跟着CodeMonkey,和全球250万名孩子一起玩编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7:22:4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url=]阅读(205)[/ur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看点 编程再也不是“码农”们的专利!有了CodeMonkey这样的编程学习工具,8-16岁的孩子完全可以从零开始,体验编程的乐趣。吃不到香蕉的猴子呆萌可人,仗义少年出手相助,而编程思维就在挑战一个个关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文 | 徐君 编辑 | 闻琛   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在读博士生,我小时候并没有机会接触编程,直到本科时才开始学C语言。但当时我所在的数学专业用不上编程,我对编程也没有兴趣,所以课程结束我就没再写过代码。直到读硕士后,我需要写代码解决实际问题,不会编程成为我的一个非常严重的短板,让我寸步难行。我只好重新自学编程,花了很多时间才补上了落下的编程课。回头看,如果小时候能有一些编程方面的教育,我的学习可能要顺很多。
  从小开始学编程事半功倍
  随着计算机行业的迅速发展,K12学生的编程教育也得到越来越多关注,出现了不少少儿编程教育的学习工具,比如CodeMonkey、Scratch、MIT App Inventor、CodeCombat、code.org、Alice、Tynker、Kano、Osmo Coding等。这些工具都是结合儿童学习的特点专门设计的,趣味性很强。如果孩子从小接触,对他们兴趣的开启,编程思维的建立,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无需像我这样大学以后再费力自学。
  下面我简单介绍比较主流的几款工具:
  CodeMonkey是游戏化的编程教育工具,故事情节和卡通界面充满趣味,闯关式的游戏设计把编程知识化整为零,主题和内容充满正能量,很适合培养孩子学习编程的兴趣。
▲ CodeMonkey闯关式的游戏设计   Scratch由MIT媒体实验室终身幼儿园小组(Lifelong Kindergarten Group)开发,该小组还开发了适合5-7岁的孩子学习编程的ScratchJr。Scratch可用来设计动画、游戏等创作,开发者还可以把程序分享给其他人。
▲ Scratch   MIT App Inventor由MIT移动学习中心开发,使用图像化的编程界面,让没有编程基础的人也可以开发Android应用。开发者还可以把App上传到Google应用商店供人下载。
▲ MIT App Inventor 2   这三款都是在线的编程教育工具,使用非常方便,都是针对8-16岁的孩子。相比较来看,我觉得CodeMonkey更适合用于编程教育的启蒙。虽然与CodeMonkey相比,Scratch和MIT App Inventor可以让孩子更加自由的发挥,但小孩子们要先掌握编程的基本指令和语法,才能开发属于自己的项目。
  CodeMonkey却不需要孩子独自创建项目,并且在游戏中提供了清晰的指导,更容易入门。
  为什么一款少儿编程产品可以如此好用?我发现这款产品的研发过程也非常精益求精。
  CodeMonkey来自世界上最重视科技教育的国家——以色列
  CodeMonkey诞生于以色列,这个国家非常重视科技教育。以色列人中获得博士学位的比重很高,工程师占比是世界人口当中最高的,超过美国和日本。世界上20%左右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来自于以色列。
  以色列人在科技上精益求精的传统,使得CodeMonkey这个产品在发布之前经历过多次改进。创始团队刚成立时,这个项目就幸运地进入以色列最大教育企业之一MindCET的孵化器,获得了大量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反馈。以色列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推荐CodeMonkey。
  紧接着,CodeMonkey进入硅谷的Co-Lab教育孵化器。期间,全球在线游戏发行商Zynga帮助CodeMonkey团队改进了游戏化设计,使它变得更加有趣。之后,CodeMonkey又进入了英国Pearson的孵化器,为编程老师们开发了课堂指导教案和教师端管理工具,这次改进使CodeMonkey最终成为一家专业的编程教育公司。
  2014年5月,CodeMonkey发布。7个月后,就有25万孩子通过CodeMonkey平台学习编程。2015年3月,CodeMonkey成为进入SXSW教育峰会总决赛的十个产品之一,目前在全球已拥有超过250万粉丝。
  CodeMonkey为什么容易让孩子接受并喜欢上编程?
  CodeMonkey是一款在线编程教育课程、闯关模式的编程游戏。游戏的主角是一只猴子,它最爱的香蕉被强壮的猩猩抢走,而游戏的目标是帮助猴子夺回香蕉。这个题材和形式充满正能量,配上温馨的卡通风格的界面和自然环境的立体音效,很容易让孩子接受并喜欢上编程。
  ▲ CodeMonkey的故事背景
  在游戏中,孩子的任务就是通过编程、发挥想象力通过一道又一道关卡,过程中还有猴博士的指导。孩子在闯关中由易到难地学习编程,不知不觉提升了编程能力。这和我在DataCamp上学习Python的体验一致。
  CodeMonkey采用的编程教学语言是Coffee,这是Java的一种转译语言,执行效率非常高。其代码指令简洁、可读性强,非常接近自然语言,很适合作为编程教育的启蒙语言。
  CodeMonkey的画面和操作都很简单。孩子只需在CodeMonkey的代码窗口里编写图形化的代码指令,点击运行后,后台自动将Coffee代码编译成Jave指令执行命令,接着孩子便在动画窗口里看到代码的运行结果。
  令我惊奇的是,CodeMonkey会高亮代码窗口里每次执行的那一行代码,并且在动画窗口上有所反馈,让孩子直观地理解代码在执行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这和我用PythonTutor直观理解代码的体验一致。我觉得这是CodeMonkey区别于其他工具的最大亮点。
  ▲ CodeMonkey的最大亮点
  目前CodeMonkey的故事模式一共有250关。涵盖计算机编程领域里的大部分概念和知识,包括变量、对象、函数调用、参数、循环、数组、函数定义、布尔类型、For循环、While循环等。考虑到8-16岁左右的孩子很可能没有编程基础,CodeMonkey最开始的关卡设计非常简单。
▲ CodeMonkey一共200关   比如第1关,孩子只需要修改猴子前进的步数,即「step 10」中的10,就可以让猴子吃到香蕉顺利通关。如果不知道距离是多少,CodeMonkey还提供了尺子用以测量。这样,孩子不仅学会了控制角色移动,还对距离有了初步的认识。
  再比如第3关,孩子不仅需要用尺子测量猴子前进的距离,还需要控制猴子前进的方向。后续关卡中会出现多个香蕉,猴博士会指导孩子简化程序。比如,如果猴子多次走10步,孩子可以用定义变量「a=10」的方式来简化程序。再如果猴子反复执行某一套动作10次,孩子可以用循环10次来执行这套动作,而不用重复写10次代码。孩子还可以把这套动作的指令写成一个函数,只需要调用这个函数就可以做一系列复杂而有序的操作,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 CodeMonkey第1关
▲ CodeMonkey第5关   随着孩子在通关中积累了越来越多的代码指令、编程思想,后续的关卡会教给孩子更丰富的指令,更复杂的编程思想,并对孩子的想象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如要想方设法避开障碍物、靠乌龟和鳄鱼过河、在最少步骤内吃到所有香蕉等等。
  除了这些,CodeMonkey还注重培养孩子优化代码的良好习惯。每次通关后,猴博士会给孩子的代码评分。如果没有获得满分3颗星,孩子会收到猴博士给出的代码优化的提示,孩子可选择重玩,对代码进行调整。
  CodeMonkey还通过不断增加新的关卡,推出在线游戏创建工具,设计更丰富的游戏形式来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鼓励小孩子们自己创立游戏关卡。微量的社交元素也是CodeMonkey的一大特色,孩子可在脸书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俊凯喜欢女生的年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