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存在风险不能转账朋友转账给我说对方出现风险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微信转账中暗藏哪些风险
日12:24&&来源:
原标题:微信转账中暗藏哪些风险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微信等工具转账。然而,享受方便快捷支付方式的同时,也有人因此而叫苦不迭。不小心转账错转了如何收回?微信转账借款没有字据为证,如何讨回欠款?记者近日采访了乌鲁木齐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程慧玲,她表示,微信转账虽然方便,但其中暗藏诸多风险,转账前一定要反复确认对方身份再进行操作,并要在借款后及时补充借条,避免转账或错转后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损失。
转账截图难以证明借款关系
乌鲁木齐市民樊某是一家商贸公司的销售员,在对自己所负责的片区进行营销过程中,她和某公司负责后勤采购的张某相识,并成为朋友。
7月的一天,张某突然在微信上对樊某说自己正在请客吃饭,钱包忘在车上,手机微信零钱包内金额不够支付饭钱,请樊某为其转账2000元。经过电话核实,樊某确定是张某本人后便爽快地转了2000元,张某也承诺3天后归还。然而3天过去了,张某只字不提还钱的事,电话也打不通,最后一打听张某已从公司离职多日,不知去向。
樊某一怒之下一纸诉状将张某诉至法院,要求其返还2000元借款。因张某不知所踪,开庭也未到庭,庭审过程中,樊某没法提供手机上转账给张某的原该始页面,只出具了一份微信转账截屏的打印件。而该打印件上的收款人只是一个微信昵称,法官表示,该昵称并不能确认就是被告人张某。微信转账截屏打印件虽然能当证据使用,但却不能孤证定案。法院最终以证据不足驳回了樊某的诉讼请求。
程慧玲告诉记者,微信转账金额的来源有两类:一是与微信平台绑定的银行卡,这种方式可以根据相关的微信聊天记录、银行的存取款流水记录形成证据链来证明借款事实。
“还有就是零钱提现的方式。一些手机的系统无法显示转出转入对方的昵称,仅有金额、交易日期、交易号码及‘朋友已确认收钱’字样。仅凭转账记录根本无从证明已收款的对方是否就是借款人本人。”程慧玲说,如果遇到微信转账借款纠纷,必须要有微信运营商出具的相关身份证明信息或者借款人真人头像照片、聊天记录、录音等其他证据予以佐证,必要时还需要进行公证。
微信转借巨款险些鸡飞蛋打
9月4日,顺利拿回17万元借款后,阜康市市民康某不住地摇头叹息,钱是拿回来了,可20多年的兄弟关系彻底破裂了。
几年前康某因开饭店资金短缺四处筹钱,发小吕某把自己的2万元拿出来借给他周转。饭店一盈利康某就迅速将钱还给了吕某。
见饭店生意一天天好起来,吕某开始陆续向康某借钱,有时几千元,有时几万元。想到在自己最困难时给予过帮助,康某每次都通过微信转账。“每次转账不觉啥,但闲下来一算吓了一跳,近17万元借出去了。”康某说,因饭店房租到期后房东恶意涨房租,他计划重选地方另起炉灶,便向吕某索要借出去的钱,没想遭到了推诿,这让康某有些紧张,“我们之间可是一张借条都没写过啊!”
在律师的指导下,康某分别在微信、短信里给吕某发去信息,大致内容是:“吕志强(化名),我是康红军(化名),我在去年3月到今年6月期间共借给你17万元,请你尽快归还。”吕某在短信和微信上回复:“心里都有数,回款了就给你。”在之后的电话联系中,康某再次确认了借贷的事实,并进行了电话录音证据的保存。经过审理,康某的诉讼请求得到了法院的支持,双方约定分6次将欠款还清。
“如果没有后续的证据补充,康某的案件和樊某的案件结果无异。”程慧玲告诉记者,从原来的孤证变成了完整的证据链,成为法庭上有效的证据,康某后续及时做了大量的补救工作,可以说是险中求胜。
“钱可以在微信转账,借条一定要当面给。”程慧玲建议,不要因为麻烦、碍于面子等原因就不写借条。她着重提醒,借条最好能附上借款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如果事后有纠纷,有明确的身份信息会好很多。
微信转账错转如何挽救
医护工作者刘某是个资深宅女,喜欢网上购物。今年7月,她看上一款女士包,专柜售价3700元,而网上代购只需要2100元。就在她准备下单付款时,客服突然发给她一个微信号,让她加自己。
“当时没想太多,就加了,之后这个微信号的人说如果通过微信转账支付的话,包包可以便宜300元。”刘某爽快付款1800元后,询问包包的其他颜色时,发现自己已经被拉黑,她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刘某遭遇了骗子。如果支付宝转账或者微信红包、转账时,错转了账户怎么办?程慧玲表示,最好是协商沟通,沟通不成就以不当得利为由提起民事诉讼。
程慧玲说,根据《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如果发现微信转账有误,事主应该及时联系对方,说明情况,要求对方退还,对方负有返还的义务。”
如对方拒不退还,事主可以要求对方返还不当得利为由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但刘女士的情况比较特殊,她甚至不能够确定对方是谁,只能通过购物网站来进行协商。”程慧玲说。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不当得利纠纷的管辖法院是被告住所地,事主所在地的法院是没有管辖权的,因此需要到被告户籍地或者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另外,一定要注意保存好微信转账记录和银行卡明细,这可以作为证据提交。只要事实清楚、证据完整,事主可轻松胜诉,追回自己的损失。
谈及索赔的对象,程慧玲提醒,微信错转账的受害人,如果是因自己的过错而造成的损失,互联网企业并无过错,无权要求互联网企业赔偿损失。(杨舒涵)
(责编:孙霞(实习生)、韩婷)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b92ebba8e2143d7-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微信转账提示有风险,咋回事?-阳江日报数字报
B01:民生·热点
星期三 出版
| 页面概览 |
微信转账提示有风险,咋回事?
微信官方客服回应:微信账户实名认证且信息不外泄基本保障安全
  本报讯(记者/李柳枝)近日,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流传一则“温馨提示”,称微信转账时手机提示所转入账户曾被多人投诉,可能存在诈骗成分,转账人担心微信账户里所有钱会被转走。  “温馨提示:刚才有两位十几岁的美女来店要我帮忙现金50元换微信转账50元!我在设定付款50元转账时,手机提示:该户号曾被多人投诉,可能存在诈骗成份?怕红包里所有钱会被转,我即时取消交易。幸好手机设有防诈骗短信和电话的功能,圈内圈外的朋友互相告知,一定要小心。”上述消息流传开后,不少网友在传播的同时,也急于了解事情真相。  前日下午,记者针对该信息内容拨打腾讯微信官方客服电话95017联系客服了解情况。客服回应,微信转账过程如遇到被其他人多次投诉举报的账户,腾讯微信基于保障客户账户基金安全的需要,确实会针对有明显风险的转账交易弹出对话框,以此提示对方可能存在诈骗嫌疑。  如果客户设定转账付款50元,微信零钱甚至所绑定银行卡的钱是否也会被转走?客服对此表示,客户如果已经将微信账户绑定手机实名认证过,且确保没有将相关信息外泄,账户是非常安全的,一般不会出现设定转账50元实际转账更多钱的情况。  客服提醒,客户微信转账时若遇到相关安全提示,为防止被骗应慎重对待。此外,如果账户遭遇资金安全危险,也可及时拨打客服热线寻求解决途径。
阳江日报民生·热点B01微信转账提示有风险,咋回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转账账号存在风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