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 st 法兰盘参加ctcc比赛吗

问:8代思域更换了KVB蓝桶套装配原装弹簧,现在感觉像拖拉机,一点缓冲都没有了,是不是买到假货还是什么原因,求大师解答(回答满意度83.0%)
答:你买的是KVB避震当然是假货了,因为我只听说过KYB。但我觉得您应该是笔误,如果感觉上没有任何舒适性应该和弹簧磅数搭配有关系。
问:请问,新帕萨特能不能装上cc的全铝制元宝梁,下摆臂,羊角等,谢谢(回答满意度50.0%)
答:虽然我们并没有案例尝试过,但如果平台相同,某些部件理论上是可以通用的,但虽然用上了铝材部件,但是否能提升操控还要看原车集合设计。
轮圈轮胎换算器
轮圈轮胎数据库
拒绝妥协 福克斯ST用KW V3绞牙避震
2013款福克斯ST首次在2012年北美车展发布后,就被改装界视为改装的“潜力股”。其改装潜力可见一斑。针对新款福克斯ST使用的悬挂的特点,KW就为其推出配套使用的KW V3避震器。
虽然说官方在资料上也承认了新ST是以动力性为主,操控欠佳的这个事实,但这并不代表的操控性能差得让人难以接受。大家不要忘记,全新的福克斯在上一年开始已经正式投身不少赛事,特别是场地赛方面,参加了中国的以及WTCC等,虽然说这些赛车的改造跟原厂车完全不同,但起码可以说明,福克斯这台车并不是没有提升操控的这个能力。问题是我们怎样去为其进行强化。新款福克斯ST采用的是前后多的设计,这样的设计虽然远不及那前后的设计来得强悍,但它仍然有不少改进空间。我们目前还没有测试过这台福克斯ST,所以还不清楚它的操控实际如何,和的配搭是否合理,但从理性上分析,这台车并不是一台超跑,所以理论上,它无论有多么运动,它都只能对舒适性妥协(如避震会稍稍放软),而正是因为这一点点的妥协,会使得福克斯ST在操控上弱上不少。&
既然操控性能因此而减弱,那么理论上我们只要为其更换一套性能更强的避震,那么福克斯ST的操控性能就能得到提升。说到这里,本文的主角可以登场了,它是有着多年WTCC赛事经验的为福克斯ST推出的V列避震。V3避震的特点我想目前一直在玩的车迷已经很熟悉,但为了顾及广泛的读者,笔者还是简单说一下吧。它为式式设计,筒身采用INOX-LINE技术制作,可以更好地防腐蚀。阻尼方面,是这套避震的最大亮点,因为它拥有拉伸以及压缩独立调教,这相比起那些只有1路阻尼调教的避震来说,V3的调教可以更加细腻,而调教得最好的,是可以让避震在拥有舒适性的同时,还能够车轮贴服于地面。
图:这套避震采用主副弹簧设计,作用是当车辆在遇到坑洞的时候,车轮可以快速伸展,贴服地面。
图:避震拥有高低以及拉伸、压缩独立可调,并采用INOX-LINE筒身表面防腐处理,是一套相当高级的避震产品,不过这套避震在调教方面可是要考验技术的。
调教一般只有单边可调的避震并不是一件难事,因为这些避震的拉伸以及压缩已经是设计好,当调教阻尼的时候,这些阀门会有比例的变化,所以比较省心。但则不同,因为它是拉伸压缩都能独立调教,这意味着调教的人需要更清楚地了解拉伸以及压缩这两个阻尼代表什么,调教这些数值会有什么变化,车辆的动态等的知识,所以需求技师的技术要更加高。
图:KW V3避震拥有拉伸机压缩阻尼独立调教的功能,它可以让避震更贴服也更舒适。
提示:键盘左右"← →"按键也可以翻页
车型相关文章
改装品牌相关文章
各地经销商信息
无敌APP苹果版
无敌APP安卓版
无敌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无敌汽车网.cn
京公网安备54号
Copyright (C)
业务联系:400-930-8880福克斯ST与大众尚酷同场竞技会怎么样?_福克斯_长安福特
& 福克斯ST与大众尚酷同场竞技会怎么样? (发表于 )
正在加载,请稍候......
福克斯ST与大众尚酷同场竞技会怎么样? 看完CTCC的尚酷杯,只是自娱自乐,就尚酷一个车型比赛。如果拿20万的福克斯ST与30万以上的尚酷比赛会怎么样?我猜想ST应该没问题。尚酷应该只是花拳绣腿。 ...查看: 回复:1
源自赛车血统 钢炮福克斯编年史
您好,精华帖至少要有15张图片,文字不少200个字!并且是原创内容,布局合理。
楼主 电梯直达 楼
写在最前:就像是谈及日系紧凑级房车就必说丰田花冠和本田思域一样,谈到欧系的紧凑级房车,现在不能不提的三个车种就是大众高尔夫,欧宝雅特和福特福克斯。从车型历史来看,1974年诞生的高尔夫车型已经演化了足足6代,欧宝雅特自1991年诞生,迄今为止也已经演化了四代,而福克斯车型应该是最为年轻的,车系历史至今不超过15年,刚刚演化出第三代车型。虽然资历很浅,但是受欢迎程度却并不落下风,今天小编带着大家进入福克斯的世界。为什么福克斯是源自赛车血统?那我们就从WRC开始说起。1999年开始,福特以量产型Focus改装成Focus&WRC&进军全球难度最高的&WRC世界越野拉力赛,短短3年内就赢得了车队及车手双料亚军;随后,2002年在肯亚站&Colin&McRae&创下WRC有史以来最多单站冠军的世界新纪录!&2006年WRC福特车队在14个分站中取得8个分站冠军,并以优异的成绩夺得全年冠军;2007年福特车队继夺得瑞典分站冠军,包办挪威分站冠亚季军之后,又于意大利分站囊括冠亚军,夺得车队与车手积分排名的双项冠军!可以说福克斯是完全继承了WRC的冠军血统。在国内赛事上,日,中国“长安福特车队”正式启动,参加国内最顶级的汽车场地赛事“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CCC)”,成就了车队在整个2006年CCC比赛2000cc组的亚军。2007年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2000cc组比赛中,何晓乐凭借优异的表现获得了cc组车手年度亚军,长安福特车队一跃成为cc组年度冠军;年度的全锦赛比赛中,“长安福特车队”捷报频传,获得多项分赛冠军。2009年长安福特车队凭借着福特福克斯赛车斩获中国房车锦标赛(CTCC)的年度总冠军,而福特车队在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WRC)中凭借着福克斯RS赢得了年度总亚军以及被评为年度最佳车型。值得一提的是,在2009年北京首次举办的世界王中王争霸赛中,福特福克斯RS作为ROC比赛的官方赛车之一得到了众多专业赛车手的一致认可!进入2010年以来,福克斯车队更是王者归来,势不可挡!2010中国房车锦标赛(CTCC)首战天马山赛道,长安福特车队延续上赛季的辉煌,再度以车队、车手双冠的成绩完美开局。车队积15分,为实现卫冕年度总冠军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直到10月份的上海分站,长安福特车队此役获得了18个积分,领先第二名33分,提前一站夺得年度总冠军,至此作为CTCC赛事的重要参与者,长安福特&福克斯赛车取得“五年三冠”的骄人成绩,成为CTCC赛场上常胜将军,造就了赛场和市场当之无愧的“双冠王”。历代福克斯回顾:第一代福克斯:CW170,所向披靡(北美市场,年)1998年发布的研发代号为CW170的第一代福特福克斯,主要用于替代之前作为欧洲市场和北美市场福特品牌主力紧凑型车长达几十年,但已在市场上显出疲态的福特Escort。确实,仅从外型上来讲,线条大幅借鉴了1991年福特于日内瓦车展上发布的Ghia概念车的初代福克斯,以当时的目光来看,初代福克斯极具未来感的设计相对外观平淡的旧式的Escort要惊艳许多(当然,也许今天看起来这样的外形同样已经平淡无奇),可能这也是福特没有将这款新生的小车命名为第七代的Escort的原因。而从后来的实际表现来看,福克斯也确实像福特给予她的这个新名字一样,成为了车坛的一时焦点(Focus这个字的本义)。初代福克斯在欧洲市场上的销量一度可谓是所向披靡,一时力压欧洲市场此一级别的传统王者,大众高尔夫,曾连续在英国市场50个月取得同级车最高销量的佳绩。而自1998年发布起,至2004年退市止,这个小家伙总共在全球卖出了足足接近500万辆。同时初代的福克斯更是捧得一共超过60个各种门类的奖项,包括1999年欧洲年度车型,2000年美国年度车型,之后更是13次获得了这一类的奖项。她也是自汽车发明起,首个同时获得过欧洲和美国年度车型称号的车型。自2000年至2004年,初代福特福克斯连续五次获得美国《CAR&AND&DRIVER》杂志评选的十佳车型称号,年亦被评为全球最畅销车型。获得如此口碑和销量,自然不可能是毫无原因的。除去福特所谓“新边锋”设计语言带来的外观革新,较为牢靠的装配品质之外,最大的功臣莫过于福克斯被称为SLA&Control&Blade的独立式后悬挂系统。而相比同时代的欧宝Astra&G、大众高尔夫MK.4,则依旧还在使用理论行驶性能较为低下的非独立式的扭力梁悬挂(与之相对的,除丰田花冠之外的大多数日系紧凑级车则早在1980年代末开始使用独立式后悬挂,这也是其中很多型号,在除汽车消费本土性比较强的欧洲大陆市场之外的大多数地区大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旅行车版不知为何,诸多国内的中文资料当中将SLA&Control&Blade悬挂视为多连杆悬挂的一种,但事实上,“SLA”这个词即为英文Short&Long&Arm,亦即长短臂的缩写,而长短臂悬挂和等长双摇臂一起,为双摇臂悬挂的两个重要种类。而“Control&Blade”这个很让人感觉像是剃须刀广告词里的出现的词组,大概可以粗略译为“刀锋控制”(当然,笔者翻译水平有限,这个翻译不大妥帖,但福特官方似乎从未对其做过官方的汉语翻译,直接就是用英文称呼这一设计),指的是一个特殊的对TOE(车轮行进方向与车身夹角)和车身摇摆(诸如起步抬头和刹车点头)起到控制作用的纵向臂。不少中文资料当中将其视作多连杆悬挂可能是因其结构相当复杂,并且与较为标准的双摇臂悬挂视觉上第一感觉不大类似,反倒是总体布局多少有些接近大众集团的在PQ35平台上使用的多连杆后悬挂。福特SLA&Control&Blade悬挂,它可能是福克斯成功的最大原因当然,此类分类方式也并无太大不妥,但实质上这个严格意义上讲属于近年来相当流行的混种悬挂的设计和双摇臂的关系更近——事实上,作为福克斯初代车型母体的福特集团的C170平台(以及后来第二代车型的C1平台)和三菱蓝瑟7代(对应Lancer&EVO的4到6代,跟Lancer&EVO&VII可没什么关系)的平台设计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亲缘关系,这种结构事实上更接近当时的三菱蓝瑟的设计,主要区别不过是考量空间占用和行驶舒适性的情况下,福特C1平台改用机簧分离设计。而这种后悬挂也在某种程度上与本田第四代到第六代思域的双摇臂后悬挂设计类似(和第七代之后的思域的双摇臂后悬挂并不太相同)。相信很多老车迷看到这里已经明白这个SLA&Control&Blade后悬挂是什么实际水准了——要知道作为其演化的基础的三菱蓝瑟7代虽然名不见经传,可在其基础上研发的使用同结构后悬挂的代号CP9A的Lancer&EVO&V/VI可是有着各类拉力赛事中的上佳成绩和史上最佳EVO、“公道最速”等等威名,第四代到第六代的本田思域更是一度统治了全球大多数小排量赛事,使用类似设计的福克斯自然绝不会差。不过这里需要大家注意的是,1999年诞生的福克斯WRC赛车并不采用这种相对复杂的结构,而是像绝大多数WRC组赛车一样,因应恶劣和粗暴的使用环境,为了耐受度和方便整体更换,使用经过特别加强的极为粗壮的支柱式(也称类麦弗逊式,没有转向机构的此类悬挂严格讲不能直接称为麦弗逊式悬挂,另外,第十代之前的量产版斯巴鲁翼豹WRX&STi亦为此类设计)悬挂。如此的操控根底,自然会被一向在汽车运动方面颇有些造诣的福特好好的利用一把,普通版推出1年后的1999年,福特就发布了由一向和福特有着良好合作关系的英国Cosworth方面协助开发的运动化车款福克斯ST170,升级了原先普通2.0L排量版本的Duratec&HE发动机的汽缸盖,并换用双进气歧管可变正时气门和设计较为性能化取向的不锈钢排气管,改动后的发动机,改动后的发动机成为Duratec&ST最大马力升至173ps。而后于2002年年末发布的终极性能型号福克斯RS更在福克斯ST的发动机基础上做出相当大改动,并加入涡轮增压器,改动后的发动机称之为DuratecRS,最大动力输出达到215ps马力和310Nm扭矩的水准,0-100km/h加速时间仅为6.4秒,极速更高达232km/h,这样的表现虽不及当年的Escort&RS&Cosworth,但性能也足以力压同时代的第四代大众高尔夫GTi,堪称当时的最速欧系钢炮。第二代福克斯:C307走入中国,(北美市场,年)2004年德国法兰克福车展上,福特方面首次展出了研发代号C307的第二代福克斯,在机械结构上基本延续上代的成功设计,但考虑到消费者对于空间方面的要求,第二代福克斯未能在近年来的“小车变大”的潮流中免俗,第二代福克斯拥有了当时同级最大的1840mm的宽度和长达2640mm的轴距。而通过由长安福特方面国产的方式真正开始大规模进入国内市场的福克斯正是第二代的欧规车型(初代的欧规福克斯也曾通过诸多私人代理商直接进口的方式小批量引进过国内,当时售价和同时代的进口第七代本田思域相似,为20万元左右,只不过数量极其稀少),也是从这代车型开始,我国车迷可以更多更深入的接触到了这款曾在欧洲市场创下同时代无人能及的辉煌成绩的紧凑级车。不过对于福特方面来讲,不幸的是,由于同时代的主要竞争者,大众高尔夫MK5和欧宝雅特H(后者曾通过进口方式大量引入我国内地)的大幅革新,第二代福克斯并不再拥有巨大的技术优势,也因此没能在欧洲市场创下如初代车型般一枝独秀的销量成绩。但这并不是说第二代车型在变大的同时已经变成了一款臃肿而无趣的糟糕车型,事实上她在躯体变大以增强实用性的同时并没有舍弃初代车型上的那些讨人喜欢的特质——至少这点可以找出国内无数福克斯的车主来作证。欧洲市场的销量不如从前主要原因莫过于第二代的福克斯有了些更强劲的对手,而非其自身变得不够优秀。福克斯ST版从未引进到国内从悬挂布局上来讲,第二代的欧规福特福克斯延续了第一代车型的成功设计,继续为前麦弗逊后双摇臂结构,相较之旧款产品的改变相当细微,不过在轴距增长25mm,车身增长168mm,宽度增长22mm,高度增加8mm的情况下,操控的灵活性似乎并未受到什么影响。而动力配置上,引入国内的版本使用相对新式的Duratec&HE发动机取代了相对旧式的Zetec&E发动机,排量分为1.8L和2.0L两种,分别具有124ps和141ps的最大马力,搭配的变速箱则包括4速自动变速箱和5速手动变速箱。一时成为国内紧凑级车市场上最具有运动性和性能潜质的车型。2008年,第二代欧规福克斯经过中期改款,外形和内饰开始更趋近于当时福特整体的设计风格,同时在欧洲和其他一些地区市场加入了6速Powershirt双离合变速箱的配置,但遗憾的是,长安福特国产的型号未曾加入新式双离合变速箱,继续沿用之前的4速自动变速箱和5速手动变速箱的配置。运动化车型方面,第二代福克斯继续保持由ST和RS高低搭配的产品线(前者在澳洲和新西兰市场则被称为XR5&Turbo),两者均使用来自当时福特集团旗下另一品牌沃尔沃的一款2.5L直列五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因应具体动力调教和细节部件搭配的不同,分别成为Duratec&ST和Duratec&RS(名称同于第一代车型的发动机,但实际区别甚大,请诸位读者注意区分),前者拥有228ps的最大马力,后者拥有足足305ps的最大马力。而这两者均搭配不同于普通版本的6速Durashift手动变速箱。RS还不够?福特还准备了这个,福克斯RS500,限量的原厂最强版本但可惜的是,因扭矩过于强大和发动机本体较重影响车体配重等原因的影响(福克斯RS则很大程度上因为并未采用研发时期能传出会采用的四驱系统),造成了相对严重的扭矩转向问题,全力加速时车会自动右转,这两款车型并未取得针对使用更小排量的发动机的大众高尔夫GTi或者更高阶的高尔夫R20实际赛道性能方面的很大优势。另外,在第二代的福克斯RS基础上,还曾推出过一款限量500台的福克斯RS&500,具备相较之普通型号更大的350ps最大马力和惊人的460Nm最大扭矩,0-100km/h加速时间短至5.4秒,极速更高达266km/h。可惜的是,这个版本依旧保持前驱布局,过大的动力造成的操控问题并未被解决,但总的来说并不失为现时下最强力的欧系钢炮类车型之一。而较为特殊的是,第二代欧规福克斯并未在发布的同时引入北美市场,第二代福克斯在北美市场实际出现的时间甚至比在我国市场更晚——因为他们得到了一款专门的北美版本,完全不同于欧洲版本车型。但这款第二代的北美版本车型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沿用了第一代车型的车架设计,轴距相较欧版车型为小,同时只提供一款2.0L&Duratec&HE发动机作为动力配置,也不像欧洲市场那样提供旅行版车型和掀背版车型,只提供四门三厢版本以及一个欧洲或是其他地区没有的双门Coupe车型(欧洲市场则另有一个被称为福克斯Coupe-Cabriolet的硬顶敞篷车型)。第三代福特福克斯:科技边锋,2010-至今首先,我们要说说一些表面的东西:关于新的福克斯的外形,相信大家已经看过太多次,或好或坏的评论,我们也听过太多。不过,客观的说,她的各部分的线条和比例,确实不像比较传统的设计——这几年欧洲福特的设计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但无疑会让任何喜欢传统的低伸腰线设计和更保守的车身比例的人失望,新的福克斯有着一条从后至前逐渐下降的高腰线,从车头到A柱再到C柱以及车尾的过度比传统的做法更为平滑,没有太大的起伏。喜欢的人可以说这种设计强调了视觉上的冲击力,不喜欢的人可以责怪她这种设计让车身显得太过高耸(实际上这车的长宽高比例并没失常,这只是个视觉上的错觉)。但公平的说,新福克斯的外形就像一台加大号的嘉年华,整体轮廓极其相似,但多了一些线条上的肌肉感。但如果把这么一副至少在图片上看起来不算是特别惊艳的外观加上一个夸张的wide-body(宽体套件),并且再降低点车身,就能得到一个极好的非常讨人喜欢的效果,绝对能让任何怀疑这车视觉上太过高耸的人不再抱怨。好吧,你知道我说的是福特给赛车队们提供的那些赛车版本的福克斯,而不是现在有的任何民用版本的第三代福克斯。事实上,用来对付大众高尔夫GTi的新款福克斯ST都不会得到什么大型宽体套件,也许新一代的顶级运动化车型,福克斯RS会得到一个,就像上一代车型一样。但是在这里笔者要说的是,就像是任何外观线条复杂的车型一样,新一代的福克斯的实车比在任何图片上都要来的漂亮,而且哪怕没有宽体套件的加持,尤其是新的福克斯ST,相当的漂亮——应该比您能想象的更好一点,至少那副外表给过笔者一个很大的惊喜。不相信这点的朋友,可以去视频网站上找个有新的福克斯ST出现的视频来看看,动态的视频比起静态的图片更能让人一睹这车的真实风采。大家可能最关心的动力系统方面,第三代的福克斯有1.0L直列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1.6L的直列四缸自然吸气和涡轮增压发动机、2.0L的自然吸气和涡轮增压发动机(福克斯ST采用这一发动机)等主要五个种类的发动机,每个种类则又都有两种或者三种不同的调教版本。而这些发动机搭配的变速箱则有5速手动变速箱、6速手动变速箱,和采用干式离合器组的6速Powershirt双离合变速箱。关于未来会国产的版本所采用的动力装置,我们觉得很大可能和美规版本的相同,是1.6L的Ti-VCT自然吸气发动机以及2.0LTi-VCT&GDI自然吸气发动机两款——认为那些古怪的用着大小简直可笑的涡轮的小排量发动机简直就是个欧洲人的阴谋的朋友大可以宽心了。2.0L的直喷发动机,对于任何不喜欢涡轮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个福音新一代的2.0L&Ti-VCT&GDI发动机,由之前的第二代福克斯使用2.0L&DuratecHE发动机演化而来,采用与其相同的缸内尺寸,为缸径87.5mm,冲程83.1mm的利于响应性和高转速动力的发挥的扁长方形大口径小冲程结构,压缩比为12.0:1,具备162ps/6500rpm的最大马力和198Nm/4450rpm的最大扭矩。此一动力水平,虽然谈不上堪比当年那些纯高性能取向的准赛车级发动机,但在国内市场的2.0L自然吸气发动机中甚至已经优于本田第九代思域的TYPE-S型号或者雅阁2.0的R20发动机,一旦第三代福克斯引进,其新动力装置立刻将成为国内2.0L民用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强。而1.6L&Ti-VCT发动机,则属于福特最新的小排量发动机系列,Sigma系列,具体则称之为Duratec&Ti-VCT,缸径79.0mm,冲程81.4mm,属于类似近年来小排量发动机中相当流行的类似于正方形的竖长方形结构(大众的1.4TSI发动机和日产骐达GTS使用的MR16DDT也有类似的径程比),压缩比11.0:1。这款动力配置虽然听起来排量较小,但动力实际上已经和第二代福克斯的1.8LDuratec&HE发动机类似,具备125ps/6300rpm的最大马力和160Nm/4100rpm的最大扭矩。而更小的1.6L排量则能享受税率上的优势,能有力的拉低车主购车总成本,对于扩大新一代福克斯的用户群不可以说裨益不多。福特的Powershift双离合变速箱这两款发动机搭配的变速箱则包括一款传统的5速手动变速箱和福特的PowerShift双离合变速箱——任何抱怨之前的第二代福克斯在国产版本上只有一个旧式的不大能有效的发挥动力的4速自动变速箱的朋友现在可以满意了。新的PowerShift双离合变速箱在效率上无疑更有优势,也能带来更可喜的油耗,要知道之前的4速自动变速箱这方面表现可实在不大好。相对整个动力系统的变更和加强,新福克斯的其他机械部分给人的改变感觉并没有那么明显——诚然,从第一代的产品开始,这个小家伙就在这方面做的相当不错,坚实而具有刚性的车架,贴地性良好的悬挂系统,只要你不是真准备拿去赛道厮杀的标准要求,这一切相当的好。第三代的福克斯实际上对一直被福特方面引以为傲的SLA&Control&Blade式后双摇臂悬挂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不过就感觉来说,区别不大。但并不是说这方面,福克斯已经变得垂垂老矣,过分驯服了,事实上她比大多数同级对手都要更有趣一点,没有过分稳定的车身动态,但也不会真的有吓人一跳或者摧毁一些技术不佳的驾驶者的自尊的能力。不得不说,对于一台大多数时候扮演家用代步车角色的小家伙来讲,这样的调教很恰当。但动力系统的实际反映并没有参数上看起来那么激动人心——使用2.0L直喷发动机,并搭配PowerShift双离合变速箱的情况下,她能在短短8.7秒内加速到100km/h,表现不错。最大的侧向加速度能达到0.88G,这已经赶得上很多真正的运动车型的水平了。但事实上,漂亮的数据背后却是一点点的无趣,出于降低排放和油耗的目的,PowerShift双离合变速箱在D档下会过早的升档。好吧,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几乎所有的双离合变速箱在D档下都会这么做。但在S档的表现就让人捉摸不定了,控制电脑的表现很像几十年前的早期的人工智能软件,表现出一种毫无规律的无法抉择,几乎不能决定任何事情,不知道是维持在一个有充沛动力的高转速还是直接升档,而且过于频繁的变换档位。阁下您现在是不是想问,那么,我们不还有5速手动变速箱可选吗?一台手动变速箱至少可以完全的去控制一台车,而不用让一台自以为聪明但实则蹩脚的电脑给驾驶者添乱。这么说没错,手动变速箱可以完全的控制转速,但这台手动变速箱的换挡行程实在是稍微有点长,可以让人舒适的巡航,却在激烈驾驶中不是那么得心应手。说过了这些让人遗憾的部分,并不是说新一代福克斯的变速箱搭配非常糟糕,优秀的加速数据和较好的油耗表现事实上证明了她拥有不同的另一面,比如不论是PowerShift双离合变速箱还是5速手动变速箱,齿比的设定都相当得宜,能相当好地发挥动力,中段速域下再加速的所耗时间,反而低于大多采用涡轮发动机的对手。而双离合变速箱版本的车型,在100km/h左右的持续速度下巡航的转速更是仅为2240rpm,低于不少对手。而避震机和弹簧的搭配也没有紧凑级车中绝大多数都存在的不协调的问题,在舒适性和运动性之间取得了一个很好的妥协。车架也没有松散感,紧凑而具有整体性。最后能呈现给驾驶者的是一台紧致而灵巧的座驾,从这些角度来讲,相当不错。但也不是全然是好消息,如果你把这台车逼得太紧的话,就算她并不像那些用着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家伙们那样具有对一台前驱车来讲有点过分的初段扭矩,但一样会出现一点点的转向不足——你不能当她是本田的TYPE-R们或者法国人造的那些前驱怪物。但总的来说,车架和悬挂的表现方面,第三代福克斯是现在最好的一个。非常的恰当和美妙,如果仅以日常城市代步来要求,更是让人满意之作。相比已经引进国内的性能款福克斯——福克斯ST,这部“RS”必然是更高阶的性能版本。就外观设计而言,以第三代福克斯中期改款车型为蓝本打造的新车,多以硬朗刚毅的线条组合凝聚动感犀利的视觉印象。单是如此英气逼人的超脱气质,就远非其前两代车型所能及。并且除极具观赏性之外,新车外形设计的核心诉求仍旨在强调功能性和对车辆性能所产生的优化效果。凭借一番彻底的运动化包装,全新福克斯RS的内饰风格成功避免了与现款民用版车型落入相同的陈词滥调。镌刻着RS标识的平底方向盘、中控台三联仪表和Recaro运动椅等性能版本的专属选择,皆是新车制造激情氛围的重要依托。动力系统方面,经过重新调校的2.3LEcoBoosT涡轮增压发动机,预计将拥有超过235kW(320Ps)的最大功率,相比福特新款Mustang上所搭载的同款机型动力更加强劲。至于传动部分,我相信日后能够真正有机会驾驭这部性能利器的想必均是“大号”,因此大家也都没什么耐心,6速手动变速箱,如此直截了当的驾驭感应是所有乐衷于操控的驾驶者们心目中的不二之选。总的来说,经过十余年的演变,福特福克斯并没有像很多曾经一出世时候让世人惊诧的车型那样,失去了旧日的锐气,如果要用什么词形容新的第三代产品的话,笔者很乐意说是日趋成熟,她有一些乐趣但并不过分,她有着高科技的外表但并不让人捉摸不透,自然吸气发动机的保留提供了在这个小排量涡轮发动机横行的时代的第二种选择。结语这就是世界上最早采用流水线生产汽车而一举成功并成名的福特公司的紧凑级轿车的历史,总的来说,经过十余年的演变,福特福克斯并没有像很多曾经一出世时候让世人惊诧的车型那样,失去了旧日的锐气,如果要用什么词形容新的第三代产品的话,笔者很乐意说是日趋成熟,她有一些乐趣但并不过分,她有着高科技的外表但并不让人捉摸不透,自然吸气发动机的保留提供了在这个小排量涡轮发动机横行的时代的第二种选择。这个福特的主力车型仍在不断演化中,每代车型都有其代表性并延续其前辈的光荣传统。汽车发展的历史长河,它似乎也能成为一个不能被忘记的份子!
申请精华帖
您的申请已经提交,请耐心等待审核
1、审核通常是1-3个工作日
2、审核结果我们会通过系统消息给您答复
申请精华帖
您已经超过申请限制,不可再申请
您的申请连续三次被驳回,已经无法再申请精华帖,谢谢你对我们的支持!如有疑问,可以
申请精华帖
您有发现精华的慧眼,赞一个!
1、我们会在1-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
申请精华帖
此贴已经申请精华中,谢谢您的支持!
1、我们会在1-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
申请精华帖
您好,该帖子经过审核后,发现内容不符合精华要求,无法申请成为精华,谢谢你的支持!
申请精华帖
抱歉,帖子还没达到精华标准
精华帖至少要有15张图片,文字不少于200个字!您的帖子未达到要求,不能申请精华。
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福克斯更多相关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focus st 2007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