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史蒂夫班农对中国态度·班农

尼克希尔·索纳德:史蒂夫·班农到底想要什么?
QUARTZ网站记者
关键字: 特朗普班农美国精英伊斯兰
班农“打击伊斯兰纳粹主义的全球战争”
文明间的第四次大摊牌——班农在2016年7月将其概括为“事关人类存亡的战争”——是“犹太基督教西方”与“伊斯兰法西斯主义”(尤其是“伊斯兰国”)之间的冲突,但威胁并不只是来自“伊斯兰国”。
班农的表态以及他与反穆斯林活动分子帕米拉·盖勒(Pamela Geller)和罗伯特·斯宾塞(Robert Spencer)之间的关联表明敌人也许是整个伊斯兰世界(Islam in general)。如布赖特巴特新闻网2014年在报道中指出的,“博学的班农”认为伊斯兰教对基督教的敌意“源于伊斯兰教的初始观念(inception)”。他赞同——二战前伊斯兰教是欧洲所面临的比法西斯主义“更加黑暗”的一股势力。班农的其它观点还有:塑造穆斯林良好形象的美国非营利组织是恐怖主义的掩护者(a terrorist front);波士顿伊斯兰教协会的清真寺是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背后的元凶以及美国穆斯林试图以伊斯兰教法取代美国宪法。
从逻辑上说,由于伊斯兰教从根本上具有反基督教的暴力倾向(Islam is rooted in anti-Christian violence),因此确保在美国的穆斯林不构成恐怖主义威胁的唯一办法是尊重美国宪法的权威,并接受犹太基督教价值观。
“黑暗、达斯·伟德(Darth Vader)和迪克·切尼(Dick Cheney)”
班农的观点中仍有几处尚未完全解释清楚的地方——似乎非常关键却又有些模糊,有时不适合放在一个更大的格局中来检视。
“迪克·切尼、达斯·伟德还有撒旦,这就是权力的代名词”,他补充道。据《每日野兽》报道,班农视自己为肩负着摧毁现有体制(establishment)使命的“列宁主义者”。
班农一再提到“犹太基督教价值观”,这让我们确信班农并不崇拜撒旦。“黑暗是个好东西”似乎仅表示一种状态。他接着说:“(这种说法)只有当自由派和媒体犯下错误,对我们是谁、我们在做什么完全无知的时候才会帮到我们”。如果将他视为达斯·伟德一样的人物更有利于他建立开明资本主义的乌托邦,那就被视为达斯·伟德也无妨。
班农“列宁主义者”的表态则似乎与我们现在对班农的理解一脉相承:作为一名柏克式的保守派,他认为在需要恢复旧价值观时,抛弃领袖也是正当的。
同时,班农作为“黑暗”的反对力量所表现出的愉悦感与他对建制派的憎恨是统一的。班农对媒体全是“自大、傲慢和幼稚”的评价。
2016年11月上旬,班农在布赖特巴特广播中表扬其电话受访者和网络评论者的“洞察力”,怒斥曾暗示在密西西比参与特朗普竞选活动的民众不认识英国右翼民粹主义领袖奈杰尔·法拉奇(Nigel Farage)的《纽约时报》记者。在这场竞选活动中,“120%的民众”认识杰尔·法拉奇,他是“这场全球民粹主义浪潮中的英雄”,班农说。最近,他又对《纽约时报》表示,“媒体应该感到尴尬和羞耻,媒体最好少说多听”。他补充道:“我希望你们在报道我时不要落下这句话——美国的媒体就是反对党,你们并不懂这个国家,你们甚至还不明白特朗普为何会当选总统”。
班农对精英的憎恶部分源于他在精英群体中工作生活的经历。他经常提到自己在哈佛和高盛的经历。但是,在谈到他的精英生涯时,他说自己是一个在特权人士间游走穿行的人,一个能读出他们对美国普通中产阶级戕害的“局外人”(outsider)——他早些时候用这个词来描述他所代表的民粹主义运动。例如,2014年他在梵蒂冈演讲时说:我在高盛工作时发现,许多纽约人对伦敦人、柏林人的认同感强于对堪萨斯州人和科罗拉多州人的认同感,他们拥有自以为决定世界如何运转的精英思维。我要告诉你们,欧洲、亚洲、美国和拉美的工人阶级可不这样看。他们认为,自己知道该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班农似乎想要扮演宇宙复仇者的角色,代表那些被遗忘的中产阶级发出声音,这暗示着更深层次的冲突。
例如,他常常以诺曼底登陆的荣光为隐喻,还讲到他从布莱特巴特新闻网CEO的工作中挤出时间为越南将军武元甲撰写传记的经历(武元甲曾领导一场被班农称为“最为血腥、艰难”的独立战争),这其实体现出他对战争和暴力的迷恋。
他执导的纪录片也充满暴力,令人作呕,《火炬手》便是其中一例(其中包括至少有六个断头台的镜头、多个记录核辐射受害者、纳粹毒气室受害者被集体掩埋的镜头以及多个“伊斯兰国”暴行的画面)。
这些对于特朗普政府意味着什么
在2016年8月班农负责特朗普的竞选活动前,他的哲学在日常言辞中就已经有所体现。如果要问班农,他将在特朗普政府内扮演何种角色,那么过去两周的情况已经给出了清晰的答案:美国总统的政策已经受到班农世界观的强烈影响。
特朗普的就职演说基本上就是班农观点的复述。总统的就职演说通常以对未来的乐观态度为基调,而特朗普的就职演说则充满了对精英的憎恶。他概括了班农主义的观点,即“中产阶级的财富被搜刮,然后在全世界再分配”。另外,“被遗忘的美国人”也出现在他的演说中——特朗普提出的这个概念曾出现在班农执导的影片《零世代》中。
特朗普大肆批评了“建制派”,批评那些人只是保护自己,而未能使美国人民免受金融危机的伤害。“当他们在首都庆祝的时候,对于多数挣扎中的美国家庭而言,却没有什么可以庆祝的”,特朗普说。“我们使其他国家变得富裕,但是我们国家原有的财富、力量和信心则被无谓地耗散掉了”。
“美国第一”是班农的经济民族主义口号。特朗普发誓“团结文明世界的力量反对伊斯兰极端恐怖主义,将他们从地球上抹去”,这是西方对抗“伊斯兰法西斯”最清晰的信号。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特朗普称,“圣经告诉我们,上帝的子民团结地生活是多么美好,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都将受到上帝的保护”,底特律和内布拉斯加的孩子们“是同一个造物主创造的”。这些话从一个不太信仰宗教的人口中说出来有些奇怪。但是,如果考虑到班农在《火炬手》中坚称没有上帝的社会将分崩离析,这一切就变得容易理解了。
特朗普上任后几天就签发了令人头晕目眩的一系列政令——这些政令多由班农和白宫政策顾问斯蒂芬·米勒(Stephen Miller)起草。鲍登学院(Bowdoin College)的政治学教授安德鲁·鲁戴尔维奇(Andrew Rudalevige)说:“这些政令包含一些便于在新闻发布会上宣读的表明政令目的的文字,实际上却借此提出了通常不会在政令中出现的过分要求”。
班农对待伊斯兰教的看法似乎也对现行秩序产生了影响,即“保护美国免受入境美国的外国恐怖分子威胁”。纪录片回顾了班农的“移民不是杰弗逊派的民主主义者”的表态,给美国开出了药方——进入美国的任何人(甚至包括游客)都应当忠于美国建国原则和美国宪法。特朗普在接受基督教广播网一次采访时暗示,他将优先安置信奉基督教的难民而非穆斯林难民,并斥责美国政府过去一直优先安置穆斯林难民(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这一指责)。一些人认为特朗普的禁令是冒着给“伊斯兰国”招募宣传提供材料的风险(这一观点相对可信),他们或将借此宣称,美国正在领导西方发动对伊斯兰世界的全面战争。
新政府的另一项工作重心——涌过美墨边境的墨西哥人给美国带来的危险——也是班农眼中美国正在受到的攻击。特朗普的行政命令宣称:“许多”未经许可的移民“对美国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构成显著的威胁”,尽管犯罪学专家和移民专家都表示有证据表明:移民的犯罪率通常比本土民众还低。提供“庇护”的城市也遭到班农的强烈批评:他们“对美国人民和美国的稳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伤害”。换句话说,他们的所作所为并不符合美国的价值观。
最后,特朗普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由“精英们”支持的多边贸易安排——则意味着对美国工人阶级的温情喊话,这也是班农主义的经典主题。
“班农主义”已经启动
班农对象征手法(symbolism)的效果颇为得意,这种象征手法的力量在特朗普竞选、当选和上任前后一以贯之。安德鲁·布赖特巴特曾将班农比作“茶党的莱尼·里芬斯塔尔(Leni Riefenstahl)”,班农是一位宣传大师。从他屡次跳槽的经历也不难看出他是一个典型的机会主义者。
特朗普就职演说中的表态以及随后发布的行政命令只是班农想要最大程度地鼓动民粹主义情绪——而这并不意味着他想要颠覆美国。
而另一种可能性是,班农正在将特朗普政府引向开明资本主义(enlightened capitalist),以及犹太基督教主导下的民族主义,他认为美国需要这些思想。
但是究竟是哪种可能,我们并不清楚。只有班农自己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我们所确信的是,曾叫嚣着要以暴力方式复兴“西方文明”的人现在终于拥有了实现它的力量。
(青年观察者张成译自2月3日美国Quartz网站,观察者网马力校译)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原标题:尼克希尔·索纳德:史蒂夫·班农到底想要什么?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马力|||||||||||||||||
美一高官被解职:曾对伊万卡做出下流评论
  美国高级安全官员克雷格?迪雷2月17日被特朗普开除。(资料图来源:英国媒体)
  批评特朗普政策、调侃伊万卡外貌 美高级安全官员被解职
  中国日报网2月20日电(严玉洁)当地时间2月13日,白宫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尔?弗林因涉嫌“通俄”在一片争议声中主动请辞。寥寥数天后,又一名高级安全官员“落马”。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西半球事务负责人克雷格?迪雷17日被特朗普解职,因为他批评特朗普的政策,并且对“第一女儿”伊万卡做出下流的评论。
  据现任和前任政府官员透露,迪雷被免职与他16日在华盛顿智库威尔逊中心一个私人讨论中的言辞有关。一名参与讨论的匿名人士说,迪雷抨击了特朗普政府的拉美政策,特别是与墨西哥关系的艰难开端。1月25日,特朗普声称,将动用联邦政府资金,数月内在美墨边境开始造墙。次日,墨西哥总统培尼亚在个人推特账号上说,他将不会参加原定1月31日与特朗普在华盛顿举行的会面。此举被认为是对特朗普签署建造边境隔离墙行政令的回应。
  此外,迪雷还数次评论伊万卡有多吸引人,这些言辞“令人尴尬”。事实上,特朗普也曾公开评论伊万卡的外貌:“她拥有非常好的身材。我说过,如果伊万卡不是我的女儿,也许我会跟她约会。”
  该消息人士还透露,迪雷对于不能参与大多数有关墨西哥政策的讨论感到很沮丧。迪雷据信曾公开表示,特朗普核心圈成员,包括首席战略顾问史蒂夫?班农和特朗普的女婿、顾问贾里德?库什纳,都没有在白宫制定政策时咨询NSC成员。
  白宫一名高级官员证实,迪雷已经不在NSC工作,现已返回美国国防大学任职。迪雷自2001年以来一直在国防大学工作,并于2010年加入该校国际安全事务学院,最近开始担任院长。
责任编辑:西湖雨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扫扫有惊喜
那个说“中美必有一战”的人离开白宫,但更危险了!中印洞朗对峙的六种可能&结局”中国会同时面临两场战争吗?战争离朝鲜半岛很近,但美国难有必胜把握!远在大洋彼岸,他曾被称为站在总统背后的“灰衣主教”,他曾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身边的“红人”,他就是特朗普的首席战略师史蒂夫·班农。8月19日,他黯然离开了白宫。很多人说,他被“逐出”白宫的主要原因是他不合时宜地主动与一家杂志编辑人员通电话,告诉他“我们正在与中国进行一场经济战”。这并不令人惊讶,今年2月班农就被披露曾在电视节目中公开说,5到10年内,中美必有一战。交战的地点很可能在南海!离开白宫的班农真的意味着大势已去,难再发挥影响?恐怕答案是否定的。摆脱了共和党建制派在白宫树立起的越来越严格的“纪律”,回归右翼领军网站布莱巴特新闻的班农将有更大的自由空间,代表特朗普“心底那一派”与白宫和国会的对手开战!当然,也包括“与中国一战”。“枪声”为他送行?北京时间8月19日凌晨,美国媒体集中爆发式地推送一条“大新闻”——特朗普总统首席战略师班农离职。白宫发言人萨拉·桑德斯随后发表声明说,班农的离开是很友好的,白宫办公厅主任约翰·凯利与班农互相同意这是后者在白宫的最后一天。班农的离开其实已经在几天前已经被一些人预料到了,因为他私下里对《美国展望》杂志说了很多猛料,包括对中国必须打一场贸易战,与白宫和国防部那些人的内斗等等。不曾想这些内容都被该杂志的编辑写入文章,公开刊出了。这显然是不守“纪律”,将白宫的重大决策和内部不和捅到了外面,就好像已经麻烦不断的美国政府又尴尬地露出了底裤。所以,尽管班农被称为特朗普的“大脑”,但最终还是被共和党建制派以“必须严明政治纪律”的理由清除掉。但就在班农离开白宫的同一天,美国正式对中国启动了301调查。中美“贸易战”似乎并没有因为班农的变故而戛然而止。
上一页&1共6页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发现好货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史蒂夫班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