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三级残疾残疾无法生存怎么办?

免费发布咨询,坐等律师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后
10分钟内收到律师在线回复
平均有多个律师参与回复
得到了圆满解决
您的位置: &
本人非因工患病肢体残疾。医疗期满。公司不同意继续请假,也不安排工作。我应该怎么办应该怎么办?
本人非因工患病肢体残疾。医疗期满。公司不同意继续请假,也不安排工作。我应该怎么办?
无锡推荐律师  我叫何秀芳,四川省青神县青城镇五更桥村人。2013年5月得了罕见病脊髓小脑共剂失调,丈夫黄吉祥不负责仁把我推给我的父母,让我在父母家居住一直不闻不问。我父亲是1级残疾人生活无法自理已经多年,母亲是一个身患骨髓炎至今未愈,尚无钱医治的残疾人。法院却判决我丈夫负担我医疗费和交通费的70%。我的2位残疾重病父母没有任何的生活来源,都是靠国家救援才能存活,怎么还能为我支付30%的医疗费?起诉丈夫黄吉祥支付生活费和医疗费用,11.6号法院2位法官来我家通知“”他们找不到人不能强制执行,但却又劝我离婚,说离婚对双方都是好事,更说我如果同意离婚她们能找男方母亲找到男方~我妹妹说:我姐只要有口饭吃,有点药治病就行,没有别的想法。离婚了,我姐怎么办??我重病残疾需要治病的爸妈他们自己都照顾不了,怎么有能力为我姐治病??法官回答:这个他们管不了!不在他们的管理范围之内!”  2位法官离开之后,因我事情发微博而被法院关注,法院在11.7号通知我去法院,我因身体情况妹妹代我而去,法院赵院长和我妹妹交谈:“你姐这个事情,我们的国家法律,包括我们的司法机关,对于这种如果被执行人确实下落不明或者找不到人,而且权利人的生产生活又确实受到影响特别困难的,我们国家还有一个司法救助政策。实际你姐这个案子因为找不到人,我们的执行法官在终结这个案子的时候实际我们都已经确定了:准备对你姐纳入这个司法救助的范围。我不知道2个法官对你讲过没有?”  我妹妹:这是法院救助的吗?没有、没有。他们完全没有讲这个。  院长:没有讲哈。  我妹妹:他们是来建议离婚的。  院长:谁建议离婚??是谁建议离婚的?谁这样做工作建议离婚?男的法官还是女的?  我妹妹说:两个都有说~且说离婚是他们的意见!  院长也问:“离婚,你姐姐怎么办?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可能当你姐姐患病之后,你姐夫外出可能谋生了离婚的想法,我们法院给予了制止!为什么呢?因为夫妻之间有互相扶养的义务,不能说夫妻是同林鸟,遇到了困难大家就各自飞!这肯定不行!这也是我们国家法律、我们社会道德不允许的。所以我们法院不支持离婚。”  且明确表态:如果夫妻一方发生疾病,另一方提出离婚,是更不可以的.他们2法官的意见不代表我们法院,可能有些法员那样,但是不代表我们法院的观点。我可以明确的回答你:你姐这个案子,只要你姐不同意离婚,任何人都不敢判离婚。”  之后院长让我妹回家把法院的谈话转达我,劝我们删了头一天发的腾讯微博,且说我的司法救助他们会赶紧报上去,大概年底就下来~但是给我提一个要求,他们法院的想法已经告诉我了,在我们的谈话之后,劝我回家之后就紧接着删了微博,在网络上面挂着不好~让我发微博,让那些好心的网友们不要担心了,不要再议论此事了~他们会紧接着跟进处理的~  另一个工作人员也说:那是我们的常务副院长,既然我们院长跟你说了,你就要有信心~  。  于是我妹妹回来告知了我,我们就发了微博告知爱心网友们事情在正在很好的解决之中。于是删了微博。  可是昨天12月30号,法院又来了法官送来了我丈夫起诉我离婚的传票。我已经停药快3个月了,2位重病残疾的父母每月只有100元的低保,靠政府和亲人邻居送菜救济才能生存,我因为病情需要在华西吃药已经借了亲人一些钱,丈夫自我生病后今年2月份提离婚我不同意之后消失,没有一个问候的电话—今年3-9月的生活费和华西医药费,和华西交通费也从未支付,在发微博院长谈话之后的后两天回来,在法院我婆婆连华西开的治疗单据发票都不认可,说我是开的假发票,到处都可以开假发票,最终在法官劝导下丈夫只付了2500,其他都未支付——  我现在因病需要治疗,华西说我这病会从走路无法平衡,肢体无法协调,肌肉萎缩慢慢直至瘫痪,需要长期吃药以缓解病情发展的速度……现在面对丈夫的起诉,为什么法院院长的话出尔反尔,如果离婚,我只有一个月低保100元我怎么办生活?2位重病残疾需要生活需要治病的老人都无法照顾自己,如果能够照顾我??这样我只能死了吗??我也想生活,看见一片阳光……这样离婚,法院不就是把现在重病的我扔给两个残疾老人吗?因为无钱治自己更无钱帮助我的2位父母每天为我以泪洗面……瘫痪的爸爸骨髓炎的妈妈都每天为我以泪洗面,我真的不孝,可我没有办法??只有死了才能是我婆婆口中的不拖累她儿子??死了残疾父母会好点吗?   跪求各位博客网友们帮助帮助我这个得了脊髓小脑共济失调这种罕见病的女孩子,我因病走路无法平衡,常摔跤,肌肉萎缩慢慢瘫痪_法院会判离婚么?我该何去何从————    青神电视台《730大搜索》第三十四期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可怜的一家人,社会正能量在哪里,希望政府部门能帮助他们!!!
  帮顶  当前位置:
肢体残疾康复
来源:岳塘区残联
浏览量:次
一、肢体残疾康复的概念
&&& 肢体残疾是人体因肢体残缺,或因外伤、疾病等原因造成的躯干麻痹,肢体畸形,导致人体的运动功能障碍。常见的是由神经系统和骨关节肌肉系统所致的残疾。神经系统损伤致残的主要有:脑血管意外 ( 偏瘫 ) 、脊髓损伤 ( 截瘫、四肢瘫 ) 、儿童脑瘫、脊髓灰质炎 ( 小儿麻痹 ) 、周围神经损伤、颅脑损伤。骨关节肌肉系统损伤致残的主要有:截肢、断指再植术后、腰腿痛、颈椎病、手外伤、骨关节炎、骨折及骨关节术后、脊柱侧弯、进行性肌萎缩。
二、肢体残疾康复的主要内容
&&& ( 一 ) 矫治手术,如小儿麻痹后遗症、脊椎损伤等引起的肢体残疾可通过矫治手术来恢复肢体部分功能。其手术的方法有:足踝部瘫痪畸形矫治手术、膝部瘫痪畸形矫治手术、髋部瘫痪畸形矫治手术、麻痹性脊椎畸形矫治手术、下肢长度均衡矫治手术、上肢瘫痪矫治手术
&&& ( 二 ) 装配假肢、矫形器和辅助用具。因外伤、炎症、恶性肿瘤等原因迫不得已而截去部分肢体,以致造成肢残的,靠装配假肢和矫形器来辅助功能。
&&& ( 三 ) 康复治疗。对肢体残疾者进行包括体育疗法、作业疗法、物理疗法、营养疗法、祖国传统医学疗法。
&&& ( 四 ) 康复训练。肢体残疾者(包括进行矫治手术后或装配假肢矫形器)必须进行康复训练才能恢复和改善功能。训练内容有 : 运动功能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
三、肢体残疾常用康复方法
( 一 ) 运动疗法
&&& 运动疗法不是被动的接受治疗,而是患者本身主动地按照“运动处方”,进行运动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运动疗法主要应用于:
&&& 1 、关节可动范围的维持。
&&& 2 、关节活动范围的改善。
&&& 3 、恢复肌力的训练。
&&& 4 、增强耐力的训练。
&&& 5 、平衡训练。
&&& 6 、步行训练。
( 二 ) 作业疗法
&&& 作业疗法是通过指导患者进行某种特定作业课题,以诊断、评价、治疗身体或精神障碍,使患者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最大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作业疗法主要应用于:
&&& 1 、增加关节的可动范围。
&&& 2 、改善运动的协调性、准确性、平稳性及速度。
&&& 3 、进行身体功能的综合性训练。
&&& 4 、增强耐力的训练。
&&& 5 、代偿运动能力训练。
&&& 6 、改善心理状态训练。
&&& 7 、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 8 、自助具的装戴及训练。
( 三 ) 物理疗法
&&& 物理疗法 ( 简称理疗 ) 是应用光、电、声、热、冷、机械等物理因素治疗疾病和功能恢复的科学技术。在康复医学中,应用理疗的目的在于缓解疼痛、促进循环、防止和矫正障碍,最大限度地恢复肌力、增强关节活动范围和协调性,以及治疗某些并发症等。
&&& 物理疗法分为自然物理因素和人工物理因素两大类:
&&& 应用自然物理因素的有:日光浴、空气浴、温泉浴、海水浴、泥浴等;
&&& 应用人工物理因素的有:温热、电流、光波、声波和无线电磁波等。
四、残联在肢体残疾康复工作中的主要职责
&&& ( 一 ) 将肢体残疾康复纳入当地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中。
&&& (二 ) 协调、组织医疗机构为残疾人施行矫治手术。
&&& ( 三 ) 在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内提供场所、设备等,指导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为残疾人提供用品用具、假肢矫形器装配服务。
&&& ( 四 ) 开展肢体残疾社区康复服务,培训基层康复员、残疾人及其家属,指导进行家庭康复。
&&& ( 五 ) 负责本地区肢体残疾康复的统计工作。
&&& ( 六 ) 开展肢体残疾康复知识宣传普及工作。
小儿脑瘫康复训练方法
一、小儿脑瘫的概念
&&& 小儿脑瘫是由早期脑损害或发育缺陷导致的一组以运动、姿势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状,同时还伴有智力障碍( 75 %)、语言障碍( 30 - 70 %)、癫痫( 30 %)、感觉障碍及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小儿脑瘫一经医疗机构诊断确定以后,就应及早开展康复训练。
二、小儿脑瘫的原因
&&& 儿童出生前或出生后或婴儿期 , 脑部受到任何原因的损害都可能留下非进行性的永久的脑损害。
三、小儿脑瘫常用的康复训练方法
&&& ( 一 ) 首先是正确的抱姿,即将小儿双腿骑跨在康复人员的腰间。为了加强小儿头的控制,可使其俯卧位双手支撑抬头、抬胸或仰卧时双上肢伸展,将其缓慢自仰卧拉至坐位。当小儿坐在床面上时,应诱发其向前方、侧方伸手取物,逐渐出现各方向的保护性反应,以增强坐位的稳定性。
&&& ( 二 ) 对不会翻身的小儿,在其仰卧时,将翻动侧的下肢屈曲,并辅助屈曲腿带动身体旋转或握住翻动侧上肢使其伸展,内收,带动躯干翻身。学会爬行是行走的先决条件之一。小儿需双上肢伸展支撑,下肢以膝关节支撑使躯干与大腿成 90 °。姿势保持稳定后,可在小儿面前放置带有声响、颜色鲜艳的玩具,诱发其向前交替伸手抓取,同时可向前推动小儿足底,辅助其前行。
&&& ( 三 ) 对站立时足跟不能着地的小儿,训练者可在其仰卧时,四指握住足跟,以手掌压向足心,使足背向小腿方向背屈,足背与小腿之间角度尽量小于 90 °。还可以穿戴足踝矫形器,以利于矫正尖足、稳定踝关节,更好地进行站立、行走训练。
&&& ( 四 ) 有的小儿双手握拳,不会抓物,训练者要坚持做被动手指伸展活动,将其大拇指外展伸开,其它手指就容易伸开。
&&& ( 五 ) 在运动训练的同时,也要加强语言训练。以颜色鲜艳的玩具吸引小儿的注意力,力争其模仿训练者的发声、发音。创造良好的言语环境,及时纠正异常的发音。
&&& ( 六 ) 对于四肢肌肉张力明显增高或四肢不自主的运动妨碍了患儿的活动时,可考虑使用解痉或控制徐动的药物,如:安定、力奥来素、安坦、美多巴等。
&&& ( 七 ) 中医按摩可减低痉挛肌肉的张力,扩大四肢关节活动范围;针灸可采取头针在运动、语言区,以改善该区功能。
偏瘫常用的康复训练方法
&&&偏瘫是指一侧面、舌及上、下肢的随意运动无力或丧失,上、下肢体瘫痪的程度可以不一致,一侧大脑半球或脑干内锥体束较集中的部位受到损害,则发生对侧偏瘫。偏瘫多见于脑血管病、外伤、肿瘤等。偏瘫的治疗除了必要的药物介入外,主要的康复训练方法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治疗、心理治疗、文体治疗、传统的物理疗法、祖国传统医学等。
一、运动疗法
&&& 运动疗法是通过主动运动、被动运动来改善运动障碍的治疗方法的总称。主要内容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增强肌力训练、姿势矫正训练和神经生理学疗法等。脑血管病患者约有 80 %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主要是偏瘫痉挛模式,也就是我们常看到的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的痉挛模式。在脑血管病卧床期,主要进行体位转换、被动运动、保持良好肢位、起坐训练以减少压疮、关节挛缩等并发症,为日后康复训练打好基础;在离床期应进行坐位训练、平衡训练、起立训练等促使患者肢体功能得到提高;在步行期则主要以步行训练改善步态为主。为了增进运动功能进行的运动训练,常采用多种治疗技术的综合方法及运动再学习疗法,以达到恢复肢体运动的目的。
二、作业疗法
&&& 作业疗法是运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为治疗手段来改善和补助患者功能的方法,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自理、工作、休闲等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的理想方法。它主要包括机能障碍的评价与训练、认知和知觉训练、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价训练、自助具的选择制作、环境改造的设计和指导、开具轮椅处方等等。它和运动疗法的理论原则是相同的,所不同之处在于它将肢体需要的运动设计成一项作业活动,比如说利用陶艺制作来训练手指的精细动作。这不仅提高了患者的兴趣,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能力。
三、语言疗法
&&& 语言疗法是指语言训练人员根据患者的语言情况和病变部位诊断出障碍类型,运用不同的方法,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多途径的刺激引发并强化患者的正确语言反应。约有 22 %— 32 %偏瘫者伴有语言—言语障碍,因此,语言训练必不可少。
四、心理疗法
&&& 心理治疗是心理医生运用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治疗患者的各种心理困扰,包括情绪、认知与行为等问题,以解决患者所面对的心理障碍,减少焦虑、抑郁、恐慌等精神症状,改善患者的非适应社会的行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人格的正常成长,较好地面对人生,面对生活和很好地适应社会。
&&& 身体的残疾和功能的障碍常引发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并且疾病本身也会造成记忆力、注意力及定向能力等方面的认知障碍。有效的心理治疗能增强患者的学习能力和主动参与精神,主要方法为支持性心理治疗、理性情绪疗法和行为疗法等。
五、文体疗法
&&& 文体疗法是采用体育运动项目及娱乐项目对患者进行训练,使患者的身体机能得到改善、提高,并且可以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的一种方法。这对于提高身体运动素质,增强体质和创造良好的心理状态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轮椅技巧、偏瘫体操和各种球类是主要内容。
六、传统的物理疗法
&&& 传统的物理疗法对偏瘫的康复也有特殊的作用。尤其水中运动疗法是通过水的浮力等作用,使患者的肢体在水中更容易完成正确的运动。
七、中医治疗
&&& 中医早已用于治疗偏瘫,特别是利用针灸配合肢体运动具有独到之处。
截瘫常用的康复训练方法
&&&截瘫是指受损伤脊髓平面以下的躯体出现运动、感知觉功能障碍。截瘫是由胸腰段脊髓的炎症、外伤、肿瘤、血管性疾病等所致的脊髓横贯性损害。截瘫常用的康复训练方法有 : 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康复工程、文体疗法、中医治疗等。
一、物理疗法
&&& 物理疗法是指徒手或借助器械,综合应用水疗、电疗、光疗等手段,改善全身各个关节的活动范围,提高残存肌力,增强肌肉耐力,恢复协调和平衡能力,使截瘫病人学会翻身、起坐和床与轮椅之间及轮椅和厕所之间的转移动作。
二、作业疗法
&&& 作业疗法是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特点,从日常生活活动、生产劳动或闲暇活动中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作业活动,对患者进行训练,提高患者身体的综合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使患者掌握进食、穿衣、入厕等日常生活动作,并学会一些基本的职业技能,在出院后能适应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劳动的需要。
三、康复工程
&&& 康复工程是指为患者定做一些必要的支具或矫形器,借助双杠、助行器或拐杖,使患者恢复站立能力,并能在小范围内步行。
四、文体疗法
&&& 文体疗法是指选择患者力所能及的一些文娱体育活动进行功能恢复,如轮椅篮球、台球、网球、乒乓球、射箭、击剑、轮椅竞速、游泳等,一方面恢复其功能,另一方面使患者得到娱乐。文体疗法的好处在于可提高运动功能和改善体质,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除此之外,参加文体活动可以分散对自身残疾的注意,许多文体活动可以和健全人一起进行,对他们积极参与和重返社会十分有利。
五、中医治疗
&&& 中医治疗是指利用祖国传统医学,进行针灸、按摩、电针、中药离子导入等治疗,有助于截瘫病人残余肌力的恢复和大小便的功能改善。另外,采用中药内服、外用,对治疗截瘫并发症也有一定效果。
截肢者康复的主要环节
&&&截肢是将已失去生存能力、危害病人生命的肢体截掉,目的是挽救病人的生命,是治病救人过程中采取的一种迫不得已的治疗手段。
&&& 一般截肢手术完成后约在 14 天左右拆线,拆线后即需要进行残肢弹力绷带包扎。为防止残肢水肿及促进残肢成熟,要进行残肢的拍打,使残肢皮肤增厚,提高残肢耐受力,为安装假肢做好准备。同时应根据截肢的不同部位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大腿截肢患者主要进行髋部的肌力训练及预防畸形发生,具体方法是:患者俯卧位后伸大腿训练臀部肌力,卧位向上抬腿,训练大腿外侧肌力。注意保持髋关节的正常位置,不要长期坐位,防止出现髋关节屈曲畸形。小腿截肢患者主要训练膝部肌肉力量,进行患肢的伸膝及屈膝肌力训练。注意保持膝关节的伸直位和防止膝关节的屈曲畸形。上肢截肢后的患者,首先应进行利手交换训练,配合健侧上肢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并活动肩肘等处关节,进行残存肌肉的肌力训练。
&&& 安装假肢后,要先学会熟练的穿脱假肢,然后再进行使用假肢的训练。下肢假肢训练从站立平衡开始,到扶拐或步行器行走,到独立行走及适应各种不同路面的行走训练及保护性训练。上肢假肢训练主要有开闭手、屈肘、锁肘、开肘锁、物体的拿放移动、日常生活的穿脱衣服、开门、写字、打电话等。
麻风畸残康复的主要方法
一、麻风畸残康复的概念
&&&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传染病。麻风畸残是指麻风病晚期患者颜面和四肢外观出现的严重畸变。麻风畸残康复是指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防止残疾继续加重、改善功能和形象等,以提高生命、生存质量。
&&& 长期以来,由于科学知识不普及和社会偏见,导致人们对麻风病人心存恐惧和歧视,麻风病人也存在自卑心理。事实上,麻风病是一种传染性很低的疾病,正常人群中,约有 95 %以上的人即使感染了麻风病菌也不会发病,只有免疫力低下者才有可能患病。目前,采用科学的联合化治疗方案,多菌型麻风只须两年、少菌型麻风只须半年即可完全治愈。麻风病经治疗病情稳定后即可完全消除传染性。所以,只要认真贯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就可有效地控制麻风病的传染,预防畸残的发生。
&&&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麻风病的防治工作,新中国建立之初就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麻风病的防治工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已累计治愈了近 48 万例麻风病患者。麻风病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目前,我国麻风病治愈存活者 23 万,其中 12 万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二、麻风畸残康复的主要方法
&&& 麻风畸残康复的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 ( 一 ) 畸残矫治手术:如用于防盲的兔眼矫治和白内障复明手术;用于矫治面瘫和面部整形的颜面部手术;用于防止畸残加重的复杂性溃疡的清疮、植皮手术;用于改善功能的手、足矫治手术等等。
&&& ( 二 ) 防护用品的使用:用于眼、手、足防护的防护鞋、护目镜、防护鞋垫、手套等。
&&& ( 三 ) 安装假肢、矫形器具。
&&& ( 四 ) 配用辅助用品用具,如拐杖、轮椅等。
&&& ( 五 ) 康复训练,包括训练患者眼、手、足的自我护理等。
三、残联在麻风畸残康复工作中的职责
&&& 我国麻风畸残康复已列入《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要求各地为麻风畸残者实施矫治手术或配备辅助用具,向社会宣传相关科学知识。
&&& ( 一 ) 协调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本地麻风畸残康复工作实施方案,分解任务指标,落实配套经费,并组织实施。
&&& ( 二 ) 协助卫生、民政等部门对麻风畸残患者进行病源调查,筛查有康复需求的麻风畸残者,实施矫治手术、安装假肢、配备辅助用具、进行康复训练等措施,对贫困患者给予补贴。
&&& ( 三 ) 负责本地区麻风畸残康复的统计工作。
&&& ( 四 ) 开展麻风畸残康复知识宣传普及工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肢体二级残疾的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