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有其他2018世界杯中国队赛程

摘要:文|婆罗刹编辑|朴芳十一月到现在为止,最让犀牛娱乐期待的应该的就是《猎场》和《中国乐队》,而最让人失望的却也是它们。或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万众期待的《猎场》在湖南卫视和各大视频
文|婆罗刹
编辑 | 朴芳十一月到现在为止,最让犀牛娱乐期待的应该的就是《猎场》和《中国乐队》,而最让人失望的却也是它们。或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万众期待的《猎场》在湖南卫视和各大视频网站一片喧闹的宣传中开播,结果却不尽人意,收视与口碑难以并肩,豆瓣评分勉强过六,甚至被质疑雇水军刷好评。 而《中国乐队》与其的命运却也大同小异。三月举行发布会、七月开始录制、到了九月结束后却杳无音信。11月9日,在经历了多次跳票、催播、延期,终于在江苏卫视播出。但首期收视率却只有0.188%,在同时段综艺节目排名13。
不得不说,《中国乐队》的初衷和整个出发点对于整个中国乐坛都意义非凡。它为新的,有生命的乐队提供了一个主流舞台,让他们从地下走到大众的视野,让观众认识到这群音乐人的可爱、可敬之处,也让更多属于中国乐队自己的优秀原创作品实现价值。 就整个第一期来说,呈现的音乐内容和现场的灯光布景都是无可挑剔的,玫瑰木子弹,声音玩具,衣湿乐队等独立乐队的出现对于观众而言同样是一种震撼。似乎除了“消失的崔健”整节目看上去都是“完美”的。那到底又是什么原因,让这个观众满心期待的“完美”节目,在首播之初,收视与口碑双双扑街?难道就仅仅是因为在周四十点半的非黄金时段播出吗?节目定位不清,缺乏固定风格没有固定风格,没有选择取悦市场的作品,这就是真的音乐节目吗?在整个节目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了做到展现和塑造中国原创音乐的多元化和个性化,整季节目中将出现44支乐队,风格涵盖流行,爵士,民谣,雷鬼等。独立音乐圈知名的海龟先生、左右乐队、声音玩具、打扰一下、莫西子诗等音乐人都将站在这个舞台上。 这也成了大多数观众不买账的原因。其实《中国乐队》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个大命题,它涵盖的东西太多的。就像《中国有嘻哈》如果成了《中国有HIP-HOP》,也许就没有办法成为今天的现象级网综。 这类垂直类的文化综艺,应该从大的文化中选择一个方面,或者一个点作为整体的突破口,让观众通过这个“点”了解整个大文化的“面”。
此外,整个节目并没有找到主流化与差异化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其实这也是定位不清产生的一个主要问题。《中国乐队》表面上看似乎仍旧是综艺市场中“主流”节目—歌唱类节目,但 “一档真的音乐节目”主题标签,却将差异化无限放大,这一点在已经播出的第一期中,也能明确的感受到。丢弃了主流化,使得整个节目的观众群严重受限,收视自然很难出彩。节目模式平淡,缺乏冲突与戏剧效果整个节目最大的亮点就是“无海选、不PK、不淘汰”的节目模式,却也是导致节目收视难以保障的一个根本原因。 在整个12期里,节目组选择通过乐队的发掘—呈现—成长作为推进节目节奏的主线,以此来实现为乐队发声的主旨。放弃比赛晋级淘汰模式,就注定了节目缺乏冲突与戏剧效果。对于早已经习惯了“无撕逼不综艺”的观众而言,这必然使节目索然无味。 另一方面,第一期的节目中,原本说好的三位导师,崔健“消失了”,陈伟伦也只限于开场,整体的存在感极弱,只剩谭维维贯穿整期节目。 而这个分别代表着音乐态度,专业幕后制作人以及音乐形式的探索者的导师阵容的缺失,一方面使得节目内容缺乏完整性,另一方面,更是从另一方面扼杀了节目产生戏剧与冲突的源头。“三位导师”的设置模式是文化竞技类综艺中常见的一种模式,尤其是在选秀节目中。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导师们之间的冲突对于节目看点增加上的作用。这一点,在最近大火的《演员的诞生》上就能充分体现出来。整体节奏缓慢,剪辑逻辑不清节目的一个开篇式的前奏就占了四分多钟的时间,其中有长达三分钟的时间是对节目构建和大致内容的介绍,还有一分钟的时间是对几组参加乐队的装备状况的大致描绘。很少有这样一个综艺节目是这样做的。 我们知道,写文章的时候一个好的开头更有助于提起阅读兴趣,同样的,一个综艺的开篇也极其重要。显然《中国乐队》在这一点上明显不足,这样一个过长的开篇不仅不利于吸引观众的观看兴趣,对于后续节目内容的节奏也有比较大的影响。 此外,整个节目将近四十五分中的时间里面,如果除去由陈伟伦演唱的开场曲《如梦令》,就只有三首歌曲,节目组把更多的时间放到了谭维维的寻人之旅和对于乐队的介绍上。这样真的符合节目的初衷吗?一个乐队的好坏,用音乐表现不是更有说服力吗?
而在整个剪辑上,逻辑不清一大硬伤。比如说为什么在前面介绍完三组乐队的准备,但是后面出场的却是《如梦令》,而在节目后面关于乐队的准备又重复,会让观众产生莫名其妙感。而过多准备画面的剪辑对于节目来说,也只会凸显整体节奏的拖沓。纪录片式的表现手法,过分燃情《中国乐队》归根还是综艺节目。但是就如同很多观众吐槽所说的,这个节目更像是一个关于中国乐队的纪录片。开篇许多宏大的场景组接,就给人纪录片的错觉。而这种表现手法在后面每一位选手的寻找过程中我们都看到。 而在每个乐队的介绍上,纪录片的痕迹就更加明显了。无论是拍摄手法,还是在整个乐队介绍的故事情节搭建上都给人浓浓的纪录片气息。而影像资料的大量使用,旁白解说与背景音乐的渲染,更加让这种纪录片的感觉无限放大。 谭维维电台的设计,看似是节目组代替“比赛”衔接节目各个部分和推动发展的手段,但实际上却成燃情的重要工具。台词太过“鸡汤”,且都挂钩理想过分彰显情怀。而这一点在节目的整个花字内容上表现的也十分明显。最终结果却适得其反,引发观众的反感。 其实还是那句话,无论什么样的音乐节目,最终都要靠音乐说话。真正的高明不是反复强调“我很棒”,而是通过无数个侧面让别人相信你很优秀。《中国乐队》想要让观众认识到这些乐队的优秀,这份情怀的可贵,音乐永远是最好的证明。 地下与主流圈接触的结果一直不是很美好,尤其是摇滚。《中国乐队》想要打破这样的一个现状,并且愿意花力气打造一个“真实的音乐节目”,传达这份摇滚文化,确实难能可贵。但方法是正确的吗?至少在现在播出的第一期中,留给观众的更多的是失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百家号作者平台APP
扫码下载安卓客户端
便捷管理文章信息
随时查看文章收益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bfd1-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请问为什么中国国家队没有外国人?有没有外国人是中国队的球迷?
如题:国家队怎么不用外国人呢?有没有外国人是中国队的球迷?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有一个日本人专门建了一个介绍中国队的日文网站,就这么说了一句也不知道是黑中国队用的还是喜欢中国队。
西班牙模特艾蕾娜,曾穿过中国男足5号球衣。据说很关注中国男足。不过后来不幸得癌症去世了。
引用1楼 @ 发表的:
西班牙模特艾蕾娜,曾穿过中国男足5号球衣。不过后来不幸得癌症去世了。
这个比拉姆塞的杀伤力还大。。。。
倒是听说过有一对丹麦夫妇是朝鲜国家队球迷。
引用1楼 @ 发表的:
西班牙模特艾蕾娜,曾穿过中国男足5号球衣。据说很关注中国男足。不过后来不幸得癌症去世了。
这妞不错,可以一日
引用4楼 @ 发表的:
这妞不错,可以一日
@ @
对死者大不敬!
引用5楼 @ 发表的:
对死者大不敬!
这么水的妞年纪轻轻就挂了
楼主现在是2012年,你多穿了100年。
不过你的出现表明了今年不是世界末日,我还是很高兴的。 发自手机GoalHi网
楼主现在是2012年,你多穿了100年。
不过你的出现表明了今年不是世界末日,我还是很高兴的。 发自手机GoalHi网
每次看到这种话题,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个视频……
一个国家的国家队里面咋会冒出外国人来?教练算不算啊。
要说有没有外国人是中国队的球迷,我觉得应该是有的,比较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这个世界上永远不会缺少重口味,猎奇的,受虐癖。
引用10楼 @ 发表的:
一个国家的国家队里面咋会冒出外国人来?教练算不算啊。
要说有没有外国人是中国队的球迷,我觉得应该是有的,比较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这个世界上永远不会缺少重口味,猎奇的,受虐癖。
就是外籍球员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36人参加团购739.00元&999.00元
768人参加团购368.00元&799.00元
1352人参加团购739.00元&1299.00元
94人参加团购499.00元&899.00元
288人参加团购258.00元&569.00元
2101人参加团购228.00元&358.00元
746人参加团购496.00元&949.00元
274人参加团购328.00元&699.00元
100人参加团购328.00元&850.00元
181人参加团购254.00元&499.00元
1744人参加团购1399.00元&1749.00元
154人参加团购239.00元&649.00元杨华:全世界为何都不欢迎中国游泳队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杨华:全世界为何都不欢迎中国游泳队
  孟子云,“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大意相当于“不作死就不会死”,澳大利亚泳协试图阻止孙杨到丹尼斯的俱乐部训练,把中国游泳运动员视为“不受欢迎的人”,这很大程度上是中国泳协的“自侮”和“作死”造成的。
  相关部门在孙杨禁药门自始至终采取藏着掖着、鬼鬼祟祟的消极态度,先是践踏公众知情权引发国内舆情不满,接着操作程序违规,遭到欧美媒体口诛笔伐,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表态不排除动用协会的独立权力向体育仲裁法庭提出上诉。――一名运动员、一个队医或者一个团队的丑闻,瞬间变成了一个国家的丑闻。
  欧美媒体很容易找到中国泳协的破绽――既然孙杨一直在吃万爽力治疗心肌缺血,为何心脏有病这么重要的信息,对外从未披露,等东窗事发才申明?孙杨尿检阳性为什么半年之后才公诸于众,是否及时、详细的上报给了国际泳联?孙杨队医巴震玩忽职守遭禁赛,又怎么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仁川亚运会赛场?中国是不是在进行“保护式处罚”,休赛期秘密禁赛三个月,等国际泳联过问此事,可以搪塞说,“不劳您动手,已经处罚过了”……
  澳大利亚对中国游泳存在偏见,他们早就给丹尼斯施压,希望他放弃训练中国选手,但丹尼斯的俱乐部是私人性质,澳大利亚泳协没有权利封杀孙杨等人入境训练。但兴奋剂事件曝光,中国游泳授人以柄、落人口实,“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丹尼斯在西方舆论压力下,不得不断绝与中国游泳队的合作。
  中国体育所有的运动队里,游泳队是名声最差、劣迹最多的,根本没有公信力和话语权可言,所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叶诗文才会饱受诘难,她是在替滥用违禁药物的前辈们还债。仅仅90年代,中国就有将近50名游泳选手被查出服用兴奋剂,1994年广岛亚运会7名中国游泳选手注射合成类固醇,外媒称作“体育史上最龌龊的造假”,1998年世锦赛中国选手袁媛非法携带13瓶生长激素,被澳大利亚警察抓获。
  要想洗刷污点重塑形象,就要格外爱惜自己的羽毛,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与兴奋剂扯上任何关系。但中国游泳队最有影响力的两大男神孙杨、宁泽涛却先后陷入禁药风波,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仰泳王欧阳鲲鹏因瘦肉精超标被终身禁赛,而2012年伦敦奥运之前,曾经在世锦赛帮助中国女子接力队破世界纪录的李哲思,被证实服用了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按理说,游泳队长期封闭集训有利于集中监管狠抓反兴奋剂工作,因为欧美选手个人自由度太大,容易接触到违禁药物,中国选手反之。然而,世界游泳教练员协会主席约翰-伦纳德指责道:“没错,全世界都有运动员吃兴奋剂,但只有中国选手是有组织的吃,拿纳税人的钱吃。”伦纳德的说法近乎恶毒攻击,但至少在80年代、90年代,体育总局的确鼓励过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归纳出有用、无害、查不出来的“用药三原则”。而游泳队恰恰是第一个大张旗鼓吸收外国兴奋剂先进经验的队伍,早在1986年就聘请一位东德“用药大师”担任教练。
  在这个商业价值压倒一切的时代,不少游泳运动员愿意铤而走险偷食禁果,中国有之,欧美可能更多。有些西方知名运动员会直接与医药公司挂钩,服用一些补药,而补药和兴奋剂并没有实质性区别,被列入《禁药名单》的是兴奋剂,而还没来得及列入的,或者暂时还查不出的,就是最新补品。中国游泳队在“禁药”和“补剂”研究方面完全落伍了,乃至于孙杨这样的王牌选手,都因医疗团队不知道万爽力在禁药清单之中而导致误食。
  迂腐、官僚、短视、落后正在扼杀中国游泳,队员集体闹肚子了,领导说:“谁还没拉过肚子”;记者采访遭拒了,领导说:“想采访找市长”;叶诗文被欧美攻击了,领导说“所有质疑都滚蛋”;孙杨药检阳性曝光了,领导说:“有问题找中央”。――谁能指望这样的官员能帮助游泳队赢回全世界的良好口碑,赢回全世界的信任尊重呢?
  大公体育杨华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
中国足球历史欠账太多,它的再造工程不可能短短几个赛季便立竿见影。当下…
没有“黑又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吉鲁被绞杀在禁区;没有“黑又硬”,厄…
能成功举办篮球世界杯一定是件好事。我们能在家门口观看高水平的比赛。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队为什么弃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