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特别不尊重隐私我隐私,我该怎么办

孩子的隐私,父母该不该看?
关注微信公众号:家庭儿童教育 (长按可复制)
5000G等你来领取
多妈说:都在提倡要尊重孩子的隐私,但哪个父母不为孩子操碎了心,不想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如果过度干预,孩子的自尊心将会受到伤害。那么该如何以最佳的方式保护孩子,将一切都管理得当?
作为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交友准则和良好的分辨能力。用沟通替代偷窥,让孩子自愿和你分享。
“宝宝,你微信里这都些什么人哪,这么多?”
“你怎么进了这么多个群呀?乌烟瘴气的……”
“这个叫*****的是谁呀,都聊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我突然意识到问题有点严重,放下手中正在洗刷的碗筷,赶紧溜到客厅去。
吃晚饭的时候孩儿爸的手机屏幕不小心摔坏了,只得暂借女儿的手机用一宿。现在只见他正拿着女儿的手机指着她的微信义正辞严地训斥着,嗓门儿越来越洪亮。空气中有种温热的气体微微发酵,客厅里的灯光异常夺目,我看到女儿双眼微红,目光里噙着委屈的泪光。
女儿九岁。去年过年的时候我们给她配了台手机。现在她还会经常拿她的手机看微信公众号文章,比如教育百师通,意林小淑女之类的。女儿有了手机后,她也一直表现得很自觉。只是放学回家在客厅跟同学聊一会天抢一会红包,基本不会把手机带进房间写作业的时候玩,也从不带手机去学校。
一直以来,我都希望成为孩子生活中的朋友,尽量不在生活中摆出做妈妈的姿态来给孩子压力。事实上,我平易近人,又生就一张娃娃见娃娃爱的娃娃脸。孩子也很亲近我,喜欢跟我闹成一团,有事没事拿我当泥娃娃一般揉揉捏捏。我很享受与女儿这样随意的相处。
我以为,父母不应该过多的干涉孩子的自由,应该尊重孩子,信任孩子,给她独立的空间。当然,我不是教育专家,也不懂得青少年心理学。我只是作为一个平平凡凡的母亲,希望孩子能够在更轻松更自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自从给孩子用上手机后,我帮她注册了微信,简单地指导了一下,并告诉她不可以随便在网上下载东西以防手机中毒后,就交给她自己来打理她的手机了。
我从不主动看她的手机,即使她的手机每天放在家里总是滴滴滴滴乐此不疲地震个不停。
我只会适当的告诉女儿:陌生的人不要加为好友,陌生的人不跟他们说话,要保护好自己。
女儿也会经常和我聊天,告诉我他们班的同学很喜欢发红包,很喜欢建群,然后把她拉进去。我总是微笑地认真听着,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妥。
可是现在,瞧着客厅里那两老小,一个不苟言笑一本正经,一个梨花带雨我见犹怜。从爸爸手上拿过女儿的手机,我迅速地扫描了一遍。
微信好友栏上什么蒙娜丽莎,诸葛孔明,各种英文名,各种奇怪的头像带着未读消息热热闹闹地在手机屏幕上等着女儿去点开、回复。通知栏上一大长串的不知道什么的软件图标在闪烁……
我顿了顿,转向女儿:宝宝,首先爸爸妈妈说过不会过多干涉你自己和朋友交流的隐私空间,所以我们从来没有主动看过你的手机。今天爸爸也没有故意要看你的手机,只是他正好今天需要借用一晚你的手机而你的手机又一直在响在震动对不对?因为我们都特别相信宝宝,相信宝宝是个乖宝宝。当然宝宝也从来没有让我们失望过,从不藏藏掖掖,手机从来都是大大方方地摆在客厅茶几上。妈妈以前就告诉过你不能随便接受陌生人的好友添加的请求,也不可以随便下载任何软件,要下什么软件都要先问过妈妈,妈妈比你更清楚可操作性,对不对?也怪妈妈,你告诉过妈妈你们班的同学和学校的同学都喜欢建群,喜欢把你拉进去,妈妈没有问清楚你都是些什么群,如果是不熟悉的群不必要的群都不要加入,如果是群里的不认识的人要加你好友,你也是不可以接受的,知道吗?还有,你说你的好友大都是你的同学,可以把他们全部备注实名吗?这样就算他们再换昵称你也才能分得清呀?
女儿点点头,清亮的眸子闪烁着泪光。
看女儿还比较接受,我继续:还有,我们要少玩微信,少玩手机,它那么冰冷,所有的情感都被冰冷的屏幕隔绝开来,你都感受不到屏幕下面朋友们的喜怒哀乐,去跟朋友们热热闹闹的在一起聊天一起玩不是更开心吗?爱是相互的对不对,妈妈那么爱你,你也是爱妈妈的对不对,妈妈那么信任你,你也应该用让妈妈放心来回报妈妈,对不对?你的手机里东西太多了,你应该经常给它瘦瘦身,它也需要经常锻炼身体才能健健康康的呀!妈妈相信你知道该怎么做的,对不对?如果你相信妈妈,你以后可以经常主动地把你的手机交给妈妈,让妈妈当你的啄木鸟,帮你检查它的健康状况吗?
我把手机递给女儿,她伸手接过,手指在上面快速地点着。过了会,再递给我,不用看我都知道上面该删的都已经删掉了!
我搂着女儿在她的小脸上轻啄了两下,女儿扑闪着的眼睛忽然笑了,灯光下,熠熠生辉。空气变得温和而湿润,像飘过午后花园的暖风,温柔而宁静。
爸爸打开电视机,电视机里里约奥运举重男子69公斤决赛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窗外,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粉红色的霓虹灯与璀璨的路灯交融成一片温柔的海洋。我带着无与伦比的妥帖,舒适的坐进沙发里,耳边传来电视机里的呐喊助威声,空气中温馨的氛围又开始流动……
家庭儿童教育
免费推送各种经典资料,包括动画,绘本,儿歌,英语。分享各种育儿知识,亲子旅游攻略,手工制作
关注方式:
1. 微信号:jiatingertongjiaoyu
2. 私人微信: ddgeer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绘本、动画、英语、艺术、手工、音乐、电影
绘本、动画、英语、艺术、手工、音乐、电影
今日搜狐热点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的隐私
我的图书馆
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的隐私
14:25:46|&&分类:
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的隐私
来源:《这样说孩子最能接受》
  莉莉自上初中后,就把自己的东西锁在一个小柜子里,钥匙总是藏起来。一天晚上,妈妈发现女儿的钥匙放在桌子上,又惊又喜,准备打开柜子看看女儿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这时,丈夫制止说:“你这样做必然会引起女儿的反感。”  果然,第二天一大早,女儿醒来就大叫起来:“你们偷看了我的东西!”  妈妈不容置疑地说:“没看!”  女儿叫道:“我在钥匙上放了一根头发丝,怎么不见了?”  母亲猛地倒吸一口凉气:幸亏听了丈夫的话。  女儿打开柜子,看见里面的东西纹丝不动,道歉说:“冤枉你们了。”  母亲有点儿沉不住气了,马上说:“本来我是想看的,可你爸没让我看。”  女儿说:“只要你们看了我就能发现,我所有的东西都有'暗道机关’!”  女儿的话让母亲大吃一惊:她这不是把我们当成“特务”了吗?  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总爱给自己的抽屉上把锁,似乎有什么秘密。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特征,它体现了一种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宣告了他已成长为一个拥有个人行为秘密的成人,不再像童年时期那样,心里有什么话都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这个“隐秘世界”是孩子自由个性的集中体现,包括父母在内的其他人再不可随意进入自己内心世界的“警戒线”。毫无疑问,保护孩子的“隐秘世界”是对孩子的尊重,父母也会因此赢得孩子的敬重和爱戴。  “我最讨厌的事情,就是爸爸妈妈偷看我的日记、偷听我的电话。我觉得他们看我就像看贼一样!这样下去,我觉得自己和他们的隔阂越来越大,甚至不愿意和他们交流了。”北京市一名初二学生如此诉说。  调查显示,当孩子和同学聊天或者打电话的时候,有50%以上的家长会坐在旁边听甚至是躲在旁边偷听。“其实我和同学只是随便聊聊天,但是看到他们在旁边偷听就是别扭,所以每次打电话我都躲到自己的屋里,把门关上。”一位女学生说。而孩子的家长也表示出自己的无奈:“她有什么话都不跟我们说,这是我们唯一了解她的办法。”  这个学生的心声并不是个别现象,很多孩子在“隐私”问题上都深有同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独立性的增强,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些“秘密”,日记就变成了孩子倾诉的“朋友”。但很多父母以对孩子“负责”、“关心”为由,想方设法翻看孩子的日记,偷听孩子谈话,殊不知这些父母的做法却正是孩子们最反感的行为。  父母应尊重孩子们的隐私权,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金伯利·肖内特认为:“青少年时期对隐私的需要超过他一生任何其他时期,甚至成年期,如果你认为隐私对你很重要,那么它对你的孩子更重要。”  孩子需要有自己私人的时间和空间,家长应给予应有的尊重。在孩子的生活空间上应如此,在孩子的心灵空间和感情空间上更应如此。所以,不要轻易去动孩子抽屉上的锁,因为它是用来珍藏孩子的“秘密”的,如果强行打开,孩子的心灵大门就会从此对你紧闭。父母应该平视孩子,走近孩子,多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解决他们的烦恼,给他们一片快乐纯净的心灵空间。  因此,作为家长万不可采取偷听(孩子之间的电话、谈话)、偷看(孩子的信和日记)、偷察(跟踪孩子,向孩子的同学朋友“刺探情报”),甚至打骂体罚、“刑讯逼供”等手段来窥探孩子、监视孩子和干涉孩子。否则,只能使家长和孩子间的沟通距离越拉越远,甚至还会产生难以挽回的后果。  /e/b8bcb23809cf.shtml
您可能也喜欢:
尊重孩子的秘密和个人隐私&&日 09:05&&《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世界著名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说:“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若失去了自尊心,一个人的品德就会瓦解。”自尊心,每个人都有。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同样也具有自己敏感的自尊心。  孩子渴望被尊重,被承认。千万不要以为“请勿打扰”这四个字只会出现在宾馆门把手上。实际上,很多孩子也会在自己房间的门把上留下这类话语:“请勿打扰。有事请先敲三下,允许,方可进入。”  有一位父亲有一次未敲门就进入儿子的房间,儿子竟恼怒地大声问道:“有什么事?为什么不敲门进来!”这位父亲十分伤心:“白养这么大了,怎么这样对待我。”  可是儿子在自己的日记中却这样写道:“我看书写作业时,有时学着学着,感到背后喘气声,猛一回头,发现爸爸正在偷偷地看我。每当这时,我就觉得自己像做错了事,气得跟他们吵。对他们不敲门进房间我特反感,每个人都要尊重别人的想法,父母也不例外。”  这种现象极为普遍。父母与孩子交流方面的冲突日渐突出。  随着孩子的长大,成人对孩子的担心,慢慢转变为不放心和不信任。于是一些父母偷听电话、偷看日记,甚至用雇私人侦探“跟踪”的办法干涉孩子的生活。  孩子之所以要求父母“请勿打扰”,根本原因在于父母无视孩子的存在,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与自尊,“看”着孩子学习,引起孩子特反感。这件事情表明孩子需要父母的尊重和理解,他们也有自尊。  一个女孩子在倾吐成长的烦恼时,在写给某青少年心理咨询所的信中写道:  老师,我是一名初二学生,我有一个很大的烦恼,那就是妈妈老是要私拆我的信件。  我有不少朋友,比如小学里的、外面辅导班里认识的、一起排练节目的,等等。平时学习太紧张了,我们就写信联系。可是信一寄到家,我妈妈就要拆开来,先看看,然后才肯给我。我说了她好几次,她就是不听。我感到自己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小孩子了,应当拥有自己的交友领域了,所以我感到妈妈这样做是不尊重我。  那天,妈妈拆看了我的来信后,一边把信扔给我,一边说:“哼,你现在什么也不告诉我了,我看你瞒得了我。”天哪!我有什么东西要瞒着她呀!老师,你说我妈妈这样做,我该怎么办?  处于十四五岁花季的孩子,为什么十分反感父母偷看他们的日记、私拆他们的信件,为什么总爱在家中自己使用的抽屉上锁上一把锁?似乎有什么不宜公开的秘密,或者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父母正是因此而担心。  其实,这是他们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的一种体现。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心理上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父母的依赖减少,独立意识强烈,成人化倾向明显,希望别人尊重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随着生活领域的扩大,知识信息的增多,他们的内心变得敏感起来,感情变得细腻起来,许多想法开始在内心翻腾,原先敞开的心扉开始渐渐关闭,有了自己的隐私;而且,即使有不少话想说,但观点已经与长辈不一致了,于是他们与父母的心理沟通明显减少,转而向“心爱的日记本”大量倾诉内心的“秘密”,或者在信件中诉说内心的感受。  因此,他们往往会把日记本视为不许别人染指的珍宝,并用“锁”勾划出他人不可随意进入的内心世界的“警戒线”。这是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的体现,是孩子走向社会的前奏曲,对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的身心健康关系重大。然而,有的父母往往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千方百计地窥视、探测孩子的隐私,没想到这种“爱心”却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成为阻碍其心理健康成长的绊脚石。  人本来就是群居动物,需要社会,需要与人交往。处于“心理断乳期”的青少年,强烈需要有自己成长的空间,希望别人把他当作成人看待。如果这时老师和父母还把他当成孩子,就会引起他们的厌烦,产生对抗心理。这就需要父母学会对孩子的引导。  有这样一位父亲,他处理儿子的异性交往问题就非常智慧。  有一天,儿子跟父亲说:“爸,本人看上一个女生,漂亮、智慧、好心,我能跟她结婚吗?”  父亲说:“好啊,你能看上她,她看上你了吗?”  儿子自豪地说:“她也看上我了。”  “那很好,你能被一个女生看中,说明你很了不起;你能看中一个女生,说明你的眼界开阔了,如果你将来想在县里发展,你就跟她继续交往下去;如果你想在市里发展,你将来就应该在市里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想到省里发展,你应该到省里解决问题;如果你想到北京发展,你应该到北京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想在世界发展,你应该出国解决这个问题。”  儿子听了说:“那我就等等再说吧。”  这位聪明的父亲用幽默的方式给了儿子一个重要的人生忠告,而不是用跟踪、调查等侵犯孩子隐私的手段。  孩子大了,心中自然会有不愿告诉他人的秘密。尽管孩子内心世界的秘密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东西,但毕竟是孩子成长成熟的表现,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父母对此应该予以尊重,千万不能因为子女不再像以往那样和自己说心里话、有事瞒着自己或给抽屉上锁而心急、焦虑,更不要采取“偷看”之类的方法。  否则,只会给青春期孩子的心灵蒙上沉重的阴影。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本来就敏感、自尊,很难忍受别人的误解和偏见。试着去了解他们,与他们沟通、闲聊,加强家庭内部的民主、温馨气氛,才是减少子女对日记本的“感情依赖”,鼓励他们与父母共享心灵的良好方法。  当然,有许多父母其实是怀着一种矛盾的心情翻看孩子日记的——知道翻看日记本是不妥的,但又无可奈何,生怕孩子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学坏了”。那么,注重平时的交流,特别是在充分尊重孩子人格与隐私的基础上,平等对话,交流情感,循循善诱,让子女主动敞开心扉,恐怕是避免这种矛盾的最好办法了。  至于私拆孩子的信件,更是错误的。因为无论是《宪法》,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都明文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不容侵犯,未经允许拆看他人信件,是违法的,不允许的。  毫无疑问,保护孩子的“隐秘世界”是对孩子的尊重,父母也会因此赢得孩子的敬重和爱戴。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孩子的隐私和秘密呢?  1)用心了解,掌握孩子的蛛丝马迹  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一些不健康的因素在悄悄地腐蚀着孩子的心灵。如养成抽烟喝酒的不良嗜好,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晚间外出甚至彻夜不归、早恋等一些品行变化和心理动态,父母应及时观察和掌握孩子的这些“隐秘世界”的蛛丝马迹,以利于正确的引导。  2)理解沟通,尊重孩子的自尊自由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独立人格的形成,孩子的“保密性”越来越强,如写日记和书信,与同学交往和谈话内容,都不愿主动地向父母透露。这时的父母,可以经常主动地找孩子交谈,达到与孩子情感上的沟通,营造家庭中平等、民主、理解、宽松的行为模式,使孩子感到自己和父母之间不仅仅是血缘上的亲子关系,更是生活中可以信赖的朋友。这样一来,孩子也很愿意把自己心中的秘密告诉父母。  3)有的放矢,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尽管孩子的自主意识增强,但正确的人生观尚未形成,是非观念不强,缺乏自我克制的能力,正值成长的心理危险期,所以在处理诸如学业、情感、人际关系、生活等许多方面,还不可能把握好尺寸。因而父母在细心观察孩子的思想动态,掌握孩子内心隐秘的同时,要根据其性格、爱好等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培养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当孩子有了自己的爱好、理想甚至异性朋友时,更应循循善诱,加以引导。  使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把握自己的思维、生理和内心隐秘,规范自己的品德和人格,使自己学会如何去辨别朋友、增进友谊、处理矛盾,并不断排除和修正内心隐秘世界中非健康的因素。当然,父母还要允许孩子“保密”,内心的秘密是每个正常人具备的基本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尊重孩子的“隐私”,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  父母要了解孩子对“受人尊重”的需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的隐私和秘密。& 相关阅读:
馆藏&31792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父母不尊重自己的隐私怎么办?该怎么反驳
现在已经大学了,但是我家里人平时对我还是管的很严,我妈甚至加了我的qq微信微博。我发什么她都会看到,要是把她屏蔽了,她就会直接问我为什么不能看了。我感觉平时一点隐私都没有了。小时候也是的,他们叫我写日记,说是培养写作能力,我就一直在写,直到有一天发现他们偷看我日记。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写过了。平时在家也和他们谈过,说我也要有隐私,但是妈妈说,妈妈是你最亲近的人有什么不能让妈妈知道的事呢?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问题,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反驳,求jrs帮忙想想。
你反问,我也是你们最亲近的人,你们还不是有事不让我知道?
不用反驳,就说我有隐私,我就不想给你看,我妈要加我微博那阵我都是直接拒绝的,你也不用翻脸,就说不给,尼玛还能打你不成?
难道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能看了?
你这个妈妈的问题 我觉得是控制欲太强 等你找到了女朋友 估计婆媳关系也堪忧啊 真不是忽悠你
引用1楼 @ 发表的:
你反问,我也是你们最亲近的人,你们还不是有事不让我知道?
这样会不会火药味太重了,我是想和他们把道理讲清楚,让他们明白子女也需要自己的空间。
说这是你的隐私,有权利不让看,大学了都
凭什么你朋友,同学可以加你微信、qq,你父母就不可以?
引用3楼 @ 发表的:
难道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能看了?
比如有时候和同学出去包夜过生日,发个动态,被看到了就要说包夜怎么怎么不好。
这不是解决某一件事的问题
这是你妈妈心理有问题,她偷看你日记这个就很说明问题了
关爱不是借口
你解决了这件事 也不能解决她这种窥探的心理
你也偷看他们的私生活就是了,例子不用我举了吧,在日记记下他们啪啪啪的时间地点,时长细节。。。。。
引用7楼 @ 发表的:
凭什么你朋友,同学可以加你微信、qq,你父母就不可以?
要是你妈关注了你的微博,你昨天敢转发优衣库的东西吗?
引用7楼 @ 发表的:凭什么你朋友,同学可以加你微信、qq,你父母就不可以?
懂得什么叫代沟吗大兄弟,很多东西只有同龄人才比较懂,你微博要是被你父母关注了,很多东西都不能转发的,这只是一个例子
发自手机虎扑
我以为我会很介意我妈加我微信,结果并没有。
我原来怎样还是怎样
我会发状态骂人,什么卧槽啊,但我妈选择性无视,只挑自己感兴趣的回复我
引用11楼 @ 发表的:
要是你妈关注了你的微博,你昨天敢转发优衣库的东西吗?
转发这种本来就是很low的行为,也就在没几个人认识你的论坛上转一下,在朋友圈转,你朋友,尤其是女性怎么认为?
不是有没有什么不给看的问题,是他们不应该试图什么都想了解,这是人与人间的尊重,是良性循环,然后找点干货引用给他们
发自手机虎扑
不是有没有什么不给看的问题,是他们不应该试图什么都想了解,这是人与人间的尊重,是良性循环,然后找点干货引用给他们
发自手机虎扑
mamaboy,摊上这种父母,替你未来的老婆感到悲哀
引用11楼 @ 发表的:
要是你妈关注了你的微博,你昨天敢转发优衣库的东西吗?
我就看了没转发,转这种东西不觉得很傻么?父母可以了解一些子女这一代的思想、潮流。我不会禁止长辈关注我的微博、朋友圈。有那么多人可以了解你为什么偏偏不给自己的父母看,这又不是自己小时候上锁的抽屉,里面有你只有一个人知道的隐私。如果你超过16岁了,我觉得你该和长辈多沟通沟通,而不是单方面只是父母的小宠物。
朋友圈看过上千文章,视频,就转发过一个怎么切水果的视频。
引用11楼 @ 发表的:
要是你妈关注了你的微博,你昨天敢转发优衣库的东西吗?
我就看了没转发,转这种东西不觉得很傻么?父母可以了解一些子女这一代的思想、潮流。我不会禁止长辈关注我的微博、朋友圈。有那么多人可以了解你为什么偏偏不给自己的父母看,这又不是自己小时候上锁的抽屉,里面有你只有一个人知道的隐私。如果你超过16岁了,我觉得你该和长辈多沟通沟通,不要让他们认为你单方面只是个没有思想的小宠物,你平时什么都不跟父母说,他们想了解你的情况又没有很好的途径就只能强迫你做一些你认为不恰当的事了。
去知乎搜索一下,我记得有这个问题。从楼上的回答已经完美体现了知乎和步行街的差距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110人参加团购558.00元&850.00元
387人参加团购439.00元&899.00元
211人参加团购221.00元&369.00元
577人参加团购149.00元&349.00元
1561人参加团购439.00元&799.00元
2549人参加团购518.00元&1248.00元
140人参加团购149.00元&449.00元
2215人参加团购499.00元&1199.00元
4395人参加团购139.00元&259.00元
372人参加团购49.00元&139.00元
95人参加团购44.90元&89.00元
1236人参加团购399.00元&1599.00元孩子说:父母不尊重我的隐私
孩子说:父母不尊重我的隐私
孩子:我的父母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每当我不在家时,他们喜欢翻查我的个人物品; 每当我感到不高兴的时候,他们总是把它当作是我的错。 这真的让我很不高兴 有时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关心我的感受。 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隐藏,当然有一些小玩意是的,但这是是我个人的秘密。我知道父母都是大人,而且更聪明,但他们不允许我我拥有自己的隐私,这令我很困惑。 我15岁,我不知道这是否公平。专家:根据你现在的情况,我觉得你有权利认为你的父母侵犯了你的隐私。在充满尊重、信任的民主家庭中,家长并没有被赋予更多的窥探孩子隐私的特权,正如孩子们不希望离家时你翻查他们的个人东西,家长应该也不希望孩子会学会同样的方式窥探他人的隐私。我不知道,或者你没说清楚,如果他们翻查你的物品结果他们找到了酒精、毒品、色情、利器或被偷来的东西。你应该意识到是你给了父母搜查你东西的理由,你隐藏了你不应该拥有的东西。你提到你没有“有任何东西要隐藏”,但是很快又说,“当然有一些小玩意是的”。所以,你的确在你的房间或你家的某个地方有一些东西不希望你的父母看到或知道,对吧?最根本的问题是信任。如果你认为他们随意地翻动你的物品,并非因为关心你是否在做一些可能犯错的事儿,他们的确需要停止这种持续的侵犯你隐私的行为。也许你可以通过其他的值得信赖的家庭成员或者朋友,帮助你与你爸爸妈妈沟通,你也可告诉老师这样的困惑,让老师与家长沟通,也许在家庭会议上你和爸爸妈妈坦诚沟通,进而达成协议。我知道我在鼓励你采取一些行动,我这样做是因为我认为你的父母没有意识到他们做的有什么问题,他们不会在这方面有困惑,所以你要自己亲自行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一路向前走,加油加油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尊重患者隐私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