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律师的出现,是否能代替现有的律师

首个人工智能律师已入职,先被取代却是他们,而律师...?-法务之家
首个人工智能律师已入职,先被取代却是他们,而律师...?作者:法务之家 / 公众号:law114-com-cn发表时间 : 新朋友点击↑↑蓝字关注我们投稿:;法律咨询QQ群:;律师咨询:010-;商务合作微信号:法务之家综合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IBM公司人工智能技术在赢得智力竞赛节目《Jeopardy》后,开始进军法律行业。由IBM研发的世界第一个人工智能律师Ross已经诞生。Ross平台基于IBM沃森(Watson)智能电脑,目前就职于纽约 Baker &Hostetler律师事务所,处理公司破产等事物。这台机器可以理解语言、回答问题、提出假设并记录法律系统的变化发展。该事务所信息主管鲍勃·克雷格(Bob Craig)认为,智能电脑和人工智能能够提升他们的服务质量。他说:“我们很骄傲能够引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和Ross一同工作。”Ross Intelligence网站是这样介绍Ross的:你可以像普通同事一样问他问题,他可以查询所有的法律条文,并通过引用相关的立法文献、判例法或其他文献来让你很快地了解最新情况。而且,Ross可以不断地发展,他可以记录法律系统的变化,如果对于某一案例法院有新的判决,Ross都可以提醒同事。IBM将继续教授ROSS不同领域的法律,并希望世界上所有律所的法律团队中都有人工智能助理。当世界第一个人工智能律师出现后,不得不说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与此同时,不少人对这个横空出世的“律师”身上存有不少的疑惑。▌Q:Ross的工作原理究竟是什么?A:Ross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利用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去理解问题的语法及文本——通过评估问题所有可能的含义来确定问题是什么意思——从数以百万计的文档中找出数以千计的可能答案——收集材料并根据评分算法给所有的材料进行评分——根据支持材料的评分对所有的答案进行排名——提供一个解决方案。而这种眼熟的思维方式实际上也就是法律人在回答法律问题时的一种典型思维方式:对问题本身进行理解,拆解成法律问题——进行法律检索,从成千上万的法律条文及案例中找出与问题相关的材料——根据筛选出的与问题相关材料,结合自己法律知识及经验回答问题。总而言之,它的工作原理就是模仿人类的认知过程——观察、学习、组织语言、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即“像人类一样思考”。不同的地方是,Watson与ROSS的思考速度远胜于人类。并且计算机程序具有几乎可以在瞬间遍历各种数据库的优势,对于人类来说繁复的法律检索对人工智能来说其实无比轻松。▌Q:Ross能完全替代律师解决法律问题吗?A:法不外乎情。如果有一天人工智能真真正正拥有了情感才有基础条件来讨论这个问题。这一类的人工智能系统在解决法律问题时至少有两个技术障碍需要解决:一个是自然语言处理的能力,另一个是法律人积累的经验、思维方式如何被转化为算法。实际上,这两个技术障碍并不是人工智能进入法律行业所独有的,而是人工智能在渗透每个专业领域时几乎都会遇到的问题,只不过在处理法律问题时这两个障碍会尤为突出。对于第一个技术障碍,人工智能需要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来理解用现实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并给出基于自然语言的答案,而不只是检索的若干结果。在法律问题时,我们的需求会远不止“请帮我找到宪法第X条”这么简单,问题本身就会异常复杂。很多时候律师们在第一次会见当事人时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搞清楚问题是什么上,而这对于人工智能来说理解复杂问题会更加的困难。对于第二个障碍,法律人向来对自己所谓的“像法律人一样思考”(Think Like a Lawyer)颇为自豪。对于人工智能来说,真正困难的工作可能在于大量现实中的法律问题并不存在标准答案,对于法律问题的解答需要在包括利益、人情、机会等各方面的权衡,需要具有真正理解现实社会的能力,这对经验丰富的律师来说都未必是简单的工作。▌Q:这种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国推广是否可行?A: 这种人工智能技术降低了美国顶级律所的成本,但在中国推广有个关键问题,就是ROSS使用的接口(API)是IBM公司的Watson,而它是英语自然语言处理AI,没有做到汉语。中国的法律体系和政策体系朝令夕改而且法制社会还在只是在起步阶段,以既往审判案例为基准的法律体系还比较初级,案例远远没有美国多。另外中国劳动力便宜,中国律所用这套技术不一定招人便宜。这些都是可以想象的推广难点。并且Ross现在能够完成的法律事务还停留在简单的法律检索一类的工作。Watson团队现在的状态是在拼命的找各行各业的合作伙伴获取数据和监督学习的机会,技术本身也还在发展中。因此可以说Ross离“达到律师水平,直接给客户提供法务服务”还差的太远。▌预期在未来五年将会有十多家律师事务所通过「人工智能」而转型Berwin Leighton Paisner LLP 法律风险咨询部主管Matthew Whalley 分析指出:「人工智能」改造法律服务行业的潜力可以十分惊人。然而我们必须承认,人们对此等技术的认识,以及如何让其潜能得以发挥至极限,目前仍是处于起始阶段。在最理想的情况下,透过「人工智能」进行的法律分析,可以比人类的分析速度快一千万倍以上。但该等运作水平,目前仅适用于在较广泛的法律程序中的某些特定范畴。因此,律师事务所若要明了如何有效运用相关技术,便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目前能够提供可供信赖的结果的服务提供商只是少数,因此它们的服务容量将会达至极限,并会导致瓶颈的出现,而这将需要藉时间来解决。基于此等限制,我预期在未来五年,全球将会有十数家律师事务所将「人工智能」融入其律师事务所的DNA中,并进行真正的转型。首批十数家早期参与者,在2020年后将会继续取得优势,因为会有新的服务提供商进入市场,而其他的律师事务所亦会加紧努力,以赶上其早期学习。▌人工智能会改变法律服务职业吗?在2013年广为关注的一篇研究中,Carl Benedikt Frey 和 Michael Osborne 核查了702种职业的计算能力,并发现美国47%的雇员都面临着工作自动化的风险。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法律职业当然无法置身事外。伦敦法律顾问公司在《文明2030:律师事务所的近景》报告(Civilisation 2030: The Near Future for Law Firms)中提出,在15年内,人工智能将会主导法律实践,或许会给律所带来“结构性坍塌”(structural collapse)。实际上,人工智能同时改变了法律服务的供应与需求。通过降低法律检索、尽职调查、文件审阅、合同起草的劳动成本,律师事务所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按时收费制下,这意味着律师费用的降低。由于法律成本是内生性的,这反过来增加了客户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并且,在人工智能冲击下,大型律师事务所的规模优势不再像以前那么明显。传统上依赖大量律师助理,因而不得不在大型律所开展的项目,有可能被转移到小型律所。这或许算作人工智能把大量程式化服务从小型律所夺走后给予的补偿。正如人工智能本身的发展一样,它对法律的变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变革已经开始。想一想电梯的历史吧。尽管1900年就出现了自动电梯,但在发达国家,直到上世界50年代,它才成为标准配置,中国甚至到现在,还有很多电梯由专人值守。人们是如何信任一台自动化的金属盒子将我们提升到上百米高空的?答案是——时间。长远来看,人们终将克服对人工智能的怀疑和恐惧,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做好变革的准备。2017最值得关注的法律公号↓↓↓等待您的品鉴↓↓↓法务之家ID:law114-com-cn▲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法务之家,中文法律门户网站。一个独立思考的自媒体,一个独特视角审视中国法治的平台。喜欢这些↓↓文章,点击阅读:??律师文在寅当选韩国总统(中美韩三国大数据对比过司考有多难)??如果犯了这样的错误,请手持律师证以头撞墙!??最高院副院长一句话,道出辩护律师的重要作用??李嘉诚的一句话,道出了律师的价值和作用??没有律师,谁替你思考?相关文章猜你喜欢 深圳专硕联考辅导长影电影院开罗中国文化中心国际蓉济州岛资讯#统计代码杭报集团主办
06:最经济
本版主要新闻
技术支持 :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市场上出现了可以免费咨询专业律师的APP 有律师还在上面接到了业务单子
人工智能法律服务会不会替代律师
商报讯(实习记者 周艺凡)律师李蒙天接了一个合同纠纷的案子,这个案子的来源居然是一款名为“法里”的APP。他平时经常上这个APP看用户发的信息,在与用户沟通后,他成功承接了这笔业务,当然他也得向平台支付一定的费用,相当于“介绍服务费”。 “法里”创始人潘赫先说,这并非个案,APP上线两个多月以来,注册律师已有2000多人,目前用户人数还在增长。他称人工智能技术进入专业领域垂直服务,可以帮助律师处理基础工作,提高律师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寻找合适律师。市面上,类似这样的APP还有“崇法”、“亿律”和“无讼”等。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类APP充当过往诉讼中中间介绍人的角色,也为一些人寻找律师提供便捷,但此类APP是否适合法律服务行业,仍需要市场以及时间的考验。 法律服务APP,年轻律师的好帮手? 潘赫先一直看好互联网法律服务领域,他认为互联网法律服务是继互联网教育和互联网医疗后又一个新兴的领域。他大学攻读法学,毕业后从事互联网工作,虽然跟法学不相关,但他一直关注这个领域。2015年,他还做了一项调研,结果发现一些二三线城市法律服务信息不对称,有法律服务需求的人难以找到合适的律师,而律师却往往缺少案源,于是他决定做一个法律服务的APP。为此,潘赫先迅速组建团队研发这款APP,并在去年11月将其上线,取名“法里”。 据了解,目前“法里”用户的付费转化率为32%,从2016年11月上线以来,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从最初的10%付费转化率,升到如今32%的付费转化率。 已经通过“法里”注册审核的律师达到2000多人,律师分布全国各省份,咨询的客户在全国各地都有。 无独有偶,嘉兴律团科技网络有限公司CEO赵先生也做了一款类似的APP,名为的“律团”,预计会在今年四五月份上线。赵先生说,互联网法律服务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门户网站阶段,人们习惯在网上寻找信息。第二阶段是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阶段,人们在手机的网络上寻找需要的内容。第三阶段是现在的人工智能运用阶段,APP就是一个载体,这也是赵先生团队倾力出动的原因。 虽然这类APP的开发者对其前景看好,但使用者却未必买单。杭州良骏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汪德忠试用了“法里”APP后说,“法里”APP的流量似乎不大,APP整体的设计虽然不错,但是聊天的界面还不够流畅。他每天会收到大概20条左右平台推送的咨询信息。此外,汪德忠还听说有“亿律”和“律伴”的法律服务APP,他觉得有这法律服务APP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对年轻的律师而言,他们的案源少,APP接案子是他们拓展业务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人工智能法律服务会不会代替律师? 像“法里”、“律团”和“无讼”等APP,因为有了人工智能的功能,像案件分类,匹配合适律师,解答基础案件,目前通过人工智能分类的准确率还不错。潘赫先称,“法里”的准确率已经可以达到95%以上。 目前全世界人工智能处于发展阶段,关键在于如何落地运用到法律领域。潘赫先表示“法里”的理念是用人工智能提高律师效率,代替律师处理基础工作,而不是替代律师,节约律师大部分的时间,让律师把主要精力放在那最重要的环节。现在人工智能可以解决些基础的问题,但诉讼中复杂的事情,需要律师来做。随着技术发展,今后人工智能能解决的问题会越来越多,潘赫先相信这会给律师带来越来越多的价值。 因为法律服务的特殊性,人工智能替代律师是不可能的。赵先生表示,人工智能在数据统计等方面的优势可以帮助律师提高办案效率,未来的发展是以律师为主人工智能为辅助的模式。未来可能会给传统律师服务,像律师事务所业务上有一定的冲击。杭州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叶水荣表示,目前有许多互联网法律平台,像微信公众号、网站和软件等,与其说互联网法律服务,更像是扮演着传统法律业务介绍人的角色,通过如今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方便人们寻找律师。 但是法律服务是建立在很深的互相信任之上的,需要一系列的接触、相互了解后才能得到的,这也是为什么律师很多的案子是熟人介绍的原因所在。而像一些外地人在杭州打官司,对杭州人生地不熟的,APP将会是一个渠道。像以前一些软件的市场效果看来并不好,而这款搭载人工智能的APP今后如何还要看实际效果。 汪德忠分析,如果“法里”APP作为一款法律咨询的软件的话,它的前景还是不错的。但是涉及到案件委托事宜可行性一般,主要是双方不了解,难以建立信任,以及涉及到上庭等环节难以处理。 2016年杭州空港口岸 进出境航班旅客数量再创历史新高 商报讯(通讯员 夏克强 记者 张恩 卢莎莎)1月23日,一架由杭州飞往札幌的飞机满载着140名乘客顺利起飞,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首条直飞日本北海道地区的定期航线顺利首航。该航线由海南航空承运,计划每周往返三班,从此以后,杭州人直飞北海道赏雪泡汤不再是梦想了。 记者从杭州海关获悉,2016年,杭州海关共监管杭州空港口岸进出境人员448万人,同比增长14%,监管进出境航班3.1万架次,同比增长20%,均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杭州与世界的交流合作日趋频繁,杭州空港口岸发展迅猛。据杭州海关介绍,截至目前,杭州空港口岸已经开通国际航线62条,国际(地区)航点43个,覆盖亚、欧、美、澳等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2016年,出入境航班继续高速增长,平均每天起降国际航班达到81架次;进出境旅客主要以内地游客为主,前往国家最为频繁的韩国、泰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地区)。G20峰会效应持续释放旅游红利,国际航线数量不断增加:2016年共计新增“杭州-旧金山”“杭州-雅加达”等国际直航航线6条,与此同时,国际中转航线发展也异军突起,目前空港口岸共有中转航线5条,主要目的地为悉尼、洛杉矶、温哥华等,进一步推动杭州洲际航线开发,提高中枢辐射能力。 为了营造便捷、高效的口岸通关环境,杭州海关不断提升通关服务品质,推出特殊人群绿色通道,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海关政策,保证进出境旅客走得“快”、走得“顺”。全力做好G20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重大活动的礼遇安保工作,2016年提供礼遇、便利7000余人次。开展针对各航线航班运营状况的调研工作,保障航线航班运营健康有序。
[] [] [] []
市场上出现了可以免费咨询专业律师的APP 有律师还在上面接到了业务单子
人工智能法律服务会不会替代律师
商报讯(实习记者 周艺凡)律师李蒙天接了一个合同纠纷的案子,这个案子的来源居然是一款名为“法里”的APP。他平时经常上这个APP看用户发的信息,在与用户沟通后,他成功承接了这笔业务,当然他也得向平台支付一定的费用,相当于“介绍服务费”。 “法里”创始人潘赫先说,这并非个案,APP上线两个多月以来,注册律师已有2000多人,目前用户人数还在增长。他称人工智能技术进入专业领域垂直服务,可以帮助律师处理基础工作,提高律师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寻找合适律师。市面上,类似这样的APP还有“崇法”、“亿律”和“无讼”等。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类APP充当过往诉讼中中间介绍人的角色,也为一些人寻找律师提供便捷,但此类APP是否适合法律服务行业,仍需要市场以及时间的考验。 法律服务APP,年轻律师的好帮手? 潘赫先一直看好互联网法律服务领域,他认为互联网法律服务是继互联网教育和互联网医疗后又一个新兴的领域。他大学攻读法学,毕业后从事互联网工作,虽然跟法学不相关,但他一直关注这个领域。2015年,他还做了一项调研,结果发现一些二三线城市法律服务信息不对称,有法律服务需求的人难以找到合适的律师,而律师却往往缺少案源,于是他决定做一个法律服务的APP。为此,潘赫先迅速组建团队研发这款APP,并在去年11月将其上线,取名“法里”。 据了解,目前“法里”用户的付费转化率为32%,从2016年11月上线以来,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从最初的10%付费转化率,升到如今32%的付费转化率。 已经通过“法里”注册审核的律师达到2000多人,律师分布全国各省份,咨询的客户在全国各地都有。 无独有偶,嘉兴律团科技网络有限公司CEO赵先生也做了一款类似的APP,名为的“律团”,预计会在今年四五月份上线。赵先生说,互联网法律服务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门户网站阶段,人们习惯在网上寻找信息。第二阶段是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阶段,人们在手机的网络上寻找需要的内容。第三阶段是现在的人工智能运用阶段,APP就是一个载体,这也是赵先生团队倾力出动的原因。 虽然这类APP的开发者对其前景看好,但使用者却未必买单。杭州良骏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汪德忠试用了“法里”APP后说,“法里”APP的流量似乎不大,APP整体的设计虽然不错,但是聊天的界面还不够流畅。他每天会收到大概20条左右平台推送的咨询信息。此外,汪德忠还听说有“亿律”和“律伴”的法律服务APP,他觉得有这法律服务APP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对年轻的律师而言,他们的案源少,APP接案子是他们拓展业务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人工智能法律服务会不会代替律师? 像“法里”、“律团”和“无讼”等APP,因为有了人工智能的功能,像案件分类,匹配合适律师,解答基础案件,目前通过人工智能分类的准确率还不错。潘赫先称,“法里”的准确率已经可以达到95%以上。 目前全世界人工智能处于发展阶段,关键在于如何落地运用到法律领域。潘赫先表示“法里”的理念是用人工智能提高律师效率,代替律师处理基础工作,而不是替代律师,节约律师大部分的时间,让律师把主要精力放在那最重要的环节。现在人工智能可以解决些基础的问题,但诉讼中复杂的事情,需要律师来做。随着技术发展,今后人工智能能解决的问题会越来越多,潘赫先相信这会给律师带来越来越多的价值。 因为法律服务的特殊性,人工智能替代律师是不可能的。赵先生表示,人工智能在数据统计等方面的优势可以帮助律师提高办案效率,未来的发展是以律师为主人工智能为辅助的模式。未来可能会给传统律师服务,像律师事务所业务上有一定的冲击。杭州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叶水荣表示,目前有许多互联网法律平台,像微信公众号、网站和软件等,与其说互联网法律服务,更像是扮演着传统法律业务介绍人的角色,通过如今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方便人们寻找律师。 但是法律服务是建立在很深的互相信任之上的,需要一系列的接触、相互了解后才能得到的,这也是为什么律师很多的案子是熟人介绍的原因所在。而像一些外地人在杭州打官司,对杭州人生地不熟的,APP将会是一个渠道。像以前一些软件的市场效果看来并不好,而这款搭载人工智能的APP今后如何还要看实际效果。 汪德忠分析,如果“法里”APP作为一款法律咨询的软件的话,它的前景还是不错的。但是涉及到案件委托事宜可行性一般,主要是双方不了解,难以建立信任,以及涉及到上庭等环节难以处理。 2016年杭州空港口岸 进出境航班旅客数量再创历史新高 商报讯(通讯员 夏克强 记者 张恩 卢莎莎)1月23日,一架由杭州飞往札幌的飞机满载着140名乘客顺利起飞,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首条直飞日本北海道地区的定期航线顺利首航。该航线由海南航空承运,计划每周往返三班,从此以后,杭州人直飞北海道赏雪泡汤不再是梦想了。 记者从杭州海关获悉,2016年,杭州海关共监管杭州空港口岸进出境人员448万人,同比增长14%,监管进出境航班3.1万架次,同比增长20%,均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杭州与世界的交流合作日趋频繁,杭州空港口岸发展迅猛。据杭州海关介绍,截至目前,杭州空港口岸已经开通国际航线62条,国际(地区)航点43个,覆盖亚、欧、美、澳等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2016年,出入境航班继续高速增长,平均每天起降国际航班达到81架次;进出境旅客主要以内地游客为主,前往国家最为频繁的韩国、泰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地区)。G20峰会效应持续释放旅游红利,国际航线数量不断增加:2016年共计新增“杭州-旧金山”“杭州-雅加达”等国际直航航线6条,与此同时,国际中转航线发展也异军突起,目前空港口岸共有中转航线5条,主要目的地为悉尼、洛杉矶、温哥华等,进一步推动杭州洲际航线开发,提高中枢辐射能力。 为了营造便捷、高效的口岸通关环境,杭州海关不断提升通关服务品质,推出特殊人群绿色通道,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海关政策,保证进出境旅客走得“快”、走得“顺”。全力做好G20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重大活动的礼遇安保工作,2016年提供礼遇、便利7000余人次。开展针对各航线航班运营状况的调研工作,保障航线航班运营健康有序。案件积压成山,AI律师能否解决法律庭审顽疾?
  用一位技术分析师的话来说,自Charles Dickens时代以来,律师这一职业从未真正改变。就像Jarndyce和Jarndyce在狄更斯荒凉的房子里无休止的诉讼一样,今天的法庭负担过重,司法程序也常常慢地令人沮丧。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快速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现状。但是人工智能的介入,对律师、法官以及每年卷入案件和其他法律诉讼的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陪审团庭审只是司法系统(法院)和整个法律行业(公司)的一个方面。虽然人工智能庭审不太可能很快出现在法院庭审里,但在法律体系中人工智能已经开始被采用来提供解决方案。人工智能对法律实践的影响似乎将从公司内部开始。它从哪里来,它将对涉及诉讼的人产生多大影响还有待观察。
  律师们的新技能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法律服务市场的规模非常大。Thomson Reuters核实了美国法律部门的收入和机构支出,数据显示,该市场的营收和企业支出总额为4370亿美元。从合同到知识产权到诉讼,每年有近5000亿美元的支出被用于投资。
  许多大型律师事务所的收入模式都存在风险。这些公司将刚毕业的法学院毕业生分配到劳动极度密集型的项目上,比如审查与诉讼相关的文件。这些律师会审查和分析大量文件,以识别与案件索赔相关的特定电子邮件。律师事务所按所涉律师人数,工作时间向客户收费,将其繁重的工作转化为利润丰厚的收入来源。
  因此,当像&人工智能扰乱法律业务&这样的头条新闻出现时,很多人都注意到了。技术顾问Richard Susskind表示,&这里有个没有讨论过的问题,那就是,人工智能在法律行业的应用,是否有人能做到像亚马逊应用人工智能在图书销售上那样成功?&
  一家全球性的律师事务所&&Allen & Overy,推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系统,自动起草投资经理和交易员在衍生品市场上使用的合同。该公司估计,其名为&MarginMatrix&的系统可以大大超过一名人类律师的效率。&在这里,一份文件通常需要三个律师花时间才能完成,而&MarginMatrix&可以在三分钟内完成。&该公司称,人类律师需要花15年时间才能处理完大型银行持有的1万份合同,而使用该系统,处理合同的时间可以减少到12周。
  人工智能在法律行业的最终影响可能是相当积极的。人工智能同样在其他行业发挥了作用。通过自动化劳动密集型、低价值的任务,人工智能系统使得律师和其他法律专业人员能把精力集中在复杂的高价值项目上。但是,当律师的平均时间有13%到23%的时间可以被人工智能系统代替时,整个行业将会受到多大经济影响?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
  案例:庭审中的人工智能
  美国宪法第六修正案中保证了&由公正的陪审团做出快速且公开审判的权利&。然而,它不能保证一个完全公正的审判,一个有效的陪审团,或者一个永远正确的法官。
  人类会犯错误,法庭也不例外: 陪审团做出错误决定的几率是1/8。从人类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在100名被告中,有超过12人被错误定罪或释放。这不是我们能接受的错误率,即使这是商品的残次率,也是我们无法接受的残次率。如果100辆新车中有12辆在行驶一英里远的范围内抛锚,消费者会感到愤怒,公司会赔钱。
  当我们发现法院可能会执行死刑判决时,这个错误率就变得更加难以接受了。数据显示,在美国每25名被判处死刑的人中,就有1人是无辜的而被判有罪。
  从广义上说,审判涉及对事实的评估,将这些事实与一组规则进行比较,并判定是否发生了违规行为。这听起来像是一个智能机器可以实现的系统。理论上,合理设计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加速审判,提高法庭判决的一致性,从而提高准确性和公平性。
  这并不完全是一种推测。美国最大的律师事务所之一就雇佣了一位名为Ross的人工智能系统,它被称为&人工智能律师&。在,研究人员正在研究人工智能系统,它可以代替人类律师判断证据、判断正误,预测庭审结果。根据
  Guardian的报道,&人工智能法官&的判决与欧洲人权法庭的法官在五起案件中的判决结果相同。
  另一个人工智能系统,一个名为&DoNotPay&的聊天机器人,在诸如停车罚单、旅行延误赔偿和住房拆迁等问题上提供法律建议。该系统不仅提供法律建议,还能够生成帮助用户解决法律纠纷的文件。尽管它的界面和功能有限,但它仍然是自动化律师机器的一个工作范例。
  解决法院庭审的顽疾
  被告有权要求陪审团快速审理案件,这是美国法学的基石。然而,法院有太多悬而未决的案件,而人类也会犯错误,往往会被情感所左右。人工智能可以提供准确和公正的信息,但目前还不清楚它们是否能够拥有道德和伦理推理的能力。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对法律体系的影响似乎是无处不在的。从涉及法律纠纷的个人,到处理诉讼的律师和法官,再到世界上最大的全球性律师事务所,人工智能将在提高法律体系的效率和有效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而这种效率的提升可能会对负担过重的法院起到关键性作用。2015年,估计有3万份联邦民事诉讼已经被积压超过3年,而这是10年中的第5年,这是事实。总体来看,在同一年,估计有33万件民事诉讼案件还未处理,比2004年增加了20%。冗长的审判和人类法官的缺陷造成了一个瓶颈,拖延了法律的解决,并损害了被告快速审判的权利。人工智能已经准备就绪,来缓解司法僵局。
  (英文来源/venturebeat 文章首发/Entefy 编译/机器小易 审校/Claire)
责编:梁爽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工智能 律师行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