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6mm严重吗严重吗,会是胆囊癌的前期吗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胆囊炎拖着不治结果变成癌症
&&如今胆囊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每个单位体检下来,总有几个人检查出胆囊炎。因为胆囊炎不发作时对身体没什么影响,很多人就不当一回事,拖着不治。王大妈就是如此,结果前不久她在浙江萧山医院肿瘤外科检查出了癌症。文/黄莺&&30多岁时查出了胆囊炎 &&一直拖着不治疗&&王大妈在30多岁时就查出患有胆囊炎,且伴有胆结石,但那时工作压力挺大,孩子也还小,再加上肚子只是偶尔痛一下,忍忍就过去了,她就没想着去医院好好治。&&55岁退休前体检,医生说王大妈的病已经发展成了泥沙性胆结石,就是说胆结石像大小不一的泥沙一样,密集分布在她的整个胆道系统,所以不管用哪种取石法都不能把所有结石取出来。&&一听是这样,王大妈觉得反正取不尽,又只是偶尔痛一下,也没必要去管了。这样拖啊拖,拖到今年,王大妈已经70岁了。有一天,她突然肚子痛得要命,同时开始发高烧,一烧就是一个星期,38℃、40℃、41℃,体温越来越高,她被烧得浑身无力,毫无胃口,迅速消瘦下去。&&王大妈的女儿很孝顺,看平常身体挺好的妈妈病成这样,赶紧带着妈妈到处求医,几乎跑遍了全杭州所有的大医院。王大妈做了很多次检查,医生们的态度不一,大多数认为有胆囊癌可能,不过考虑到大妈的身体情况,不太适合动手术,而且手术后生存情况也很不乐观,大多建议采取的措施是消炎退热。&&&&高烧不退归根结底是病变在作祟&&一瓶瓶盐水挂下去,王大妈的体温稍稍降下去了,可是还会时不时再烧起来,断断续续又持续了一个星期。&&王大妈的女儿看妈妈已经发烧半个月了,着急得不行,四处打听治疗胆囊癌的高手。后来朋友介绍了浙江萧山医院肿瘤外科的吕桂泉主任,母女俩赶紧去了萧山医院。吕主任在业内知名度很高,对癌症的治疗有着多年经验,还曾出过《癌症不可怕:30年肿瘤诊治手记》一书。吕主任反复看王大妈以前做过的检查结果和拍过的片子,发现王大妈的胆囊已经发生肿胀,可以采取中药保守治疗,但这个病灶不除,对身体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以后还会经常发烧。&&于是,他和家属共同商定——手术。因为手术难度大,吕主任请了肝胆外科的张建宇主任一同来做。手术中,吕主任发现,肝胆管也发生了病变,影响到了三分之一的肝脏,他决定一并切除。切除后的病理切片显示——肝胆管癌。手术摘除的胆囊有7厘米×8厘米那么大了(正常胆囊长径不超过9厘米,宽径不超过3厘米),里面已经化脓。&&病灶除掉了,如今王大妈的烧也退了,人也恢复得很好,发高烧前的精神状态又回来了,一家人都很开心。目前,王大妈正按照吕主任的中医调养方案吃中药养身体,增强免疫力。&&吕主任说,王大妈的肝胆管癌主要是因为胆囊炎以及胆结石的长期刺激引发,这跟王大妈当初检查出胆囊炎不重视关系很大。现在有很多人体检查出胆囊炎,不当一回事,王大妈的例子其实是个教训。&&【医生做科普】&&胆囊癌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胆囊炎的发病率近年来越来越高,是腹部外科中发病率仅次于阑尾炎的疾病,而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这可能跟女性能够忍受疼痛的程度比男性高,以及饮食习惯和心情压力等有关,一般通过B超和CT能够检查出来。&&如果患了胆囊炎,饮食要清淡,并服用一些疏肝利胆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长期不愈,发展成慢性胆囊炎,还是建议手术摘除。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胆囊长期受结石的影响,久而久之正常胆囊组织细胞发生变性,变性后的组织容易发生癌变。尤其是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炎而且有明显临床症状的病人更是如此,有的还可能引发肝脏部位的癌变。&&统计资料显示,胆囊癌60岁以上女性多发,主要与慢性胆囊炎有关,长期治疗不愈从而引起胆囊癌的占3.3%-5%左右。另外,胆囊炎症还会让胆汁返流到肝内,引起肝内胆管癌。王大妈就是这样的患者。&&&&结石越大 癌变几率越高&&在临床手术中,吕主任发现,检查出胆囊癌的患者,60%到90%伴有胆结石。吕主任说,这不是说胆结石一定会引发胆囊癌,胆结石患者中患胆囊癌的有3%-15%左右,癌变的发生率与结石大小有关系,结石直径在10毫米以内的癌变发生率为1%,结石直径在20到22毫米的几率在2%-4%,30毫米以上者几率可达10%。&&另外,如果有胆囊息肉,那癌变的几率就更大了。临床上息肉直径大于2厘米的建议马上手术,直径大于1厘米,如果息肉的蒂比较宽,也非常危险,定期复查,手术摘除也比较好。
[] [] [] []我想问下大家,胆囊息肉这个病,危害大吗?严重是不是要切除胆囊。我一个兄弟得了这个病,近几年一直发作。请关于这个病情有了解的医生请教下[呵呵][呵呵]
直径不大的话不碍事,平时饮食注意好就行。如果直径大,有恶性发展就要注意了,小心病变。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用,请点击有用,谢谢
其他答案(共20个回答)
息肉(polyp of gallbladder),是指胆囊壁向囊腔内呈息肉样隆起的一类病变。又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 of gallbladder,PLG)。胆囊息肉样病变可分为良性或恶性病变,但以非肿瘤性病变为多,一般认为直径15mm以上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几乎全是恶性肿瘤性病变,故胆囊息肉样病变近几年来倍加重视。
胆囊息肉是一种多发病 ,分为单发性胆囊息肉和多发性胆囊息肉两种 ,得了此病 ,一般需要手术治疗。对于单发性胆囊息肉来说 ,如果息肉较小 ,手术切除后可能仅为胆固醇结晶。但假如确诊为多发性胆囊息肉 ,或体积较大的息肉 ,一般应考虑手术切除胆囊。否则 ,假如息肉恶变 ,成为胆囊癌 ,其预后极差 ,多数病人在发病数月内死亡。对于息肉较小 ,又不愿意手术者 ,应当严密随访 ,定期复查B超 ,如发生变化应尽早手术 ,现在胆囊切除可以做腹腔镜手术 ,创伤小恢复快 ,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 胆囊息肉是胆囊黏膜向胆囊腔内生长出一种突起的局限性病变。患者一般没有什么症状 ,有的患者只是感到右胁下不适 ,通过B超检查可被发现。近几年 ,随着B超检查的普及 ,临床发现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
上海治疗胆囊息肉专家介绍,其实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泛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总称。在我国,随着b超技术的广泛普及,胆囊息肉病变率越来越高,其临床、病理特点和手术时机选择得到广泛的研究。如胆囊息肉大于2mm时,最好先行手术治疗,以杜尽癌症的发生。
  上面就是对胆囊息肉症状的介绍了,相信您看了上文后也都清楚了吧,生活中,患有这个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危害是非常大的,并将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所以,如发现疾病做到及早治疗,也还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或者不懂的,您也可以和我们的在线专家进行相关咨询。相信专家会给您一个满意答复!
胆囊息肉怎么办呢?对于你的情况可以具体的介绍一下,帮你分析分析,比如大小,表现什么的
胆囊息肉多无明显表现,只有少部分会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者隐痛。虽然没有表现但是要重视,这种情况是比较严重的,一般认为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
胆囊息肉怎么办?一般来讲对于大小在10mm以上,并且有明显增长趋势的需要手术。手术切除胆囊之后往往有很多副作用的。对于息肉比较小的情况一般还是不建议手术,用保守方法就可以的。
保守的可以去杨氏苗族医馆抓点(护胆调息方)来调理,这个对10mm以下的息肉都是可以的,避免手术切除留下的副作用。另外在饮食等生活细节上要注意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点击下面的“有用”,谢谢, 您的采纳是对我莫大的支持。』
胆囊息肉分3种,胆固醇息肉、炎症息肉、瘤样息肉。患者多是胆固醇息肉。胆固醇息肉和炎症息肉不会恶变。瘤样息肉有10%左右癌变。胆囊息肉主要表现在右上腹隐痛和右后背反射性疼痛。
目前没有对胆囊息肉有效的药物或者保胆手术。也没有能给息肉定性的检查方法。
但多发性息肉多可不必惊慌,半年复查一次就可。单个直径超过1公分的,或者并发结石、胆管阻塞的最好手术治疗。
这个病算是常见病,平时多注意饮食控制,清淡,禁大鱼、大肉、大油、高脂、高胆固醇、油煎油炸食物、酒类。
脂肪肝很多人都有。你的息肉很小,没事。没生命危险,注意上面的事项就行。
打针吃药都是心理安慰,无疗效。
手术方法根本上就是切除胆囊,不要紧张,没有胆囊一切照常。
胆囊息肉不可怕
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教授 张柏和
谢雨是上海市某公司的会计,今年29岁。前几天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医生告诉她,在她的胆囊上发现长了胆囊息肉。检查...
您好!希望下面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胆囊息肉不可怕
谢雨是上海市某公司的会计,今年29岁。前几天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医生告诉她,在她的胆囊上发现长了胆囊息肉。...
通过近千例正常人与胆囊息肉患者体液分析观察及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取胆囊息肉病变组织活检,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及遗传基因学,发现正常人体内和患者体内均存在着两种...
病情分析:
您好:您的这个情况不必紧张的,您胆囊息肉比较小,如果没有任何不舒服的表现不必进行治疗的,更不必手术甚至是切除胆囊。
指导意见:
您平时还是注意调理好...
胆囊息肉是各种胆囊粘膜良性隆起的简称,
泛指向胆囊腔突起或隆起的病变,可以是球形或半球形,有蒂或无蒂,多为良性。
胆囊息肉一般症状轻微, 甚至无症状, 仅在偶然...
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多余肿物,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粘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息是多出、盈余之意,《说文解字》记载“息,寄肉也。”《黄帝内经 ·玉篇》说...
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多余肿物,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粘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息是多出、盈余之意,《说文解字》记载“息,寄肉也。”《黄帝内经 ·玉篇》说...
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多余肿物,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粘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息是多出、盈余之意,《说文解字》记载“息,寄肉也。”《黄帝内经 ·玉篇》说...
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多余肿物,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粘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息是多出、盈余之意,《说文解字》记载“息,寄肉也。”《黄帝内经 ·玉篇》说...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今日律师风向标:
胆囊癌误诊为胆囊息肉
妈妈于2013年2月中旬在**医院做腹腔镜胆囊息肉手术,同时发现一个肿瘤,做病理结果为良性,胆囊息肉。手术后一周有腹水,复住院,半个月未查出原因。于4月7日转入常州二院,腹腔镜手术为转移性腹膜癌,找不到原发灶。化疗6次后,腹水反复。于7月中旬去上海**医院检查,**医院要求带2次(**医院,常州*院)病理切片及蜡块做病理会诊。结果为胆囊癌转移,**医院误诊,上海**医院已经告知胆囊癌对化疗不敏感,耽误时间太久,没有治疗意义。后转入常州*医院,治疗半个月,呕吐严重。又转入西安,找当地名中医调理,可是已经到了晚期,未能挽回母亲宝贵的生命,请问**医院的胆囊癌误诊,算医疗事故吗?
30e907ty13q34
律师回复区
[VIP+版主]
需要做司法鉴定。
[VIP+版主]
需要做司法鉴定。
属于医疗事故,可以委托帮您走法律程序,争取更多的赔偿
需要做司法鉴定。
以上回复,不符合你的实际情况?马上咨询在线律师!
当前在线律师:293人
今日回复问题:695个
相关法律咨询
标签:误诊
标签:误诊时间
标签:误诊病人
相关文章推荐
共帮助过620人
共帮助过389人
共帮助过1048人
共帮助过586人
共帮助过1263人
最新法律咨询
相关律师推荐
法律快车 版权所有
粤ICP备号-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ICP)证粤B2-
客服QQ: (注:此QQ不提供法律咨询)
免费问律师胆囊息肉是否很严重?会不会诱发胆囊癌变?
胆囊息肉是否很严重?会不会诱发胆囊癌变?
人体正常的胆囊内部是没有息肉的,一旦体检发现息肉,那就说明胆囊存在一定的病变问题。部分胆囊息肉患者仅有轻微的上腹部不适或隐痛,容易被误诊成胃病。通常来说,去正规医院做一个胆囊B超,就可以确诊。胆囊息肉危害很大1、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无症状”胆囊息肉病人久了会出现胆绞痛、急性胆囊炎发作。胆囊息肉嵌顿于胆囊颈,胆汁排出障碍,胆囊内压力升高,引起胆囊壁循环障碍、胆囊积脓、坏疽,甚至胆囊穿孔、腹膜炎。2、影响患者的消化功能。胆囊息肉患者有右上腹疼痛并向右肩及右后背部放射、腹胀、口苦、咽干、恶心、呕吐、厌油、消化不良等症状,对患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异常。3、胆囊息肉癌变率高。胆囊息肉的致命杀伤力在于突发癌变。从80-90年代,因形成的胆囊息肉的性质不同,癌变率逐渐增高。而在癌变中或癌变后,许多胆囊息肉患者没有不适的感觉,不知不觉癌变,这也是胆囊息肉最可怕的特点。4、患者病死率增加。资料显示,部分胆囊息肉患者会同时合并内科疾患,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若急性发作,可使原有全并症加重,直接导致胆囊息肉病死率增加。一般来说,治疗胆囊息肉不需要切除胆囊,可以通过保胆取息的技术进行治疗。只有当胆囊严重萎缩或坏死癌变时,才会直接一刀摘除胆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分享我身边的人生故事
作者最新文章不要被胆囊息肉吓到
不要被胆囊息肉吓到时间:小小一个胆囊...
栏目:作者:不少人在体检时发现,胆囊息肉后十分担心,到处求证医生“我这个胆囊息肉严重吗?要不要手术啊?一定要手术吗?”
不少人在体检时发现,胆囊息肉后十分担心,到处求证医生“我这个胆囊息肉严重吗?要不要手术啊?一定要手术吗?” 小小一个胆囊息肉为何会让人觉得如此可怕呢?可能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不了解带来的过度担忧,或者听说胆囊息肉会癌变的说法让人忧心忡忡。胆囊息肉本身并没有太多的症状,而能癌变的息肉并不太多,如果不会癌变,它应该算不上是什么疾病。这样大家是不是觉得胆囊息肉并不可怕吗?关键是哪些息肉会癌变。下面根据大家最为关注的几点来介绍 。胆囊息肉是一种什么病?息肉就是赘生物,通俗的讲息肉就是多余的不应该存在的东西。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生长的多余的不应该存在的东西,我们就称之为胆囊息肉也称为胆囊隆起样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胆囊良性疾病。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3%~6% ,胆囊息肉绝大多数没有任何症状,85%是通过例行体检中超声发现。胆囊息肉类似于皮肤上的赘生物,俗称“瘊子”,只是它不在皮肤上而在胆囊粘膜上。胆囊息肉即没有症状又不会影响胆囊的功能,如果它不会癌变,那么它严格的来说,它算不上是一种真正的疾病。胆囊息肉也有良恶好几类用超声或CT检查发现的胆囊息肉或胆囊息肉样变是影像学检查下的称呼,具体胆囊息肉是好是坏影像学检查可以大致判断,但病理检查才能准确判断。目前评估胆囊息肉按病理分类分为非肿瘤性病变(假性息肉)与肿瘤性病变(真性息肉)两大类,其中真性息肉又有良恶性之分。第一类:胆固醇性息肉(占50%),又称它为假性息肉。迄今未发现有癌变的报导。它外观呈桑葚状,脆而易碎,蒂细如棉线,极易脱落,多在1cm以内,以多发为主,位于胆囊体部。大多数胆固醇性息肉病人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轻微,而胆囊功能良好,故可以每3-6月定期B超复查,观察其大小变化。如果有明显症状或者短期内增大明显时才考虑手术治疗。第二类: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占40%),又称为真性息肉。主要是指:胆囊腺瘤、腺肌瘤、炎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其中腺瘤是公认的癌前病变,癌变率在10%左右,腺肌增生症也有潜在癌变危险。因此,这类病变应该行预防性胆囊切除,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第三类:息肉型早期胆囊癌(约占10%)。目前对于混杂在胆囊息肉中的息肉型早期胆囊癌主要靠B超来侦别。必要时加作增强CT。癌性息肉的B超特征为:大于1cm(88%);单发(82%);多位于胆囊颈部(70%);约有50%伴有胆囊结石;病变回声强度以中低回声为主。这类息肉就是那一小撮很容易癌变的胆囊息肉,一旦怀疑此类病变时,应限期行根治性胆囊切除。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这样简单理解:胆囊息肉有真假之分。假性息肉是不会癌变的,可以观察;而真性息肉有癌变的可能性,建议行预防性将胆囊切除,这样就可以减少胆囊癌的发生。如何判断息肉的真假就尤为重要了。胆囊息肉中有多少可以癌变呢? 据统计:如此众多的胆囊息肉中也只有12%可以癌变。鉴于目前胆囊癌的手术疗效较好的也只局限于胆囊粘膜的早期癌,而胆囊癌的总体疗效极差,它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所以胆囊癌在目前医学界仍是一个很棘手的疾病,唯一提高治疗效果的方法就是早期发现,早期切除胆囊。这就要求医生对如此众多的胆囊息肉病人做出比较正确客观的判断--即可以早期发现胆囊癌,又可以避免大量的不必要胆囊切除。尽最大可能保留一部分病人的胆囊。息肉有可能癌变就是胆囊息肉最为可怕之处。医生也认为:胆囊息肉样病变仍然是一种癌前疾病,应定期B超复查,动态观察息肉大小形态的变化。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据国内健康查体统计表明:正常人群中有5%的胆囊息肉检出率。也就是说在各个单位组织的例行身体检查中有5%的人能可能会查出胆囊息肉。哪些情况的胆囊息肉需要手术一般来说合并胆囊结石或者“高危”胆囊需要切除,其他无症状者定期复查即可。基底宽、不带蒂、单发、超过1cm、短期内增大或者逐渐增大、50岁以后出现,合并有胆囊结石或者胆囊炎者。这几种情况的胆囊息肉容易“出问题”,变成胆囊癌的风险高,建议手术切除胆囊以绝后患。如果是个头不大(小于1cm),多发、基地窄、带蒂的这类胆囊息肉相对来说不容易“出事”,只要每年随访就可以了,没有变化就不管它,应每6个月B超复查1次,期间也可中医中药调理,如果有情况变化再处理。 胆囊息肉如果不了解可能挺吓唬人,一味地担忧肯定是自找烦恼,将息肉任其不管肯定也不正确,正确地认识后变不再可怕,加上科学客观地待,才是最为明智的选择。回复数字:&1&可以更多了解消化内科简介,回复数字:&2&可以更多了解消化内科专家介绍、坐诊时间和联系方式========欢迎您关注“河南中医一附院消化内科”微信公众账号。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角,弹出菜单后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吧^__^
微信热点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胆囊癌与胆囊息肉区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