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晋三为什么值得中国学习

安倍晋三:向任天堂学习!日本网友:纳尼?
安倍晋三:向任天堂学习!日本网友:纳尼?
【17173整理报道】
在昨日(3月3日)日本举行的参议院国会中,面对议员针对日本今后发展战略方案的提问,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做出了“应该学习任天堂”的回答。
日本平成26年(2014年)3月3日举行的参议院国会,被日本各大媒体所报道并进行全程直播。会议现场,一位议员提问总理大臣安倍晋三:“今后、(日本)应该实行怎样的发展策略,想听您的见解”。随后安倍总理回答道:“(日本)应该像任天堂那样。举例来说,任天堂生产卡牌,但遇到发展瓶颈后就后用最新的IT技术开发电子游戏,同时还保有了卡牌本身。这里值得学习”。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有业内人士进行分析,安倍总理所说的“卡牌”与“IT技术开发出的电子游戏”,应该是指用游戏技术将卡牌游戏电子化,结合了IT技术的同时还保存了卡牌游戏文化,这正符合日本至今以来注重保有本土文化的发展方针。故:安倍总理这一提议本身并没有问题。
近年来,任天堂从主机Wii U的发售开始便遭遇了一连串的经营失利。今年年初任天堂针对业绩预期进行大幅下调,股东方面甚至出现了希望社长岩田聪退任的声音。之后的1月30日,任天堂召开经营战略发表会以挽回局面,其中公开了诸如将游戏试玩版做成手机APP等系列举措,但都不是能够一举将任天堂拉出泥潭的方案,岩田社长也表示:“我们需要时间”。
如此境况的任天堂却得到了日本总理的关注。议会发言一出,特别是一些熟悉如今游戏市场的日本网友惊呼:“变成任天堂那样真的大丈夫!?”“日本打算学习任天堂350亿日元的赤字吗?”
【来源:】
类型:ARPG
特征:奇幻
类型:射击
特征:蒸汽朋克
类型:大型RPG
特征:魔幻
你不知道点进去会是什么
Wan网页游戏免费玩新华时评:安倍晋三不学勃兰特,却要学希特勒
发帖于:时间: 17:04:08
   据参考消息4月14日刊文,日,一个寒冷的冬日,时任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来到波兰华沙犹太人遇难者纪念碑前,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突然他双腿下跪,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赎罪,这被誉为“欧洲约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从此,二战后的德国不但得到曾遭受纳粹德国侵略和蹂躏的国家和人民的谅解,并且赢得了世人和国际社会的尊敬。然而,同是二战侵略战争发动者的日本的一些右翼势力和极端民族主义者,尤其是如今以安倍为首的一批粘附着军国主义阴魂的政客们,却不学二战后的德国总理勃兰特,非要学一战后的希特勒,顽固地拒绝承认侵略罪行,并且处心积虑地用各种方式修改“和平宪法”,走向复活军国主义之路,威胁地区和平与稳定,不但使亚洲国家和国际社会越来越感不安,也使日本在国际社会越来越孤立。
   让我们揭开安倍的“积极和平主义”面纱,从三个方面看看他从政以来特别是这一年多来的言行与希特勒的言行多么相似。
   极力否认侵略历史妄图摆脱国际约束
   安倍与希特勒一样,极力反对战后国际社会为惩罚日德两个侵略战争的罪魁祸首制定的国际条约和国际秩序的约束,不断煽动民族主义,并采取种种措施欲摆脱国际条约的束缚,破坏战后国际秩序。1930年,希特勒在莱比锡的最高法院上叫嚷:德国的手足受到该条约的束缚,宣称他的纳粹党“认为和约不是法律,而是用强制办法加在德国身上的东西”。-他上台后立即以政府名义要求修改《凡尔赛和约》,最终将之废除。他在1 9 3 9年4月28日的国会演说中说:“我曾致力于一页一页地撕毁长达448页的条约。”
   安倍是从否认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和罪行以及远东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等入手,来反对战后按照《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在《联合国宪章》基础上建立的远东国际秩序的。他无视广大亚洲受害国的反对以及盟主美国的劝告,执意参拜靖国神社,并辩称“向英灵表达崇敬之情是自由的、理所应当的”,“无须考虑中韩的反对”。日,安倍晋三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就“村山谈话”
   发表看法时称,他将不会原封不动地继承为日本殖民侵略历史谢罪的“村山谈话”。他甚至质疑远东军事法庭对日本甲级战犯审判的合法性。他说,远东军事法庭对战争做出的结论,不是由日本人自己而是“依据所谓的盟国以战胜国地位单方面判断裁定的罪名”。他认为按照日本国内的法律,“这些人不是战犯”。他还反复为日本在二战前和二战期间的行为辩解说:“不能将日本战时占领亚洲其他国家的行为视为侵略。”他甚至荒谬地提出侵略定义未定论。
   安倍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日本学者高桥浩佑在日本《外交学者》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指出,这是因为要让日本摆脱战后体系,不可避免地必须先否定侵略历史。“在此背景下,安倍参拜靖国神社显示了他实现最终目标(摆脱战后体系,即否定战后国际秩序与“和平宪法”)的决心。”文章还指出:“对于安倍家族这种日本主流保守派来说,日本自从接受了‘东京审判’之后就遭到了束缚。”因此,60多年后,“安倍政府希望将日本从这些明显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他希望通过‘将日本带回’而‘同战后政治制度分离’,从美国那里带回一个军事、外交和经济上十分强大的日本”。
   积极推动修改宪法叫嚣夺回“强大日本”
   安倍与希特勒同样致力于修宪。希特勒日当上总理后,并未立即宣布取消一战后建立的魏玛共和国的宪法(简称《魏玛宪法》),而是采取利用这部被普遍认为是“民主的宪法”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制定一系列新的法律,一步一步地使《魏玛宪法》名存实亡,最终将其彻底废除。希特勒上台后不到两个月,他的纳粹党于2月27日故意策划制造了国会纵火案,嫁祸于德国共产党人,第二天他就利用宪法第48条(即总统紧急权力令)颁布了《保卫人民和国家法令》,紧接着,3月23日,他又操纵国会通过了《消除人民与国家痛苦法》(即通常所说的《授权法》),授予内阁无须议会同意即可通过法律、在必要时可以违背宪法、总理有权发布法律等权力,为纳粹独裁专制提供了法律基础。这两项法律把立法权和行政权全部集中到希特勒政府的手中。继而,希特勒又颁布了《各州协调一致临时法》、《国家重建法》等一系列法律,从而使德国的法律纳粹化。
   同样,安倍把修改“和平宪法”也作为他的“毕生事业”和“历史使命”。他从2006年第一次担任首相以及2012年底再次担任首相以来,一直为达此目的而不遗余力。安倍的副首相麻生太郎公然表示要学习纳粹搞隐性修宪,要像希特勒那样“不知不觉地把(德国)魏玛宪法变成纳粹宪法”。这几十年来,包括安倍在内的日本右翼势力实际上也一直是这样做的。他们通过制定各种法律和法规,如《关于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合作法》(PKO法)和《关于派遣国际紧急援助队法修正案》等,不断架空“和平宪法”,冲破“和平宪法”的制约,如今的“和平宪法”几乎已成了一个虚壳。日本媒体称这种做法为“解释性修宪”或“曲线修宪”。尤其是在2013年12月安倍操纵日本国会通过了《特定秘密保护法》和修改《国家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并据此设立了由首相、官房长官、外相和防卫相组成的四阁僚会议,负责制定危机管理和安全政策。日本和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这两个法律前者将损害和剥夺国民知情权,压制新闻自由:后者将安保权力集中在安倍手中,削弱国会的制约作用。这同上述希特勒操纵国会通过的《紧急状态法》和《授权法》多么相似。
   现在安倍正在做的是要把“和平宪法”的虚壳也彻底抛掉。他在今年1月24日发表的施政纲领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修改宪法,“以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目的是要进行更大规模的扩军备战,实现他的强军目标,把日本拉回到军国主义道路,“夺回一个强大日本”(安倍新年献词)。尽管上述修宪在内容上与希特勒的修宪不同,但手法基本相似,目的基本相同。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对安倍的做法如此担忧的原因。
   捏造渲染“中国威胁”借机大肆扩充军备
   希特勒上台后把社会上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和经济相对衰退的怨气转化为扩展军备的动力,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日,希特勒宣布德国永久退出裁军会议,以免破坏他的扩充军备计划。次年的4月4日,希特勒设立了国防会议,加紧执行重整军备的秘密计划。三个月后,7月20日,他又颁布了新的陆军法,恢复了军事特权。与此同时,他开始了大规模的军事采购。希特勒上台前的1932年,德国的军费支出为6.7亿马克,约占当年国家总支出的十分之一或国民收入的1.5%。他上台后的1933年至1939年秋的6年备战期间,德国全部备战支出在400亿马克以上,约占同一时期国家预算总支出的五分之二或国民收入的10.6%。在此期间,希特勒大力发展德国军事工业,使德国垄断资本集团获得了高额利润。
   安倍在这方面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他利用民众对美国为其制定的“和平宪法”的不满和二十年经济不景气的怨气不断煽动民族主义情绪。韩国《中央日报》社论指出,安倍掌权以来,“日本社会弥漫着民族主义情绪。在此鼓舞下,(右翼政客)日益回归军国主义道路”。安倍和他的政府不断地捏造和渲染“中国威胁”,也利用奥巴马为遏制中国而推行“亚洲再平衡战略”之机,大肆扩充军备。2013年7月,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通过的新版《防卫白皮书》还首次提出了要发展日本独自的军事力量的“强军目标”。
   日本一再指责中国军事不透明,可是最近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媒体透露,日本不但秘密从美国那里长期借用了300多公斤武器级钚,并且自己生产了大量高纯度浓缩铀。这种严重违反《核不扩散条约》的非法行为,为何不向国际社会透明?日本拿这些核材料干了些什么?储量到底有多少?日本政府为何至今还不向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彻底交代清楚?近日在荷兰核安全峰会召开前夕,安倍匆匆忙忙地与美国总统发表了一个联合声明,宣称日本将向美国移交数百公斤敏感核材料,其中包括分离出的钚和高纯度浓缩铀。这一举动是应受到欢迎的。但仔细研究这个声明后,不难发现它既未说明这些所谓“敏感”核材料是多少,是不是武器级的,也未说明交出这些“敏感”核材料的具体日期。这不能不让人怀疑,日本的做法是在欺骗舆论和公众,是为了平息近来国际社会对日本储存大量武器级核材料的担忧。同时,声明还使用了“减少在日本的敏感核材料”词句,这意味着日本将继续保留一定数量的敏感核材料,这究竟又是为了什么?
   不把德国作为榜样 反为军国主义招魂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针对安倍把现在的中日关系类比一战前的德英关系的错误言论,奉劝日本领导人:“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作榜样。”
   据我国前驻德大使梅兆荣介绍,在二战后的德国,不仅勃兰特总理在华沙犹太人遇难者纪念碑前下跪认罪,而且历届领导人不分党派都明确承认希特勒德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并公开向受侵略国人民赔罪、道歉,请求宽恕;联邦德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规定,不允许否认希特勒的第三帝国的大屠杀犯罪行为,严防新纳粹主义抬头;在历史课本中把分析纳粹历史作为重点,教育青年正视纳粹暴行和二战侵略真相,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为对历史负责,联邦德国政府向受纳粹迫害者,特别是犹太人,提供经济赔偿或补偿;尊重战后国际协定,承认战后边界,放弃领土要求。
   安倍做了些什么呢?他公然否认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和罪行,否认南京大屠杀和强征东亚被侵略国家“慰安妇”等罪行。他甚至还为日本过去的军国主义历史感到自豪。日,他身穿军服登上编号为“731”的军机,并拍照发表。“731”部队是侵华日军秘密研发生物武器的部队。美国媒体《尼尔森报告》批评说:“安倍晋三的这张照片相当于德国总理穿纳粹军服。”韩国《中央日报》认为:“这不禁让人们想起了希特勒执政和具有侵略性质的纳粹泛滥的旧德国的气氛。”日,在新一年即将到来之际,安倍观看宣扬二战时期日本“神风特攻队”的军国主义电影《永远的零》,并为其叫好。随后,今年2月,日本相关地方政府又竟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神风特攻队”队员遗书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妄图在联合国内为二战翻案。这是对联合国的极大嘲弄。
   安倍及右翼势力的上述一系列言行自行暴露了安倍“积极和平主义”的虚伪性。正如日本《朝日新闻》的社论所指出的:…积极和平主义’的想法就是要摆脱宪法第九条的束缚,扩大军事作用,说穿了就是要将战后的和平主义定位为‘消极的’,而加以抛弃。这也是安倍首相为解释性修宪‘铺路搭桥’,以便行使集体自卫权。……届时,战后的和平主义将轰然崩溃。”这显示安倍正在极力“将日本带回”过去所走之路。
   作者为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钱文荣
集团报刊系列安倍晋三为什么值得中国学习?
我的图书馆
安倍晋三为什么值得中国学习?
安倍晋三为什么值得中国学习?丁咚 &&& 文一场异常喧嚣的峰会在一个异常安静的城市落幕了。作为一个自感崛起的新兴大国,中国为能举办如此众多重要大国领导人参加的峰会而兴奋,并把它当作展示中国重新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良机。它为此采取的一系列举措,超过了会议本身所能代表的意义,但却能彰显中国政府的掌控力、影响力以及营造一个歌舞升平环境的能力。公众舆论对此议论纷纷,在峰会高调举行的同时,在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对峰会本身及某些个案的调侃与戏谑。一个有关古语的变异引发了互联网狂欢式演绎,并引发当事人不快。相比较正规议程,会议前后和期间的花絮更能吸引普通人的注意力。从杭州变成一座空城,到中美机场纠纷;从两场峰会的菜谱到御用导演的演出,统统在互联网上得到了放大呈现。相反人们对有关会议的内容几乎不感任何兴趣。确实,它们是大人物们的游戏——尽管如果真能全部落实,攸关每个人的利益。中国领导人呼吁,不要让基20变成清谈馆,而要成为行动队。就现实情况而言,随着全球金融危机逐渐远去,尤其是美国经济全面复苏,它似乎变得越来越“鸡肋”,作用在逐步降低。中国倡导进一步将基20机制化,将其作为全球经济协商和治理的主要平台。事实上,中国对一切西方明显主导之外的机制都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希望它们能发挥更强大的作用,对亚信会议、金砖五国、上海合作组织以及刚刚闭幕的基20莫不如此。但可能事与愿违,尽管西方国家的领导人赞同加强基20的作用,但中国主导地位却难以成为事实。打个可能不是那么很恰当的比方,基20相当于中国政府结构中的政治局,而G7则类似于政治局常委会——俄罗斯由于对克里米亚的占领被它逐出。后者才是国际经济、政治决策的领导核心。基20轮流在每个成员国举行,看上去东道主即主持人,但也仅仅是个主持人而已,并非就意味着你掌控了领导权。和G7相比,G20某种程度可以说更具清谈馆性质,它将G7形成的决定通过更广泛的协商形式变成各国须共同遵循的“共识”,在此过程中有博弈,但在国际政治权力格局由西方主导的背景下,某些国家所能发挥的作用有限。相反,在会议进行期间举行的双边会谈所透露出的信息以及在会议前后呈现的某些事态,可能更具实质性意义。被描述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的两个主角,中国和美国,它们的领导人在峰会期间的互动耐人寻味。在此之前中美围绕海上安全、网络安全、人权等议题展开了对抗,但中国全力营造两国关系的和谐景象。除了正式会谈,专门安排了两国领导人散步和饮茶的环节,并共同敦促基20成员国落实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突出合作氛围,与中国主张的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不无相关——这是中国领导人有关外交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不遗余力展现两国关系的积极面,然而合作掩盖不了分歧,两国对立面依旧,并可能在接下来更加恶化——这是源于美国即将进入选举时刻,政治进入空窗期,而中国也没了基20成功举办的巨大压力。如果说中国在基20赢得了面子和荣耀,那么对于俄罗斯、印度这些国家来说,却得到了实际利益。就在基20之前,俄罗斯举办了远东经济论坛,和中国关系相继“严重走低”(官媒语)的日韩政治领导人与会并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事实是,中国失去的,正是俄罗斯得到的。而后者表面上和中国维持了准盟友关系。俄罗斯此举就像跟越南、印度强化安全合作关系一样,在很大程度上亦是对庞大的邻居的制衡。印度总理莫迪参加基20之前刚刚与越南政府领导人举行了关键会谈,并重申加强海洋和安全合作,印度将向越南提供5亿美元的防务贷款。再往前,印美军事合作取得实质进展,两国达成了后勤合作协议,为美军进入印度并与其联合作战开辟了道路。和这些同样具有战略意义的是,印度正在开足马力试图壮大环印度洋联盟。这个联盟包括了东亚、南亚在内的21个成员国,与太平洋国家相毗邻或本身就是太平洋国家。从远期看,它必将与美国主导的跨大西洋、太平洋同盟合流,共同牵制在亚洲日益雄心勃勃的中国。据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有一次访问韩国时要求将访问定位为工作访问性质,从而未能享受正式访问所带来的外交礼仪和尊崇,并拒绝了该国政府提供的工作午餐而选择到路边店就餐,他在回应记者提问时说,不会为了这些小恩小惠而受制于韩国从而损害国家利益。普京也在最近刚刚说过不会拿领土跟日本做交易。但他在杭州向中国领导人赠送了一整箱后者喜爱的冰激凌。日本首相为了实现国家利益,在外交上可谓不遗余力,甚至用中国的话说到了“不要脸”的程度。他为了在任期解决北方领土问题,不惜打破有来有往的外交原则,连续五次单方面出访俄罗斯,寻求建立与普京本人的信赖关系,甚至专门设置了对俄经济合作担当相这个职位,推动两国合作。在对华外交中也可见到类似情形。人们都说,中国为一场平常不过的国际峰会付出了太多代价而能得到的国家利益与之不能相提并论。国家荣誉和利益不是建立在华丽外表之上,而仅仅体现于扎扎实实的谈判和协议中。就此而论,中国该向安倍晋三学习的还很多。搜索PAIR_Dongding,可关注本人公号。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习近平当面驳斥安倍晋三不当言论 给他上了一课_凤凰卫视
习近平当面驳斥安倍晋三不当言论 给他上了一课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核心提要:时事评论员郑浩先生提到,习近平主席和日本首先安倍晋三的会面是在G20峰会结束以后进行的,这让日本媒体表示安倍很没有面子,因为中日双边会晤在最后。凤凰卫视9月6日《新闻今日谈》,以下为文字实录
核心提要:时事评论员郑浩先生提到,习近平主席和日本首先安倍晋三的会面是在G20峰会结束以后进行的,这让日本媒体表示安倍很没有面子,因为中日双边会晤在最后。凤凰卫视9月6日《新闻今日谈》,以下为文字实录:林秀芹:好,我们再来聊两句,其实也见了日本首相安倍,相较于习朴会,这个习安会的气氛好像稍显得紧张许多。郑浩:是。林秀芹:因为这个也是中日领导人相隔17个月来的首次的会谈,那也当然触及了所谓的南海议题,安倍呼吁要尊重法治的重要性,习近平就随即进行驳斥说,日本才应该要谨言慎行,你怎么比较呢?和朴槿惠的见面好像和这安倍之间的关系是稍微紧张一点?郑浩:习近平主席和安倍晋三的会面,是在昨天的晚上。林秀芹:峰会结束后。郑浩:所以也是峰会已经结束了,所以日本方面一直是非常的忧虑,一直担心习安会究竟能不能顺利的展开,甚至于日本的媒体还表示说,这是让安倍晋三感到非常丢面子,因为之前习近平主席和多国的领袖已经。林秀芹:都见了。郑浩:已经举行了双边的会晤,而把安倍晋三排在了最后,甚至于日方最后还不确定是不是能够成功的和习近平主席有一个双边的会晤。当然这个会晤还是进行了,那么从这次的会谈来看,双方的报道是各有不同的,从中国官方媒体的报道来看,习近平讲的很多,特别是在一些关切的问题上,比方说告诫日本方面不要在中日关系上再增加新的麻烦,增加新的绊脚石等等这一类的话。总体上给人的一个感觉是,似乎是在给安倍晋三上课。林秀芹:给警告作用了。郑浩:对,起到一个警告作用,比如他形容中日关系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希望双方都要多做一些维护中日关系的一些事情,那么双方应该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意识,努力扩大两国关系的积极面,抑制消极面,确保两国关系的稳定与改善,那么这个是实际上在告诫,或者是上课吧,对安倍晋三说这一番话。我觉得日本方面的报道更加侧重的是日本借用这样的一个首脑会,安倍晋三直接向习近平主席表达了东海南海问题的一些关切,特别是中国的公务船、渔船近日在钓鱼岛附近活动比较频繁,所以他是提出了这样一个关切。当然日本方面的媒体也报道说,习近平主席当面也予了一个正面的回应,希望日本方面不要炒作相关的一些议题。最关键的是中日关系是处在一个逆水行舟的这样一个状态,其实这句话是在前不久,中日韩三国外长会,王毅在接受媒体专访的时候。林秀芹:就提出来了。郑浩:也形容中日关系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关键的问题是,在现在的中日关系仍然没有完全改善的情况下,仍然处在逆水的情况下,如何来稳住中日关系,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借着习近平和安倍晋三的会面,积极改善中日关系。中日关系不进则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确实也是如此,而对于日本方面我比较担心的是,安倍晋三会不会破釜沉舟。我的说破釜沉舟并不是说安倍晋三有意的要破坏,或者进一步破坏日中关系,但因为日本方面它的注意力太多是放在习近平和安倍晋三首脑会的形式上,安倍晋三,包括日本的媒体都认为这是外交上的一个成果,是重大的突破等等等等,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习近平主席对安倍晋三语重心长说的那些话,特别是如何来改善中日关系,特别是如何来面对当前现实的问题,历史的问题,处理好,妥善处理好有关的问题,本着四项政治文件的原则的精神,处理好东海的问题,等等这一系列的话他们都忽略了,而是把重点放在好不容易是有了一次。林秀芹:终于见面,就算是外交突破了。郑浩:那么中方是把这次的见面是作为一个改善两国关系的一个契机。林秀芹:对。郑浩:但是呢日本方却把两个人的见面,更多的是看做是安倍晋三外交上的一个小小的胜利,于是两国的出发点就不一样,那不一样的情况下,对于两国如何来改善关系,维护战略互惠关系,可能认识面上就会出现差错,安倍晋三,我相信他更多强调的还是日本方面一贯强调的东海问题,甚至于在南海问题上也跟着叫嚣,也跟着炒作等等,这个和中国主张未来要改善日中关系是南辕北辙的,中方是最不愿意听,或者是最反感的就是日本方面炒作南海的问题,这不关你的事情,东海的问题也是我们双边的事情,通过各种机制,通过谈判来解决。那么最重要的还是日本要端正态度,而不是要进行炒作,所以如果说安倍晋三他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的各唱各的,或者他继续的用这些,不关日本的事来进行炒作的话,那么实际上中日关系,还会维持在现在逆水行舟的状态,不会跳出这样的一个闷局。所以我觉得安倍晋三,特别是安倍晋三,当日本现在外交方面处在下风的时候,可能他会做出一些更加强硬的动作进行反弹,这样的话我会认为安倍晋三在改善日中关系上面,他是破釜沉舟、他不愿意按照中国的这样一种教诲,一种指引来做,而是按照他的逻辑来思考日中关系,这样的话中方就更加的反对和反感,所以我觉得安倍晋三,或者日本方面还是要慎重的考虑习近平的建言,尽早改善日中关系。林秀芹:所以这样听起来,安倍是否可以来破釜沉舟,来修补中日之间的关系,也值得后续的观察。& & 《新闻今日谈》节目在凤凰卫视资讯台播出首播时间:周一至周日18:30-19:00重播时间:周一至周日22:30-23:00 &05:30 & 06:00想看更多金牌时评、热点解读、主播风采、幕后猛料?嘘!悄悄加入凤凰私享会(ID:phtvifeng),让小凤君带您走一走凤凰卫视的小后门。&&&&&&&
[责任编辑:王雅贤 PV078]
责任编辑:王雅贤 PV078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129213
播放数:115239
播放数:5808920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