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没推动,此时物体所受摩擦力与物体运动方向怎么算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平衡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解:用的力没有推动物体,所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因此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水平推力增加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故答案为:;.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特别是当没有推动桌子时,学生很容易误认为推力小于阻力,很容易出错.
2852@@3@@@@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192@@Physics@@Junior@@$192@@2@@@@力和机械@@@@@@37@@Physics@@Junior@@$37@@1@@@@运动和相互作用@@@@@@5@@Physics@@Junior@@$5@@0@@@@初中物理@@@@@@-1@@Physics@@Junior@@$2832@@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191@@Physics@@Junior@@$191@@2@@@@运动和力@@@@@@37@@Physics@@Junior@@$37@@1@@@@运动和相互作用@@@@@@5@@Physics@@Junior@@$5@@0@@@@初中物理@@@@@@-1@@Physics@@Junior@@
@@37@@5##@@37@@5
第一大题,第9小题
第一大题,第9小题
求解答 学习搜索引擎 | 重5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如果用5N的水平力推它,没有推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___;如果推力增大到10N,物体正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摩擦力》学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摩擦力》学案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 点击数: &&&
《摩擦力》学案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 c oM 《摩擦力》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知道摩擦力的概念及分类,知道这两种摩擦力的分类  2. 知道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 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4. 知道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  5. 了解动摩擦因数μ的决定因素,会用实验测量计算μ  6. 知道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止和利用摩擦力。  二、课前预习  1、初中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学习过摩擦力,请大家回忆一下,摩擦力可以分为哪三类?  2、请同学们利用你们的课桌和书本做一个简单的实验:把书平放在桌面上,给书本一个初速度,仔细观察书本滑出后在桌面的滑行情况是怎样的?  3、书本在滑动过程中速度会逐渐减小并最终停止下来。是什么原因导致书本的速度越来越慢呢?  4、你能概括出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吗?我们可以用手掌在桌面上滑动两手相互对搓来感受滑动摩擦力。  5、当我们用手掌压着桌面滑动时,桌面给手掌的摩擦力向什么方向?  6、手掌在桌面滑动时,桌面对手掌有摩擦力作用,那手掌对桌面有摩擦力作用吗?为什么?  7、那手掌给桌面的摩擦力向什么方向?  8、那桌面对手的摩擦力是三种摩擦力中的哪一种?手对桌面的摩擦力是三种摩擦力中的哪一种?  9、大家还可以再做一个实验体会一下:左手压在一本书上,右手将书抽走,整个过程中要保持左手不动,由于书本与左手间是相对滑动的,所以无论是书给手的摩擦力还是手给书的摩擦力均是滑动摩擦力。  10、你能说出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是什么吗?  11、试比较说明弹力与滑动摩擦力在产生条件及力的方向上的关系。  1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如何判断?是与运动方向相反吗?  13、请以左手压书,右手抽书的实例来体验滑动摩擦力方向。  14、有一种野蛮缺货法,就是卡车加速后退,突然刹车,则货物由于惯性会滑出车厢,试分析此过程中货物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  15、请写出滑动摩擦力的严格定义。  16、滑动摩擦力大小如何计算?  17、公式中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吗?看下面三个图。  18、例1、例2、例3、例4、例5  19、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大木箱停放在水平地面上,你用一个水平力推,没推动,什么原因呢?大木箱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20、静摩擦力的定义及产生条件是什么?  21、如果你用10N的力推箱子没有推动,此时箱子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多大?如果你用100N还没有推动,此时箱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又是多大?那如果你用500N还是没有推动,静摩擦力是多大?  22、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如何计算?什么是最大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23、用一由0逐渐增大的水平力推物体时,当该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始终静止;当推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开始滑动,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从静摩擦力变成滑动摩擦力,那么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关系如何呢?试作出(摩擦力-推力)图象。  24、静摩擦力的方向如何判断?试分析:  ①人用F力向右推箱子没有推动  ②三角斜面上静止的木块  ③放在汽车里的箱子随汽车由静止启动过程中与汽车没有相对滑动。  ④人行走时,脚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如何?  ⑤自行车前后轮与地面的摩擦是静摩擦还是滑动摩擦,前后轮所受摩擦力方向如何?  25、例6、例7  26、静摩擦力是动力还是阻力?滑动摩擦力是动力还是阻力?  27、实例:①汽车启动时,放在车里的箱子相对于汽车向后滑,这里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是动力还是阻力呢?箱子对汽车的摩擦力是动力还是阻力呢?  ②缓慢(以接近0的速度匀速)拉动物体B,AB相对静止,弹簧伸长。这段过程中B对A的静摩力是动力还是阻力?A对B的摩擦力是动力还是阻力呢?  三、经典例题  例1:砖横放和竖放在地面移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哪一个大?  例2:那物体分别做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关系如何呢?  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相互接触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才可能产生滑动摩擦力。  B. 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可能受滑动摩擦力。  C. 受弹力的物体一定受滑动摩擦力  D. 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一定受到弹力。  例4、判断下列各情况下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1)  (2)汽车启动时,车上货物向后滑动,分析货物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3)汽车刹车时, 车上货物向前滑动,试分析货物受到的没动摩擦力的方向。  (4)接触面均不光滑。  (5)已知:传送带静止时,将物体轻轻放上,物体将由静止开始下滑,若传送带反向转动时,会不会减缓物体下落速度甚至物体不下落呢?  (6)看图,斜面光滑,传送带不光滑。若带子不动时,物体从高处下来后会冲出带子,若带子反向转动呢?  例5、一物体正在水平桌面上沿正东方向做直线运动,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物体的质量为m=10kg,g=10m/s2,此时物体正受一个沿正西方向的水平拉力F=20N的水平拉力的作用,求此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例6、一物体如图所示,F由零逐渐增大直到物体刚要开始滑动,则整个过程中关于说法正确的是( )  A. 逐渐增大,当刚要开始滑动时达到最大。  B. 大小不变  C. 方向一直水平向左  D. 方向先向左后向右。  例7、判断静摩擦力方向  1、人紧握瓶子水平移动  2、 3、 4、  例8、G=4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120N,μ=0.25,若分别用70N、150N及180N力推,求f。  四、巩固练习  1、关于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C.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  D.摩擦力大小总正比于接触面上的压力  2、下列关于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 )  A、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B、物体间的压力增大时,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不变  C、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等于μN  D、静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某接触面上有滑动摩擦力,则也一定有弹力  B、弹力的方向与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垂直  C、滑动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相对滑动  D、滑动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4、用手握住一个油瓶(瓶始终处于竖直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瓶中油越多,手必须握得越紧  B、手握得越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C、不管手握得有多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总是一定的  D、以上说法都正确  5、有三个相同物体叠放在地面上,如图,物体之间及物体和地面之间不光滑。ABC静止。( )  A. C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向左。  B. A受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 B对C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D. C和地面间无摩擦力  6、一根质量为m,长为a的均匀木棒,它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用F力推动,当其经过如图所示位置时,求f。  7、物体静止,F力作用处光滑,求静摩擦力。当力F变为3F时,再求静摩擦力。  参考答案  1
、【答案】C  【解析】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与运动方向无必然联系,A错C对;摩擦力有两种: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只有滑动摩擦力大小正比于压力,D错;滑动摩擦力正比于压力不是重力,B错。  2、【答案】BD  【解析】静摩擦力是指产生摩擦力的两个物体是相对静止的,并不是指物体是静止的,A错;如果受的是静摩擦力,则可能压力增加但摩擦力不变,比如手握油瓶,握得再紧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还是mg,B对C错;D正确。  3、【答案】ABC  4、【答案】 AC  【解析】没越多,为了不掉下来,必须增加最大静摩擦力,A对;由受力分析知:竖直方向只有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瓶始终静止,说明静摩擦力始终与重力平衡,大于始终等于mg,不变,B错C对D错。  5、【答案】AC  【解析】分别对A进行受力分析有:  6、【答案】μmg  【解析】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无关。  7、【答案】mg文 章来源 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 c oM
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 ? ? ? ? ? ? ? ? ?物体所受重力是100N,当用20N的力推它但没推动,则此时它所受摩擦力为______N;当对它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物体所受重力是100N,当用20N的力推它但没推动,则此时它所受摩擦力为______N;当对它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
物体所受重力是100N,当用20N的力推它但没推动,则此时它所受摩擦力为______N;当对它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30N的力,使它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方向______;如果改用40N的水平力拉它使它继续在原水平桌面上运动,此时它受到...
我有更好的答案
推物体未动,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摩擦力与推力平衡,f=F=20N;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受力平衡.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相互平衡.在水平方向上受拉力和向后的摩擦力,所以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因为F=30N,所以f=30N;方向与拉力方向相反,水平向右.拉力改为40N,但物体仍在原来的桌面上向相同方向运动,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方向不变. 故答案为:20;30;水平向右;30.
采纳率:63%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滚动摩擦力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滚动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是物体滚动时,接触面一直在变化着,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它实质上是。接触面愈软,形状变化愈大,则滚动摩擦力就愈大。一般情况下,物体之间的滚动摩擦力远小于。在交通运输以及机械制造工业上广泛应用,就是为了减少。例如,火车的主动轮所受的静摩擦力是推动火车前进的动力。而被动轮所受的静摩擦则是阻碍火车前进的滚动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定义
一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做无滑动的滚动或有滚动的趋势时,由于两物体在接触部分受压发生而产生的对滚动的阻碍作
用,叫“滚动摩擦”。滚动摩擦一般用阻力矩来量度,其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性质、表面的形状以及滚动物体的重量有关。滚动摩擦实际上是一种阻碍滚动的。当一个物体在粗糙的平面上滚动时,如果不再受动力或动力矩作用,它的运动将会逐渐地慢下来,直到静止。这个过程,滚动的物体除了受到重力、外,一般在接触部分受到。由于物体和平面接触处产生形变,物体受力作用而陷入支撑面,同时物体本身也受压缩而变形,当物体向前滚动时,接触处前方的支撑面隆起,而使支撑面作用于物体的合弹力N的作用点从最低点向前移。正是这个弹力,相对于物体的产生一个阻碍物体滚动的力矩,这就是滚动摩擦。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还未掌握力矩的概念,就不要把滚动摩擦讲成是一种摩擦力,只能讲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所受到对滚动的。
滚动摩擦力产生
滚动摩擦的产生是由于物体和平面接触处的形变引起的。物体受重力作用而压入支撑面,同时本身也受压缩而变形,因而在向前滚动时,接触前方的支承面隆起,这使得支承面对物体的弹力N的作用点从最低点向前移,所以弹力N与重力G不在一条直线上,而形成了一个阻碍滚动的,这就是滚动摩擦。滚动摩擦的大小用力偶矩来量度,且与正压力成正比,δ叫做,它在数值上相当于弹力对于滚动物体质心的力臂,因此它具有长度的量纲;它跟滚动物体和支承面的材料、硬度等因素有关,与半径无关。
既然滚动摩擦的大小是由滚动摩擦力偶矩决定的,所以对“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我们不能理解为滚动摩擦力矩比滑动摩擦力小,因为力矩跟力是无法比较大小的,也不能说:“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因为并不存在一个“滚动摩擦力”。一般我们所说的“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指的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克服滚动摩擦力矩使物体运动需要的力比克服所需要的力小得多。
滚动摩擦力说法
滚动摩擦力滚动阻力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物体的滚动。以为例,如图1所示,设重力为G,重心到O的距离为 e,在 P作用下发生滚动。显然,G·e是滚动的。
随着物体的滚动,e 逐渐缩小;G·e 也随着一同减小。当G与N共线时 G·e 为零,越过,-e的绝对值逐渐增大,Ⅰ- G·eⅠ 也随着一同增大;此时无须外力 P作用,物体便能自行滚动至。我们把阻力矩从最大值 G·e 到最大值Ⅰ- G·eⅠ 称为一个力矩周期。在这个周期内,G·e 由最大阻碍作用变为最大动力作用,折而重新为阻力,开始下一个力矩周期。
图1-正方体的滚动过程
这种由物体重力引起的滑动阻碍作用和滚动阻碍作用大小的比较来看,多数场合滚动阻碍作用要显得大些, 但圆形体的滚动阻碍作用却很小。这是因为圆形体特有的所造成的。通常我们讲的滚动多是指圆形体的滚动。下边我们看一下圆形体的滚阻力矩:
如图2所示,如果增加正方体的棱边我们会发现 ,e随着棱边个数n的增加而减小,从而导致G·e的初始值减小,力矩变化周期也随之缩短。当n趋于无穷大时,这个正多棱体趋于圆。此时,由于圆周上各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e现象消失;力矩G·e趋于一常量,并且,在滚动中始终维持在滚动前的临界状态。这个常量就是圆形体的。比较起来,这个圆形体G·e的阻碍作用要比滑动时由摩擦引起的阻碍作用小得多。
人的行走就相当于多边形体的滚动,步幅的一半相当于力臂e。
图 2-棱边个数n增加对e的影响
滚动摩擦力力矩N·e不是摩擦作用
通常,对滚动分析都是采用如图6中圆形体的形式进行的。图中G为;P为外力;F为摩擦力;N为G的;e为外力作用下N的;O′为N的原始作用点;O为;h为外力P到瞬心的距离。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瞬心的确定。在我们的教材和有关书籍中多是以转动体的或O′点为平衡中心来进行滚动分析的。实际上,这些点临界时为动点,不能直观地显示出物体的临界,容易造成分析上的错误;而O点为滚动体的临界力矩中心,是瞬时不动点。因此,我认为选择O点作为平衡中心来进行分析较为恰当。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主动力P能使物体绕O点转动,即滚动。这种滚动是转动的一种特殊运动状态,它是转动中心不断改变的一种力矩效应,距心即是瞬心。在滚动过程中由于瞬心O的位置沿贴切面不断改变,从而使两物体产生了相对运动。此时N、F对O点的矩均为零。因此,它们既不是滚动的动力,也不是滚动的阻力。只有G对O点的距与主动力矩相反。所以,它才是滚动的阻力。
以往,我们多是采用力偶M(G,N)或力矩N·e的形式来解析滚动阻力,并称之为“摩擦作用”。从数学算式来看,它们与G·e是等量的,但从物理作用来讲,它们是有区别的。从前边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滚动的实质上是因物体产生的反作用,一般用G·e表示较为恰当。即使是采用M(G,N)或N·e的形式,将其作为摩擦作用来解释也是不正确的。而N与G在竖直方向平衡,故N并不随外力P的改变而变化。当外力P去除时N仍存在,而对摩擦作用来讲,当外力去除时是不存在的,这是N与摩擦力的本质区别;同样, e也不具备摩擦特征,它是由物体的、、材质和几何形状等因素确定的,并不受滚动力矩大小的影响。因此,不能把N·e视为“摩擦作用”。
滚动摩擦力摩擦的辅助作用
力偶和力矩都能使物体滚动,但它们对瞬心有平动作用。滚动时的摩擦作用就是这种平动作用引起的反作用. 它和具有滑动趋势时的摩擦作用是一样的,也是静摩擦力.
这个反作用力F的大小对物体的滚动有很大影响。以往的讨论都是假定F大于P(或Pm)的条件下进行的,当F小于P(或Pm)时,物体将产生滑动或转动,这类事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例如,若脚下很滑(即摩擦作用小),人行走就会很吃力;汽车若在带冰的路上行驶会出现‘打滑’。它们都说明摩擦对滚动运动有很大影响。也就是说,对滚动来讲, 摩擦作用是稳定,使之不产生位移的。摩擦作用越大,瞬心稳定性越强;没有摩擦作用就不能产生滚动。
力偶和力矩对瞬心的平动作用方向不同。力矩对作用点的平动作用需要用反向作用力来平衡,而对作用点的平动作用需要用与力偶中另一力同向的作用力来平衡。自行车前、后轮摩擦力方向不同就是这个原因。由此得出,滚动体的瞬心受力偶作用时,摩擦力方向与滚动体运动方向相同,受力距作用时,与滚动体运动方向相反;反之,此推论也成立.例如人行走时摩擦力方向向前,故人的行走(滚动)动力是力偶作用;若是被人推着走则磨擦力方向向后,则是力矩作用.
以上还说明,无论是滑动时的摩擦还是滚动时的摩擦,都是平动的阻力,只不过对两种运动所表现的作用不同而已,一个表现为阻抗性,一个表现为辅助性。因此,我们不应把摩擦分为两类。
滚动摩擦力计算方法
滚动摩擦力=正压力*滚动摩擦系数
滚动摩擦力相关区别
滚动摩擦与滑动摩擦区别
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就是物体沿另一物体表面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说成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才会产生摩擦。
滚动摩擦。滚动摩擦就是物体在另一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它比最大静摩擦和滑动摩擦要小得多,在一般情况下,滚动摩擦只有滑动摩擦阻力的1/40到1/60。所以在地面滚动物体比推着物体滑动省力得多。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1530套总数:5885151套专访:3372部会员:401265位
当前位置:
& 学年高一物理鲁科版课件(必修1): 4.3 摩擦力 2
学年高一物理鲁科版课件(必修1): 4.3 摩擦力 2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鲁科版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34次
资料类型:
文档大小:1.54M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典例3】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 的劲度系数为500 N/m,一端固定 于质量为10 kg的物体A上,通过该轻质弹簧用一水平力F拉物体. (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1)当F1=1 N时,物体未动,则此时物体所受摩擦力多大? (2)当弹簧的伸长量为4 cm时,物体恰好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当弹簧的伸长量为6 cm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解题指导】分析物体所受摩擦力时,应首先确定摩擦力的性质.静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f=F计算;滑动摩擦力根据f=μmg计算. 【标准解答】(1)当F1=1 N时,物体未动,物体受静摩擦力,由二力平衡知f1=F1=1 N. (2)对物体受力分析知F2=kx,f2=μN=μmg 又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F2=f2
(3)物体受滑动摩擦力 f3=μN=μmg=0.2×10×10 N=20 N 答案:(1)1 N
(3)20 N 【互动探究】(1)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突然撤去弹簧,而物体在水平面上继续滑行,则物体所受摩擦力多大? (2)若在物体A上再加一质量为m′=2 kg的物体B,当A、B一起沿水平面匀速运动时,弹簧的弹力多大? 【解析】(1)撤掉弹簧后物体仍滑动,物体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不变,即f=20 N. (2)由平衡条件得 F=μ(m+m′)g=0.2×(10+2)×10 N=24 N 答案:(1)20 N
【变式备选】(2011·佛山 高一检测)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 木块在质量为M的木板上向左滑行, 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木板一直静止,那么木板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B.μ2mg C.μ1(m+M)g
D.μ1Mg+μ2mg 【解析】选B.当m向左滑行时受到的摩擦力f=μ2mg,方向向右,同时m给M一个大小也为f、方向向左的摩擦力作用,在整个过程中,M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也为f=μ2mg,方向向右,故B正确. 【典例】如图所示是传送带示 意图,O1是主动轮,O2是从动 轮,两轮水平放置.当主动轮顺 时针匀速转动时,重10 N的物体同传送带一起运动,若物体与传送带间最大静摩擦力为5 N,则物体所受传送带的摩擦力的大小和图中传送带上P、Q两处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 A.5 N,向下、向下
B.0,向下、向上
C.0,向上、向上
D.0,向下、向下
【解题指导】主动轮相对传送带向前滑,从动轮相对传送带向后滑. 【标准解答】选D.物体在传送带上做匀速运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摩擦力为0;主动轮在P点相对传送带有向下的运动趋势,传送带给它的摩擦力方向是向上的,它对传送带则施加方向向下的摩擦力;传送带在Q点相对从动轮有向上运动的趋势,从动轮则对传送带有方向向下的摩擦力.综上所述,D选项正确.
对摩擦力的理解不全面导致错解 如图所示,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 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也相同, 分别受到大小相同的力F1、F2、F3作用,其中F1、F2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已知甲、乙、丙都没有离开地面,则它们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的关系是 A.一定是甲最大 B.一定是乙最大 C.一定是丙最大 D.甲、乙所受摩擦力大小可能相同 【正确解答】从题意无法判定三个物体所受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若甲、乙、丙都与地面发生了相对滑动,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f=μN,摩擦力大小取决于它们与水平面间正压力的大小,显然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若甲、乙、丙与地面都没有发生相对滑动,则它们受到的摩擦力跟使物体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大小相等,显然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这时甲、乙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可能相等.所以选项D正确. 正确答案:D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B项.易错选B项的原因是误认为物体一定在水平面上滑动,根据f=μΝ得出当压力最大时摩擦力最大,但实际上题中并没有指出物体发生滑动. 1.关于摩擦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B.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和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C.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总是和接触面相切 D.两物体间摩擦力的方向和压力方向一定互相垂直 【解析】选A.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可能和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也可能相反,故A错误,B、C正确. 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摩擦力方向平行于接触面,二力一定垂直,D正确. 2.关于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间有弹力作用,并有相对运动,就一定有摩擦力 B.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它一定受到弹力作用 C.两物体间的摩擦力大小与它们间的弹力大小无关 D.物体间的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积有关 【解析】选B. 物体间有弹力说明它们接触挤压,但因不知接触面是否粗糙,故虽有相对运动,也不一定有摩擦力.物体受摩擦力作用时一定受到弹力作用,A错误、B正确.静摩擦力大小与所受弹力无关,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弹力和动摩擦因数有关.二者均与接触面积无关,C、D错误. 3.(2011·台州高一检测)如图甲所示,小孩用80 N的水平力推木箱不动,木箱此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1;乙图中,小孩用100 N的水平力恰能推动木箱,此时木箱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2;丙图中,小孩把木箱推动了,此时木箱与地面间摩擦力大小为f3 .若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00 N,木箱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0.45,则f1 、f2 、f3的大小分别为 (
) A.80 N、100 N、90 N
B.80 N、100 N、45 N C.80 N、80 N、90 N
D.0、80 N、45 N 【解析】选A.如题图甲所示,木箱此时受静摩擦力大小为f1=F=80N;乙图中,恰能推动木箱,此时木箱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f2=100 N;丙图中,木箱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3=μN=0.45×200 N=90 N,故A正确.
4.重庆打黑风暴,特警队员起了重要作用, 在一次日常训练中,队员用双手握住一根 固定的竖直铁杆,他匀速向上爬时受到的 摩擦力为f上,他匀速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 为f下,则(
) A.f上方向向上,f下方向向下,f上=f下 B.f上方向向下,f下方向向上,f上>f下 C.f上方向向上,f下方向向上,f上=f下 D.f上方向向上,f下方向向下,f上 >f下 【解析】选C.当特警队员向上爬时,手和铁杆之间没有相对滑动,在重力的作用下,身体有向下的相对运动趋势,此时队员受静摩擦力,方向向上,大小和重力相等.当队员匀速下滑时铁杆给手的摩擦力方向向上,大小和重力相等,故C正确. 5.马拉着自重600 N的雪橇在水平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马需用水平拉力18 N.若在雪橇上载货500 kg,马要用多大的水平力可使雪橇仍做匀速直线运动?雪橇和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大?(g取10 N/kg) 【解析】雪橇做匀速直线运动F1=f1, 又f1=μN1,N1=G1=600 N 得μ=f1N1=
在雪橇上载货500 kg后, N2=G1+m2g=600 N+500×10 N=5 600 N 则f2=μN2=0.03×5 600 N=168 N 水平拉力F2=f2=168 N 答案:168 N
0.03 第三节
摩擦力 一、对摩擦力及产生条件的理解 (1)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3)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典例1】(2011·广州高一检测)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且有相对运动,这两个物体之间就一定有摩擦力 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C.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静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 D.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时应把握以下两点: (1)产生摩擦力的三个条件. (2)摩擦力的方向及作用效果. 【标准解答】选D.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是: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有弹力、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三者缺一不可,A错误;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故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B错误、D正确;静止的物体只要和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可能受滑动摩擦力作用,运动的物体只要和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 也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C错误. 【变式训练】(2011·上海大学附中高一检测)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有弹力存在,摩擦力一定存在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跟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解析】选C.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可知:两物体间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但反之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A错误;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是与运动方向相反,B错误; 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跟物体间相对滑动趋势的方向相反,C正确;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D错误. 二、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 1.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 (1)条件判断法:接触面之间有压力、粗糙且有相对运动趋势. (2)假设法:假设两物体间无静摩擦力,看物体是否相对滑动. ①如果物体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则两物体之间存在静摩擦力. ②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则两物体之间不存在静摩擦力. 2.静摩擦力的方向判断 (1)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 (2)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 判断摩擦力的方向时,关键是判断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典例2】如图所示,A、B两物块竖直叠放在水平面上.现用水平力F拉B物块,两物块均静止,那么物块A和B是否受静摩擦力作用呢?
【解题指导】A、B之间的静摩擦力可用假设法判断,B与地面之间的静摩擦力可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 【标准解答】本题可以用假设法判断,假设A受到静摩擦力作用,该摩擦力方向一定与接触面相切,即沿水平方向.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知,A物块在摩擦力作用下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因此与题意是相矛盾的,故A物块不受静摩擦力作用.再对B进行分析,B受到方向向右的拉力F作用,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知B一定受到地面产生的方向向左的静摩擦力作用. 【规律方法】
摩擦力有无的判断技巧 (1)判断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有无关键是看物体间是否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判断摩擦力的方向时弄清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是关键,“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是指受力物体相对于相接触的施力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不一定是相对地面的运动(或运动趋势). (3)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并非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互动探究】若力F作用在A上且两物块仍静止,试分析A、B受摩擦力的情况. 【解析】对于A物块,假设A、B之间接触面光滑,在力F作用下,不可能保持静止状态,将会向右运动,故A相对B有向右运动的趋势,所以物块A受到物块B对它向左的静摩擦力作用.对于B物块,由于B给A一个向左的静摩擦力作用,根据力的相互性,A物块将给B物块一个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假设B与地面间光滑,B物块将在此静摩擦力作用下向右运动而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因此B物块受到地面对它向左的静摩擦力作用.综上分析,A物块受到B物块对它向左的静摩擦力作用,B物块受到A物块和地面对它的两个静摩擦力作用. 答案:见解析 三、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公式法:根据公式f=μN计算. ①正压力N是物体与接触面间的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N的大小根据受力情况确定. ②动摩擦因数μ与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与物体间的压力、接触面的大小无关. (2)二力平衡法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匀速运动或静止)时,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解. 2.静摩擦力的大小 (1)大小:0<f≤fmax. (2)计算:根据受力情况和二力平衡条件确定,大小总等于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 (3)最大静摩擦力fmax=μ0N.(μ0为最大静摩擦因数) (1)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 (2)最大静摩擦力fmax略大于滑动摩擦力,一般情况下,为分析问题方便,可认为二者相等. (3)静摩擦力可在0~fmax之间变化,不能用公式f=μN计算,且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无关.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并提供证据(),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 2016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叠加物体的摩擦力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