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到材料学院,学院的老师都怎么样

导师介绍----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研究生教育
信息化工作
 您现在的位置:&nbsp>&nbsp&nbsp>&nbsp
青海盐湖所研究生导师简介
【&&】【】【】支招:招生老师教你如何联系学校招生办?
来源:  13:38:58 【】 
整理“招生老师教你如何联系学校招生办”,更多、2015考研复试指导等信息,请搜索微信号“566考研”!
  看到很多人这几天拼命的联系学校,但是得到的回复都是:“我校的招生工作还未开始,请你等待国家线的发布和我校网站的信息公布……”。很多考生就此心急如焚,认为这是学校在敷衍。我来解释一下,当然,我是站在我所在学校的角度,其他学校可能有不同的原则和流程,以下部分仅供参考!
  我们学校是比较标准的招生流程。国家线发布以后,学校会召开一个招生工作会议(一般是国家线发布的第二天,如果国家线周五发布,那就是第二周的周一开会),明确各学院的招生名额和负责人,以及强调招生纪律(比如不能泄题,不能收受好处等)。开完这个会,我作为自己学院的负责老师才能拿到今年的招生指标(比如70名),同时国家线出来以后,一志愿上线的人数才能统计出来(比如25名),而剩下的名额才是调剂名额。根据剩余名额的数量,我才能决定通知多少人来参加复试(一般是1:2,比如有45个名额,我会通知90~100人。因为这些人里即使接受了复试通知,也不见得真的来参加,一般经验,通知100人,最多能来60~70人)。
  有了这些信息,我们的调剂工作才会正式开始,一般为了抢生源,会尽量早的安排第一次复试。一般是国家线公布后的第一个周末,留给我的时间就是3~5天。那几天我接到电话才会根据分数等情况明确告知考生能否来复试。如果你提前联系了导师或学校,向他们展示了自己,开始调剂时才会可能想到你。介绍自己才是这才是提前打电话的重点啊啊啊,负责调剂的老师因为学校政策的关系在没开始调剂时不会给你明确的答复,但并不证明联系学校是没用的。
  我所知道的,有比我们学校还“一般”的学校,会在国家线公布之前跟部分高分学生敲定录取的事情,然后国家线公布后直接走调剂流程。但是这样的学校极少,名额也极少。
  像我,现在即使看到370分的考生,我也只能回复说“你的分数进入复试没问题,录取与否看你的复试表现。”因为我没有权利在校方未开招生工作会议的情况下私自跟考生接触和承诺任何事,一旦校方发现此类行为,我就死翘翘了!
  好了知道了联系学校的目的,知道了“why”,以下说说“how"――联系学校时我们该怎么做。
  本人刚刚参加工作没几年,在某学校任职。因为是年轻人,所以连续两年,招生调剂的工作都交给我负责。不得不说,这是一份非常繁琐辛苦的工作。但是,当年我考研的时候也是经历了一志愿失败--&调剂失败--&调剂成功的历程,所以份外能体谅学生们的心情,我也在我能力范围内,尽量的帮助联系我的学生。但是,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让我觉得有必要找个地方跟学生们说说。以下是站在一个招生老师的立场。
  1.首要的问题是礼貌问题。我每接一个电话都会说:您好!但是很多学生接通电话,上来就问:老师,我想问问你们这边如何如何……。有个别学生在打电话的时候甚至说:“你们这样的学校,调剂起来应该很容易吧。”虽然我任职的学校不是什么好学校(好学校就不需要调剂生源了,一志愿都爆满啊),但是遇到这样的学生,未免心里会不舒服。我这里是调剂成功的第一步起点,如果在我这就产生了不好的印象,直接输在起跑线上了,成功的机会肯定会减少。况且,我觉得,礼貌是一个人修养的表现。
  2.邮件问题。很多学校应该都跟我们学校一样,要求考生将调剂申请表发送到指定邮箱。可是,很多考生(占发邮件联系的考生的一半左右吧)发送邮件的时候,正文一个字都不写。邮件的题目一般是:调剂申请或者申请调剂,邮件里就一个附件,甚至还有连附件都没有的(估计是遇到网络故障了)。上午我在电话里问一个考生:“为什么你邮件正文里一个字都不写呢?”,学生回答:“我的所有资料都在调剂申请表里面呢。”我个人认为,你邮件正文里好歹说一些客套话吧,比如老师您好之类的。我建议,邮件正文里不必要写太多东西,但是起码要写上自己叫什么名字,考了多少分,申请调剂那个专业等基本情况。这样招生老师打开邮件就知道你的基本情况,觉得你合适,再仔细看你的申请表。另外,正文的措辞也要注意礼貌的问题(一般这方面倒是还不错,很少有学生在邮件里不礼貌的,但是也要注意。)
  3、邮件问题。上面说的是邮件太简单的。这里说说太复杂的。有些学生在邮件正文里基本把个人简历,调剂申请都贴上了。很长的邮件正文,让人很难看到重点(甚至还有学生,为了说明他就读学校的情况,从他本校的网站上复制了一段专业介绍:“我院现有教授xx名,副教授xx名……”写在邮件正文里)。还有些学生,将自己的各种证书(四六级,奖学金,科技活动获奖,体育活动获奖,成绩单……)扫描成图片打成包发到附件里。我见过最夸张的一个发了25张图,包括了他的美术作品(我负责的是工科专业调剂啊),获奖证书,成绩单等等。对于一个一天要处理100+甚至200+邮件的人来说,打包下载一个大附件,下载完还要解压缩,解开找半天才找得到自己想看的信息,是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啊。其实,作为招生的老师最关心的就是:你的毕业(or就读)院校,专业,报考院校,专业和考试分数。后两者主要是看你有没有资格调剂(调剂要求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分数满足国家分数线或者院校规定的分数线要求)。一般我就只看这几项,看完了,可以接受,就可以保存考生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考量。如果搞得太复杂了,我这里折腾半天,结果发现调剂考生的专业不是相同相近专业,那种心情真是――负责调剂的老师你伤不起啊!!!
  4.邮件问题。有些学生可能的确是心情比较着急,看到调剂信息以后,给我发完邮件,又通过学校的网站找到其他老师的联系方式,再给其他老师发调剂申请表。结果,最后所有的邮件都回到了我这里……有的学生头一天给我发过邮件了,第二天又发了一次,而且还是上面说到的那种邮件正文一个字木有的。幸好他只发了两次,不然搞不好会被当成垃圾邮件直接进过滤名单。
  5.各种细节。有的学生找不到我们学校的调剂申请表,打电话问我怎么办。我一般会叫他自己做个表,或者找个其他院校的填好以后发给我。但是这里有个细节,就是:你拿其它院校的申请表填可以,但是可不可以把标题的院校名称稍微修改一下呢。明明我这是东北大学,邮件里学生表示:“老师,我非常想到贵校继续学习,请你给我机会。”结果,我打开附件一看,标题写着“东南大学2011研究生招生调剂申请表”。崩溃~~。还有些学生,调剂院校名字改了,专业名字没改。结果我看半天,发现我们学校没有他要调剂的专业,我还得发邮件回去问他怎么回事。所以,请发送调剂申请表之前,务必检查一下你填写的表格,看看是不是合适。心情焦急可以理解,但是细节决定成败啊。
  有的学生填写申请表的时候也很马虎,比如有这么一项:“第一志愿报考学校(代码)”,这里是要求考生填写院校名称和代码,其实代码填不填都可以。但是就有学生直接填了个“10300”,没有学校名称。我看着琢磨了半天,想想还是算了。我还能再去翻手册查这个代码对应哪个学校么?!!
  还有些学生,把各科分数都填了,总分不填。我还得拿笔计算一下他的总分,才能知道,他的分数够不够分数线的要求。
  我还收到过一个学生的邮件,他这样说:“老师,虽然我出身不好,我本科的xx大学不是一流的大学,但是我有xx能力,有xx信心…………”他的本意可能是为了突出自己的学习能力或者动手能力。但是同样作为一个不知名高校的老师,看到这样的邮件,未免心里有点堵得慌。何况,这种不自信的语言,会给招生的老师留下很不好的印象。
  6.邮件是辅助,要多利用电话联系。虽然我现在一听到电话就头疼,但是我仍然认为,电话是比邮件更好的联系方式。电话里你可以询问你想了解的关于调剂院校的很多信息,及时掌握最新的动态。电话里面注意礼貌就不提了。说说遇到的问题。有的学生上来一顿问,然后也不说自己叫什么,考多少分,问完了就挂了。这样怎么能获得招生老师的好感呢?起码要说一下自己叫什么吧。接通问好和挂机前说谢谢也应该是任何时候都要遵循的礼貌啊。
  纠结于打电话过去,学校的回复只有“等出了国家线再说的”的同学们我们还是越挫越勇的保持联系吧。我们可以给老师表达:没有超实力但有百分之百的诚意。和那些调剂时直接千山万水的直奔学校的同学们相比,有诚意地打几个电话神马的都不算有难度的事……
  研苞们,邮件问题一定要注意啦!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 | 微信搜索""
  相关推荐:  
文章责编:zhangyuqiong&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12:25:31)?&&( 17:21:47)?&&( 17:36:42)?&&( 8:26:07)?&&( 11:50:16)?&&( 8:37:26)
?智能练习?智能评估
扫描二维码下载
在线名师:  
著名政治教育专家;研究生、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
在线名师:  
北京师范大学英语语言美文学硕士。屠老师的课堂气氛活跃...[]
在线名师:  
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拥有计算机、数学、金融.....[]
在线名师: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硕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用工具 |
| 大全 | 大全
     |
版权声明: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温广武
(0) (0) 哈尔滨工业大学
02:21:33 阅读(0)
温广武,1963年6月出生,工学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导)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副校长 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联系方式电话:哈尔滨 **
威海 **E-mail:g.wen @邮编:150001(哈尔滨)
264209(威海)
教育经历4.07 齐齐哈尔轻工学院硅酸盐工程专业 本科生9.02 大连轻工业学院硅酸盐工程专业 硕士研究生6.12 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 博士研究生工作经历6.08 齐齐哈尔轻工学院硅酸盐工程教研室 助教3.02 哈尔滨建筑大学硅酸盐工程教研室 助教、讲师7.07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讲师0.07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副教授2000.08--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教授2001.04--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博士生导师2.10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材料学院(副院长)院长2011.12--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副校长 9.02 哈尔滨建筑大学土木水利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0.03 英国伦敦大学皇后玛丽学院材料系 访问学者3.03 英国牛津大学材料系,访问学者4.02 英国剑桥大学材料科学与冶金系,访问学者主要任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程陶瓷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炭?石墨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口腔材料和器械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政府科技顾问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炭素》杂志编委;《炭素技术》杂志编委;《陶瓷科学与艺术》杂志编委我的新闻课题组获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课题组夏龙、王春雨、王鑫宇获得职称晋级课题组黄小萧、夏龙、张涛、王华涛、刘海萍、王珊珊获得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助课题组获得2013年XXX配套项目课题组钟博破格晋升副教授,刘海萍晋升副教授,毕四福晋升高工温广武教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基本信息
温广武,1963年6月出生,工学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导)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副校长 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联系方式电话:哈尔滨 **
威海 **E-mail:g.wen @邮编:150001(哈尔滨)
264209(威海)
教育经历4.07 齐齐哈尔轻工学院硅酸盐工程专业 本科生9.02 大连轻工业学院硅酸盐工程专业 硕士研究生6.12 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 博士研究生工作经历6.08 齐齐哈尔轻工学院硅酸盐工程教研室 助教3.02 哈尔滨建筑大学硅酸盐工程教研室 助教、讲师7.07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讲师0.07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副教授2000.08--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教授2001.04--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博士生导师2.10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材料学院(副院长)院长2011.12--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副校长 9.02 哈尔滨建筑大学土木水利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0.03 英国伦敦大学皇后玛丽学院材料系 访问学者3.03 英国牛津大学材料系,访问学者4.02 英国剑桥大学材料科学与冶金系,访问学者主要任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程陶瓷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炭?石墨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口腔材料和器械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政府科技顾问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炭素》杂志编委;《炭素技术》杂志编委;《陶瓷科学与艺术》杂志编委我的新闻课题组获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课题组夏龙、王春雨、王鑫宇获得职称晋级课题组黄小萧、夏龙、张涛、王华涛、刘海萍、王珊珊获得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助课题组获得2013年XXX配套项目课题组钟博破格晋升副教授,刘海萍晋升副教授,毕四福晋升高工温广武教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研究领域 主要开展新型特种陶瓷和碳材料的设计与合成,以及在航天防热、透波与隐身、新能源等工程上的应用研究。包括:1. 新型陶瓷与碳材料设计、合成、表征、强韧化2. 有机硅硼高分子、复合材料、陶瓷化制品3. 玻璃与微晶玻璃的析晶控制与强韧化4. 准一维纳米陶瓷材料合成及应用5. 石墨烯、微纳米石墨复合材料科研课题在研项目:XXX复合材料研制(XX配套项目)XXX材料与制备工艺研究(XX配套项目)多功能防热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氮化硅纳米带结构改性及在场效应晶体管上的应用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石墨深加工技术研究(云山碳业横向课题)XXX航天特种陶瓷应用研究(华东数控横向课题)陶瓷纳米线增强多孔复合材料的力学与电学行为(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大国际科技合作培育计划项目,合作方:牛津大学) 超长准一维纳米硅基陶瓷的规模化合成与应用研究(国家863项目)气压反应合成Sialon纳米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团队成员温广武课题组团队成员
姓名学历/职称毕业院校研究方向1黄小萧博士/副教授/博导哈工大石墨烯合成及复合材料、微纳米碳材料2宋
亮学士/高工哈工大陶瓷与石墨加工工艺与设备3赵国亮博士/副教授哈工大氧化物半导体微纳米材料4夏
龙博士/副教授/硕导哈工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溶胶凝胶工艺5王春雨博士/副教授/硕导哈工大膨胀石墨、纳米石墨6周薇薇博士/副教授/硕导南洋理工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在电化学储能方面应用7王华涛博士/副教授/硕导清华大学石墨基高导热材料8钟
博博士/副教授/硕导哈工大石墨基复合材料、BN复合材料9刘海萍博士/副教授/硕导哈工大石墨烯和膨胀石墨电化学制备及电极材料10王姗姗博士/讲师/硕导北京大学石墨烯基能源材料11张晓东博士/讲师哈工大石墨烯复合材料12覃春林博士/讲师哈工大纳米纤维器件、电纺碳纤维13张
涛博士/讲师哈工大石墨烯碳纤维、金属纤维、多孔复合材料14高
鹏硕士/讲师哈工大电池电极复合材料15熊
丽硕士/讲师哈工大材料模拟与计算16王鑫宇硕士/工程师哈工大石墨加工工艺与设备17毕四福硕士/高级工程师哈工大石墨烯和膨胀石墨电化学制备及电极材料18贾幸涛学士/工程师济南大学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应用19郝珍珍学士/助工哈工大石墨烯基能源材料 奖项成果反应制备新型陶瓷的基础研究,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2.12熔石英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在导弹防热构件上的应用技术研究,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5.11熔石英陶瓷基复合材料在导弹防热构件上的应用研究,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2002.11陶瓷材料学,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12陶瓷基复合材料在导弹端头上应用研究,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12-----------------------------------------------------------------论文期刊代表论文Xia L, Zhao GL, Huang XX, Wen GW*, Dai JQ, Zhao ZH. Effect of graphite intercalation compounds in the interfacial zone on the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unidirectional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spodumene composite.
Acta Materialia
): Zhang T, Wen GW*, Huang XX, Xia L.
A simple precursor spraying route to high purity porous B-C-N ceramics. Micropor. Mesopor. Mater. -24Zhong B, Song L, Huang XX, Zhang XD, Wen GW*, Zhou Y. Novel coaxial SiC-SiO2-BN nanocable: large-scale synthesis,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y. J. Mater. Chem. ): Xia L, Wang X, Wen G*, et al. Influence of brick pattern interface structure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tinuous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lithium aluminosilicate glass-ceramics matrix composites. J. Euro. Ceram. Soc. ): 409-418
Wen G*, Yu HM, Huang XX. Synthesis of carbon microtube buckypaper by a gas pressure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ethod. Carbon
67-4069Wen G*, Bai HW, Huang XX, et al. Lotus-type porous SiOCN ceramic fabricated by un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and pyrolysis. J. Am. Ceram. Soc. ): Zhong B, Huang XX, Wen G*, et al. Large-scale fabrication of boron nitride nanotubes via a facile chemical vapor reaction route and their cathod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Nanoscale. Res. Lett. ): 36Qin CL, Wen G*, Wang XY, Song L, Huang XX. Ultra-long Sialon nanobelts:large scale synthesis via pressure enhanced CVD process and photoluminescence characteristics. J. Mater. Chem. 85-5991Zhao GL, Wen G*, Song L, Wu K. Near surface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and recrystallization in a Ti-24Nb-4Zr-7.9Sn alloy substrate after application of a HA coating by plasma spraying. Mater. Sci. Eng. C ): 106-113Zhong B, Wu Y, Huang XX, Wen GW*, Yu HM, Zhang T. Hollow BN microspheres constructed by nanoplates: synthesis, growth mechanism and cathodoluminescence property. CrystEngComm ): 819-826 Bai HW, Wen G*, Huang XX, et al. Synthesis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SiBOC ceramic fibers derived from single-source polyborosiloxane. J. Euro. Ceram. Soc. ): 931-940
(IF 2.574)Zhong B, Huang XX, Wen G*, et al. Preparation and ultraviolet-visible luminescence property of novel BN whiskers with cap-stacked Structure. J. Phys. Chem. C ): Wen G*, Zhong B, Huang XX, et al. Novel BN Hollow Microspheres with Open Mouths: Facile Synthesis, Growth Mechanism, Resonant Raman Scattering Effect and Cathodoluminescence Performance. Euro. J. Inorg. Chem. 38-5544Zhang XD, Huang XX, Wen GW*, et al. Novel SiOC nanocomposites for high-yield preparation of ultra-large-scale SiC nanowires. Nanotechnology ): 385601Zhang T, Wen GW*, Huang XX, et al. Preparation of high purity BCN hollow spheres by pyrolyzing a simple polymeric precursor. CrystEngComm ): Zhang T, Wen G*, Xia L, et al. Synthesis of BN microspheres with high-purity via a polymer-chemical route. Scripta Materialia ): 415-417Wen G*, Zhang T, Huang XX, et al. Synthesis of bulk quantity BN nanotubes with uniform morphology. Scripta Materialia
): 25-28Wen G, Sui SH*, Song L, et al. Formation of ZrC ablation protective coatings on carbon material by tungsten inert gas cladding technique. Corrosion Science
): Zheng X, Wen G*, Song L, et al. Effects of P2O5 and heat treatment on crystallization and microstructure in lithium disilicate glass ceramics. Acta Materialia
): 549-558 Wen G*, Zheng X, Song L. Effects of P2O5 and sintering temperature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ithium disilicate glass-ceramics. Acta Materialia
): Huang XX, Wen GW*, Cheng XM, et al. Oxidation behavior of Al4SiC4 ceramic up to 1700 oC. Corrosion Science ): Lv Y, Wen G*, Lei TQ. Friction and wear behavior of C-based composites in situ reinforced with W2B5. J. Euro. Ceram. Soc. ):
Wen G*, Li F, Song L.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iBONC ceramics derived from polymeric precursors. Mater. Sci. Eng. A
-2): 40-46 Wen GW*, Huang XX. Increased high temperature strength and oxidation resistance of Al4SiC4 ceramics. J. Euro. Ceram. Soc.
): Wen G*, Lv Y, Lei TQ. Reaction-formed W2B5/C composites with high performance. Carbon
): Wen G, Li SB, Zhang BS, et al. Reaction synthesis of TiB2-TiC composites with enhanced toughness. Acta Materialia ): Wen G, Li SB, Zhang BS, et al. Processing of in situ toughened B-W-C composites by reaction hot pressing of B4C and WC. Scripta Materialia
): 853-857Wen G, Guo ZX, Davies CKL.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sation of electroless-nickel coatings on zirconia powder. Scripta Materialia
): 307-311Wen G, Wu GL, Lei TQ, et al. Co-enhanced SiO2-BN ceramics for high-temperature dielectric applications. J. Euro. Ceram. Soc.
): 发明专利授权发明专利:1. 中空碳纤维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ZL**3.22. 一种中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ZL**2.63. 中空碳纤维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ZL**2.84. 一种应用硼酸提高SiC纳米线产率的方法 ZL**7.65. SiC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发明 ZL**8.46. SiOCN陶瓷的制备方法 ZL**1.37. 一种含氧化铝微晶玻璃粉体制备方法 ZL**2.58. 一种含氧化铝微晶玻璃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ZL**1.09. 一种氮化硅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ZL**8.910. 一种伴有串状结构的碳化硅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ZL**0.811. 一种氮化硅纳米线和纳米带的制备方法 ZL**7.412. 以ZrO为增强相的二硅酸锂微晶玻璃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ZL**7.013. 一种纳米SiBON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 ZL**2.014. SiC-BN-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ZL**6.915. 一种非晶态的碳/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ZL**1.316. 一种制备超长SiC纳米纤维的方法 ZL**9.317. 一种含有伴生非晶态球状结构的碳化硅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 ZL**2.918. Sialon准一维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ZL**0.219. 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壳聚糖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ZL**3.420. 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SiBONC的制备方法 ZL**.121. 一种高温稳定的SiBONC陶瓷的制备方法 ZL**5.222. 一种碳化硅纤维的制备方法 ZL**6.723. 以Li2O-SiO2-P2O5为主要原料的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ZL**1.724. 用含氢硅油Al粉制备的SiAlONC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ZL**8.525. 先驱体浸渍裂解制备BN/SiO2复合陶瓷的方法 ZL**4.526. 一种Al4SiC4陶瓷的制备方法 ZL**3.027. 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SiBONC及其制备方法 ZL**2.628. 一种六方氮化硼—熔石英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ZL**2.029. 一种熔石英陶瓷材料. ZL**.6-----------------------------------------------------------------毕业生博士毕业生 姓名博士入学时间博士毕业时间博士课题毕业第一去向现工作单位黄小萧2001.92005.5Al4SiC4陶瓷的合成与高温性能哈工大材料学院同左李峰2002.32006.6SiBONC陶瓷的制备与热稳定性研究国防科工委核技术中心同左吕毅2002.32006.6W2B5/C复合材料的反应合成与组织性能航天科工集团306所同左郑欣2003.92007.12二硅酸锂微晶玻璃的制备及力学行能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东安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范叶明2003.92008.10 保密论文有色金属总院博士后有色金属总院王静2003.9在职2008.3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基骨组织支架材料制备与生物性能佳木斯大学材料学院同左张晓东2006.92010.10准一维SiC和Si3N4纳米材料的合成与表征哈工大材料学院同左钟博2006.92011.1以氨硼烷为先驱体制备BN微纳米材料及其机理研究哈工大(威海)材料学院同左赵国亮2007.3 在职2010.12低模量钛合金表面等离子喷涂与微弧氧化涂层特性研究哈工大(威海)材料学院同左吴赟2007.92011.3 保密论文烟台52所天津大港油田白宏伟2005.9硕博连读2011.7B、N改性SiOC基陶瓷的制备及性能北京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同左唐才宇2005.9硕博连读2011.7Cu-40wt%Zn合金的双向循环摩擦磨损行为及微观机制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同左覃春林2007.92011.3SiAlON纳米带的气压合成及其性能研究哈工大(威海)材料学院同左于洪明2008.32011.9碳微米管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同左张涛2008.92011.9BN(C)有机先驱体的合成与可纺性研究贝卡尔特(江阴)哈工大(威海)材料学院夏龙.3 锂铝硅微晶玻璃及其复合材料的组织性能研究哈工大(威海)材料学院哈工大(威海)材料学院 -----------------------------------------------------------------讲授课程纳米材料特种碳材料材料科学进展招生信息硕士招生:2-3名/年石墨烯基功能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博士招生:1-2名/年有机先驱体转化法制备耐高温陶瓷准一维纳米陶瓷材料合成与表征 桃李满天已毕业博士研究生15人已毕业硕士研究生30人
发表评论 已经有0条评论
免费考研网 阅读(0) 评论(0)
04:29:53 免费考研网 阅读(0) 评论(0)
04:29:47 免费考研网 阅读(0) 评论(0)
04:29:38 免费考研网 阅读(0) 评论(0)
04:29:32 免费考研网 阅读(0) 评论(0)
04:29:26 免费考研网 阅读(0) 评论(0)
04:29:19 免费考研网 阅读(0) 评论(0)
04:29:12 免费考研网 阅读(0) 评论(0)
04:29:05 免费考研网 阅读(0) 评论(0)
04:28:58 免费考研网 阅读(0) 评论(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大学研究生导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