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坡跑步对耐力的提高跑步耐力大么

跑步耐力训练方法 每周至少安排1-2次长距离跑
【版权声明】本文系搜狐体育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马拉松全程有42.195公里,一般专业运动员也要跑2个半小时左右,从时间和距离上看马拉松是一项非常要求体力和耐力的项目,那么对于业余跑者来说我们有该如何训练自己的耐力呢?
对于跑步初学者来说的耐力提高,是想从5KM增加到10KM;而对于跑者老手来说的耐力提高是增强速度耐力——以一定的速度尽可能跑的远。
跑者想提高自己的耐力,我们要先知道耐力的分类。根据运动中有氧代谢的特点可以分为有氧耐力,无氧耐力和无氧混合耐力。根据肌肉的特点分可以分为静力性耐力和动力性耐力。不过这里要提示大家的是耐力训练不完全等于力量训练。
跑步耐力的训练方法:
1、基础耐力训练阶段:改善有氧能力和对冲击的耐力。训练重心放在如何跑的久,跑得远上。建议每周的训练至少安排1-2次长距离耐力跑。通常为最大心率的60~75%。同时每周的训练强度在不超过10%原则内适度增加
2、速度耐力训练阶段:此阶段的心率水平应当为最大心率的75~85%左右。以采用间歇跑或上坡跑,提高跑者的最大摄氧量。此阶段速度耐力的提高是很重要的,对提高配速很有效果。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红马集训营之计划④ | 我这里有一个机会,能让你跑得更远
责任编辑:涂丽君
都渴望提高自己的耐力
但耐力有两种不同的含义
对跑步新手来说
就是跑得更远
而对于经验丰富的跑者来说
需要提高的是速度耐力
以一定配速持续跑更多里程的能力
耐力的提高
需要不懈的练习
那么 到底该怎么做呢?
长跑可以用很慢的速度完成。慢跑时的速度一般可以比预测的比赛速度慢一些,并且采取 “跑 - 走 - 跑”的行走休整策略,跑一段时间就适当的走一走。长距离慢跑与长距离快跑同样可以发展耐力,并且几乎没有受伤或是过度疲惫的风险。
首先慢跑一公里作为热身。然后,做 4 次加速练习,慢慢跑上坡,在即将到达顶部时加速,但是不要冲刺。多数情况下,跑坡会让你气喘吁吁。在上坡时缩短步长,可以提高腿部肌肉的耐力。
有氧耐力训练
主要采用强度小,负荷时间长的各种练习方法。训练中常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包括以下几种:
(1) 4000米—12000米匀速跑。心率控制在150次/分左右保持匀速跑完全程。
(2) 越野跑:利用公园、山川或环境较好的地方进行30分钟以上的越野跑,心率控制在150次/分左右。利用环境调节心情,降低疲劳感。
(3) 10分钟跳绳:利用跳绳进行耐力练习。在10分钟内保持跳动频率不变,但可变换跳动方式,进行单脚跳或双脚跳。
无氧耐力训练
即采用负荷时间短、练习密度大、间歇时间短的练习方法专门训练时常利用以下几种方法和手段:
(1) 30米、60米、100米冲刺跑。
(2) 400米、800米变速跑。
(3) 跳木马提膝—左、右侧滑步扶地。
改变某一天的训练
你可以根据生活与工作安排,调整不同训练日的内容。前提是保证训练计划的连贯性与系统性。在速度练习日、长距离练习日以及比赛日的前一天充分休息。
长距离跑中的行走休整
你可以按照合理的计划,在长距离跑时进行步行休整:多走几步,或是跑走用时相等。例如,跑两分钟,步行一分钟,或是跑一分钟,步行三十秒。(文字 | 谭琳 周宏宇)(本文凡注明来源可转载 新华网新媒体传播事务局 出品)
广安国际红色马拉松赛等候您
责任编辑:涂丽君
来源:新华网(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540180',
container: s,
size: '250,200',
display: 'inlay-fix'
热门资料排行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01587被浏览158333分享邀请回答671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如何应对撞墙?心理因素在耐力运动中发挥很大作用_跑步频道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如何应对撞墙?心理因素在耐力运动中发挥很大作用
耐力运动员需忍受长时间训练,过着如同修道一样的生活。
  耐力运动员,根据定义即为忍受。他们忍受长时间的训练,忍受各种各样的疼痛,过着如同修道一样困苦的生活。耐力运动员必须忍受以上看似不实际的努力,但这些努力终究会被感知。
  在一个特定的时刻运动员的这些感觉,通常被科学家描述为“多难”运动感觉,它是耐力表现的生理心理因素模型的核心概念。它是感知的努力,根据最新的科学,就像在比赛最后路段,山地自行车手会有撞墙感觉,所有的力量和耐力都被约束发挥不出来。耐力运动在大脑革命的最重要发现,你可以知道作为耐力运动员,最重要的真理:人不能提高耐力运动员耐力,除非改变他的认知努力关系。
  如果可以理论上只要通过身体训练就能符合这个原则,因为训练过程中提高运动员体能的同时,也改变了她努力认知的关系。就算是修理工运动员,只要她感觉能游泳,自行车,跑步。任何给定的速度,她就都能实现。这就是为什么她成绩提高了。如果运动员的身体能力提高,但她努力认知的关系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她的比赛成绩不会更好,因为她会在心理上无法接受,从而增加身体的能力。
  但是在现实中,我刚才所描述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种关系基本上会受到身体和头脑的抵抗。就算修理工真的成为了运动员,但是她心理总会觉得自己训练的增效很低,没有信心。
  不是所有的耐力运动员会遇到上述情况,但由于他们所参与的体育运动的本质,所有耐力运动员都会面临心理挑战,所有这些挑战都直接或间接和认知努力相关。如果赛车不难如地狱,运动员就不会经历自我怀疑的时刻,或赛前赛后的忧虑,或遗憾,或精神倦怠,或恐吓。例如过度训练,这就来源于对苦难的恐惧。
  心理学家所用的术语“应对”,就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情感,面对压力的的一种认知反应。耐力运动会面对那些主要的不适压力。因此,他们会在很大程度上作出应对。在比赛中,肌肉的工作是执行。心理的工作是平衡。但这里的问题是:肌肉只能执行到心理能够应付承受的程度。所以,面对耐力运动还是要有颗游戏的心态,过于呗约束反而不好。
  成为你能成为的最好运动员,你需要很好的应对不适压力,克服负面心理,如对失败的恐惧。你必须去发现,实践,和完善自己的对不适压力的应对技巧。一个高度发达的整体应对能力,才是在耐力运动项目中的健康心理。(子晨)
文章关键词:
收藏&&|&&&&|&&打印&&|&&关闭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提高跑步耐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