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一个自考生和统招生的区别给多少钱

高校自考招生乱象:招1个学生最高拿6000回扣
高校竞相“抢”自考生源
——高校自考招生乱象调查记者 朱建华
  自学考试因有利可图,近年来一直竞争激烈,因而也滋生了一些乱象。记者近日做了一番调查,发现这些乱象仍旧存在,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招1个学生
  最高可拿6000元回扣
  武汉市二十九中文科毕业生郑侃向记者介绍:“有个学校打电话跟我妈说,问我去不去他们学校读自考。我妈说&不去&以后,他说要是有同学要去的话,仍然会给我10%的提成。”郑侃所说的只是自考招生回扣中的一种。
  武昌某高校规定,凡是在读自考生,如果能把身边的熟人动员到学校就读,校方会对他的新学年学费予以一定的“减免”。
  一位从事多年自考招生的知情人士透露,通过中介委托招生的情况这几年一直存在,主要有3种模式:一是从学费分成,中介3年内分别按照学费40%、30%、20%的比例分成,总额约为5000元;二是一次性拿回扣,招到1个学生一次性给5000元,省外的最高给6000元;三是中介不仅负责招生,而且负责后面的教育和管理,挂名高校每年按照学生学费的30%交中介“管理费”。
  1所学校竟有4个部门在招生
  暑假期间,在武汉光谷广场珞喻路公交站点旁,市民总能见到几名举着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引导牌的学生。记者与他们有了一次近距离接触,他们自称是该校自考招生的宣传代表。
  自称在该校读大三的小郭说,暑假期间,他每天的任务就是“守株待兔”——把想要到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读自考的学生引导到校内交给负责招生的老师。小郭和同伴已带了十多名学生到校。他拿的引导牌上面标识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生接待处”。
  与小郭相距约10米,另有几名学生也拿着该校的引导牌,不过上面写的是“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本科双证特色班新生接待”。其中一学生透露,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自考招生共分4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是独立的,并无联系。
  据悉,汉口学院(微博)本月10日发布的《本科助学班说明》指责有高校将自考办班权出让,扰乱了招生秩序。
  疑似山寨网站冒充官网
  教育部2007年向部属高校发出通知称:“各校要从2007年秋季开始停止招收成人脱产班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脱产班。”这意味着自当年秋季开始,凡以部属高校名义举办全日制自考教育的,要么属于违规办学,要么属于骗局。但时至今日,仍有以部属高校名义办自考班的信息。
  华中科技大学今年3月27日发布公告,列出了50多个与该校无关的招生宣传网页。7月12日,该校又发出声明称,发现了一个山寨版的“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技能教育”网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日前发表声明称,发现未经该校同意,以该校名义违法设立自考等招生机构。去年,该校在网上发现自考虚假招生信息多达上百条。
  昨日,记者在网上检索到7个为独立域名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自考招生网站。这些疑似山寨网站比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官网上承担自考教育工作的继续教育学院网站制作得还要精美。
  记者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上查询,其中一个名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本科双证班(校本部)”网站()下端标注的ICP备案号,与今年6月16日武汉大学(微博)三峡研究院获批的网站备案号系同一个。
  此外,搜索引擎也在大力助推山寨网站。昨日,记者通过百度输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显示的首个网站是“全日制自考本科招生 学历国家承认”,后缀为“推广链接”,点开这个网址为的网址,竟然是“武汉大学全日制本科助学班”的网站。
  业内人士介绍,上述情况的出现实际上是搜索引擎“竞价排名”所致,只要愿意花钱即可办到。
  自考“双证班”玩花样高收费
  针对自考招生中出现的本科“双证班”(也叫“特色班”),业内人士昨日透露,这是为吸引生源玩的高收费新花样。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一教师告诉记者,“双证”是一些社会机构在推广自考招生过程中自创的一个“名词”,实际上就是“毕业证”加“职业资格证”。毕业证,通过考试和考核都能拿到;职业资格证,学生都可以去考。
  “&双证班&实际上具有欺诈的性质。”汉口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微博)一教师介绍,另一模式的“双证班”是学生读成教的专科,然后再通过“专升本”读自考的本科;将来拿一个成教的专科毕业证和一个自考的本科毕业证,也叫“双证”。
  普通全日制本科自考专业每年学费5000元左右,但“双证班”每年学费要高出1000元—2000元。
  上图: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生在光谷公交站点迎接“本科双证特色班”的自考新生。朱建华 摄(责任编辑:苏燕)
11-08-23·
11-08-18·
11-08-02·
11-08-01·
11-07-25·
11-07-18·
11-07-12·
10-08-31·
09-07-21·
09-04-20·
搜狐教育观察
鲜花和诗最终没有跟上物价上涨的脚步,对于老师的感谢也从精神幻化为物质…[]
搜狐时尚文化生活精品
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Alessandra Rich品牌的礼服裙出现在每一个重大活动中…[]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搜狐教育培训大视野
教育·大视野
高清影视剧
《圆桌星期二》两会最强音探讨中国教育承诺的实现路径……
人类有些神圣的情感和伟大的事业是容不得一点污染的…[]
走红网络的清纯美女奶茶妹最新毕业照,美丽依旧……[]
近期热点关注
时尚文化中心★招一个学生提成达2200 自考助学招生乱象丛生[2]-自考-无忧考网
招一个学生提成达2200 自考助学招生乱象丛生[2]
,连附近小旅馆也住满了,只好又将部分新生安排到建设路租住,并承诺每天派车接送上学。  9月7日下午,为帮助受骗学生解决面临的困境,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财大副校长李国疆等主动与经贸学院院长赵永刚谈判,要求全面接管未妥善安置的471名学生,负责该批学生的安置和疏导。经贸学院将第一批转移学生的部分学费共140万元交由财大以备学生退费。  471名学生大部分选择了退学费,第一波风波停息下来。紧接着,另外800余名学生群情激愤。为稳定学生情绪,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财大为愿意退费的学生代退费,除已经发生的费用(如军训费)外,其余可全部退还。截至目前,已有1121名学生选择退费。除去此前140万元,财大共代经贸学院支出400余万元。  除了代退费外,财大妥善处理遗留问题,给愿意继续学习的学生提供多个选择:一是省招生考试院目前正在补招专科生,200分以上考生均可补报志愿;二是若此前已被其他高校正式录取,尽管报到时间已过,但财大可帮助协调联系;三是若愿意留在财大,校方将提供自学考试或成人高考的学习机会。截至11日下午,选择留下来继续读自学考试或参加成人高考的学生不足百人。  官方声音  明年起自考招生  8月20日后进行  经过调查,省教育厅先后于8月、9月下发两个文件,要求经贸学院停止违规招生并整改。省教育厅认为,该校违反了教育部“六严禁”中“严禁通过虚假宣传、混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违规承诺等方式吸引甚至欺骗考生入学”的规定。  那么,违规招生单位是如何得到考生信息的?省教育厅监察室副主任陈文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发动招生人员深入到县、市、区以及学校,挨家挨户地打听,重点为一专线下考生和农村考生;招生人员长期蹲点,一个人对口一个地方,通过各种方式收集考生信息,包括姓名、考号、成绩、住址、联系方式;招生中介也同样存在,他们专职收集考生信息,并介绍生源给高校,从中获取收益等。  陈文表示,省教育厅将与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出相关《规范》,指导明年招生。从明年起,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等类型考试的招生宣传时间将与普通高考错开,计划到8月20日以后方能开始招生,以此规范招生市场。  校长访谈  财大为何帮“凶手”代退学费  ――访云南财大党委书记、校长汪戎  记者:云南经贸进修学院与云南财经大学是什么关系?  汪戎:云南经贸进修学院(简称“经贸学院”)是一家独立的民办教育机构,并非云南财大下属学院。今年5月,我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与经贸学院签订了自考助学、成人函授及其他培训教育教学合作协议。因此,我校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与经贸学院无任何有关本科招生的合作关系。  记者:既然没有关系,财大为什么要安置这批学生,甚至代经贸学院退还学费?  汪戎:首先申明云南财大未收到这批学生一分钱。现在就好比有一个知名品牌厂家,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该品牌的假货,只好自己“出钱打假”。  这是经贸学院完全违反与我校高职学院签署的合作协议,盗用我校招办名义,伪造我校高职学院本科入学通知书,欺骗学生和家长的违规违法行为。  由于经贸学院办学条件极其有限,无法安置这批学生,我校为了帮助无辜受骗学生解决面临的困境,决定安置这批学生。  记者:今后财大在自考合作方面有什么打算?  汪戎:我校是自学考试主考单位,会继续接受自考学生报考,对那些合规合法举办的自考助学机构,我校还会保持原有的合作关系,但今后不再举办任何形式的自考助学。  首席记者 刘超[ 结 束 ]招一个学生提成2200 自考助学招生乱象丛生_网易教育
招一个学生提成2200 自考助学招生乱象丛生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都说小宋中奖了:高考成绩只有295分,但收到的通知书比其他同学都多,达30多份。最终,全家人一致选择“云南财经大学房屋建筑”本科专业。
这种半信半疑的喜悦犹如泡沫迅速破灭。开学没几天,小宋和其他1300余名新生一样,成了“多出来的学生”。经过调查取证,这批学生是被云南经贸进修学院(以下简称“经贸学院”)盗用云南财经大学名义招生,故意混淆学历性质欺骗而来的。
本报调查发现,一个庞大的招生黑幕逐渐浮出水面。每招一个学生提成达2200元,于是,招生中介、中学班主任、上当学生纷纷一拥而上,一种类似“传销”方式的招生体系逐渐形成,招生乱象丛生。
1人收到30多份通知书
曲靖籍学生小宋的高考成绩尽管只有295分,但他绝对是“选择”最多的学生之一。这个暑假,各种录取通知书、入学通知书像雪片一样飞向小宋手中,他先后共收到了30多份通知书。
据小宋称,省内多所重点大学均向他发来了自考助学班通知书,还包括省内几所二专民办院校,甚至远在武汉的某重点大学也给他发来了自考助学班通知书。其中,一份没有说明是自考助学班的通知书吸引了他的注意,落款是“云南财经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保险起见,小宋的姑姑还专门到财大校园内实地逛了一圈,最终全家人一致决定送小宋读“财大”。
坐11天车到昆明读书
女生嘎尔石确收到了“云南财经大学高职学院”两份通知书,分别是本科和专科,“想读什么读什么”。嘎尔石确的家乡在西藏阿里,今年刚从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毕业,父母都是农民。
由于哥哥毕业于昆明陆军学院,怀着对云南的美好印象,嘎尔石确选择了其中一份本科通知书,专业是法律。在哥哥的陪同下,嘎尔石确整整坐了11天的汽车才到昆明。没想到的是,“居然被骗了”,第一次出远门的嘎尔石确整天以泪洗面,甚至不敢将这个事实告诉远在西藏的父母。
二专线也被“财大”录取
普洱景东籍新生李艳今年高考成绩是349分,仅达二专线,可没想到竟能被“云南财经大学”录取,而且还是本科。真有这么好的事?抱着侥幸心理,李艳带着家里七拼八凑的7000余元来到昆明上“大学”。
令李艳略感奇怪的是,缴费报到居然是在住宿点进行,而不是财大校园内。甚至还把身份证、学生证、团员证都收了去。李艳她们还没来得及参观完校园,立即被一辆大巴拉到昆明陆军学院军训。半个月的军训结束后,李艳等大批新生,被分别安排在下马村和建设路一些私人招待所内,两人同挤一张床。除此之外,上课也不是在财大校内,而是在财大附近的龙泉公寓。
本文来源:西部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第C08版: 晨语
&&&&标题目录
&&&&&&&&&&&&&北京晨报网
只招自考生也是种歧视
  “本公司招聘销售主管一名,月薪7K起步,可享受年底分红。仅限自考生。”这两天,地处武汉虎泉的一家教育公司的招聘启事吸引了不少人注意。如今各大公司纷纷提高学历门槛,这家公司为何偏爱自考生?“因为自考生能吃苦,务实,性价比高。”公司老板对记者解释。(3月10日《武汉晚报》)  这家公司的老板,不仅这一次招聘“只招自考生”,而且还有个打算,在今后企业招聘的时候都“只招自考生”。为何有这样的想法,老板的说法很简单“自考生不容易,还能吃苦”。这位老板就是一位自考生,在曾经的应聘经历中,他遭遇了别人的冷眼,遇到了“只招统考生”的尴尬。  的确,眼下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学历歧视,不少用人单位将自学考试的学生拒之门外。也因为如此,很多参加自学考试的学生很难找到好的工作。  这种用人的观念是不正常的。用人单位有用工自由,但是这种自由不能是对学历的歧视。对于这些自学考试的人,他们付出了努力,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我们一样要给他们一次出彩的机会。不过,也有值得探讨的空间,比如说自学考试的监管问题,眼下有很多自学考试的学历,其实是学校为了获取利益出卖的,一些拥有自学考试学历的人,并没有参加学习。如何终结这种现象,也是需要思考的了。  无论怎样,因为自己遭遇了“只招统考生”的歧视,这位老板就实施了“只招自考生”,这样的做法是极端的,是不理智的,也是就业歧视、学历歧视。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健康的用工市场,学历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本事,是英雄不问出处的理智用人观念。学历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水平,这需要从方方面面来考量。  总之,无论是“只招统考生”还是“只招自考生”,都是不健康的用人观念。用工,用的是人,用的是人才,不是学历。  郭元鹏
版权所有 北京晨报 1998 - 2013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晨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1998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媒体素材
多媒体播放列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牛自考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