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安卓全面屏手机,华为虚拟按键占屏幕需要上滑才能呼出,是什么牌子的

安卓之父的全面屏模块手机能逆袭苹果三星吗?
[摘要]虽然安卓之父对于智能手机的理解超乎寻常,然而Essential Phone最大的短板是始终没办法摆脱自己小众手机的身影。文/腾讯数码 汪洋半个月之前,Android创始人安迪·鲁宾发布了一款不那么寻常的智能手机——Essential Phone。“我不喜欢现在的Android、iPhone手机。”此前他在接受外媒采访时曾经这样提到,于是想要自己造一部智能手机来挑战霸主地位的苹果和谷歌。安迪·鲁宾最大的成就是领导开发了Android操作系统,因此得到安卓之父的称号。如今这个操作系统平台已经涵盖了超过20亿部智能手机、平板、电视以及智能硬件产品。安迪·鲁宾工作经历丰富,先后任职苹果、谷歌公司。日,安迪·鲁宾离开Android部门,转入谷歌X实验室部门,全面负责智能机器人的开发工作。日,鲁宾正式离开谷歌。离开谷歌之后,他并没有打算退休,而是在2015年创办了机器人孵化器平台Playground,之后正式成立Essential Products公司,公司愿景是成为一家开发和开放分发平台,驱动全球物联网产品。别小看这家创业公司,员工都是从三星、苹果、谷歌甚至高通挖来的人才,很短时间内获得了包括腾讯、富士康、红点在内的多家机构的巨额投资。如今进入智能手机行业的门槛已经越来越高,可以说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没有看到新晋手机品牌加入到这场无悬念的“战争”当中。然而安卓之父敢于逆流而上选择从手机行业起步,态度勇气可嘉,但真能成功吗?恐怕难度一点都不小。手机创新在背部,但配件还太少今年3月份,安卓之父曾在Twitter上泄露了手机的一些曝光谍照,此后引发人们无限遐想。三个月的漫长等待之后,我们终于见到这款手机的庐山真面目,命名Essential Phone,(翻译过来就是不可或缺的智能手机)售价699美元(约合人民币4750元)。此外他还顺势推出了名为Home的智能家居设备,两款产品都在今年夏季和我们见面。几年前,处在风口浪尖的智能手机行业可以说是最为炙手可热的,随便一家新晋手机厂商都可以进来凑个热闹,不仅入局门槛低,而且收益要远远高过其他产品线。然而今天再放眼望去,不断饱和的智能手机行业入局难度越来越大,不仅盈利空间快速下滑,新晋手机厂商更是寥寥无几。面对不利的大环境,鲁宾却依然认为手机领域充满机会,只是企业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一点,因为他们现在体量太大,而且同质化严重。言外之意,鲁宾想要做出来一部与众不同的智能手机。Essential Phone的创新在两方面,首先是全面屏,其次是磁吸式设计。手机外观看起来方方正正,采用高屏占比的全面屏。没错,很多人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小米MIX,因为Essential Phone和小米MIX实在是太像了,甚至采用一样的陶瓷材质。不过前置镜头位置有明显的差别,Essential Phone选择在屏幕下顶部中间位置上开孔,小米MIX则是在机身底部右下方的区域上设置前置镜头。虽然这会让屏幕显得有点不完整,但其实这种不规则的开孔技术是一个技术难点,也体现了安卓之父在技术细节上的创新。核心配置方面,Essential Phone没让我们失望。7.8mm机身,5.71英寸屏,分辨率像素,屏幕比例19:10,使用康宁第五代大猩猩玻璃。硬件选择了最强的骁龙835,辅以4GB运行内存+128GB存储空间。前置800W镜头,后置1300W双镜头,支持4K视频录制,内置3040mAh电池。另外USB Type-C与NFC也一个都不少,只是指纹不可避免地设置在了机身背部。系统方面,鲁宾选择保守计划,依旧采用自己曾经一手打造的Android系统,版本Android 7.1.1。Essential Phone提供黑色、白色、灰色、绿色可选,最终售价699美元。如果只是看正面和配置,你可能觉得安卓之父并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地方,但真正的创新其实在后面。Essential Phone背部后置摄像头旁边增加了两枚磁吸式的金属触点用来吸附一些配件。是不是想起了模块手机Moto Z?现在已经实现的案例是能用手机连接一个360度的全景摄像头配件,以及连接一个充电底座,平时插拔使用一点都不费事。其实模块化思路最早是谷歌提出来的,但历经坎坷的Project Ara最终还是没能迎来曙光的那一天,但正是这种思路让手机的未来充满想象空间。外观设计、硬件配置遭受瓶颈时,一方面可以通过系统软件增强手机的应用场景,另一方面就是通过配件来扩展硬件,这个思路并没有问题。安迪·鲁宾非常清楚,想要让更多厂商加入到模块化配件的开发中是非常非常难的,目前配件市场最成功的品牌就是苹果,由于出货量足够多,配件厂商也能从中获得足够大的利润,以Essential Phone的规模,短期内只能靠自己开发配件铺路了。如何摆脱小众定位是最大难题虽然安卓之父对于智能手机的理解超乎寻常,然而Essential Phone最大的短板是始终没办法摆脱自己小众手机的身影。IDC最新报告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份额排名前五位的三星、苹果、华为、OPPO、vivo,共占据了60.1%的市场份额。其他智能手机厂商仅有39.9%的市占率,同比去年同期持续下跌。不能否认,手机行业已经越来越趋向于向寡头品牌靠拢。人们对于品牌的认知度更高,很大程度上会主导一部分换机市场的用户选择自己的下一款产品。国内外不乏有很多和Essential Phone一样设计理念的小众手机,比如早期的Palm、黑莓、后来的微软,国内的一加、锤子等。这些手机厂商的产品我们很难说他们不好,但如果你仔细回想这些品牌所走过的路,你又不禁要感叹,好的产品未必能让全世界的人所接纳,至少从出货量数据上来看,成绩并不好看。相比那些巨头品牌,小众手机在品牌影响力、供应链、渠道市场、生产研发、系统应用维护上都存在着绝对的短板,没办法和现在体量庞大的巨头品牌相提并论。生存都很困难,就更别说一夜成名了。重新审视Essential Phone这款产品,虽然它足够创新,但也仅仅是继承了目前现有的不错的解决方案,至于一些核心创新比如光学指纹识别、OLED全面屏创新以及镜头传感器的升级,这些还要交给苹果、三星甚至是索尼来完成。另外产品本身并不防水,这对于定位旗舰级市场的手机来说也有点不那么完美。产品之外,鲁宾还遇到了一点小麻烦。手机品牌刚出生就遭遇商标侵权风波。一家名为Spigen的智能手机配件公司认为Essential与自家的电池配件命名冲突,因此向美国专利和商标局发起诉讼要求Essential Phone更换命名,这着实让鲁宾伤了脑筋。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智能手机不断成熟的今天,留给安迪·鲁宾的时间还有多少呢?安卓之父的野心并非只是做好手机虽然外界都被安卓之父发布的这款智能手机所吸引,但种种迹象表明,安卓之父的野心其实远比你想象得更大。Essential公司未来的计划是完全开放化,苹果、谷歌出身的安迪·鲁宾更看好手机的“下一站”——打造自己的生态系统。微软、谷歌、苹果刚刚结束的开发者大会上我们不难看到一些行业趋势。物联网、云计算、AR/VR、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科技公司的兵家必争之地,相反,手机、PC、操作系统逐渐沦为配角。经历多年行业洗礼的安卓之父早已看清方向,换句话说,手机能否热卖似乎并不重要。从手机这个消费市场最热门的产品切入是各个科技公司一贯的思路,毕竟现在用户每天最离不开的数码产品就是智能手机。一旦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以及聚集足够多的用户数之后,鲁宾还是更希望让更多物联网设备接入到自己的开源生态系统平台,这个平台命名为Ambient OS。这就不得不提到全新的Home智能音箱了。未来这个产品将成为亚马逊Alexa、苹果Siri、谷歌Assistant、微软Cortana的竞争对手,变成智能家居的核心产品。相比其他开源平台只能控制自己体系下的产品,安卓之父希望自己的开源系统可以连接甚至包括竞争对手在内的所有产品,比如苹果HomeKit、三星SmartThings、谷歌Nest,但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物联网厂商为何选择接入Ambient OS?未来规模能不能起来?很明显,安卓之父现阶段还不具备足够强的说服力。有人说,在移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只有苹果乔布斯曾经扮演过比安迪·鲁宾更重要的角色,但如今安卓之父依然在打造完美智能手机的道路上前行着,而且对于未来他其实有着更多的灵感。精彩视频推荐
正在加载...
本文系腾讯数码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yannwang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2017全面屏手机有哪些 2017全面屏手机推荐
时间: 15:27:14来源:作者:球球(0)
  由于今年全面屏的集中爆发,因此,2017年也被称为全面屏元年。全面屏手机相对普通手机来说,外观上能够做出差异化,因此对于手机厂商来说,更加愿意去尝试。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在用惯了千篇一律的手机之后,使用全面屏手机确实会带来独特的体验。对于近期有意购买全面屏手机的用户,可以看看下面这几款全面屏手机。  1、金立M7  售价:2799元  金立M7是金立首款全面屏手机,采用时下流行的18:9屏幕玻璃,正面保留了额头和下巴,但是都非常窄,顶部保留了前置摄像头和听筒,更加符合用户习惯。不同于其他全面屏手机,金立M7在全面屏的基础上还延续了金立一贯的安全特色,充分保护用户的支付、数据和通信安全。  金立M7配备了一块6.01英寸2K分辨率AMOLED屏幕,18:9的屏幕比例可以带来更大的视野,支持DCI-P3色域,观看视频效果更出色。金立M7采用6系铝合金材质,机身背部经过了整整36道工序锤炼而成,这是全行业首次在背壳上大面积使用太阳纹工艺,在光线照射下拥有非常漂亮。同时,金立M7还内置了4000mAh大电池,并支持9V/2A快充。安全方面,金立M7行业首次内置安全双芯片,全方位保护用户支付安全、通信安全和数据安全。  配置方面,金立M7搭载联发科Helio P30处理器,主频达到2.3GHz,6GB RAM+64GB ROM存储。相机上,采用1600万+800万像素后置双摄,支持实时虚化,拍人主体更突出。并支持多帧降噪2.0,3D拍照也可分享朋友圈。前置800万像素。此外,金立M7还支持人脸识别。  2、小米 MIX2  售价:3299元  全面屏对于小米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可以说是互相成就。虽然在小米之前夏普推出过很多款现在被称为全面屏的手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全面屏”这个词的确是小米创造的,因此也使得小米有勇气和底气敢在苹果发布会前一天发布小米MIX2。  小米MIX2由于其超高的屏占比,因此采用了6英寸18:9的分辨率屏幕,支持DCI-P3色域、阳光屏、夜光屏和护眼模式等。虽然是6英寸屏幕,但是手机尺寸大小为5.5英寸,比小米MIX:机身小了11.9%,薄了2.5%,轻了11.5%。小米MIX2前置相机依然放在了底部,但是听筒这次放在了顶部,抛弃了此前的骨传导技术。  小米MIX2采用了四曲面陶瓷机身,中框为超轻耐磨的航空7系铝,整体机身相较一代更加圆润,手感更好。配置上,小米MIX2搭载骁龙835处理器,6/8GB RAM+128/256GB ROM,UFS 2.1闪存。相机上,采用1200万像素后置+500万像素前置相机组合,主摄像头5片式镜头,?/2.0光圈,1.25μm,支持4轴光学防抖、PDAF相位对焦等。小米MIX2电池为3400mAh,支持9V/2A的QC3.0快充。  3、vivo X20  售价:2998元起  vivo X20是vivo的推出的首款全面屏旗舰手机,由于正面超高的屏占比,vivo X20取消了正面指纹和按键,但是增加了人脸识别解锁和从底部向上滑动返回操作,因此并没有影响体验,反而熟悉之后会离不开。此外,vivo X20在拍照上也是更进一步,对于喜欢拍照的用户也是值得考虑。  vivo X20配备了6.01寸的三星Super AMOLED显示面板,屏幕宽高比达到18:9,拥有的FHD+级别分辨率,屏占比高达85.3%。全金属材质机身,背部弧度处理,手感出色。此外,vivo X20正面上方保留了听筒和前置摄像头,并且加入了iskip滑动手势,可从底部不同位置上滑代替传统安卓虚拟导航键,体验非常出色。HiFi方面,X20搭载AK4376AHi-Fi芯片,并首度搭载 vivo 音频算法团队自主研发的 Deepfield 深空音效,有效提升音频回放的听感表现。  vivo X20后置搭载了1200万+500万双摄,具备2×1200万像素(2400万感光单元)的“全像素双核对焦”传感器,1.28μm的高像素规格加上0.03秒的急速对焦,搭配全新的vivo图像魔方技术,能够大幅提升逆光环境下对比度过高、暗部细节缺失、高光过曝的常见手机拍照通病。此外,vivo X20还有“2400万”输出模式,可输出2400万像素照片,画面更细腻。而且vivo X20后置主摄像头和景深副摄像头的配合还可使照片拥有出色的北京虚化效果,拍人像更出色。  配置上,vivo X20搭载骁龙660处理器,14nm工艺制程,4GB RAM+64GB ROM存储,支持最大256GB扩展。此外,vivo X20搭载的全新Funtouch OS 3.2系统首度加入vivo人工智能,新一代智慧引擎4.0在常用App启动方面,可根据用户使用习惯优先分配CPU、内存资源,让消费者越用越流畅。  4、三星Galaxy Note 8  售价:6988元起  三星Galaxy Note 8延续了三星S8的全视曲面屏设计,这也是目前大多数全面屏手机所采用的。作为高端旗舰代表之一,三星Galaxy Note 8在外观设计、体验等方面都相当出色。并且,除了全视曲面屏外,三星还在三星Galaxy Note 8上首次搭载了双摄像头,并且均支持OIS光学防抖。而且,S Pen也是更进一步,为生活、工作带来便捷。  三星Galaxy Note 8采用6.3英寸Quad HD+Super AMOLED全视曲面屏,18.5:9屏幕比例,屏占比达到了83%。此次的S Pen的笔尖为0.7mm,其有着5.8mm的宽度以及108mm的长度,压感级别达到了4096,同时本次的S Pen也是支持IP68防水防尘级别的。另外,S Pen的息屏功能也得到了增强,用户无需解锁手机,只要抽出S Pen,就可以在息屏手写功能下,书写高达100页的备忘录,而且还能将其保存为‘息屏提醒’事项。S Pen支持Live Message功能,可以随时进行书写动画的设置或对图片进行修改发给朋友,支持任何社交平台。  三星Galaxy Note8后置1200万双摄像头(一颗光圈为f / 1.7 的1200 万像素摄像头,以及一颗f / 2.4 的1200 万像素摄像头),为长焦+广角组合,可以实现2倍光学变焦。同时,三星引入了F1.7大光圈,1.4 μm大像素的传感器,可以适应更加严苛的光线条件,再加上全双核疾速对焦技术,可捕捉到清晰的瞬间与微表情。Galaxy Note8配备双OIS光学防抖摄像头,在运动中也可以得到锐利干净清晰的画面。前置800万像素摄像头,f/1.7光圈。  三星Note 8搭载高通骁龙835处理器,6GB RAM+64/128/256GB ROM,并支持256GB扩展。三星Note 8采用了3300mAh容量的电池,支持快速无线充电功能,为了电池的安全,三星Note 8完善电池测试机制,新增了8项电池测试机制,保证用户安全使用三星手机。安全性方面,Galaxy Note 8提供了虹膜扫描与指纹扫描这两项生物特征识别选项。  5、夏普AQUOS S2  售价:2499元  虽然小米创造了“全面屏”这个词,但是要真说到全面屏之父,则非夏普莫属,只是当时并没有“全面屏”这个词,而且也都没在国内上市,因此知道夏普全面屏手机的人很少。而回归的夏普,以一款全面屏手机AQUOS S2敲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而且来得也正是时候,恰是全面屏爆发的节点。  夏普AQUOS S2配备了5.5英寸分辨率夏普原装屏,17:9比例,135%sRGB,亮度最高可达550nit,屏占比达到了87.5%。夏普AQUOS S2采用了正面指纹设计,听筒/传感器隐藏式,前置摄像头位于顶部中间的美人尖位置。夏普AQUOS S2标配版机身为塑料材质,珍藏版为玻璃材质,铝合金中框。  配置方面,夏普AQUOS S2拥有两个版本,标配版搭载高通骁龙630处理器,4GB RAM+64GB ROM存储,有晶曜黑、釉理白、伯爵蓝、薄荷蓝四种配色;珍藏版搭载高通骁龙660处理器,6GB RAM+128GB ROM存储,有陨石黑、皓月白、伯爵蓝三种配色。相机方面,采用后置景深双摄,1200万像素+800万像素,支持双核对焦,拥有1.4μm大像素。前置800万像素,F/2.0光圈。夏普AQUOS S2电池容量为3020mAh,支持5V/2A充电。:无明显短板的全面屏新星&&&&对于全面屏的理解,OPPO有着独特的见解:顶部更少的开孔&&&&通常主流的全面屏机器顶部带有距离感应孔和光线感应孔,就算是&X也不例外,从外形上观察,s顶部仅仅只显现出摄像头和听筒的开孔区域。具官方介绍,OPPO&R11s在白色正面上使用了OPPO专利的无孔技术方案,在保证透光度的同时,将距离感应孔和光线感应孔巧妙地隐藏起来,正面全面屏更为简洁一体。OPPO&R11s进一步扩大的屏占比&&&&OPPO&R11s的屏占比高达85.8%,比&2还要大5%之多,主要原因是因为OPPO&R11s创新式的采用了MOC芯片上封装技术,优化前置摄像头模组结构,摄像头面积缩小22.7%,额头相比前代缩窄44.3%。更大的屏占比显然在视觉上更加舒爽。OPPO&R11s针对全面屏提升的手感&&&&我们都知道,更大屏占比的屏幕,导致作为修饰机身圆滑度的黑边区域减少,使得全面屏手机显得方正且有棱角。几小时的上手体验,让编者明显感觉到OPPO&R11s具有不错的握持手感,这是因为OPPO&R11s具备特制的圆润R角,保证了手机圆润的手感,同时再配以屏幕圆角、图标圆角的层层特制,让OPPO&R11s无论是看起来,还是握在手里,都比较舒适。OPPO&R11s握感较为舒适针对全面屏设计的全新交互模式&&&&如今的全面屏手机里,大多的交互模式采用的虚拟按键的形式,这就使得全面屏手机底部预留了一部分安放安卓三大按键的长条区域被永久占用,一定程度上影响观感体验。OPPO贴心的想到了这一点,并制定出了全新交互模式:抬手亮屏:抬起手机,即刻亮屏,和面部识搭配,最大化增强使用效率隐藏式虚拟按键:横屏时,向左滑动底部,呼出底部虚拟按键;竖屏时,向上滑动,呼出底部虚拟按键。(虚拟按键的左右键可调换)导航手势:开启导航手势后,虚拟按键即刻消失,把屏幕全部留给内容。从屏幕下方向上滑是控制中心;从中间滑是返回桌面,中间上滑并停留1s则可启动多任务界面;从左侧滑是状态栏,从右侧划是返回。(可左右调换)OPPO&R11s全新交互模式&&&&这些,都代表着OPPO带给用户的诚意,可以毫不夸张的说,OPPO&R11s在全面屏手机中,处于领先的水准。写在最后:&&&&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看到了四款本年度中档价位全面屏手机的特性,通过对比我们发现,OPPO&R11s针对全面屏采用了更简洁的设计、进一步增大的屏占比、提升的手感、全新的交互模式,作为一款无明显短板,创新满满的全面屏手机,更值得用户使用。或许这也是OPPO能够立足国际市场领先地位的原因。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cn/662/6629714.html&&&&&&&&以上是关于OPPOR11s产品评测的报道,有关OPPOR11s的外观、屏幕、拍照、续航、性能等后续内容,请持续关注中关村在线关于OPPOR11s评测的报道。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主屏尺寸 4G网络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10暂无报价
摄影手机硬件笔电平板
最新科技资讯下载ZOL APP&&&&&&&&&&&&&&&&&&&&&&
&&&&&&&&&&&&&&&&&&&&&&
 投稿邮箱: 新闻热线:
 您的当前位置: &
全面屏是噱头?5款手机对比后告诉你真相
&&岱山新闻网
日 14:37&&&
有人说全面屏都是噱头?
  现在智能手机上流行的硬件是啥?答案很简单――全面屏。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全面屏已经席卷整个手机市场,不管是上至八九千的高端机,还是低到一千出点头的千元机,全面屏都成了衡量一款产品前不前卫的重要因素。但这时候问题也产生了,全面屏真的不是个噱头吗?
  全面屏都是噱头?5款手机对比后告诉你
  全面屏,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一整面的屏幕,用在手机上就是整个前面板都是显示区域,屏占比100%。但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说,全面屏还无法实现,因为前置摄像头和光线传感器还有有出色的隐藏方案。距离传感器倒是出了一个超声波式,可以实现隐藏。听筒的隐藏方案倒不是没有,比如骨传导和悬臂梁压电陶瓷振动技术,但使用起来效果均不佳。现在用在全面屏手机上的隐藏式听筒也都是通过扬声器加导管来实现的。
  屏幕黑边
  另外,液晶屏幕四周会有一圈BM区,用于防止屏幕漏光,也就是我们在手机屏幕上看到的黑边。目前BM区还难以完全取消,努比亚Z17S上的双面无边框屏幕其实也有黑边,只不过是极窄,然后通过2.5D玻璃的折射,将黑边掩盖,从而形成视觉上的无边框。所以想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屏占比100%还是比较难的。
  非全面屏和全面屏有着明显的差别
  用“全面屏手机”来称呼现在屏占比超过80%的手机其实也不足为过,其道理就如同我们称手机为智能手机但它并不智能一样,表达的是一种对产品特征发展趋势的描述。而且从视觉观感来说,全面屏手机确实带来了大视野的科技感。但很多人都在说全面屏是噱头,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全面屏适配任重道远。
  本次对比的5部手机
  所以本期发烧学堂,笔者选取了iPhone X、HTC U11+、小米MIX 2、努比亚Z17S、vivo X20 Plus五款在适配上有不错解决方案的手机进行对比,来看看他们的画面适配、交互体验,来说一说全面屏在现在到底还是不是个噱头。
  画面适配:全面屏并不怎么全面
  在全面屏这个概念出现之前,手机厂商们就已经将手机的左右边框做到了极窄,典型例子就是努比亚Z9,但其在外观设计上也存在槽点,两边是窄了,上下宽度没什么变化,整体看起来反而不怎么协调。到了全面屏时代,显示区域再向两边拓展已经没什么可玩,所以我们看到全面屏,大多都是将屏幕加长,最常见的比例就是18:9。
  HTC U11+
  笔者选取的这五款手机,其中小米MIX 2、vivo X20 Plus、HTC U11+为比例18:9屏幕,努比亚Z17S屏幕比例17:9,iPhone X分辨率比例19.5:9,也就是说算上“耳朵”后要比18:9屏幕更加细长一些。其中分辨率最高的是HTC U11+,达到了2K级别,其次是iPhone X,分辨率2436 x 1125,略高于1080p。
  带“刘海”的iPhone X
  关于画面适配,手机和应用厂商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画面拉长。其实对于常用应用来说,拉长的屏幕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变动,将界面充满屏幕即可。当然,iPhone X由于刘海的存在画面有些特殊,但这对应用适配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有效界面在刘海之下就不会影响阅读。
  iPhone X常用软件都已经适配
  在有些安卓手机中,我们会发现全屏显示的选项,隐藏导航应用画面充满屏幕,除了进入页面的画面会被拉伸外,应用内界面并不受影响。iPhone X在前期有不少应用界面不适配,屏幕上下都有很宽的黑边,但iOS的第三方软件适配并不会成为一件让人发愁的事情,目前来说常用的软件都已经得到了不错的适配。
  刚才我们提到了安卓应用开启画面的拉伸问题,屏幕拉长虽然对应用界面没什么影响,但却比较影响已有画面和游戏的显示。iPhone X的“刘海”设计更是成为影响画面显示的一大因素。 视频方面,笔者选用了优酷对5款手机进行测试。
  iPhone X视频画面
  HTC U11+视频画面
  5款手机的优酷界面都可以充满屏幕,iPhone X在视频画面表现上最差,黑边最多,其它四款安卓手机在播放《悟空传》时画面是可以适配全面屏的。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电影都能适配安卓全面屏,《战狼2》就无法进行全屏播放,也就是说以传统画面比例播发的电影和电视剧,努比亚Z17S来播放黑边比例是最少的。
  开心消消乐还未适配iPhone X
  游戏方面,喜欢较老单机大作的朋友,如果你有强迫症,那么全面屏手机还真不是个好选择。因为没有自适应分辨率游戏的制作商基本上没有将这些游戏适配给全面屏的可能。所以手机厂商们给这些游戏画面的适配有三种方案,一是保留左右的黑边;二是将画面放大,上下部分看不到,比较影响操作;三是画面强制拉伸,画面出现变形。现在还没来得及适配的小游戏也是这个样子。
  iPhone X画面(当然在左边有个刘海)
  18:9的屏幕游戏画面
  所以全面屏手机更适合玩当红网游的用户。笔者选取了当下较火的《王者荣耀》、《终结者2:审判日》进行体验对比。目前这两款游戏在画面上都得到了良好的适配。iPhone X由于屏幕较长,画面两侧有渐变的黑色模糊效果,边缘地图隐约可见。据《王者荣耀》官方回复“考虑到iPhoneX屏幕分辨率的特殊性,为了使用户获得与其他机型相同的视野和游戏体验,我们用渐变加黑的方式,将两边进行了模糊处理。”所以从画面上来说,屏幕越长的显示越有优势。
  人机交互: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屏幕尺寸和屏占比上升的同时,原有交互已经不适合现阶段使用,显然在做全面屏时厂商们也意识到了这点。本次笔者挑出这5款手机的依据就是他们的全面屏交互方式具有明显的代表性。
  上滑停顿进入后台
  iPhone X的交互变化是最明显的,苹果终于在这款手机上改变了用了好多代的交互方式。应用界面底部上滑可以返回桌面、底部上滑停顿进入系统后台、底部左右滑动切换应用、底部下滑触发悬停、刘海左侧下滑呼出通知栏、右侧下滑呼出控制中心。可以说是一套比较完备的交互体系。
  HTC U11+的导航栏设置
  HTC U11+的交互也相当有特色。下部导航栏三大按键必须保留,在应用界面长按多任务键可以分屏;向左滑动还能呼出另一个功能栏,用户在这里可以找到隐藏导航栏开关、录屏、截屏、锁屏,呼出通知栏快捷按键。
  Edge Launcher
  HTC U11+最出彩的莫过于Edge Sense边框触控功能,在机身下部拥握压区域,一定力度即可唤出对应功能。最经典的功能是Edge Launcher,触发后屏幕上方显示日历,大拇指端设有快捷按键轮盘,左右滑动切换左右位置。当然,边框触控功能也可以自定义,而且可以调节触发力度。可以说,HTC U11+的Edge Sense是笔者见过的最有趣的交互方式。
  小米MIX 2的悬浮球
  小米MIX 2的交互相对传统,除了可以隐藏的导航栏,还设有悬浮球交互。悬浮球可以通过点触和滑动实现交互,点触需要两步完成交互,滑动相对简单一些。?悬浮球滑动不同方向的功能可以自定义,不用时会自动隐藏。
  清理后台
  用在努比亚Z17S上的交互,经典操作就是FiT交互。发展到努比亚Z17S这一代,FiT交互已经升级到了3.0版本,智慧卡片可以全局呼出,边缘上滑/下滑可以对应用进行切换;边缘反复滑动可以清理后台;边缘双击可以实现快速返回,并新增了双击出现悬浮球的功能。而且可以通过两边上下滑动调节亮度。除此之外,努比亚Z17S给笔者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Home位置上滑可以实现快速分屏,十分方便。
  上滑交互
  vivo X20 Plus上的全面屏交互是这里边需要学习成本最低的。关闭传统导航栏后,从屏幕下方的左侧区域上滑呼出带有应用后台的控制中心,中部上滑回到桌面,右侧上滑返回。左右功能可以互换。为了避免误差导致的返回和退出,用户可以针对自定义应用开启全屏界面的两次上滑来实现交互功能。
  交互对比:iPhone X不是最好的
  刚才说完了各自的交互体系,这些交互体系在设计之初的概念可以说是相当完善的,否则很难有这样的功能表现。但设计归设计,实用归实用,在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偏离设计初衷的时候。现在我们就来聊聊他们的交互体系各自存在的弊端。
  iPhone X的起始交互区太靠下,操作不方便
  iPhone X的交互的可以说是相当完善的,但使用起来却也是最蹩手的。原因就在于触发交互的起始位置太偏下,正常握持手机时,大拇指需要活动到最下方才能够得着;而且触发悬停的手势是往下滑动,触发的起始位置也要求较为准确,容易造成误触发;后台的唤出需要停顿,彻底关闭一个程序也需要从后台长按后关闭,操作效率较低;取消Home键后功能向电源键转移,电源键功能集成太多反而把最基本的长按关键改成了长按电源键+音量键关机,学习成本较高。
  笔者使了一个吃奶的劲儿,然而还没到头。。。
  HTC U11+的导航栏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功能也够强大,这里没什么槽点。它的槽点就在于Edge Sense边框触控需求的力度不小,即便触发调到最低,所需力度也会达到造成手颤抖的程度,手劲小的妹子购买前需要注意。
  想把隐藏的悬浮球拉出来,结果锁屏了
  小米MIX 2的MIUI 9系统修复了状态栏无法手动隐藏的问题,方便不少。悬浮球功能相对传统,但问题就在于点触不方便,滑动时容易误触,尤其是在隐藏呼出的时候,想要精准控制得多加练习。另外隐藏后会有半弧图形,不适合强迫症患者。话说回来,估计强迫症患者也不会选择三边窄、下边宽的小米MIX 2。
  只想翻个页,结果把智慧卡片拉出来了
  努比亚Z17S的FiT交互并不是头回见着,用起来也得心应手,但有个问题就是Fit 3.0集成功能太多,一个边框通过不同手势就可以实现很多功能,这就要求对边框处下手的位置准确。如果不准确,就会出现其他的操作。比如本想左右滑动桌面,结果手指太靠边缘,呼出了智慧卡片;本想边框下滑切换应用,结果手指太靠里呼出了通知栏。也就是说,Fit 3.0虽然好用,但在用之前需要多加练习,精准下指,才能百发百中。
  没找着后台的看这里
  vivo X20 Plus可以说是这里边学习成本最低的,只要底部三个位置上滑即可实现对应功能,不过想要控制后台应用只能通过集成后台的控制中心。
  最后总结一下:
  独特交互易用性排行:vivo X20 Plus & HTC U11+ & iPhone X & 努比亚Z17S & 小米MIX 2。
  独特交互趣味性排行:HTC U11+ & 努比亚Z17S & iPhone X & vivo X20 Plus & 小米MIX 2。
  所需学习成本排行:努比亚Z17S& iPhone X & 小米MIX 2 & HTC U11+ & vivo X20 Plus。
  写在最后
  回到文初的问题,全面屏到底是不是个噱头?以目前的适配水平来说,还有一定的噱头成分,但各大厂商都在为全面屏努力着。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资源将更多的适配全面屏,手机市场将是全面屏的天下。
  不过全面屏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各家的交互方案各不相同。也就是说,彻底进入全面屏时代后,各家手机的使用壁垒会越来越高,想要换别家手机的学习成本会逐渐增高。而在各家的操作体系都还未完全成熟的当下,正是各家吸引忠实受众的关键时刻。
  对于手机厂商来说,未来手机交互的简易性或成为留住老用户、吸引新用户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消费者来说,手机的交互向着简易化、趣味性发展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来源:人民网 作者: 编辑:徐立 责任编辑:李国平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11号
电话:(FAX) E-mail:
岱山县委宣传部主管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屏幕底部虚拟按键软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