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木耳菌出菜茬数多和发菌时温度低有没有直接关系?

格式:PDF ? 页数:5页 ? 上传日期: 03:57:57 ? 浏览次数:6 ? ? 3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胶质耳片形状呈浅杯形、耳形戓不规则形,宽9厘米~21厘米、厚0.14厘米~0.2厘米粉红色至紫红色,背面绒毛白色菌丝白色、粗壮、浓密。孢子光滑、肾形12~18×5~6微米,孢子印白色该品种干品粗蛋白含量11.20%,粗脂肪0.09%氨基酸总量8.791%,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3.27%

品种来源: 是由 四川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出发菌株黃背木耳菌,1984年从日本引进是毛木耳菌中色泽和品质最好的品种,至今仍是我省毛木耳菌主栽品种之一

该品种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2~28℃;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25~30℃。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出耳期间需要散射光。适宜的培养料含水量60%~65%子实体生长的相对湿度是85%~95%。菌丝生长的pH范围为4~10最适pH为5~7。

产量表现: 经三年三批次区域试验该品种比出发菌株黄背木耳菌平均增产18.89%;比对照菌株781平均增产27.38%。 2005姩~2007年在金堂、什邡、大邑等地区进行了大面积生产示范累计栽培面积达到6700万袋,生物转化率110%~150%

栽培要点: 适宜用棉籽壳、木屑、玉米芯、甘蔗渣等为主料,与辅料麸皮、米糠、玉米粉等原材料熟料袋栽适宜的培养料含水量60%~65%,子实体生长的相对湿度是85%~95%避免阳光直射。整个栽培期间应尽量营造毛木耳菌最适的生长环境条件培育出健壮菌丝,可有效降低病害发生

种植区域: 适宜在盆地内夏季4~10月栽培,以及气温在18~30℃之间达到3~4个月的地区均可栽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木耳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