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化学推导题断题

20分钟带你搞定初中化学推断题,附例题!满分很容易
20分钟带你搞定初中化学推断题,附例题!满分很容易
不知不觉已经就要逼近考试了,有的学校甚至已经开始考试了。同学们也感受到了考试的紧张感,这几天在学校看着孩子们走路的步伐都加快了。虽然期末之后的日子可能很美好,但是期末是到必须走过的坎,俗话说的好,“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平时里老师可能会督促大家,这个时间段该上什么课,那个时间段该上什么课。到了期末,老师对同学们的督促相对比较轻松,这个时候就要靠同学们自己了。复习课居多,你就是真的走神,一般老师也不会管了。最后一段时间,大家还是再加一把劲。初中化学,考的知识点比较的细,涉及到的重点知识比较的多,建议先看目录,勾画重点,对照试卷,了解题型。在化学二卷中,推断题所占分值比较大,难度也较大。但是,掌握一定的方法,还是会变得很简单。下面我就将化学推断题得解题方法连例子一起分享给大家,以便大家可以更快得掌握。首先,你需要了解得是初中化学推断题的“题眼”,以此入手下面是经典常考的一个例子,考的概率非常大,大家可以先自己做一遍,再看答案!答案:像这种推断题,大家拿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题眼。只有找到题眼,这道题才可以入手。而联系化学实例,后面的题也可以迎刃而解了。化学最在意的是细节的考查,同学们一定要学会去处理细节!由于篇幅有限,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就到这里了,但是,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刻苦努力外还应该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这样才会事半功倍。我针对孩子学习方面的各种问题做了些研究,整合出一套对孩子有用的学习方法,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向我咨询。由于平台沟通不便,大家可以在朋友圈与我。我经常在朋友圈更新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我是一名老师,同样也是一位家长,深知家长面对孩子学习问题时的各种无奈。所以在这里想帮一帮家长和孩子,让孩子开心,家长放心。让我们为了孩子的未来共同努力吧!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分享最新中专动态,把握最新中专
作者最新文章帮忙解决一道化学题推断题,并讲下解题思路!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var sogou_ad_id=731547;
var sogou_ad_height=160;
var sogou_ad_width=690;一道化学推断题_百度知道
一道化学推断题
A-M 九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所涉及的常见物质,它们存在如下图的转化关系,“→”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双箭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可实现相互转化。A,B,C均为非金属单质,H,M的组成元素相同。所有反应物与生成物均已给出。
(1)写出...
我有更好的答案
H: H2SO3 G:H2SO4突破口主要是看中间有一个可以相互转换的反应式C
A:C6H12O6 M:O2
C:SD,光合作用生成物中有单质O2(1)D:C
F,在初中就学习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方程式可以相互转换,并且
采纳率:51%
图片不清楚,看不到具体内容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道化学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2016中考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大全_学霸学习网
2016中考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大全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以及必背知识一、推断题的类型1、元素推断题 2、物质推断题―― 三种表达形式 文字叙述式 框图式 方程式二、解题信息、知识点1、元素在地壳、生物体、空气、海水等中的含量: ① 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 ② 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③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元素: ④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1~18 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3、某些单质、化合物的性质: ①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等 常见有色物质:淡黄色固体 ; 红色固体 ;黑色固体 常见特殊颜色的沉淀:蓝色沉淀 红褐色沉淀 白色沉淀 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单质 液态化合物 溶液中具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蓝色溶液 浅绿色溶液 黄色溶液 ② 化学性质: 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4、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① 常见的能发生分解反应的物质:H2O2、KClO3、KMnO4、H2O、CaCO3 等 ② 常见的能发生置换反应的物质: 还原性单质 + 金属氧化物 金属 + 酸 金属 + 盐溶液 5、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三、例题解析1、元素推断题 【例题】有核电荷数都小于 20 的 A、B、C、D 四种元素,A 能形成氧化物 AO,其中 A 元素的质量 分素为 60,且 A 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B 元素原子内无中子,C 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 是次外层的 3 倍,Dˉ比 B 原子多 17 个电子。试回答: ? 写出 A、C、D 三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 ;C ;D ? 写出四种元素间能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酸 ;碱 ;盐 2、文字推断题1 【例题】有一包固体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适量的碳酸钙、碳粉、氧化铜、氧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 现做如下实验: ? 取样品加热到高温产生一种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把适量稀硫酸滴入冷却后的固体残渣中, 残存固体全部溶解, 同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 试回答: 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写出?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混合物中 一定不含 ;混合物中可能含有 ,如果要证明该物质中是否存在,可采取的 方法是 。 3、框图推断题 【例题】A、B、C、D、E、F、G 为常见的物质,其中 B、E、G 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 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C A lO2 加热 ④ 过量稀盐酸 ① Y 高温 ②DX 溶液③BE红色固体F浅绿色溶液G无色气体? A 物质的化学式 。 ?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C 物质固态时的名称 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 ? 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 ? 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 G 的原因是 , 写出物质 G 和 A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方程式推断题 【例题】已知:A、B、C、D、E、F 六种物质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 A + B → C + H2O ? C + KOH → D↓(蓝色)+E ? B + D → C + H2O ? E + BaCl2 → F↓(白色,不溶于稀硝酸)+ KCl 根据上述关系,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B ;E 。,四、总结1、解题心理 2、仔细审题,找出解题突破口,逐层推断,逐层递进 3、复习时要善于归纳总结,尤其是相互转化关系;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找出与本题相关的信息。五、反馈练习〖练 1〗A、B、C、D 四种元素,A 元素的单质是最清洁的燃料,B 元素的单质是空气里最多的气体,C 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 元素与 D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元素 A 为 为 、D 为 ,A、B、C 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B〖练 2〗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 A 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 。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 起成为块状固体 B。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 B 进行探究。 (1)猜想一:块状固体 B 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 (2)猜想二:块状固体 B 溶于水可能有 这一猜想(至少写出两种方案) : ① ② ③ ; ; ??2、 。。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 A 在空气中转化为块状固体 B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现象(填“放热”或“吸热” ) 。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 (3)取适量块状固体 B 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 C。就白色固 体 C 的成分,甲同学与乙同学进行讨论,一起猜想。 甲同学认为,白色固体 C 可能是:氢氧化钙; 乙同学认为,白色固体 C 可能是:碳酸钙; 你认为,白色固体 C 还可能是: 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填写下表) : 方 案 现 象 和 结 论 。〖练 3〗 下图是初中化学所学的常见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反应条件和生成产物中的水已略去) 。 其中 A 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B 是一 种常见的 气体,H 是一种含钠的化合物。请回答 下列问题: ?写出 A、F、D 的化学式 : A______ ; F______;H______。 HCl ?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E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E + 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B +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 4〗以下是一些常见物质间互相转化的关系图(有些反应条件已省略) :已知高温下 CO 能与多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和 CO2。下列关系图中,A、B、X、Y 均为无色气体,E、F 为常见金属。问: (1)根据上图判断 B 的化 学式为 _______;Y 的化学式为 ________。 (2)写出蓝色溶液与 E 反 应的化学方 程 式 。 (3)X 除了与黑色固体甲、乙反应外,请再举 一例说明 X 还能发生化合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 5〗现有 A、B、C、D、E、F、G 七种物质,C、F 是最常见的金属,B 是气体单质,D 为浅绿色 溶液,G 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1)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2) 写出 C→A 转化的化学方程式:,D,F; 。〖练 6〗有 A、B、C 三种物质,分别是酸、碱、盐中的一种。在溶液中,三者之间可发生如下反应:? A +B→ 钠盐 + 水 + 二氧化碳 是 、 、 (2)C+H2SO4=D+A ,B ,C ? A + C → 盐↓ + 碱 。 (3)E+AgNO3=AgCl↓+C ,D ,E 根据上述反应,推断下列各 。3? B + C → 盐↓ + 水反应?生成的盐溶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盐不溶于稀硝酸。则 A、B、C 三种物质的名称分别〖练 7〗有属于酸、碱、盐的 5 种常见物质 A、B、C、D、E,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如下反应:(1)A+B=C+H2O 物质的化学式:A 〖练 8〗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碳酸钙、硫酸钾、硝酸钠、氯化铁、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做实验得到以下结 论: (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溶液为无色。 (2)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且有气体放出。 从实验可判断出,该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 〖练 9〗被誉为”江南小三峡”的南京胭脂河是明代初年开凿的一条人工运河。卤其“石有胭脂色”而得名。 胭脂河沿岸的那些红色石块的成分是什么?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取一小块这种红色石块 A, 粉碎后对 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实验记录如下图所示。请你根据实验推断:A 中含有的原子团是 B 中肯定含有的溶质是 写出实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 ⑤(写离子符号)。 (写化学式)。某溶液由 NaOH、HCl 稀 H2SO4 和 MgCl2 中的一 种或几种组成。向该溶液中滴加 Ba(OH)2 溶液,产生沉 淀的质量与加入 Ba(OH)2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该溶液中不可能存在的物质是 其理由是 , 。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图简单表示。 限选择铁、碳、氧气、盐酸、氧化钙、 氢氧化钙、二氧化碳、水八种物质作为反应物,将下图中指定序号的转变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写化 学方程式不得重复) 例:①C+O2====CO2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丙是三种单质,A、B、C 是三种化合物,它们之间有下图所示关系: 甲 乙 C 溶液 ① B +丙 A 溶液 + 甲 ② Cu +B据此推断乙、B、C 的化学式:乙. 写出②发生的反应方程式:,B. 。,C.。初中化学必背知识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区别: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度、挥发性、导电性、 导热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碱性、酸性、毒性)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是否可以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5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区别: 看化学式是不是只有一种元素符号 如:O2 是单质,CO2 是化合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 1/12 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单位为“1”,省略不写)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三者的关系: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会引起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自燃, 两者都是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 化反应 2 + O ↑ 此反应 MnO 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MnO 2H2O 2 2 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 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 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 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化学用语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 氢 氦 H He 硫 氯 S Cl 氢氧根 OH 锂 Li 氩 Ar 铍 硼; Be B 钾 钙; K Ca 硝酸根 NO3 碳 氮 氧 氟 氖; C N O F Ne 金 银 铜 铁 锰; Au Ag Cu Fe Mn 碳酸根 硫酸根 CO3 SO4 钠 镁 铝 硅 磷; Na Mg Al Si P 锌 汞 钡 碘 铅。 Zn Hg Ba I Pb 铵根 NH42、化合价口诀F Cl Br I -1 价 ; +1 O 为 - 2 要 记 清 ; +2H Ag NH4 K Na Ca Mg Ba 和 Zn6 12 Cu Hg 2 3 Fe;-2 4 6 S24C3 Al 4 Si 5 N P ;单 质 0 价 要 记 清 O 拼金 属 为 正 非 为 负; 非 要 为 正 与(金属元素一般为正价,非金属元素一般为负价,非金属要显正价一般与氧元素结合) 在表格中填写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要能熟练默写):+1 价H、NH4、Na、K、Ag Cl、OH、NO3+2 价Ca、Ba、Mg、Zn、Cu、Hg、亚 Fe O、CO3、SO4、+3 价 -3 价Fe、Al PO4-1 价-2 价3、必须熟记的常见物质的俗称、化学名称、化学式、用途 俗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金刚石、石墨、木炭等 水银 干冰 水 双氧水 铁锈(主要成份) 生石灰 熟石灰、消石灰化学名称碳单质 汞 二氧化碳固 体 水 过氧化氢 氧化铁 氧化钙 氢氧化钙 CHg化学式用途金刚石做钻头、 切割玻璃 石墨做铅笔芯、电极 温度计 人工降雨,致冷剂 最常见溶剂 消毒剂CO2H2O H2O2 Fe2O3CaO Ca(OH)2食品干燥剂 改良酸性土壤 建筑材料、制水泥 除铁锈 调味品,腌渍蔬菜,配生 理盐水,融雪剂 制玻璃、造纸 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 制肥皂、造纸 配波尔多液(杀虫剂)石灰石、大理石、蛋壳、 碳酸钙 水垢等(主要成分) 盐酸 食盐 纯碱、苏打 小苏打 烧碱、火碱、苛性钠 胆矾、蓝矾 铜绿 天然气、沼气、瓦斯 酒精 氢氯酸 氯化钠 碳酸钠 碳酸氢钠 氢氧化钠 硫酸铜晶体 碱式碳酸铜 甲烷 乙醇CaCO3HClNaClNa2CO3 NaHCO3 NaOH CuSO4 ?5H2OCu2(OH)2CO3 CH4C2H5OH燃料(最简单的有机物) 燃料、乙醇汽油7 (19) (20)醋酸 氨水乙酸 氢氧化铵CH3COOH NH4OH NH3? H2O 或调味品氮肥4、必须熟记的化学方程式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点燃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2MgO 点燃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Fe3O4 3.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2Al2O3 加热 4.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2CuO 点燃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2H2O 点燃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2P2O5 点燃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SO2 点燃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CO2 点燃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点燃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2CO2 点燃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CO2 + 2H2O 点燃 12. 酒精燃烧:C2H5OH+3O2 2CO2 + 3H2O ★.几个分解反应: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2H2↑+ O2 ↑ 加热 加热氯酸钾制氧气:2KclO3 2KCl+ 3O2 ↑ 加热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 K2MnO4 + MnO2 + O2↑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 O2↑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高温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CaO + CO2↑ 呼吸作用: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光照 叶绿素 光合作用:6CO2 + 6H2O C6H12O6 + 6O2通电★.呼吸、光合作用:★.氧化还原反应 21. 炼铁原理:3CO+ Fe2O3加热2Fe + 3CO2★.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2. 锌和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 23. 铁和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2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金属氧化物 +酸 -------- 盐 + 水 25.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26.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4)非金属氧化物 +碱 -------- 盐 + 水 27. 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28. 石灰水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29. 盐酸和烧碱起中和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30.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8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31. CO2 的实验室制法(或盐酸除水垢):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2.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33.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34. 氢氧化钙与硫酸铜:Ca(OH)2+ CuSO4 ==== Cu(OH)2↓ + CaSO4 ★.其它反应: 35. 36. 37. 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二氧化硫溶于水:SO2 + H2O ==== H2SO3 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Ca(OH)2 的制取方法] 可用来作干燥剂二、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口诀 K +Na+ NH4+盐皆可溶, NO3―盐遇水无影踪盐(Cl―)盐除 Ag+皆可溶, CO32― 可溶 K + Na+ NH4+ SO42―盐 溶 性 要 记 清, K + Na+ Ba2+ NH4+ 成溶碱, 微溶 Ca2+Ag+不溶 Ba2+ 酸 皆 可 溶有挥发,最常见六种难溶于水的碱和盐:CaCO3、BaCO3、BaSO4、AgCl 均为白色沉淀, Cu(OH)2 蓝色沉淀,Fe(OH)3 红褐色沉淀。 其中不溶于稀 HNO3 的只有 BaSO4 和 AgCl三、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K(按 5 个一句顺序背诵)钾Ca Na Mg Al 钙 钠 镁 美 铝ZnFeSnPb(H) Cu HgAg Pt Au 银 铂 金锌 铁锡 铅 (氢) 铜 汞 斤, 总 共顺口溜:嫁 给 那女,请 帖 七 千一 百 金。四、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1、 白色固体: 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 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除了有颜色的固体,其他固体一般为白色。2、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MnO2、Fe3O4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 ▲硫磺:淡黄色 ▲ Cu2(OH)2CO3 为绿色粉末 2+ 2+ 4、溶液的颜色:含 Cu 的溶液呈蓝色(如 CuSO4 溶液) ;含 Fe 的溶液呈浅绿色(如 FeCl2 溶 3+ 液) ; 含 Fe 的溶液呈棕黄色(如 FeCl3 溶液) ,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 (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 NH3(氨气) 、SO2、HCl(皆为无色)(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空气、稀有气体9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氨水;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6、有毒的:气体:CO;液体:CH3OH(甲醇) 、甲醛;固体:NaNO2 (亚硝酸钠) ;CuSO4(可作杀菌剂,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黄曲霉素五、酸碱度(pH)与酸碱性、酸碱指示剂之间关系pH&7 呈碱性,PH 越大碱性越强,可溶碱溶液呈碱性,一些盐如 Na2CO3 溶液呈碱性,碱 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pH=7 呈中性,大多数盐溶液及水,呈中性,在中性溶液里石蕊试液呈紫色,酚酞试液呈无 色。 pH&7 呈酸性,PH 越小酸性越强,酸的溶液呈酸性,一些盐如 NH4Cl、(NH4)2SO4 溶液呈 酸性,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口诀:小 7 酸,大 7 碱,小 7 越小酸越强,大 7 越大碱越强 红色紫酸蓝紫碱(谐音为“染指甲”),无色酞酸红酞碱(谐音为“哄太监”) 注:紫色石蕊遇酸性物质变红色,紫色石蕊遇碱性物质变蓝色;无色酚酞遇酸性物质不变 色,仍为无色,无色酚酞遇碱性物质变红色。六、一些物质的特性及用途:1.可燃性的气体:H2、CO、CH4 都可做燃料,点燃前都要验纯,与空气混合点燃会爆炸。 2.还原性的物质:C、H2、CO 都可用来冶炼金属,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 3.助燃性物质:O2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或使燃着木条燃烧更旺。 4.有毒的气体:CO,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煤气中毒就是指 CO 中毒。使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气体是 CO2 5.最轻气体:H2 也是唯一燃烧无污染的气体燃料 6.纯碱 Na2CO3:溶液呈碱性但不是碱,可用于蒸馒头、制玻璃、造纸,能洗去油脂。 7.干冰(CO2 固体):用于人工降雨,致冷剂;CO2 气体:用于灭火,做温室肥料,制 汽水等 8.盐酸(HCl):用于除铁锈,是胃酸的主要成份,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 HCl 气体) 9.石灰石(CaCO3):建筑材料,制水泥、高温煅烧制 CaO; 10.生石灰 CaO:易与水反应并放热,做食品干燥剂,可用来制取 Ca(OH)2。 11.熟石灰 Ca(OH)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与 Na2CO3 反应制取 NaOH 12.烧碱(NaOH):制肥皂、造纸,有强烈腐蚀性,易与空气中 CO2 反应变质,易潮解, 固体可做干燥剂(不能干燥 CO2 、SO2 、HCl 等酸性气体)。 13.食盐 NaCl:调味品,腌制蔬菜,配生理盐水,做融雪剂。 14.无水 CuSO4 : 白色固体,遇水变蓝,可检验是否含水; 15.浓 H2SO4:吸水性、脱水性、强烈腐蚀性,溶于水放出大量热,可做干燥剂(不能干燥 NH3);七、化学与社会相关常识。1.三大化石燃料:①煤 ②石油 ③天然气 2.六大营养物质:①糖类(主要供能物质,如:米、面、蔗糖、葡萄糖等)②油脂、③蛋 白质(鱼、肉、蛋、奶、豆)、④维生素(蔬菜、水果)、⑤水、⑥无机 盐10 3.缺乏某些元素导致的疾病:①缺钙:骨质疏松症(老年人)、佝偻病(儿童);?缺 铁:贫血 ?缺碘: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 ?缺维生素 A:夜盲症; ? 缺 维生素 C:坏血病 4.化学肥料:1.氮肥:尿素和铵盐如 NH4NO3、(NH4)2SO4 等,氮肥能使植物叶色浓 绿,生长茂盛;植物缺乏氮元素时,叶片发黄,叶脉 淡棕色 2.钾肥:K2SO4、 KCl,草木灰(K2CO3), 使农作物抗倒状。缺乏钾元素: 作物易倒伏 3.磷肥:磷酸钙,增强抗寒抗旱能力 ,使果实提早成熟。 缺乏磷元素:植 株特别矮小 4.复合肥: KNO3 NH4H2PO4 5.三大有机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 6.天然纤维(棉、麻、丝、毛)与合成纤维的鉴别:灼烧法;取少许在火上灼烧,有烧 焦的羽毛气味,灰烬用手指轻压易碎的是天然纤维。 7.合金: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钢含碳量低,黄铜是 Cu-Zn 合金 8.铁生锈条件:铁同时与空气(主要是 O2)和水接触 防锈方法是: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并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涂油漆、涂油、 镀其它金属等)。 9.可燃物燃烧条件:?是可燃物;?与空气(或 O2)接触 灭火的方法:?隔离可燃物,如建立隔离带、釜底抽薪; 湿布、 灯帽、 土盖灭火焰, 用 CO2 灭火 10.环境污染名词: ①酸雨:主要由 SO2、NO2 造成,酸雨危害是使河流、土壤酸化,建筑 物、金属被腐蚀。 ②臭氧层空洞:臭氧能吸收紫外线,由于臭氧被氟里昂等破坏而形成 ③温室效应:空气中 CO2 排放过多引起全球气温上升 ④白色污染:塑料随意丢弃,不易被降解而造成的污染。 ⑤空气质量日报:污染物主要是:总悬浮颗粒、SO2、氮氧化物(如 NO2)、O3 ?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隔绝空气(或 O2),如用?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如用水灭火。八、常见离子的检验离子 H (酸性溶液)+检验试剂1、 紫色石蕊试液检验步骤现象结论或原理一定含 H+,或一 定是酸性溶液或 pH 试纸2、 用 CO32-1、 取少量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或用 1、 紫 色 石 蕊 变 红 或pH 试纸测该溶液的 pH 值2、 取少量溶液,加入 CaCO3 取少量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洲 或取少量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或用 pH 试纸测该溶液的 pH 值溶液 pH&7 2、 有气泡冒出 紫色石蕊变蓝 无色酚酞变红 溶液 pH&7 有无色气体产生 石灰水变浑浊OH- (碱性溶液) CO32-紫色石蕊试液 或无色酚酞试液 或 pH 试纸一定含 OH ,或 一定是碱性溶液 一定含 CO32 ,--稀 HCl(或醋酸) 取少量固体或溶液,加稀 HCl,将产生 和澄清石灰水 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或一定是碳酸盐 一定含 NH4+或 一定是铵态氮肥 11NaOH 溶液 NH4+取少量物质,加 NaOH 溶液后加热(或 有 刺 激 性 气 味 气 体 产 放在试管口 纸变蓝(或加熟石灰) 加熟石灰研磨),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 生,或湿润红色石蕊试 九、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A+B→AB 分解反应:AB→A+B 多变一 一变多 例:C+ O2 例:2H2O点燃CO2CaO+H2O===Ca(OH)2 H2CO3==CO2↑ + H2O H2+CuO==Cu+ H2O → 新盐 + 新金属通电2H2↑+O2↑置换反应:A+BC→AC+B 单换单 例: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条件:(1)金属 + 酸 → 盐+H2↑ (2)金属 + 盐(氢前) (盐酸和稀硫酸) (前换后) (可溶) (K、Ca、Na 太活泼不考虑)复分解反应:AB+CD→AD+CB 例:NaOH+HCl==NaCl+ H2O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化合价不变 Na2CO3+Ca(OH)2 == 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条件:(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物要求:酸盐、酸碱一般行;盐盐、盐碱都需溶。 ?生成物要求:要沉淀,或气体或水中的至少一种生成。十、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 固体,浓 H2SO4;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 氧化钙(CaO),硫酸铜(CuSO4);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 NaOH,KOH,Ca(OH)2; (二)质量减少的 由于挥发而减少的: 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十一、实验问题 (一) 、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生石灰、无水 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 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② 除 CO2 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 CO2) 、NaOH 溶液、 KOH 溶液、等 ③ 除 HCl 气体可用: 、石灰水、NaOH 溶液、KOH 溶液 (二) 、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 H2、CO、CH4)或用 CO、H2 还原 CuO、Fe2O3 之前, 要检验气体纯度。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12 通风厨中进行; 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 点燃烧掉;SO2、NO2 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三)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①有 CO 的验证方法: (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 CO2,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 CuO,再将经过灼热的 CuO 的混合气 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现象:黑色 CuO 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 ② 有 H2 的验证方法: (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 CuO,再将经过灼热的 CuO 的混合气体 通入盛有无水 CuSO4 中。 现象:黑色 CuO 变成红色,且无水 CuSO4 变蓝色。 ③有 CO2 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十二、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和物质(纯净物和混合物)间的关系:单质 同种元素 组 成的纯净物 元素 不同种元素组 成的纯净物 具有相同核电荷 数的一类原子 子 原 构成 分子 分化 得或失 电子 离子 结合 质 聚集 直接结合 物化合物核外电子排布:1-20 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 + + + + + + + +氢(H)氦(He) 锂(Li)铍(Be)硼(B)碳(C)氮(N)氧(O)氟(F)氖(Ne)++++++++++钠(Na)镁(Mg)铝(Al)硅(Si)2磷(P)硫(S)氯(Cl)氩(Ar)钾(K)钙(Ca)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 2n 个电子(n 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 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 2 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 易得电子, 化学性质活泼。原子的最外层有 8 个电子 (He 有 2 个) , 结构稳定, 性质稳定。稳定结构:①最外层 8 电子 ②第一层为最外层 2 电子十三、物质的结构:存在状态 宏观组成 元素 表示方法单质 化合物 元素符号 结构 原子核 质子(+)原子中子(0) 核外电子(―) 元素符号13表示方法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由原子构成 十四、微观结构:1.微粒(分子、原子)共性: ?分子质量体积都很小 如:一滴水中含 1.67×1023 个水分子 ?分子在不断运动 如:闻到花香、糖溶于水酒精挥发 ?分子之间有间隔 如:气体容易被压缩、1 体积水+1 体积酒精&2 体积 ?相同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如 CO2 和 CO 性质不同是因为 它们由不同分子构成 2.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4.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5.判断原子结构示意图:核内(圆圈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如图 1:Cl 原子+172 8 7+122 8+82 82-图 1:Cl 原子图 2:Mg2+图 3:O阳离子结构示意图:核内(圆圈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如图 2:Mg 离子 阴离子结构示意图:核内(圆圈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如图 3:O 离子 6.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由元素组成,而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例:H2O 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14 7.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或离子构成,而分子又由原子构成,既讲种类 又讲个数。 例: CO2 是由许多 CO2 分子构成,一个 CO2 分子由一个 C 原子和 2 个 O 原子构成。 铁是由许多 Fe 原子构成。 NaCl 是由许多的 Na+和 Cl- 构成。十五、溶液1,溶液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水是最常见的溶剂(酒精也可做溶剂),只要有水,水一定是 溶剂。 3,固体的溶解度大多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如 NaCl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极 少数如 Ca(OH)2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4,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 (降低) 而减小 (增大) , 随压强的增大 (减小) 而增大 (减小) 。十六、计算公式1、某化学式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例:在 Fe2O3 中 Fe%=Fe的相对原子质量? Fe原子个数 ×100%=70%, Fe2O3的相对分子质量尿素[CO(NH2)2]中 N%=46.7%(含氮量最高);NH4NO3 中 N%=35%;CaCO3 中 Ca%=40% 几个常用到的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 CO2: 44 H2SO4: 98 CaCO3: 100 2、一定量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物质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3、溶液配制的计算: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该元素NaOH: 40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15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4、一定量金属与足量酸反应产生 H2 质量=金属质量×5、化学方程式计算注意:格式规范,纯量代方程,计算准确。含杂质化学方程式计算:纯物质质量=不纯物质(混合物)质量×纯物质的纯度 化学方程式计算格式: ①解、设;②写出化学方程式;③列出关系式; ④列比列式;⑤算出结果、答。 6、溶液稀释计算:稀释前后质量不变溶质质溶解度 ×100% 100克 ? 溶解度m 浓溶液×w 浓%=m 稀溶液×w 稀%=(m 浓+m 加水)×w 稀%十七、化学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1、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6、人体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12、地壳中、人体中、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十八、物质的鉴别1.气体: (1)O2 与其它任何一种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能复燃的是 O2 (2)CO2 与其它任何一种气体:用澄清石灰水鉴别,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CO2 (3)空气、O2、CO2、N2、H2 等多种气体:先用燃着的木条,再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4)H2、CO、CH4 三种可燃性气体:先点燃在火焰上罩干冷烧杯,后往烧杯中倒少许 澄清石灰水鉴别。 2.固体: (1)纯碱与食盐:用稀盐酸鉴别,用气泡产生的是纯碱。 (或用家里厨房用的醋酸) (2)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真假羊毛) :灼烧法,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真羊毛(或真丝) (3)真金与假金(黄铜) :①测密度,②测硬度(牙齿咬) ,③放火上灼烧,④加稀盐酸, ⑤AgNO3 溶液 3.液体: (1) 软水和硬水: 肥皂水法, 泡沫多的是软水;或用加热蒸发法,产生沉淀多的是硬水。 (2)纯净水与自来水:加几滴 AgNO3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自来水。 (3)稀盐酸和稀硫酸:加几滴 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稀硫酸。 (4)NaOH 溶液和 Ca(OH)2 溶液:通气体 CO2 或加 Na2CO3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 Ca(OH)2 溶液。 (5)陈醋与酱油:加纯碱鉴别,有气泡产生的是陈醋。 (6)浓硫酸与稀硫酸:①加水,放热的是浓硫酸,②涂到木条上,变黑的是浓硫酸测硬 度,③测密度,密度大的是浓硫酸。 (7)酸性、碱性、中性的溶液(如 HCl 、NaOH、NaCl 溶液) :用紫色石蕊试液或 pH 试 纸鉴别。 碱性和酸性、中性溶液(如 HCl 、NaOH,或 NaOH、NaCl 溶液):可用酚酞试液或 石蕊试液或 pH 试纸鉴别 十九、物质的除杂: (括号内是杂质) 1、CO(CO2) : 通过 NaOH 溶液吸收掉 CO2 气体 2、CO2(CO) : 通过灼热的 CuO 除去 CO 气体(也可除去氢气) 3、CO2(O2) : 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 O2 气体 4、Cu(Fe) : ①用磁铁吸,②加入足量稀盐酸(或稀硫酸) ,③加入足量 CuSO4 溶液。16 5、KCl(MnO2) :先溶解,后过滤,再蒸发。 (凡两种固体一种可溶,一种难溶均可用该 法除杂) 6、NaOH(Na2CO3) :加入适量的 Ca(OH)2 溶液或 Ba(OH)2 溶液,然后将沉淀过滤。 7、NaCl(Na2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或加入适量的 CaCl2 溶液。 8、CaO(CaCO3) :高温煅烧 9、CO2(HCl 气体和水蒸气):先通入 NaHCO3 溶液除去 HCl 气体,再通入浓硫酸除去 水蒸气。 二十、初中化学中的“三”(熟悉即可)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3、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4、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5、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原子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6、CO2 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7、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8、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9、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10、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11、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12、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大小 13、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 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 NaCl;(3)极少数物质溶解 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 Ca(OH)2 14、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5、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 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 16、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17、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18、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 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19、过滤失败的三个原因:(1)滤纸被捅破;(2)滤液高于滤纸边缘;(3)承接容器不干净。 2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21 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 不尝药品的味道。 22 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23 三大有机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 24、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25、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17 26、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27、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8、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29、三大化学肥料:N、P、K 30、使铜生锈的物质:H2O, O2, CO2 二十一、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熟悉即可) 1、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 NH4+、OH-); 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如 Cl 叫氯酸根) 2、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高压锅爆炸是物理变化。) 3、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 H 原子就无中子)。 4、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在化学反 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5、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如 O2 和 O3) 6、最外层电子数为 8 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7、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 8。(第一层为最外层 2 个电子) 8、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因为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 而元素不包括多原子所构成的分子或原子团)只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单核粒子(一 个原子一个核)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9、(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不同溶质而言) (2)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10、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 的改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 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11、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一种化合价。如 NH4NO3 (前面的 N 为-3 价, 后面的 N 为+5 价) 12、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 NH4NO3 ,NH4+是阳离子,但不是金属离子。 13、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如 H+、NH4+。 14、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和碱;不 一定(可能)含氧元素的是酸和盐;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酸和碱;不一定含氢元素的 是盐和氧化物;盐和碱组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 NH4NO3、NH3? H2O); 15、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 Na2CO3 溶液显碱性。 16、酸溶液一定为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H2SO4、NaHSO4 溶液 都显酸性,而 NaHSO4 属盐。 17、 碱溶液一定为碱性溶液, 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如: NaOH、 Na2CO3、 NaHCO3 溶液都显碱性,而 Na2CO3、NaHCO3 为盐。 18、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酸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19、凡是单质铁参加的置换反应,反应后铁一定显+2 价(即生成亚铁盐)。 20、凡是排空气法(无论向上还是向下),都一定要将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21、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在装药品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之前 一定要检验纯度.18 19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物质的性质一、选择题 1.今年 3 月,我市大部分地区空气异常潮湿,家中墙壁“出汗” 、地板湿漉漉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 因是水这种物质发生了( ) A.熔化 B.液化 C.汽 化 D.凝固 2.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蜡烛燃烧 B .冰雪融化 C .牛奶变质 D .瓦斯爆炸 3.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 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4.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 )5.为了避免游客排队时被阳光晒得过热,上海世博园园区加装了一大批喷雾设施,为游客喷雾降温。 喷雾降温设施喷洒的水雾, 即使在水温相近的情况下, 也有比较明显的降温效果, 主要原因是 ( ) A.水的密度大 B.水蒸发时要放热 C.水汽化时要吸热 D.水雾透光性差 6.右表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阅读后请判断下面一些 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B.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 7.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下 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 A.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 B.用钨做电灯泡的灯丝 C.冬天,暖气片中用水作为传递热的物质 D.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 8.如图是小明绘制的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线中间的水平线段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不吸热 B.图线可能是冰的熔化过程 C.图线可能是蜡的熔化过程 D.图线表示晶体的熔化过程 9.如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 A.BC 段是一个放热过程 B.冰的熔点是 0 ℃ C.CD 段该物质处于气态 D.DE 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10.将新鲜的豆腐放入冰箱里冷冻,第二天取出,解冻后切开,发现里面存在许多小孔。在小孔形成20 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 液化和汽化 B. 凝固和熔化 C. 凝固和汽化 D. 凝华和熔化 11.2010 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罕见的世纪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 水, 如图所示。 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 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 减慢了水分的蒸发, 原因是( )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12.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 版权:侯红吉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13.“鸳鸯火锅“是用金属片将锅的内部空间隔成相等的两部分,一边放清汤卤,一边放红汤卤。清汤 卤和红汤卤的质量、主要成分及初温几乎相同,但红汤卤一侧浮着一层具有麻辣风味的油,清汤卤 则没有。小红在使用这种火锅时,发现两边加热情况相同,但红汤卤一侧首先沸腾,则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版权:侯红吉 A、红汤卤与清汤卤的比热容近似相同 B、红汤卤液面上方有一层油,能够减少热量的散失 C、红汤卤首先沸腾的主要原因是红汤卤的热量散失少 D、红汤卤首先沸腾的主要原因是红汤卤的沸点比清汤卤的低 14.如图是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大 B.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 C.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D.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15.密度公式 ρ=m/V 可以变换成 m=ρV 和 V=m/ρ 。由这三个式子引出了如下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 的是( ) A.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它们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B.某种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版权:侯红吉 C.物质的质量一定,它的体积与密度成反比 D.物质的体积一定,它的质量与密度成正比 16.将容积为5升的油桶, 装满密度为0.8× 103千克/米3的煤油, 当用去2升后余下的煤油密度为( ) 3 3 3 3 A.0.6× 10 千克/米 B.1× 10 千克/米 3 3 C.0.8× 10 千克/米 D.0.72× 103千克/米3 17.小明为了检验运动会中获得的铜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A.观察铜牌颜色 B.测铜牌的质量 C.测铜牌的体积 D.测铜牌的密度 18.密度单位 g/cm3 与 kg/m3 的关系是( ) A.1g/cm3=1kg/m3 B.1g/cm3=10kg/m3 C.1g/cm3=100kg/m3 D.1g/cm3=1× 103kg/m3 19. 一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 400g, 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 350g, 则该空瓶的容积是 (ρ 水=1g/cm3, ρ 酒精=0.8g/cm3)( ) 3 A.400cm B.350cm3 C.250cm3 D.200cm3 20.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中,下列步骤中不必要的是( ) A、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 m1 版权:侯红吉 B、往烧杯内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1 C、用量筒测出烧杯中液体的体积 V21 D、用天平测出倒掉盐水后空烧杯的质量 m2 二、简答题 21.水是生命之源,它在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贮菜时,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 水,这是利用水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 热,以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冬季在空调房 间里,人们也常会放盆水,这是利用水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来提高房间里的空气湿度。 22. 20 克 0℃的冰放在 100 克 0℃的水中, 混合后温度 0℃; 混合后冰的质量 20 克。 (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 23.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发生沸腾时, (一定、不一定)发生蒸发。物 体放出热量,物体的温度 (一定、不一定)降低。 24.夏天,把一大块冰放 在塑料袋中,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_______ 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是_______现象(以上两 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 25. 如图所示, 凉铁板上出现了大量的小水滴, 小水滴是由壶嘴喷出的水蒸气 形 成 的 ; 要 在 铁 板 上 产 生 更 多 的 水 滴 , 可 以 采 取 的 措 施 有: 。 26.在烧煮食物时,若用水煮,只要水烧不干 ,食物不会煮焦;若把食物放在油中炸, 虽然油未 烧干,食物却有可能变焦,这主要是因为。 。 27.“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茂名人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 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 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煲盖不断跳 动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 (填“会”或“不会”)沸腾。 28.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 下列问题。 版权:侯红吉 时间?min 甲的温度?℃ 乙的温度 ?℃ 0 40 40 1 42 41 2 44 42 3 46 44 4 48 46 5 48 47 6 48 48 7 48 49 8 48 51 9 48 52 10 50 54 11 53 56 12 56 59(1)在甲和乙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 (2)该晶体的熔点是 ℃; ( 3 ) 当 该 晶 体 的 温 度 为 48℃ 时 , 它 处 于 态。 29.小海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观察了水是自然冷却过 程,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 知: (1)水是沸点是________0C,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 一个标准大气压。 (2)做上述实验时是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____0C 左右。 (3)沸腾前水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的环境下将 1g 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得到了如上右图所示的图象。 请你观察此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冰从-4℃上升到 0℃时体积将 ,密度将 。 ?水从 0℃上升到 4℃时体积将 ,密度将 。 ?冬天,当河面结冰时,与冰接触的河水温度是 ℃,较深河底的 水温是 ℃。 31.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 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 液体的刻度是 g/cm3,容器的质量是 g。 实验次数 1 2 3 422 液体体积 V/cm3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 m/g15 6722 72.650 9580 11932.请你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指出下列“重”的真正意义。 (1)人们通常说“铁比木头重” ; 版权:侯红吉 (2)这条鱼多重 ; (3)这块石头太重了,我搬不动 。 33.为了用铁浇铸一个机器零件,先用蜡做了一个该零件的模型,已知该模型质量 1800 g,蜡的密度 为 0.9 × 1 0 3kg /m 3, 则该零件的体积为 厘米 3, 浇铸这样一个铁件需要 kg 铁, 3 3 该铁件的重力为 牛顿。 (ρ 铁=7.9× 10 kg/m ) 三、实验探究题. 34.某班同学在“探究水的某种特性”的实验中,对水的体积和质量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同学们 先用天平测出注射器的质量,再用它分别抽取 10 厘米 3、15 厘米 3、20 厘米 3 的水,分别称出注射 器与水的总质量,下表是其中一个组的实验记录。(1)使用天平时,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左端的“0”刻度线处,若 向右调节左侧横梁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则调 节平衡螺母前,左盘与右盘 的位置相比较高的是 盘。 (2)对实验记录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水的 是不变的,从而发现了水的一种特性。 (3) 受此实验启发, 小豪不称质量, 在家里测量了冰的质量。 他先用注射器抽取 27mL 的纯净水, 再放进冰箱速冻,等水完全结冰后,小豪从冰箱中取出的注射器如下图所示,则水结冰后的体积 为 mL,小豪所测得的冰的密度为 克/厘米 3(保留 1 位小数) 。35.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 架台(带铁夹)、搅棒、秒表、温度计、水。(1)图乙是 (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 温度,它的示数是 ℃。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 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6.小明去某古镇旅游时发现,米酒是当地的一种特产。小店卖米酒和卖酱油都用竹筒状的容器来量 取,但量取相同质量的米酒时所用的器具比量取酱油的要大一点,如图所示。23 ?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这种现象作出解释。版权:侯红吉。 ?小明在古镇买了一瓶米酒。回家后,按下图所示 A→B→C 的顺序进行了实验,测出了米酒的密 度。由下图所示数据求得米酒的密度为 kg/m3。?按照小明的实验方案测出的米酒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 如何改进他的实验方案可使测出的米酒密度更准确? 。 37.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固态物质做实验, 且甲、乙都是长方体形状。实验时,他们用刻度尺和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 表一、表二所示。(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 与 3(或 4、5 与 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体积的不 同物质,它 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 (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又通过加热方式使甲、乙物质都变为液态,再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 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三、表四所示。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三(或表二和表四)的数据及实验现象,可初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分析计算题 38.2010 年 4 月,日本广岛大学高分子材料科研小组宣布,已研发出硬度相当于钢铁 2~5 倍的聚丙 烯塑料.某型汽车使用的是质量高达 237kg 的钢质外壳,若替换成等体积的聚丙烯塑料材质,除增 强车壳强度之外,还可减少多少质量?(钢的密度 ρ 钢=7.9× 103kg/m3,聚丙烯塑料的密度 ρ 塑=1.1 × 103kg/m3) 版权:侯红吉24 3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 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 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 ,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 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 固点、沸点不 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 防冻液含量/% 混合液的凝固点/℃ 混合液的沸点/℃ 30 -17 103 40 -28 104 50 -37 107 60 -49 111 70 -48 117 80 -46 124 90 -28 141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 气温低 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 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 (2)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 30%逐渐增大到 90%,则混合液凝 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3)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 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 A.30% B.40% C.60% D.90% (4)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 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 (5)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 与原来相比, 混合液的沸点 高”、“降低”或“不变”) ,其原因是 .℃. (选填“升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BBADC CDDBB ACDAB CDDCA 二、简答题 21.凝固 放 汽化 22.等于 等于 23.一定 不一定 24.熔化 液化 25.液化 使铁板的温度降低等 26.油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 27.液化 不会 28. (1)甲 (2)48 (3)固、液、固液共存 29. (1)100;等于 ;20 (3)刚开始升温得快,后来升温得慢 30. (1)增大 减少 (2)减小 增大 (3)0 31.0.8 55 32.密度 质量 重力 33. 154.84425 三、实验探究题 34. (1)右 (2)质量/体积(或密度) (3)30 0.9 35. (1)冰 ;52 (2)吸收 36.(1)米酒的密度小于酱油的密度,质量相等的米酒的体积就要大于酱油的体积,所以量取相同质量 的米酒时所用的器具比量取酱油的要大一点。 (2)0.95~0.96× 103(2 分)(范围内的数字都正确) (3)偏大 可按 B→C→A 的顺序进行实验 37. (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1 和 4 或 2 和 5 或3和6 (3) (a)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个定值 (b)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相同的 (4)处于不同状态的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同 四、分析计算题 38.204 千克 39. (1)略 (2)D (3)B (4)120(数值在 119―121 以内均正确) (5)升高 水由于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中考化学专题训练二:水和溶液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 1、下列关于水的性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降温到 0℃,水结成冰 B.加热到 100℃,水变成水蒸气 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D.给水通电,生成氧气和氢气 2、从一杯食盐水的上部取出一些溶液,测定它的密度是 ag/mL,再从下部取出一些溶液,测定它的密 度,其数值应该是( ) A.大于 a B、小于 a C、等于 a D、无法判断 3、小兰通过化学方程式知道,通电分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应该为 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 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 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 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 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诊断实验已经成功 C. 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 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4、已知 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 36g。20℃时把 20g 食盐放入 50g 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饱和溶液的 质量是( ) 版权:侯红吉 A.70g B.69g C.68g D.67g 5、海洋是人类未来开发利用资源的主要场所。下列操作不能用来淡化海水的是( ) A.过滤 B.蒸馏 C.使海水结冰脱盐 D.多级闪急蒸馏 6、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 约用水的是( ) A.公共场所不用随手关水龙头 B.洗完菜的水用来浇花26 C.不间断放水刷牙 D.用大容量马桶可以冲洗得更干净 7、今年春季,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保障灾区人民的基 本生活用水。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水是良好的溶剂,许多物质都能溶于水 B.通过电解水试验,可知水是有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为了节约用水,提倡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D.用沉淀法、过 滤法和蒸馏法净化水,效果最好的是过滤法 8、灾区人民解决用水困难的一个应急办法,是将浑浊的河水直接静置(或投入沉淀剂静置)后过滤。 若在化学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是( )9、用氯化钠配制 l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20%的氯化钠溶液,现有下列操作:①溶解;②称取氯化钠; ③过滤;④量取水;⑤计算;⑥蒸发结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⑤②④① C.①③⑤②④① D.①③⑥⑤②④① 10、据报道,我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 量的 14%,属于严重缺水的城市。并且地处淮河 水系下游和入海口,污染水多。因此,节约用水和污水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下列是保护市区主要 供水河流――蔷薇河水质的建议,其中不合理的是( ) A.严禁将含磷废水排入河中 B.坚决杜绝岸边农田使用农药和化肥 版权:侯红吉 C.严禁在河边随意堆放生活垃圾 D.严禁在河北丢弃含汞、铅等金属的废旧电池 11、将 7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 10℃,有晶体析出(晶体中不含水) ,下列各量没有发生变化的 是( ) A.硝酸钠的溶解度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2、今年世界各国频发地震。为防止震后疾病传染须对饮用水源进行处理,采取的措施有: ①煮沸 ②消毒 ③过滤 ④自然沉降,合理 处理的顺序是( ) A.③①②④ 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 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溶质是碘 B、浓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C、析出晶体的溶液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D、葡萄糖、植物油、蛋清都可溶于水形成溶液 14、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氯化钠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晶体后,则( ) A.晶体质量减少 B.晶体质量不变 C.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氯化钠溶解度增大 15、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欲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 2 倍的方法,最可行的是( ) A.将 20g 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 10g 水 B.将 20g 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 10g 水 C.在 10g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 5g40的硝酸钾溶液 D.将 10g 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 10g 硝酸钾固体 16、稀释质量分数为 98%(密度为 1.84g/ mL)的浓硫酸配制 500 mL 质量分数为 20%的稀硫酸(密度 为 1.14g/ mL) ,稀释时需用的水的体积约为( ) A.436.8 mL B.453.7mL C.456.0 mL D.458.3mL 17、 右图是 a、 b 两种固体物质 (不含结晶水) 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b 的溶解度大于 a 的溶解度27 B.t1℃时,将 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C.将 t2℃时的 b 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 t1℃,一定能得到 b 的饱和溶液 D.t2℃时,a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 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8、下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同 B.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 50℃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始终有晶体析出 D.将 60℃时硫酸钠的 饱和溶液降温至 40℃,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19、 室温下, 称取氯化钠和碳酸钠各 30g 放入同一烧杯中, 加入 l00g 水充分搅拌后静置, 得到二者的混合溶液。 请参照氯化钠、 碳酸钠两物质的溶解度表判断, 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 B.20℃时,未溶解固体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C.30℃时,溶液中氯化钠和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相同 D.30℃时,溶液为氯 化钠和碳酸钠的不饱和溶液 20、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将①②两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 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升高温度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两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 B.①②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C.①溶液质量增加,②溶液质量减少 版权:侯红吉 D.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②溶液 二、简答题(每空 2 分,共 40 分。 ) 21.2010 年 4 月 14 日 07 时 49 分,青海玉树发生了 7.1 级地震,震后当地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受到极 大破坏,水源受到一定程度污染。灾区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必需经过一系列的精华处理才能使用。 ?向水样中加入明矾,经溶解、静置、 (填操作名称) ,除去不溶性杂质,然后加入活性 炭,利用其 性除去异味,再杀菌消毒,得到生活用水。 ?“中水”是指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再次使用的非饮用水, 利用“中水”的实际意义是 。 22.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下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 及稀溶液的关系。 ?从右图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 。 ?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上图中 区域(选填“Ⅰ”、“Ⅱ”、“Ⅲ”或“Ⅳ”) 。 3 ?生产上要配制 %的盐酸来清洗钢材,需 38%的盐酸(密度为 1.19g/cm )__________mL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 23.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B 是 的溶解度曲线。 ?60℃时,100g 水中加入 100g 硝酸钾,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28 溶液,当 60℃的该溶液降温到 3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g。 24.请根据如图中 A、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t2℃时, 100g 水中溶解 gA 物质恰好达到饱和, 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 10%的溶液,应加水 g。 ?将 t2℃时 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其它条件不变) ,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 是 。 ?要把 B 的 a 溶液转化为 b 的溶液,你可用 。 25.小明同学绘制了如右图所示 A、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液度曲线: ?若将 B 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宜采用的方法是 。 ?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硝酸钾,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 盐。”据此你认为图中 (填“A”或“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与纯碱的相似。 26.下表列出了固体物质 A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溶解废/g 0 36 10 35 20 34 30 33 40 32 50 31 60 30 70 29 80 28 90 27(1)70℃时,向盛有 100g 水的烧杯中加入 30g 固体 A,充分溶解形成的是 (填“饱和”或“不饱 和”)溶液,再将烧杯内物质温度降至 20℃,此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填 最简整数比); (2)通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物质 A 的溶解度曲线应是右图中的 (填“甲”或“乙”); (3)80℃时,配制一定量甲物质的溶液,将其降温到 60℃,是否有固体析出? (填 “有”、“没有”或“不确定”)。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 版权:侯红吉 27.下图是小明配制 100g 质量分数为 18.5%的蔗糖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① ② ③ ④ ⑤ ?配制上述溶液,小明要称取蔗糖 g。 ?上图①、②、④中相同的仪器名称是 。 ?用 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 。 ?若上图③中砝码的质量为 15 g,游码的读数为 3.5 g,则小明称得的蔗糖质量实际为 g。若所量取的水的质量没有错误,实际配制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用托盘天平称 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28.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__________; A.沉淀 B.过滤 C.煮沸 D.蒸馏 E.吸附 ?过滤是一种净水的方法,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如右图是过 滤操作示意图,请指出两点错误: ① ; ② ;29 ?若过滤后仍然浑浊,则原因可能有: 。 四、分析计算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 ) 29.70℃时,100g 饱和氯化 铵溶液中含有氯化铵 37.5g。则: ?该温度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多少? ?若将此溶液稀释到 25%,需加水多少? 版权:侯红吉30.20℃时硫酸的密度和溶质质量分数对照表: 密度(克/厘米 3) 1.07 1.14 1.30 1.50 1.73 1.84 溶质质量分数(%) 10 20 40 60 80 98 为测定铜锌合金的组成,需要配制 1000 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稀硫酸。则需 98%的浓硫酸 多少毫升?多少毫升水?参 考答案 一、选择题 DCBCC BAABB CCDBC BBCBC 二、简答题 21、 (1)过滤 吸附 (2)节约水资源等,答案合理即可 22、 (1)饱和溶液可以浓溶液也可以是稀溶液 (2)Ⅲ (3)、 (1)氯化钠 (2)不饱和 54.2 24、 (1)25 20% 125 (2)B 25、 (1)蒸发溶剂法 (2)A 26、 (1)饱和 3:10 (2)乙 (3)不确定 三、实验探究题 27、 (1)18.5 (2)烧杯 (3)11.5 12.4% (5)B 28、 (1)ABE (2)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部没有紧靠烧杯;滤纸边缘高于漏斗 纸破了;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四、分析计算题 29、 (1)60 克 (2)50 克 30、59.3 毫升 960.8 毫升(3)滤30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三:空气一、选择题 1.今年 3 月 21 日,温州市区出现罕见的浮尘天气。环境监测中心报告,当天空气污染指数为 270~ 290,首要污 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依据下表判断,当天温州空气质量状况属于( ) 空气污染指数范围及相应的空气质量级别表A.优 B.良 C.轻度污染 D.中度污染 2. 受蒙古气旋和冷空气影响, 2010 年 3 月 19 日至 20 日, 我国出现今年以来最强的一次沙尘暴天气。 以下关于沙尘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沙尘漂浮在空气中是由于分子运动造成的 版权:侯红吉 B .为了防止沙尘暴的发生,应保护草原植被 C.出现沙尘暴时,外出要戴好口罩,以免沙尘伤害呼吸道 D.沙尘掉落在叶片上会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 3. 分析人体从鼻孔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图, 得出一些结论, 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各气体的含量为气体的体积分数 B.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只有部分进入血液 C.人体能产生稀有气体 D.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比水汽大 4.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如下图所示,关于这三个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放出热量 B.生成物都是固体 C.都产生蓝紫色火焰 D.都是非金属和氧气反应 5.下列物质中不能在氧气里燃烧的是( ) A、氮气 B、木炭 C、红磷 D、铁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31 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 D.蜡烛燃烧的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7.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8.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9.下列关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装置选用长颈漏斗和锥形瓶 B.反应不需要加热 C.实验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10.为了经久耐用,在灯泡中可填充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11.今年冰岛火山喷发对欧洲多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氧气 B.二氧化硫 C.火山灰 D.一氧化碳 12.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 体 D.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 13.下列关于 O2 和 CO2 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14.“低碳生活”目前已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时尚,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 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下列行为中不符合 “低碳生活”的精神的是( ) ... A.避免购买不需要的物品,少穿化纤材质的服装 B.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文印 C. 使用手绢代替餐巾纸 D. 夏天将空调开的很低 15.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 的是( ) ..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 CO2 释放 O2 B.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 O2 释放 CO2 C.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 CO2,以解决温室效应 D.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16.关于二氧化碳的自述中,你认为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我能在灭火中大显身手 B.我承认“温室效应”主要是我惹的祸 C.我 能帮助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D.我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17.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与 水反应,必须考虑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32 18. 二氧化碳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 正确的一组是 ( ①在地窖、枯井内二氧化碳含量会比较高 ②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量跟压强成反比 ③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④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 A.① ② B. ③④ C.①③ D. ② ④ 19.用右图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 B.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生石灰干燥 D.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0.如图是科学家根据相关研究绘制的 60 万年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 含量变化和全球温度变化的图线,据图分析可得( ) A.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引起全球温度的变化 B.全球温度的变化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 C. 全球温度的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版权:侯红吉)D.全球温度的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没有关系 二、简答题 2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图中实验仪器 a 的名称 (2)利用此套装置可以进行哪些实验? A.用高锰酸钾制取城气 B.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C.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D.用锌和稀盐酸制取氢气 22. 对实验进行改进是创新的表现方式之一。 某校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用实验室三种漏斗 (分液漏斗、 长颈漏斗、普通漏斗)装配了 A、B、C 三套的装置,对固液不加热型气体装置进行探究。请认真 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A、B 装置均可用作实验室制取 H2、O2、CO2 气体的发生装置。请写实验室用 A、B 装置制取 O2 的化学方程式 。 (2)C 装置不能用作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可在 C 装置中加装一个小试管,把 C 装置改装成 D 装 置就能制取气体的目的。则 D 装置中小试管的作用是 。 23.采集空气样品时,如果没有专业仪器,我们可用矿泉水瓶装满水到采样地点倒掉,这种收集气 体的方法叫做________;实验室制氧气时,也可用这种方法收集,用该方法收集氧气时,制备 氧气装置内空气配排尽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 24.保温瓶中装有液态空气,如右图所示,当打开瓶盖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瓶口上方时,请问木 条 是 燃 烧 得 更 旺 还 是 熄 灭 ? , 理 由 是 。 25.小强同学经过查阅资料得知:铝丝和铁丝一样,也能在氧气中燃烧,于是设计了如右图 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你结合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集气瓶底预先铺少量沙子的目的是 ; (2)铝丝在空气中不 能被点燃,引燃铝丝的办法是: ;33 (3)用正确方法引燃铝丝,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后,未观察到铝丝发生剧 烈燃烧现象,可能 的原因是 。 26.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瓶(质软)设计 了如图 所示 的实验。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的知识,结合 实验回 答下列问题: ( 1 )请你分析并推测振荡后塑料瓶将发生什么变 化? 。 (2)发生该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 (3)由此实验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 27.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其中小刚设计的有关实验装置如下图。请回答问 题: 版权:侯红吉(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图 A 装置中的错误是 。 (4)确认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5)根据图 B 中气球浮起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8.2009 年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旨在控制大气中“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量。“低碳” 正成为人们的共识。 (1)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2)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气体的主要途径是①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在光的作用下吸收二氧化碳和 水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②海水的吸收。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出上述两条消耗 CO2 的 途径:① 、 ② 。 (3)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空气中过多的 CO2 和 H2 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成甲烷和水, 这个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是 。 (4)请举一例你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节能减排”的做法 。 三、实验探究题 29.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 Mg3N2,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 证。 步骤 l: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所示 的装置。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 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 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 升的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 1/5 左右。 步骤 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 内继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1)步骤 2 的目的是 。 (2)在步骤 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外界气压。 (3) 根 据 上 述 实 验 和 你 所 学 的 知 识 , 请 写 出 镁 在 空 气 中 燃 烧 时 的 化 学 方 程34 式: 。 版权:侯红吉 30. 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知道 P2O5 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 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 50 mL 空气,如右图。然 后给装有 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 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 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 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 mL。 (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 。写出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 是 (写出其中一种) 。 31.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假设和验证是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探究“铁丝可 以在纯 净的氧气中燃烧”, 同学们将一根火柴梗塞入一段螺旋状“铁丝”(可能是纯铁铁 丝或含碳铁丝)末端, 将它固定,用镊子夹住“铁丝”,然后将火柴在酒精灯上点燃,将“铁丝”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伸人, 观察现象: (1)甲同学只发现“铁丝”红热一下,就没有观察到其它现象,请你分析铁丝没有燃烧的 可能原 因是 ;(只答一条) (2)乙同学发现“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起来,观察到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请写出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为了找出“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的原因,根据现有实验用品:细纯铁铁 丝、细含碳 铁丝、镁条、集气瓶装的几瓶纯氧气、酒精灯、火柴和镊子等,你能提出的假设和验证方法有: a.假设 1: ,验证方法是 b.假设 2: ,验证方法是 只要假设合理,验证方法准确,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就能得出结论。 四、分析计算题 32.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一种叫“富氧水”的高价饮用水,它是以饮用水为基质,加压充入氧 气制得。 节目中对“富氧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富氧水”富含氧分子,活性强、易吸收。喝水后氧气通过胃肠绒毛细胞膜直接进入细胞, 能有效补充体内的氧,在细胞内分解各种营养物质产生能量。 观点二: “观点一”违背科学常识,是概念炒作,在“忽悠”消费者。 (1)石田教授曾对富氧水的效果进行研究。他以 10 名学生为对象,让学生在不同时间分别饮用 350 毫升普通水和富氧水,但不告诉学生喝的是哪一种水。学生喝完水后被要求运动 15 分钟,然后由 研究人员测试并比较反映他们心率和耐力等生理指标, 结 吸入的空气 呼出的气体 果无明显差异。石田教授研究的主要方法属于: 。 成分 N2 78% 78% (选填 “查阅资料” 、 “建立模型”或“对比实验” ) O2 21% 16% (2)人应该是由 系统吸收氧气。右表是人在呼 CO2 0.03%, 4%, 吸时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比较。平静状态下,如果一 稀有气体 0.94% 稀有气体 1% 个人每次吸入与呼出时的气体都是 500 毫升, 氧气的密度 其他 较少的水汽 较多的水汽 为 1.4 克/升,根据表中信息,可求得呼吸 1 次人体可吸收 氧气 毫克。因此呼吸 1 分钟(16 次)人体吸收的氧气相当于 28 瓶 500 毫升富氧水中的溶氧 量。 (3)依据(1) (2)的分析和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你支持哪种观点? 。 33.科学家发现,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占海洋总面积的 10%,其储量是煤、石油和天然气总和的 两倍,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海底最具价值的矿产资源。可燃冰也称为“甲烷水合物” 。 “置换法”是开 采可燃冰设想方案之一,即将 CO2 注人海底的甲烷水合物储层,CO2 较甲烷更易形成水合物,因35 而就能将甲烷水合物中的甲烷分子“挤走” ,从而将其“置换”出来(原理: CH4?nH2O+CO2==CO2?nH2O+CH4)。 (1)通常情况下,CH4 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收 集 CH4 气体时,则应让气体从 (选填“a”或“b”)管通入。 (2)若上述方法能够实现,那么要制取 8 吨的 CH4 气体,理论上需 CO2 多少吨?34.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之一,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最高浓度(单位体积 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硫的质量)限制如下表所示: 一级标准 浓度限制(mg/m )3二级标准 0.50三级标准 0.700.15为测定某地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某中学环保小组按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向试管中加 入一定量的含碘(I2)1.27mg 的碘溶液,再加入 2~3 滴淀粉溶液( 淀粉遇 I2 变蓝色),通过抽气装置抽 气,使空气由导气管进入试管与碘溶液充分接触,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时,恰好完全反应,其反 应方程式为 SO2+I2+2H2O==H2SO4+2HI.实验过程中进入试管内的空气的总体积为 1000L.请通过 计算判断此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级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DACAA AABCB ACBDC 二、简答题 21. (1)集气瓶 (2)CD 22. (1)36DDCBC (2)保证装置的气密性(或防止生成气体从漏斗中逸出) 23.排水法 导管口连续均匀冒出气泡 24.熄灭 液态空气中的氮气先汽化出 25.(1)防止生成物氧化铝溅落在集气瓶底而炸裂 (2)在铝丝末端系上小火柴 (3)铝丝表面氧化膜没有除掉,氧气的浓度不高 26.(1)塑料瓶变瘪 (2)二氧化碳溶于水,瓶内气压变小 (3)二氧化碳要溶于水 27.(1)长颈漏斗 集气瓶 (2)CaCO3 +2HCl=CaCl2 +CO2 ? +H2O(3)长颈漏斗未伸入液面以下 (4)用燃着的小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5)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8.(1)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森林砍伐Z.X.X.K](4)双面使用纸张(及时关灯、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等其它答案合理也可) 三、实验探究题 29.(1)除去广口瓶内空气中的氧气 (2)小于 (3)2Mg+O2==2MgO 3Mg+N2==Mg3N2 30. (1) 10 mL (2) 是注射器内的氧气充分与红磷反应 4P+5O2==2P2O5 (3)装置漏气等合理即可。 31. (1)没等到火柴快要熄灭的时将“铁丝”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伸入(或者集气瓶中氧气不足) (2)3Fe + 2O2 点燃 Fe3O4版权:侯红吉(3)假设 1: 铁丝中含碳引起的 取长短相等、粗细相同的含碳细铁丝和不含碳细铁丝;分别在 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 假设 2: 所有金属丝在纯氧中燃烧都会火星四射 同时取上述几种金属丝用砂子将表面打磨 后分别在纯氧中燃烧观察现象 四、分析计算题 32. (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一化学推断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