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压强大小在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中氧气的体积时,为什么红磷

;(2)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的结论外,还可以得出有关氮气性质的哪些结论?①;②.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我们已经知道了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右下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时,燃烧匙里为什么要盛过量的红磷?将瓶内氧气完全消耗掉该实验中能否用蜡烛代替红磷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理由是不能,蜡烛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但又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气压不下降.如果要用蜡烛来代替红磷,我认为应该在水槽中预先放足量的澄清石灰水镁既可在氧气中燃烧,又可在氮气中燃烧,能否用镁来代替红磷?为什么?不能,镁燃烧消耗氧气的同时也消耗掉了氮气,瓶内气体体积减少会超过五分之一(2)该实验中,如果红磷作燃料,水槽中的水足量,请问水会充满整个集气瓶吗?为什么?不会,剩下的氮气不会消耗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氮气不支持燃烧,氮气难溶于水(3)此实验中,测定空气中氧气(O2)含量的原理是:利用可燃物燃烧只消耗掉空气中的氧气,且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份发生反应,从而使瓶内气压下降.
科目:初中化学
(1)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把铁丝绕成螺旋状,细铁丝前端系一根火柴,其作用是引燃;实验中可观察到的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集气瓶里预先要装入少量的细沙或水,原因是防止生成的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四氧化三铁铁+氧气四氧化三铁.(2)我们已经知道了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问题:①实验时,燃烧匙里要盛过量的红磷原因是使氧气完全反应;②由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1/5;③由此实验得出有关氮气化学性质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我们已经知道了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如图1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时,燃烧匙里为什么要盛过量的红磷?为了保证将广口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掉.(2)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的结论外,还可以得出有关氮气性质的哪些结论?氮气不溶于水;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3)同学可如图2所示装置粗略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其左端密封有空气和足量白磷(白磷着火点低,约40℃),右端跟空气相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5cm处.可以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白磷(足量)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活塞先向(填左或右)右移动后向(填左或右)左移动.实验结束后,恢复至常温,活塞应停在约4cm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五分之一.①燃烧匙中所盛物质能否用木炭来替代否,理由是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气体,瓶内的压强没有明显的改变;.②某位同学实验后发现测定的氧气含量低于21%的体积数,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原因:红磷的量不足,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届江西省乐平五中九年级9月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探究题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把铁丝绕成螺旋状,细铁丝前端系一根火柴,其作用是    ;实验中可观察到的是   &&&&&&&&&&&&&&&&&&   ;集气瓶里预先要装入少量的细沙或水,原因是 &&&&&&&&&&&&&&&&&&&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3分)我们已经知道了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右下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问题:①实验时,燃烧匙里要盛过量的红磷原因是&&&&&&&&&&&&&&&&&&&&&&&&&&&&&&&&&&&&&&&&&&&&&&&&&&&&&&&&&&&&&&&&&②由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③由此实验得出有关氮气化学性质有&&&&&&&&&&&&&&&&&&&&&&&&&&&&&&&&&&&&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当前位置:
>>>(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采用下图甲乙两种装置,甲装置实..
(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采用下图甲乙两种装置,甲装置实验过程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当温度降到室温,打开止水夹,会观察到____________现象。乙装置可视为甲的改进装置,乙装置与甲装置相比较,优点在于____________(任答一点)。
&&&&&&&&&& &&A&&&&&& &&&& &&& && B&&&&&&&&&&&&&&&&&&&&&&&&&&&&&& &&&&&&&&&&&&&&&&&&&&&&&&&&&&&&&&&&&& &&&& &&&&&&&&& 甲&&&&&&&&&&&&&&&&&&&&&&&&&&&&&&&&&&&&&&&&&&&&&&&&&乙&&&&&&&&&&&&&&&&&&&&&&&
(2)乙装置实验完后,变黑的铜丝可用稀硫酸处理得到硫酸铜。工业上制备硫酸铜通常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方案二:
其中方案_______更适合工业生产,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一点)。(3)方案二产生的SO2具有和CO2类似的性质,都能使澄清石灰石变浑浊,除此之外,SO2还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使高锰酸钾溶液颜色由紫色变为无色。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煤燃烧的气体产物,将煤燃烧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石,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根据现象,猜想一: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是CO2;猜想二: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是SO2;猜想三: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验证此气体成分,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图实验,其中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证明猜想三成立。
&&&&&&&&&&&&&&&&&&&&&&&&&& &酸性高锰&& 酸性高锰&&澄清&&&&&&&&&&&&&&&&&&&&&&&&&&&&&&&&&&&&&&&&& 酸钾溶液&& 酸钾溶液&&石灰水&&&&&&&&&&&&&&&&&&&&& &&&&&&&&&&& A&&&&&&&&&&&&&B&&&&&&&&&&& C
题型:实验题难度:中档来源:专项题
(1)水进入到A瓶 ,约占A瓶容积的1/5&& ;测量更为精确或减少污染(2)一&&;无污染大气的SO2产生或H2SO4利用率更高&& (3)SO2和CO2的混合气体&&;检验SO2是否被除尽&&;A瓶溶液褪色,B瓶溶液不褪色,C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或变浑浊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采用下图甲乙两种装置,甲装置实..”主要考查你对&&设计实验和科学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设计实验和科学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科学探究:(1)(2)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初中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学科科学探究的特点(1)新课标改革的理念是倡导探究式学习,“科学探究”是化学课程中重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科学探究就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知识的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中提升。“科学探究”是以问题为中心,南学生自己运用已有的知识选择恰当的手段,探究未知的现象、数据,并通过对获得的现象、数据的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从而使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态度,获得科学方法,提高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2)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科学探究的认识:①感受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②意识到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必须用事实来验证;③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④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⑤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科学探究的要素和目标:
解答实验探究题的方法技巧:&&&& 科学探究是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根据题目情景提供的信息,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要求考生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作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会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以此考查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综合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提高科学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思维要有开放性,能探究性地提出问题.要敏锐地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和探究验证假设的方法,用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进行推理和判断;要注意对试题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数据的处理以及对探究问题的合理猜想和想象,不要生搬硬套,胡乱猜想,应在短时间内切准题目要害,找准突破口。&&&&&综合实验题答题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思维过程:原理一反应物一仪器装置一现象一结论一作用一意义一联想 ①实验依据的性质和原理。 ②反应物的状态及其替代物。③装置的性能、使用方法、适用范围、注意事项、是否有替代装置。 ④操作顺序、注意事项或操作错误产生的后果。⑤现象描述要准确、全面、重点突出。 ⑥直接得出结论或导出结论。氧气参加反应的对比实验设计方法:(1)探究氧气与其他物质反应条件的对比试验①温度对比试验。用温度对比试验探究物质的着火点。如木炭和煤的着火点不同。②浓度对比试验。用浓度对比试验探究可燃物能否与氧气发生反应或反应的现象不同。(2)金属生锈条件的对比试验与氧气接触铁不会生锈,与氧气、水同时接触铁才能生锈。铜与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接触才能生锈。金属的生锈条件探究都是通过对比试验完成的。反应生成氧气速率的对比试验设计方法:(1)催化剂对制取氧气速率影响的对比试验①有无催化剂的对比试验。如氯酸钾制氧气加入和不加入二氧化锰的对比试验。②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对比实验。如可设计对比试验探究MnO2,CuO,Fe2O3等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的影响。(2)浓度对制取氧气速率影响的对比实验。如取不同浓度的对氧化氢溶液,加入同质量的MnO2观察H2O2分解速率。在设计对比实验时,必须使用控制变量法。每次对比实验只能研究一个变量,其他的变量应该控制在相同的状态。如设计对比实验研究MnO2和CuO哪种物质对H2O2分解速率影响大,那么容器中的过氧化氢浓度应相同。相反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使用同种,同量的催化剂,温度,压强也应该相同。控制变量法探究固体物质溶解速率:中考试题中常出现探究“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率的因素”的相关实验问题。在口常生活和实验中定性分析较多,如果定量分析就应该用控制变量法。(1)控制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温度、溶质的颗粒大小,探究搅拌对溶解速率的影响。搅拌比不搅拌溶解得快。(2)控制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温度,探究溶质的颗粒人小对溶解速率的影响,颗粒小的溶解快。(3)控制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的颗粒大小,探究温度对溶解速率的影响,对大多数物质来说,温度越高溶解的速率越快。探究过程中获取、处理信息的常见方法:(1)观察 ①观察要目的明确、重点清晰,具有典型性。如:做关于物质性质的化学实验,重点观察物质性状的改变,包括气味的改变、气体的逸出、沉淀的产生或溶解、颜色的变化。 ②观察要准确、仔细,事物变化有时微妙、偶然,在偶然、微妙中包含着飞跃,观察仔细、准确,才会有所收获。如:对于葡萄球菌培养皿中生长出的霉菌可杀死葡萄球菌这一现象,一般人难以发现,英国的弗莱明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这一现象,于是出现了造福于人类的青霉素。 ③观察时应对某一事物发生变化前后的现象进行比较,或对相关事物发生变化的现象进行比较,看看相同之处、不同之处,以便从中发现规律。(2)比较分类比较分类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关键是在于将学习对象或所研究问题以一定标准分门别类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点,分清研究问题和学习对象的特征及相互关系。如:区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时,需找出区分标准——反应前后的物质是否为同种物质。(3)归纳演绎归纳是解决一般与特殊的重要方法。归纳时应注意对某些或个别的化学现象、化学问题等进行观察,总结它们的共同点。演绎是利用一般的知识、原理等对特殊的事实、现象进行分析,从而认识特殊情形的本质特征、属性。演绎时注意大小前提的正确性,如: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及元素周期表的建立,既是比较归纳的结晶,也是演绎的功劳。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的活动包括观察、提问、实验、比较、推理、概括、表达及运用等活动,科学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和敏捷性。下面谈谈科学探究的几种能力。(1)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在亲身实验的条件下观察事物的能力,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事物的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重在观察、发现问题,在科学探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观察到的内容通过文字描述或者绘图等多种形式表达出来。观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2)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生活、学习活动中,对自己身边的生活现象或学习化学时遇到的一些事例,能依据所给资料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对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或假设。(3)操作能力科学探究往往是以实验为载体进行的,而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是通过实验验证假设与猜想,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要动手实验,首先要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然后再按一定的操作顺序进行操作。常言道“实践出真知”,就说明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4)分析能力分析是通过对整体中的各个部分进行单独研究从而了解整体本质的探究方法。实验过程中要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它们的规律,然后要思考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对你的假设是否有帮助。对整体中各个部分的研究是认识整体过程的基础。 (5)比较能力比较是将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物,通过诸多方面的比较,从而得出异同的过程。比较是分类、归纳和概括的基础。比较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认识事物、掌握规律起着巨大作用。因此,在科学探究中应重视比较能力的培养。(6)归纳概括能力归纳概括是根据一部分信息来推断总体信息。要正确地做出归纳概括,从总体中选出的样本就必须具有代表性、广泛性。如: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时,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即可归纳概括出大多数酸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这就利用r归纳概括技能。 (7)推理能力当你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出解释时,即在进行推理时,要注意推理不一定就是事实,即使是根据正确的观察做出的推论,也可能是错误的。要证明推论正确,唯一的方法就是再进一步观察、调查和研究。(8)评价能力做出评价就是评估某件事情的好坏、对错。如:评价一个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否合理,操作是否方便,对环境是否有害等。做出评价前,需要全面地考虑到事情的正面与反面,并明确自己持有什么样的观点和评价标准。在科学探究中要学会评价。 (9)合作学习能力化学学习中的科学探究过程,往往是学生小组或团队活动的过程,在合作探究中,学生应具有团结协作、资源共享的能力。化学科学探究性试题分类: (1)发现问题类探究题从生活现象、自然现象和实验现象中选出有价值的问题。解释此类问题的关键:观察、分析、联想,提出的问题要有探究价值,要有利于设计实验方案,有利于现象的观察和描述。解答此类探究题的方法:根据题目要求,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和假设。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提出问题和进行猜想: a.从“对立面”中发现问题和猜想;b.从“逆向思维”中发现问题和猜想;c.从生活或实验中发现问题和猜想; d.从探索闪果中发现问题和猜想;e.在异常中发现问题和猜想;f.在类比中发现问题和猜想;g.在归纳判断中发现问题和猜想;h.在“理所当然”中发现问题和猜想。然后结合猜想,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宏观性质和特征)去解答问题。注意提出的假设要周密、合理,有科学依据。 (2)假设、验证类探究题对问题有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或假设,并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猜想或假设作出初步验证计划,以便设计实验方案。解答时,一是要围绕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进行假设或猜想,假设越全面,结论越可靠;二是要注意假设的合理性,要符合化学规律、化学原理,不能凭空设想;三是要从本质上去分析现象,抓住本质提出假设。(3)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类探究题此类探究题是运用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解决问题的证据,并对所收集的证据和获得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加工与整理,通过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并对结论作出正确的解释。收集证据,要有较强的实证意识,会观察、记录,准确精练的表述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4)结果分析、反思与评价类探究题此类探究题是对所获得的事实、证据进行总结、归纳,得出正确结论,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解答时可用比较、分类、概括、归纳等方法对证据和事实进行加工处理,利用逆向思维,对探究结果进行评价。而实验评价题是由题目提供一套或多套方案,从某一角度或几个方面评价方案的优劣。(5)综合性探究类此类探究题是对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中的几要素进行全方位的考查,体现探究的全过程,解答时要注意结合实践经验和亲身体验,探究性地提出问题,用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进行推理、判断,根据试题的目的和要求,结合题设巾的材料,进行解答,思维要有开放性。&&&&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实验,同时也是历年各地中考命题的热点。近年来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创新,旨在考查同学们的实验探究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已成为中考命题的趋势。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所用物质应满足的条件:①此物质能够在空气中中燃烧,不能用铁丝代替,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②此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时只能消耗氧气,不能消耗其他气体。不能选用镁代替红磷,因为镁不仅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还和二氧化碳反应。③此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只能生成固体,而不能生成气体,一般不用木炭,硫代替红磷。2.实验失败与成功的原因:①装置不漏气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所以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果气密性不好,外界空气会进入容器,使测定结果低于1/5。②实验中红磷要过量,以消耗容器内全部氧气,否则会使测定结果低于1/5.③实验完毕,待容器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观察进水的体积,避免因温度高,气体膨胀,使测定结果低于1/5.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改进:1.测定原理:(1)红磷(白磷)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将水压入容器,通过测定容器中的水的量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2)利用金属与氧气反应,消耗密闭容器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推动刻度器上的活塞移动,测出氧气体积。2.装置3.实验现象(1)红磷(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2)a中睡眠上升约占钟罩内空气体积的1/5b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液面以上容积的1/5c中活塞移动到4处d中U形管左侧液面上升至刻度1处e中试管中液面上升至刻度1处f中右侧的活塞会左移4.结论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5.注意事项(1)实验中红磷要过量,以消耗容器内全部氧气,否则会使测定结果低于1/5.(2)装置不漏气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所以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果气密性不好,外界空气会进入容器,使测定结果低于1/5。(3)不能用硫、木炭、铁丝等代替红磷(白磷)。因为硫或木炭燃烧后产生的气体会弥补反应所消耗的氧气,导致测得的体积不准确,而细铁丝在空气中难以燃烧,氧气体积几乎不变,因此密闭空气内水面不上升。(4)导气管要夹紧,燃烧匙放入集气瓶时要迅速,防止空气受热膨胀,从导气管或集气瓶逸出,导致进入水的体积增多,使实验结果偏高。
发现相似题
与“(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采用下图甲乙两种装置,甲装置实..”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5568612502047175147843373323758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测得氧气占空气体积大于五分之一,原因
1.点燃红磷时伸入集气瓶太慢2.止水夹没有加紧
标准加入法,又名标准增量法,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检验样品中是否存在干扰物质.1、原理:将一定量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加入待测样品中,测定加入前后样品的浓度.加入标准溶液后的浓度将比加入前的高,其增加的量应等于加入的标准溶液中所含的待测物质的量.如果样品中存在干扰物质,则浓度的增加值将小于或大于理论值.2、优点:是当样品基体复
巴比妥钠是巴比妥酸的钠盐,没有生理活性,我想你问的应该是苯巴比妥钠或异戊巴比妥钠等,在5位次甲基上有取代的才有生理活性.你的问题象是个实验报告,悬赏分虽然很高,但直接给你一篇是没有意义的,应该把涉及的问题搞清楚.1.实验目的 巴比妥类药物的含量测定一般采用经典的容量分析法——银量法、溴量法、酸碱滴定等,还有UV.HPL
不可以,因为少了第一次坩埚就完全无法计算出药品有多少,反应两有多少,第2次坩埚+药品-第一次坩埚=药品三次哪个是水蒸发的,剩余的基本上是药品三次的值除以第一次,就是胆矾中结晶水的含量
这个很明显用淀粉做指示剂,生成的碘单质和淀粉生成一种蓝色物质,碘消耗完,蓝色褪去.不能用酚酞因为生成了氢氧化钾干扰终点的判定.而且即使没有氢氧化钾生成也不能用酚酞,其变色范围是pH 大于10,但是硫代硫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的碱性达不到变色范围. 再问: 为什么氢氧化钾会干扰终点的判定 再答: 氢氧化钾,强碱性物质,会
弹簧夹没有夹紧
HP-1:柱温:50度(保持5min)以10度/min,升至230度.保持5min进样:250度检测器:300度柱流速:2-3ml/min. 标准液及样品液的浓度设定,这个要根据你杏仁香精中苯甲醛含量来确定,你应该大体知道它的含量,然后在这个的基础上配制标准液的标准曲线浓度(60%、80%、100%、120%). 不明
因为镁除了和氧气反应,还可以和空气中的N2生成Mg3N2,和CO2生成MgO、C,消耗了很多气体.
在做光在空气中、水中的直线传播实验时往往要在空气中喷烟,在水中滴两滴不然你看不到光路有了东西挡住一部分,就可以看到了 为了显示光线
地壳是质量,空气是体积
为什么有的人说是大于五分之一的话是止水夹没夹紧,是因为他考虑到磷燃烧时,空气受热外溢.故大于五分之一.但应该是小于五分之一,因为在集气瓶冷却过程中,瓶内气压会小于瓶外气压,空气进入瓶中,且远大于一开始进入瓶内的空气量.
那个是通过看氧气在空气中的百分比,通过点燃红磷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再通过总减少的体积来判断氧气的含量,一般连着一个水槽,里面消耗氧气,压强减小,把水槽中的水吸入,一般占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迅速伸入是防止让空气进入,影响测量结果.希望采纳
那个是通过看氧气在空气中的百分比,通过点燃红磷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再通过总减少的体积来判断氧气的含量,一般连着一个水槽,里面消耗氧气,压强减小,把水槽中的水吸入,一般占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迅速伸入是防止让空气进入,影响测量结果.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点燃&.&2P2O5;故答案为:4P+5O2&点燃&.&2P2O5;(2)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打开弹簧夹时,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并且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所以可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从表格中可知在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都是氮气.吸入气与呼出气相比,吸入气体中氧气多,二氧化碳少,氧气不是最多;呼出气体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不是最多. 气体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故答
(1)装置漏气会导致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的原因:装置漏气,瓶外空气会进入,烧杯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就减少,则集气瓶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2)测出氧气体积大于五分之一:1.、止水夹没有夹紧,有一部分空气被压出去.2、点燃红磷伸入瓶内塞进瓶盖过慢,由于里面温度升高,气体压强加大,使一部分空气被压出去.\(^
降尘是直观的表示空气中的粉尘含量.可吸入颗粒物表示的是空气中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性,即可能对人体产生有害效应的量.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上升造成了【温室效应】.
不能:铁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产物比较复杂有三氧化二铁和四氧化三铁木炭与硫在空气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生成的是气体不容易测的其物质的量.
用木炭代替红磷的话,测定的含氧量会减小,原因:木炭燃烧会生成CO2(二氧化碳)或CO(一氧化碳).红磷燃烧生成的是P2O5(五氧化二磷).木炭燃烧生成气体后,会代替那些失去的氧气,测定的氧气含量就会减小,甚至测不出来哦!(老师会讲的,)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_百度知道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并点燃,立即伸入集气瓶中.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
我有更好的答案
所以若把红磷换成木炭,木炭和氧气反应又生成二氧化碳;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hidden">五氧化二磷,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水倒流至集气瓶; float: overflow-x: overflow-y: width,液面上升在一等分刻度处,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 height: 5px:9px(1)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wordWrap:///zhidao/pic/item/a2cc7cd98dea5bbbb0e7bec54e79700;wordSpacing,没有改变集气瓶内的压强. overflow-y: repeat no- overflow-x;(3)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则该实验可推断出氮气 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 不活泼的结论.(4)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利用的是压强的改变.com/zhidao/pic/item/bde4c6e.jpg') no-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left,说明氮气不能与红磷反应,原理是消耗氧气使装置内外产生压强差: background- background-repeat: repeat no- " muststretch="h"><div style="background: url('http: 5 float;(3)难;不活泼;(4)否.com/zhidao/pic/item/a2cc7cd98dea5bbbb0e7bec54e79700.jpg),达不到实验目的.故答案为:(1)确保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2)剧烈燃烧,发黄光,产生大量白烟. background-clip: height:normal">五氧化二磷,也不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wordSpacing:normal: url('http://hiphotos,水被吸入占据氧气的空间:5 width:9 height:5float:left,从而达到测定氧气的目的;float: " muststretch="h">
采纳率:65%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集气瓶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