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明白崔阿扎怎么红的国产真的没有设计吗

已收藏本页面
中国人真有钱
不是不想支持国产
质量这么垃圾 叫怎么支持
赞成115啊,保护?你TM别异想天开了,你们自己看看,真正买的起Q7的会买国产车吗?我想说的是天朝大多都是虚荣心极强的人即使收300%依旧挡不住那些装B的,只求最贵不求最好已成为国情。这样收税真的控制的住?动动你们那猪头吧!
3l2b。 汽车进口安排量算
4l以内20%,4l以上40%钱。 钱都tm叫国家和厂家争了,前几天新闻报道过
国内报价都是厂家定价。特别是陆虎 奥迪 宝马
奔驰。热销的车提现还要加钱。少者10万多者2/30万。
有钱也是他妈少数的,成天除了吹牛逼 不知道别的
你买得起?呵呵
关键是纳税人知道税用哪去了么 纳税人享受到相应的权利了么
纳税人坐的起q7么
坐得起q7的都是什么人呢
sb 别bb什么保护民企业了
对对手刻意重税能抬高门槛就能发展民族汽车工业了 那清朝闭关锁国尼玛我们应该天下无敌才对啊 别尼玛秀下限了
我也想买国产的啊,关键是那些玩意儿,不说了,开车的人都懂,国产车?呵呵呵呵。。。。。
行了,别急吧吵吵了!好!听你们的,Q7一块钱一辆卖给中国人,不出5年,中国汽车企业全都死光死绝,算公平竞争了吧?!然后所有外国车企在中国把polo这样的车统一卖到Q7原来的价,你们说到时候怎么办?你想买国产车都没门了,SB们!只过眼前,不想以后?!
看了这样多大家的评论,得出的结果是什么呢?还是有钱的人过有钱人的日子,没钱的还不是过没钱的,要不是这样,中国能有这样多的闲钱借给别人还国债吗?是天朝把大家出卖了。
如果国产车降价30%,自行车会火爆咱买得起车加不起油,你开车还没骑个自行车快。
103楼的煞笔,你家Q7美国产的
那只狗说要保护国产企业?凭什么?世界都公平竞争了中国还保护国产?继续闭关锁国?再说了,说保护国产企业的我问问你们为什么国产车还那么贵?
鄙视说为了保护国车的,国产车你就不能便宜卖吗,国产车税也高呀
贵不贵跟你有啥关系,你能买得起吗?
美国要开车
每年都要交一笔不菲的行车税,连住房都要每年交税,你怎么不说……
睡前回个贴,笑看国内被洗脑的傻B们。感谢你们给我带来了快乐。你们一定要攒钱买车,国产车的未来就在你们身上!我还是留这儿祸害美帝国的Q7好了……
中国人就是有钱就是贱
15楼希特勒爬出来找你来了!
你们懂个篮子,国家这是贸易保护主义,如果进口车便宜了谁还买国产车,自主品牌还怎么发展
楼主煞笔,这些车子什么价位跟你有关系吗?再说,你知道税收这回事?
貌似只有crv和凯美瑞是日系的 其他都是德国的
如果q7在美国是这个价
美国还能见到途观在路上跑的话
那买途观的那个人就是15楼
这很简单,不都是国人自己造成的吗!
路虎在美是20万美刀在大陆是400万人民币。你懂的……其次再看年收入
关税不关税的咱说实话不太懂。 但我想说那些说提高税点来保护国内企业的人。我想问问国产的那个车能真正得到老百新的认可说它是好车的国产货有木有?要是把关税降低国产企业不知道要倒闭多少家。
那些个说保护民族企业的差点把我笑死
赖昌星快点出来做生意吧,这么多人盼着你呢。
这么多人都没发现是坟?哎,该是退出的时候了。挖坟死全家
我想说78楼的,天朝的纺织品和光伏产品在国外为什么能受到高税收,天朝的汽车在国外有这待遇吗?我不懂啊,78楼你给我讲讲吧,你个SB
中国人傻钱多!老外给中国人的评价
第一次听说大众是老美做的,上面算是德系车啊,
我只想问下,有50W以下的A6么?
楼主懂不懂?你知道一百多万的车,关税要多少钱吗,
我朋友家有个亲戚特有钱,成天盼着油价涨到一百元一升,人家总说都加不起油我加的起,马路上还不堵车
中国净是富二代和暴发户,人傻钱多不在乎,再说了买了的不嫌贵,嫌贵的买不起
其实别光看价格,应该从价格上看出的是国民购买能力,价格的差距说明中国人的购买能力没法和美国比
去你吗的。劳资在意大利 不见的撤有那么便宜
进口车算上税,还能和国产车竞争,国产车价格是高还是底不傻都明白
操……国产的车买了一年就开始修车,你以为老子想买外国货啊。操操操……中国产品争气的话老子想崇洋媚外啊,nmlgb……在国外中国的都是低端产品,在中国,国外的都是nb产品……老子去年买了个表。
那些说什么保护国产车的真好笑,垃圾。这样的保护只会让这些国产进步缓慢,只能在中国卖,赚中国人自己的钱,把外国人的钱赚过来才是真本事
楼主这种sb在中国太多了,老外的东西税不高怎么保护和发展民族工业,而且有钱的sb多的是,就这么贵了,马路上已经都是车了,便宜的话你尼玛车比人还多,还开个屁车。而且尼玛中国纺织品,光伏到国外还不是重税,老外会抱怨中国卖的比他们国家便宜吗!!!!!
那有什么百分之三百的税啊!进口车到岸排量不超过4.0的最高95%超过4.0的150%的税。这两财经新闻上一直在讲这个
苹果4最初出来在美国本土2000多,到中国,呵呵,我只能呵呵。
14楼SB,像你这么说,老美都失业啦!我去年买了个表
钱多,人傻,速来,骗!我朝V5
哎,尼玛,赚钱最难物价还高
如果小于百分之三百,谁还买国产车
赖昌星快跳出来吧
你们这群傻逼,哥看一眼就走了。。。。
中国就这样吧···
进口的东西要高税,为了不冲击国产。哪个国家都一样,傻x,还有跟汇率有关。。。
你们在这里讨论这些有用么?会有什么改变?还不如祈祷中国赶紧被占领的好……这样就不用移民了……那会儿这些也就不是问题了!
55楼人家是折合人民币的价格
说什么税去哪里这个另当别论 别啥事都搅和一起.这些都是保护性关税 按照楼主所喷那进口车都一个价 国货呢?有什么优势
这些都是一步步 等自己的车进步差不多 这些慢慢都是会改变的
别说这些没用的,这些税全是给有钱人准备的,你个屌丝急个毛线,等你有钱了,就给国家作贡献了。。。。
你们不买不就行了,中国政府意思就是不支持进口,如果你们偏要进口那就只能贵点,这就叫做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说收税是为了保护国产的,你看看美国路上近一半的日系车,怎么没收那么多关税,老美也傻?不懂保护国产?
这是对国产企业的保护,懂都不懂就瞎嚷嚷,总会有人觉得国外的月亮比较圆。
11楼说得有理
某被咬过的水果牌的电子产品不也是如此?
关键是税钱呢?用之于民了吗,还不是被官员带出国外
在中国拿平均工资来说事的都是213
姚明和潘长江平均身高196cm
这说明潘长江很高吗?
mlgb. 人家美国用美元咱们人民币兑换出来刚好事美元的数
什么叫国产车倒闭,公平竞争。性价比不高倒掉怪鸡巴。只有竞争才有进步。在美国我想买x3
小学毕业么,这是为了保护国内汽车产业,价钱这么高还有那么多人买,要是不收税,国内汽车行业有出头之日么
其实天朝所有东西都比国外贵
这是由国家和市场共同决定的,1、国产车品质差,与进口车相比在高端市场不具竞争力。2、中国贫富差距大,穷人买不起进口车,富人买进口车又不在乎这点钱。3、再一个就是关税问题,各国的关税不一样的,中国的关税要高,去年米国还说我们的汽车在搞贸易保护,可见,进口汽车要进中国市场,税不低的。
中国人的钱都用在吃喝玩乐上了,为后人的建树少的可怜,特么的最恶心的还是这些钱还是偷工减料的黑心钱。
Q7高配是250万左右。
进口车不是为中国人而设计的!
美国人挣得还多呢!
不知你们看新闻没,国外出口到中国的车比出口到其它国家的售价都高(不交关税前),这明显种族歧视
天朝要完了,看新闻就知道
中国?特色中国。
我勒个不去
愣家美国人用的是美元
要是不收税国产车还有人买?
还是赖昌星nb
不管收税什么原因又或者牵扯什么国际问题到头来还不是老百姓埋单吗?
啥税不税的,反正咱买不起,打打酱油回家得嘞
我只想说,Q7才5万美金
中国政府就他妈是狗的些
请问15楼大众貌似是德系的吧?
看完车价比工资呗?天朝平均收入三四万人民币,美国平均收入十几二十万人民币,人家一年工资一辆车,尼玛五年工资一辆车
不管国家收税这么是什么目的,总之这反应了问题。
去美国官网用你狗眼看看q7多钱 还有消费税 sb
我们广汽凯美瑞为什么那么贵!进口的???
在天朝开个夏利在美国就是上等人了!伤不起!
不光是税 还有种族歧视
要是在美国咱也能开Q7了!
习惯了…这就是中国特色
14和16楼的。。你们给我算下人均收入呗。。
如果一样价格,国内的车企全部完蛋,产业链接着完蛋
貌似在沈阳的报纸上见过……
你知道税么。你以为走私啊。有点文化在发。别特么的傻逼可以不。苹果还199美元呢。你知道合约机么
言下之意,就是老美税少呗。途观啥的可以理解,毕竟老美自己做的。凯美瑞就不明白了。。。
楼上的都sb,如果不收税,国家全是外国的企业,并把中国的钱,全部带回去,还不收税,也不会在中国建厂,就业谁来解决,国人全部都失业了
关税,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车船税
赖昌星崛起
撒比,你特么知道多少税吗?
一个字 次奥
别说了、 百分之三百的税
一辆车出厂,国税收厂家17个点的税,4S店出来又是17个点,老百姓买车最少10个点的购置税,明面上就44个点了
玛丽隔壁的WTO!
天朝RMB超越一切货币!
来中国坐生意的老板对国外的通话都是六个字:人傻,钱多,速来!
扣7要交百分之三百的税
来辆Q7 中国价伤不起啊
你可能喜欢的图片笑话
最受欢迎的爆笑笑话
扫码下载糗事百科app11 国产软件的质量为什么真的这么“软”? 1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11 国产软件的质量为什么真的这么“软”? 1
&&11 国产软件的质量为什么真的这么“软”? 1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作者:唐山雨晨
(图文/唐山雨晨)自从iPhone发布以来越来越多的手机和iPhone越来越像,无论是系统还是外观设计,比如说苹果公司率先推出扁平化界面之后其他厂家竞相模仿,甚至现在我们见到的所有的安卓机几乎都是扁平化的风格。除此之外特别是外观的模仿更是特别常见,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大家都要抄袭iPhone呢?自己的创新呢?看完这篇文章后你就明白了。
 第一、琢磨用户心理。
无论手机设计成什么样最终面对的永远是用户,而用户最能接受什么样的样子就是设计师首要考虑的问题,iPhone在手机品牌中一直是高大上的代言词,所以设计师自然要从iPhone身上采下点东西来融入自己的产品。
 第二、iPhone确实设计不错。
实打实的说iPhone的设计的确是很成功的,就算是iPhone6虽然摄像头凸出,但是超薄的机身以及不错的手感还是轻易的得到了用户的认可,所以手机厂商如果不把这样的成功案例拿下来那就奇怪了。
第三、跟风。
其实厂商都是有着自己的分寸的,谁都想创新,但是创新真的很容易么?创新成功那就是鲜花掌声,万一创新不被用户接受就一骂万年,就像小米3直棱直角的“创新”(当然这也不是它自己的创新)小米4都出来了还有用户在吐槽小米3的设计。所以厂商直接也会观察友商的产品设计,一旦友商模仿了,那自己也不在乎了。
看完这三点之后问题来了,那么为什么敢抄袭却不敢1:1的复制呢?
其实厂商何曾没想过复制,但是考虑到他们自己的品牌或者是各种因素谁都不敢全部复制过来。这就使得有些手机看上去有些四不像,既不像iPhone也不像自己的品牌。但是在国产品牌中还是有一个品牌走出了这一步。前一段时间前网易财经中心总监丁秀洪所创立的大可乐手机品牌召开发布会,推出的大可乐3就完全复制了iPhone6的外形。
当然除了复制外形之外也完善了一些细节,如手机的摄像头不在突出,采用了蓝宝石玻璃屏幕,iPhone6后面的白带天线替换成了金属装饰条。整体看上去和iPhone6并没有太大区别。而在配置上采用联发科64位八核处理器,辅以3GB运行内存,16GB的机身存储,预装了基于Android 4.4最新的Kele UI 2.0。
其实回归本质来说抄袭并没有错,虽然这种搬过来直接用在传统理念上并不容易被人所接受。但是想过没有,“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不单单在手机行业,在汽车行业如国产自主车型很多都是把进口车型买过来逆向研发等等的案例太多了。无论怎样最终的结果是用户能花到最少的费用得到尽可能好的体验。
向您推荐:
经常遇到很多伙伴咨询如何去提升专业、练习应该怎么去做、灵感从哪里来等等问题。结合这些问题总结和梳理了一下自己的点滴经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与之共勉。
本文的目的是给刚入行的新人分享个&
每当苹果公布新的壁纸,总会有人或者手机厂商去模仿苹果家的壁纸,因为他家的壁纸是真的好看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最新的iPhone8和 iPhone x的壁纸是怎样做出来的?
值得注意的是,&
被iPhone X刷了一天屏,到下午实在受不了各种标题写着“iPhone X 适配、指南、设计稿” 内容却是发布会回顾和手机介绍的标题党。索性自己写一篇只针对iPhone X适配的贴子,与适配无关的内&
@Echo 由于iOS 和 Material Design的组件体系有些不一样,所以关于组件的分类体系我会分iOS篇和Android篇来讲解,本篇文章为iOS 篇。
对于大部分入门设计师及中级设&
如果你关注过一些取得大成就的人,总会在他的成长故事中发现很多传奇的经历,比如少年时代的天赋异禀,或是30、40岁的大器晚成,为了做好某件事的废寝忘食等等…然后摸摸自己的胸脯说,他们是天才,我只是个普通&
@Micu设计你是美工?还是设计师?你是合格的设计师吗? 设计工作中最基础的修图会吗?找素材拼图会吗? 如果这最基础都不会,能称自己是设计师吗?能漫天要价吗? 如果有点职业道德,先学会最基础的修图,再谈设计吧! 一起看看别人是如何将图片合成的! 第1组:采集素材 完成设计: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第7组: 第8组: 第9组: 第10组: 第11组: 第12组: 第13组: 第14组: 第15组: 第16组: 第17组: @Micu设计投稿,自 weibo
从2011年开始接触APP,到现在为止也做了几个了,发现了一个共同点就是和每一个技术搭档切图的时候,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因为技术的水平高低有限,所以他们要求你给切图的时候也会不一样,针对切图后来我总结了一套规律分享给大家,希望互相学习~ 相关阅读: 设计师需要掌握的图片原理与优化技巧 Android设计中的.9.png 切图小贴士 一.android版 在做android版本设计的时候,尺寸有很多种,这时我们要以一种尺寸为基准,那这个基准尺寸是480px*800px,设计图完成之后就开始切图了,我拿我之前设计的一张图为例子讲解下:
当看到上边这张设计图的时候,我们首先分析下应该给技术切哪些图(为了避免以后少改动,建议切图之前最好和技术先沟通下,怎么切); 1、底部栏目的icon和背景:
这个一般有2种切法:(有默认和选中之后的效果)
2、顶部栏目的背景切图: 由于顶部导航栏的是渐变样式,所以切图只需要切一小条,技术来平铺拉伸就可以~(PS:如果是花纹背景,就必须切整条了,因为花纹切一小条就会被拉伸了~) 3、标注文字大小和行间距:(以这张图为例子,我标注好了,请看下图) 需要注意的: A:android主要有3种屏,即: QVGA和WQVGA屏density=120; HVGA屏density=160; WVGA屏density=240; B:apk的资源包中, 当屏幕density=240时使用hdpi标签的资源 当屏幕density=160时使用mdpi标签的资源 当屏幕density=120时使用ldpi标签的资源; C:我们标注的是PX,但是技术的算法是DP,所以需要PX和DP进行转化,PX和DP的转化主要跟密度有关系,当密度density=160即(屏幕尺寸:320*480)时,1PX=1DP;当密度density=240即(屏幕尺寸:480*800)时,1PX=0.75DP;当屏幕的尺寸大于480*800的时候,密度都按照240计算即可;当密度density=120即(屏幕尺寸:240*320)时,这个现在几乎没有人用了,所以我也不知道转化公式,如果您知道,可以留言告诉我啊~ 注意:因为我们做的是基于480*800尺寸的,大家都知道android的尺寸太多了,要想适配现在流行的尺寸,比如:640*960;720*1280等,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图标可以根据不同尺寸各做一套,也就是图标需要做480、640和720共3套图标,不过如果你们的产品的要求不严格,做一套就可以,只不过是在大于480尺寸的屏幕上有些图标被拉大变虚而已~ 二.ios版 在做ios版本设计的时候,尺寸有3种,分别是:320*480、640*960、640*1136;这时我们要以一种尺寸为基准,那这个基准尺寸是640px*960px,设计图完成之后就开始切图了,我拿我之前设计的一张图为例子讲解下:
当看到上边这张设计图的时候,我们首先分析下应该给技术切哪些图(为了避免以后少改动,建议切图之前最好和技术先沟通下,怎么切); 1、底部栏目的icon和背景:
这个一般有2种切法:(有默认和选中之后的效果)
2、顶部栏目的背景切图:
由于顶部导航栏的是多颜色的,所以只能切一整条给技术,商圈的图标要单独切出来
3、二级标题栏目的切图: &
周陟 (@UCDChina 深圳负责人、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IxDC)部长) :我发现一个问题,大部分刚入行或者经验不多的设计师在碰到问题的时候都喜欢”索取”,最好有个现成的东西放那儿给他供着。这暴露了我们设计师群体一个严重的现状——自学能力的欠缺。 我上次提到设计师的三大素质(我自己觉得是这样,也是招人的时候重点考察的),这次就专门聊聊自学能力的问题,与各位打拼靠自己的朋友共勉。 作者还有一篇很有意思的分享:普通UI设计师与顶级UI设计师的区别是什么? 什么是设计师的自学能力? 我们对自学能力的理解是从上学的时候建立的,但那个时候的”自学能力”相对单纯,无非也就是如何通过自己看书、做题,复习到达熟练记忆,以便应付各种苛捐杂税式的考试。 但进入设计行业后,这个自学能力不仅仅限制在”了解知识、复述知识”的范围,设计师要学习各种软件,学习如何寻找灵感,学习如何与客户沟通,学习怎样规划自己的行业前景……这种交叉性的自学要求会成为很多人的屏障。并且,很难定义一个所谓的”自学能力”的量化目标。 就我个人理解,设计师的自学能力是使用合适的时间、方法、资源达到独立的、正确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才能有效的自学? 你细心的话,应该注意到上面我的用词,这些关键点就是有效自学的途径。在设计这个行当,光努力是不够的,我们不只是要强调效率,也要强调效能。回过来看,你们学校历史中是不是总有那么几个无论如何努力都始终分数不高的货色? 首先是合适的时间; 如果一件需要花时间的学习任务超出了你的时间成本,你就不应该去碰它,或者换一个更好的方式,比如:你现在是一个从事了8年平面设计的设计师,你觉得目前做动画的收入高,你希望通过自学动画,然后跨行到这个领域,那么未必是最好的选择,首先你的8年的平面经验几乎没有再升值的空间,其次作为一个新人,也许你还要3年的等待,好死不死,你的脑子不错,等到你学有所成,动画行业又是另一个新的天地了。 正确的方法是重要的; 方法不仅是你练习的方式,还有思考问题的方式,这里强调的是设计师快速发现问题的能力,只有准确的了解需要自学的领域的难度、行业标准、设计思路、应用形态,你才知道从何入手; 比如:你想自学网页设计,并把网页视觉设计师作为自己的职业发展,你就应该首先了解,一个网站的基本结构,每个结构需要哪些工作岗位,他们的职责有何不同,一个网站视觉设计师应该干什么,抓住重点(而不要一开始去学什么HTML代码,那不是你最该关心的,我这话是说给某个朋友听的)。 资源指的是任何能够让你了解到所需知识的平台; 基础的东西先看维基和google,然后去书店翻一翻行业著作,然后下载一些软件的学习版知道你要使哪些工具,这些都是你的资源,如果凑巧你还能找到一些资深的从业人士咨询就更好了,但是要提醒的是,别人没有义务回答你,所以你先要准备好自己的问题。 独立性决定了你在自学途径中对自己的要求;你善于坚持的品质是你能够成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标的前提条件,在你周围没有更多的资源可以利用的时候,你只能靠自己不断的练习,思考。我发现要求很多设计师练习没有问题,要求他们思考却很难,自学的过程中,”想”永远是最关键的。 自学不是万能灵丹 你的性格不适合自学。这是正常的,有部分朋友他们的性格天生就是依赖性强,缺乏主见,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选择逃避,那么这样的性格想完全通过自学来达到一个”好高骛远”的目标是不太可能的。你需要选择一个付费的培训机构或者老师,通过一些外部的压力,让你有所提高。 除了自学还应该参与交流。交流当然是重要的,通过交流可以达到解惑的效果,有个前提需要注意,你要和别人交流,别人也需要知道值得和你交流,因此你要有所储备,交流既然是平等的也就需要基础,别以菜鸟之心度老鸟之腹,既冷了场又露了怯。 自学的技术必须转化为实际项目。你的自学有可能是为了自我提升,自我积累设计经验,但如果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那么你自学的成绩就必须经过实际项目的检验,比如:你学习了一些新的交互设计的工作技巧,那么在你自己从事项目的时候你就应该争取机会导入进去,否则到头来,你也只是做了一嘴的好交互。 “人一定要靠自己”,说的不是抛弃阶级感情和团队协作,而是面对困难和障碍的时候,往往只有你自己才是靠得住的。缺乏自学能力的设计师,从性格与技能上都会落于下风,因此请不要让自己”被飞”的日子来得太早。 原文出处:《闲言碎语:周陟设计随笔》,感谢作者的无私分享,推荐童鞋们阅读原著,受益无穷 : ) & &
移动app开发中多种设备尺寸适配问题,过去只属于Android阵营的头疼事儿,只是很多设计师选择性地忽视android适配问题,只出一套iOS平台设计稿。随着苹果发布两种新尺寸的大屏iPhone 6,iOS平台尺寸适配问题终于还是来了,移动设计全面进入“杂屏”时代。看看下面三款iPhone尺寸和分辨率数据就知道屏幕有多杂了。 加上Android生态中纷繁复杂的各种奇葩尺寸,现在APP设计开发必须考虑适配大、中、小三种屏幕。所以如何做到交付一套设计稿解决适配大中小三屏的问题?设计和开发之间采用什么协作模式?一个基本思路是: 1、选择一种尺寸作为设计和开发基准; 2、定义一套适配规则,自动适配剩下两种尺寸; 3、特殊适配效果给出设计效果。 & 手机淘宝的iPhone 6/iPhone 6 Plus适配版本即将提交App store审核。先晒一下我们采用的协作模式,再慢慢说明原委。 第一步,视觉设计阶段,设计师按宽度750px(iPhone 6)做设计稿,除图片外所有设计元素用矢量路径来做。设计定稿后在750px的设计稿上做标注,输出标注图。同时等比放大1.5倍生成宽度1125px的设计稿,在1125px的稿子里切图。 & & 第二步,输出两个交付物给开发工程师:一个是程序用到的@3x切图资源,另一个是宽度750px的设计标注图。 & 第三步,开发工程师拿到750px标注图和@3x切图资源,完成iPhone 6(375pt)的界面开发。此阶段不能用固定宽度的方式开发界面,得用自动布局(auto layout),方便后续适配到其它尺寸。 & 第四步,适配调试阶段,基于iPhone 6的界面效果,分别向上向下调试iPhone 6 plus(414pt)和iPhone 5S及以下(320pt)的界面效果。由此完成大中小三屏适配。 & 为什么选择iPhone 6作为基准尺寸? 当面对大中小三种屏幕需要适配的时候,很容易想到先做好一种屏幕,再去适配剩下两种屏幕。第一个决定是到底以哪种屏幕作为设计和开发的基准尺寸。我们选择中间尺寸的iPhone 6(750px/375pt)作为基准,基于几个原因: & 1、从中间尺寸向上和向下适配的时候界面调整的幅度最小。375pt下的设计效果适配到414pt和320pt偏差不会太大。假设以414pt为基准做出很优雅的设计,到320pt可能元素之间比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比如图片和文字之间视觉比例可能失调。 & 2、iPhone 6 plus有两种显示模式,标准模式分辨率为,放大模式分辨率为(即iPhone 6的1.5倍)。可见官方系统里iPhone 6和iPhone &
初涉移动端设计和开发的同学们,基本都会在尺寸问题上纠结好一阵子才能摸到头绪。我也花了很长时间才弄明白,感觉有必要写一篇足够通俗易懂的教程来帮助大家。从原理说起,理清关于尺寸的所有细节。由于是写给初学者的,所以不要嫌我啰嗦。 现象 首先说现象,大家都知道移动端设备屏幕尺寸非常多,碎片化严重。尤其是Android,你会听到很多种分辨率:480×800, 480×854, 540×960, 720××1920,而且还有传说中的2K屏。近年来iPhone的碎片化也加剧了:640×960, 640×××2208。 不要被这些尺寸吓倒。实际上大部分的app和移动端网页,在各种尺寸的屏幕上都能正常显示。说明尺寸的问题一定有解决方法,而且有规律可循。 像素密度 要知道,屏幕是由很多像素点组成的。之前提到那么多种分辨率,都是手机屏幕的实际像素尺寸。比如480×800的屏幕,就是由800行、480列的像素点组成的。每个点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构成我们所看到的画面。而手机屏幕的物理尺寸,和像素尺寸是不成比例的。最典型的例子,iPhone 3gs的屏幕像素是320×480,iPhone 4s的屏幕像素是640×960。刚好两倍,然而两款手机都是3.5英寸的。 所以,我们要引入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像素密度,也就是PPI(pixels per inch)。这项指标是连接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桥梁。 Pixels per inch,准确的说是每英寸的长度上排列的像素点数量。1英寸是一个固定长度,等于2.54厘米,大约是食指最末端那根指节的长度。像素密度越高,代表屏幕显示效果越精细。Retina屏比普通屏清晰很多,就是因为它的像素密度翻了一倍。 倍率与逻辑像素 再用iPhone 3gs和4s来举例。假设有个邮件列表界面,我们不妨按照PC端网页设计的思维来想象。3gs上大概只能显示4-5行,4s就能显示9-10行,而且每行会变得特别宽。但两款手机其实是一样大的。如果照这种方式显示,3gs上刚刚好的效果,在4s上就会小到根本看不清字。 在现实中,这两者效果却是一样的。这是因为Retina屏幕把2×2个像素当1个像素使用。比如原本44像素高的顶部导航栏,在Retina屏上用了88个像素的高度来显示。导致界面元素都变成2倍大小,反而和3gs效果一样了。画质却更清晰。 在以前,iOS应用的资源图片中,同一张图通常有两个尺寸。你会看到文件名有的带@2x字样,有的不带。其中不带@2x的用在普通屏上,带@2x的用在Retina屏上。只要图片准备好,iOS会自己判断用哪张,Android道理也一样。 由此可以看出,苹果以普通屏为基准,给Retina屏定义了一个2倍的倍率(iPhone 6plus除外,它达到了3倍)。实际像素除以倍率,就得到逻辑像素尺寸。只要两个屏幕逻辑像素相同,它们的显示效果就是相同的。 Android的解决方法类似,但更复杂一些。因为Android屏幕尺寸实在太多,分辨率高低跨度非常大,不像苹果只有那么几款固定设备、固定尺寸。所以Android把各种设备的像素密度划成了好几个范围区间,给不同范围的设备定义了不同的倍率,来保证显示效果相近。像素密度概念虽然重要,但用不着我们自己算,iOS与Android都帮我们算好了。 如图所示,像素密度在120左右的屏幕归为ldpi,160左右的归为mdpi,以此类推。这样,所有的Android屏幕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赋予了相应的倍率: ldpi [0.75倍] mdpi [1倍] hdpi [1.5倍] xhdpi [2倍] xxhdpi [3倍] &
Windows Phone 7 手机应用联系人列表
Color Scheme Designer
Color Scheme Designer界面
Color Scheme Designer后来改名成paletton,是笔者一直使用的配色网站。使用时只用开一个窗口,功能完备且实人们花在移动端app上的时间已经超过了PC,这已成定局;但最新数据表明现在它已经威胁到了电视机的地位。旧金山一个从事移动数据分析的公司FlurryIOS结婚戒指图标设计
相关:戒指icon图标设计欣
随着近年来iOS7的发布,很多网站和APP都忙于改头换面,来适配这套全新的扁平纤细的iOS设计风格。设计好图标是件棘手的事情,尤其当你要设计一
在过去的2年当中,设计领域一直在探讨UX写作(UX Writing)这一“新兴”的设计分支。实际上,...
在APP设计中,有很多组件有着类似的功能和用法。如何正确使用这些组件?这些组件之间有什么区别?一起看...
苏大牙牙牙:众所周知,像专业知识、设计技法、设计的方法论,对于设计师来说非常重要,也是立足之本。但是...
莫贝网()移动设备界面设计专业网站。为UI设计师提供手机界面设计,移动应用界面设计,平板电脑界面设计,导航界面设计等手持移动设备,移动终端界面设计相关知识的收集分享,共同学习的网站。
关注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歌词有不明白女生唱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