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告家长书快到了,家长和学生应该怎么做

支招 | 期末考试快到了,学生和家长应该怎么做?
2017年即将结束,期末考试也快来了!
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
期末复习阶段如何有效利用时间?
如何提高复习效率?
复习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赶紧看过来吧!
学·生·篇
做好复习计划
分析期末复习按学科分都有哪些,有多少类,按照自己的情况,大致需要用多少时间完成等。背诵、听写类的可以安排在课间和同学一起进行;朗读可以在早晨进行。
杜绝不良学习习惯
比如看电视写作业、听音乐写作业等等,这样容易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降低学习效率。
几种巧妙的复习方法
1. 番茄时间法
能不能看得进去书不在于看多久,而在于有多专注。手机、社交都可能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使用番茄时间法,以25分钟为单位,强迫自己至少保持25分钟高度集中注意力,之后休息五分钟。番茄时间就是一个训练,从25分钟的专注做起,逐渐可以保持一小时,一上午的专注,这样看书也会更有效率。
2. 思维导图法
复习要重视背诵,背诵的关键在于框架。尤其涉及背诵量很大时,只默读或者只背诵其实都是不够的,还需要最终落实在纸上,在检查背诵效果时用思维导图法。
每个词画一个思维导图出来,不仅能节省时间,还能把知识点和框架在头脑里又梳理一遍,提高背诵的效率。
3. 任务分解法
将每天的任务分成几个小任务,完成既定任务后可以给自己一点奖励,这样复习过程将事半功倍,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家·长·篇
克服几种不良习惯
有些家长觉得复习就是做题,难度越大越好,其实不然。
做难题至少有三方面的负面影响:
一是影响孩子的自信,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自己吓唬自己;
二是会打乱孩子的思路,知识是成体系的,理解了才能运用;
三是会耗费大量精力,使孩子得不到适当的休息。
有些家长让孩子在复习时拼命抓紧时间,可谓是分秒必争,甚至挑灯夜战,这很有可能使孩子陷入身心疲劳,还会使孩子思维不清晰。
有些孩子平时觉得自己还可以,但到考前几天,开始大量发现自己的弱点:这些单词怎么没印象,这个题还不会做······于是便重新开始复习,一旦考试必然大脑乱作一团,原来会的知识也记不起来了。
所以,在考前无论发现了什么弱点,都要提醒孩子不要过多地去想,要有一个平常心:现在是复习已掌握的知识的时候,而不是再学习新知识的时候。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以便让孩子集中精力复习。有些孩子喜欢一边玩一边复习,为了帮助他们改掉这个坏习惯,家长应该给孩子做出好榜样。
在孩子努力复习的时候,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看电视。如果孩子在看书,家长们也不妨拿起报纸和书本与孩子一起充充电,如此可以创造出一种热爱学习的家庭氛围。
合理制定作息时间
让孩子明确什么时候可以尽情地玩,什么时候必须专心学习,养成劳逸结合的好习惯。
不指责、不抱怨
如果发现孩子的学习方法有问题,家长切不可过分指责,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帮助孩子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在孩子面前,也不要抱怨老师的不妥,以免刺激孩子的厌学心理。
万万不可代替孩子
当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与其直接给出结果,不如用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导他们自己找出答案。很多时候,孩子无法解答一道题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没有充分理解题目的意思。通过这种方法,孩子学到的就不仅仅是一个答案,而是找出答案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式。
来源:中国教育报好老师、好教师、人教教材培训
编辑:陈思焙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期末考试快到了,家长和学生应该怎么做?(最全干货)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广州卓越教育(微信号:gzzhuoyue1997)
2017年即将结束,期末复习阶段很快就要开始。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这个阶段如何有效利用时间?如何提高复习效率?复习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不要着急,下面卓小越给您附上最全方案。
学·生·篇
做好复习计划
分析期末复习按学科分都有哪些,有多少类,按照自己的情况,大致需要用多少时间完成等。背诵、听写类的可以安排在课间和同学一起进行;朗读可以在早晨进行。
杜绝不良学习习惯
比如看电视写作业、听音乐写作业等等,这样容易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降低学习效率。
几种巧妙的复习方法
1. 番茄时间法
能不能看得进去书不再于看多久,而在于有多专注。手机,社交都可能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使用番茄时间法,以25分钟为单位,强迫自己至少保持25分钟高度集中注意力,之后休息五分钟。番茄时间就是一个训练,从25分钟的专注做起,逐渐可以保持一小时,一上午的专注,这样看书也会更有效率。
2. 思维导图法
复习要重视背诵,背诵的关键在于框架。尤其涉及背诵量很大时,只默读或者只背诵其实都是不够的,还需要最终落实在纸上,在检查背诵效果时用思维导图法。
每个词画一个思维导图出来,不仅能节省时间,还能把知识点和框架在头脑里又梳理一遍,还能提高背诵的效率。
3. 任务分解法
比如每天完成既定任务后可以给自己一点奖励,即使熬夜也要完成任务,这样复习过程将事半功倍,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家·长·篇
克服几种不良习惯
有些家长觉得复习就是做题,难度越大越好,其实不然。
做难题至少有三方面的负面影响:
一是影响孩子的自信,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自己吓唬自己;
二是会打乱孩子的思路,知识是成体系的,理解了才能运用;
三是会耗费大量精力,使孩子得不到适当的休息。
有些家长让孩子在复习时拼命抓紧时间,可谓是分秒必争,甚至挑灯夜战,这很有可能使孩子陷入身心疲劳,还会使孩子思维不清晰。
有些孩子平时觉得自己还可以,但到考前几天,开始大量发现自己的弱点:这些单词怎么没印象,这个题还不会做……于是便重新开始复习,一旦考试必然大脑乱作一团,原来会的知识也记不起来了。
所以,在考前无论发现了什么弱点,都要提醒孩子不要过多地去想,要有一个平常心:现在是复习已掌握的知识的时候,而不是再学习新知识的时候。
4.创造良好学习环境
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以便让孩子集中精力复习。有些孩子喜欢一边玩一边复习,为了帮助他们改掉这个坏习惯,家长应该给孩子做出好榜样。
在孩子努力复习的时候,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儿看电视。如果孩子在看书,家长们也不妨拿起报纸和书本与孩子一起充充电,如此可以创造出一种热爱学习的家庭氛围。
5.合理制定作息时间
让孩子明确什么时候可以尽情地玩,什么时候必须专心学习,养成劳逸结合的好习惯。
6.不指责、不抱怨
如果发现孩子的学习方法有问题,家长切不可过分指责,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帮助孩子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在孩子面前,也不要抱怨老师的不妥,以免刺激孩子的厌学心理。&
7.万万不可代替孩子
当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与其直接给出结果,不如用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导他们自己找出答案。很多时候,孩子无法解答一道题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没有充分理解题目的意思。通过这种方法,孩子学到的就不仅仅是一个答案,而是找出答案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式。
来源:网络
本资源版权资源属于原出版机构,作为电子载体,传播分享仅限于群内学习使用,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若喜欢此资料,建议购买实体产品。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广州卓越教育(微信号:gzzhuoyue1997)
阅读原文:http://mp.weixin.qq.com/s?timestamp=&src=3&ver=1&signature=hD1k74mgW75WJOfASfz7a44K1P7QZ7xGfqJSSopR0IBAe2uAw9coil4T7Jq6s1-k-z*iNZI7KWvSMVekBHf4eSM1PyTF1zG2DPUOxnZ9EBFhD4nBzEAvfJCfKVbJ*MkABp3KtX7hB3DG9q4wo2MVLUhrwoXpCXJLk5wTFDMX0MA=&devicetype=Windows-QQBrowser&version=&pass_ticket=qMx7ntinAtmqhVn+C23mCuwc9ZRyUp20kIusGgbFLi0=&uin=MTc1MDA1NjU1&ascene=1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在家快速长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