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说下佳能相机摄像功能使用G1X的基本使用和一些特效的

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佳能G1X Mark II 试机(感受篇)
18098浏览 / 56回复
之前,我连续发了几个G1XMark II试机拍摄的帖子,受到了许多摄友的关注,也有摄友希望我能写一些使用感受和该机的优点和不足,我整理如下,由于使用时间短,感受可能还比较局限,谨供关注此机的摄影参考。我的摄影器材配置是1台单反+1台便携机。单反曾经用过5D,佳能7D,现在用的是佳能6D,没有选用5D3的原因是6D轻便。便携机换得比较多,一直在画质和便携性方面追求平衡,先后用过佳能G10,G11和G1X,还用过松下和索尼的,甚至索尼全画幅A7,这次入手G1X Mark II,是因为我比较喜欢佳能拍摄出的人像肤色,还有佳能的DPP软件用得比较顺手,很容易把RAW格式拍摄的照片解调出满意的色彩来。G1X Mark II的镜头规格很吸引我,特别是24-120mm的焦段和F2.0-3.9的大光圈很适合旅游和日常家庭拍摄。从拍摄的照片中可以看出,24mm的广角端失真控制得比较好的,长焦端就更好了,用最大光圈拍摄时,边缘的锐利度不够好,缩小一级光圈后画质就很好。器材:&[]&&镜头:Unknown 12-62mm时间: 12:10:57&&快门:1/1250&&光圈:F/2.0&&焦距:12毫米&&感光度:100&&器材:&[]&&镜头:Unknown 12-62mm时间: 12:12:27&&快门:1/320&&光圈:F/3.9&&焦距:62毫米&&感光度:100&&G1X Mark II的近拍能力比G1X 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广角端5cm,望远端40cm。其实近拍能力的好坏,关键不在多少近拍距离,而是取决于放大率。举个简单的例子,佳能的百微L,最近对焦距离是30cm,但它可是支标准1:1放大率的微距镜。G1X Mark II广角端拉到最近,可拍摄长度是8.1cm,把G1X Mark II &CMOS的长度18.7mm去除以8.1cm,得到放大倍率0.23。放大率跟佳能定焦镜头24mmF2 IS的0.23相同,要近拍花卉食物之类的已经可以应付了。器材:&[]&&镜头:Unknown 12-62mm时间: 12:00:24&&快门:1/125&&光圈:F/8.0&&焦距:12毫米&&感光度:800&&智能IS影像稳定器的防抖性能很有用,我用1/15秒的速度手持拍摄的成功率在100%,手持稍有依靠1/4秒拍摄也有很不错的成功率,当然这个也是因人而宜的。下面一张夜景照片就是我手持稍有依靠1/4秒拍摄。另外从100%的截图中也可以看出G1X Mark II暗部噪点控制的进步,暗部的细节表现得也比较好。器材:&[]&&镜头:Unknown 12-62mm时间: 19:00:46&&快门:1/4&&光圈:F/4.0&&焦距:28毫米&&感光度:400&&器材:&[]&&镜头:Unknown 12-62mm时间: 19:00:46&&快门:1/4&&光圈:F/4.0&&焦距:28毫米&&感光度:400&&在G1XMark II的随机配件中少了一张软件的安装光碟,想要安装DPP等软件需要去佳能官方网站上下载。如果想要使拍摄的照片达到你喜欢的色彩和肤色,一定要用RAW格式拍摄,然后用DPP软件解调出来,切记!Wi-Fi和NFC给你拍摄的照片及时分享和在等比较大的屏幕上观看效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是我非常喜欢好用的功能。器材:&[]&&镜头:&[]时间: 11:13:17.00&&快门:1/250&&光圈:F/8.0&&焦距:105毫米&&感光度:100&&如果说到不足的地方主要有3点,其一是画质特别是在亮度宽容度上并没有比前代G1X有明显的进步,在光比比较大的光线下拍摄,高光部分的溢出还是比较明显。其二是利用长焦端微距近拍时,失焦概率很大,只能用手动对焦解决问题。其三是电池体积小,续航能力不够,在节电模式下大约可以拍摄300张左右,外出旅游拍摄必须要多备一块电池。大家比较关心的对焦速度,比前代产品提高了不少,但只能算是实用等级,比EOS M快多了。在摄像方面,我用得不多,也是可以满足日常的家庭拍摄吧。总的来说, G1X&Mark&II最具优势的是这枚镜头在光学素质上秒杀了大部分M4/3以及APS-C微单的套机镜头,画质上可以把G1X Mark II当成一台配上套机镜头的M4/3以及APS-C微单,而且焦段比一般的套机镜头更广更长,光圈也更大,是一台非常值得拥有的便携机。用Mark来命名升级产品,之前只出现在佳能的高端产品1D和5D系列上,佳能把G1X的升级产品用Mark来命名,足见佳能公司对G1X&Mark&II的期望。
热门排名: 第115名
精彩佳作,欣赏学习!
高光部分的溢出还是比较明显,这个问题佳能难道解决不了?
构图讲究!色彩浓郁!舒展大方!美不胜收!学习支持好友佳作!
畸变控制是亮点啊!
精彩漂亮拍摄,欣赏支持学习好友佳作。
支持,构图精美,清晰自然,质感细腻,光影漂亮,学习支持好友佳作!
pnwhl 发表于
高光部分的溢出还是比较明显,这个问题佳能难道解决不了?
就算用全幅光比大也一样高光溢出啊!
楼主,请问你有尺子的那张照片,尺子是放平了的吗?如果是,感觉边沿质量下降还是比较厉害的。
对8楼 希望dg36j71说:拍摄时尺子放平的,用广角端最近距离微距拍摄,边缘的成像质量类似的相机都是这样的。
对楼主说:学习了,感谢!
非常有帮助,感谢LZ的感受心得。
楼主,我是水族爱好者,很关心此机的近摄效果。你能在拍几张广角端和长焦端的最近对焦照片给我看看吗?(最好是手持和jpg直出)。谢谢了拜托了!
非常感谢,对于想入手的很有帮助
请教一下大师,就G1XII的EV值一般怎样设置为宜?
楼主能对G1X2和RX100作个比较吗?我现在想二选一,很难选择,画质和便携兼顾。
高光溢出比M2或半幅明显的多,机器调整设置不知能改善?
谢谢楼主切实的使用感受,给我一个很好的参考,我也准备用来备机滴。。。
精灵摄手 发表于
楼主,我是水族爱好者,很关心此机的近摄效果。你能在拍几张广角端和长焦端的最近对焦照片给我看看吗?(最...
微距能力虽然比G1X提高了许多,但近摄不是此机的强项,用广角微距对着尺子最大可以拍摄81mm,用长焦120mm端微距对着尺子最大可以拍摄131mm,可以用你手中现有的照相机对着尺子拍摄,感觉和对比一下。
wds16 发表于
请教一下大师,就G1XII的EV值一般怎样设置为宜?
请阅读这个网址连接的文章,或许对你有帮助
http://academy.fengniao.com/427/4273209.html
培荣 发表于
请阅读这个网址连接的文章,或许对你有帮助
[url=http://academy.fengniao.com/427/4273209.html]http://ac...
感谢,我好好学习一下
支持键盘翻页 ( 左右 )&
可能感兴趣的板块: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05-2305-2305-2305-2305-2305-23
也许你感兴趣12014相机跨界第一战前言:专业的渐行渐远  如果你一直关注相机市场,那么在十年前左右的2004年,主流的都是基于专业设计的,比如当时名噪一时的红圈镜头DC(镜头上有目前顶级EF镜头的红圈)——佳能Pro&1;以及银色的F717等等;在接下来的时间,随着以佳能300D为代表的一万元内单反的出现;以及佳能5D为代表的两万元全画幅单反的发布;“专业”“严谨”“高品质”这些字眼离普通消费者渐行渐远,甚至目前几乎所有入门微单(单电)单反都开始走“半傻瓜机”的路线。或许5D&Mark&III能在专业,均衡,严谨方面做到民用相机的极致,但是并不是谁都能负担整套系统近三万元的“起步价”以及超过1.5公斤的重量;那么如何在低价格区间和低负担完成相对专业的拍摄,小马克兔——佳能&Mark&II就这样诞生了!佳能G1X&II的“双重跨界”定义  佳能G1X&II身上有两个层面的跨界概念。第一是相机拍摄层面的:G1X&Mark&II可以是一台非常简单易用的“傻瓜相机”,同时也可以变身成一个具备三个全自定义波轮和极快速操控的专业相机,这个性质在一些中级单反上也可以实现,比如EOS&/。佳能在G1X&Mark&II机型上引入了类似单反相机的操控方式  除此之外,G1X&Mark&II的第二层跨界概念源于其自身的性质。它兼顾了1.5英寸CMOS感光元件、高素质大光圈镜头和全金属机身这样的“大相机”配置,却保持了相对小型化的机身。诚然,一些最极致的小型可换镜头相机已经做到了更加小巧,比如和等诸多产品,在稍后笔者会和大家进行更深一步的讨论。往小机身里面放大传感器是为了相机发展的趋势之一  文章开始,再次回到佳能G1X&Mark&II的本身。在多家国内外网站的评测中,网友们都将它和微单(单电)类型相机进行对比。虽然这两类相机的本质是不同的,但既然佳能G1X&Mark&II和微单卖到了一个价格区间,为什么不拿来PK一下呢。  闲话少叙,下面就开始这场跨界的PK。2金属or塑料:做工和用料对比·金属or塑料:做工和用料对比  在相机的设计和做工上,存在很多不能调和的矛盾,比如材质,体积,重量,成本。说实话在第一次拿到的时候,明显感觉比我预想的要重一些,而如果你翻开说明书查看数据——裸机不含电池516g!而体积相似的000含独立镜头只有210g+110g;以做工为标榜的OMD系列裸机350g,镜头约90g;裸机为405g。背面的翻转屏和转轴,包括相机背面,均为镁合金材质  我并不认同“重量=做工”这样的绝对理论,但是如果你有机会简单拧下来&Mark&II家族相机的几颗螺丝,你就会发现这G1X&Mark&II体积不大但是重量很大的原因是“能用金属的地方全都用镁合金”,其中包括挂绳孔小组件、折叠屏幕后面的挡板、整块合金材质切削的模式转盘(很多机器是两个铝片中间夹着塑料)、两个镜头前面叠罗汉的两个转轮……与此同时在涂层工艺上,G1X&Mark&II采用了和佳能很多G系列相机相似的涂层原理。这种涂层非常的坚固,目前在网上找不到之前产品脱落的案例。微单胜在小巧,多种色彩,无疑是小女生喜欢的  与此同时,笔者也并不否认为数很多“能用塑料就用塑料”的设计;就大多数情况来说,对于20几岁的小妹妹来说,相机一定是越轻便越好;同时塑料和铝合金的价格也比镁合金便宜不少,这样能立竿见影的降低相机的成本。G1X&Mark&II的可以更换手柄  第一部分对比的最后要说明一下,佳能G1X&Mark&II为日本原装生产。目前5000元以内的日系微单新品(单电),除了佳能EOS&M2系列为日本制造外,其余几乎都集中在中国大陆、泰国等产地。虽然中国和泰国的制造水平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如果你硬要去一点点对比做工的精密程度,那么笔者认为还是能够分辨出不同产地相机之间的差距。日本制造的相机在装配品质和选料上是有优势的  结论:佳能G1X&Mark&II可以说是目前市场上材质“密度”最大的小型相机,简言之,他的触感有点类似于抓一个老式的高级旁轴相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G1X&Mark&II的做工水平和选材级别达到了EOS&5D/7D、尼康D300s这样的一流水平。如果和可换镜头相机比,目前几乎只有奥巴OMD系列新品EM10,以及佳能自己的EOS&M能在选料上与之媲美;而就做工而言基本上G1X&Mark&II可以做到同级别最佳。  与此同时,由于G1X&Mark&II用料中金属比例采用的很高,所以导致其重量在不安装电池的时候就达到了516g,超过同价位所有新款微单,甚至和结构复杂的小型单反相机套机都很接近了。3以小博大:镜头和虚化对比·以小博大:镜头和虚化对比  如果说相机的重量和材质是有关系的,那么镜头的镜片规模和实际参数也是有着很大的联系。镜头参数是12.5-62.5mm,等效24-120mm/F2-3.9。对于一个实际光圈较大,带防抖,变焦比5倍的镜头来说,毫无疑问这枚镜头的镜片数量和规格都是相当庞大的。很多人会问:为什么在1.5英寸这样的“准APS-C”画幅下,这样一颗复杂的镜头能做的如此小巧的体积。其实原因有两个:第一,由于不涉及更换镜头的问题,所以&Mark&II可以将法兰距做的非常短,甚至后镜片几乎贴到CMOS上;第二,这个镜头采用伸缩式的设计,在不工作的时候能够电动缩回到机身里面。这也是目前几乎所有高级DC都采用的方式,如索尼RX系列。小型化,大光圈,带防抖,焦距宽泛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说完结构,我们来看这枚镜头的素质。在第一代G1&X上,佳能等效28-140mm的镜头除了微距不够近以外,在光学素质上受到了大家一致的好评;而第二代产品,佳能做了三个非常明显的改善:将广角从28拓展到24mm;强化了微距对焦到5cm;全焦段提升了一整档光圈。可以说完全弥补了前代产品的缺憾,做到了同类相机里的巅峰。很多相机都存在全开镜头光圈画质偏肉的状况  不过在这里,我们在评测相机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现象,佳能G1X&Mark&II在进行近距离拍摄(广角端20mm之内,长焦端0.7m之内开始明显)的时候会出现光圈全开(缩1档光圈此现象基本消失)轻微雾化的现象。而如果广角端拍摄对焦距离超过40cm;长焦端超过1.2m,这种情况就没有了,即便光圈全开也会展现出如G1X第一代一般的优秀解像力。这种情况非常的少见,不过并非没有先例,笔者在使用富士X100和系列的时候也发现过。以笔者对于镜头结构的了解,因为这些镜头追求超薄结构没有专门对于微距优化的浮动镜片组,所以会有上面的情况。这是比较普遍的情况,大家在使用时不必过分担心。微单也有非常出色的镜头如16-80mm&F3.5-4.5&ZA,但价格昂贵  由于G1X&Mark&II采用的是为CMOS“量身定制”的复杂结构镜头,而绝大多数18-55是以成本和光学结构通用性作为设计标准的,因此G1X&Mark&II的镜头素质是要优于微单套头的。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微单相机拥有诸如蔡司16-80&ZA这样的高级小镜头,但这个镜头的价格已经远超G1X&Mark&II的整机售价了,因此笔者认为二者不具备可比性。  结论:佳能G1X&Mark&II镜头是整个机器的成本的一大支出,复杂的设计和高规格的用料让我们获得了兼顾焦距,素质,体积和全程大光圈的良好体验,明显超越所有套头自然是预料之中的。4PK第三轮:速度的操控·PK第三轮:速度的操控  目前来看,在135规格相机中,越是专业的产品,在速度和操控上下的功夫越大。这一点同时印证了在“拍到了”和“拍好了”这二者里,前者是更加基础和迫切的需求。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民用相机,甚至iPhone手机也开始注重相机的拍摄速度,而不只是一味的在谈画质。2014年,对焦速度对于绝大多数相机已经不是问题了  由于佳能相机在对焦速度上一直是出类拔萃的,从1DX/5D&III采用的61点对焦系统,到70D搭载的双像素对焦系统。一直以来佳能的对焦速度都是业界标杆。虽然G1X&Mark&II并没有采用“双像素”AF的黑科技,但是它依旧展现出了非常强大的AF能力(甚至能感觉到马达驱动镜片带来的惯性),相比上一代产品有了质的飞跃。A6000是索尼微单中对焦速度最快的相机  而以索尼为代表的APS-C微单产品也展现出在对焦系统上令人称赞的对焦性能提升,其中作为索尼最快速的微单——A6000,已经在对焦速度上几乎超过自家采用SLT半透镜结构的传统相位侦测系统。不过笔者使用的微单(单电)相机中,奥林巴斯的对焦速度还是能明显感觉优于其他产品的。其原因有两点:小画幅镜头驱动对焦镜片相对简单;垂直入射光线有助于对焦系统工作。EOS&70D的全像素双核技术是佳能的“黑科技”  如果将对焦系统从高到低排列,最优一级是中高端单反对焦系统、70D双像素对焦系统、奥林巴斯全系列对焦系统;其次一级是索尼A6000、、入门单反对焦系统;最后一级是其他相机和一些简易的单反对焦系统。不过这里要提及的是,最近两年,传感器对焦系统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基本上不会给各位的拍照带来不爽的地方。  在操控上,目前大众摄影的趋势是完全依靠智能调节参数,采用最傻瓜的方式按下快门,或者触控屏幕完成拍照。在这一点上,&Mark&II和一些奥林巴斯的部分微单做的都不错,尤其是触控快门的引入,能够非常直观的把对焦和拍摄变成一体化操作,非常适合初学者。G1&X&Mark&II的双控制拨轮比较接近单反用户的习惯  但不同于5000元以内的中低价格微单,佳能G1X&Mark&II是这里面为数不多的提供完整拨轮+快门操控的厂商;我们知道,凡是专业单反(微单)相机,都是通过遍布在机身和镜头上的多个拨轮来完成绝大部分拍摄的。而佳能G1X&Mark&II在这里提供了完整的自定义三拨轮操控规则,便于熟练使用者以极快的速度操控相机。  结论:目前所有主流中高级相机在速度上都进步飞快,并且无论是对焦,连拍还是菜单响应都几乎能提供数年前旗舰机型才有的酣畅;索尼从NEX-5N开始,每一代微单都平均能提供30%的速度加成;而G1X&Mark&II由于更新周期长,每一代之间的升级更是明显;操控感觉上,笔者认为目前主流相机都能为简单拍摄者提供良好的体验感受,不过由于目前专业机型普遍价格较高,所以在5000之内,佳能G1X&Mark&II是为数很少能提供“多拨轮+快门”这种最高效率拍摄方式的相机。5PK第四轮:综合画质·PK第四轮:综合画质  在全画幅大型传感器上,佳能在控噪上能够领先索尼,而后者有一款3600万像素的解析冠军,可以说不分伯仲。在APS-C传感器方面,的双像素对焦系统能够在速度上取胜,但是由于感光元件面积比索尼APS-C小了10%,所以像素稍微吃点亏。而G1X&Mark&II本身采用了一个非常特殊的1.5英寸型感应器,因此我们很难从经验上说这款CMOS到底处于什么水平。G1X&Mark&II采用了片内微透镜技术G1&X&Mark&II配备了可自拍用的180度翻转屏  从佳能的说明来看,基本上可以断定G1X&Mark&II采用的和前代相似的CMOS,而由于画幅裁切比前代面积小了一点点,所以可能导致DXO评分差了一点点。但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是G1X&Mark&II在镜头光圈上有非常巨大的优势,比如完全相同的暗光环境下,G1X&Mark&II能够借助大光圈使用比前作更低一级的ISO进行拍摄,从而获得明显超过一代的画质。目前相机感光技术来看,传感器尺寸基本决定画质  因此再说道对比环节,之前普遍被各家接受的观点是G1X&Mark&II和新型1600万像素4/3英寸传感器画质相似或极限ISO下略有胜出;而借助新镜头更大一级别的光圈,G1X&Mark&II能够以“准APS-C”的底子,在暗光下追平,甚至超过一些挂着套头的APS-C微单(单电)。同样的道理其实也基本适用于竞争对手的广角端。APS-C微单已经全面迈入&2400万像素无低通滤镜的时代  而说道解析力,G1&X&Mark&II的CMOS具备大约1400万的实际分辨力。经过和之前评测参数的对比,我们得出结论是他的实际分辨力能够达到或超越部分1600万像素微单(单电)套机水平,而普遍在2400万像素的高端微单产品即便搭配素质一般的套头也能够取得更好的解析力。  结论:G1X&Mark&II能够在控噪上超过4/3英寸类型相机;同时借助大光圈优势越级打平甚至超过更大传感器的APS-C相机;在解析力上,G1X&Mark&II打平4/3英寸相机,输给高像素APS-C相机,即便后者搭配套头。画质是由CMOS、处理器和镜头共同决定的,优势在镜头光圈和解析素质,弱势在传感器面积。6对比总结:读懂产品的性格·对比总结:读懂产品的性格  如果说选相机就像选朋友,需要性格相同才能相互认可。那么目前阶段在元档次的产品中,还是存在非常多风格迥异的产品。因此当你要选择一款相机的时候首先要了解不同产品的“性格”。G1&X&Mark&II是一台非常有调性的相机·G1X&Mark&II的性格:易用融合专业  是一台从设计理念开始就基于专业和严谨的产品;这些特点可以说处处渗透在产品的细节里。其中包括目前你能找到的5000元以内几乎最顶级的做工;完全独立的自定义拨轮操控系统;复杂和精密的镜头设计和调教;符合专业人士使用习惯的24-120mm焦距。诚然,一些产品如,尼康A,也有着相似的设计理念。但是唯有佳能在这里兼顾了触控屏幕+大光圈+变焦+翻转屏幕等更加丰富的人性化元素,让G1X&Mark&II即便在非专业用户中也会变成一台使用简单的相机。·微单(单电)的性格:日常生活轻松记录  在档次的微单(单电)相机中,现有产品已经足够丰富和强大了。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的微单(单电)相机更加能够汲取单反相机的高画质和傻瓜相机的易用性;同时多种颜色的选择也比较适合妹子们搭配衣服。俨然已经成为替代小卡片和手机的新类型拍摄产品。  综上所述,大家已经能够足够了解他们的不同;微单是一个生活化的产品,主打的功能是易用,简单,快销,便宜;而&Mark&II则是一台真正意义上的高品质,高调性相机,不仅仅体现的画质和做工上;更多的比如类似操控,镜头焦段,虚化效果这样摄影者会更加在意的元素,亦是G1X&Mark&II下功夫的地方。
如果你一直关注相机市场,那么在十年前左右的2004年,主流的DC都是基于专业设计的,比如当时名噪一时的红圈镜头DC(镜头上有佳能目前顶级EF镜头的红圈)——佳能Pro 1;以及银色的索尼F717等等;在接下来的时间,随着以佳能300D为代表的一万元内单反的出现;以及佳能5D为代表的两万元全画幅单反的发布。
产品类型 产品定位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佳能g1x怎样才能将拍瀑布拍出丝绸装效果_百度知道
佳能g1x怎样才能将拍瀑布拍出丝绸装效果
我有更好的答案
因为慢门必然导致进光量过大想拍出瀑布丝绸般的效果,要用慢门,所以还要小光圈配合……必要时甚至要加减光镜。另外,慢门拍摄的时候还要上三脚架才行。否则相机不稳
采纳率:92%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主题:佳能G1X最大的缺点--微距差之完美解决方案--佳能250D;效果极震撼,这下G1X完美了
泡网分: 45.276
帖子: 9376
注册: 2002年01月
大家都知道G1X的最大缺点可能就是微距差,基本上就是典型2470的微距水平吧。
很喜欢这个机器,于是就好好放狗搜索了一下,其实真的有比较完美的解决方案。
(顺便说一下,刚才我在坛子里某G1X QQ群上提到了这个方案,群主,一个叫“上海什么牛”的人无理取闹,胡乱修改成员侮辱性的名字,还二话不说将我踢出该群。呵呵,其实我一般也无意和这种没有素质的人一般见识。只是为了广大摄友的良好交流,故发此贴,分享近摄镜信息。)
法宝就是佳能250D近摄镜,250代表焦距,D代表双片结构,这个是=4号镜。佳能还有一个500D,2号镜。都有58MM这个口径,适合G1X。一般来说4号镜适合短镜头,比如G1X的60MM;2号镜适合长焦头。
废话不多说了,上图。看看装了250D和不装的区别吧。哦也!
=========================================================
佳能250D。 BH价90美元,淘宝价7,8百以上。我6年前在上海买的58mm 500D才550元。看来现在国内价格很混乱。
没有250D。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13684&&回帖:50 &&
泡网分: 19.791
注册: 2005年06月
G1x根本没法玩微距的,除非接近摄镜货接圈之类的附件。
泡网分: 42.955
精华: 1帖子: 3298
注册: 2003年09月
方头5V 发表于
刚入G1X的时候从蜂鸟淘了个二手的250D,感觉不是很实用
主要缺点如下:
1:合焦范围有限,再缩短最近对焦距离的时候,最远对焦距离也被缩短至不可用的范围,想要无限远合焦就别指望了
2:广角端畸变严重
3:太沉了,加重镜头负担您说的都是对的,不过这些也是所有近摄镜的固有特点
1、本来就是,所有的近摄镜都是这样,优势是不损失光线,可以使用自动对焦
2、近摄镜有专门为中焦镜头和长焦镜头的设计分类,要合理使用。基本没有为广角设计的
3、对单反镜头不会有明显负担。DC镜头前直接挂上,我觉得相当危险。
泡网分: 3.679
帖子: 3595
注册: 2005年07月
我觉得最大的缺点不是微距,是对焦速度。
泡网分: 42.955
精华: 1帖子: 3298
注册: 2003年09月
穷人资本 发表于
原厂250D是玩不起了。入手摄之宝近摄镜。分享一下。
兄弟们要注意啊,不管是XPRO还是250D,这种复合微距镜都挺重的,挂在DC伸缩镜头前端,加上力臂的作用,容易损伤镜头对焦马达和伸缩机构。
泡网分: 18.253
注册: 2006年01月
原厂250D是玩不起了。入手摄之宝近摄镜。分享一下。
泡网分: 0.007
注册: 2010年10月
能直接用49MM的近摄镜吗????
泡网分: 0.938
注册: 2012年05月
我倒是建议配镜筒+微距镜,微距镜太沉,可能会使伸缩镜头的机械部分磨损或变形。
泡网分: 0.938
注册: 2012年05月
配Xpro近摄镜
泡网分: 0.007
注册: 2010年10月
想了解一下,不用转接环可不可以?比如直接买49mm的近摄镜,不知这样用有什么问题?????
泡网分: 13.239
精华: 1帖子: 2165
注册: 2009年04月
近摄镜的确不能成为完美的解决方案,但却是现阶段能用的唯一方法了。外加镜头反接除外。
不知道原厂的250D怎么样,但原理应该差不多。长焦端合焦范围太窄,用这个想上架子稳当着拍个活物是不用想了,放大倍率没有测算,估计应该在1:2.5上下,比不上G12的广角端1CM微距,但画质可用程度大大提高。小DC专利的极限对焦距离下也有大景深的感觉多少还能有一些。
泡网分: 13.239
精华: 1帖子: 2165
注册: 2009年04月
jrxdron 发表于
不知用XPRO 258近摄镜能否代替?能,从用法上看差别不大。但成像不知道会不会有差别,XPRO 258装上后,明显对比度降低,一定程度色散加重,长焦端的放大倍率最大,在22CM左右的最近对焦距离,广角端有暗角,变焦至大约30/F3.2左右暗角消失,最近对焦距离能在15CM左右。
泡网分: 0.004
注册: 2012年03月
不知用XPRO 258近摄镜能否代替?
泡网分: 1.865
注册: 2011年05月
刚入G1X的时候从蜂鸟淘了个二手的250D,感觉不是很实用
主要缺点如下:
1:合焦范围有限,再缩短最近对焦距离的时候,最远对焦距离也被缩短至不可用的范围,想要无限远合焦就别指望了
2:广角端畸变严重
3:太沉了,加重镜头负担
泡网分: 3.9
注册: 2011年02月
哈哈哈888 发表于
加近摄镜片,用近摄镜头,加套筒或者皮腔,镜头反接。这几种近摄方法里,加近摄镜片是效果最差的解决方案了。 &&变焦镜头加近摄镜片,直接把光学镜头变成了垃圾镜头,是自欺欺人的完美方案。
泡网分: 6.131
注册: 2010年03月
哈哈哈888 发表于
加近摄镜片,用近摄镜头,加套筒或者皮腔,镜头反接。这几种近摄方法里,加近摄镜片是效果最差的解决方案了。 &&说实话:你就一放嘴炮的大SB!
泡网分: 12.873
注册: 2007年09月
请问装上近摄镜,无限远能合焦吗,谢谢
一直装着没什么问题吗?
泡网分: 45.276
帖子: 9376
注册: 2002年01月
哈哈哈888 发表于
我说了G1X可以加皮腔,套筒,换近摄镜头,或者反接了吗?
喷前动脑!!!
我的意思是说,因为镜头不可换,所以,G1X只能采用效果最差的加近摄镜片的办法!!!&&最差?
哦,当然了,如果只用老花镜级别的所谓“近摄镜”,那确实够差。
泡网分: 45.276
帖子: 9376
注册: 2002年01月
哈哈哈888 发表于
加近摄镜片,用近摄镜头,加套筒或者皮腔,镜头反接。这几种近摄方法里,加近摄镜片是效果最差的解决方案了。 &&近摄镜的好处是不损失光圈,本来是多大,还就是多大。至于什么套筒/皮腔什么的,都是极其悲剧性的损失光圈!!
我推荐佳能的这个D型近摄镜,最大的好处就是这个型号画质极佳,和副厂或者淘宝上的普通山寨货完全两码事儿。
泡网分: 45.276
帖子: 9376
注册: 2002年01月
无忌编辑部 发表于
Huchiz,您好:
您的帖子《佳能G1X最大的缺点--微距差之完美解决方案》相关内容已由无忌编辑黑眼圈整理成文,发表在色影无忌网站“资讯频道”-“玩转器材”版块,链接:http://info.xitek.com/product/-87400.html
如对所发文章有异议,请与我们联系。编辑部邮箱:
感谢您对无忌的支持!呵呵,没有问题。谢谢。
泡网分: 14.962
帖子: 2712
注册: 2008年02月
副厂早就有这个近摄镜了
xpro 很早以前买的58mm的
早就不知道被我塞哪里去了
说实话对焦不爽只能对镜头前面20cm左右
也就是说只能拍怕静物了
泡网分: 0.002
注册: 2012年05月
急需佳能G12接口器!谁有转让的QQ
泡网分: 0.062
注册: 2012年04月
!!!!!!!!!&&
泡网分: 0.062
注册: 2012年04月
BBBBBBBBBBB& &
泡网分: 0.062
注册: 2012年04月
SSSSSSSSSSS& &
泡网分: 0.062
注册: 2012年04月
六只正在飞的羊 发表于
G1X如何加皮腔和套筒或者反接?敬请指教
黑前动脑我说了G1X可以加皮腔,套筒,换近摄镜头,或者反接了吗?
喷前动脑!!!
我的意思是说,因为镜头不可换,所以,G1X只能采用效果最差的加近摄镜片的办法!!!&&
泡网分: 16.115
注册: 2007年05月
哈哈哈888 发表于
加近摄镜片,用近摄镜头,加套筒或者皮腔,镜头反接。这几种近摄方法里,加近摄镜片是效果最差的解决方案了。 &&G1X如何加皮腔和套筒或者反接?敬请指教
泡网分: 0.133
注册: 2012年02月
哈哈哈888 发表于
加近摄镜片,用近摄镜头,加套筒或者皮腔,镜头反接。这几种近摄方法里,加近摄镜片是效果最差的解决方案了。 &&不懂,等待证明。
泡网分: 12.22
帖子: 1165
注册: 2009年02月
那个大嘴唇子叼冰果棍儿的片看的让人想吐…… 肯定是个老爷们儿~!
泡网分: 0.062
注册: 2012年04月
加近摄镜片,用近摄镜头,加套筒或者皮腔,镜头反接。这几种近摄方法里,加近摄镜片是效果最差的解决方案了。 &&
泡网分: 3.581
注册: 2010年11月
个人感觉再加了近摄镜,价格可以上微单了。。。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佳能5d4怎么使用功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