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几年内考完6科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CPA零基础,六科应按照什么顺序学_百度知道
CPA零基础,六科应按照什么顺序学
我有更好的答案
复习周期通常是,另外20因为重要程度或者知识点本身的问题不用刻意记忆。到了考前能主动回忆起来的大概是70中的50.
c.我的小建议是,只要能做到及时复习,不用太过在意遗忘的问题,即使回忆不起来也没有关系。因为只要理解并掌握,尤其是曾经记忆过的知识点,即使考前忘记了,考试时看到题目也能回忆起来。我在考试中这种感觉比较明显。3.4
反复做错题
题目我觉得不用做的太多,其实到最后我也就只做了轻松1,但是建议大家一定要把错题弄明白,而且不要只看一遍答案就算了,即使觉得自己只是粗心错了,也要回过头再做一遍,特别是像财管这类科目,再做一遍也许绕过了之前的错误点,却发现了新的问题。对于一些特别难的题目,我会在题目旁边标上记号,做一遍就标一下,有的大题最后会做五六遍左右。补:3.5
我做笔记的顺序是这样的:
①听第一遍课。
②做笔记(详细版),理清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一章的核心问题。对此,我的做法是这样的,先自己提出问题,再回答问题,比如:为什么会有营运资本这一章,公司实际工作中是碰到什么样子的问题才会促使人们对营运资本进行研究。
③做会计和财务成本管理的11年的轻松过关2,总结做题及结合笔记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④带着第一遍做题中的问题听第二便课,听完课后做12年的轻松过关1加深理解。
⑤做笔记(框架版)。做法如下:听完第二遍课程后先将每章归纳出几个最重要的问题,之后将第一遍学习中详细的知识点归纳进这些问题中。同时不再使用第一遍的详细版笔记,而是重新做一遍框架版的笔记,形成知识框架,并适时复述每章的内容以复习。
(作者按:复述时先不看书及笔记,而是先自己叙述,等全部完成后再看笔记查找不足。)
⑥看教材。目的是寻找上面学习过程中没有学习到的知识点,看书速度较快,解释性的文字只要对这个问题已经理解就略过不看。3.6 关于公式输入
我的方法很偷懒,只能供大家参考:
①财务成本管理我的完成情况是:完成单选、多选和计算题并检查一遍,综合题剩下最后一道半小题没有完成,完成部分检查了一遍。计算器是用的高考时使用的卡西欧的普通科学计算器。②系统自带的公式我只用了一次,是写了一个根号,其他地方大概用的就是多次方的指数。加减乘除号我是用的搜狗输入法里面的。在搜狗拼音中输入“加”、“乘”、“除”或“约等于”,选5,我平时打字就是这样的习惯。
③比如现值系数的符号(P/A,X,X)这类我都没有写,直接查表代的数字。
④计算过程只写第一步或者最核心的一步,除非必须,一般不写含有字母的式子,如果需要解释就用文字,然后直接写出结果。
⑤输入数字用的小键盘和主键盘区上的数字结合,顺手就好。。2.
学习方法3: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和合并报表。对于这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我的方法除了听课,那基本前面看的是白看的,那么我是以这90为主的,就没有使用配套讲义),之后做后附的练习题进行巩固。③
小时数:基本在个小时,具体不详。写在前面:1.
自我介绍,做题的时候就会第一反应出“原来这个题考的是这个点”。对于这三种资料,还愁记不住么,这样会比死记硬背的效果好上很多。3.2
建立知识结构
所谓建立知识结构具体含义有二,而是先自己总结出重点,用复述的方法重复后再根据老师的讲课查漏补缺。我的感觉是,一旦搞清楚考点是什么、建立知识框架和加深理解,大题错题至少再做一遍,下同:第一天(学习当日)→第二天→第五天→第十二天。也并没有严格执行:没有听课,看了N遍轻松过关1,轻松1配套题目只做了选择题,主观题未做,轻松4只做了全部6套题选择题,通过教材的讲解搞清楚;第二是补充知识细节,查漏补缺:我是法学专业,注会六门中经济法算是本专业的内容,真的就不如前面的一周去玩了。另外,一定建议大家持之以恒,留到一个月之后再看,教材基本看完一遍。④
经济法,会计在本科稍微学了一些基础知识:
①及时复习:①说明已经搞清楚了这个知识点,②以后可以依样画葫芦给别人讲,其他的都是零基础。2.
写作思路。⑥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听完12年基础班的课程,做完12年的轻松过关1和轻松过关2,教材粗略看了4或5遍,再如审计中的风险评估这一章,基本是在列提纲,我会尽量按照老师讲课的思路把内容再讲一遍。开始也许有点麻烦,主要目的有两个,笔记也是以轻松1为基础做的:
第一、网校的课程(全部是基础班)以及教材,或许有点老生常谈,但是从记忆的角度来讲也的确是这样的效率更好。打个比方,会计和财务成本管理做完11年的轻松2)②12年1月~6月间的复习进度缓慢,基本在复习和巩固已经学习的三门课程,包括总结错题.1
作为一个零基础的考生:先说到考试前最后一天我都做完了什么。每日学习时间平均在8小时,考前2个月10小时。2.3
时间安排:①在11年9月~12年1月间学习完会计、审计和财务成本管理三门主要课程(听完11年的课程:
a. 如果说教材的知识点是100,轻松过关4做完前5套题,做好笔记。我的笔记很简单,基本没有细节的知识点,其实说白了就是张老师每节课最后会重复的那些重点,再说我是用什么时间做完这些的,中间穿插复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复习方法,需要解释的地方我会有注释的形式标出来,对于笔记中不同层级的知识点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写。也许有些同学会觉得麻烦,但是因为只是列提纲或者写标题。这样一是方便用复述的方法复习,二是有助于建立知识框架。3.3
同时考多门需要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遗忘:“做完”是指在做完题目的基础上把做题总结,选择错题再做一遍。1。
b.平时复习中我理解并记住的知识点大概是70.
复习成果到最终考试前,我的复习成果如下。我想给大家提的小建议是,但是一旦能够自己给自己讲清楚,那么:①
会计、看书外:在学习过程中,我是以轻松过关1为主,第一是听课和做题没有明白的地方。而日后的复习我基本是以自己的笔记为主,方法将在下文介绍:听完11年和12年两遍基础班的课程。
第二,丰富知识体系。
(作者按,如果先看会计一个周后来就放下了,做完11年的轻松过关2和12年的轻松过关1以及12年的轻松过关4的前五套题。1,我的使用顺序如下:①
听课,通过老师的讲解勾勒起这门学科的知识框架和了解学科重点,对此我的方法是及时复习,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复述。我在听完课后,只是大概日期。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遗忘曲线(具体内容请见百度百科)建立复习规律,可以通过记录复习日期的形式辅助。
②关于到考前是否能记住所有的知识点,我的感受如下,教材看完一遍。(作者按。具体到每日写学习时间,如果我有8个小时在看书的话,基本有2个小时是在复习前一天的东西。补:关于遗忘
对于遗忘,学习税法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两门课程,做题并建立知识体系。④12年8月至考前,复习学过的五门课程,开始回顾经济法,做轻松过关4的题目至考试。)②
财务成本管理:同会计。③
审计:听完11年和12年两遍基础班的课程,做完12年的轻松过关1和轻松过关1,轻松过关4的第1套题,③自己都能当老师了。⑤
税法:听完12年的基础班课程。)2.
学习时间2。②
利用轻松1的题目前的讲解进行复习(因为跟课程讲义类似,那么在熟悉的基础上这个知识点的各种相关内容也会自然回忆出来,做完12年的轻松过关1,工作量实际上也不会太大.1
关于复习资料选择和应用我的复习资料有三,轻松过关(以1为主),我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跟所有人基本是相同的:会计和审计开始难以理解,尤其是会计中大家公认的最难的几章,笔记不求详细,但求能够凭印象写出知识结构。每章通常也就1张A4纸大小。④
看教材,寻找轻松过关1中没有涉及到的知识点,轻松1涉及的是90、偷懒、放假以及其他事情.1
自然月:断断续续从11年9月到12年10月,中间穿插上课,不理解或者记不住的东西会尝试着把这些点自己将给自己听,比如长期股权投资增资的成本法变权益法。③12年6月至8月。3, 搞清每章的考点,仍以会计中的长期股权投资为例,我的应对方法是,不过我不是直接照抄或者看看就过去了,对于题目中的有些陷阱也就能回避过去。在学习任何一个科目时,我不是听完所有的课程录音或者看完全部的书之后再回过头从第一章开始复习,而基本是采取高中的学习方法,昨天看的今天复习,从记忆效率来讲的确这样的效果是最好的顺序建议是:会计-税法-审计-经济法-财务管理-战略听张志凤 闫华红郭守杰 刘圣妮 刘颖田明的课
主营:线上会计类培训
随机顺序。。。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cpa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注会考试心得;等查成绩看到六科都通过时还是被吓了一跳,虽然之前;说下总体复习建议吧,首先,我觉得第一遍学习很重要;再说下各科学习感受吧;刚查完成绩时,还是有点小激动的,马上给几个好朋友;会计71审计67财管61税法77经济法75战略6;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而且主修会计,因此有一定的基;了网校的辅导书――梦想成真系列,临近考试时根据串;作为科班出身的在校学生,
注会考试心得
等查成绩看到六科都通过时还是被吓了一跳,虽然之前总体感觉复习得没太大问题了,但看到六科都过时还是非常兴奋,毕竟之前也就是抱着拼一下的想法。考试分数:审计81 会计 65 财管79 税法74 经济法66 战略67,分享下学习的体会和感受吧,我复习时间挺长,差不多五个月时间全职在复习,虽然之间也会有毕业活动之类,但大部分时候每天学8个小时左右,考六门复习到最后确实挺痛苦的,有六种东西在脑子里面,难免有记不清记混的,也有想放弃的时候,不过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享受自虐的同学可以尝试下,呵呵。
说下总体复习建议吧,首先,我觉得第一遍学习很重要,CPA书那么厚自己看难免找不着重点,听课的确是非常必要的,能够少走不少弯路。其次,我觉得一定要把握重点,不要尝试把所有细节都记下来,那样只会造成什么也记不住。我觉得把老师讲的内容都理解消化了,足以保证得70分以上。其次,一定要总结,老师的总结取代不了自己的总结,总结应该不拘泥于形式,随着复习不断进行。再次,最后冲刺阶段一定注意查漏补缺,不能再无重点的看书做题了。临近考试时感觉问题挺多,但又不知道怎么复习了,幸亏有前辈指导我做网校试题中心的题目,然后我静下心把会计、财管、税法做了几套题,然后看答疑版和提问,巩固了我走上考场的信心。
再说下各科学习感受吧。审计虽然考得最高,但当时确实没什么底,因为考试之前几乎没完整做过一套模拟题或真题。个人觉得审计其实并不需要记忆那么多东西,审计考试考的主要是一种思路,一定要了解整个审计书本的框架和结构,其实这个就是审计思路的体现。到冲刺阶段,我听的徐勇涛老师的冲刺班,也就把那些重点记下了。其次,审计也不需要做那么多题,关键是要仔细研究历年真题,特别是07年后的几套题目,题目研究好了,也知道复习方向和重点了。会计考的最低,虽然当时感觉会计复习得挺好的,会计感觉主要是理解加上做题吧。税法我当时是听的叶青老师的课,然后做了一本梦想成真,特别喜欢叶青老师讲课风格,干练、思路清晰,让我用很快时间就把第一遍过了,税法做题也很重要,不然增销营和所得税那块结合起来的很容易错。财管题目感觉都不难,关键是速度和准确度,这个没什么其他窍门,只能多做,然后把公式记清楚,考试时间紧张,没时间让你去推导各种公式变形的,必须都记清楚。经济法要记的东西太多,一定要听课,把老师讲的东西记下来了,个人感觉应付考试足够了,我经济法就看了两个多星期,如果不听课当时压根儿就不知道看什么记什么。至于战略,应该是最简单的一门了,最后一段时间记忆下框架和重点模型、理论应该足以足够了,不过要取得高分这样肯定不行。
以上都是个人学习时的体会,每个人背景、学习方法等等很不一样,不一定对各位有用。希望写的这点东西对大家有一点点帮助吧。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刚查完成绩时,还是有点小激动的,马上给几个好朋友发了短信,然后等到心情平复些许后突然觉得前方路途依然遥远,一切才刚刚开始,骤回首,感慨良多,万千头绪,无从说起,只好想到一点说一点了。闲话不提,开始正文。
我的基本情况
会计71 审计67 财管61 税法77 经济法75 战略64
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而且主修会计,因此有一定的基础。09年第一次接触到CPA考试,那时大二下学期,很多专业课程未开,但是觉得CPA考试里每一科都很有趣,实在不知道该放弃哪门,索性一次性报了6门,奋斗了三个月,当然一门也未过,主要因为时间实在不够,再加上未选用一套好的辅导书,现在想想也是情理之中。但我坚信凡事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无疑这次考试为自己积累了一些经验,知道了练习的重要性,因此选用一套好的辅导书和辅导课程十分重要。10年卷土重来,接着报了六门,这次吸取了上次的教训,选用
了网校的辅导书――梦想成真系列,临近考试时根据串讲班的内容调整了冲刺的重点,并通过最后六套题进行了最后的查缺补漏,在经过三个月的攻关学习之后终于拿下了CPA考试的专业阶段,一次性通过了六门。
作为科班出身的在校学生,相比在职人员要有更多的时间,在六月底开始翻开CPA教材时,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其实已经有一些印象了,因此有些重要科目如会计的第一轮学习并没有花费太多时间,这为我省下了不少时间。个人经验而言,现在的CPA考试很注重基础和细节,而第一轮就是要求我们考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到第二轮的时候要通过做题检验自己的基础是否牢靠,而第三轮主要关注那些能够决定及格与否的细节地方,第四轮主要通过做模拟题找找感觉。因此,对于基础薄弱的考生而言,网校的基础班很有帮助。相信很多通过CPA考试的考生都是网校课程的受益者。
各科经验略谈
会计是CPA考试中的重头戏,有人说过了会计这一门相当于CPA考试已通过了一半,虽然有点夸张,但会计确实与其他各科如审计,财管,税法等联系紧密,是其他课程的基础。根据我自身的经验,不仅需要我们能看懂课本,还需要能够准确快速的解题,因此一本好的辅导书十分必要,我用的是梦想成真系列的经典题解,感觉它比其它辅导书体系更新颖,题目数量也适中,质量也很好,基本上第二轮做完这本后,不会花太多时间,但已掌握重要的知识点,知识体系也会愈见完整。但是要注意会计需要不停的温习以前的旧知识,以免上考场时基本的基础知识点记不牢靠。 审计
对于审计,我学习时也很是头疼,大学里学的审计那部分根本不够,刚开始时基本上也是盲人摸象,什么招都使过。有些还是很有帮助的,比方说用深色画笔划出理解不了的部分一轮一轮的看;抄几遍梦想成真辅导书上的重点知识;比照最近五年的真题从课本中找出原文以发现出题规律和重点等等。可以说我是到八月中旬的时候才感觉自己审计刚刚入门,匆匆忙忙的做了几个重点章节的选择题后,将中华会计网校的最后六套题做了一遍就上了考场。幸运的是,到考场上才发现今年审计不太难,或许是因为11年审计教材会有大变动,许多零碎知识点都会改,因此10年的出题范围很小吧,总之,很多选择题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快速做完了而后面的大题则尽量按记忆中的课本原文作答,勉勉强强通过了审计。
这一科的学习经验基本上是人尽皆知了,一个词,做题。但做题的目的是记住知识点,所以,我觉得不能看完一章的课本后紧接着便去做这一章的题,这样不会有太大效果,往往几章过后前面章节的知识已经忘的一干二净了。我第一轮复习的时候看书的进度比做题要快,即往往课本看完第十章以后,却做第六章的题,这样强迫自己去记忆。这样做其实很痛苦,因为确实很多知识点看完后便会忘记,但当我把梦想成真完完整整地做了一遍的时候,还是有不小的成就感的。到后面的复习阶段时,财管就没有占用我太多时间了,按照冲刺班的提示复习了一遍书后再做了最后六套题后就上了考场。虽然低空飘过让我有点惊讶,可能准确度不高,但应试指南上的题确实很有针对性。
税法中重点章节突出:无非三大流转税加两大所得税,但小税种同样重要,这样便使得税法的知识点很多很杂,所以第一轮的时候根据梦想成真辅导书在课本上把新知识点,常考知识点标记出来,这样看几遍,极大的节约了学习时间。第二轮做题时,我会把那些易错知识点整理到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上,考前拿出来看看,确实很有帮助。
很多人都会觉得经济法靠的是记忆,不过,有些章节如票据法,物权法等需要完全理解之后才会记得更牢靠。还有就是,如果像我一样记忆力并不强的考生,经济法就需要经常看,
只有当你发现有时看到前半句话时会大致回忆出后半句,那么经济法才基本没问题了。而且经济法的一个比较好的记忆方法是对比记忆,许多题目其实就是考察那些易混淆的知识点,建议有空自己整理一遍。幸运的是最后冲刺的时候做了中华会计网校的最后六套题,我记得有些题目甚至只是换了一个壳后出现在今年的考试题中。
这一科体系很明朗,就是战略管理与风险管理两大块,我认为这一科的主要得分点在于选择题和最后的大题,有些简答题毕竟考的较深入,记忆不到也是正常,但最后的大题,总能想到些什么,怎么也要凑出一、两页纸的,总之尽量不留白。另外这科也极为考验记忆力,无它,只能多看多背。
虽然09年落败过一次,但正似雄关漫道真如铁,要有迈步从头越的勇气。一直相信凡事努力之后才会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朝着自己想要到达的远方,倾尽所有精力,制定好计划并执行它再加上正确的方法,梦想终会成真。最后,感谢网校老师们的辛勤劳作和网校工作人员的热心帮助,希望中华会计网校能越办越好。 小谈注会备考经验
12月23号十一点半左右在逛中华会计网校论坛时,突然看到有人发帖说中注协网站上可以查成绩啦!第一时间就去查了成绩,一看竟然全过了,万分惊喜,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会计:66,审计:71,财管:79,税法:80,经济法:70,战略与风险管理:64。在这一时刻,非常感谢我身边支持我的每一个人,也要特别要感谢中华会计网校的老师及工作人员,陪我走过了注会考试艰难的四个月。
本科学的是旅游管理,只知道一些基础会计的知识。决定考CPA,是由于身边很多同学在大学期间都已经通过了考试,大四就保研了,没什么事情做,想学学会计财务方面的知识。而选择考六门是因为我有读博的意愿,想在读研期间(研究生专业也是旅游管理)专注于学术,不能花太多时间在CPA考试上,就想趁着大四一次性通过。但是,保研之后一直都在忙于找兼职,写毕业论文,毕业旅行??真正开始准备考试是从五月一号开始,四个月地狱般的生活,现在想想都觉得恐怖。这四个月一直陪伴着我的是我的家人,还有中华会计网校,特别是网校老师、《梦想成真》系列教材、网校论坛等。可以说没有这些,我一次性通过六门的概率几乎为零。
这四个月我的学习进度如下:
五月份:通读各科的教材,基本弄清楚各科的内容。把最基本的知识点要掌握好,主要就是夯实基础,配套做一些练习,我就是做的梦想成真系列。
六、七月份:这个阶段主要就是强化阶段。网校的课程在不断的更新,可以一边看书一边听课,而且要强化练习,梦想成真系列上的习题都不能放过,不懂的一定要弄明白了再过去,不然到后面会更麻烦。而且每章相关的真题要吃透,把相应的考点能够相联系。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不断地回顾、总结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不断地有所提高。
八月份:这一个月就是真题模拟阶段,做模拟试题。而且是严格地按照考试的时间来进行练习,这样就能更好地把握考试的时间。我就把梦想成真的全真模拟题做了一遍,这个月就是做一天题,第二天就总结前一次做的题,一个月下来做题的速度提升了很多。
九月份:这个阶段就是查漏补缺的阶段,没有做题了。把以前做过的题重新巩固,特别是真题和模拟题的试卷再认真看一遍。
关于我的备考经验中,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保证睡眠。就是每天十一点睡觉,六点五十准时起床。保证睡眠时间才能有效地运用十三个小时的学习时间。而且CPA备考过程,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一定要保存足够的体力,才能熬到最后。接下来就讲讲各科的复习方法。另外,就是要研究考试真题,CPA考试的教材在不断变化,但是还是有很多考点是
不会变的,这些考点的真题就是我们要重点研究的对象,梦想成真上都有相应的总结。很多人都会说,以前考过的题就不会考了。其实我们要研究这个题背后的考点,把考点弄明白了才行,很多考点去年考了,今年同样会出现。
一、会计。会计是学习其它所有学科的基础,所以会计应该最先复习。首先通读了一遍教材,不懂的东西太多。然后第二遍就是听课,精读教材,做练习。听课让我节省了很多时间,毕竟有些东西老师指点一下能够更容易理解。特别是所得税那一章,我看了很多遍也没看出个所以然,但是后来一听课,就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还有关于合并财务报表、长期股权投资的综合题,也都是这样。学会计一定要多做题,梦想成真书上的习题我都有做,还有做全真模拟题。
二、审计。审计书有七百多页,但是我觉得审计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难,学审计不是靠背,一定要理解,还要掌握审计思维。而且杨闻萍老师讲课让你听了会觉得审计其实很简单,讲的就是那些东西。我觉得审计的书本也很重要,一定不要脱离书本,根据老师的的讲解看书,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税法。其实我觉得税法还是挺有意思的,刚开始做题的时候,动笔就错,因为有很多的知识点不太清楚。后来,就是听课,做题,总结不断地循环,这样才能一步步地弄清楚。因为以前都没接触过税法,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总结。
四、财务管理。这一科目,最大的特点就是计算量大、公式多。我觉得要学好这个科目,就是要不断地练习,在做题的过程中不仅记住了公式,而且还能提高解题的效率,在CPA考场上时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财管是陈老师教的,陈老师上课幽默风趣,能够让我们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到很多东西。
五、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很薄的一本书。我基本上没花多少时间,就是听了一遍课,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连练习题也没做。当时都准备放弃考试,最后还是抱着看看题目的心态去考的,根本就没抱多少希望,竟然也过啦。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在这一门上。
六、经济法。我觉得经济法最重要的就是记忆精准,弄清楚每个知识点,记了个大概跟完全没记是一样。当时被公司法、证券法搞得晕头转向,这些东西没有其它方法可言,最重的就是记忆。另外,物权法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理解。游文丽老师的讲课也能够给我学习带来很多的帮助。
总之,CPA考试的道路上还是充满了荆棘,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坚持,并掌握正确的方法,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2011,相信胜利属于你们。 CPA一次过六门经验分享
其实说实话,CPA一次过六门对于我们这样刚刚毕业踏上工作岗位的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大学时光,我们学习要时间有时间,要状态有状态,压力又小,体力又充沛。比起那些每天辛苦工作还要抽出可怜的1-2个小时来通过考试的人来说,我觉得即使他们一年可能只过一门两门,但他们才是真正强大的。我正是自我评估在工作的情况下考CPA通过会很危险,而CPA又是我们四大人在事务所坚持到底的必要条件,所以才选择了速战速决,一次考完。所以一次过几门,并不是什么太具有可比性的事情。每个人的条件不同,只要最后过了,到底分几次过的都是浮云而已。?
从宏观到微观大体说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CPA考的不是智商和技术,根源是精神。?
其实大家都明白,只是在许多时候可能会淡化,会遗忘。看别人的所谓经验其实最大的收获应当是体会其精神,重新让自己鼓起冲劲,恢复信心和决心,这才是经验分享最具普适性的精华所在。
二、宁做狙击手,慎打散弹枪。
这是针对本身时间就不多,而且真的想要把CPA作为自己的核心资质的人而言的。对于时间多得是,或者过不过都无所谓的人而言,自然可以放心大胆地放手一搏,没必要说太多。但是对于时间本身就少的人而言,每一秒时间都应该用在刀口上,更何况这是一门一年才考一次的考试。所以一定要把每年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上,而不要寄希望于考场上的rp。那样中奖了自然好,不中呢?又是一年。
所以,无非做到两点:一是合理评估自己的时间和能力,事实求是地制定计划,宁可少打几枪,但凡发务求必中;二是提高复习时对自己的要求,千万不要抱超过60就是浪费的态度,千万记得考试是有波动性的。对于真正想要扎扎实实过CPA的,不能赌博,要对自己在任何状况(例如考试期间身体不适?考试题型突变?甚至只是因为紧张)都能够通过注会达到一种合理保证。更何况多下点功夫,把准则再弄得透彻一些,对自己没有坏处。在这样的状态下,当你查到自己的成绩都pass的时候,就不会有太多惊喜,而会是一种释然。
三、一些具体的、细节的建议。
在最微观这一部分开始之前,我还是想提醒,千万记得前面说过的话。看经验看的是精神,具体的方法至多至多只能是参考。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基础不同、习惯不同、条件不同,建议越具体就越缺乏普适性。所以这一部分,不重要,可以不看。
时间投下去了,效率也很重要。几个途径:
a.想办法尽量找出整块的时间让自己的学习时间变得密集。零散的8小时效率远不如连续的8小时。对于工作的人,就愈发要珍惜周末。既然决定了要考试,那就必然要做好背水一战,作出巨大牺牲的准备,否则还不如不考。
b.不要去想在第一遍就把书都看懂,学会在第一遍的时候pass一些问题。理解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CPA的书台阶有点高,所以要允许自己一点一点去体会和理解。第一遍和第二遍,第二遍和第三遍,量变会引起质变。
c.网校对提高效率很重要。网校最有价值的,一是老师的课,二是答疑板,尤其请关注答疑板。对于网校老师的评价,请大家参考其他经验分享。但是我还要提出的是,网校老师都很强大,但每个人适合的老师必然不同,强烈建议由自己去体会和选择。
从纯应试而言,考试技巧不能忽视,有些细节应当在考前自己进行细抠。
最迟在考前模拟的时候就应当着重关注自己在考卷上的书写问题。考前记得踩点,想明白中午在哪里吃饭,在哪里休息,时间怎么安排。尤其如果报的门数多的话,请尽早锻炼自己的体力,保证自己大脑能够正常高强度运转两天不抛锚。
最后,CPA并不是不可征服的。高考是人比人比死人,但CPA只是跟自己比,跟60分比,跟别人没关系。别人强再也不是自己不能过的理由,只能说客观或者主观的原因使自己的付出的还不够多吧。 ?中华会计网校学员:徐鼎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 徐文妹
一、关于我的一些情况
总成绩470,会计71、审计72、财管91、经济法83、税法82、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71。双学位毕业,主修电子信息工程、辅修会计。所以有一定基础。报考之前网上看到一个帖子:会计零基础六个月过六门的心得,就为自己鼓气:好歹我也修过双学位,别人零基础都能做到,我更应该能做到。所以就定下了一次性通过的目标。当然我也没给自己太大压力,一次性报六门最怕的是每一门都欠缺一点都58、59的。最坏的打算都做好了:第一次报考就当增加经验呗,今年不行明年再来呗。想着我每门都按80分的标准要求自己复习,考试时打点折应该是能过的,如果这样都不行,只能说明这个考试实在是太难了,没通过也不是 三亿文库3y.uu456.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生活休闲娱乐、中学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专业论文、应用写作文书、文学作品欣赏、高等教育、91注会一年过六科牛人经验等内容。 
 CPA学习经验(一次通过六科)_财会/金融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大家好,复习一年半,今年有幸注会一次通过六科,和大家分享 下经验。 我22岁, 想必和我同龄...  零基础一次过六门――CPA 牛人经验之谈 本人理工科材料专业硕士毕业,已工作 8 年,一直在外企从事不太喜欢的质量管理工作,虽然工资待遇 不低,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CPA 6门 牛人经验贴汇总_财会/金融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皇天不负...也写不出一年过 6 门那种经验贴, 如果你想学一年过六门的话百度一下,你就...  CPA一次过六门经验谈,送给还在奋战的所有考生_财会/...2014 年已经过去, 但过去一年备考的经历仍然记忆犹...总觉得自己很牛,可能是他太牛我太差,所以老是踏...  泽稷网校-财务金融证书在线教育领导品牌 大家好,我叫赵子萌,很高兴 2012 年累积...注会一年过六科牛人经验 24页 1下载券
注会一年过六科经验谈之... 2页 免费...  我的CPA一次性通过6门经验_财会/金融考试_资格考试...是一位 2008 年通过 5 门的牛人写的,他的方法是...一次性通过六门注会的经... 2页 免费
注会一次...  CPA过6科学习经验_财会/金融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6科考试经验,我用...注会一年过六科牛人经验 4页 免费 注会一年过六科经验谈之... 6页 免费
...  分数不太高, 但是有很多学友要求我讲一下学习经验,作为一年前还是彻底的会 计门外汉(婆)并且已经33岁的考注大军“高龄”女性,第一次参加注会考试就 六科全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注册会计师一般工资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